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病人心理健康教育篇1
【关 键 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多维立体;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2-0047-02
一、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蕴育有无尽发展潜力的广大群体。而当今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价值观纷纷涌现,冲击着未成年人的心理。而未成年人自身又处于青春期的心理剧变时期,生理的成熟和心理发展滞后的矛盾,造成未成年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比如孤独离群、骄傲自满、狭隘自私等,严重的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极端。
“少年强则中国强”,提高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是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综合素质的提高须以心理素质的提高为中介,心理素质的提高又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情况,必须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二、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必要性
(一)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新模式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从发展的角度看,心理素质是个体整体素质的归宿。人的社会素质只有转化为心理素质后才会具有稳定的特质,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都有赖于心理素质的提升。[1]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达到全面的发展,依赖于以心理素质的提升为载体。
但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存在不足,满足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总体来讲,现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是一种将学生看作是病人的医学模式,过于重视心理治疗技术,也过于强调心理疾病的普遍性。[2]心理健康应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指个体无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第二层指个体有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无心理疾病不等于心理健康,现有的医学模式只重视未成年人心理消极的一面,以“问题”的视角看待未成年个体,显然是不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新模式还应包括关注未成人心理积极的一面,以“发展”的视角看待他们,教育对象面向全体未成年人,而不是仅仅有心理问题的个别未成年人。
(二)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新模式是符合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需要
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面临着各种心理危机,按照艾里克森的观点,未成年人处于自我同一性时期,思考着“我是谁”、“我将走向何方”的两大问题,不是每个未成年人都能顺利渡过危机。但很遗憾,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且发展不均衡,教师本身素质堪忧等问题。因此,急需确立一种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3]现有模式途径单一,简单的心理咨询加治疗不能满足不同未成年人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心理需要,期待着新的模式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三)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新模式是顺应新课程改革背景的需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提出的目标理念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启发。首先,新课改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应调动未成年人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其中;其次,关注课堂的开放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帮助未成年人在教育过程中自我感悟;最后,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心理健康教育也应使全体未成年人都获得健康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顺应课程改革的背景,有必要构建新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多维立体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构建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应置于一定的环境背景加以考虑,而不是着眼于局部症状的解除,这样有利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
(二)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教授一些理论知识,更要联系实际,这就需要社区对未成年人提供心理锻炼的机会。
(三)特殊性和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对存在心理问题的特殊个体进行帮助,更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教育的普及性,教会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获得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多维立体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内涵解析
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是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构、活动形式相对规范、稳定的标准样式。[4]具体地说,多维立体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是指“一个中心”、“五条途径”、“三种结合”的操作模式。
(一)新模式的“一个中心”
所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紧紧围绕培养未成年人健全人格和提高心理素质这个中心。在这个中心下,下设两个分目标。从积极角度看,设发展性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解决他们学习、生活、社会适应等方面问题。从消极角度看,设预防性目标,对个别出现心理问题的未成年人及早预防、及时诊治。
(二)新模式的“五条途径”
1. 心理活动课程。在学校中广泛开设心理活动课程是进行集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将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进行规范教学,将有效保障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在中小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程度远远不够,有些地方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课程做了一些探索,如安徽省由姚本先教授担任总主编,组织全省专家、学者和教师编写了一套从小学到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材。
2. 心理专题讲座。心理活动课程是对未成年人一个“面”的指导,具有系统性,心理专题讲座则是对未成年人一个“点”的指导。在内容上,心理专题讲座应结合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做具体的指导,使未成年人能够将课堂上所的心理学一般原理运用到实际,解决如学习压力、怎样处理和同伴及父母的关系等问题。在形式上,心理专题讲座力求多元,可以是专门的心理教师开设,也可以是专门的心理专家组织,甚至可以请未成年人自己来讲。
3. 心理咨询。广泛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师坚守职业道德,完善心理档案,对来访未成年人及时提供心理援助。这是个别辅导的典型形式,针对每个来访个体,帮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
4. 学科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结合所教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个老师同时肩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和专职老师同心协力,共同帮助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
5. 网络支持系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接触到网络,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采用网络的形式,更容易被未成年所接受。大力加强网站建设,开辟相应栏目,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利用网络的互动性,提供一个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困扰答起到答疑解惑作用的网络平台。
(三)新模式的“三种结合”
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的结合,形成合力,构建立体网络。政府要起主导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宏观调控这三种结合的运作。学校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将家长请到学校,教会对子女教育的正确方法,怎样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大力加强社区心理服务的建设,使社区成为连接学校和家庭的纽带。各个综合性医院、卫生保健协会、居委会积极参与社区心理建设中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参考文献:
[1]刘雨芙,吴长.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144-146.
[2]刘翔平,周俊华.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5):57-60.
[3]张冲,孟万金.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6(3):34-37.
