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作文题目汇编及解析
1、一、2021-2022学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25. 中国传统社会注重秩序优先于个性。秩序优先重规矩、重伦理,而个性优先重自我、重自由。随着社会的变迁,我们如何认识“秩序与个性”的关系?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这道题给了“秩序”和“个性”两个界定:“秩序”,重规矩、重伦理,而“个性”,重自我、重自由。这样的必要界定,就可以让我们理出一个思路:传统社会(已然)注重秩序重规矩、重伦理;现代社会(或然)追求个性重自我、重自由。这样的思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秩序”与“个性”的关系时,不会脱离他们的前
2、提“社会背景”,也不会脱离他们的“内涵”。由此我们可以提出一系列追问:1.传统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特征是什么?2.为什么传统社会注重秩序,即重规矩、重伦理?3.社会的变迁,让我们的社会从“传统”变为“现代”的变化有何特征?4.现代社会,是否会发生二者的权重的转换?5.如果现代社会,崇尚追求个性,是否是有条件的?因此,本题虽然是围绕“秩序与个性”的关系展开思考,但是绝对不能丢掉“中国传统社会”和“社会的变迁”这两个重要因素。题目的任务是思考“随着社会的变迁,如何认识秩序与个性的关系”,那么中心论点就应该首先回应这个问题。而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追问与回答,可以确立一个明确的观点。这个观点可以作为行文的
3、中心论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民主制度的完善,我们的社会与原本的社会结构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乡土中国”的基础已然崩塌,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完善。所以原有的一套“秩序”也必然受到冲击,符合新型社会模型的秩序“重流动”和“重分工”的新秩序将会重新在社会获得地位。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当下社会就将原有的“规矩”与“伦理”全部打破了。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特色,不会轻易地被外部因素影响。我们本质的传统观念、伦理与思想,可能千年未变,融进我们儒家思想的传统,一直根植于我们的方方面面,不是这么轻易就能斩断这种文化联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传统”与“个性”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在逐步变迁的中国社会,“秩
4、序”与“个性”的关系不应该是孰重孰轻的简单的地位转换,而应该是彼此更加紧密融合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现代社会,应该是在我们中国传统秩序上,追求个性的自由,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当然这个秩序所包含的“伦理与规矩”并不是传统的封建礼教,而是新的社会下的新的观念。这种观念是随着社会变革的革新,而不是对传统的完全颠覆。立意:1.追求个性亦要遵守秩序。2.规则秩序有时代性,应尽量能满足人的需要而调整、完善。3.在权衡利弊的前提下兼顾秩序与个性。二、2021-2022学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25. 作文。人们的生活大都在重复之中,如一日三餐的周而复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复一日,古老的习
5、俗代代相传。对重复的生活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你对“重复的生活”有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答案】例文:莫让重复变得脆弱2022年的春天,一场前所未遇的疫情突袭了我们的城市,本不用担心的重复生活转瞬即逝。一日三餐已很难保证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也停止了,代代相传的清明祭扫也只能等到冬至了。平日几乎让人无感的重复的生活,竟变得极其脆弱。重复的生活似乎是一成不变的,哪里料到它会猝然消失?可是,世间几乎没有重复的生活,正如“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重复中是有变化的。可是,这样的客观存在,未必人人都能看清楚,或者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看清楚。因此,重复生活更多的只
6、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与意识中。我们错过的只是大体的重复,局部的具体变化一直持续着。你看,谁家会天天吃同样的饭菜?总想着今天吃肉,明天吃鱼,后天吃虾。即便是蔬菜,那也是青菜、韭菜、菠菜轮着换的。我们在一天天的重复中追求着变化,既享受着重复带来的安全,又尝到了变化的乐趣,因为我们能在重复中积极寻求改变。然而,还是有人身陷重复不自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复一日”是工作方式的重复。我们的职业有较大的稳定性,但工作的内容是不太一样的。即便是流水线上的装配工作,那也是有熟练程度的差异的。师傅与徒弟的水平不可能在一个层次。可是,对于这样的变化,我们很多人并不重视。一年到头,甚至一辈子,就是简单机械地应付工作
7、,连自己都觉得厌倦乏味。我们过于享受重复带来的安逸,而忽视改变、创造的希望,而这种改变恰恰是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不能在重复中懒于改变。绝对的重复不存在,肤浅的重复不可取。古老的习俗是传统的继承,是价值的认同,更是人心的凝聚。文化是在继承中发展的,但继承不是一味地重复,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变化。既不能轻易地抛弃,也不能绝对向前看。可是,我们不太愿意在重复中下功夫,总是急于去创造新的文化。殊不知,很多的创新在传统中都有足够的存在,只是我们没有认真研究。这样看来,认认真真地重复过去,是我们很好地面对未来的基石。重复是生活的底色。我们要重视重复,更要在重复
