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国产战争片最好的时代吗?

  作者 / 无念

  上映第四天,《长津湖》的票房达到了14亿,不仅打破了多项票房纪录,同时也获得了不错的口碑,猫淘双平台9.5分,豆瓣开分7.6。此外,影片引发的讨论热度也仍然在延续。

  在国产类型片的发展历史中,战争片一直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近几年,随着国产主旋律影片的热度持续走高,电影工业市场化的愈发成熟,《战狼》《红海行动》《八佰》《金刚川》等一系列战争片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反响,激发了强烈的民族情绪。将战争片这一类型的发展推向了另一个全新水准。

  

  战争片在国内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演变和发展?为什么当下的战争片会如此受到市场和观众的欢迎?这一类型的背后又带来了怎样的经验和启示?

  

  21世纪前国产战争片的历史发展

        

  据资料记载,人类文明史上下五千年,其中没有战争发生的年头大概只有300年,连7%都不到。可以说,战争其实才是人类社会文明最长久也最平常的生活状态。

  笼统地看,战争片的类型定义其实很简单:“以描写战争作为故事内容的影片。”但其实,如果细致地划分的话,战争片的大框架下可以延伸出很多繁复的内涵分支。

  比如,按照年代可以划分成“古装战争片”和“现代战争片”;按照故事内容的真实与否可以划分成“虚构的战争片”和“以史实作为背景的战争片”;如果后者要再细分的话,这其中还包括不同的战争:一战、二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而且这还只是国产战争片的类型划分,至于国外涉及到的战争内容更是数不胜数。

  众所周知,中国电影史的发展始于1905年,第一部本土电影是《定军山》,而主角黄忠恰好是中国古代的一名“军人”,这无疑让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暗含了强烈的战争色彩。但是,早期的中国电影发展仍处在漫长的形态摸索和类型建立中,战争片这一类型整体看来还是较为缺失的。

  然而,翻开世界电影史,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早在默片时代,战争片就已经是最为重要的类型之一,并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1915年美国导演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1925年苏联导演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等等。有学者认为,上世纪的前30年里,国产战争片之所以“缺席”,与时局的限制,以及市场的作用都有很大的关系。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再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期间中国经历了多场战争,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产现代战争片又被命名为“重大革命历史(战争)题材电影”。这些题材的影片在建国后的“十七年”期间达到了集中爆发。

  由于政治宣传的需要,从1949到1966年期间,战争片达到了空前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照搬了苏联计划经济下的电影经营管理模式,由国家直接下达行政指令和规定指标,这使得当时主要的国营电影制片厂和至少80%以上的创作者,都汇入到战争影片的创作潮流之中。

  有数据显示,这“十七年”期间,军事题材影片共有187部(其中92%是战争片),占到总产量(600多部)的三成左右。脍炙人口的《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上甘岭》《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英雄儿女》《地道战》等影片均是出自这一时期,可以说战争片俨然成为了新中国电影的“第一类型”。

  

  到了70年代末,在经历了十年文革浩劫对于中国文化艺术的极端戕害后,各种文艺形式以“百废待兴”的姿态亟待迅速觉醒。80年代第五代导演的崛起,让国产战争片重新发挥出了新的特点和生命力。

  1987年,电影局在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创作口号,中国电影进入到一个新的转型时期。同时,也是在1987年左右,中国电影面向市场转型,大部分商业电影被推向市场,客观上反而为主旋律电影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比如,八一电影制片厂在90年代推出的《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一系列以解放战争作为背景的战争片,都体现出相当壮大的恢弘史诗气质。

  另外,主旋律战争片也开始融合进各种类型,风格上开始博采众长,题材上也开始多元创新。比如,《血战台儿庄》(1986)是第一次以纪实性手法表现了国军正面战场惨烈悲壮的抗战场景;《黄河绝恋》(1999)则是将一个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放置到战争背景下,给观众提供了另一种看待历史的视角。

  

  21世纪以来国产战争片的创作革新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电影市场转型力度的加速,商业性的娱乐电影开始占据庞大的市场份额。因而,相比以往,战争片失去了其主力地位,但影片中的战争元素从未因此而消失。

  有学者曾将新世纪的战争片分成了三个阶段:2000-2004年为新世纪初期,这五年里由于国产片市场并不理想,战争片创作也陷入低潮,数量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降低。不过,这其中,像是《英雄》这样的展现古代战争场景的影片,倒是让中国的电影市场迅速进入到“大片时代”。

  2005-2011年为第二个阶段,数量上有了明显增加,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电影年产量基数在上升,战争类型片的创作自然也会相应增加,这与中国实行电影产业化改革的关系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在于这一时期刚好有很多重大的历史纪念节日,战争片自然成为了这些节日“献礼片”的首选类型。

  2007年出现了一部十分重要的战争片,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战争片顶峰,那就是冯小刚执导的《集结号》。当年,《集结号》一片实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影片于当年贺岁档上映,在上映了40天后,票房突破2亿,位居当年内地票房影史的亚军,仅次于《满城尽带黄金甲》。更重要的探索在于,导演冯小刚在片中大胆借鉴了好莱坞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的叙事模式,以一种平民化的视角来重新诠释战争语境中的英雄,确立了“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价值观。相比以往官方宏大的战争视角,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在这位学者的研究论文中,将2012年后列为第三阶段。这个阶段的战争片创作相对进入沉寂期。不过,考虑到该论文的研究范围仅截止到2013年,时效性相对滞后。而在那之后,国产战争片显然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所以,在拍sir看来,从2015年开始到现在,国产战争片无疑进入到第四阶段——优质影片数量更多,制作规模更大,商业票房更好,工业属性更强的全面发展时代。