病人心理健康教育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 医学实习生
长期以来,高校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心理健康疏导,对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医学实习生学习、就业压力加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因此,对医学临床实习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加以创新,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开展医学实习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提高医学实习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有效途经和方法,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由经验型走向科学型,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
一、重要性和必要性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了“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时展的需要。当前,我们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发生了复杂而深刻变化,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加大,竞争剧烈,医学实习生会产生大量的焦虑、抑郁、渴望求助、茫然无措的心理活动和社会适应问题,单靠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奏效。因此,必须从观念、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不仅是解决实习生心理问题的需要,也是医学实习生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时展的需要。学生某些思想道德问题的根源,可能是心理障碍所致。同样,某些心理障碍问题也可能是思想道德问题引起,故心理健康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相互沟通和融合,必定能提高医学实习生政治思想工作的实效,也是拓宽医学实习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思维的有效手段。
二、现状
目前,我国处于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医学实习生学习竞争压力的沉重和就业前景的艰难,均给医学实习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由于他们生活经历单纯,缺乏挫折的承受能力,依赖性强和意志力较差,进入临床实习后缺乏自我调节和应对能力,易产生焦虑、抑郁、烦躁和失眠等身心症状,个别实习生产生“就业恐惧症”。文献报道,大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根源:就业问题是第一位(80.8%);学业问题在第二位(78.9%);人际关系问题排在第三位(54.6%);恋爱问题(41.00%)在第四位;经济问题(35.0%)在第五位。而医学实习生最大的压力来至就业问题,是临床实习生一直考虑和最关心问题,存在危机感,易产生多种心理障碍。其次,学业问题、能否毕业也是医学实习生关注的问题。医学院校学生女性很多,由于特殊的社会角色和心理特点,心理冲突比男生多,承受能力相对差,情感较脆弱,心胸不开阔,相对内向不能很好把压力释放。据调查,我院有309名实习生,60.84%(188/309)在学习、生活中承受很大或较大的心理压力,90.29%(279/309)在就业问题上承受巨大压力。
三、对策与思考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中指出:“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多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因此,立足创新,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医学实习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想、新方法,不仅是解决医学实习生,特别是毕业生心理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医学实习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与创新的必然选择,只有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互动、融合才能塑造学生完整人格,成为合格人才。
2.多层次、全方位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医院医教科管理者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和培训,把心理健康渗透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工作教育中,通过谈心、咨询解决学生心理障碍,加强双方的沟通和合作,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有效的进行心理干预和家庭心理咨询。同时,利用各种媒体,特别是心理教育网络向学生普及心理学知识,及时有效地向求询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大力广泛宣传,大力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3.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就业指导
医学实习生在医院实习,开始走入社会,由于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诱惑和个人社会经验的局限,经常会产生认知上的错觉,情感上的困惑,意志上的犹豫,行为上的迷失,个别实习生假借医生之名开处方取药归已,接受病人的礼品,对于这些问题除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之外,还应开展如何学会适应医院环境,学会人际交往,特别是与带教老师、病人及病人家属沟通,减轻实习压力的指导,通过专题讲座、谈心、咨询使实习生了解心理健康常识,增强心理卫生观念,自我调节心理状况,完善健康人格,顺利、愉快度过临床实习完成学业。
针对医学实习生特点,应重点对实习生进行就业心理指导和帮助。首先,学校辅导员、班主任、医院医教科应从思想和观念上重视医学实习生的就业问题,有目的地开展调查研究,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心理指导,可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座谈会。开展个人心理咨询,对就业心理压力大的实习生,实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使医学生更好地完成由学生到社会建设工作者这两个角色转变。
4.增强学生心理保健意识,掌握自我调适方法
医学实习生要增强心理健康意识,要认识到心理健康要靠自己维护,要学会善待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自我调适方法,维护心理健康,保持心理平衡。通过听音乐、写日记、体育锻练,学生互相交谈等合理宣泄负面情绪,转移思维方式,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建立平等、大度、能容已容人,相互理解的人际关系,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减少心理压力,化解矛盾。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和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关键。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的专业化培养;二是积极培养和提高辅导员、班主任、医院实习生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水平;三是开展高校老师和实习医院带教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四是积极发展学生中的朋辈辅导队伍。