8、中积极地寻求变化。盖伊是名干了几十年的地铁售票员,他发现来买票的人都苦着张脸,便贴了一张字条在窗口:请给点微笑,这活儿已经够辛苦了。果然,如他所愿,买票的人看到这张字条,都会心地笑了。他的重复的生活有了新的模样。可是,那些刚刚笑过的人们转头又走进了同样的闸口。我们还是学学盖伊,在重复的生活里,来点积极的改变,给点微笑,给别人,也给自己。【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作文题目的关键词(或者说短语)非常清晰,那就是“重复的生活”。一上来,就说“生活重复”;然后用“如”引出三个例子;最后的写作引导语再次确认讨论对象“重复的生活”。这里要防止把“重复的生活”扩大为“重
9、复”。这个题目的要点之一在于,举出的三个例子指向不同的层面。“一日三餐”的重复,是生存层面的物质摄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复一日”,是生活方式层面的作息规律;“古老的习俗代代相传”,是文化传承层面的仪式强化。而这一切,最后还要落实到“生活”这个关键词上。这也就是说,虽然题目说的是“重复的生活”,但是重复不仅仅是在个体的层面,还在群体的层面;不仅仅是在物质的层面,还在精神文化的层面。这一点要想把握好,很考验平日的积累。此外,对于“重复”本身,也可以有深层次的理解:重复的生活只是生命的躯壳,是抽离掉人生里种种价值后的极简形态,犹如木心诗中立于旷野中的一株枯树,葳蕤、风华、零落的时态尽数消散,只
10、见得生命本真的模样,那是一种无论世事、河山如何移变,人始终能够“活着”的智慧;是动荡归于寂寞的终点,更是生命勃发的起点,始与终之间的万般变化,才是人立于天地,心怀期冀的所在。从利弊的角度来讲,“重复的生活”的弊端比较容易把握,比如消弭意义,形成思维定势、遏制创造性等。考生可调动的材料也相对丰富,比如马孔多式的重复,比如西西弗斯式的重复,比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循环史观下的群体生活等等。但是问题不是这么简单,难道“重复的生活”就没有益处吗?一日三餐保证了人的正常生存,这种重复是必要的。作息的重复会形成生活的规律,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习俗在代代重复中给予个体以安全感、归属感,培养了文化的认同。而且不
11、存在没有变化的重复,一日三餐是重复的,但是其内容可以变动;作息是重复的,但是作了什么、怎么息可以变动;仪式是重复的,但是文化在不断创新。所以说重复中也蕴含着创造的种子。所以,像这样的作文题,题目给定材料中的例子本身就具有很深的内涵,写的时候,最好不要丢开不管,自顾自去写别的重复。应该养成读透材料、用足材料的习惯。立意:1.重复中透新变。2.重复有利也有弊。3.有时候重复能给我们安全感和归属感。三、2021-2022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26. 有一位电影导演拍摄了一部短片,内容是城市风光。非洲某部落的土著看了之后,却只关注画面角落中的一只鸡,因为在短片中他们只认识那只鸡。这个故事可以
12、让我们审视自己是如何认识事物的。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我看见了一只鸡“一千个读者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每个人对事物的见解各有不同,所以才会产生思想的火花,我们无法左右他人的想法,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相较于影片中的高楼大厦,一闪而过,短短几秒的那只鸡更让非洲土著人感到熟悉,因为这只鸡才是他们所熟悉,而面对陌生的高楼大厦他们则不知从何谈起。是否能看见“那只鸡”基于每个人的文化、阅历、背景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而不同见解也没有高下之分。我们也不能因为“高楼”和“土鸡”之分去评判他人,正如周国平所说的“作为肉身的
13、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就有提及城市里的孩子去乡下,认为乡下人不会使用文字是很愚钝的表现,然而同样,城市的孩子在村里和乡下孩子一同玩要,乡下孩子赤着脚,轻轻松松徒手捉到了一只蚂蚱,而城里的孩子往往把衣服、裤子上沾满了泥巴和污垢,在田里滚了一圈又一圈仍是空手而归。文章中有总结道,没有城市人或乡下人哪个更愚钝一说,无非是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习得的技能不一样,眼界不一样,对于事物的认知各有各的道理。诚然,每个人都是并不完全相同的“叶片”,面对“为什么别人与我不同”,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包容文化差异和环境差异,试着去理解他人的观点,换位思考、互相尊重。同样,“我看见了一只鸡”是一件值
14、得令人肯定的事情,因为世界是多元一体的,当所有人都只看见“高楼大厦”那么这只能是“高楼大厦”,但当有不同的视角去发现了不一样的景象,我们可以说是看见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大千世界纷纷扰扰,如果我们只用“同一双眼睛”去看待事件,用同种认知去评价问题,这个世界就变得趋同,也不再会迸发出百家争鸣的盛世,迸发出不同声音的天地。当然,在这个高效快捷的时代中,我们不能一直盘踞在自己的世界里,看着根据算法推算出的自己喜爱的资讯和视频,我们应该冲出困住我们的“信息茧房”,去“算法化”,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去打量这个世界,从而扩大自己的视野,让自己的认知更丰富更全面。 当我们看见了角落里的一只鸡,我们便拥有了大数据下自
15、己的认知,打破了人云亦云的认知,是拥有独立思想与认知的第一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材料主要讲非洲某部落土著看了导演拍摄城市风光的短片后,因为只认识那只鸡,因此他只关注画面角落中的那只鸡了。我们不妨可以由果溯因。为什么土著只关注画面角落中的一只鸡?因为视野不开阔导致认知受限,地域差异、文化差异、受教育的差异、审美差异导致认知差异在这个材料中“一只鸡”的隐喻象征含义是什么?如信息时代我们“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甚至带着偏见看世界,导致真相被掩盖。认识局限固然存在,但世界在前进,土著应该如何认识新事物的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永远难以穷尽对外部
