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诛仙》上映,书粉失望,从原著分析《诛仙》为何应该更好

  《诛仙》上映4天了,收获了2亿多的票房,和豆瓣不到6分的评分。

  一些原著粉丝表示失望,这不是他们心中的《诛仙》。

  客观来讲,如果把这部电影,当作中秋档期合家欢乐的喜剧片来看,至少能笑得轻松。如果是主演的粉丝去看,也可以欢欣雀跃。

  但是对于那么多把《诛仙》当作青春的人来说,有点不值。因为它是《诛仙》,它本应该更好。

  在《诛仙》连载的时候,曾被誉为“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圣经”。

  金庸先生写过的15部作品中,个人认为成就最高的三部作品分别是:《笑傲江湖》、《天龙八部》和《鹿鼎记》。

  为什么这样认为呢?因为这三部作品是在类型文学中反类型的异类,它们的内核,恰恰是反金庸、反武侠的,明显的特点是“求而不得”,人物“强大却无用”。

  在《鹿鼎记》中,金庸先生对自己历史作品中推崇的侠义道的背叛和嘲弄达到了顶峰,带着些许后现代的调侃,正因为此,这部作品,才像小小的蜡烛一样,扩宽了类型文学的边界,同时,也把它的文学价值推向了生涯定点。

  而《诛仙》,其实也做到了这一点。

  这并非过誉。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讲,《诛仙》担负着承上启下的意义:在传统武侠小说日薄西山之际,它凭一己之力,还算成功地把通俗文学的创作,从西式魔幻引向了更有本土特色的古典仙侠。

  不仅如此,从文本价值方面来看,《诛仙》的写作手法,为将来数十年的通俗文学奠定了创作基调。不仅继承了传统武侠小说名著的诸多优点,更发扬了自身的很多特质。

  《诛仙》的原著文笔其实算不得有多么惊艳,它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写人、写情,写那些天地正邪的思辨。

  虽然「天地正邪」这个命题太过宏大,作者到最后已经无力掌控,写得十分吃力,但相比那些只描写情绪宣泄和感官刺激的后来者,仍旧值得赞扬的。

  想必,这也是《诛仙》当年,能在那么多人心里留下痕迹,被奉为青春印证的原因。

  《诛仙》原著里,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真实生动。碧瑶这一角色,更是个人认为,近些年仙侠类型作品中,最成熟、最成功的女性角色。

  为什么这样认为呢?还是因为「异端气质」。

  所谓名门正派,表面光鲜亮丽,口口声声为了天下苍生,暗地里,是为了达到目的滥杀无辜,争权夺利互相倾轧。

  而被斥为魔教的众人也有许多人纯良无害,蜷缩在阴暗里珍视着爱情和亲情。

  碧瑶就是这样一位将所有矛盾和美好揉杂于一身的代表人物,她善良、温暖,为了心爱之人可以不顾一切,以命相博。

  主线人物张小凡并非赤子,小小年纪就经历父母双亡的惨痛,同时,在一次次的事件中不断被迫经历着人生观的怀疑和重塑,并最终叛离正道,成为了嗜血的魔头。

  张小凡是被命运推着向前走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原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本意是指天地对待万物一视同仁,一切顺其自然。

  但是这句话被作者用在《诛仙》中,显然并非原本的意思。这句有意曲解的引文,恰好说出了故事的无奈和索然——所谓正邪善恶,终究都是虚无虚假;身边人短暂的情义,远重过天下苍生的死活。

  《诛仙》原著用简陋写出了深邃,用小情写出了大义。相比而言,电影版的《诛仙》就太过平庸、太肤浅、太浮躁了。

  不管是人物形象,还是剧本故事,它从创作思路上,就没有正视和尊重过这一作品,而是能偷懒就偷懒,把它磨平成一个庸常却安稳的故事。

  把原著中那些直击人心的冲突矮化成狗血,所有的角色,在电影中没有任何说服力地疲于奔命,逗乐、恋爱、献身……

  乍一看似乎什么都有,但其实什么都很空,所有行为的背后,缺少真正的“人”在驱动。

  电影里那个世界,仿佛是按照一本写好的规则在运行,从服装造型到行事动机,都在直白袒露又迫不及待地朝着你喊:这个是好人,那个是反派;他和她要相爱,他和她要分开。

  这种极为偷懒的表现方式,缺失了原作中那种让人惊悚、让人沉思的模糊感。

  把这样一部有着深刻内涵的作品,拍成了一部仅仅是取悦粉丝的喜剧片,却抛弃了让他成为一部经典制作的可能,如果仅仅是为了3亿的票房,未免也太目光短浅。

  这部多少人心中最珍贵的青春记忆,曾经那么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