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草木长十篇

  孟夏草木长篇1

  春去的伤感,对于情感敏锐的人而言,不言而喻。但这首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写出了新意。“节物相催”,是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为。因为新陈代谢,是自然运行的铁的规律。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夏天古诗词欣赏精选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夏天古诗词欣赏精选一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

  【宋代】司马光

  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

  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

  林莺欣有吒,丛蝶怅无依。

  窗下忘怀客,高眠正掩扉。

  春天总是很短暂,稍纵即逝,留春无果只有闲游庭院,黄莺喜夏,蝴蝶愁春,怎教诗人不感春?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代】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待春红落尽,夏木成荫,静听长风飘阁,闲看叠云吐岭,只是故人啊,没有你们在身边,是何等无趣!

  《立夏》

  【宋代】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又到立夏时日,万物繁茂,天气回暖,燕筑新巢,诗人喜沐更新衣,一片暖热新夏之感沁人心脾。

  夏天古诗词欣赏精选二

  《小池》

  【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初夏睡起》

  【宋代】杨万里

  梅子流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三月晦日偶题》

  【宋代】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春去的伤感,对于情感敏锐的人而言,不言而喻。但这首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写出了新意。“节物相催”,是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为。因为新陈代谢,是自然运行的铁的规律!但那些“痴心儿女”却想“挽留春”,不欲让春归去。这样写足了人们对春将逝去时的怅惘之感。

  夏天古诗词欣赏精选三

  一、《诗经·小雅·四月》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四月。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二、陶渊明《读山海经》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三、《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作者:韦应物朝代:唐体裁:五律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四、《立夏前二日作》

  作者:陆游朝代:宋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五、《四月旦作时立夏已十余日》

  作者:陆游朝代:宋

  京尘相值各匆忙,谁信闲人日月长?争叶蚕饥闹风雨,趁虚茶嬾斗旗枪。林中晚笋供厨美,庭下新桐覆井凉。堪笑山家太早计,已陈竹几与藤床。四月二十八日作又行遍人间病不禁,四月欲尽五月初,九十未及八十余。开口何曾谈世事,收身且复爱吾庐。六、《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

  作者:司马光朝代:宋

  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林莺欣有吒,丛蝶怅无依。窗下忘怀客,高眠正掩扉。

  七、《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作者:文天祥朝代:宋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八、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宋代诗人王令《暑旱苦热》: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宋代诗人秦观《纳凉》: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宋代诗人杨万里《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九、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宋代诗人苏舜钦《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南京南宋诗人陆游《幽居初夏》: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韦应物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十、唐·贾弇《孟夏》

  孟夏草木长篇2

  [论文内容提要:春秋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时期,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着多方面的理论探讨,其中不少学者在资源、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中肯的观点。《吕氏春秋》作为中国古代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的理论巨着,是对战国百家争鸣时代的文化成就的总结,其中蕴涵的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很值得去探讨,其环境思想至今仍有深远影响。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中指出:“当前大多数环境问题都是来自于人类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错误行动。我们把征服自然看做是人类的进步,这就意味着常常因为我们的错误行动而破坏了自然界。”可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与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而早在两千多年前所着的《吕氏春秋》中就反映出了诸多环境保护思想和意识,留下了珍贵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历史文献资料。

  《吕氏春秋》成书于秦王政八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有组织有计划集体编撰的大型学术着作,“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记,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吕氏春秋?序意》写道,有人问这部书中《十二纪》的思想要点,吕不韦有明确的回答。他说:“尝得学黄帝之所以诲颛顼矣,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盖闻古之清世,是法天地。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天日顺,顺维生,地曰固,固维宁,人曰信,信维听。三者咸当,无为而行。行也者,行其理也。行数,循其理,平其私。”也就是说,要调整天、地、人的关系使之和谐,要点在于无为而行。吕不韦的这段话,很可能是当时说明《吕氏春秋》中《十二纪》写作宗旨的序言,全书的着述意图,自然也可以因此得到体现。书中还记载了丰富的有关农业灾害方面的内容。这些记述多能和《春秋左传》的记载相对应。书中提出自然界的万千生物各有其运行的规律,人们应当认识这些规律,遵循这些规律,才能避免灾祸的发生。在揭示违背时令将招致灾害时,蕴涵有一定的灾害预防思想。

  《吕氏春秋》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规定的极为详细,称为“四时之禁”:“山不敢伐材下木,泽不敢灰,缳网苴罘不敢出乎门,罛罟不敢入乎渊,泽非舟虞不敢缘,为害其时也。”即在规定的季节中,禁止随便进山砍树,禁止割水草烧灰,禁止打鸟狩猎,禁止捕捞鱼鳖。这种思想认为要减少或避免自然灾害,就要有一个立足于长远、防患于未然的长效措施,要对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和有节制的开发。《吕氏春秋》还包含有应正视自然灾害、从容应对灾害的思想。由于《吕氏春秋》是先秦典籍中惟一可知确切成书年代的着作,他在中国灾害史和环境史中应居有重要的地位,书中的灾害防御思想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种思想正是尊重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权的表现,这些认识不断明确并逐步深化完善。

  在《吕氏春秋》十二纪中,把春夏秋冬四时各分为孟、仲、季月,共十二个月,论述了各月的天象、地上万物生长的规律以及各月应作的农事、气候和环境保护事宜。其中写到:“孟春之月:禁止伐木,无覆巢,无杀孩虫、胎夭、飞鸟,无?无卵。仲春之月:无竭川泽,无漉陂池,无焚山林。季春之月:田猎罼弋,罝罘罗网,喂兽之药,无出九门。孟夏之月:无伐大树,…… 驱兽无害五谷,无大田猎。仲夏之月:令民无刈蓝以染,无烧炭。季夏之月:令渔师伐蛟取鳖,升龟取鼋。…… 树木方盛,…… 无或斩伐。孟秋之月:鹰乃祭鸟,始用行戮。季秋之月: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仲冬之月:山林薮泽,有能取疏食田猎禽兽者,野虞教导之。…… 日至短,则伐林木,取竹箭。”这种生态整体思想,主张对自然资源利用有度,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规定。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自然界是按照自身的本性运转的。为了取得自然平衡,总是通过相辅相成进行调节,形成一个有秩序有规律的统一整体。既然自然是一个统一整体,如果把人为的因素强加到自然中,就必然使自然失去平衡,引起各种不良现象出现。

  《吕氏春秋?孟春纪》:“孟春行夏令,则风雨不时,草木早槁,国乃有恐。”《季春纪》:“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国有大恐。”《仲夏纪》:“(仲夏)行秋令,则草木零落,果实早成,民殃于疫。”《仲秋纪》:“仲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乃有大恐。”《淮南子?时则》:“孟春行夏令,则风雨不时,草木早落,国乃有恐.一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国有大恐。”仲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有大恐。”违背了“时序”、“时政”,则可以导致山林“草木”的生命秩序的破坏,由此甚至可能危及国家的安定。

