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从老子到苏格拉底,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思想家都在仰望着同一颗孤星

  原标题:从老子到苏格拉底,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思想家都在仰望着同一颗孤星

  刘先银经典点说:从老子到苏格拉底,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思想家都在仰望着同一颗孤星

  《道德经》的思想基础是遵循规律,自我发展,在规律的基础上自强不息,它的所有观点,都贯穿着这种思想。所以,不断地突破自我,不断地战胜自我,自己和自己竞争,天下的人就没有人能和你相争,才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正解。

  —— 题记 刘先银 2017年 北京

  老子的时间是约公元前571年-约公元前471年;苏格拉底的时间是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相差102岁。

  老子:老子大约于公元前571年(周灵王元年,鲁襄公二年,宋平公五年)出生于楚(原为陈)国苦县。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说,老子即李耳,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老子入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在被推荐入周室效力之前,老子跟随常枞(商容)学习知识。公元前535年(周景王十年、鲁昭公七年),老子因受权贵排挤,被甘简公免去守藏室史之职,出游鲁国。在鲁国巷党主持友人葬礼,孔子助葬。时孔丘17岁,问礼于老聃。大约公元前485年(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于公元前412年死于秦国,享年一百六十岁。或曰:公元前372年,享年两百岁。

  “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脩道而养寿也。” 这是出自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史料上唯一对老子的记载。大体意思是说:老子大概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

  公元前399年,雅典。

  一位七旬老人被告上法庭。他就是当时最有名的苏格拉底。

  告他的罪名有两项:

  第一,败坏青年;第二,不信奉城邦的神,却相信自己的神。

  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解释自己是无罪的。然而,经过在场五百多人的法官投票,最后他还是被判死刑。

  他平静的喝下毒酒,留下最后一个充满深刻意味的问题:

  我去死,你们去活。这两条路哪一条比较好,谁也不清楚,只有神知道。

  便毅然赴死。

  当时在场的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将整个审判过程记录了下来,这便是《苏格拉底的申辩》。

  1.苏格拉底犯了什么错?

  在苏格拉底看来,他并没有犯错。如果真的是错,那就是他对不应该的人,问了不该问的问题。

  有一回,他的朋友去占卜问卦,问世界上还有没有比苏格拉底有智慧的人。

  女祭师说,没有。

  这位朋友将女祭师的神谕告诉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很怀疑。他要验证这个神谕。

  于是,他开始了询问之旅。

  他四处寻找,找那些被认为有拥有智慧的人,见到他们就问他们问题,看他们是否真的有智慧。

  他问过政治家、演说家、匠人、诗人,开始这些人对自己很有自信,然而,在和苏格拉底进行一问一答之后,就开始怀疑人生了。

  苏格拉底不但没给对方留情面,还多踩了一脚,每次他总要告诉对方,你其实不聪明,你其实没有智慧。

  于是,便有了名垂千古的那段话:(知,不知,上)

  他一无所知却自以为知道什么,而我既不知道也不自以为知道。看来我在这一小点上要比他智慧,就是以不知为不知。

  最后他还要神补刀:

  那些名气最大的,我从神的意旨来看,几乎是最不行的;那些名气比较小的,却颇为讲理,似乎是比较干练的人。

  真的把名气大的人得罪光了。苏格拉底访问的人越多,招到的怨恨也越多。

  除此之外,一帮小青年,也效仿苏格拉底,到处找人查问。问到人家心烦气躁、心慌胸闷。之后,就留下一句“苏格拉底教我们的”就走了。

  这些被问奔溃的人,当然要把账算到苏格拉底头上。

  就是这样,苏格拉底几乎成了公敌,但是他却依旧我行我素。

  2.苏格拉底是怎么将人问崩溃的?

  有一回,苏格拉底和他的朋友讨论什么是虔诚。

  其中有一段对话,大致内容如下:

  朋友:神灵喜爱的就是虔诚的,神灵不喜爱的就是不虔诚的。

  苏格拉底:我们不是说过,神与神之间有争吵,有意见分歧,有仇恨吗?

  朋友:是的。

  苏格拉底:那么,就是每个神灵都喜爱他认为善的、对的事情,都厌恶与此相反的事情,对吧?

  朋友:对的。

  苏格拉底:那么同样的一件事,有的神灵认为对,有的神灵认为不对,所以它对于神灵,既可爱又可恨咯。

  朋友:是的。

  苏格拉底:照你这样说,同样的事情就会既虔诚又不虔诚了。

  朋友:......

  就是用这种对话方式,苏格拉底每次都尖刻的揭示了对方的漏洞,让对方窘态出尽。怪不得别人对他恨得牙痒痒。

  3.仅因为这样,苏格拉底就要死?他的审判遭遇到黑幕了吗?

  首先,审判苏格拉底的法庭,可以说是当时最民主的法庭。审判法官由五百人组成,这些人是怎么选出来的呢?他们都是雅典的普通公民。

  当时的雅典有三种人:外邦人(外来人口)、奴隶、公民。男性、成年的公民就有权利参与政治活动。所以,这五百人就是从男性成年公民中选出来的。

  在法庭上,被告可以为自己进行辩护。辩护过后,法官们开始投票,以票数决定被告是否有罪。之后,还会进行第二轮投票,决定对被告量什么样的刑。

  所以,整个审判过程,是民主的。

  那么,是这一届的雅典人民不行吗?集体玻璃心,只因为有一个人,指出了他们的无知,就将这个人告上法庭,置之死地?

