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乐见年轻人与冷门专业的双向奔赴

  据7月16日《工人日报》报道,曾几何时,考古、文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专业是冷门和小众的代名词,近年来却成为一些年轻人在考虑的优选。北京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中心曾参与发布的一份《00后高考志愿兴趣报告》显示,人文专业方向,学生最感兴趣的前3个专业分别是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以及考古学。

  在不少人的认知中,文科专业毕业生相对不好就业,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以及考古学等专业,更是其中的“冷门”,有些专业甚至被指“天坑”专业。但近年来,这些“冷门”“小众”专业似乎逐渐热了起来,这与“文博热”有很大关系。

  考古、文物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专业成为更多年轻人的心头好并非偶然。一方面,现在年轻人更注重用兴趣来择业,乐于为梦想与兴趣埋单,不再只为就业而选专业。另一方面,这些专业就业并不差,工作也相对稳定。比如,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82家,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相比2012年的3069家,增长了1倍多。文旅部相关负责人曾介绍,“十四五”期间将加强考古学科和队伍建设,力争到2025年文物科研人员数量增长25%。

  开设考古、文物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专业的院校本就少,加之报考的人并不算多,就业竞争反而可能没那么激烈。同时,这些专业往往存在优秀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个人如果能够持之以恒,勤奋努力,相信能够做出一定贡献。“冷门”或“小众”的专业看似是一条窄路,实则也是宽广大道。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近年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充分的重视,这些都给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沃土。同时,“文博热”让全社会的“文化水位”渐涨,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并矢志为之奋斗的年轻人自然就多了起来。如此看来,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等昔日“冷门”“小众”专业成热门,也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

  不难想见,当越来越多年轻人满怀热情投身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伟大事业中,这支“生力军”也将对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带来很大助力。此前,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出现后继乏人的困境曾引发舆论关注,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投身其间,或将有助于缓解这种“断层”危机。

  当然,要让这些专业真正成为抢手的“香饽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其中还需要国家持续加大对相关行业、领域的扶持力度,不断改善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晋升通道、待遇等,让从业者能够更充分感受到职业尊荣感和使命感。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