参考文献:
病人心理健康教育篇3
关键词:儒家文化;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一 、儒家文化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精髓对当代教育的重要指导意义,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相应的人文关怀。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时代的进步以及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现代教育的功利性、竞争性、排他性丧失了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价值核心,是当代心理问题产生的症结根源所在。民众心理健康问题形形色色、复杂多样,其突出表现在价值观念、人格障碍、个体心理偏差等方面。许多人处事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只要求别人应该理解自己,尊重自己,而忘记或者忽略了自己应该首先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其次是人际交往功利化倾向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注重人际交往的物质性,有用即真理的实用价值观受推崇。再次是越来越多的人在空余时间选择上网,生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忽视现实的人际交往,缺乏感情依赖,在网络里追寻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国民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深层原因而言,在价值观上的矛盾、混乱与冲突,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最根本的原因。通过吸取儒家文化的精华来重塑民族价值观,化解国民在价值观上的矛盾冲突与混乱,构建和谐的国民心理环境,是解决国民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研究国民心理形成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和现实心理诉求,加强及确立传统文化教育,使国民逐步树立“修身、明理、致世”的意识,使儒家文化思想成为国民精神指南和行为规范,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势在必行。
经过千年的历史洗礼的儒家文化逐渐成为集百家之长的正统,塑造了中国人整体的社会性格、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心理环境。儒家文化内容博大精深, 作为维系传统社会秩序和道德人心的伦理道德体系, 儒家文化精髓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取向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善于挖掘心理健康教育与儒家文化的契合点,对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有利于正确认识和解决心理健康教育一系列现实问题。
二、儒家文化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1.以儒学经典提升道德修养
用儒家经典文化提升道德修养,以儒家思想的精华滋润国民的灵魂,运用儒家经典解决对应的国民道德修养方面的心理问题:基于国民普遍存在的“嫉贤妒能”、 “妄自菲薄”、“妄自尊大”等亚健康心理状态,儒家文化倡导“达者兼善天下,复合担道,利济苍生,不达严于律己,独善其身,修身养性”; 用儒学“严以待己、宽以待人”的道德智慧化解不愉快;利用儒学的“忠恕之道”教育民众宽容、沟通和双赢是和谐人际交往的最佳钥匙。儒家文化重视内省,见贤思齐,自我磨炼。儒家文化提出了 “学思并重”、“反思自省”和“慎独”等观点。儒学强调人要有自知之明,“吾日三省吾身”,通过不断反省自我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在实践中纠错改过,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提升道德修养。
2.以儒家价值观塑造人格魅力
儒家价值观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用“修身之道”使人格至善至美;用“困而弥坚、挫而愈奋”的精神增强耐挫能力;用“经世致用”教育民众“乐群贵和、重义轻利”, 完善理想人格 ,孔子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这些思想传递着的提升人格魅力的正能量,是塑造人格魅力的有力杠杆。
3.以儒学之人生观升华生命的境界
用“安身立命、乐天知命”的人生观,教育国民善待生命、重视生命、 提升生命的境界。安身立命意味着人活着生命要有着落, 精神要有寄托。乐天知命是说要正视自己的生存条件, 悦纳自己。儒家这种“安身立命、乐天知命” 的人生观, 事关生命的重大课题,这种生存态度,有助于人的心灵的和谐,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对于善待人类和动物的生命, 不自杀和滥杀,提升生命境界的认识是大有裨益的。
4.以儒家文化修炼平和的心态
儒家文化主张“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要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实现身心内外的和谐,儒家经典《大学》把“修身”看做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条件,积极入世,自强不息,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思内省也”。用“中庸之道”保持内心世界的动态平衡。
5.以儒学之智慧点化人生的困惑
儒家文化主张应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转换认识和积极修养来解决控制引发心理冲突或困惑的事件等心理问题。儒学的仁爱思想,提倡“仁”、“义”之信念。所谓“仁”即“爱人”,人要有“克己”和“爱人”的广阔胸怀。儒家文化强调 “忠恕之道”,通过外在的社会规范展现仁爱精神, 劝诫人们奉行以尊重、友爱、宽容、恭敬的人道原则和平共处,营造出互相关心、互相宽恕、忍让、谅解的和谐气氛。在对自我欲求的思考中,一定要重视对他人欲求的尊重,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到“善”的境界,为自己找一安身立命处,实现人际关系和谐、身心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工程,笔者认为儒家文化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就像举世闻名的中药针对病人一样,要对症下药才能治标也治本,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保证确实管用,因为儒学思想渗投到的心灵深处需要一个过程。充分挖掘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凝聚心理健康教育的正能量,并且利用好网络平台传递儒家文化的正能量,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我们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时代责任。但愿在儒家文化润泽下使得每个“丑陋的中国人”都变成“最美的人”,铸就天人合一的“中国梦”,谱写美丽中国新篇章!(作者单位: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执前 ,姜巧玲.儒家思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75-77.
[2] 宋健.从中国传统文化看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文学界(理论版),2012(09): 357-359.