  也没有。这届人民很正常。在当时,他们遵照当时的法律、价值观,公正的审判了苏格拉底。

  双方都没有错。双方的行为都很合理。

  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在于苏格拉底的哲学与当时整个时代的冲突。

  关于这方面,很多研究者进行过深入的探讨。这里不展开。

  只引用一位哲学大牛,黑格尔的评述:

  苏格拉底的原则造成了整个世界史的改变,这个改变的转折点便是:个人精神的证明代替了神谕,主体自己来从事决定。

  还记得苏格拉底这种将人问奔溃的行为是怎么开始的吗?

  从他怀疑一个神谕开始。

  他挑战了一个时代深信不疑的东西。

  这正是《苏格拉底的申辩》的价值。

  经典需要慢读。

  知道《苏格拉底的申辩》的一些背景?

  苏格拉底是如何为自己辩护的?

  他的辩护内容,又是如何精彩,成为了千年的哲学经典。

  庄子22篇知北游 去言去为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索佛洛尼斯科斯(Sophroniscus)是雕刻匠,母亲费纳瑞特 (Phaenarete)是助产妇。

  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腐化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并被判处死刑。据《克里托篇》说,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而死,终年70岁。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奠基人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他没有留下过一本著作,他只是走到大街上,和别人聊天,进而聊出了“哲学”。哲学一词是舶来词,在希腊语中是美好的智慧,而在我们中国古代,哲的含义是聪明,所以中国哲学也就是中国聪明的学问。

  那么学习哲学能不能让人变得聪明呢?哲学给世人带来的基本意义是我们通过学习哲学,可以具备思想的开放性、思维的批判性、思考的逻辑性。这是哲学里面最基本的三个容易获得能力,而再深入则是能够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我们普通人,实际上获得这三个基本能力就已经很好了。

  什么叫做思想开放性?也就是当遇到和我们思想看法不一致的人,能够包容别人的思想,接收不同的辩驳,进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什么叫思维的批判性?也就是我们在遇到一个问题时,要善于质疑辨析,进而进行严格推断,不要简单的我以为或者想当然。

  什么叫思考的逻辑性?也就是你需要分辨清楚123的正常排序,因为只有123大家能够快速理解这才是正常排序,132不行,231也不行。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美德即知识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

  纪念老子诞辰2592周年祭拜大典圆满成功

  解读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老子·四十一章》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

  “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总是最自然地完成,最大的音乐反而听来无音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道’幽隐而没有名称。”

  这几个词最为人们所喜欢所熟知,原因可能各种各样,但有一种可能大概是因为他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在“数量”的层次上聚合是没有意义的,从“小”超脱到“大”的境界总是要等到一定的时候才能悟到。相信这一点,我们可以坦然面对很多挫折。

  海德格尔诗云:“终有一朝/一种思想/若孤星永悬/光被世间/思仅限此卓绝的思想。”[1]

  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思想家都在仰望着同一颗孤星。伟大思想家的另一个标志是,终其一生仅思考着独一无二的问题。海德格尔无疑属于伟大思想家之列。那么他思考的是什么问题?如所周知:存在问题。

  亚理士多德认为,哲学起于惊异,而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问题乃是“一切惊奇中的惊奇”。在《<形而上学是什么>后记》中海德格尔说道:“在一切存在者中间,唯有人在为存在之调音所呼唤,经验到一切惊奇之惊奇,即:‘存在者存在’这一实情。”[2]追问存在的意义,即使不能说明全部的海德格尔哲学,至少也是海德格尔所关心的最主要的问题,这个问题赋予海德格尔的全部思想以基本的统一性。

  然而,追问存在的动力和激情却是早已存在了。1907年,年仅18岁,当时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海德格尔,从一位牧师手中接过一本小书:布伦塔诺的《论亚理士多德关于存在概念的多义性》。50年之后,海德格尔回忆说,那就是他在哲学之路上蹒跚学步时的第一根拐杖。以当时的海德格尔的理解力,这本小册子对他显然是太艰深了,对于书中的内容,他也没有掌握多少,但后来的事实却表明,此书对海德格尔的哲学研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本书使他产生了一个疑问也形成了一个谜团:如果存在具有多种意义,那么存在的最基本的含义是什么?什么叫做存在?当我们说出“存在”一词时,究竟意味着什么?海德格尔用了近20年时间,直到他写作《存在与时间》之时,才算是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暂时的处理。

  按照常识的观点,这个为海德格尔以身相许的问题,简单得几乎令人发笑。“存在”又翻译为“有”,“有物存在”,至少“有我存在”是我们所能体验到的第一个自明的事实。海德格尔却偏偏要问,什么是“有”?比方说,“有一个上帝”,这里的“有”是什么意思?这岂非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存在”又翻译为“是”,在我们的日常用语和科学命题的一切判断中都用到这个“是”字,谁都懂得“天是蓝的”、“我是快活的”等等,这难道还要深究么?这个问题还不止是“简单”,可能根本就是“多余”。20世纪有些西方分析哲学家指出,对存在的关注完全是一种语言学的偶然的现象,因为印–欧语系中有to be这个系动词,而在其他语言系统中没有这个词,因而也就根本不存在关于“存在”的词语之争。哲学家成年累月殚精竭虑皓首穷经追究这种子虚乌有的问题,难道不是显得有些可笑?