  战国时代正处于农业文明初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争城夺地,致力于修路、打仗、开荒,毁掉了不少森林和草地,生态平衡破坏,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基于这种背景下,《吕氏春秋》以关心百姓、治国安邦为出发点,对捕鱼狩猎、耕地伐木、去火烧炭等都有明确季节、月份限制,充分讲述科学道理,将保护环境列为国家政事的重要内容:“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表明了生物生存繁衍必须要有基本的生存环境条件作保障,同时也说明了自然界各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这从效果反证措施的正确和理论的科学,是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其中关于保护山林、水道、鸟兽、鱼类的法令是古代较早的保护水源、动植物等的法律规定。

  此外,汉武帝时期淮南王刘安组织编写的《淮南子》,就是以《吕氏春秋》为基础的。《淮南子》的《时则训》中,也把四时分为十二月来论述每月星象、气候、动植物生长与消亡,及人类的农业生产以及禁令等。

  长期以来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对自然资源大肆攫取和挥霍,造成了生物资源、水、土地和矿产资源的急剧减少。据世界观察研究所调查报告显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已经减少了四分之一,生物资源减少了两万余种,人类目前的主要能源石油、煤、天然气的已探明储量只能再维持开采五十年。资源的急剧减少验证了《吕氏春秋》所阐述的资源节约思想的正确性。事实上,《吕氏春秋》中的环境保护思想实质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一种生态观,《吕氏春秋》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与上世纪中叶兴起的生态伦理学的观点很有类似之处。英国科学家莱奥波尔德在《大地伦理学》一书中提出了生态伦理学的几个重要观点:(1)人类并非自然界的主人、统治者,而是自然界中极普通的一员;(2)必须树立生态整

  体思想,只追求经济功利而不关心生态平衡的做法是极端错误的;(3)要把权利这一概念从人类延伸到自然界的一切实体和过程。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有生存繁殖的权利,人类没有权利去践踏它们的这些权利。通过比较发现,《吕氏春秋》的主张与生态伦理学在基本精神方面是一致的。

  《吕氏春秋》是人们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在狩猎和家畜驯养中、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获得的关于生态环境知识和动植物繁衍成长的规律性认识,由于时代的局限《吕氏春秋》对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只作了零散的记述,它没有也不可能为我们解决环境问题提供可行的具体方案,但他所提出的这些原则,对改变当代人的价值取向,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前我们正积极应对环境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各方面先进经验,对《吕氏春秋》中的环保思想进行挖掘、弘扬,可以为现实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历史文献资料,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仍有许多学习借鉴意义。

  孟夏草木长篇3

  关键词: 环境 保护环境 尊重生命 

  一

  土地沙漠化、海洋泛赤潮、水资源枯竭及水污染、南极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地球变暖、酸雨的面积不断扩大、沙尘暴步步紧逼、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洪涝灾害、干旱灾难、大气污染、人口爆炸、生态失衡、……,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自己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忧心忡忡、惴惴不安,每天各种各样的有关环境方面灾难性的消息报道令人类惶惶不可终日,大有坐在即将喷涌爆发的火山顶上等待一蹴而灭的恐惧、惊愕。有关环保方面的话题及行动,成为人类的世纪话题之一:

  科学家认为,未来人类生存最大的挑战是生态环境。今天的地球在生态方面已经超负荷了。在新的世纪里,人类必须更有效地运用水源、能源、土地和原料等自然资源。

  ―――摘自INTERNET《环境保护》

  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人民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

  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

  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如果使用不当,或轻率使用,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着全体人民和它们的子孙后代的利益而做出共同的努力!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正式报告《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当前大多数的环境问题,都是来自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错误行动。

  我们把征服自然看做是人类的进步,这就意味着常常因为我们的错误认识而破坏了自然界。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

  二

  或许,我们需要从中国古人那里吸取有关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策,以兹检讨作为后人因为愚蠢的自高自大、蒙昧的战天斗地、征服自然所犯下的违背“古训”的过失,以俟更有效地改善生存环境,以便能够生存下去。

  我们的祖先在生存斗争中十分注意改善环境与保护环境。“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就属于以神话传说形式流传下来的这一类活动。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保护环境者当数黄帝,据《史记·五帝本纪第一》卷一:黄帝“时搏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第三》告诉了我们“网开三面”的故事:尚汤还在作诸侯的时候,一天,“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这是古代君侯保护鸟类的最早记载。

  据载,大禹具有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逸周书·大聚解》)。

  周文王临终之前嘱咐武王要加强山林川泽的管理,保护生物,因为国家治乱兴亡都要仰仗生态的好坏。他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是以鱼鳖归其渊,鸟兽归其林,孤寡辛苦,咸赖其生。”(《逸周书·文传解》)显然古人已经懂得在向自然界索取资源时,一定要有节制,要注意时令,要按一定的季节进行捕鱼、猎兽的生产活动。公元前11世纪,西周王朝颁布了《伐崇令》:“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这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保护水源、动物和森林的法令。周景王二十一年,鉴于国库吃紧,国家打算铸金币。卿士单穆公表示反对,认为单靠铸钱币的办法并不能解决国库亏空的问题,因为铸钱所需金属原料要靠挖掘山林而得。而破坏山林是使不得的:“若夫山林匱竭,林麓散亡,薮泽肆既,民力彫尽,田畴荒芜,资用乏匱,君子将险哀之不暇,而何易乐之有焉?”①单穆公讲的很明白:如果山林资源枯竭,没有虞衡的管理,水泊不出产,人民无力生产,田地荒芜,物资匮乏,君长只有忙于应付危险局面,哪有安乐可喜呢?这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中心思想是把保护山林川泽和国计民生联系在一起了。

  《国语·伯阳父论地震》曰:“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伯阳父认为水土通气,土地润泽,人才可以利用它来种植谷物。水土不通气,土地死烂成了臭泥,不能种植谷物,缺乏财用,国家也就灭亡了。

  儒家有“天有好生之德”思想。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这里所谓的天是指生生不已的自然之天,人、天、地、万物与自然都是一体的,保持和谐相通,《中庸》曰:“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礼记·郊特牲》云:“阴阳合而万物得。”这种“并齐”、“合”表达着“天行有常,不为桀存,不为纣亡”(《荀子·天论》)的客观规律,表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应有节度。因而孔子反对滥用资源:“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论语·述而》记载孔子“钓而不网,弋不射宿”,孔子站在道德伦理的高度要求人们爱护自然界,他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孝经》)曾子发挥孔子的这一思想:“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礼记·祭仪》)。亚圣孟子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建议粱惠王让老百姓:“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粱惠王章句上》)“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尽心章句上》)虽然这是一项经济主张,但其中包含保护环境的思想。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粱惠王章句上》)这里,孟子告诫统治者,“仁民爱物”,重物节物,才可能维系人类的持续发展。可见,孟子主张发展经济是和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相提并论的。《诗经·周颂·时迈》有“怀柔百神,及河乔岳” ②的说法,即对百神、河川和大山都要善待。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不光有保护环境的思想,还记载有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令的故事:“里革断罟”(罟即渔网)。说的是,有一年夏天,鲁宣公到泗水撒网捕鱼,大夫里革出来干涉,说根据祖先规定的制度“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略”(在每年夏天鱼类生长季节不能到河里捕鱼),鲁宣公的做法违反了古制。里革不但把鱼网撕毁扔进水里,而且大声向鲁宣公宣讲古训:“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鱼禁鲲鲕,兽长麑③,鸟翼榖卵,虫舌蚳(chi)蟓,蘩庶物也,古之训也。”④为了保护草木鸟兽鱼虫,使之繁衍生息,山上再生出来的树条不得再砍,水中未长大的水草不能割,捕鱼不捕小鱼,捕兽不捕幼兽,不能摸鸟蛋破榖卵,不能坏未成形的幼虫。这里的古训可以理解为就是法令,能以保护环境的法令制止君王的违法,说明古人对环境保护多么重视。

