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故事】龚军辉:岳麓书院(二)
寂寂明清建筑学,留垂后世典范
当然,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如今的岳麓书院,首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其丰富的古建筑。岳麓书院历史上经历多次战火,曾七毁七建,现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经过上世纪几次大修,一些毁于战火中的建筑得到重建,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现主体建筑大体可分为教学、藏书、祭祀、园林、纪念五大建筑格局,教学、藏书建筑集中于中轴线上,祭祀、纪念建筑排列于两旁,而园林建筑则错落有致地安排在其间。这样的建筑形式,除了营造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纵深感和视觉效应之外,还体现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同时,岳麓书院的建筑既不同于官府园林的隆重华丽,也不同于私家园林的喧闹花俏,而是把深刻的湖湘文化内涵和士文化的精神寓予其间,显得典雅朴实。
先说教学建筑。正式进入书院的第一道门即头门,上悬"千年学府"匾,是1986年岳麓书院举行1010周年庆典时,湖南大学长沙校友会赠送的,四字根据唐代长沙籍大书法家欧阳询(557-641年)的字镌刻而成;门上有联曰:"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撰联人为虞愚,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对联对书院千百年来在培育人才和学术研究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点赞,表达了对书院的由衷赞誉,寄托了对湖湘学子的殷切期望。
第二道门即大门,宋代曾名"中门",又名"黉门"。现存大门系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建,采用南方将军门式结构,建于十二级台阶之上,五间硬山,出三山屏墙,前立方形柱一对,白墙青瓦,置琉璃沟头滴水及空花屋脊,枋梁绘游龙戏太极,间杂卷草云纹,整体风格威仪大方。门额"岳麓书院"为宋真宗字迹。当时任岳麓书院山长的周式,学行兼优,真宗欲任命他为国子监主簿,留在宫中讲学,但他无心留在朝廷做官,坚持要回岳麓执教。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选择,北宋朝廷少了一位主薄,湖南岳麓却多了一根顶梁。真宗因此而对周式敬重有加,题写了这块门额。这是岳麓书院有史载的第一次宫廷嘉奖,也为其繁盛增加了口碑。大门两旁悬挂有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应该说是岳麓书院名气最大的一副对联了。上联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源出经典,联意关切,是这对联的主要特点,它简约有力,气势非凡,是岳麓书院千年以来人才辈出的真实写照。相传清嘉庆年间,书院进行大修,完工之后,门人请山长袁名曜(?-1835年,字道南,号岘冈,宁乡人)撰写对联。袁名曜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众人苦思不得结果,贡生张中阶至,脱口答到:"于斯为盛。"这才有了此完整对联。大门两壁有联:"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联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马积高撰,曾晓浒书。联句既呼应历史,又比照时代潮流,呼吁学子在不忘千年学府讲学传统的同时勿违背历史发展规律,治学中掌握传承与革新的辩证关系,这确值得后人思考与学习。大门两旁的一对汉白玉石鼓双面浮雕,也是游客普遍关注的。这是一件艺术珍品,相传是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岳麓书院的著名学生、两江总督陶澍(1779-1839年,字子霖,号云汀,安化人)在没收贪官曹百万的财产中发现的,为了报答母校的培育之恩,特捐给了书院珍藏。在官学化办学教育的背景下,这反映了封建知识分子求学出仕的理想。相传大门曾因"风水不对"而在乾隆三十三年(1786年)改为偏对麓右,不料中白虎高昂千尺之谶,院中灾病大作,几致撤散。王文清(1688-1779年,字廷鉴,号九溪,宁乡人)在《岳麓书院四公德政纪略碑》中记载道:"幸德公纯庵来抚,予为先后详述其事,德公按视之,曰:'此如人面然,移嘴居右耳之旁,尚复成人面乎?'立命有司唤匠作即行拆改,刻其观成,门复旧制,院中暂次安堵如故。"古人将大门的朝向看得很重,这故事为其更披上了一层神秘。