  然而,老子早就说过,“不笑不足以为道!”海德格尔或许也曾经这么想过。的确,哲学问题往往就是这类在常识看来既简单且多余的问题。是否简单和是否无用,甚至可以作为衡量是不是真正的哲学问题的指标之一。假如把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切换到汉语语境中来,我们就不会认为这个问题有什么可笑了。在汉语中,与海德格尔的“存在”最接近的就是老子的“道”。海德格尔曾经与中国学者萧师毅合作翻译老子的《道德经》(1946),两次公开讨论老子的“道”,两次引用老庄的言论,多部著作以“道路”为名,这些都不是没有原因的。巴雷特甚至认为:“我们能从过去找到的最接近于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的,可能就是中国哲学中的‘道’了。”[3]尽管大多数中国人根本不了解“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可以肯定,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承认“道”的重要性。

  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然而,何谓道?很难说。“道可道,非常道。”我们只能说“道”“什么”都不“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属于形而上、本源性的领域,器属于形而下、经验性的领域。一般的语言也属于“器”的领域,或者说也只能作用于“器”的领域,因此,比较容易说得清楚的只是“器”而不是“道”。道又名“朴”,“朴散为器”,“朴”也就是“不器”。打个比方,“道”或“朴”好比婴儿,婴儿只是单纯的“是”,但还不是“什么”;你不能够把一个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婴儿凝固、限制、规定下来,视之为未来的帝王、将相、贩夫、走卒之类。用海德格尔的表达方式,“道”或“朴”相当于“存在”,而“器”则已经是“存在者”了。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的卷首重提了柏拉图的话题:“当你们用到‘是’或‘存在’这样的词,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些词的意思,不过,虽然我们也曾以为自己是懂得的,现在却感到困惑不安。”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中写道:苏格拉底问希庇阿斯“美”是什么,希庇阿斯却回答说美是一匹母马、一个年青的女人、一个陶罐,如此等等。但是,无论希庇阿斯列举了多少美的事物,始终无法切中苏格拉底所追问的“美本身”的问题。《大希庇阿斯》以一句“美是难的”结束,从此美的问题成为永恒的司芬克斯之谜,同样,存在之谜也是一个千古之谜。

  的确,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什么新东西。亚理士多德曾说,存在问题,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就发问的问题,现在仍然在发问的问题,将来永远要发问的问题,这是一个使我们永远不得安宁的问题。追问存在的意义,乃是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一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研究存在的学问,被亚理士多德称之为“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在于,自然科学研究特殊的存在者,而形而上学研究存在本身或“作为存在的存在”。所以存在问题其实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由于这个问题,哲学才拥有了专属于自己的领域,不至于被同化为科学。自古希腊以来,形而上学始终都在关注着存在问题,也曾提交了种种答案。比方说柏拉图的理念,笛卡尔的我思,尼采的权力意志,柏格森的生命冲动等等。

  海德格尔是不是企图为这个形而上学的老问题提供一个新解答?不是的。原因有二: ⒈ “海德格尔的激情所在是提问,而不是回答。”[4] ⒉ “尽管海德格尔所基本关切的一直是存在,但人们不能因此说他的兴趣首先是形而上学的,因为在他看来,传统形而上学已使存在混同于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5]

  海德格尔决不是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严格说来,海德格尔追问存在的目的,根本不在于给出某种现成性的“答案”。他的意图只是重新提起这个问题,以期引起世人的重视。换言之,海德格尔希望以他的对存在的追问,得以重新理解存在,使人类得以重新审视与存在的关系,重新建立与存在的联系。这或许也正是哲学与科学的不同所在:科学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即使现在不能,将来总有一天可能得到解决,而一旦得到解决,问题就不成其为“问题”了;而根本性的哲学问题则是不可解决的,哲学问题永远是个“问题”。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问题曾经深深地激励巴门尼德、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等希腊哲学家的思考,斯人已没,存在随之而俱隐。自古希腊以来,特别是近代以来,形而上学对存在问题的追问一直误入歧途。即使我们给出了一个新的答案,其实也不过是在这条歧途上多迈出一步而已。由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和提问方式误入歧途,甚至于就连存在问题本身都未能得到应有的领会或理解,从而导致了“存在的遗忘”。现在已经到了重新提起存在问题的时候了。 什么叫做“存在的遗忘”?存在为什么会被遗忘了?如何重提存在问题?

  所谓“存在的遗忘”,并不是说这个存在问题真的被哲学家们遗忘了——事实上形而上学家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而是说形而上学的提问方式混淆了“存在”和“存在者”。既然形而上学把存在和存在者的差别给泯灭了,于是存在本身也就被遗忘了。海德格尔所致力的工作,恰恰是要在某种意义上克服形而上学,把所有的“存在者”都放入括号,回到事情本身,还“存在”以本来面目。