16、世界的认识,也永远无法摆脱认知局限,因而我们更需虚怀若谷,求知若渴;增加学识,拓宽视野;打破偏见,探索真相导演该如何审视自己认识事物的角度与方法?一是坚持自己的理念,不因他人不同的认知而改变自己的立场。二是不应该只是永远不要与你知识文化背景或立场不同的人理论,而更应该是能理性看待人与人的认知差异,符合大众认知规律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少一点鄙夷,多一点同理心和宽容心。这个作文适合写成议论文,可以从土著的角度,或者导演的角度去写,确立观点,然后展开议论即可。立意:1.人要增加学识,开拓眼界。2.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森林。3.理性看待人与人的认知差异。4.打破偏见,探索真相。四、2021-2022学年上
17、海市宝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23. 有人说:一个人对别人的批评不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那就证明这个人很有修养;一个人听到别人批评就不高兴,那就证明这个人还有很长的一段修行路要走。那么,接受别人的批评真的是有修养的证明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逆耳未必是忠言俗语有云:“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固然,真能治病的药物大多口感奇糟,能指出他人错误、触碰他人逆鳞的话大多不算动听,但是,假如只把“逆耳”来当作衡量“忠言”的标尺,把全盘接受“逆耳”的批评当作是有修养、有心胸的表现,则不免太过苛刻,有失偏颇。我们欣赏接受批评、虚心求教的谦逊态度,赞美
18、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的包容胸怀,但我们不能将所有的批评都视作金玉良言,不加选择、不加挑摘地如数接纳。假如对听到的批评毫不辨别、毫不筛选,将之一味当作人生路上的箴言警句,那我们的人生则会陷入混乱,非但无法更好地提高自己,还将被困在各式各样的意见里,彷徨迷茫,无所适从。面对他人的批评,首先要明确对方的目的。所谓批评,即是他人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来观察我们的某种属性,当我们的这种属性不符合其利益时,他人就会对我们做出负面的评价。由此可见,批评也是有其立场的,并非完全公正、绝对公平的。批评者的动机究竟是善意地向我们提出意见、指出错误,以期我们能及时改正,还是为着其他的原因,对我们作出了不合常理的苛求?批
19、评者究竟是站在我们的角度,从我们的切身利益出发,坦率而真实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还是别有用心,表面的批评只是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先秦时期,诸子林立,老子批评孔子“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庄子批评儒家之“仁”是“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孟子骂杨朱和墨子“无君无父”,皆是站在己方学派的立场上批评对方,假如被批评的一方全盘欣然接受,积极改变,恐怕无法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繁盛,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必不能发展出最高的成果。众声喧哗,批评者也未必尽是贤人达士,往往因眼界、学识、职业、生活经历、性格人品的不同,而导致批评的声音亦有高低,难避良莠。父子骑驴的寓言中,不同的路人有不同的意见,父子二人
20、无论如何调整行为,也无法达到无人指责的效果。有些批评,切中要害,一针见血,令人醍醐灌顶,顿开茅塞,是所谓真“忠言”;但有些批评,见识偏狭,观点偏激,批评者本身无甚学识,未知全貌,妄作评价,何其类似于网络上一知半解、头脑发热、断章取义的“键盘侠”?这样的批评,固然无比逆耳,但听来何用?对待此类批评,难道也要虚心接受,方能显出自己的修养?忠言也许大多逆耳,但逆耳的未必一定是忠言。在这纷嚣的世界里,我们既要兼听以明,善于接纳,又要精于甄别,让那些真正有价值的批评变成鞭策我们成长的力量,付那些有失公允的批评于一笑,如清风过耳,如明月流光,不必接受,亦不必计较。【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本题
21、为引语式材料作文题。乐于听取意见,善于接受批评,不对批评者产生抵触、怨恨,反而感到高兴、心怀感激,无疑是有修养的表现。相反,如果听到批评则感到不愉快,虽然是人之常情,但也的确说明自己的心胸还不够广博,还只能容纳与自己同一立场的观点和意见,无法忍受他人对自己的指摘和挑剔,确实还需要更多的磨练。考生应围绕题目中提出的“接受别人的批评真的是有修养的证明吗”这一问题进行辩证思考,无论是否赞成这一说法,都是成立的。假如赞同这个说法,可以论说批评的意义所在,从批评带给人的积极作用入手,论证接受批评即是有格局、有雅量、有心胸、有修养的表现。批评是最好的信息反馈,是让自己认识到自身短处的机会。才识学问愈高的人
22、,往往在态度上反而愈谦卑,督促自己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摆脱局限,走向成熟。因此,接受别人的批评确是有修养的表现。假如反对这个说法,可以从批评的内涵入手来进行论述。所谓批评,即是他人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来观察我们的某种属性,当我们的这种属性不符合其利益时,他人就会对我们做出负面的评价。由此可见,批评也是有其立场的,并非完全公正、绝对公平的。再者,批评也有价值高低之分,不是所有的批评都值得接受,也不是对待任何批评都必须姿态谦卑,是否采纳批评,最终还是要取决于批评者的立场和批评内容是否合理、是否切合实际。不加辨别地一味地接受批评,反而是愚昧软弱的表现。因此,接受批评也并不能证明一个人有修养。无论
23、赞同与否,都要观点明确、论据清晰地进行论述,不能模棱两可,立意不清。立意:1.忠言逆耳,批评使人进步。2.在批评中自省,在指摘中前进。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4.思而后纳,慎对批评。五、2021-2022学年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25. 有人说,人只有在行动的过程中才形成自身,塑造自我,人是自己行动的结果;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用行动塑造自我形成自身,塑造自我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我们都想成就更好的自己,都想让自己的人生充实、精彩而有意义,那我们就需要用行动来塑造自我,在不断的雕琢中,向世人