再进就是二门,宋元时为礼殿所在,明代嘉靖元年(1527年)扩建文庙于院左,始改建为二门,过去南方书院典型的建筑,五间单檐悬山,中三间开三门,花岗石门框,左右各辟过道通南北二斋,取通达方便之意。抗日战争期间,二门被日军飞机炸毁,1984年重建。门额正上方悬有"名山坛席"匾,撰者无考,集清代著名湘籍书法家何绍基字而成。两旁有对联:"纳于大麓;藏之名山。"上联出自《尚书·舜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下联出自《汉书·司马迁传》:"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圣君子。"联意为岳麓书院被浩瀚的林木所掩映,藏在地阔物博的岳麓山中。撰联人为湖南高等学堂的监督程颂万(1865-1932年,字子大,一字鹿川,号十发居士,宁乡人)。二门过厅两边有清代山长罗典(1719-1808年,字徽五,号慎斋,湘潭人)所撰的对联:"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大泽深山"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虎。""礼门义路"出自《孟子·万章下》:"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对联称赞书院卧虎藏龙,又表达了修身养性的希冀。二门背面有"潇湘槐市"匾,原为程颂万撰书,毁于抗战,现匾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楚图南补书。"槐市"是个文化专有名词,指汉代长安太学读书人聚集的地方,"潇湘槐市"引申为岳麓书院人才济济,如同汉代槐市之盛。明隆庆朝武进士、曾任贵州总兵前军都督的谭敬承(字禹亭,长沙人)在《岳麓书院怀古》中慨然:"幽径迂回苍翠浮,云峰飞动挟危楼。临流宛听当时讲,授简疑从昔时游。灵岳薜萝穿象外,道林钟磬落山头。不禁怀古江天暮,返照高窥大壑秋。"
再进入就是中轴线的核心,即讲堂,是书院的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又称"静一堂"或"忠、孝、廉、节"堂。2014年4月9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参观岳麓书院,整个行程中停留最久的就是讲堂,大约待了20分钟。岳麓书院创建时,即有"讲堂五间"。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著名理学家张栻、朱熹曾在此举行"会讲",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讲堂历史上有8次重建,30余次小规模的修缮,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重建,又经过同治年间的大修后遗存下来的。清人旷敏本在《到岳麓书院》中慨然写道:"朱张曾此绛筵开,犹忆甘泉讲学台。岳麓于今真个到,岂如畴昔梦中来。"
檐前悬有"实事求是"匾,为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1879-1942年,字敏偕,号艺庐,东安人)撰。"实事求是"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中的一句评价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1917年前后正是我国教育制度发生变革的关键时期,各种观点层出不穷,莫衷一是,校长以此作为校训,旨在教育学生从社会的实际出发,求得正确的结论。这一校训,对当时寓居在半学斋的毛泽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在以后的革命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其内涵,使其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如今成为了中国建设现代化进程中解决复杂疑难问题的指针。
大厅中央悬挂两块鎏金木匾,一为康熙皇帝御赐的"学达性天",原额被毁,1983年依康熙字迹重刻;二为乾隆皇帝御赐的"道南正脉",为原物。第二块匾涉及到了一个叫"程门立雪"的故事,是说北宋时期理学在洛阳传播,福建学者杨时来向程颢、程颐兄弟请教,天正下大雪,两位老师正在午休,杨时不敢入内惊扰,就站在门外雪地里等待,待老师醒来屋外雪地里已经留下了两个深深的足印,这感动了二程,于是倾囊相教,当杨时学成南归时,程颐目送他远去的背影感叹地说:"吾道南矣!"