  这几乎是一场“一个人反对所有人”的斗争。因为,如果说追问存在的意义乃是人的与生俱来的天性,那么形而上学几乎便是哲学的与生俱来的命运。把“道”当作“器”,把“存在”当作“存在者”,把“是”当作“什么”来研究,这就是“形而上学”之由来。还是用“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来打比方。人之追问存在,有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但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往往把这种本源性的“思恋”实在化,把“自由”之思等同于对“旧林”、“故渊”等实在对象之思。王乾坤有一段精彩的演说辞:“鸟之恋林,好像是因为有了林,好像归林就成了鸟的本真之求。其实鸟之所以爱林,是因为笼之不在,它在这里可以飞来飞去,可以从这棵树到那棵树,从这座山到那座山,就是说,是因为‘飞’而不是因为‘林’。林对鸟构成归依之所,是因为这里有自由。林可以有助于自由的对象化,但自由不是某个对象,自由只是飞来飞去。”[6]不过按照我们的常识,形而上学的这种“对象化”的思维方式其实也无可厚非。试问:假如没有对“林”和“渊”的“思恋”,又何来“自由”之想?正如“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有火处必定有烟,存在不是也必定体现于某些特定的存在者吗?不错,我们将会看到,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其实也是这么认为的。正如我们只能观望烟雾推断起火之所在,我们也只能通过特殊的存在者去把握存在本身。但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一定能够通过特殊的存在者“回想”起存在本身?在海德格尔看来,按照形而上学的一般思路,答案是否定的;按照形而上学的一般思路,结果总是逗留胶着于存在者那里,并且将存在等同于特殊的存在者。

  什么是存在者?世间一切非“无”的东西都是存在者。日月星辰、大地山川、江河湖海、树木花草……,都是存在者。把存在当作特殊形态的存在者,也就是把存在当作一个如此这般的东西,一个诸如此类的“对象”。 譬如我自问“我是谁?”从我的出身看,我是一个平民;从我的职业看,我是一个教师;从我的经济状况看,我是一个穷人;从我的家庭关系看,我是我父亲的儿子,我妻子的丈夫,我儿子的父亲;从我的社会关系看,我是某人的同学或朋友……但是我问了一圈之后,回来仔细一想,仍然不知道“我”到底“是”谁。因为所有这些教师、平民、穷人、父亲、丈夫、儿子、同学、朋友等等东西,都只是我的一系列表象,而不是“我自己”。 只要我把自己等同于其中之一,关于“我是谁”的问题就不会有任何进展。

  老黑格尔有云:“真理即全体”。因此,最好的办法似乎就是把“我”看作所有的那些表象的总和;我好比是一个演员,在人生舞台上扮演林林种种的角色,而所有这些角色的总和也就是“我”。同理,最好的办法似乎就是把存在看作是一个“大全”,即所有存在者的总和、“作为全体的存在者”。正因为日月星辰、大地山川、江河湖海、飞禽走兽、树木花草……这些东西都被称为存在者,所以我们才把它们把握为全体,并进而追问全体存在者到底是什么的问题。这就好比我们说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塑、建筑等都是“艺术”,由于它们都被称为“艺术”,所以我们把它们把握为全体,追问艺术本身到底是什么。但是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形而上学所追问的“存在者整体”或“作为全体的存在者”,毕竟还是一存在者——只不过这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者,是高于其他一切存在者的最高存在者。

  形而上学很清楚,对全体存在者的追问,决不能从对每个特殊存在者的追问中直接引申出来。即使把对每个存在者的追问不断地聚集起来,也不能成为对全体存在者的追问。因为为了构成一个整体,必须限制一个领域,比方说音乐,必须被限定在音乐的领域之中,这个领域区别于其他门类艺术的领域。然而,存在是一个“最普遍”的概念,这种普遍性超越了一切族类的限制,对任何存在者的把握,总是已经事先包含了对存在的领会。因此,不但音乐不等于艺术本身,各门类艺术的集聚也不等于艺术本身。艺术的“存在”超越了各门类艺术,当我们试图把握“音乐艺术”之时,总是已经事先包含了对“艺术”的某种领悟。因此,事情刚好相反,艺术问题涉及到所有的艺术门类,对艺术的追问优先于对各门类艺术的追问。有如格式塔心理学“整体先于部分”的原则,对全体存在者的领悟也优先于对特殊存在者的追问。存在问题或全体存在者的问题,决不能从追问特殊存在者的学问,即各种科学当中引申出来。追问存在乃是第一的、终极的、最根本的追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形而上学被誉为“第一哲学”、“科学之科学”。

  既然全体存在者的问题不能从任何一个存在者来回答,那么它无疑必须根据超越任何存在者的东西来回答。但是,形而上学对于这种超越一切存在者的东西,也要将它对象化,努力去规定它,赋予一个名称,明确指出它到底是“什么”。自亚理士多德以来,它就被看作一切存在者的存在根据,被称为“终极原因”、“终极根据”,或者就是神、上帝。这样一来,形而上学把存在者的终极根据和一切存在者严格地区别开来,进而误把最高的存在者当作存在本身。

  总之,造成存在被遗忘的罪魁祸首,就是传统形而上学的“对象化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中,存在被对象化为特定的存在者。这种对象化的思维方式,在笛卡尔以来的近代形而上学中变本加厉,愈演愈烈。近代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人作为“主体”居于一切事物的中心,一切存在者都是在主体的作用下经过对象化之后才被把握的。这样的一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进而与近代的科学、技术相联系,最后只关心对存在者的开发和利用、征服和控制。发展到极端,存在者完全沦为由主体的意志任意驾驭的对象,而“主体”则成了“最后的形而上学家”尼采所命名的“权力意志”。

