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 |《苏菲的世界》超详解读(二)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简单了解了哲学的起源和八位有代表性的哲学家,那么现在,我们即将迎来的,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三位大哲学家——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这三位大哲学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影响了整个欧洲文明,自然派的哲学家也被称为“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代表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是第一个在雅典诞生的伟大哲学家。

  他也许是整个哲学史上最神秘难解的人,从未留下任何文字,他主要在市中心广场与市场等地与别人谈话来“传播”自己的思想。

  我们所能得知的相关信息,主要是透过他的弟子柏拉图的著作。

  柏拉图所写的几本《对话录》,类似于戏剧对白,苏格拉底就是其中的主要人物。由于书中对话常通过苏格拉底之口,所以我们很难区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哲学。

  苏格拉底常用装傻、装呆的方式与别人闲谈,仿佛他一无所知一样。

  他主要提出问题,然后设法使对方承认自己错了。我们称之为“苏格拉底式的反讽”。这也是他招人记恨的一个原因。

  苏格拉底因为自己的思想不受当时人们的待见等原因,最终被微小的票数之差处以死刑。

  其实他也可以恳求陪审团或同意离开雅典,那他可以免于死刑,然而他如果这样做,就不是苏格拉底了。

  

  晨哥从原文摘录的一段有趣故事:

  据说,一个雅典人问戴尔菲的神谕:“谁是雅典最聪明的人?”神谕回答说:“在所有的凡人中,苏格拉底是最聪明的。”苏格拉底听到这件事时,大为震惊(苏菲,我想他一定曾经放声大笑)。他直接去找城内公认聪明出众的一个人问问题。但是当此人也无法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时,苏格拉底便知道神谕是对的。

  1. 苏格拉底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对人的理性有不可动摇的信念。他想为是非对错找出一个清楚明白,而且放诸四海皆准的定义。而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存在与人的理性中。

  2. “真正的智慧源于内心”;

  3. “雅典就像一匹驽马,而我就是一只不断叮它、让它具有活力的牛蝇”;

  4. “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

  5. “知善者必能行善”;

  ?

  苏格拉底时代雅典的主流学派叫作——诡辩学派。

  他们是一群四处游历的教师和哲学家,从希腊各殖民地来到雅典,一般以教导市民为生。

  他们自称为哲士或智者(sophist),后人一般贬称为诡辩学家。

  他们和自然派哲学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批评传统的神话。

  他们主要关心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的问题,而不屑于去思考他们认为人类永远无法解开的自然、宇宙之谜。他们是“怀疑论者”和“不可知论者”,播下了雅典社会批评的种子。

  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一样,也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是第一位主张成立公立育儿所和推展全时教育的哲学家。

  主要思想:

  1、柏拉图关心的是永恒不变的事物与“流动”事物之间的关系;

  2、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都是“流动”的,所以世间才没有不会分解的物质。物质会随时间而变化,但做成这些东西的“模子”或“形式”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称之为“理型”;

  3、实在世界分为感官世界和理型的世界。

  物质世界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实在存在,他称之为“理型的世界”,其中包含自然界中各种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这种观点我们称之为“柏拉图的理型论”;

  4、人无法真正认识不断改变的事物,如感官所能感受到的事物,都是短暂的、流动的,我们只能对他们有看法或意见,我们能够真正认识的只有那些可以运用理智来了解的事物。

  

  5、先有理型,再有我们感官感受到的事物;

  6、很多人一辈子都只存活于感官世界当中。

  好了!前两位介绍完了,下面这位篇幅很长,大家铆足劲儿,一定把它啃下来!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是第一个讨论、批评柏拉图的人。是希腊最后一位大哲学家,也是欧洲第一位大生物学家。

  他并不是雅典当地人,出生于马其顿,父亲是一位很受人敬重的医生(所以也算一位科学家),这对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事业影响很大,他因此对研究大自然极感兴趣。

  如果我们说柏拉图沉迷于理型世界不可自拔,而很少注意自然界的变化,那么亚里士多德则相反,他只对这些变化感到兴趣。

  柏拉图运用他的理性,亚里士多德则同时也运用他的感官。

  柏拉图是一位诗人和神话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文章则朴实精确,犹如百科全书,他的很多作品都是自己经过实地研究的结果。

  据记载,亚里士多德写了一百七十多本书,其中四十七本保存至今,这些作品都不完整,大部分都是一些演讲的笔记。

  ?

  (一)驳斥柏拉图的理论

  1、他认为他的老师完全搞反了,并不是先有马的理型,再有我们看到的马,而是当我们看过若干匹马后,才形成了所谓的马的理型。

  因此马的理型本身是不存在的,它只是所有马匹都共有的特质。

  2、柏拉图的理论中,现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乃是那些我们用理性来思索的事物;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是我们用感官感觉的事物。

  打个比方,柏拉图认为感官世界中的事物都是理型世界中的事物的影子,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灵魂中存在的事物是自然事物的影子,自然就是真实的世界。

  3、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的主张会使“事物的数目倍增”。

  因为根据他的理论,马“源于”马的理型,那马的理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世间会不会有另一匹马,而马的理型只不过是模仿这匹马罢了。