  古代中国是以农立国,所以封建统治阶级不能不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山林河川若是破坏了,民众就被迫流亡,统治者也就统治不下去了。所以齐国宰相管子把自然保护提高到作为人君是否有资格进行统治的一个条件:“故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轻重甲》)因为“山泽林薮”是“天财之所出”(《管子·立政》),“山不童而用赡,泽不弊而养足”(《管子·侈靡》,所以“童山竭泽者,君智不足也。”(《管子·国准》)管仲认为管制山林川泽,保护生物资源,并不是把山林川泽封禁起来不让人们利用,而是必须按照规定的季节时间开放,让人们充分利用其间的生物资源。“山泽各以其时而至,则民不苟”。(《管子·小匡》)管子还制定严厉刑法,“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管子·地数》)即便是皇宫贵人也必须遵守法令:“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管子·八观》他这是在告诉君王:山林虽然靠得近,草木虽然长得好,但建造房屋皇宫必须有一定限度,封禁与开发必须有时间限制。管子保护环境的思想和措施是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的。管仲保护山林泽川的禁令是非常严厉的。可见保护环境必须以法律的手段来实施才可有效。

  中国古代统治者还在生产管理上总结出一套把发展经济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的做法。荀子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产卵——引者)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汙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荀子认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物种的生死存亡:“川渊者,龙鱼之居地;山林者,鸟兽之居地”;“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川渊枯则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荀子·致仕》)。又说:“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荀子·王制》)。荀子尊重生态环境、重视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思想被视为“圣王之制”的一部分,这一思想后来在历代统治者的法制中都继承下来了。例如秦始皇下令在全国范围修筑驰道同时,道两旁种植松林,每隔三丈,即“树以青松”,“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规模很大。1975年,湖北云梦秦墓发掘一批竹简,其中记载的《秦律·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复月,毋敢业草为灰,取生荔,麛(卵)榖,毋……毒鱼鳖,置肼罔,到七月而纵之。……邑之近皂及它禁苑者,麛时毋敢将犬以田。”秦律大意是,从春季二月起,不准到山林中砍伐树木,不准堵塞林间山道。不到夏季,不准进山砍柴、烧野草作肥料,不准采集刚发芽的植物或取获幼兽、鸟卵和幼鸟(掏鸟蛋),不准毒杀鱼鳖,不准设置捕捉鸟兽的陷井和网罟。到七月,才可以解除上述禁令。其他还有住在养牛马之处和其它禁苑附近的人,当幼兽繁殖时不准带着狗去狩猎。当然,制定了严明的法令,统治者若带头不遵守,也会成为一纸空文。秦始皇在破坏环境方面也是罪恶昭彰的,《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记载:始皇到了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可见,保护环境的法令若不能制约最高统治者,成为统治手段而不是目的,也会最终破坏环境的。

  在《吕氏春秋》中,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规定得更为具体,称为“四时之禁”:“山不敢伐材下木,泽不敢灰僇,缳网苴罦不敢出乎门,罛罟不敢入乎渊,泽非舟虞不敢缘,为害其时也。”⑤简言之,也就是在规定的季节中,禁止随便进山砍树,禁止割水草烧灰,禁打鸟猎兽,禁止捕捞鱼鳖。《吕氏春秋》卷一至十二和《礼记·月令》都对每月不同的气候作了完全一致细致的规定⑥。这两本书大约成书于战国末年及汉初,其思想来源于先秦春秋时期无疑:

  孟春之月,……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无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

  仲春之月,……安萌芽,养幼小,存诸孤。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祀不用牺牲。

  季春之月,……修利堤防,导达沟渎,闻通道路,无有障塞。田猎罝罘,罗网,毕弋,餧兽之药毋出九门。……命野虞无伐桑柘。

  孟夏之月,……继长增高,毋有坏堕,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大树。……驱兽无害五谷,毋大田猎。

  仲夏之月,……游牝别群。无用火南方。

  季夏之月,……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

  孟秋之月,……完堤防,谨壅塞,以防水潦。

  仲秋之月,……乃命宰祝,循行牺牲,视全具。乃命有司,驱民收敛。务畜菜,所积聚。乃劝种麦。毋或失时。

  季秋之月,……乃命冢宰,农事备收。天子乃教于田猎。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蜇虫咸俯在内,皆瑾其尸。

  孟冬之月,……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

  仲冬之月,……农有不收藏积聚者,牛马畜兽有放佚者,取之不诘。山林薮泽,有能取蔬食田猎者,野虞教导之。

  季冬之月,……命漁师始漁。岁且更始,专而农民,毋有所使。

  这里对耕种、打猎、捕鱼、伐木、孕育、放牧以及取火、烧炭都有明确的季节、月份限制,将保护环境与祭祀天地、祖先并列为国家大事。

  这些关于保护山林、水道、植物、鸟兽和鱼类的法律规定,在世界上都属于较早的。中国以后的各朝代的法律也都有关于环境保护的类似规定。

  注释:

  ① 《国语·周语下》

  ② 《诗·周颂·时迈》见《十三经注疏》第588页。

  ③ ,(念yao,鹿下加夭)

  ④ 《国语·鲁语》

  ⑤ 《吕氏春秋·上农》

  ⑥ 文字使用上略有不同,但思想完全一致。

  参考书:

  〔1〕 世界银行. 1990年发展报告〔M〕.北京 :中国财经出版社,1990。

  〔2〕 徐嵩龄. 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3〕 A·伊曼纽尔. 我们的家园〔M〕.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1993。

  〔4〕 尚玉昌 . 生态学及人类未来〔M〕.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2。

  〔5〕 〔英〕艾伦·科特雷尔. 环境经济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6〕 〔美〕白吕钠(j·Brunhes).人地学原理〔M〕任美锷、李旭丹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 〔美〕阿尔·戈尔. 濒临失衡的地球〔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7。

  孟夏草木长篇4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二)诗中的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三)诗中的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j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四)诗中的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孟夏草木长篇5

  从格尔木向西北去通新疆,那条古道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还是千里不通客车也不通邮的地方。我是乘越野车进去的,格尔木宗教局派了一位工作人员何翠芳(蒙汉通婚的后代)给我当翻译。不管那儿的生活多艰辛,音乐总是优美的,在那儿听一曲“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是没有邮递员来传情”,一种苍凉的美就像一只雪橇冰凉地滑到你的心上。

  那里面最大的乡叫乌图美仁,在这条路的中段。在那里我认识了一位蒙族教师苏龙高娃,她生于1971年,在家乡读完小学,骑马沿着草原走出200多公里去读中学。初中毕业考入青海省海西州首府德令哈的一所师范学校,1993年毕业回故乡当上小学教师。她的蒙语和汉语都很流利,她的声音和举止、外貌和内心都很美,我相信她即使到省城或北京工作,也是一流的。

  我问到当地的婚恋情况,她告诉我她奶奶那一辈人就是自由恋爱的了,倒是王爷的女儿自由恋爱受限,因为同财产继承有关,注重财产,她们也成了财产的一部分。如今草原上没有王爷,这年24岁的高娃却还没有恋爱,我感到像一个谜。莫非她到有火车的城市去接受了几年教育,再回到牧羊人中,像一个精神上的公主,恋爱反而成问题了?