  由此可见,存在之所以被遗忘,不仅仅是由于对存在问题的提问方式是很成问题的,更根本的原因在于,提问者,即人对自身的理解就是很成问题的。存在问题与人的问题具有某种内在的关联性,人是以其与存在的关系为特征的。“存在的遗忘”对应着“人的异化”。海德格尔似乎少有关于“人的异化”的言论,但这只是一个用词的问题。海德格尔确实非常关注“沉沦”的“常人”,确实持之以恒地探索着人的本己本真性。正如在中国的道家看来,得道、体道、悟道、合道之人才是“真人”,在海德格尔看来,只有同存在相联系的人、只有守护着存在之真理的人才是本真的人。惟有从人这个角度着眼,我们才可以理解萨弗兰斯基对海德格尔追问存在之举的评价: “他所追问、寻觅的东西,被他称之为存在。海德格尔在他的整个的哲学生涯中,不断地提出关于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意义无非是把在现代已受到威胁,以至于行将消失的人生的秘密重新赋予人生而已。”[7]

  那么,何谓“非对象性”的思维方式?顾名思义,也就是不以冷眼旁观的态度,不站在“对象”之外考察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具体操作上,这种思维方式的要点是:进入“对象”的“运作意义”之中去。萨弗兰斯基是这样描述的: “海德格尔说,当我们接近一个‘对象’,以便弄清它是什么的时候,当我们想把握它的‘存在意义’的时候,我们必须进入到它的‘运作意义’之中去。只有在这种运作的意义中,存在意义才可能展示出来。如果一个人刚刚步入一个陌生的文化圈的经济生活,对这种经济生活根本不了解,尽管它可以摸到钱,拿在手里来回掂量,钱的存在意义仍未展示在他的面前。或者如果他没有进入音乐的运作意义之中,音乐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噪音。在许多领域中都是如此:艺术、文学、宗教、虚数的计算,足球比赛等等。”[8]

  试举一例,死亡。古人云“自古艰难惟一死”,其实正所谓“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最艰难的事情倒不是“赴死”,而是“想死”、“体验死”。许多哲学家都认为,尽管我们终究难免一死,但死亡其实“遥不可及”,与我们从不碰头。死不是生命中的事件,我不可能在“生”的时候体验到“死”。我不能经验自己的死,更无法经验他人的死。我最多只能发现他不说话、不动弹、无呼吸、无心跳、无体温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于是我推断他已经“死”了。但这只是作为一种医学或生物学或物理学之事实的“死”,只是一种对象化的“死”。至于“死”本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还是一无所知。但是,只要我们进入到死亡的运作意义之中去,便会发现死亡其实并非此“生”无法遭遇的“事物”,也不是诸多征兆性的外在“事实”,死亡无需等待,不必寻找,死亡就是现在的、当下的事件,实际上,死亡无孔不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亲身经历着死亡。然则,死亡的“运作意义”又是什么?那就是时间。对“过去了”的体验也就是死亡体验。我们又是如何“进入”死亡的运作意义之中去的?海德格尔说,操心,筹划未来,去面对本真的可能性的颠峰的瞬间。死亡在海德格尔看来不是存在于世界上的一种实在“对象”,而是一种永远保持开放的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死亡是生存的脉搏。

  这种进入存在者之“运作意义”的研究方法,其实就是现象学的方法。当然,应该追加一句,这是海德格尔所理解的现象学的方法。

  总之,重提存在问题,首先要求超越形而上学的理论预设,克服对象化的思维方式,重新揭示人的结构,以便为讨论存在问题建立一个可能的理解模式。海德格尔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找到了超越形而上学、克服对象化的思维模式、重提存在问题的方法武器。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第93页。

  [2] 比梅尔《海德格尔》,第33页。

  [3] 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第95-96页。

  [4]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41页。

  [5]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42页。

  [6]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44页。

  [7]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71页。

  [8] 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方法》,王成、王志庚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53–154页。

  《华严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什么是初心?乔布斯和苏格拉底相处一下午得出什么结论?

  乔布斯和苏格拉底相处一下午得出的结论是:生活最令人向往的目标是共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华严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乔布斯和苏格拉底相处一下午得出的结论是:生活最令人向往的目标是美好生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什么是初心?

  最令人向往的目标就是初心,最初的心愿就是证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912年春天,哈佛大学教授桑塔亚纳正站在课堂上给学生们上课,突然,一只知更鸟飞落在教室的窗台上,欢叫不停。桑塔亚纳被这只小鸟所吸引,静静地端详着它。过了许久,他才转过身来,轻轻地对学生们说:“对不起,同学们,我与春天有个约会,现在得去践约了。”说完,便走出了教室。

  那一年,49岁的桑塔亚纳回到了他远在欧洲的故乡。数年后,《英伦独语》诞生了,桑塔亚纳为他的美学绘上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来,初心,就是在人生的起点所许下的梦想,是一生渴望抵达的目标。

  初心给了我们一种积极进取的状态。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说,创造的秘密就在于初学者的心态。初心正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求知欲和赞叹。因为如此,乔布斯始终把自己当作初学者,时刻保持一种探索的热情,“现在的我仍然在新兵营训练”。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初心,纳兰性德说,“人生若只如初见”。在这个时代,初心常常被我们遗忘,“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走得十分茫然,多了许多柴米油盐的奔波,少了许多仰望星空的浪漫;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已经不知道为什么来,要到哪里去;因为忘记了初心,时光荏苒之后,我们会经常听到人们的忏悔:我不随意放弃,要是我愿意刻苦,我有恒心和毅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华严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带着美好感受生活,带着思想行在路上。

  尝试为这个世界增添点有意义的东西,做点高尚的事情,这样你会发现生活美好幸福,生命灿烂阳光。

  人这辈子没法做太多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到精彩绝伦。因为,这就是我们的宿命。

  我们的目标从来就不是打败竞争对手或者挣钱,我们的目标是做尽可能不平凡的事情或者更伟大的事情。

  在2001年的《新闻周刊》中,乔布斯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的成果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一下午”。

  这是乔布斯对信仰的向往!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癸卯年—公元前399年)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的哲理故事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

  要不回头地走

  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

  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

  充满信心地出去

  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

  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

  “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

  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

  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爱情”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叫他到杉树林走一次

  要不回头地走

  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用的树材

  但只可以取一次

  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

  充满信心地出去

  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

  柏拉图回答老师:

  “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

  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婚姻 ”

  柏拉图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外遇

  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

  可以来回走

  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柏拉图又充满信心地出去

  两个小时之后,他精神抖擞地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稍焉掉的花,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花吗?”