  2015年,吴京执导的《战狼》无疑给这一阶段国产战争片发展,奠定了一个扎实的新起点。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影片以超过5.4亿的成绩,成为了当年上半年最大的一匹黑马。同时,影片以英雄主义作为内核,借鉴好莱坞战争片的类型基础,并弘扬了强烈的民族情绪,为主旋律战争片的创作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在那之后,《空天猎》《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战狼2》等展现国家形象的战争片层出不穷,取得的票房更是令人刮目相看。从去年起,《八佰》《金刚川》,再到今年的《长津湖》,这些战争片更是找到了主旋律电影新的尺度,以一种更加排山倒海的气势,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的市场份额,不仅让民族情绪的传递达到了最大化,也集中体现了商业市场愈发成熟下,电影工业力量的集中体现。

  

  

  类型生态背后的经验和启示

        

  目前,内地电影票房榜的前十名中,有两部是战争片,分别是第一名的《战狼2》(56.95亿)和第七名的《红海行动》(36.51亿),排在第11名的是《八佰》(31.11亿)。今年国庆档的《长津湖》,按照目前的这个趋势,超过30亿票房,也不过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从类型属性来看,战争片确实越来越受到市场和观众的青睐了。尤其是近几年,主旋律题材影片和战争片二者之间重合度极高,这更是促成该类型实现了某种相对繁荣的生态。在这些影片的背后,我们或许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

  首先,如今的这类电影开始尽可能从个体视角切入去塑造英雄,而非以往的官方视角或宏观视角。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摆脱了传统的战争片中军人的“高大全”形象,而给观众塑造了一个个更“有血有肉”的平凡形象。军人也会怕死,军人也有自己的感情,除了身份之外军人的内心世界等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刻画,这些战争片的确提供了更加符合当代语境的看待方式。

  其次,从电影本身的制作上来看,如今的战争片也更加展现出电影工业的发展水平。更宏大的场面,更猛烈的炮火,更精致的特效,甚至是更血腥的互搏。这些场面的出现,确实从字面意义上让这类影片的可看性变得更强。而不同风格的加入,也让战争片具备了更为丰富的类型属性,在强调主旨之外也展现了一定的艺术性。

  最后,随着现如今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增强,这些战争片也更加注重某种国家形象的建构。像是《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这些影片都是改编自真实的事件,《八佰》《金刚川》《长津湖》等片更是以真实战争背景作为基础。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观众的家国情绪,也具备了更为强有力的意识形态输出功能。

  

  不过,在拍sir看来,尽管目前战争片发展进入到某种新的境界,但背后依然有一些需要所有人谨慎和思考的地方。

  在拍sir看来,战争片的主旨有且应该仅有一个,那就是反战。当然了,抗击抵御外来者的入侵,展现一定的民族情绪确实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战争本身这件行为,其实并没有任何“合理正当”的意义可言。

  有学者认为,如今大多数的国产战争片,仍然很难跳脱出固有的意识形态色彩,始终集中于对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表达,回避对死亡的恐惧和战争的反思。甚至,一些战争片以战争的胜利作为呼唤民族自豪,弘扬国家形象的前提,这无疑让国产战争片的立意,相比那些早已上升到人性救赎、普世价值的战争片,依旧差了一大截。也因此,大多数国产战争片,也始终只能在主旋律电影的圈子里打转。

  尽管国产战争片中也有不乏对于人道主义的关怀,但它依旧被放置在了民族信仰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前提下。甚至就连战争片中展现的那些直观的“死亡”场景,残肢断臂、尸横遍野,仍然具备很强的意识倾向性,比如特意刻画敌方的惨无人道,我方的伤亡惨重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在加深“落后就要挨打”的印象,缺乏了更形而上的思考。而那些由于血腥程度引发的关于分级问题的讨论,则是另一个更为复杂的话题了。

  

  当然了,考虑到中西方文化根源的差异,以及政治、宗教、历史等多方面对于社会的渗透,国内外战争片从根本上所要表达的立意本身就是天差地别的。而国内这种过分强调民族荣誉、集体情绪,乃至家国主义的体现,也开始令人思考,这种同样“套路化”的类型模式,对于观众的吸引力究竟还有多久?

  未来,可以肯定的是,战争片的数量和发展程度只会更加有增无减。但如何能让这些影片在展现国家形象,传递爱国情绪的基础上,引发观众进行更为深刻的思考,去思考战争的意义和本质,真正意识到很多战争片所呈现出的所谓“热血澎湃”“又燃又炸”背后的伦理争议,同时也尽可能让该类型不断创新,这或许才是我们的官方部门和创作者们共同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资料:

  1.张东:《国产战争片的“类型”演练》

  2.皇甫一川:《1905-1930:一种类型的缺失——中国战争片研究笔记之一》

  3.范志忠:《国产现代战争片的叙事内涵与美学嬗变》

  4.张星宇:《新主流战争片的崛起与反思》

  5.陈鹏:《论新世纪国产战争片的创作》

  6.江凌,傅晓敏:《中美战争题材电影文本的文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