  “你在德令哈师范学校吃青菜吗?”我小心翼翼地问。

  “吃呀!”高娃说。

  可是乌图美仁长不出一棵青菜。“你回来没青菜吃了,能习惯吗?”我再问。

  “这儿是我的家乡。”她说。

  她说得那么自然。此时是冬季,高原牧草在冬天到来之前就一片一片老去了,雪地羔羊在四面八方寻找太阳。高娃望着冬季的草原,又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季来呢?明年夏天,你再来吧,我领你骑马去看我姐。”

  她告诉我她有5个姐。三姐秀仁其其格在俄尔滕放牧,五姐仁花在哈夏图放牧。一问距离,都在几十公里以外。可她说:“骑马去,很快就到了。”又说,“骑累了,就停下来躺在草地上。只有躺在草原上,才会轻松地欣赏到白云。”又说夏天的草原绿得像缎子,到处都是野花,可美了!我还能给你唱许多歌。

  说这话时,高娃的眼睛那么亮,我发现自己被她照出一种惭愧,发现用我们熟悉的文化、我们的世界观,去衡量、评价陌生的生活,恐怕是愚钝的。

  在与牧民的交谈中,我渐渐感到,高娃和她的故乡人必有一种对草原和天空、对自由与幸福的独特理解和热爱。

  通过高娃,我了解到乌图美仁乡有人口2000多人。这儿只有小学,教师12人,4男8女全是蒙族。教师月薪当时在五六百元之间。学生70人。所学课程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学汉文也学蒙文。学校有18个从草原深处来的孩子在此寄宿,一个学期交100元和两只羊。国家每年拨给一万元助学金,主要用于寄宿生的住宿和伙食。政府给学校分了草场,学校雇人养了150只羊。

  乌图美仁有人开始养猪和鸡,这是当地的“新生事物”。学校的保育员还养了4只鹅,是把草原上的天鹅捕来把翅膀剪了放在校园里养,翅膀长起来了再剪。有的没剪就飞走了,本来有10只,飞走了6只。这让我看到了对野生飞禽的一种驯化。

  高娃告诉我,昆仑山成群的野牛野马会跑到他们牧区来,野牛伤害了羊群,破坏了牧民的围栏,她的家乡人只是设法把野牛野马赶跑,从不捕杀。但有外面的团伙拿抢来捕杀,公安部门也追捕过这些团伙,但防不胜防。

  “白唇鹿快被外来的团伙打完了,现在很少看见了。”高娃说这话时颇感伤,“羚羊活动是成群结队的,那些人捕杀羚羊一打几十上百只,把皮剥了拿走,把羚羊角割走,用越野车拉走,肉就不要了。”

  最让我难忘的是,我去草原深处采访之初,曾有人对我说:你可别乱跑,去了也别穿军装,小心牧民把你杀了……但不久我就发现,到草原深处最应该穿的就是军装。高娃的父亲告诉我,50年代和60年代,到我们这儿一住几个月,军医给我们看病从来不收钱。70年代也来,住二三十天。80年代也来过,住上十几天。我们这儿的赤脚医生是医疗队培训的,医疗所是那时建起来的。90年代初也还来过,会住上两三天。现在很多年没有看到了,想不到今天突然看到你来了!

  高娃的乡亲们杀羊,烤全羊,按习惯跪在那儿,用藏刀或蒙古刀,一片一片地把羊肉削给我吃。姑娘们用银碗把酥油茶,把酒,一遍遍地高举过头敬请我喝。那时我多么惭愧!我知道我什么也没有做,我来这儿也做不了什么,他们之所以对我如此好,完全是因为在我之前有许多官兵到过这儿,为这儿的人民做过许多好事。我能暗自感到,当他们说很多年没有看到了,并无责备之意,而是深深的怀念!于是,他们把深深的感激之情报答在我这个什么也没有做的作家身上,使我热泪盈眶,每时每刻都处在感动之中。

  孟可院长说:我至今感谢汉族知青老师

  在一个土木结构的房子里,我认识了乌图美仁卫生院蒙族女院长孟可。她生于1963年,童年时政府组织牧民去一个叫小灶河的地方开荒建农业区,她随父母同去。小灶河盖起了房子,不久有了小学,全是民办教师。后来有插队的知识青年,于是有了初中。她在那里读到初二,知青返城了,初中就没有了。

  “我们各找门路。父母把我送到格尔木继续读中学,在那里我考上了海西州卫生学校,毕业后回来当医生。”

  那一年孟可20岁。她说我们这儿卫生所最早的赤脚医生就是格尔木22医院的军医来我们这儿培训的。她学校毕业回来,卫生所已经改称卫生院,已经能做一般的手术,能处理阑尾炎、绝育、清创、缝合、拔牙。到她当上卫生院院长,全院也只有7个医护人员,就这7人护卫着这一方土地上人们的健康。

  孟可院长的从医生涯无疑与家乡的教育密切相系,她说:“我至今很感谢我14岁遇到的汉族知青老师,我才能读到初二,父母才把我送到格尔木继续上中学。现在我们这里小学读完就回家放羊,绝大部分人没有得到继续教育。教育落后,卫生也落后,文教卫生的落后是连在一起的。”

  孟可很美丽,这年32岁却还没结婚。我不知这是为什么,也不敢问,只觉得也是一个谜。

  我看到卫生院有电灯。孟可院长告诉我,卫生院和学校都用一种小型发电机发电,一拉就发电了。牧民也有人买小型发电机自己发电。卫生院还有一辆救护车。学校和卫生院就是这片土地上最具科技文化成分的地方。

  我开始关注当地经济。这里1958年办的供销社,如今分成几块承包给私人,这是当地可以看得到的商业。这里有绵羊和山羊。山羊主要产羊绒,一只山羊年产约4两绒,一斤羊绒可卖180元到200元。格尔木有长江源头第一河――沱沱河,那里的草很短,几乎是贴着地面长的,羊儿吃草贴着地面边走边吃,每天要走很远的路。放牧必须骑马,否则没有人走得过羊,所以人称沱沱河地区的羊都像运动员。乌图美仁水草丰嫩,绵养也肥壮,一只羊当地价格约在300元左右,如果运到格尔木就不是这价格了。

  “但是,”孟可告诉我,“当地没有人做商品羊的生意。这儿的羊、羊绒、羊毛、羊皮,要等格尔木的回民来收购。”

