【高俗读书笔记】艺术理论教程(29页)

  高俗·读书笔记 张同道《艺术理论教程》(第 3 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9 月 目录 引言 什么是艺术 第一章 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第二章 艺术种类 第三章 艺术作品 第四章 艺术创作 第五章 艺术家 第六章 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 第七章 艺术接受 第八章 艺术的本质 第九章 艺术功能与艺术教育 引言 什么是艺术 1.P1 词源由来: 艺:树(整齐,大概是最初的美学观),园艺→技艺。春秋倾向精神范畴(孔子“志于道, 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 术:许慎《说文》“邑中道”,段注“引申为技术” ART:拉丁语 ARS(技艺),科林伍德“木工、铁工、外科手术” 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在西方 19 世纪、中国 20 世纪确立。 2.P2 界定:人类创造的具有审美情感和形象特征的精神产品。(创造意味着对旧有秩序的 质的增加,而不是量的扩充;审美情感以美为目的,不排除实际功用,但只有实际功用没有 审美情感的精神产品不能称作艺术品,如科学报告、政治公文、商业文稿) 3.P5 理论形成:德国美学家康拉德·费德勒最早提出艺术学与美学分离的构想,20 世纪艺 术史与艺术批评取得重大成果、艺术理论独立发展 艺术批评:产生最早。孔子、孟子、庄子对中国艺术理论有深远影响,战国《乐记》以儒 家艺术思想为指导,音乐本源、作用、美感;南朝齐梁画家、美学家谢赫《古画品录》中国 第一部美术批评专著;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诗学》诗歌、戏剧,对西方艺术理 论影响甚大。 艺术史:中国最早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3500 年间中国绘画艺术发展。艺术史研究 重要成果出现在 20 世纪。 艺术理论:艺术实践的理论总结。以艺术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为研究对象,如艺术的界 定、艺术本质和艺术起源、艺术的表现与再现、艺术作品与艺术创作、艺术风格、艺术流派、 艺术美学思潮、艺术接受、艺术教育。黑格尔、康德、席勒美学思想和艺术思想,泰纳、贝 尔、科林伍德、苏珊·朗格推进深度与广度,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开辟广阔前景,20 世纪 以来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心理学提供新视角与新思路。 学习艺术理论目的:掌握艺术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了解艺术的发生和发展,认识艺 术创作过程和心理机制,按照艺术的特殊规律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 第一章 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1 高俗·读书笔记 1.P3 艺术的发生 (1)模仿说:最早,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世界的模仿。《周易·系辞下》八卦“远取诸物, 近取诸身”;德谟克利特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亚里士多德模仿是人类的本能,艺术就是模 仿,模仿是亚里士多德艺术理论的基础。史前洞穴艺术雷·空巴莱尔洞穴壁画、中国西安 半坡彩陶双鱼纹、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野牛壁画。 评价:揭示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注重的是艺术的表层形象,缺乏对艺术根本性之与社 会功能的考察(模仿的原因和目的),只能在一定层次上对原始艺术进行阐释。 (2)表现说:艺术家情感的表现。柏拉图迷狂说、中国“诗言志”。19 世纪以来成为重要 观点。克罗齐直觉——表现说,艺术就是直觉,直觉就是表现,艺术本质是艺术家情感的表 现,拒绝任何功利目的;科林伍德发挥到极端,一切用来激发情感的艺术如宗教的、爱国 的、法西斯的等都是巫术艺术,巫术艺术是一种再现艺术,真正的艺术表现情感,原始艺 术;列夫·托尔斯泰传达感情,反对把美作为艺术的目的。 评价:合理之处在于突出了艺术家的主体精神,20 世纪表现主义在德国兴起说明表现说 从某些方面把握了艺术本质。今天的思维阐释原始时代艺术。 (3)游戏说: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游戏冲动,无目的、无功利游戏特征。康德区分艺术与手 工艺,认为前者是自由的游戏,后者追求利润;席勒继承康德,《美育书简》“只有当人在 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游戏是人类 的自由状态,艺术是人类自由的象征,因此游戏冲动构成艺术创作动机;斯宾塞对席勒补充 完善,人类常有剩余精力,游戏中模拟生活的能力、获得快感(男孩追赶、格斗与抓俘虏凶 猛本能),艺术产生于游戏冲动,没任何功利目的的精神活动;谷鲁斯反对斯宾塞“精神过 剩”,游戏并非绝对没目的,而将目的隐含在游戏中(女孩喜爱洋娃娃练习做母亲、男孩玩 枪练习打仗) 评价:主要价值在于侧重从艺术本性研究艺术起源,发现了艺术的重要特性即艺术是精神

  生产,不以直接的现实目的为旨归,而以人类的精神满足为目标;提出一个艺术创作的重要

  现象:需要在基本生活满足后才可进行。原始艺术产生于物质极度落后的旧石器时代。作为

  关于艺术特性的学说更合理。 (4)巫术说: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巫术活动,哲学基础是原始社会的万物有灵观念。爱德

  华·泰勒《原始文化》最早提出;詹·弗雷泽《金枝》把巫术原理归结为两原则:“同类相

  生”(产生模拟巫术)、“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