病人心理健康教育篇4
一、缺乏针对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定的范围和目标,是针对学生的实际而制定的。超越了学校和学生这个实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会笼统而空洞,内容庞杂而无序,缺乏针对性。由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上主要受西方的影响,我们所运用的方法、技术、手段多数移植甚至完全照搬欧美国家的一套。例如,我们引进的心理测量量表远远超过我们自编的,有些量表引进后甚至未经修订就开始应用,可信度很低,不适合我国国情,不适合我国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的用成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去衡量学生;有的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去衡量小学生;有的目标制定得过高过大,脱离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水平和硬件设施的实际情况,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徒有其形,而无其实;有的用心理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过泛过滥,缺乏针对性,学生了无兴趣。
实际上,心理教育伴随人的一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子工程”。在这个阶段中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我们应该结合我国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吸纳国外的心理辅导理论、技术、方法。我们应该充分研究我国青少年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就业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应的目标、途径、内容、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形式化倾向
学校通过加强对学生全面的心理教育,来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但不同时期应有不同的切入点。当前,以我国的实际状况而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青少年学生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而实施的,有着极强的时效性。脱离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心理问题难以得到解决,一般的心理问题可能积淀而成为心理障碍、心理疾患。
一些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按照固定的教材、固定的内容、固定的形式上课,大量讲授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甚至像其他学科一样进行非常严格的考试,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因此,这种流于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逐渐受到学生们的冷淡,效果并不好。应该肯定,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来丰富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是必要的,但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当只是某种学科的知识体系,而应当是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知识,自我疏导、自我教育,从而自己解决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改善心理行为,提高心理素质。
同样,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对于那些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解决个别学生的心理困扰是必要的。但有些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的心理咨询技术还没有掌握好,难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处理不好反而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因此,只有少数有条件的学校才能设立心理咨询室,聘任专职心理教师。由于绝大多数学校尚不具备条件,所以有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门可罗雀,名存实亡,甚至摘牌散摊,这也反映了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
三、简单化倾向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必须以心理学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其内容和形式必须围绕着学生已产生的或者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而制定。有些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题不鲜明,缺乏心理教育色彩,与班队活动雷同;有些学校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毫无二致;还有一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片面理解为心理诊断和治疗,用诊断病人的量表来测量、诊断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不够健全,缺乏具体的指导,缺乏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特别是缺少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规范,效果不够明显。
四、重调适性心理咨询,轻发展性心理辅导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许多人认为学校只有建立心理咨询室才算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放在少数甚至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上,忽视了绝大多数的学生,重调适性心理咨询,轻发展性心理辅导。对有各种心理问题的学生通过调适性心理咨询,及时予以解决是必要的,有条件的学校应该设立心理咨询室,安排有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咨询。但是,我国绝大多数学校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又轻视或不知如何开展发展性心理辅导,结果多数学生心理素质没有得到提高,新的甚至同样的问题仍然不断出现。实际上,通过发展性心理辅导既能帮助广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心理问题,防止并消除在其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异常问题,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进一步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好地发展自我。
实践表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一切教育内容、目标、计划、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着眼于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要重视个别差异,最终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每个具体学生。只有绝大多数乃至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维护和提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个别问题。
五、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人才
有人大声疾呼“为什么中小学不设立专职的心理教师?”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是大学心理系的毕业生到中小学的寥寥可数,二是由于评职称的时候没法归类,学校没有心理教师这种编制。且不说心理系毕业生改行教其他课,即使心理系毕业生都当心理教师,在几年内也满足不了北京市的需要。从全国范围来看,问题就更严重了,在我国1000余所高校中设有心理学系的学校少的可怜,每年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寥寥无几。面对我国上万所中小学和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如果以每所学校配备一名心理教师计,即使让我们近二十年培养的所有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都去从事心理教育工作也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这种客观事实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充分发掘班主任队伍中蕴含的巨大资源,培养一大批能够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良莠不齐,方法不一,实效性较差。目前学校领导和教师虽然都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如上所述的种种主客观原因,存在着许多难题,发展不均衡。有的学校搞得轰轰烈烈,有的学校就显得比较冷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由“雷声大,雨点小”来形容。
病人心理健康教育篇5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反思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04-02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Martin E.P.Seligman)和西卡森特米哈伊(M.Csik-szentmihalyi)为代表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是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塞利格曼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即“总幸福指数=先天素质+后天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这个公式中所指的“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就是积极心理学需要发掘的力量。所以,“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或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和内在的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主张通过个体与其所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来塑造、培养个体积极的心理态度,增强个体的“力量”。