  我惊讶于当地蒙族人仍然主要坚守着放牧的意识,我不清楚是蒙族人传统的放牧生活仍然保存得相当完整,还是公社化时期生产意识的延伸,以致市场经济的意识还没有进入这方土地。缺乏商品经营意识,当地牧民的生活就显得相当简单了。

  朝丽蒙的“大学”,以及那片草原上第一位走向市场的姑娘

  但我注意到了可喜的萌动,于是对一个叫朝丽蒙的姑娘格外看重。她驾驶着乌图美仁第一部有牌照的而且本人也有驾驶执照的“大屁股吉普车”,在那个不通客车的草原深处,成为家乡第一个运送乘客的驾驶员。

  朝丽蒙,蒙语是启明星的意思。她生于1972年。她的母亲叫宝德,1956年尚处在合作社时期的乌图美仁要选一个女子去学接生,宝德被选上,成为接生员。由于母亲的工作经历和支持,朝丽蒙读完小学后成为少数被送到格尔木民族中学去读中学的孩子之一。初中读完她没考上别的学校,到格尔木钾镁厂当了3年学徒工,接触了操作机器。后来厂里发不出工资,她就回乌图美仁放羊。

  她放了200多只羊,每天早8点出门,晚8点回来,一个人与一大群羊为伴,天天如此。草原上每个牧羊人都如此,没人说话就想唱歌。那儿的歌没有什么人专门给谱曲,牧羊人自己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对着大草原极尽婉转和悠扬,歌声在草原上滚过一百遍一千遍,自己觉得唱顺了忘不掉了,那就是一支歌。那歌总想能传到很远很远让人听见,因而他们的歌总是那么辽阔那么深情。朝丽蒙除了爱唱歌,还爱看杂志,几本从格尔木买回来的《瀚海潮》《花的柴达木》总带在身边,被她翻看得很破了。看着想着,她决心要改变自己的生活。

  她的初中文化加上操作过机器的经历,再加上家乡不通客车的现实,这3项因素综合起来,她做出了一个抉择。她把羊卖了,到格尔木去上汽车驾驶学校。她交了3100元学了半年,拿到了一个实习证。又过半年,拿到了驾驶执照,她是乌图美仁第一个拿到驾驶执照的人。1994年12月,她用13500元从一个私人那里买来一部旧吉普车开回家乡,从此就开始奔走在乌图美仁和格尔木之间做客运。

  半个月后的一天,她的车在半路上抛锚了,车上拉了4个人,其中有一个7岁和一个10岁的小孩。时值隆冬,天黑下来了,荒原上的风吹得像狼嚎,气温在零下10多度,怎么办?她和她的乘客烧起一堆小小的篝火,抵抗黑夜和严寒,就这样熬过一夜。天亮了,幸好遇到一部地质部门的越野车,把他们连人带车拉到格尔木。她花200元钱修好了车,自此又花时间学习了修车。

  我见到她时,她的车已经改造成“大屁股车”,车厢左右安了两排座,中间加凳子,一趟能拉10个人,去格尔木每人收30元,一趟就300元。本村的顾客常常是前一天就到她家来预定。常常还有人包她的车,往更远的草原深处送顾客。按照跑一趟格尔木拉10个人单程可收300元来算,包车的价格一趟也是300元。

  她虽然有驾驶执照,开始了运送乘客的营业,但是她还不知道到哪里去交税,也没有人管她。这片千里不通客车的路本身是不合格的路,也没有谁能给她办理正式的客运手续。但不管怎么说,她的车还是那片土地上惟一的运送旅客的车,家乡人们非常需要、非常欢迎。朝丽梦受到家乡父老的广泛赞扬,她的日子总被乡亲们预定着,她自己也感到自己很重要。

  我在她的家里,在许多蒙古包里,都看到悬挂着成吉思汗的画像,那是蒙族人永恒的骄傲。我坐着她驾驶的车在草原上奔驰,感觉她就像驾驭着奔马,她真是一个非常勇敢而灵巧的姑娘,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蒙族人的英武。我相信她会找到营运办证和纳税的办法,相信她会做得很出色,相信草原上会有更多的新一代人找到通往市场的道路。

  今天回顾他们的教育和生活,我想,今天的小学课本和中学课本都还缺乏关于市场经济的知识,但有关市场、有关商业的知识和理念,对那片土地的人们来说是多么重要。那格尔木的市场,那常读的杂志,那私人二手车的买卖交易,那驾校、修车场,那就是朝丽蒙的“大学”,她从中汲取了营养,就增长了生存能力,她的乡亲们的生活也因之有了新的起伏和奔驰。

  离开乌图美仁的那天上午,我站在那个冬日的大草原上,朝丽蒙和她的父母都来送我,我望着他们和照耀着他们的太阳,非常感激,非常留恋。苏龙高娃和孟可院长已经在昨夜向我告别,我不知是否还有机会应高娃老师之邀,再来这儿与她一道骑马去看她的姐姐。我心中充满了对他们深深的祝福!

  就在从那里归来的半道,我经历了翻车。那是个半夜,从车里爬出来,真庆幸自己还能爬出来。那时刻,我差不多是用抱的方式,从车里“抱”出格尔木来为我当翻译的何翠芳。那时刻风吹得像狼叫,星光依旧高悬,何翠芳抬起的眼睛让我想起了那句蒙语“朝丽蒙”(启明星的意思)。

  孟夏草木长篇6

  关键词:儒家;生态思想;生态伦理

  儒家重人道,但是,儒家所讲的人道不是以人类为中心,而是与天道相统一的。所以,儒家又重视天,重视自然,重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强调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因而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本文着重论述儒家的生态思想,以期对今天建立新的生态观有所启迪。

  1 “与天地参”的人道论

  先秦的道家讲“天人合一”。老子的《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的“天人合一”最终合于自然之道。儒家也讲“天人合一”,其出发点在于人,为了人,但是,人又是天地之中的人,必须遵循天地自然规律,与自然相互和谐,这就是“与天地参”。

  《礼记》中的《中庸》为战国初儒家思孟学派的重要著作,其中说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段论述旨在阐释天地自然万物之本性与人之本性的一致,表述了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这里所谓的“赞天地之化育”,就是要依照自然规律以助天地之变化;至于“与天地参”,朱熹注曰:“与天地参,谓与天地并立为三也。”[1]也就是说,人遵循天地自然规律则可以与天地和谐并立,这就是“与天地参”;“参”,即为天、地、人三者并立和谐。《中庸》还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这里的“律天时、袭水土”,就是遵循天地自然规律,以达到“天人合一”,也就是“与天地参”。

  儒家“与天地参”的思想在战国末期的荀子那里有了进一步的说明。《荀子天论》说:“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在荀子看来,自然界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不可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和愿望强加于自然界,但是,人可以按照自然规律而“有其治”,这就是“能参”,也就是天、地、人三者各行其职,和谐共处。