讲堂正中那高约一米的长方形讲台上摆放着两把古椅,是纪念张朱会讲的,当年两位会讲时盛况空前,全国赶来聆听者所寄放的马,居然把院前池塘里的水都喝干了,可见那情形非同一般。
讲堂里,存有不少的对联,多为表达个人的志向、称颂书院或者阐明某些为人处事的道理。较为有名的有八副,其一:"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联为宾步程所撰,上联摘自《论语卫灵公》,下联摘自韩愈的《进学解》,当时学院名为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上联嵌"工",下联嵌"业",是这段历史独特的文化遗留。
其二:"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这一副是书院现存对联中含义最为丰富最值得玩味的,也是最长的一副,为清代书院山长旷敏本(1699-1782年,字鲁之,号岣嵝,衡山人)所撰。上联写心中的快乐,只要具备了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者不惑的品格,那么面对是非、毁誉、得失等人生问题就自然能够镇定自若、从容不迫,游刃有余,进入一种"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张孝祥《西江月·丹阳湖》)"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的境界。下联写身上的责任,真正的仁者具有一种人文使命感,一种"己饥己溺""普度众生"的忧患意识,登台怀远之时便有任重道远之想,会自觉担当起历史人生的使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西铭》),也就是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壮阔的事业当中,这种以大我忘小我的境界同样是对人生是非、毁誉、得失的超越。这对联,既是体会书院"学达性天"文化的要领,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忧乐圆融"哲学的深刻了悟,是儒学精神最为突出的特点,也是湖湘文化中经世济民思想的具体表现。
2009年,台湾宋楚瑜访湘期间来到岳麓书院参观,当他走到这副对联面前时,非常惊喜,并当即就背诵了出来。大家诧异万分,宋楚瑜解释说,民国时期谭延闿曾抄送了这副对联给蒋介石,蒋介石看后非常喜欢,后将对联带到台湾挂在了办公室,宋楚瑜常常看因此熟记于心。
其三:"岳麓学府传千载;书院育材有良规。"联为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1909-1982年)所撰。
其四:"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沅生芷草,澧育兰花。"联为1982年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冯友兰(1895-1990年)所撰,上联系书院大门联,下联源出屈原的《九歌》:"沅有芷兮澧有兰。"
其五:"一水长流池不涸;两贤互磋道终同。"为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美籍华人陈荣捷教授1983年所撰。
其六:"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于古;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联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叔弢(1891-1984年)在1982年所撰。
其七:"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这是左宗棠所撰,原为衡阳石鼓书院对联,后重制悬置于此。
其八:"陟此峰颠,看湖浪湘波,总是源头活水;拜兹堂上,仰贤关圣域,无非心地严师。"联为清代岳麓书院学生李峨峰撰。
