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基因编辑婴儿,科技进步还是哗众取宠?

  

  11月26日,一则《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的报道引发巨大争议。

  短时间内,当事多方出面回应,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学术界、法律界集体声讨。专家表示,若报道属实,此事件带来的伦理风险和负面社会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持续发酵

  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报道称。

  

  贺建奎(资料图)

  24小时内多方回应并启动调查

  此报道发布之后,立刻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短短一天内,多方声音进行回应:

  权威发声

  深圳市卫计委、深圳医学伦理委

  启动该事件伦理问题的调查

  深圳市卫计委表示,经初步调查,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这一机构未按要求进行备案。此外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于11月26日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对媒体报道的该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书真实性进行核实,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公众进行公布。

  国家卫健委

  认真调查核实依法依规处理

  26日晚,国家卫健委发布通报称,有媒体就“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进行报道。我委高度重视,立即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和科学原则,依法依规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结果。

  业内声音

  上百位科学家联合声明,强烈谴责

  122位科学家率先在@知识分子 发布联合声明,对“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进行强烈谴责。

  

  两家专业学会:强烈谴责

  昨天,两家专业学会回应(中国遗传学会基因编辑研究分会和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干细胞生物学分会)联合发声:对这一严重违反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违背医学伦理和有效知情同意的违规临床应用表示强烈反对并予以严厉谴责。

  事件相关组织澄清

  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

  没做过此项目

  涉事方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的工作人员回复称,确定此项目不是在他们医院进行的,孩子也不是在此他们医院出生的。

  伦理审查文件“签字”者

  不知情、未参会、没签字

  根据部分媒体公开的信息了解到,贺建奎这项研究提交审查的医学伦理委员会,是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

  媒体在网上披露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表

  对此,院方表示没有开过这个会议。伦理委员会的成员也并未签过字,签名可能是伪造。

  南方科技大学回应

  贺建奎已停薪留职,该研究未向学校报告

  26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学发表声明称,贺建奎副教授已于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职,此项研究工作为其在校外开展,未向学校和所在生物系报告,学校和生物系对此不知情。

  招募志愿者的公益组织“白桦林”

  以为是学校科研项目

  “白桦林”负责人白桦回应称自己始终认为该项目是南方科技大学的一项科学研究,同时也出于对贺建奎该校副教授身份的认同,所以答应帮忙转发招募信息。至于志愿者需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内容,白桦表示因为并未参与此后流程,所以并不知情。

  深圳科创委否认经费支持

  11月26日深夜,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发表声明表示从未立项资助“CCR5基因编辑”“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编辑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等项目。亦未资助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覃金洲及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在该领域的科技计划项目。

  此外,目前原稿《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文章已检索不到。

  一图解读:基因编辑原来如此

  虽然事件本身在网络上引起热烈讨论,但很多网友对基因编辑的原理或许并不熟悉。基因编辑抵抗艾滋病究竟是如何实现的?为什么伦理问题如此受到关注?在遥远的未来,基因编辑能为人类的生活作出贡献吗?看完下面这张图,你就了解了。

  

  实验存在危险

  孩子未来无法预估,或改变人类基因池

  贺建奎所做的研究为何会引发社会各界的剧烈反应?这是因为该研究潜在巨大的风险和伦理问题。

  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同济大学丽丰再生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高正良介绍,基因编辑是一种重构基因序列的手法,就像一个制作精良的橡皮擦,能针对出了毛病的基因,进行精准的“擦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他同时强调,目前能进行编辑的只有人体的体细胞,绝不包括人类的生殖细胞。“即便是在体细胞修复上,大多数国家也只停留在研究层面,真正投放在临床上的案例屈指可数。而对生殖细胞的改写,在任何国家都已被明令禁止。”

  这件事情会有什么后果?果壳网用更通俗的话语做了表述:

  CRISPR作为基因编辑工具虽然强力,但是会有很多“脱靶"——错误地编辑了不该编辑的地方。它的脱靶率依然是一个争议中的话题。

  在有些领域,脱靶不是大问题,比如如果我要编辑一个农作物,那很简单,编辑完了之后养养看,不断检测各种指标,如果出了问题,扔掉重来就是了。

  但是在人类胚胎编辑里,脱靶就是大问题了,因为你只有一个检测窗口——那就是胚胎早期。等到胚胎发育起来再发现问题那就晚了,你总不能把一整个活人给扔掉。

  而且,这个人长大成人之后还要结婚生子的,脱靶带来的错误编辑还会传给后代。

  高正良表示,基因编辑之所以未被大力推广,主要原因在于医学界还无法预知其潜在的危害性,技术层面还不成熟。诸如后续可能引起的基因重组、脱靶效应、基因组突变、患病敏感性提升等问题,目前尚无法解决。