  儒家的“与天地参”在《易传》那里得到充分的发挥,形成了天、地、人三者统一的“三才之道”。《易传》是战国末期儒家对《易经》的诠释。《易传乾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传系辞上传》说:“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认为圣人所要做的一切就是要与天地、日月、四时“合”,与天地万物和谐一致。《易传系辞下传》还在诠释《易经》卦象的六爻时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所谓“三才”,就是天、地、人;在卦象的六爻中,上两爻为天道,下两爻为地道,中间两爻为人道;“三才之道”就是天、地、人的和谐统一。《易传说卦传》还进一步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易传》认为,在《易经》卦象的中,天道的阴与阳、地道的柔与刚和人道的仁与义都统一于六爻的卦象之中,天道、地道与人道是相互统一的。

  2 阴阳五行的结构论

  先秦的阴阳家讲阴阳五行,儒家也讲阴阳五行。孔子的弟子曾子曾经在与学生讨论天圆地方的宇宙结构问题时,提出天地自然的阴阳五行结构。据《大戴礼记曾子天圆》所载,曾子说:“参尝闻之夫子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内景。故火、日外景而金、水内景;吐气者施而含气者化。是以阳施而阴化也。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神灵者,品物之本也。……阴阳之气各尽其所则静矣,偏则风,俱则雷,交则电,乱则雾,和则雨。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阴气胜则凝为霜雪。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霰雹者,一气之化也。……圣人立五体以为民望,制五衰以别亲疏,和五声之乐以导民气,合五味之调已察民情,正五色之位成五谷之名,序五牲之先后贵贱。”

  孔子之后的思孟学派较为明确地讲阴阳五行。荀子在所撰《荀子非十二子》中曾指责子思、孟轲“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关于思孟讲阴阳五行,郭沫若先生还有过详尽的论证。[2]当今学者李学勤先生也认为,思孟在《五行》中所言“五行”仁、义、礼、智、圣,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联系。[3]汉代大儒郑玄在注《礼记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时说:“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谓性命,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知。”[4]在郑玄看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与金、木、水、火、土“五行”是密切相关的。

  值得注意的是,儒家讲阴阳五行与阴阳家有一定的关系。《汉书艺文志》在论及阴阳家时说:“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然而,儒家经典《尚书尧典》中也有“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说法。这两段叙述如出一辙,很能说明《尧典》与阴阳家的密切关系。而且,《尧典》中的其它部分还明显有五行说的迹象,其中讲到五典、五端、五礼、五玉、五器、五品、五教、五刑、五服、五流、五宅等等。虽然《尧典》没有直接讲金、木、水、火、土“五行”,但是,与《尧典》同属《尚书》的《洪范》则是阐释古代五行说的重要文献。《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段论述几乎成了古代五行说的经典表述。关于《尧典》和《洪范》,郭沫若先生认为,它们都是战国时的儒者所依托,并且就是思孟这一派人。[5]无论《尧典》和《洪范》最初是否属于思孟学派的作品,但毕竟在后来成为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可见儒家与五行说的密切关系。

  最能反映儒家阴阳五行自然观的,当属《礼记月令》。《月令》较为完整地建构了儒家的阴阳五行自然观。在《月令》中,按照五行,有相应的五季、五日、五帝、五神、五虫、五音、五数、五味、五臭、五祀、五祭、五居、五色、五食、五德等等,并且一一相互对应,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框架。可以整理列表如下:

  《礼记月令》的阴阳五行说

  日 帝 神 虫 音 数 味 臭 祀 祭 居 色 食 德

  春 甲乙 太皡 句芒 鳞 角 八 酸 羶 户 脾 青阳 青 麦与羊 木

  夏 丙丁 炎帝 祝融 羽 徵 七 苦 焦 灶 肺 明堂 赤 菽与鸡 火

  中央 戊己 黄帝 后土 倮 宫 五 甘 香 中霤 心 大庙 黄 稷与牛 土

  秋 庚辛 少皡 蓐收 毛 商 九 辛 腥 门 肝 总章 白 麻与犬 金

  冬 壬癸 颛顼 玄冥 介 羽 六 咸 朽 行 肾 玄堂 黑 黍与彘 水

  儒家的阴阳五行说在汉代儒家董仲舒那里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董仲舒所撰的《春秋繁露》中有许多篇章论及阴阳五行说。《春秋繁露官制象天》说:“天有十端,十端而止已。天为一端,地为一端,阴为一端,阳为一端,火为一端,金为一端,木为一端,水为一端,土为一端,人为一端,凡十端而毕,天之数也。”董仲舒认为,宇宙的基本要素有“十端”,自然之物是从十端而来,归附于十端。在这基础上,他提出了系统的阴阳五行说。《春秋繁露五行相生》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谓之五行。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间相胜也。”在董仲舒看来,首先是天地之气的结合进而分出阴阳。其次是阴阳交互运行形成四时。《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说:“春,出阳而入阴;秋,出阴而入阳;夏,右阳而左阴;冬,右阴而左阳”;阴阳“相遇北方,合而为一,谓之曰至”,为冬至;“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阴阳“相遇南方,合而为一,谓之曰至”,为夏至;“阳在正西,阴在正东,谓之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此外,董仲舒还进一步提出五行与四时相配。《春秋繁露五行顺逆》说:“木者,春”;“火者,夏”;“土者,夏中”;“金者,秋”;“水者,冬”。《春秋繁露五行相生》还提出五行“比相生”,即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春秋繁露五行相胜》提出五行“间相胜”,即金胜木,水胜火,木胜土,火胜金,土胜水。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说体现了自然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思想,而儒家对于这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董仲舒的阴阳五行体系,实际上成为后来阴阳五行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3 “仁民爱物”的伦理学

  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然而,“仁”除了讲“爱人”,还要进一步推广出去,讲“爱物”。《论语述而》讲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尽心上》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董仲舒所撰《春秋繁露仁义法》也说:“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张载则进一步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6]。

  因此,儒家的“仁”也包括爱自然、爱动物植物。《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记孔子说:“开蛰不杀当天道也,方长不折则恕也,恕当仁也。”《大戴礼记易本命》则说:“帝王好坏巢破卵,则凤凰不翔焉;好竭水搏鱼,则蛟龙不出焉;好刳胎杀夭,则麒麟不来焉;好填溪塞谷,则神龟不出焉。”

  然而,儒家对待具体的自然事物,不是简单的不杀生。《礼记祭义》记载说:“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王制》又说:“暴天物。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绥,大夫杀则止佐车,佐车止则百姓田猎。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杀胎,不殀夭,不覆巢。”也就是说,要根据动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进行砍伐和田猎。《礼记月令》中也有较多类似的记载,比如:“(孟春之月)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仲春之月)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季春之月)田猎置罘罗网毕翳餧兽之药,毋出九门”;“(孟夏之月)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大树”;“(季夏之月)入山行木,毋有斩伐”。

  儒家根据动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进行砍伐和田猎的思想,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是对儒家“仁”的思想的推广;同时,从发展农业经济的角度看,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

  4 “以时禁发”的生态观

  儒家讲道德,但不是不讲经济。据《论语子路》中记述,孔子到卫国,“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又比如,据《论语颜渊》记述,“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显然,要“富之”,要“足食”,在当时就是要发展农业。据《论语学而》所载,孔子还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就是要求百姓按照农时进行农业生产。孟子对于发展农业生产有较多的论述。据《孟子梁惠王上》所载,孟子曾经对梁惠王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里的“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要求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荀子的生态思想也十分特出,尤其是在如何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