讲堂里还有许多极有价值的碑刻文物,如堂侧所立的4块大字石碑,上书"忠、孝、廉、节",为朱熹所撰,现在所见的是清道光年间山长欧阳厚均(1766-1846年,字福田,号坦斋,安仁人)重刻的,每块高213厘米,宽131厘米,字高169厘米,宽122厘米,这么大的碑石汉字国内罕见;再如西厢由清代山长欧阳正焕(字尧章,一字瑶冈,号慕耕,一号竹淦,衡山人)书、欧阳厚均刊立的"整齐严肃"碑,是为了整顿当时的不实、浮夸文风而立,碑文及告诫诸生的诗作一度曾被作当院训;还有由王文清撰文的《岳麓书院学规碑》《王九溪读书法碑》《六有箴碑》《毕沅诗碑》《欧阳厚均诗碑》等,其部分条款至今还有借鉴作用,是我国书院教育研究中的重要史料,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1993年3月16日江泽民总书记参观岳麓书院时曾认真阅读《岳麓书院学规碑》中的9行18条为人为学之规,还特地托有关部门索要此碑的拓片。讲堂屏壁正面刻有《岳麓书院记》,作者为张栻,是岳麓书院培养人才的基本大纲,文由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周昭怡1983年所书。屏壁背面刻有麓山全图,摹自《南岳志》。
讲堂两旁有南北二斋,分别为教学斋和半学斋,均为昔日师生居舍,现存建筑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学堂时改建。"教学斋"斋名出自《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居民,教学为先。""半学斋"斋名源出《尚书·说命下》:"惟学(教)学半。"意为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引申为半教半学。两个斋名反映的是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半学斋门口挂有对联:"惟楚有材,三湘弟子遍天下;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教学斋门口的对联则为:"业精于勤,漫贪嬉戏思鸿鹄;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清代著名学者王先谦作有《岳麓书院半学斋偶题》一诗:"山斋得妙理,事外断意识。花树香正纷,几案静如拭。晴窗百编横,虚室万想逼。不如卷此心,贮之水精域。"
讲堂左侧再有湘水校经堂,原名成德堂,亦为书院讲堂,始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湖南巡抚吴荣光创办湘水校经堂,目的是为了矫正当时书院教育只考"括贴"(古代试士办法,把经文贴去若干字,令应试者对答)、专重科举仕进的陋习,另辟蹊径,培养通经史、识时务的经世致用人才。清张亨嘉(1847-1911年,字燮钧,号铁君,今福州人,光绪九年进士,累官至兵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等职)在《楚南新建校经书院碑记》中指出:"诸生积其忠孝侠烈之性,出肝胆以报君父,举平日所闻于经者,抒之为方略,成之为事功,一洗二百年来穿凿破碎空谈汉宋门户之耻。"校经堂设于今船山祠处,并亲题门额,光绪元年(1875年)迁至城南天心阁附近,原堂址改建为船山祠。校经堂前有吴荣光亲题的堂匾,内嵌有其《湘中述别》诗碑、《膏火告示》碑等,门口悬挂左宗棠撰写的楹联:"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
再说藏书建筑。最有名的当然就是御书楼。岳麓书院创建始即在讲堂后建有书楼,宋真宗赐书后更名"御书阁",元明亦称"尊经阁",位置有所变动,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巡抚丁思孔从朝廷请得十三经、二十一史等书籍,建御书楼于今址。楼位于中轴线尾端,是一座宋代风格的三层楼阁建筑,五间凸形平面,前出门廊,后置山墙,重檐歇山顶,采用钢盘混凝土仿结构,卷棚檐口,琉璃瓦垱,脊上置坐狮和避雷铁剑,吻为琉璃飞龙,气宇轩昂,两侧复廊与讲堂后廊相接,自成院落,复廊前部各建重檐古亭,名为拟兰、汲泉。所悬"御书楼"匾系集朱熹手迹而成,檐前柱上挂有对联:"圣域脩文,前有朱张讲坛,宋清宸翰;名山汲古,上藏三坟五典,诸子百家。"