当前,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已经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新热点话题。如,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正性的利已特征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积极情绪与健康关系和创造力与人才培养等。国内、孟昭兰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积极心理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去掉人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人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vchology)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较为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股心理学思潮。因此,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上,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以消极价值取向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地深入与发展,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所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突出。
(一)形式化倾向
有相当多的学校错误地认为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仅是形式,升学、应试才是根本。学校虽然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和研究,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但由于忽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最终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二)教育内容的窄化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对待。而很多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上,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越走越窄,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得不到满足,心理健康水平无法真正得以提高。
(三)问题模式或疾病模式
当前在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大多是以心理问题为专题,引导学生如何处理生活、学习、交友和娱乐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这样的教育模式将学习的目标定位在问题取向上,偏离了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一目标,使心理健康教育聚焦在处理心理问题上,以至于人们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就是由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构成,误将心理看成心理不健康或心理变态的代名词’将心理健康等同于没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四)医学化倾向
一些学校将学生视为心理疾病患者,用诊断病人的量表测量学生,还通过医疗机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消极暗示,引起恐慌和压抑。其实,学生中有障碍性心理疾患的人不到总数的1%,大多数是适应不良的发展性问题,而非心理疾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五)课程化倾向
一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要求学生机械记忆,甚至还考试,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仅没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反而使学生承受更多的身心负担,从而大大削弱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导致师生关系的对立及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枯竭化。
二、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重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要素,形成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新的思潮与趋势。所以,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审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会对我们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的改进带来全新的视野。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积极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具体目标有:使学生不断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使学生学会满意地对待过去,把它当做是一种成长的收获,而不是更多地去感到遗憾和哀怨:其次使学生学会幸福地感受现在,投入地做好当前的事情、认真体会每个人与每件事:再次使学生学会乐观地面对未来,以积极主动的态势面对未来形势、人际氛围与周围环境的变迁,树立对学习与生活的信心和竞争意识,从而增强终生幸福的理念和态度。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善于发掘学生的优秀品质
积极心理学对学生的要求是在心理咨询的指导下,使他们通过合作、学习、感悟来获得积极的心理品质,关注自己和世界、生活的积极面,形成乐观、合作、善良、勇敢、信任等积极思想。当学生关注世界的积极面的时候,是不会有消极思想的,学校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个体形成积极思想,增强个体的“力量”和“美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不是像传统学校心理咨询关注学生的消极面,以治疗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学生的思想正处在形成的阶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以积极的思想对他们加以引导、指引和开发,使他们逐渐形成乐观、合作、善良、勇敢、信任等积极思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多强调学生具有的积极思想,并认为他们都能在正确的积极思想的指引下发展出适应社会的积极思想和品质。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用积极心态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
所谓积极心态就是面对问题、困难、挫折和挑战,能够从正面去想,从积极的一面去想,从可能成功的一面去想,积极采取行动,努力去做。如:积极的认知、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个性等:如:教师要学会赞美学生,产生神奇的“皮格马力翁效应”,教师对学生不同的期望,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影响,对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教师给予高的期望或好的期望,这种期望会在教育和教学中不知不觉传递给学生,使这些学生的成绩和表现越来越好;相反,对那些成绩差和表现差的学生,教师则很可能有意无意地给予低的期望或差的期望,从而导致这些学生的成绩和表现越来越差。如:“赏识教育”,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对于学校中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通过尊重、信任和鼓励,可以帮助他们扬长避短,从而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由于积极心理学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性,激发人的活力,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信心,寻求和掌握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方法和途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的启发与指导,使我们在具体工作中更加倾向于一种鼓励或者说激励的方式来引导和启发学生,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从而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华中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4):120-126
[2]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说[J].心理学探新,2003,(3):6-10
[3]孟昭兰,人类情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3-42
[4]SheldonK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 [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3):56-67
作者简介:
陈春莲(1970-),女,白族,云南大理人。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教系教授、教育心理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教育心理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病人心理健康教育篇6
关键词:医学院校 心理健康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134-01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不善交往
