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丑化哪吒?不!其实他原本就曾是混世魔王……

  文/星爷

  2019年的暑期档显得比往年平静许多,《银河补习班》虽然评分不高,但院校的数据也还不错。不过,《银河补习班》却并非难遇敌手。近日,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点映开始便好评如潮,以黑马之姿迅速引爆市场,给这个乏力的暑期档注入了一剂猛药。

  诚然,《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成功的,星爷较早看了点映,该片影评之前文章中已经写过,本文将要讨论的是另一个问题。此次的哪吒改编之作,将哪吒塑造成了“魔丸化身”,从丑化的外表到个人形象都有着几分“魔头”的意味在内。有不少观众因此表示这是在瞎改,恶意将少年英雄哪吒塑造成了一个“混世魔头”。

  那么,文学原著里的哪吒,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纨绔世家小霸王、一言不合怒拔枪关于哪吒比较详细的文学形象描写,主要集中在《封神演义》、《三教搜神大全》、《西游记》以及《南游记》中,比较被民间熟知的是《封神演义》以及《西游记》中的形象。

  《封神演义》中,哪吒之父李靖为总兵,兄长在仙山求学司职,哪吒一出生便入了太乙门下,这是典型的世家背景,也是他纨绔做派的因由之一。哪吒在莲花化身之前,其实也一直都是“混世魔头”的形象的。

  最早时,哪吒身上带着上等仙器,洗澡搅得龙宫天翻地覆(《西游记》中是踏倒水晶宫),龙宫的保安队长(巡海夜叉)前来询问,哪吒先骂“你那畜生,是个甚东西,也说话”,夜叉是御笔点差的职位,如此被骂,羞愤之下便举斧劈哪吒,反被他一记打死。保安队长被杀,龙宫老板的儿子敖丙闻讯便出海理论,哪吒却说:“我父是陈塘关总兵,我在此洗澡,他(夜叉)来骂我,我打死了他也无妨”。

  哪吒张口骂人在先,却反咬一口,打死了公务人员(夜叉),还仗着父亲的势力,说打死了也无妨。后与敖丙口角,哪吒杀敖丙取龙筋。儿子被杀,龙宫老板敖光找上门来,哪吒却跟李靖说:“筋又不曾动他的,他要,原物在此”,言下之意是随手拿了根龙筋,龙王要那便还回去,敖丙的性命他全没放在心上。

  龙王死了儿子,要去上报玉帝,哪吒找师傅学了一招隐身法,南天门拦截敖光后将其一顿毒打,扒了敖光的龙鳞,不许他去天庭告状。最后迫于四海龙王的舆论压力,哪吒为保父母,自戕了解了这段事。后来哪吒又张弓射死了石矶的童子(《三教搜神大全》中射死的是石矶的儿子),石矶娘娘问罪,哪吒找来师傅当靠山,硬生生的将石矶也给灭了。

  这里要说的是,哪吒之所以有“少年英雄”一说,是因为在“哪吒闹海”版本里有所修改:夜叉妖强抢童男童女,哪吒为民除害杀了夜叉和敖丙,四龙王由此要水淹陈塘关,哪吒为救百姓而自刎,莲花化身后大闹龙宫,败龙王为民除害。民间的哪吒少年英雄一说多是由此而来,但闹海传说与几大古籍描写都出入较大。

  魔童还是英雄?哪一版哪吒最靠谱?关于哪吒的形象,一般认为,明刻本《三教搜神大全》应该算是比较早的详尽描写版本,《西游记》、《南游记》、《封神演义》大都是明代文人在这些演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形象完善。

  电影中哪吒魔化

  《三教搜神大全》中,描绘了哪吒的大概生平,却不甚详尽。该书中描写“(哪吒)生五日化身浴於东海,脚踏水晶殿,翻身直上宝塔宫”,因为踩了龙王宫殿,所以两方打了起来,书中还写道:“帅(哪吒)时七日,即能战,杀九龙”。

  在该书中有一句描写称“以至於击赤猴(花果山孙猴)、降孽龙”。一般认为,《西游记》中的哪吒大战孙悟空情节便是来源于此,不同的是,《西游记》中为哪吒“析骨肉还父母”做出了更合理的解释,也详细说明了李靖的玲珑塔来历(为镇压忤逆的哪吒)。

  而《封神演义》则是借鉴了《西游记》中的关于红孩儿的描写,将原本“身长六尺首带金轮”的哪吒描绘成了“手持火尖枪的孩子”形象,并重篇幅描写了哪吒的事迹,《封神演义》中的这个版本的哪吒形象最终广为流传,也由此而变得家喻户晓。

  但是柳存仁在《佛道教影响中国小说考》书中认为,《西游记》晚于《封神演义》并且使用了后者的设定,但因为《封神演义》的作者是谁一直存在争议,此处成书先后还难以确定。两版本的哪吒其实有所不同,最明显的便是《西游记》哪吒“三头六臂”,《封神演义》的哪吒三头八臂。

  但是我们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民间版本的哪吒形象大都是由《封神演义》传播而来。后经由影视剧的再加工,才有了“少年英雄”版本,但原始版本的哪吒,其实本来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魔头”形象,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其实也并未过分黑化哪吒的形象。

  哪吒本人其实与孙悟空有神似之处,都是叛逆成性无法无天,都被法器(金箍、玲珑塔)降服,而转性除魔卫道。而从不羁的混世魔头到除妖济世的英雄人物,这些本质上的设定,其实《哪吒之魔童降世》并没有做出太大的改编。

  毕竟,从“小祸害”到“大英雄”,无论版本怎样的变化,哪吒的成长本来就是一个由恶向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