联指楼中书籍众多,是供人汲取古籍、博览群书之地。清代中期,岳麓书院御书楼已发展成为我国民间一座较大型的图书馆,藏书14130卷。里面的藏书的主要来源有三:一是皇帝所赐;二是民间收集及地方官员、士子名绅以个人的名义捐赠的,三是书院自筹经费购买,或者自己刻书珍藏。可惜在1938年被日本的飞机炸毁,现存的建筑为1986年重建的,现有藏书五万余册,大型工具书如《四库全书》《续解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等均有珍藏,但仅供书院教研人员及学生使用。明人陈大绣(举人,江西浮梁人,万历时任长沙府推官)作诗说:"旧是谭经处,幽芳自不伦。山空云气霭,枝袅鸟声频。圣道宁今古,亭台倏故新。悠然归去晚,清兴隔江津。"清人刘光业(清汉军正黄旗人,康熙朝任宝庆府知府)作《登御书楼》曰:"高楼耸汉接蓬莱,鸟革翚飞拱上台。入座江声春浩瀚,宿窗星斗夜昭回。自来不少谈经客,此际还多作赋才。端赖赐书堆积满,万年文运一时开。"李尧栋(1753-1821年,字东采、松云,乾隆年进士,曾任江宁知府、湖南巡抚)作有《岳麓书院藏书记》一文,他明确指出了藏书楼的作用:"然书不贵能藏,贵能读,苟即此而通之,其视兔园册子何如也。且诸生日与圣贤对,经术明而士习端,士习端而民风醇,读书之益孰大于是。"
然后说祭祀建筑。中轴线上面部分主要是文庙和祠庙建筑群。文庙又名孔庙、文宣王庙,位于书院左侧,是主祭孔子的地方,自成院落,由照壁、门楼、大成门、大成殿、两庑、崇圣祠、明伦堂等部分组成。岳麓书院祀孔子始于书院初创时期,北宋时曾建礼殿于讲堂前,内塑先师十哲像,画七十二贤。南宋乾道元年(1167年)改为宣圣殿,列绘七十子。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改名大成殿。正德二年(1507年)迁于今址。天启四年(1624年)重修,正式称为文庙。明人张元忭(1538-1588年,字子荩,浙江山阴人,隆庆进士,曾主岳麓书院讲席)赋《大成殿》诗说:"峨峨绀宇祀先尼,曲曲清泉出涧回。万壑总归江上去,一源原自谷中来。"翟瓒(山东昌邑人,明正德进士,曾任湖南巡抚)作《圣庙》称:"岳麓三湘畔,丹青两殿虚。峰峦含栋宇,云雾润琴书。水近林华冷,山高月色疏。素王遗像在,吾道独踌躇。"
大成殿上悬有康熙皇帝的"万世师表"复制匾,木柱上挂有历代帝王撰写的对联如"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饮大成",规制与其他文庙无异。两庑左侧廊柱上有联"异境名山,圣道尊崇有地;春风化雨,英才造就无疆",联源于明代的《岳麓志》,但撰者无考。右侧廊柱上悬挂着的对联是口气大、最霸道的一副:"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作者为清代王闿运(1833-1916年,字壬秋,晚号湘绮老人,湘潭人)。王肄业于长沙城南书院,性情高傲,曾入曾国藩幕,始终不受官,此后专一从事教育,著名的学生有杨度等人。据传,王闿运曾到江浙一带讲学,当地官员为试他的才学高低,故意探问他的学问之流派、渊源,他便随口而出这首对联,令当地学人惊毫不已。王闿运写这副对联时,正是"湘军"如日中天之时,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故对联虽然"口气大",却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湖南人及湖湘文化对近世中国所担当的崇高责任。
大成门为清同治七年(1868年)建造,门悬的对联是"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门前石阶前有一对明代石狮,一公一母,刻工传神。牌楼为明代建筑,一左一右,南北相望,四柱三层,全为麻石磊成,上有龙雕等饰物。照壁为明清建筑,前有孔子铜像,为1996年香港孔教学院汤恩佳先生捐塑。
右边的祠庙建筑群所祭祀的人物,一般为书院所尊奉的学派代表人物、文化名流、建设功臣、有恩于书院的地方长官、知名山长以及著名学生。清嘉庆后期曾有三十余处,受祀者多达百人,可谓全国书院之最,但今多已经不存在,现存最著名的有五:
其一是濂溪祠,专祀周敦颐(1017-1073年,字茂叔)。周敦颐既是宋理学的重要代表,又是湖湘文化的开创者,功勋卓绩。祠内悬有"超然会太极"匾,是清代山长车万育(1632-1705年,字与山,号鹤田,又号敏州,邵阳人)题书的,原匾散失,现为河南刘顺补书。清人袁名曜作有《濂溪祠记》,欧阳厚均后又作《移建濂溪祠碑记》。
其二为四箴亭,又名"敬一箴",专祀宋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颢(1032-1082年,字伯淳,洛阳人)、程颐(1033-1107年,字正淑,程颢之弟)。明嘉靖七年(1528年)岳麓书院得御制"敬一箴",知府潘镒于九年建"敬一箴亭"于文庙大成殿之后。天启四年(1642年)推官林正亨重修。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迁建于今址。亭内现存清刻程氏《视》《听》《言》《动》四箴碑。
其三为崇道祠,又称"朱张祠",专祀朱熹、张栻。始建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合祀朱张及书院建设有功之臣,称诸贤祠,明弘治七年(1494年)始建专祠于讲堂后,后毁,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布政使觉罗敦福重建于今址。明王守仁、吴道行、吴愉、张元忭,清张仲举、张世烷都在此处留有诗歌。吴愉诗赞:"新声发黄鸟,古道照危岑。结想河山邈,浮光草木深。石巉空欲语,云岫澹无心。定入如相遇,希微未可寻。"
其四为六君子堂,祭祀六位对书院发展和建设有功的先儒--朱洞、李允则、周式、刘珙、陈钢、杨茂元。三间硬山建筑,与崇道祠连成一片,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此后多次迁移,又屡有所毁,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重建于今址,祠内嵌有《改建六君子堂碑记》,祠前悬有清代岳麓书院著名学者、外交大臣郭嵩焘(1818-1891年,字伯琛,号筠仙,原湘阴今汩罗人)所撰对联。明人黄裳吉(原名焜,字叔訚,长沙人,天启举人,曾任兵部主事、密云兵备道等职)赞曰:"衡南胜概枕湘流,千载名贤只此留。无数烟萝供俎豆,常鲜日月建旗斿。碑残卧虎难寻牒,树老盘螭不记秋。我亦殷勤怀古道,云深径滑几来游。"清人张宏猷(字调鼎,今辽宁锦州人,顺治朝长沙知府)赋诗称:"春容澹冶写危岑,仰止名贤过道林。声冷松涛空翠湿,香生桃浪郁红侵。宗盟落落辉先后,风政悠悠贲古今。徏倚莽榛看日墓,步趋谁复一相寻。"明朝的黄衷(1474-1553年,字子和,今广州人,弘治九年进士,官累至兵部右侍郎)作有《岳麓书院祠祀记》一文,他在文末喟然感叹道:"士成乎学,吏成乎义。"清欧阳厚均也写有《改修六君子堂记》。
其五为船山祠,专祀明末著名学者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人)。他既是明心学的主要代表,又是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郭嵩焘为其撰联说:"训诂笺注,六经周易犹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
另外说说园林建筑。园林位于书院中轴线后部南侧。简要说三处。一是麓山寺碑亭,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府钱澍始建,现存建筑为1962年重建,"麓山寺碑"四字为黎泽泰所书,亭内所存的就是号称"三绝碑"的"麓山寺碑",由唐开元十八年(730年)著名书法家李邕撰文、书丹并镌刻。二是百泉轩,始建于北宋初,屡经兵毁,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学政刘必大重建,延祐元年(1314年)郡别驾刘安仁重修,著名理学家吴澄作《百泉轩记》,1938年为日机炸毁,现存为1986年修复。清人曹耀珩(1674-1740年,字鸣佩,号畅阉,益阳人,康熙拔贡,曾任岳麓书院山长)赋诗说:"二贤宗濂洛,性天为根柢。雅怀诱后进,湖南撷兰芷。斯文遂在兹,末俗狂澜砥。薄劣厕河汾,景行缅芳址。"其轩四间单檐硬山,双面出廊,前面花窗,典雅古拙。廊柱有清湖南按察使庆玉的对联:"教同化雨绵绵远;泉似文澜汩汩来。"溪泉荟萃,历代山长爱溪泉之妙,筑轩而居,享尽天籁之音,南宋乾道三年朱熹与张栻曾在此"昼而燕坐,夜而栖宿",论学三昼夜而不息。轩前有书院八景之二,分别是"碧沼观鱼"、"花墩坐月",清人陶必铨(字士升,号萸江,安化人,诸生)分别赋诗说:"朝昏碧沼边,熟看鱼儿戏。烟里翡翠群,飞集亦相媚。""不作茅亭好,天空罗幕开。晚来明镜里,随意坐青苔。"三是碑廊,嵌立有历代遗碑13方及新制的岳麓书院文献史料碑刻27方,在这些碑刻中,朱熹手书的"道中庸"、"极高明"等碑,是书院的重要遗存。