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环境,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等都与中学有显著的不同。一方面大学生们不再得到老师的细致关心和照顾,另一方面,同学都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的经济文化背景各异,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也不同,因而交往也相对比较困难。有些学生希望能与别人交往,但由于个性或交往技巧的问题,不敢主动与人交往;总之,人际关系紧张或不协调是当今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
2.贫富差距引起的心理失衡
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很大;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过分重视物质享受。这种经济悬殊容易使经济困难的学生产生失落和不平衡感。
3.自我意识不健全
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部分都与自我意识有关,例如不能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不能独立地整合各方面信息、对自我的矛盾体验等等。有些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某些缺陷。当进入大学后需要独立处理各种问题时,这些缺陷就成为适应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障碍,也就必然会导致各种心理困扰。
二、医学院校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意义
1.心理健康课程是医学教育课程没计中重要的环节
具体到医学院的学生来说,其教育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学制长,理论、见习、实习的层层过关,而且终身学习的强度更大,这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增添了巨大的压力,也会引发心理问题的产生。学校如果不能恰当地引导学牛的心理发展和处理学生所产牛的心理问题,将会影响止常的教学秩序,也难以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合格的医学人才,因此设计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心理健康课程在医学教育课程设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2.心理健康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诠释生命的内涵
在当前的教育中,学校过多关注了行为能力,忽视了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与意识。尤其对于医学院的大学生来说,只有让自身首先做到心理健康、积极、乐观、豁达,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对于医学教育来说,也在承受着不断袭来的新疾病的挑战和面临着病人心理承受能力的日益低下的情境,因此设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更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压力之下不断激活和提高大学生对于生命的使命感和控力,对于生命的深层领悟和全新阐释,才能让他信心百倍地面对疾病、面对病人。
三、关于医学院校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议
1.建立以心理健康课程为主,心理咨询为辅的课程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并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出相应的教材,使心理健康教育可操作化,并配以相应的心理健康课程的评价体系。只有心理健康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学校的主干课程中,才能从思想深处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让心理咨询室也充分体现它的价值,逐步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2.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学校应该多提供给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工作,建立专业化的心理咨询队伍,给予学生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专业指导和健康引导。教师需要主动引领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
3.加强合作机制
学生的和谐发展不但需要学校教师的有效引导,也需要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许多学生一踏入大学,彻底摆脱了受父母管制的压力,缺少与父母的必要交流,而很多家长也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成长规律,只看重学习成绩。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只有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形成一个融洽的群体,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搭建起一座相通的桥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强大凝聚力,吸取多方社会力量的援助和支持,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IMl.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病人心理健康教育篇7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新兴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强调心理学要摆脱过去过于研究人的负性心理、注重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研究模式,应重视研究人性中的正性品质,以人的积极力量、善行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通过对积极心理学基本思想的分析与研究,力求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启发与借鉴。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启发
近二十年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无到有,方兴未艾,取得了很大成绩,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深层次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由于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伴随着大学生们心理问题的增多而逐渐开展和完善的,这也从一开始就赋予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利性功能。出于对心理疾病的危害性的认识,家长和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把注意的焦点集中到心理问题方面。尽管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有所改变,追求发展性教育原则的呼声日高,但由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观念根深蒂固,目前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课,还是学校心理辅导和咨询,都是针对教育对象中已存在或易发生的心理问题而进行的。这种消极心理学取向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而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存在形式化、片面化和医学化倾向,这两方面也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对传统心理学进行补充”的积极心理学的出现给我们带来的新的认识和体验,从而为当前陷入困境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关于积极心理学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积极心理学是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 E?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的,是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 主要研究、考察、实践人的福祉、发展、身心健康、平衡、幸福等,把个人、社区、社会的和谐与幸福作为人类活动的终极目标,侧重关注并发展人的正面、积极的品质,扭转过往传统心理学只关注疾病、关注病态品质的倾向。积极心理学除了增强人抵御负面心理、消极情绪的能力,克服如抑郁、悲观、焦虑、自卑、怯弱恐惧等,更多的则是要帮助人们去体会到乐观、阳光、自信、有勇气、希望、感激、乐观等幸福要素。Seligman博士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主张什么
1.反对病理式的心理问题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有三大使命: (1) 治疗精神或心理疾患;(2)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3)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这三项使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均得到了心理学工作者的同等程度的关注。但在“二战”以后,心理学工作者却逐渐放弃了后两项任务而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第一项任务上,即变成了专门致力于纠正人生命中所存在的问题的科学。心理学工作者把自己的工作重点完全放在了对心理问题的评估和矫正上,侧重于心理障碍的研究以及对离婚、死亡、性虐待等一些外在的紧张性刺激给人心理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及其消解方法:同时心理学家又把人的心理问题纳入到生理病理学的框架之中,以医生治疗病人身体疾病的模式来对待人的心理问题。
因此,这一时期心理学的核心任务就在于对问题的修复,修复个体损坏的习惯、损坏的动机、损坏的童年甚至于损坏的思想,期望通过修复人类的损坏部分来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2.主张研究人心理的积极方面