24、呈现更好的自己。塑造自己,要勇于反思自己,勇于面对暗淡的过去,在反思后行动,成就更好的自己。我们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要勇于从灰烬中站起,挣破种种禁锢而洗尽铅华。2015年俄罗斯喀山游泳世锦赛的冠军宁泽涛,曾是一个相当怕水的孩子。为了克服恐惧,锻炼自己,他毅然选择了学游泳。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并不断挑战它,是宁泽涛成功塑造自己的关键。每个人都有可能失败,有的人勇敢地反思自己,正视自己,最终脱离了平庸而变得优秀;有些人不懂反思,没有塑造自己的勇气,只一味自怨自怜,多年过去,仍是一无所成。塑造自己,是即使很痛很累也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为了有朝日的花丛里蹁跹,遍体
25、鳞伤也要破茧成蝶;为了傲立岩峰,即使千疮百孔也要顽强地扎根贫瘠,蜕变至虬枝铁干、傲骨铮铮。五岁时,她模仿电视里的演员将自己的足尖踮起;十五岁时,她凭借出色的表演成为旧金山芭蕾舞团的成员。她,就是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亚洲英雄人物”的谭元元。我们只看到了她在台上的风光,却没有看见她在台下日复一日付出的汗水。无数次跌倒而又咬牙重新站起,即使脚趾磨得都是茧也不放弃,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坚持使她完成了自己的蜕变,聚光灯下,舞翩跹。塑造自己,是卸去生命中不必要的重担,在生活的行囊中添上更有意义的事物。戴勉在达芬奇论绘画中曾说过:“塑是加法和减法的艺术。”是的,有人抱怨生活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殊不知生活的沉重
26、皆源于自己的手。除去糟粕,添上新趣,不也是在塑造自己吗?在成长中,我们面对次次突如其来的挑战,在黑暗中咀嚼只属于自己的酸甜苦辣,然后在不懈的奋斗中缓慢拔节,雕琢成个全新的自我。我们反思过去,在当下挥洒汗水;我们目光坚毅,泰然面对未来。我们用行动艰难地塑造自己,无论路有多远也乐此不疲。【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提出了一个问题:人应怎样塑造自我。材料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和一个不明确的答案。明确的答案是人只有在行动的过程中才形成自身,塑造自我,人是自己行动的结果,这个观点强调了“行动”是“形成自身,塑造自我”的唯一条件,其实“行动”的过程中确实能够形成自身
27、,塑造自我,不要拿还有时间和机会去麻痹自己,也不要拿明天和后天来哄骗自己,如果你不行动,就不会有进步和提升的可能。有一句话说:“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一个人的想法再好,计划再完美,再有改变的勇气和决心,如果不去行动,那么一切都是空想和空谈。当一个人真正想要改变自己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去行动,因为在行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形成自身,塑造自我。但是这个回答并不科学,因为人“形成自身,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只有“行动”还不够,还需要其他的东西作辅助,题干中的观点其实是互相补充的,缺一不可,我们可以强调某一点,但不能否定另一点,如“行动”需要有目标、有梦想作为指引,我们不能只有眼前的行动,没有目
28、标指引的“行动”就会像无头苍蝇,而合适自己的目标,会指引“行动”的方向,会促进行动有更好的效果,能让自己变的更好。如我们除了行动,还要自我反思,在自我反思中清楚“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哪里需要改进”“哪些优点要继续发扬”等等,以形成更好的自我。写作中,如果把文章写成议论文,则可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充分说理,如可举宁泽涛的事例,宁泽涛曾是一个相当怕水的孩子。为了克服恐惧,锻炼自己,他毅然选择了学游泳。有记者曾问他内心有没有软弱的时候,他说:“其实我也会哭,但是不会让别人看到,有时就在水里面哭。”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并不断挑战它,是宁泽涛成功塑造自己的关键。立意:1. 用行动塑造自我。2. 塑造自我需要
29、不断反思自己。3. 塑造更好的自我,需要有目标的行动。六、2021-2022学年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25. 作文。现实生活中,有人会为了避免不好的结果而避免了开始,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谈谈你的认识。【答案】例文:勇敢开始,享受过程,接受结局诗人顾城说:“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诗句读起来让人微微伤感,但也给我们警示,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有不好的结果就选择不开始,其实美好的过程未尝不是一种收获。人生便是一种轮回,在繁琐中反复循环。时间如流水般匆匆过去,我们勇敢开始,享受着生命的过程,接纳生命的结束。来过,奋斗过,足矣!春花娇艳,夏叶
30、繁茂,秋月似水,冬梅绚丽。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天宇苍穹也在不变之中应万变,况乎人?生命犹如一棵树,蓬勃地生长,努力地成熟,沉默地凋零,是谁说它没有诗一般的灿然?不必在春风中得意,不必在秋月下自怜,也不必踩着冬雪枉自嗟叹。你尽可以理直气壮地选择开始,选择面对眼前的光景,去领会此时此刻原来属于你的那份感奋和怡然。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生命的过程中,感受到轰轰烈烈,感受到朴实无华,感受到义无反顾,感受到大起大落,并最终看到伟大后的平凡,执着下的悲壮。正如春风的笑,妩媚;秋月的眼,轻柔。一种心情只有在相宜的氛围中烘托出意境,一种神韵只有在特定的景观里展现和谐。去选择开始,去享受这个过程,无论光风霁月还
31、是电闪雷鸣,皆有其美!不开始,就难以感受到人生的美好。漫漫人生路上,没有驿站,只有一块块里程碑,深深浅浅的每一个脚印都是追求理想的写照。平凡与不平凡的经历均为无可再版的故事其实这是一次没有回程票的旅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不同的人生轨迹引申出一首共同意义的诗。在万千美好的祝愿与斑斑驳驳的现实之间,我们的欢喜忧悲组合成一个个五彩缤纷亦可歌可泣的日子。享受选择开始的勇气,享受这个充满烟火气息的过程,无论悲欢离合还是阴晴圆缺,皆是人生滋味!朋友,不应有害怕开始的畏惧和绝望的理由。哭声与泪水只能衬托出青春的贫血,我们需要欢笑与随意,使我们的追求更加从容,任我们的心灵享受开始,享受过程,享受结束,
