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天价彩礼”争议背后,更应回归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青教计划.jpg

  □刘小萄(西南科技大学)

  彩礼,依旧是当代人避不开的话题。从限制巨额彩礼再到今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提出关于零彩礼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环境以及大众观念的改变。近日,“小县城十八万八的彩礼合理吗”这个话题登上热搜,再度把“彩礼”推上风口浪尖。福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甘满堂在接受访时表示,彩礼作为传统婚俗的一部分,推行完全的“零彩礼”不仅不符合传统婚俗,其可行性仍有待考虑,在遏制高价彩礼时,不能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适度的彩礼也是必要的。(5月30日 南方窗官方微博)

  彩礼作为独特的民俗早已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早在先秦《仪礼》中有记载:“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套形成于西周时期的完整婚姻礼仪,便是此后历朝历代所沿袭的“婚姻六礼”。其中的“纳征”,又称为“纳币”,即是对交付彩礼程序的描述。“纳”为缴纳之义,顾名思义,“纳征”或者“纳币”就是送聘财,沿袭到现在就是人们常说的送“彩礼”。

  彩礼文化存在至今依旧有它不可否认的合理性。从古至今,彩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男方家庭对女方家庭的尊重,也是双方对这段婚姻关系的认可与祝福。通常情况下,女方父母在收到彩礼后会抽出部分赠予这个还处在起步阶段的新家庭作为启动资金,为新家的建立提供经济保障,这其实是一种代际间的财富转移机制。

  彩礼作为一个传统风俗,始终在两性资源与权力不平等的现实基础上,维持着一种特殊的平衡。在当下,女性所面临的生育成本是无法回避的,不论是在婚育还是职场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过程的平等往往也很难实现结果的平等。面对结构性的弱势群体,占据优势的一方有必要对另一方进行一定的补偿作为基础保障。

  笔者认为,在小县城彩礼数额上升的背后,隐藏着当下社会的人口结构问题。例如人口老龄化、城乡劳动力大量流失以及县城男女性别比失调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这些都是导致彩礼问题加剧的外部因素。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不少县城女性选择去往大城市打工。另一方面,生活在县城的女性也同样没有停止自我提升的脚步,她们的婚姻观念也在与时俱进,对自己的生活和婚姻有了更多的期待和要求,而这些期待和要求往往需要物质去支持。

  彩礼是双方为了表达对婚姻诚意的一种形式,蕴含着美好的祝福与期许。今天的彩礼或许没有那么单纯,但依旧有不可否认的现实意义。在坚持合法合理合情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彩礼,彩礼才可能回归“礼”的初心。同时应该加大对于商业化彩礼行为的打击和惩治,树立正确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除此之外,更应该回归县城天价彩礼问题的底层逻辑,积极推进县城的发展,打破本地女性流失和农村经济落后的困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