  柏拉图回答老师:

  " 我找了两小时,发觉这是最盛开最美丽的花,但我采下带回来的路上,

  它就逐渐枯萎下来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 那就是外遇 ”

  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

  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

  可以来回走

  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

  又充满信心地出去

  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

  苏格拉底只好走进树林里去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

  苏格拉底问他:“你找着最好看的花么?”

  柏拉图指着边上的一朵花说:“ 这就是最好看的花。”

  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

  柏拉图回答老师:

  “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

  我就在它还盛开的时候,住在它边上。等它凋谢的时候,再找下一朵。这已

  经是我找着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

  是什么让人开心?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听苏格拉底说

  这绝对是一堂美好的课——苏格拉底把几个学生带到一块麦地,说:“你们去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不久,学生们两手空空、垂头丧气而又心有不甘地来到苏格拉底面前,这位智者开始了他的引导:“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棵麦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根麦穗就是你们刚刚遇到的”。

  苏格拉底这节课的意图是让学生悟出把握时机的道理。毫无疑问,两千多年前的这堂课,成了前人教育智慧的传奇,更是教育之美的经典。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约公元前471年

  前551年孔子20岁,公元前340年屈原231岁,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258岁,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199岁,庄子(约前369-前286)202岁,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187岁,柏拉图(Plato,Πλατ?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144岁,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τη?,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102岁。

  庄子(约前369-前286)小苏格拉底100岁。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

  柏拉图(Plato,Πλ?τeω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

  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τη?/英语: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

  对于“知识是什么”问题的讨论,凯凯兔整理及编写,2012年起开始重新修订和整理,转载请附带署名

  ————————————————

  第一节 关于知识本质的讨论

  知识是什么?现在对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回答逐一作考察:

  回答一:知识是一种信念,并且这个信念是真的。

  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大致这样描述知识:某样东西是真的,并且被相信是真的,这个观点可用下图简单地展现出来:

  [按照柏拉图的想法,试着举出明显不能算是知识的例子。]

  生活中虽然有很多确信是“真”的事情,如“你现在正在读这行字”,但“某样东西是真的,并且被相信是真的”就足够了吗?有很多事很难被确定为“真”。如,“我现在很清醒”,这是否是知识? “我现在很清醒”很难被确证是真的,假如我在睡梦中,我仍然可以认为“我现在很清醒”,但问题是,通常情况下我们都能很清楚地知道“我现在很清醒”。虽然我们确实很清楚地知道这件事,但这件事又是很难自证的,所以说,如果某些偏执的打假斗士相当怀疑“我现在很清醒”这件事,我就只能希望,大部分人都不至于过于“清醒”以至于抓着这个问题不放。

  有些事情如“A是A”看上去能够确证,但其实这个关系式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更多的新鲜的东西,我们也可以继续说“B是B”、“C是C”,并一直写下去乃至无穷无尽,这些看上去很象是真的,那么“A是A”是否算是知识?

  考虑对“回答一”作这样的改造:知识是一种信念,并且这个信念是能和现实世界相符合的。历史上很多哲学家都有这样的一个信念:心灵是自然的一面镜子,虽然镜子中的影象未必是真实,但至少可以和现实相对应。但如今许多人发现,这个观点是有问题的。

  关于“我现在很清醒”的认识就能和“我现在很清醒”的现实相符合,但问题是没办法对“符合”给出一个合理的限度,假如我说“我比另一个人更清醒”,看上去没有问题,但这又如何与与现实符合起来呢?又如“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怎样算“浪费”?怎样算“不必要”?怎样算“尽量避免”,尽管这些命题确实与现实生活有关联,但很难说在多大程度上能符合,难以在命题和现实之间用数学的方法来划等号。

  考察命题“地球出现之前宇宙就存在了”,假如我们相信这绝对是真的,但这个命题又如何可能与现实符合起来呢?因为“当前”已经不是“地球出现之前”了。我们都相信这个命题多半是符合现实的,并且也确实可以找到很多存在于现实中的证据,但是我们就是不能百分之百的承认,这个命题必然是与当时的现实所符合的,因为“当时”已不存在。

  以上观点当然有浓厚的怀疑论色彩,不过即便放在当下,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命题和事实难以一一符合这一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一方面本身语言与事实之间并不存在精确对应,再者人的思想也很难与所有事实之间精确对应——既然我们都承认人在认识世界上的种种进步,那当然就首先要承认在进步之前人对世界认识的缺陷,以及当前认识同样存在缺陷的可能性。

  [观点:“A是A”成为一个不依附于现实的命题,“A是A”或“B是B”之类可能很难算是知识。关于“一只鸟在天上飞”的命题与“一只鸟在天上飞”的现实相符合,所以是知识。请给出对此观点的看法。]