  但高正良认为,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对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可能诱发非常严重的伦理问题,即被改写的生殖细胞会影响其子孙后代,甚至随着现象的普及、改变整个人类的基因池。

  我国法律:明令禁止此类实验

  事实上,贺建奎进行的实验我国法律也是明令禁止的。

  2003年,科技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12条《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其中第六条规定,不得将“已用于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于人或其他动物的生殖系统。”而在贺的实验中,经过基因修饰的胚胎被放入了子宫,诞下了一对双胞胎。

  指导原则第九条还规定:

  “从事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单位应成立包括生物学、医学、法律或社会学等有关方面的研究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伦理委员会,其职责是对人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学及科学性进行综合审查、咨询与监督。”

  国际影响

  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研究声誉将受到影响

  27号,也就是报道发布的第二天,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将要召开。国际上对于中国基因编辑研究伦理问题的质疑声一直不断。

  峰会会务委员会中的中国成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翟晓梅表示,在即将到来的峰会上,她本来要介绍中国在生命伦理方面的发展,来回应质疑。但会议前一天这则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消息却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的陈凯教授同样担忧贺建奎的行为对学界带来的影响。一方面,这可能导致公众的恐慌,加剧当前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误解。另一方面,他认为这也可能让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声誉受到影响。

  贺建奎回应

  虽然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在国内引发轩然大波,但事件核心贺建奎本人并未对此回应,目前他正在香港参加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

  此前,贺建奎的实验室账号“The He Lab”于11月26日更新了多个视频,由贺建奎本人出镜讲述两个婴儿露露和娜娜的情况,并就为何选择HIV、伦理问题等作出解释。在视频中,贺建奎还表示:我知道会有争议,但我愿意为有需要的家庭接受指责。

  

  26日夜里,贺建奎团队负责媒体事宜的工作人员陈远林表示,贺建奎将于本周三在香港会议上公开该项目数据。

  

  贺建奎 资料图

  各方媒体观点

  光明日报:科技进步还是哗众取宠?

  这一事件提示我们,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跑在伦理研究和法律法规的前面,是不是应该尽快在国家层面组织科学家、伦理学家、法学家尽快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对可能影响人类的科学研究进行规范?第二,这项研究即便经过了医院的伦理审查,在程序上看似是合理的,但在涉及重大伦理实验的决策上,一家医院的伦理委员会是否有能力、有水平进行审查?我国是否应尽快建立不同层级的科学伦理审查规范?

  无数的事例已经告诉我们:掌握了尖端知识和技术的科学家,不仅需要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更要有对生命的敬畏心、对社会发展的责任心,才能造福人类。

  光明网评论员:对擅编人类基因者施以终身行业禁入

  在明明知道“安全性问题”,明明认识到在解决基因编辑的安全性问题之前,任何相关活动都是“不负责任的”,却又明知不可为非要为,这就不是糊涂,而是邪恶。对这样的邪恶之徒,将其逐出科学界,毫不足惜。中国科学界也不会因为清除这些害群之徒而有损失,而只会更加警觉科学活动的伦理边界,在科学界树立起必要的道德意识。

  科技日报:科学伦理的高压线不容触碰

  此次“犯禁”试验是否取得了公布者所说的成果?科学意义如何?尚不清楚,但有两点可以确定:第一,科学家和审批方公开的信息太少,无法证明其行为是负责任的;第二,科学探索不能跳过规则和审批,拔苗助长是错的。

  我们唯有期盼那对双胞胎健康长大,并希望科学家利用合规试验尽快转化基因编辑技术,造福众多受苦于基因疾病的患者。科学是循序渐进的事业,不是赌博。

  澎湃新闻:“基因编辑婴儿”何以能绕过审查和监管?

  如此疯狂的实验,是如何一路闯关的?相关当事方和监管机构要么不知情,要么不回应,相关的审查和监管难道是形同虚设?这一事件暴露出相关监管制度的漏洞。科学应当鼓励探索,允许突破,但是这一切,必须建立在符合伦理、遵守法律的基础之上,否则,科学就可能沦为谋利、甚至作恶的工具,危害公众利益。

  网友观点:潘多拉的魔盒已经被打开了……

  此事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大规模讨论,网友们纷纷表示,科学研究不能违背伦理道德!

  

  目前,我们一起等待该项目数据的公开以及最新调查结果。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cctvnewscenter)、南方都市报(ID:nddaily)、中国新闻网(ID:cns2012)、新京报、果壳网、中国青年报、光明网、澎湃新闻、动点科技等

  本期编辑:张东辉

  投稿邮箱:tytvzd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