32、而夕阳沉落后的图腾会向我们展示另一种哲理。青松从在断崖扎根开始,不畏成长过程的艰难,才能在危峻之中显示出生命之顽强;花朵从选择绽放开始,不畏风吹雨打抑或最终落红满地,才能在惊艳之中显示出生命之美丽;而我们,就应该选择开始,不畏结果,去享受生命开始、中途与结束的每个过程,因为处处都有风景,处处可以收获美好!【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本题介绍了生活中不少人都会存在的一种心态:一种不想面对伤感的结局而干脆不开始的人生态度。“开始”是指努力去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或追求梦想的起点,有些人为了避免某种结果,免受挫折或失败,而拒绝了开始。作文可以引申出很多思考角度,比如:害怕失去,所以不敢开始,说
33、出了现在很多没有安全感的人的心声。换个角度看问题,不能因为害怕有不好的结果就选择不开始,其实经历的过程也是一种收获;不能因为害怕而不开始,只有开始了,才会在过程当留下很多值得记忆的美好,在结束时才不会后悔。由此还可以引申到一些人害怕失败而没有奋斗,最终碌碌而为,平平淡淡一生。写作时,考生可以反对这种人生态度,为了避免结束,而避免开始,是在逃避生活;也可以赞同这种人生态度,将其理解为喜欢平淡如水的生活;还可以理解为寻求平衡。当然也可以辩证看待,对于理想追求类的东西要大胆开始,不惧结局,而对于“知其不可为”的事情,就干脆不要开始。无论怎样写,都要观点明确,脉络清晰。立意:1.无谓结局,享受过程。2
34、.大胆开始行走,欣赏人生美丽的风景。3.知其不可为,切莫开始行。4.来过,奋斗过,足矣!七、2021-2022学年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25. 航天英雄是偶像,奥运健儿是偶像,娱乐明星是偶像有人说,崇拜偶像可以给年轻人以成长的标杆,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莫被流俗遮慧眼,追寻偶像需理性总有一些令人瞩目的人在每个时代引领着我们,他们就是我们的偶像。20世纪60年代的标志偶像是雷锋、焦裕禄、革命先烈;20世纪80年代的标志偶像从单一走向多元;到了21世纪,互联网飞速发展,谁都有可能成为偶像,而这个时代
35、正好属于我们。站在青春的岔路口,面对纷繁芜杂的偶像崇拜,我们应该选择谁作为自己的偶像,我们应该怎样追寻偶像呢?追寻偶像,需要擦亮眼睛,不要被流俗遮蔽慧眼,让人生止步于肤浅和庸俗。偶像寄托着人们对美好事物和完美人格的追求和向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偶像。青年学子,应该选择怎样的偶像呢?颜值控、拜金奴曾泛滥一时,佛系、躺平和丧文化也悄然兴起。演艺明星,妆容精致,生活奢华,收入诱人。可浅薄地追星之后留下的只有虚无,年少成名、一夜暴富也只是神话。疫情时代,钟南山、李兰娟、陈薇成就了我们的定疫神针;医护工作者疲惫的笑脸、笨重的脚步成为我们内心最温暖的力量。袁隆平院士逝世,举国悲恸;洪水袭击中原大地,一方
36、有难八方支援的身影又激荡着我们的灵魂。谁是我们追寻的偶像?心中有大爱,忠于祖国,奉献人民的人才是真正的偶像!追寻偶像,需要有清醒的头脑,辨清追寻的方向,以偶像的优点为榜样,不断完善自我。有了偶像,我们应该追寻偶像的哪些方面?狂热的偶像崇拜,往往使我们产生晕轮效应,陷入盲目崇拜的泥潭。杜甫以李白为偶像,写了大量诗歌来表达自己对李白的欣赏,却没有疯狂地迷恋,全盘学习。李白的诗歌清新飘逸,乐观洒脱,充满浪漫主义情怀,杜甫以李白的诗歌为师,使自己的诗歌在沉郁悲怆中多了几分豪放辽阔。以偶像的优点为榜样,不断完善自我,这才是真正的“追星”。追寻真正的偶像,真正地追寻偶像,我们青年学子要拨开迷雾,找准方向,
37、做到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手上有行动。“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戍边烈士陈祥榕的深情告白,化身为寸土不让的守护行动;“执着的追求,闪光的青春”,时代楷模黄文秀的青春格言落实为扶贫攻坚、建设家乡的务实行动;“英雄本色,本真生活”,北大学子宋玺用自己的文韬武略、永不服输的精神,化作亚丁湾护航行动。追寻偶像,我们不但追寻偶像献身祖国、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操,还要追寻他们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坚定的信念、坚韧的品格,更要追寻他们为实现理想百折不挠、九死不悔的行动。莫被流俗遮慧眼,追寻偶像需理性。让我们在流俗中抛却低级趣味,告别庸俗和浅薄,跻身时代建设的洪流,拿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干劲,活出偶像的风
38、采!【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第一句话,展示了航天英雄、奥运健儿、娱乐明星这几类不同的偶像;第二句话,以“崇拜偶像可以给年轻人以成长的标杆,对此,你怎么看?”这一问句,对于偶像之作用展开了提问与思考。偶像,作为风流人物的代表,在每个历史年代,都会应运而生,成为社会与时代精神面貌的一个缩影。而不同的偶像,也会因他们身上各种不同的特质,影响不同的人。而好偶像与坏偶像对于人所起的不同的作用,也会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引导偶像崇拜,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写作时,可以指出,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信息化与个性化并存的年代,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有自我的“择偶”
39、标准,有人敬仰革命领袖,有人欣赏文坛巨匠高尔基,有人崇拜篮球之王乔丹,有人迷恋影坛明星刘德华等。选择偶像,关键在于背后的精神风貌与价值取向,这是同学们要着重思考的问题。立意:1.偶像情结折射出时代和大众文化的烙印。2.偶像崇拜是人们精神的一种寄托。3.偶像的言行举止会影响一代人或一个时期,不可小视。4.崇拜偶像不能迷失了自己。5.偶像能起到榜样的作用,成为偶像,需要巨大的人格魅力。八、2021-2022学年上海市洋泾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51. 有人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可也有人说,“就算世界倒塌了下来,一片的废墟也不会改变他的脸色。”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