  回答二:知识是一种信念,这个信念是能和现实世界相符合的,而且能得到辩护。

  回答二的理由是,由于我们很难对“真”进行确证,也很难描述“符合现实”的程度,因此在分析知识的本质的时候,还需要看这个“和现实世界相符合”的情况如何得到辩护。

  我们可以将某人S获知某事P,用以下条件描绘:

  1.P符合现实。

  2.S相信P。

  3.S有合理的理由相信P。

  既然引入了合理的理由,那么“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就可以根据具体场景得到支持。至于“地球出现之前宇宙就存在了”,假如这确实是事实,并且也能为此找到合理的理由,那么“地球出现之前宇宙就存在了”是知识;假如“地球出现之前宇宙就存在了”这不是客观事实(虽然很难承认,但首先要认可其可能性),那么即便找到合理理由,“地球出现之前宇宙就存在了”仍然不能算知识。

  这个回答有一些让人困惑的地方;很难说怎样才是合理,怎样才不合理,对于 “地球出现之前宇宙就存在了”的命题,怎样的理由才算是合理的呢?如果说这仅仅是困惑的话,那么盖梯尔在1963年给出的一个反例,展现出其中更严重的漏洞:

  “斯密斯与约翰申请同一个工作。他相信约翰将会得到这份工作,他还知道约翰的口袋里有十个硬币。因此他就有理由推出这个信念:将会得到这份工作的人,口袋里有十个硬币。最后的结果是,斯密斯本人得到了这份工作,而且碰巧他的口袋里也有十个硬币。因而,相信将会得到这份工作的人在口袋里有十个硬币,就成立了,而且斯密斯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一点。但他却并不知道这一点。”

  分析如下:

  1.P符合现实,得到这份工作的人口袋里有十个硬币。

  2.S相信P,斯密斯相信将得到这份工作的人口袋里有十个硬币。

  3.S有合理的理由相信P,斯密斯相信约翰将会得到这份工作,他还知道约翰的口袋里有十个硬币。

  但S无法获知P,即得到这份工作的人口袋里有十个硬币。

  这就意味着,某人S获知某事P的三个条件是不充分的,可能然要引入第四个条件,这第四个条件是什么呢?虽然当前有各种各样的回答(甚至有引入了第五个、第六个条件),但总是能够找到特殊的反例。这暗示了我们可能很难给知识作一个确定的定义。

  回答三:知识是一种信念,这个信念与其他的信念相互融贯。

  这个回答回避了绝对无误的“真”,只是说一个信念在某种程度上是真的,所谓的某种程度,是指这个信念和其他信念可以相互支持。当前的“真”是相对的,是整体真理的一小部分片断。

  考虑“A是A”这个命题,只是在单独抽离出“A是A”这个命题时,才显得不怎么有意义。但它可能是更多逻辑思辨的基础,如:

  Do while A=A

  ……

  loop

  由于“A=A”永远成立,实际上这段程序代码的作用就是进行一个永不退出的循环,“A=A”取得了逻辑真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将“A是A”作为自己的判断依据,“A是A” 是整体真理的一小部分片断,是逻辑分析知识。

  “我现在很清醒”是可以从很多地方得到融贯性的支持的,比如今天的信念得到昨天发生的事情的支持。

  但若有这样一种极端的梦,它每天都继续昨天的内容,那又如何是好? “回答三”产生的问题是,似乎知识有了一定的相对性,被局限在某个系统中。如,电视剧《飞天大盗》的每一集,都设计了一个精巧的骗局,骗局是一个大的谎言系统,里面每一个细节,在这个系统内部都相互得到映证,然而在系统的边缘却不能和更大的社会系统相融贯。是否能够就此认为那些受骗上当的人,在受骗的过程中获取的是知识,而恍然大悟性后,原来知道的那些就不是知识?

  [讨论以下观点:人类自远古用兽骨捕猎,然后逐渐产生文明,直到今天飞船上天、潜艇下海,看上去似乎是知识的力量,但这整个过程是否就是一个巨大的骗局?就象我们在玩一款特别的《超级玛丽》游戏,我们一开始发现,原来头顶到蘑菇会变大,然后又发现,吃了花后能获得打击怪物的子弹,于是我们就一直照此思维模式将游戏进行下去了,但在游戏的最后一关,头顶到蘑菇或吃到花的结果就是启动了一个硬盘格式化程序,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没有反悔的机会了。]

  回答四:知识是一种信念,这个信念权宜为真,因为它有用。

  可以看出关于知识本质的回答,越来越有权宜的味道。这个权宜只考虑当前是否有蘑菇可摘,而不考虑最终的情况是怎样的,只要这个信念能够指导行动发展下去。

  我们经常这样鼓励小孩子,当他获得一点点进步时,我们说:“你太棒了,你是我们见过的最聪明的孩子”,对于这个小孩子来说,可以暂时认为这是“真”的,并且也能够由这个“真”促进他自己更好地学习,因此也是有用的。直到某一天他自己领悟过来,原来并不是“我们见过的最聪明的孩子”。

  但问题是,怎样算是有用,有许多时候,我们必须在事件完全结束后,才知道自己做的某件事是否有用,并且,知识本来就是要“有用”的,现在又用“有用”来诠释知识的本质,这就有绕圈子的嫌疑了。

  况且,“有用”一词有时候和人性相抵触,假设纳粹德国最终占领了全世界,我们能否认为,其种族主义理论是“有用”的?