心理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去掉人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人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没有问题的人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一个健康的人、生活幸福的人,同样去掉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也并不意味着人就能自然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人的生命系统不是由问题构成的,它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它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自己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因此,心理学应改变这种偏向问题的价值取向,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上,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幸福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我们与其花大气力去探寻不幸的各不相同,还不如先想想幸福的普遍相似也许对我们更有启发。同情、理解、宽容、利他、乐观、坚持等,这些都是幸福具备的普遍共性,我们为何不把研究这此问题来当作是帮助人类获得幸福的有效途径呢?
因此,积极心理学从传统心理学研究生命中最不幸的事件变化到研究生命中最幸福的事件。它研究三个主题:首先是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认为,个体看起来相对离散的积极情绪有利于增强在某一时刻的思想和行为能力。积极心理学还对主观幸福感这一积极情绪进行了重点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其次是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是指可以让你更加幸福的品德。Seligman用“解释风格”来对人格进行描述,他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认为培养个体具有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一条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再次是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了怎样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
二、积极心理学的启发:积极心理教育
这些观点都给我们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很大启发,不能只在传统心理学框架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是要面对全体学生,走成长性和发展性为主,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积极人格的积极心理教育的道路:
(一)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我们面对的学生也大多是是发展和成长中的普通学生,这要求我们不能以传统心理学的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只熟悉病态,幻觉,焦虑,狂躁等词汇,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气和爱。本来学校心理教育至少包括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问题或疾病的对待两个方面的内容,但很多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上,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越走越窄,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的得不到满足,心理健康水平无法得到提高。还表现在当前在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大多是以心理问题为专题,如引导学生如何处理生活、学习、交友和娱乐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这样的教育模式将学习的目标定位在问题取向上,偏离了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一目标,使心理健康教育聚焦在处理心理问题上,以至于人们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就是由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构成,误将心理看成心理不健康或心理变态的代名词,将心理健康等同于没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二)主动地引导大学生培养积极人格,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体现对大学生的心理关怀,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发挥心理潜能,体现心理价值。简要地说,就是要体现出大学生主体的发展性。积极型心理教育强调人性的积极面,可以使心理教育研究的各个方面都更加注重于培养和调动人性中固有的力量,从而使得治疗、咨询、培训、教育更为有效和顺畅。我们要做的,不是只关注减少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而是要通过培养他们的积极品质,来培养中国未来一代代人的健全人格。以后他们走向社会,也知道该如何以积极心态面对困难,赢得挑战,获得幸福体验。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消极心理学取向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诚然也强调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但与此同时,教师却把学生当作问题的来源,常常带着有色眼睛看待学生,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把学生置放在了被动的位置。只有把学生当作是充满潜力的个体,把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与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的价值与享受幸福的生活当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个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才能得以发挥,问题意识才能得以削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重视学生潜能的发挥,把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当作是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注重激励和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自己的心理发展,注重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参与和活动,让学生具有深刻的心理体验。
三、如何进行积极型心理教育
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积极心理学提倡的积极型心理教育有着根本性的突破,表现在:
(一)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根据传统心理学,我们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帮助出现心理疾患的学生,把他们与其他健康大学生划分成两个群体,容易使这些问题学生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自己和他人,消极地自我暗示和印证,在心理上产生排斥和自我防御,大大地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根据积极心理学,我们的教育目标将是帮助每一个在校大学生。我们要提倡的是发现每一个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品质。这样,不仅能覆盖到每一个同学,使他们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压力和危机有所准备,还能使问题学生并不感觉到自己被孤立、被特殊看待,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压力,减弱他们与正常学生的差异感,提高心理教育的成功性。
(二)改变教育方式和途径
根据传统心理学,教育模式大多以学生存在的问题当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即使在面向全体学生,采取的也常常是先呈现问题,然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教育方式,在面对个别学生的时候,更是以问题为把手。这颇有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感觉,通过解决已发的心理问题来减轻疾病。这样甚至会导致没有问题的学生开始注意自己的心理问题,促使学生养成关注自身消极层面,忽略自身积极品质培养的思维定势。
积极心理学则不同,强调的是先发现学生的积极品质――帮助学生认识“我是谁,我具有什么积极品质”,随后鼓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去实践这些积极品质。在实践这些积极品质时,告诉学生并不是为了这些品质所带来的良性后果(如获得他人赞赏、成功等)而去实践,因为实践的本身就是最终目的,就能给人带来快乐和积极的心态,激发正向情感。正向情感可以让学生们变得更加健康、聪明,有人缘,这无疑会增大他们对生活的幸福感,从而降低心理疾患发生的可能性。
(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以心理问题为取向、注重解决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工作的实际中常常游离于学校的其他工作之外,被看成只是心理健康课、心理辅导与咨询和心理活动的任务。有的学校甚至还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各学科教育完全割裂开来,似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辅导与咨询者的工作,与其他老师和教育者无关,这必然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有效的组织支持系统,难于收到理想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其他工作的关系不是割裂的,而是融合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心理活动是融入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其实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只要每一个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意识到自身积极的潜能,就是最有效的资源。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以一种宽泛的视野,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课堂和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重新整合社会、家庭、校园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要素,把心理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家庭、社区为载体,构建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整体的最大功能教育资源。