最后说说纪念建筑。荐推四处。其一,时务轩,是为纪念清末维新派创办的时务学堂而筑的纪念性建筑,位于书院园林内,与百泉轩隔池相望。轩内现嵌有梁启超《时务学堂故址》碑,为民国二十四年梁启超重游时务学堂旧址所书,另有李肖聃《跋》、李况松《跋》、陈云章《记》、黄曾甫《时务轩记》等碑刻。轩前挂有梁启超撰写的对联:"胸怀子美千间厦;
气压元龙百尺楼。"子美即杜甫,元龙即三国伏波将军陈登,全联劝诫人们在天下危乱之际,应该心系国家、胸怀天下,切不可为自己的蝇头小利虚度一生。"时务轩"匾为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书。
其二为赫曦台。南宋乾道三年,朱熹、张栻观日于岳麓山顶,见到旭日腾空,霞光万丈,山川市井,万物一切都沐浴在朝阳中,朱熹激动不已,拍手道:"赫曦!赫曦!"时人便将他们的驻足地称赫曦台,后来张栻又筑戏台"赫曦台"以示纪念,朱熹题额,台后废。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山长罗典建前亭于院前,又改名前台。道光元年(1821年),为存故迹,山长欧阳厚均改前台名为"赫曦台"。台的顶部雕饰有八卦图、蝙蝠、寿字图案,台中央四根木柱,分悬两首对联。面头门的两柱上的对联为"三湘隽士讲研地;四海学人向往中",为北京大学教授商鸿逵(1907-1983年)撰,中央戏剧学院教授王遐举书。面大门的两柱上悬挂的对联是清湖南巡抚左辅(1751-1833年)所撰,当代王超尘补书。
赫曦台是岳麓书院的一处人文胜地,对我国古代文人及近代湖湘名流都有相当大的影响。朱熹、张栻曾留下《登赫曦台联句》寄托他们探索宇宙、人生的理想和共同志趣,诗是这样写的:"泛舟长沙渚,振策湘山岑。(朱熹)烟云渺变化,宇宙穷高深。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张栻)寄言尘中客,莽苍谁能寻。(朱熹)"明代著名理学家、心学创始人王守仁(阳明)被贬贵阳时寄寓书院讲学,写下了《望赫曦台》:"隔江岳麓悬情久,雷雨潇湘日夜来。安得轻风扫微霭,振衣直上赫曦台。"至于毛泽东1955年回复周世钊的那首七律,此处就不再重提了。
其三为山斋旧址,位船山祠右。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由安抚使刘珙始建,张栻朱熹曾寓居此屋,作同题诗《山斋》。朱诗为:"藏书楼上头,读书楼下屋;怀哉千载心,俯仰数椽足。"张诗则说:"叠石小峥嵘,修篁高下生;地偏人迹罕,古井辘轳鸣。"而仅就这两首诗说,朱诗的说教味要浓厚一些,而张诗轻松自然,更多的心静平缓。南宋后期,山斋被战火所毁。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山长欧阳厚均重建,题额"山斋旧址"。
其四为杉庵,是纪念东晋荆江州刺史陶侃(259-334年)任驻长沙时在此读书修性而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其后裔、岳麓书院著名学生、两江总督陶澍,为纪念先祖开创岳麓文教之功,特重建"陶桓公杉庵",摹刻家藏宋拓本《麓山寺碑》嵌于庵内。2001年修复杉庵于文庙后,将陶刻《麓山寺碑》又移嵌庵内。
(作者系湖南省作协会员,文学创作二级、出版物发行技师二级、编审。)
长按图中二维码,关注《岳麓故事》。
投稿方式:csylgs@qq.com
联系方式:0731-88999303
《岳麓故事》网刊
主办单位:
岳麓区委党史联络组
岳麓区史志档案局
岳麓新闻网
岳麓区作家协会
编 委 会:韩律明 喻剑平 周义娟 李波 王丽君
责任编辑:陆立人(主编) 王三川 陈敏 李平 陈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