  古希腊著名学者狄奥弗拉斯图在著作中描述道:“采集具有魔力的蔓德拉草或者菟葵时,采药者应该先用剑以蔓德拉草为中心画三个圆圈,割第一片药草的时候要面朝西方,割第二片药草的时候,应该绕着它跳舞。”对于当时草药的采集者来说,这个告诫是很重要的,因为若挖掘的蔓德拉草长有真正人形的根,它可能会发出致命的尖叫声,不过采集者很难判别怎样的根的形状才算是真正人形的,大部分蔓德拉草的根确实可能象人形,但很难说到什么程度可能会发出致命的尖叫,于是为保险起见,用宝剑画圆圈的办法肯定是有用的。这样看来,狄奥弗拉斯图提供给采草药者非常重要的知识。

  但我们现在都很清楚地知道,没有任何蔓德拉草会尖叫,哪怕它的根十分地接近人形。“蔓德拉草不会尖叫”是我们当代人的知识,并且这个知识一样有用,它提高了挖掘蔓德拉草的效率。所以如果以“有用”来诠释知识,很难解释“蔓德拉草会尖叫”和“蔓德拉草不会尖叫”哪一个是知识,这就显得很奇怪,除非将对于知识本质的考察,与所考察的当前整体社会背景联系起来。

  关于知识本质问题的具体案例分析

  下面将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说明对于知识本质问题的把握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生物老师告诉我:黄腹山雀出现在校园里。”

  假如我相信“黄腹山雀出现在校园里”,并且因为生物老师的权威而使这个相信具有合理性,那么“黄腹山雀出现在校园里”是知识吗?

  “信息科技老师告诉我:黄腹山雀出现在校园里。”

  保持充分的怀疑反而是合理的,所以我们可能将“黄腹山雀出现在校园里”是否为真搁置起来。考虑如下假设,信息科技老师可能是业余的鸟类学研究者,或也可能是匿名的鸟类学专家,当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黄腹山雀出现在校园里”还搁置在那里,但一旦意识到信息科技老师是鸟类学专家,是否就使原本搁置的“黄腹山雀出现在校园里”上升为知识?我们觉得这样的理解一定有奇怪的地方,因为至多只能说,我们把一个本来搁置在不太稳定位置上的认识,换到了一个自认为更稳定的位置,并且这个稳定的程度也是很值得怀疑的。

  “生物老师告诉我:黄腹山雀出现在校园里,我试着去找,并找到了。并且找到的确实是黄腹山雀。”

  我们希望对于是否符合现实的问题进行辩护,那么作为生物老师专业身份的合理性,与个人观察结果的合理性,应该如果权衡其份量?

  “生物老师告诉我:黄腹山雀出现在校园里,我试着去找,并以为找到了。我找到的其实不是黄腹山雀,但我自认为是。于是我写了一篇关于黄腹山雀出现在校园里的文章并发表了。而且事实上,真有黄腹山雀出现在校园里”

  信念符合现实,并且得到辩护,并且也有用,问题是辩护的合理性根本无法得到判定,这是知识吗?

  “真有黄腹山雀出现在校园里,并被记载,该记载始终存在但此后再无人接触过。”

  不再有人阅读的知识还是知识吗?

  [考虑以下场景并讨论:由于自然灾害,地球上最后两个人将全世界的百科全书压缩成数字信息,存储在洞穴中,这两个人启动了一个冷冻系统,可将身体保存在地洞中一万年后解冻。这些百科全书是否是知识?假如是否是知识取决于是否有阅读者,那么就产生出一个奇怪的情况,若冰冻系统在一万年里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是50%,也就是说有一半可能,这两个人永远醒不过来,那么是否认为这些百科全书有50%的可能是知识,而50%的可能不是知识呢?]

  2000 多年前,柏拉图一个纯真的 “幻想”,在如今看来俨然是一个全息投影的虚拟系统。

  《理想国》里有这样一个“洞穴之喻”(Allegory of the Cave):真实的世界在洞穴之外,洞穴内是真实世界的复刻。

  只看到自身的影子会被困在洞穴之中,而洞穴之外的强光,又会使一部分人不愿意离开洞穴。

  虚拟现实何尝不是对现实的复刻?倘若柏拉图在世,他搞不好就会建立这么一个虚拟现实的屋子。这不是胡说八道,Visbox 的 Cave VR 投影系统 ,就是将整个屋子打造虚拟现实,用立方体创造浸入式的虚拟现实环境系统。

  小房间内有四面投影进行 3D 仿真,而 Cave 的名字就起源于柏拉图的洞穴之喻。

  图片来源:Visbox 官网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认为,眼睛是人最重要的器官,眼睛是通过视野与世界交流的工具,培根(Francis Bacon)提出构造视觉幻想(Merge Version)的概念。在谈到 VR 时,扎克伯格说:

  我相信未来我们可以通过眼镜或隐性眼镜或得关于周围世界的更多信息。就凭这句话,小扎要是穿越到过去,说不定也是个提倡人本主义的领袖人物。

  Benjamin West Cleombrotus Ordered into Banishment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柏拉图(Plato,Πλ?τeω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对话都有苏格拉底出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中的苏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的苏格拉底。

  除了荷马之外,柏拉图也受到许多那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所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戈拉教导苏格拉底应该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的根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

  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τη?/英语: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