  4、亚理斯多德并不否认人天生就有理性。相反的,根据他的说法,具有理性正是人最大的特征。

  不过在我们的感官经验到各种事物之前,我们的理性是完全真空的。因此人并没有天生的“观念”。

  (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

  1、事物是由它本身的“质料”和“形式”组成的,前者是这个事物组成的材料,后者是指它的个别特质。

  比如当一只鸡死去后,不再咕咕叫、活蹦乱跳的时候,它的“形式”就不存在了,剩下的只是“物质”了。

  2、因此,一件事物的“形式”不但说明了这件事物的潜能,也说明了它的极限,鸡蛋潜能的极限就是变成鸡,而不可能变成鹅,最多可以变成公鸡中的战斗鸡罢了。

  3、自然界的每一种变化,都是物质从“潜能”转变为“实现”的结果,比如说鸡蛋有成为一只鸡的潜能;一块花岗岩经过雕刻有成为某个石雕的潜能。

  但并不是所有蛋都能成功变成鸡,因为它们很有可能变成煎蛋、卤蛋、荷包蛋了,从而不能实现它的潜能。同理,一个鸡蛋怎么样也不能变成一只鹅,因为鸡蛋没有这样的潜能。

  4、对自然因果律的看法: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发生的事情有四种原因:质料因、主动因、形式因、目的因。

  举个例子,天为什么要下雨——

  l 质料因:空气冷却时湿气(云层)正好在那儿;

  l 主动因:湿气冷却;

  l 形式因:水的“形式”(天性)就是会降落到地面;

  l 目的因:动植物都需要雨水才能生长。

  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说“种水稻的目的因是供人和动物生存”这类说法的时候,可能有失偏颇,因为水稻本身对我们人类的福祉可是一点也不感兴趣。

  这也是亚里士多德的因果律受到一些人批评的原因。

  6、他认为地球上所有活动都受到星球运转的影响,而控制星球的力量叫作“最初的推动者”或“上帝”。

  这个“最初的推动者”本身是不动的,但他却是宇宙各星球乃至自然界各种活动的“目的因”。

  7、亚里士多德想把大自然的所有东西都分门别类,创立了逻辑学;

  他认为,大自然分为无生物和生物两大类,生物又分为动物和植物,人类是万物中最完全的生命。而大自然层级的最顶端是上帝。

  (三)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1、人的“形式”是由一个“植物”灵魂、一个“动物”灵魂与一个“理性”灵魂所组成;

  2、人唯有运用他所有的能力与才干,才能获得幸福;

  3、快乐有三种形式:

  过着享乐的生活;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公民;做一个思想家与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要同时达到这三个标准才能找到幸福和满足,因为任何一方失衡都是不好的,他提倡所谓的“黄金中庸”,和孔子的中庸之道相近。

  (四)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1、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人如果不生存在社会中,就不算真正的人;

  2、家庭和社区满足我们对食物、温暖、婚姻与生育的基本需求,但人类休戚与共的精神只有在国家中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3、亚里士多德描述的三种良好的政治制度:

  n 君主制:一个国家由一个不谋私利的元首统治;

  n 贵族政治:由一群人来统治,像是我们今天的“执政团”似的政治制度;

  n Polity,也就是民主政治。这种政治制度也有它不好的一面,就是很容易变成暴民政治。

  (五)亚里士多德对女人的看法

  很遗憾的是,他在这方面的看法不如自己的老师柏拉图那么开明。他认为女性在某些方面不完整,认为女性是“未完成的男人”。

  他认为男性精子中具有小孩所需的全部特质,而女性是被动的,只能接受和孕育。或者用他的话来说,男人提供“形式”,女人提供“质料”。

  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见解给整个中世纪带来了很大的负面作用。

  写在结尾——

  这一期的文章就结束了!

  我们发现,哲学家固然伟大,但依然人无完人,他们也不可能十全十美。

  客观来讲,哲学的历史之路上大多都是男性的足迹,和亚里士多德一样,许多哲学家在男女问题上存在着严重误解。

  这一方面提醒着我们,如果只让男性掌控哲学会产生何等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提醒着后人——

  当我们研究历史人物时,永远不能脱离Ta所在的时代和环境,不管Ta是多么伟大,或多么卑鄙。

  

  本期文章就结束了~

  码字不易,本文纯属原创,如果对你有帮助,给我一个小小的赞,就是对晨哥最大的鼓励了!!

  我是晨哥,专注于干货好书的超详解读。原创、认真是我的原则。晨哥将为你提供心智成长、财商提升、人生规划、生活百科等领域中真正读过的好书,所推书籍大多为豆瓣高分,众人推荐,是不是好书,早已经过经验~文章收藏次数长期超过99%/98%的同级创作者,收藏/赞达到2:1。如果你想看排版更精美,分类更明确的文章,那么你应该来晨哥的公众号【茨N晨先生】,公众号的文章要比知乎早发一周左右~

  强烈推荐,晨哥精选文章合集快速通道——有什么口碑比较好的书?

  《苏菲的世界》系列文章链接:

  第一期:茨N晨先生:“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人终将死去,就不能体会活着的滋味” |《苏菲的世界》超详解读(一)

  第二期:茨N晨先生:苏格拉底:“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 |《苏菲的世界》超详解读(二)

  第三期:茨N晨先生:“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易求。” |《苏菲的世界》超详解读(三)

  第四期:茨N晨先生:“如果人类的脑袋简单得足以了解的话,我们还是会愚笨得无法理解它。 ” |《苏菲的世界》精讲(四)

  第五期:茨N晨先生:“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人终将死去,就不能体会活着的滋味。” |《苏菲的世界》精讲(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