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目中的丘壑,继续《白发魔女传》第一回

  玉罗刹一挥手,从里面端出一桌酒席,她请武当派就座,笑着说和高人亲近。耿绍南以为她要拉拢自己,不由得心魂荡漾。他与同门招呼,他们都不欲畅谈,还苦笑作态。

  接着玉罗刹命人把卓家车辆推出来,满列阶下,她开始和卓仲廉算帐,把人家卓大人的银钱分做三份,七万六千七百两是下属和地方官上交的,这算贡银,也是不义之财,玉罗刹就拿走了。

  三万二千两是钱粮的折头,虽然是朝廷定例,却也是来自百姓,她就代之还送于民。

  还有一万六千八百两,是卓仲廉的俸禄,是他应得的,那么原封不动还给他。

  接着她还下了评语,卓仲廉当了十多年的官,才得十万余两油水,不算贪官,也不算清官,只是规规矩矩的官吏而已。

  这一段是很精彩的,玉罗刹点算人家财产,是经过专业调研的,一个靠武力吃饭的盗匪,有这么精准的评估,是让人翘大拇指。

  只是她行业的跨度不足,她算帐的标准是以普通百姓的利益为核心,可是对朝廷定例因何而定,其中卓大人付出了哪些劳作和心血,他得到的是多还是少,对于她来说,那是全程空白。是会涉及到明面上是拿到了钱,可实际还是亏损的,这个钱不是赢利,只是补贴。

  而她算的帐还是比较平面,对于技术、资源这些层面就没有涉及,而且动态过程没有显示在算帐以及备注(说话)上。

  从她算帐的思维来说,她其实比耿绍南好不了多少,也是有效半径在实验室的社会认知水平,难怪两人会碰上,是被自己的能量水平吸引过来的。

  而且玉罗刹是有算帐的水平,可没有定价的能耐。

  同时玉罗刹算的帐只是现银的统计和分摊,也没有涉及到不曾变现的不动产,金石古玩字画以及珠宝这一块。

  在玉罗刹的生态圈来说,她就是劫富济贫,打劫贪官的,她肯定要在到手的打劫中,尽可能多捞一点。

  她算的帐是不够精细,专业度嫌不足,可她符合这个生态环境。

  而且她还不是穷凶极恶,还是留三分情面,讲道理的,这样一来这个人设就立起来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山寨女霸的形象就建立了。

  另外她算帐是不够细致,可说的话山寨的人句句爱听,别说是山寨,连卓大人也爱听,碰到一个外行,不等于捡了一个皮夹子?还跟她计较什么!

  玉罗刹还问服不服?这句话是在讨赞赏,老练的自然要表现出心悦诚服,这是难不倒卓大人的,到底是从官场上历练过来的。

  别说是卓仲廉大人,连耿绍南都翘起拇指,因为他不会算帐,人家算得井井有条,是比他强。

  梁羽生到底是经济学出身,有文学素养不说,还当过记者,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见多了,写出来的人物不但符合经济学原理,也符合社会阶层和环境设定。

  如果按照仔细的算法,别说是一天了,十天半月都不见得把数字统计出来,这帐还怎么算?而且除非是学过专业的人,其他人只怕看不懂还不算,还会骂不过瘾,写这些干嘛!

  所以说玉罗刹是不懂,可梁羽生的实际水平绝对是高出好几层的,这样一来,他写的时候免不了憋屈,十分才华发挥得三分都不到,可还要面面俱到,这种隐忍严谨的工夫足以令人称道,要致以大敬了。而且,经济要发展,这种精神不但弥足珍贵,还不能或缺呢!这是稀缺的,也是耳熟能详的,可细细品味,宛如进了一座宝藏。

  要跟耿绍南打交道,就别让他多说话,只要他在是和否之间表态即可,他不能开口,一开口就闯祸。

  可玉罗刹才和他接触,并不知情,尤其是她身边还有像王照希这样开口就可以得获益的人才,更不提防还有耿绍南这货(祸)。

  耿绍南和王照希正好相反,一个是开口就获利,一个是开口就闯祸。这两人居然还凑到一块儿去了,这戏是精彩纷呈。要知道耿绍南又闯了什么祸?请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