(四)改变评估方式
在传统心理学的范围里,评估学校的心理教育是否做得好,主要看是否建有校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是否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毕业的专职老师,每年突发心疾患率高不高,是否对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干预,如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训练、危机干预等。如果以积极心理学为主要指导思想的话,衡量学校的心理教育是否出色,除了保留部分传统指标外,还应该增加正向的主观测量指标,比如:教师是否经常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重视学生自我成长的经验、流畅的思维和情感,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教师是否多使用平等的、积极的词汇,如尊重、分享、快乐、体验、感受等,鼓励学生发展潜能;学生是否认识到了自己特有的美德和品质,并在不断实践这些品质,强化正向情感,是否经常体验持久的快乐。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从积极的层面来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心理健康研究的新方向。虽然积极心理学只是一场运动,其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但其对积极情绪、积极系统的重视,对潜能的发掘等积极的心理理念和研究成果为我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方法,其覆盖面比传统心理学要广,预期效果比传统心理学要好,很值得我们尝试和摸索。
参考文献:
[1]王希永.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6(4)
[2]马甜语.积极心理学:理念、视野及动向.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
[3]曾秋燕.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教学研究文教资料,2007.7
[4]顾娅娣.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科教文汇,2007,(9)
[5]张澜,王洪飞.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理论观察,2006,(4)
病人心理健康教育篇8
【关键词】眼科手术;不良心理;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626-02
临床资料 我科自今年1月以来通过对616例白内障(男330例,女270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12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500例,并发性白内障44例,外伤性白内障41例,先天性白内障15例术前视力无光感;术后视力1.012上者43例,0.8~1.0者63例,0.5~0.8者430例,0.5以下者64例,其中住院治疗504,不住院治疗的112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心理分析与干预,不仅提高了手术质量,还获得较高满意的效果,得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一、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
我科将收治的病例心理特点分为两类:一是紧张恐惧型如怕医护人员、怕手术器具设备和怕手术陌生不熟悉场地;或者主动回避、躲闪退让、被动等待等,特别是担心手术失败和双眸失明而影响个人生活质量,此类患者多数表现为紧张、恐惧、其主要原因是对手术缺乏了解,担心手术的安全性,怕疼痛及怕出血太多影响机体健康等。二是忧郁焦虑型如思维紧张不安、言语紧张不安和行为紧张不安;或者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行为减少等,此类患者多因白内障造成视力减退,视物不清,担心术后病情会加重甚至失明、影响将来的生活。而年轻人心里压力大,复明心切对手术期望较高,担心愈后的效果,其家属也顾虑重重,,万一手术失败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工作及将来的前途。因此,眼科手术对于每一位患者来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的痛苦经历,如再加上有以往就诊痛苦的手术体验阴影,及医者、术者和护者的主观态度、医术医技、医德医风、技术水平和医疗费用等等,眼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是具体复杂的,所以,眼科手术的医护人员要根据病人的不同个体、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及帮助,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眼科手术显得尤为重要。
二、术前的心理健康护理
手术前,医护应针对每一例患者的具体不良心理进行具体分析,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关注、心理咨询、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有的放矢地了解患者对手术的顾虑和担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超声乳化手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麻醉方式、手术的简单过程和手术医师的技术操作、术中配合要点等;告诉患者不必要的紧张因紧张恐惧或忧郁焦虑可能会导致手术的失败;并耐心解答病人所提问题,将手术成功的病例介绍给患者,通过现身说法、解除患者的疑虑,增强患者的信心与安全感,从而使患者能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手术。若手术中病人欲咳嗽或打喷嚏时应先教会病人用下牙咬上唇,也可做深呼吸或用舌尖顶住上腭以缓解冲动,并反复训练多次直到患者会操作为止,以避免手术意外和出血;术前还要反复训练病人在仰卧床上头不动的情况下,能按要求向各方向转动眼球及保持固视状态,以便很好地配合手术等。通过上述训练,病人能够了解配合手术的方法,能积极地与手术医师密切配合,使手术进程缩短,意外情况减少,促进了手术的顺利完成;对50岁以上的白内障患者,术前应密切观察记录血压、眼内压、血糖等情况。并要嘱病人做好各种思想准备,避免因手术成功视力恢复而过于激动以至引起心脑血管意外发生或造成眼压增高。
三、术中的心理健康护理
通常在实施手术中,患者的心理状态是紧张、恐惧、焦虑,这种心理状态往往可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充分做好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保证术中的各项工作顺利完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眼科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术中配合,认真核对手术部位,各项程序须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让患者平卧体位,耐心讲解术中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很好的配合;认真检查超声乳化仪各指标是否正常,并正确连接超声乳化手柄和各种管道,使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根据患者晶体核硬度,合理选择超声乳化能量及负压吸力;人工晶体植人后,将人工晶体的合格证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随病历保存。如在术中出现出血甚至大出血时,术者首先要冷静(如术者的心理首先异常紊乱常会影响整个手术进行或感染波及患者及在旁的其他医护人员)采取最优化原则,积极补偿操作,直到手术圆满为止;如患者得知手术出血或其他意外并引起情绪波动如燥狂抑郁时,医务人员应及时给予抚爱保证法或开导安慰法等心理治疗;使手术得以正常进行,最终让患者满意出院。
四、术后的心理健康护理
术后病人安返病房后,医护除对病人耐心安抚、密切观察其血压、脉搏,询问病人眼部感觉外,还要做到保持病人情绪稳定,以防血压及眼压升高影响手术效果;嘱病人头部勿用力,勿低头弯腰、用力排便、咳嗽、打喷嚏及大声说笑,勿用力挤眼揉眼,勿碰撞术眼,滴眼药水时勿给眼球施加压力,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出血或植人的人工晶体移位;术后应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特别对有便秘病史者,每天应吃4~5根香蕉,以保持大便通畅,术后3天未解大便者应服用缓泻剂,以免因用力排便使腹压增高,引起伤口裂开,前房积血等发生;注意眼部卫生,洗脸时用拧干的毛巾轻擦眼周皮肤,禁止脏水流人眼内,滴眼药时应先洗手,药瓶口不可触及睫毛及眼球,以免引起感染。住院病人应在术后次日开放滴眼;不住院病人应教会自行滴眼,根据医嘱用典必殊眼药水分次滴眼等,同时可服用抗生素及消炎痛预防感染减轻炎性反应;对术后反应较重者,可晨服强的松30~50mg(有溃疡病史者禁用);不住院患者术后第一天来院复诊,以后可根据情况减为3天、1周、1个月复诊。术后心理健康护理的重点在于让病人保持乐观向上、积极和谐、正性坦然的心理,预防各种外射心理(如叛逆心理、嫉妒心理、癔症心理)和转射心理(如孤独心理、挫折心理、不良性心理))及内射心理(如自恋心理、自卑心理、自杀心理)出现发生。特别要防止患者原来患有的各种心理症(如: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和精神症(如:躁狂症、分裂症、抑郁症 )等因手术刺激而诱发,出现各种各类变态病态体征和行为模式,故手术前后的心理健康护理非常重要,它常关系到手术最终的成败。
在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中,从事眼科临床医理工作者,人人都应对患者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护理,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以达到预期的优质护理目标。本科600例患者通过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无一例发生意外,并且使患者在轻松愉快、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安全度过手术期,因此加强患者的心理健康护理,对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