  荀子对自然资源以及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他在《荀子富国》中曾经说过:“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然后瓜桃枣李一本数以盆鼓;然后荤菜百疏以泽量;然后六畜禽兽一而剸车;鼋鼍鱼鳖鳅鳣以时别,一而成群;然后飞鸟、凫雁若烟海;然后昆虫万物生其间,可以相食养者不可胜数也。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革也,固有余,足以衣人矣。”荀子认为,天地之间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足以食人”、“足以衣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荀子认为,只有通过“善治”,也就是要运用科技知识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才能实现丰衣足食的状况。至于如何“善治”,《荀子王制》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汙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还认为,有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必须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这就是“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这里的“发”,就是开发利用;“禁”,就是保护;“以时禁发”,就是要根据自然规律,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自然资源“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使百姓“有余食”、“有余用”、“有余材”。

  为此,荀子提出要设立专门负责管理自然资源开发的官员,他在《荀子王制》中说:“修火宪,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以时禁发,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虞师之事也。”荀子主张从国家政府方面切实保证“以时禁发”,这在当时是很有见地的。

  由此可见,儒家要求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强调人“与天地参”,与自然相和谐,认为自然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有机整体,并且提出“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观和“以时禁发”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自然资源的思想,都充分反映了儒家具有丰富的生态思想。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儒家的这些思想对于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M].上海:上海书店,1987.20.

  [2][5]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117—119.

  [3] 李学勤.帛书五行与尚书洪范[J].学术月刊,1986(11).

  孟夏草木长篇7

  01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02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03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锅《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遭中》

   

  最全经典古诗名句,中小学生必背,值得收藏!

   

  04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05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最全经典古诗名句,中小学生必背,值得收藏!

   

  06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最全经典古诗名句,中小学生必背,值得收藏!

   

  07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08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09

   

  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出处:出自《越人歌》。

   

  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出处:出自纳兰性德的《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出处:出自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处:出自元稹 《离思五首》。

   

  5、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出处:出自温庭筠的《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6、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出处:出自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7、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出处:出自徐再思的《折桂令·春情》。

   

  8、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出处:出自卓文君的《白头吟》。

   

  9、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出处:出自两汉的《上邪》。

   

  孟夏草木长篇8

  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我国古代人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起源很早,《逸周书·大聚》载周公旦追述的“禹之禁”,就包含了这方面的内容,说明这种思想在我国从原始社会过渡到文明社会之初即已萌芽。西周时期出现了各种管理山林川泽的职官,形成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山林川泽的天然富源为特点的“虞衡”业。在先秦时代和反映先秦情况的古籍中,有关记载比比皆是,在七十年代出土的云梦秦简中也有这方面的条文。它构成先秦传统农学很有特色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其意义则超越了传统农学的范围。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已有一些研究,但尚欠系统深入,而且对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及其理论基础探讨不够。本文打算首先概述先秦时代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理论的基本内容,然后着重分析这种理论形成的基础及其意义。

  一 先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利用

  首先是只允许在一定的时间内砍伐林木,反对滥砍滥伐。如《 逸周书·文传》说:“山林非时不登斤斧,以成草木之长。”《荀子·王制》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又说:“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管子·八观》:“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礼记·王制》:“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1]《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草木以时伐焉。”这也就是所谓“时禁”,或“以时禁发”[2]。

  禁止砍伐林木的时间主要是春季和夏季“草木荣华滋硕之时”。《逸周书·大聚》规定的禁期是“春三月”,即整个春季。《管子·禁藏》;“当春三月……毋伐木,毋夭英(谓草木之初生),毋折竿(谓笋之初生),所以息百长也。”《礼记·月令》中有孟春之月“禁止伐木”,仲春之月“毋焚山林”,孟夏之月“毋伐大树”,季夏之月“毋有砍伐”等记载。七十年代出土的《云梦秦简·田律》则有“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唯不幸死而伐绾(棺)享(槨)者,是不用时”的条文,这就是说,除了因不幸死亡需要木材做棺材的以外,一律禁止在春天砍伐山林。[3]《管子·轻重己》云:“春尽而夏始,天子令毋斩大木,毋斩大山,毋戮大渊,灭三大而国有害,天子之夏禁也。”一般说来,深秋以后才允许砍伐林木。《礼记·月令》季秋之月,“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仲冬之月,“日至短,则伐木,取竹箭”。《礼记·王制》:“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但《周礼·山虞》也有“仲冬斩阳木(生山南者),仲夏斩阴木(生山北者)”之说。

  与此相联系,是保护幼小的林木,以保证林木的生长和再生。《国语·鲁语》把“山不槎(砍)蘖(断木上长出的新生的枝条),泽不伐夭(未长成之草木)”作为“古训”加以强调。《逸周书·文传》也说:“无杀夭胎,无伐不成材。”《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方长不折。”这和上述“时禁”意义相同,只是从不同侧面予以论述而已。《礼记·王制》规定:“木不中伐,不鬻于市。”是通过市场管理所采取的保证措施。

  即使在允许采伐的季节,采伐的时间也有限制。《周礼·山虞》:“令万民时斩材,有期日。”郑玄注:“时斩材,斩材之时也。有期日,出入有日数;为久尽物。”这种限制的意义在于防止过度的砍伐。

  为了保护森林等自然资源,还采取以下两种措施:

  一是建立山林“保护区”。《周礼·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郑玄注:“物为之厉,毎物有蕃界也。为之守禁,为守者设禁令也。”“厉”与“列”字同音通假,这里是遮列的意思。对山林中的各种资源(“物”)设立“蕃(藩)界”而“遮列”之,实际上就是建立某种资源保护区。当时的各种“时禁”,主要是在这些“保护区”内实施的。所以《周礼·山虞》又说:“春秋之斩木不入禁。”郑注:“非冬夏之时,不得入所禁之中斩木也。斩四野之木可。”所谓“禁”就是上文的“厉”,即山林遮列之处——“保护区”。非禁区春秋可以斩木,但也不是亳无限制,例如《礼记·月令》就规定季春之月“毋伐桑柘”,其范围当不限制在山林地区,主要意义则在于保护蚕业生产。

  二是制定了防火法令──“火宪”。《荀子·王制》:“修火宪,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蔬)[4],以时禁发,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虞师之事也。”《管子·立政》:“修火宪,敬(通儆,警戒的意思)山泽林薮积草;夫[5]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使民足于宫室之用,薪蒸之所积,虞师之事也。”《礼记·王制》“昆虫未蛰,不以火田”,《月令》仲春之月“毋焚山林”,季春之月“毋烧灰”,云梦秦简《田律》“不夏月,不敢夜(注:夜,疑读为择)草为灰(取草烧灰)”,大概就是“火宪”内容之一。《周礼》中还有一个专门“掌行火之政令”的“司爟”。