40、,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51题答案】【答案】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首先分析两个“有人说”。第一个句子,意思是时代的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对于个人来说,也是一件重如泰山的大事。此句实际上是强调“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在滚滚的时代洪流面前,个人真的是太渺小了,个人的力量很难与时代抗衡。这就启示我们,个人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大环境,要学会顺应时代潮流,否则有可能遭遇灭顶之灾。第二个句子,“世界倒塌”是一件很严重的事,然而“一片的废墟也不会改变他的脸色”则体现了一种处变不惊的大气和沉稳,这是一种“不屈”的品格。这让我们想到
41、了一句俗语勇者无惧。的确,面对时代的种种危险,只有克服内心的恐惧,拿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你才会有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淡定和坦然,才会拼出自己向往的人生。这两则材料貌似对立,实则辩证统一。考生应当全面分析“个人”在“时代”中应当如何把握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到既顺应时代潮流,又不惧时代变化,勇敢实现人生价值。建议考生论述时将两个句子当做两个分论点,最后再综合起来辩证论述。立意:1.与其盲目蛮干,不如顺应时代潮流。2.在时代洪流中勇立潮头。3.迎接时代挑战,我辈从不畏惧。九、2021-2022学年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25. 作文现代社会,人们似乎很容易产生各种焦虑:升
42、学焦虑、分离焦虑、飞行焦虑人们不断地努力,想要摆脱焦虑,但是诗人艾略特却说“焦虑是创造力的根基”。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强大内心,克服焦虑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有80后”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也有无数人苦读成功学书籍,但事业还是没有起色。大势所趋,社会越浮躁浮夸,焦虑焦灼之风越盛。同龄人正在远远把你甩在身后,“出名要趁早”,这样的话现在被很多人拿来自嘲或激励自己。事实上,年少有为不代表成功,大器晚成也值得期待。过分攀比只会带来焦虑,只有内心真正强大才能克服焦虑,免陷于盛行的焦虑之风中。克服焦虑
43、,要使内心强大充实,让焦虑的杂草无处可生。心灵强大,静观形势,不焦躁,才能迈向成功。19世纪的美国一直固守孤立主义,与焦躁、一直混战的欧洲不同,美国静静地发展着,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实力弱小。美国克服焦虑,镇定地发展经济,最后在世界大战中夺得了世界霸权。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谈什么工业革命?同样,20世纪的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步伐坚定,以大国心态不焦躁不激进,平稳地在经济、文化、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坚持不懈的奋斗中,以强大的心态勇立世界发展之潮头。国家发展的强大心态给我们以时代的启示。那么对于个体,常陷入各媒体信息影响的我们,克服焦虑迫在眉睫。焦虑时,给自己以鼓励,强大内心,才能不惧怕
44、失败。马克思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总是自己否定自己。只有强大的心灵才能使自己净化,以平常心去对待焦灼之风,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事业,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去对待失败,以不卑不亢的表现去对待对手,那么就会像孟子所说“然而未王者,未之有也”。认清所处环境的焦躁,用强大的内心去远离焦虑,才有视野上和内心中的净土,才能感受时代发展的美好。习近平主席说,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那些抨击中国浮躁的人,眼中丝毫看不到浮躁之外的净土,自己首先焦虑了。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产业升级的加快,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阵痛,也是一条克服焦虑、适应中国模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不要因为焦躁的氛围就人云
45、亦云,不肯自己思考。前路漫漫,坎坷总是有的,中国在时代浪潮前该何去何从?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思考。而当下的中学生,肯定也要努力克服焦虑,用强大的心灵去思考、去体会,没有平时平心静气的研究试题,就没有考试的高分。只有不骄不躁,以平稳强大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才能收获胜利的果实。只有强大内心,才能变压力为动力,不焦不躁。只有内心强大,不焦虑,才能有思考,不迷失,才能适应时代潮流。【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首先指出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焦虑心理,并由此给出人们不断努力想要摆脱焦虑的结果。而与此同时,材料也引用诗人艾略特的话,对焦虑给出肯定性的评价,认为焦虑也能促
46、进人的创造力发展。因此,本则材料的重心,在于讨论我们如何看待焦虑和利用焦虑的问题。焦虑指的是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其中含有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它与危急情况和难以预测、难以应付的事件有关。事过境迁,焦虑就可能解除。所以,写作时首先可以对“焦虑的原因和内容”展开讨论,思考面对什么情况应该正视焦虑、面对什么情况又应该化解掉不必要的焦虑。其次,可进一步深入,思考“面对焦虑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怎么去处理”。在此过程中,可充分借用艾略特的理论“焦虑是创造力的根基”,指出我们应当将焦虑转化为动力,而非压垮我们的稻草绳,让焦虑为我所用,助我奋进。
