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改为: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一项基于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学生的质性研究

  “一看‘社会科学实验班’,我就感觉反正来北方大学(清华大学)学社会科学,应该是不错吧,就报了第一志愿,提着东西我就来了。” (p.112)

  文章大概就是: 期望破灭(“上大学就轻松了、考好大学等于好出路”,这档子旧观念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脱节); 文化冲击(自己的高中价值观、其他人的价值观和新的观念,摸着石头过河,心惊肉跳); 信息裂隙(也就是作者说的文化工具箱差异,获得各种资源、信息的渠道差异较大,信息就是权力,没社会资本就碰壁); 路径依赖(学生受到进入高校之前的习惯影响,事业学业两手都想抓,但是做不到?)。

  研究提出两个习惯路径,目标掌控和直觉依赖,同时认为目标掌控模式与更高阶层相关,而直觉依赖与更低阶层相关,而两种习惯路径则与不同的毕业出路相关,为了简化分析,在评估出路优劣度时,作者使用了「个人期望」这种偏主观的测量策略。

  我认为这一路径忽视了内生性因素,没有考虑个人内在的因素。同时,由于作者样本实在太少,抽样方法又过分诡异,我认为实际上仅凭这62个样本也很难推断出两种行为模式与经济社会地位之间存在相关性,遑论因果性。

  因果推断,哎,虽然作者说自己不想因果推断,但是机制诠释就建立在一个个小的因果推断基础上。据本书序言中,郑的研究生导师,拥有教育学背景的熊庆年所说,郑少年丧父因此比一般孩子坚忍,从这一点其实也能看出几分端倪,这位老师对于因果推断的敏感度并不高,少年丧父与坚韧之间很难说存在稳定的因果性,坚韧可能发生在丧父之前,也可能是之后,这只是一种性格特点。

  作者的原话是——为了理解学生选择毕业出路的原因,因此使用建构主义的路径,而非实证主义。 方法论上采用了韦伯意义上的诠释学(Hermeneutics),不是判断变量关系,而是阐释行动主体的意义。 社会学的基本任务是“对以意向为取向的行为作解释性的理解,以探究人们行事与信仰的原因所在。”

  总之太怪了。

  研究方法是质性研究,不太懂。在本量化鼠鼠看来非常奇怪。 用了一个比较奇怪的抽样方法(非随机抽样),理论抽样(Theoretical Sampling),是扎根理论的一个研究方法,认为意义和分析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被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建构起来的,而并非如如同扎根理论的客观主义观点所认为的那样——意义内在于数据中等待着被发现。(Charmaz K, 2006, Constructive grounded theory: A practical guide through qualitative analysis )

  扎根理论基于具体情境,由研究者和受访者一起建构,所以理论推广性很弱?作者认为本研究可以外推,引用的文献是 王宁. 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 [J]. 社会学研究, 2002,(5): 123 - 125 大意是说,这个理论强调典型性,而不是普遍性。也就是说,本文得出的结论可以用来模拟目标掌控型和直觉依赖型这两类人的行为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类型,依旧不是具体的研究对象,他们是基于这62个研究样本抽象出来的概念,韦伯意义上的ideal type,而非真实写照。那就很怪,这个理论似乎鼓励刻意修饰而成的典型性?

  第一阶段,201510 - 201605 滚雪球邀请到 THU 18人,FDU 20人。 为降低分析难度,在样本选择过程中控制了部分特征,控制原则为:

  使用理论抽样(Theoretical sampling)的思路,围绕分析过程建构理论框架的需要,在关键特征上增加个案的差异性,着重选择能够带来最大理论潜力的个案。在关键特征中增加个案的差异性,差异化原则为:

  初步确立共同特征后,有目的地从FDU中选取24位受访者访谈;其中17位贫困生,10位女生。

  是不是可以说,作者的样本都是有目的地选择出来的,那推广意义有多少呢?

  不懂了,总之很困惑。书中列出的样本数量是62个(男44,女18),第一阶段还敢把女性全剔除,美其名曰排除性别影响,姐妹性别影响不是这么排除的吧,建议读读《看不见的女性》。

  研究对象(Y ):“毕业去向”即学校-工作转换中的个人选择 (Individual choice in school-work transition) ,职业优势、劣势地位评估不以种类为要,而是选择了职业地位的概念,由于不同职业类型之间的横向优劣并不明显,因此采用折中的策略,询问受访者是否满意、去向是否为本心所愿,即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自己的出路。

  社会出身弱势学生(Students from disadvantaged social backgrounds),弱势学生(beta):指四个维度上的劣势,SES属于低收入或较低阶层、农村背景、偏远地区、第一代大学生。(考虑了“积累不平等理论”(Cumulative inequality theory),基于学生具有劣势的比例分为四个类别(>=3 明显劣势,2不分裂时,1轻微劣势,0明显优势)

  研究提出两个习惯路径,目标掌控和直觉依赖,同时认为目标掌控模式与更高阶层相关,而直觉依赖与更低阶层相关,而两种习惯路径则与不同的毕业出路相关,为了简化分析,在评估出路优劣度时,作者使用了「个人期望」这种偏主观的测量策略。

  优势学生 ---> 目标掌控型 ---> 更好的出路(折中)

  弱势学生 ---> 直觉依赖型 ---> 更差的出路(折中)

  建议则非常有限,而且偏新自由主义范式,给弱势学生提了不少建议,这些建议都预设人的态度是可以轻易改变的,然而这并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社会学研究社会中的结构性问题,研究得好,但是建议部分就相形见绌,作者给寒门子弟的建议有:

  然后用一页不到的篇幅(即正文最后一页,不含后记),指出社会中的其他人(学校、教师和辅导员)也有责任,这方面的建议有:

  总之作者认为要让弱势学生学着走出认知舒适圈,让老师和辅导员多多指导,然后让研究者们一起欣赏“能动性与结构性力量抗衡的动人图景。”,作者在后记里说这本书是写给 像作者一样经历过文化障碍的学子 的(虽然研究样本将排名低于50%的排除出去了,你这Data Gap也太宽了吧),通常情况下,学者会将研究不足写在结论部分,作者写进了后记的末尾部分,可以理解为这意味着作者跨越了文化屏障?

  研究伦理也略搞笑,导论中写要坚持研究伦理、隐藏信息,写了北方大学和南方大学。

  第二章事无巨细介绍一番,什么“北方高校位于北京”、“2001年校庆期间,校长如何如何”是“红色工程师摇篮”;南方大学坐落于上海市,崇尚“自由无用”精神。就差把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写人脸上了,难道这是作者给普通读者(或者说作者您的写作对象,AKA,像作者一样经历过文化障碍的学子)设置的“文化壁垒”吗?

  平均3小时每人的访谈,感觉还是不太够,而且作者也没有评估其他人格因素(内生性)。受访者基本信息(问卷)部分不太美丽,我猜这位姐妹不太会设计问卷。那更遑论量化了,量化肯定是不行的,样本数量少得可怜。

  文章中摘录了不少访谈记录,我猜这也是这本书引起不少人共鸣的原因。但从学术的角度看,实在是差强人意。提出的两个解释路径,说这是布尔迪厄的脚注也好,其他学科知识的社会学阐述也罢,其实都不算新东西,不如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