  (二)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利用

  首先还是“时禁”,即只允许在一定的时期内捕鱼。《荀子·王制》:“汙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逸周书·文传》:“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周礼·泽虞》:“掌国泽之政令,为之厉禁。”这是与上引《周礼·山虞》相似的资源保护区。什么时候禁止捕鱼呢?主要是在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孕别之时。即怀子与产卵期间。《荀子·王制》:“鼋鼍鱼鳖鰌鱔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逸周书·大聚》则具体指为“夏三月”。《睡虎地秦简·田律》:“毋毒鱼鳖,置穽罔(网),至七月而纵之。”与《逸周书·大聚》所言合。《礼记·王制》则以“獭祭鱼”这种物候作为允许“渔人入泽梁”的标志。这种情况与现代渔业生产中的禁渔期和适渔期的划分十分相似。《国语·鲁语上》记载了有名的里革断罟匡君的故事:

  宣公夏滥(渍网)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曰:“古者大寒降(减退),土蛰发,

  [6]水虞于是乎讲罛(大魚网)罶(竹编鱼具),取名鱼,登川禽,而尝之以寝庙(登尝,

  盛物于豆以荐神)行诸国,助宣气也。鸟兽孕,水虫成,兽虞于是乎禁罝(兽网)罗

  (鸟网),矠(以矛猎物)鱼鳖以为夏犒(干肉),助生阜也。鸟兽成,水虫孕,水虞

  于是乎禁罝[7]罜(小鱼网),设阱鄂(捕兽设施),以实庙庖,畜功用也。且夫山不

  槎(砍)蘖(断木上长出的新生的枝条),泽不伐夭(未 长成之草木),鱼禁鲲(鱼

  子)鲕(小鱼),兽长麑(幼鹿)(幼麋),鸟翼鷇(待哺幼鸟)卵,虫舍蚳(蚁卵)

  蝝(未生翼的蝗子),蕃庶物也。──古之训也。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

  贪无艺也。”公闻之曰:“吾过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8]

  这里,不但指出什么时候不允许捕鱼,而且指出了最适宜捕鱼的季节。这一故事表明,先秦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已经制度化,并在相当程度上是被认真实行了的,

  与此相联系,是禁止捕捉小鱼。所谓“鱼禁鲲(鱼子)鲕(小鱼)”,为此,禁止使用小鱼网(罜)。《孟子·梁惠王上》载:“数罟(密网)不入汙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吕氏春秋·具备》记载春秋时宓子贱(又称季子)把鲁国亶父这个地方治理得很好,以致老百姓自觉地不取小鱼[9]。

  即使在允许捕魚的季节,也禁止竭泽而渔。如《礼记·月令》“季春之月”,规定“毋竭川泽,毋漉陂池”。云梦秦简规定不准使用毒药。《太平御览》卷84引《逸周书·文传》有“泽不行害”的内容,也就是不许使用毒药。其意义都是防止斩尽杀绝式的攫取。

  (三)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利用

  对野生动物的狩猎也有“时禁”。《逸周书·文传》:“畋猎以时,童不夭胎,马不驰骛,土不失宜。”《太平御览》卷84引作“畋猎唯时,不杀童牛,不夭胎,童牛不服,童马不驰,不骛泽[10],不行害……”。《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禽兽以时杀焉。”《国语·鲁语上》:“鸟兽孕……兽虞于是乎禁罝(兽网)罗(鸟网)”。《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开蛰不杀。”《管子·禁藏》“当春三月……毋杀畜生,毋拊卵……”,《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季春之月“田猎罝罘、罗网、毕翳、餧兽之药无出九门”;孟夏之月“驱兽毋害五谷,无大田猎”,季秋之月“天子乃教于田猎”。《睡虎地秦简·田律》“不夏月,毋敢……麛(小鹿,亦作小兽的通称)(卵)鷇”,“……禁苑者,麛时(泛指野兽幼小之时)毋敢将犬以之田”,就是这种“时禁”的具体化。《礼记·王制》则以“豺祭兽”、“鸠化为鹰”作为开始田猎、捕鸟的物候指标[11]。

  这种“时禁”是为了保护幼小和怀孕的禽兽以及尚未孵化的禽卵,反对斩尽杀绝式的狩猎。《礼记·王制》有“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不麛不卵,不杀胎(怀胎母兽),不夭牝(年青母兽),不覆巢”的记载;又有“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的规定。《周礼》中有掌管狩猎事务的“迹人”,也规定“禁麛卵者与其毒矢射者”。这就是说,禁止猎取幼兽、怀孕母兽,禁止攫取鸟卵,倾覆鸟巢和使用毒箭。目的是保证野生动物种群能够正常的生长延续。《逸周书·文传》说:“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这与《国语·鲁语》所说的“……兽长麑(幼鹿)(幼麋),鸟翼鷇(待哺幼鸟)卵,虫舍蚳(蚁卵)蝝(未生翼的蝗子),蕃庶物也”的记载精神一致。

  二 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理论形成的基础

  我们知道,现代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是在工业化过程中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以后产生的,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反思;它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思潮形成于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而我国,早在先秦时代已经出现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或谓之“超前意识”。不过,即使是“超前”,也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那么,它形成的基础是什么?这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以下,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总结历史教训,着眼永续利用

  我国先秦时代虽然没有发生象现代社会这样的全面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但生态环境局部的破坏并不鲜见,先秦时代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正是从对这些惨痛的历史教训的反思中产生的。

  我国远古时代黄河流域的农业开发过程中,曾经广泛采取火耕的方式,或以火猎和火耕相结合来垦辟耕地。古史传说中的“烈山氏”[12]就是这个时代留下的史影,这在当时开拓了人类的活动空间,是必要的;但却为此付出了损耗大量自然资源的代价。[13]到了传说中的黄帝尧舜时代,人们大规模沼泽低地,进一步拓展其活动空间,这是我国历史上从“野蛮”向“文明”过渡的时代,也是自然资源破坏比较严重的时代。战国时人回忆当时的情况说:

  黄帝之王,[童山竭泽],谨逃其爪牙,不利其器,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逐禽兽,实以益人,而天下可得而牧也。(《管子·揆度》)

  黄帝之王,[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谨逃其爪牙;有虞之王,枯泽童山;夏后之王,烧增薮、焚沛泽,不益民之利……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谨逃其爪牙]禽兽众也:童山竭泽者,君智不足也;烧增薮、焚沛泽,不益民利,逃械器,闭知能者辅已者也……(《管子·国准》)[14]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15]

  从上述记载看,当时一定范围内过度的开发已经造成自然资源局部枯竭的恶果,即所谓“童山竭泽”;而人们也从中吸收了一定的教训,认识到这是一种“君智不足”的行为方式。故《管子·国准》谈论如何吸收先世经验教训时提出“立祈祥而固山泽”。[16]

  随着人口的增加,不适当的砍伐和过度的放牧也会造成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的破坏。例如齐国东南的牛山就因为滥伐滥牧而变成濯濯童山。《孟子·告子上》:

  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人们已经认识到,这种生态的恶化不是自然的本性所产生的,而是人类违反自然规律的不合理的经济行为所造成的;它实际上是自然界对人类的一种报复。

  这样的事,在当时不会是个别的。春秋末年墨子劝阻公输般助楚攻宋时说:“荆有云梦,犀兕麋鹿盈之,江汉鱼鳖黿鼉为天下饶,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