47、立意:1.焦虑并不永恒,破除困境便可破除焦虑。2.把焦虑转化为前进的动力。3.不要被焦虑压垮。十、2021-2022学年上海市交大附中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34. 作文。有人说,人生于当下,却无往不在传统之中。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这是一道思考如何正确对待“当下”与“传统”的命题。材料的主旨即为既要传承传统,更要过好当下,发展传统。“传统”意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现代汉语词典)。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
48、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国家的魂魄,民族的精神,始终是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流淌在国人心中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创造和积累,积淀着各个时期的社会因子,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文化繁荣、昌盛的根基。传统无时不蕴含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琴棋书画,甚至生老病死,都与传统息息相关。但传统有好坏之分,有科学、愚昧之分,随着时代发展,传统也会变“味”。如何对待传统?关键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发展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
49、故鼎新。只有对传统创新,才能保持它的生命力,让它一代代传承下去。如国家将清明、端午、春节等定为法定假日,就是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如白话文的变革、戏曲的创新、新文学的兴起,就是对传统文化的革新;如春晚联欢、清明鲜花、短信祝福,就是对传统的创新,等等。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能抛弃传统;但时代在进步,人们又不能一成不变地守着过去的传统固步自封,我们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才能使传统输入新鲜血液,更好地向前发展。在审题时,应分清材料中两个词的关系,正确的立意应是由“当下”与“传统”的紧密关系入手,引出我们应面向未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行文时要力避笼统,可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化抽象
50、为具体,阐明“传统”的具体内容。可写人,可写物,可写事,也可从“文化”“思想”等领域入手,可多角度联系各领域中的某个要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理性认知,深入剖析或生动描述,在思辨中显现哲思灼见,表现某种特定的价值追求。立意:1. 心存好古之意,不失前行之思。2. 生于当下,活于传统。3. 心存传统,行走天涯。十一、2021-2022学年上海市华师大二附中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27. 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勇士,第一个发现石墨烯的科研大牛,第一个自驾横跨中国的女司机,第一个在一分钟内吃完十个汉堡的壮汉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对这样的“第一人”津津乐道;但也有人对这样的关注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
51、章,谈谈你的看法。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第二”又何妨?人们只记住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却不知道第二高是哪一座。人们只记住了第一个登顶珠峰的英雄,却遗忘了第二个是谁。若没有茨威格,人们也只会记得第一个到达南极的探险家阿蒙森,而不会去关注那第二个斯科特。这种“记得第一,遗忘第二”的现象,乃至由此衍生的“只认第一,不认第二”心理,在我们的社会上还较为广泛地存在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行为选择。我们常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也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能当元帅。当我们不能成为“第一人”时,是否甘为“第二人”?“第二人”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自然界中,在胡蜂凭借“身高马
52、大”袭击蜜蜂蜂巢时,一只工蜂会冲上去死死缠住它,更多的工蜂则会紧跟而上,工蜂最终靠集体力量战胜胡蜂。第一只冲上去的工蜂格外可敬,但其他工蜂的壮举同样可贵。毫无疑问,正是众多“第二人”,成全和光大了“第一人”的价值,共同铺就了通向胜利的道路。“风行草偃,从化无违”,社会道德的拔节既需要“风行”,也离不开“草偃”。江苏南京,听到电台播发有人抢劫奥迪车的消息,多名出租车司机协助警方围追堵截,成功将涉案车辆拦截。河北保定,“良心油条哥”刘洪安拒绝用剩油炸油条,他带了这个头,越来越多的油条店不再重复使用剩油,“良心经营”之风蔚然。无数事实表明,正义所以能战胜邪恶,光明所以能战胜黑暗,善美所以能战胜恶丑,
53、就在于众多的“第二人”一起汇成正能量的洪流。做“第二”当然不是盲从,而是一种正向价值的选择,择其善者而从,择其不善而改,向着正能量靠拢。“上梁”歪则跟着歪,别人送礼请吃自己也不闲着,这样的盲从只会使得违纪违法绵延不断。如果第一个人哄抢交通事故中散落的物品,“第二人”站出来制止而不是抢得更猛,是不是就能隔断哄抢的传播链?正是诸多“第二人”择定的价值,共同熔铸出道德向上拔节、人心砥砺前行的中坚力量。好风气要靠每个人来坚守,每道“梁”都顶得住,无论是政治生态还是社会风气,才不会出现裂痕和塌方。“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人生一世,做何种人,成何种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54、自己。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身处什么环境,只要能见贤思齐、起而行之,第二也是有价值的。【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中列举了探险界(首登珠峰第一人、自驾横跨中国第一女司机)、科学界(第一个发现石墨烯)、生活界(第一个在一分钟内吃完十个汉堡)等领域的一系列“第一人”。并对此展开讨论:是否有必要关注第一人?第二或其他是不是也值得我们关注。所以,本次作文题关键词是“第一(或首创)”,写作中可围绕着关键词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来谈,也可以多角度展开。所以,写作时可以对“高度赞扬第一”或“充分最终第二”这两方面展开思考。写作中应当指出,那些在正道上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永远
