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厕所、宾馆、试衣间……偷窥者的双眼监视着你所有的私密角落!
今天,网络上关于“宾馆偷窥”的新闻又爆开了。
说实在的,这种所谓“热点”,大家早已见怪不怪,看见“宾馆偷窥”四个字就知道故事梗概了…
但你是不是像小编一般依然按捺不住,看见那些“low low的”酒色财气相关标题马上一秒点击……
1993年,一部名为《偷窥》的好来坞电影曾风靡全球,获得了创纪录的房票收入,影片的内容也涉及到隐私。
隐私的卖点如此之好,其原因也许比隐私本身更加精彩有趣。
《偷窥》叙述了一个偷窥者的故事:他叫洛纪,男性,年龄大约在二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是一幢供出租用的柱形大厦的主人。
他花费巨资秘密地在大厦的每一套房间的客厅、卧室甚至厕所内安装了摄影机镜头,自己则坐在自己的房间里,面对着数十个电视机的荧光屏,将任何一个家庭所发生的任何事件尽收眼底。
(电影剧照)
这是一幅典型的心理变态者的形象。但我们如果说偷窥是洛纪一个人特有的爱好,那实在是冤枉他了。
影片里有一个情节可以证明,偷窥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爱好或者说需求。
在女主人公嘉丽的房间里,这位看上去绝不像喜欢偷看他人隐私的淑女,用望远镜看见另一幢楼房里一对夫妻的“写实”镜头时,竟然高兴得大声惊叫起来。
房间里其他人也是蜂涌而上,抢着去看这精彩的一幕,生怕错过了机会;
虽然有人在此时高喊“freak”,但在当时的情形下,不“同流合污”倒反而显得不正常了。
正常和不正常往往就是这样转换的。
人的好奇心自出生之日就天然存在,并且越是被禁止的,禁忌的,好奇心就越大。
在许多传说故事里,都有“只管向前走不要回头,否则灾难就会降临”,或者“不要打开那个盒子,否则就面临世界末日”之类的告诫。
但故事的主人公向来都无法抵挡好奇心的诱惑,宁可瞬间失去所有,宁可失去性命或给周遭带来巨大的厄运,都要去一探究竟。
对于人的欲望来说也同样如此,越压抑,反弹的力量就越大。
几百年以前,居于深闺的女子的脸蛋是绝对不可以让外人看见的,这就自然而然地使脸也成了偷窥者的目标。
随着社会的进步,让偷窥者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就象女性在夏天穿的衣服一样,越来越少了。
所以在中国民间,闹洞房、听房作为一种民俗被保留至今。
当一对新人新婚的晚上,邻人的小伙子们就躲在床底下、窗台边或其他不易被发现的角落里,等着偷窥新人的春光大戏。
没有人会把这样的行为视作偷窥而加以谴责,还反而认为这是一种庆贺,一种祝福。
就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更多是以喜庆之名,行欲望释放之实。
偷窥的欲望每个人都有,并且都是同样强烈。
近几年各种真人秀节目的盛行,各种网络直播的大火,一些鼓励人们自曝隐私的社交媒体涌现,以及可以删除访问痕迹的网络工具等的出现,就可见一斑。
人们热衷观看24小时无死角拍摄的明星的生活,沉迷阅读别人或欢乐或惨痛的生活故事,喜欢“我看了你但是你却不知道”的隐秘快感,其实就是在变相满足偷窥欲。
《爸爸去哪儿》剧照
但有所不同的是,心理发展较健全的人,大多都能够管理自己的偷窥欲,并且有着多元的自我满足渠道。
尤其是有能力建立稳定而安全的亲密关系,能够在亲密关系里感受到爱和温暖。
分别变态与正常,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一个人的行为符不符合他所处的时代的伦理道德规范。
人,是群体性动物,所以这种有利于整体系统稳定、与个人利益相关的“规范”是无法打破、也不能打破的。
我们鼓励的是一种健康的发泄欲望的渠道,绝非打着“人之本性”的旗号做违法乱纪,搅乱纲常的勾当。
从人的需要的阶梯形结构图看,对性的需要位于最低层,在此之上依次为安全、归属感与相爱、尊重的需要,最高层为自我实现的需要。
我们也希望对他人造成伤害的偷窥会因为我们对人性的了解的增多而越来越少。
或者说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健康的方式方法完成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
最后给大家贴上一点“防偷窥”的小贴士,尤其对于女士,可以多了解一下。
文字/编辑 | 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