55、值得我们去尊敬(违法犯罪或有害社会健康的第一人当然不算)。但是只关注第一,而忽略第二或那些在第一背后默默奉献的人的做法,是不应当被提倡的。所以,写作时要注意,即使要肯定第一,也不能孤立、片面为之,否则会偏题;至少要兼顾第二,行文中要同时提及第二,表明对“第二”的立场与态度。第二重要,为什么;第二为什么不该忽略;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立意的正确性。立意:1.敢为人先,勇争第一。2.第一背后的无名英雄同样值得我们关注。3.是第二成就了第一的辉煌。十二、2021-2022学年上海市黄浦区敬业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26. 作文有人认为,只有深刻地认识自己所做事情的意义,人们才能做到
56、全情投入。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答案】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本题为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是否只有认识到自己所做之事的意义,才能全情投入?对于材料中给出问题,可以辩证地分析看待。所谓意义,即是人对自然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做事之前,若能先认识到这件事在社会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作用和价值,能让人树立起信心,理解前行的方向,明白自己在这一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和位置,能让人对抗恐惧、对抗无聊和便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意义象征着目标,人如果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就会迸发出
57、无限的勇气和信念,即使面对艰难困苦和个人牺牲也会在所不惜。因此,人们能事先认识所做之事的意义,有助于全情投入、促进最佳表现。反之,没有认识到所做之事的意义,其实也不妨碍全情投入、努力耕耘。能否全力而为,并不在于是否事先知晓意义所在,而取决于做事的态度。事实上,我们不可能在每次做事之前都先去深入解读这件事的意义之后才展开行动,有些事的意义也并非一时半刻就能思考清楚,因此,事必躬亲、重视细节、追求成功、全力以赴的态度才是致胜的关键。只要认真负责、敢于担当、不畏艰难、孜孜以求,就能全情投入,就能获得满意的成绩,而这与是否能认识到这件事的意义是无甚关联的。即使能认识到事情的意义,但若缺少了踏实勤勉的负
58、责态度,也不能全情投入、迎接成功。因此,可以在以上两种看法中任选一种,行文过程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使用合宜的论据来进行支撑。立意:1.态度决定高度。2.认识意义,确定目标。3.多行多为,脚踏实地。4.知行合一,迎接辉煌。十三、2021-2022学年上海市延安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27. 有人说,学习历史可以鉴古知今,吸取教训;又有人说,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对此,你怎么看?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历史是经验,有了这些经验,我们的目光才会更加开阔;历史是故事,有了这些故事,我们的生命才更加充实、丰满;
59、历史是情愫,有了这些情愫,我们的精神世界才得以延伸不忘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向未来,忘掉我们的来路,我们将找不到未来的出路。中华民族是个有着优秀传统化和高度文明的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更犹如滔滔江,淘不尽千古英雄,淘不尽万种风情。我们应以史为鉴,向未来。在隋唐时期,中国可谓兴旺发达,繁荣昌盛,曾使多少引以为豪。然,到了清代,统治者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饱食终日,所用心。等到侵略者的铁蹄踏遍了中国的角角落落的时候,等到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相继签订的时候,“清帝国”的美梦也就到了尽头。他们没有没有铭记历史的经验,没有吸取历史的教训。历史是杯老酒,一要忘记它的迷醉,二要记住的它的芳香。每年我们都纪念九
60、一八事变,就是要不断地提醒每一个人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要把抗战争给予我们丰富经验和重要启示,转化为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实际行动。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要务,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复兴。要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要坚定不移地巩固中华民族的团结,弘扬伟的民族精神。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完整,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业。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执政能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确保党始终在时代前列。也许“切都会过去”,也许“切都不会过去”。过去的是当时的事与景,过不去的是当时的事与景留给我们的触动与记忆。懂得珍存过去,拥有历史的,不但有远见,且会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