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黄渤徐峥笑到飙泪,他能爆红不是偶然

  最近,一个叫《互联网体检》的小品火了。

  一个被新公司急着索要体检报告的主人公去医院体检,要想见主治医师,必须下载APP,否则“免费体验时间”只能按秒计算;

  要想快速抽血,必须立即充值成为包月会员,否则“抽血速度”慢得让人心焦;

  要想尽快拿到完整的X光片,必须额外付钱,否则只能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每周收到六十分之一的胸片。

  让人笑出眼泪的同时,又感到莫名的难过。

  这个小品,来自一档全新的喜剧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这是一档集结了各种新喜剧人的竞技类节目,光评委就凑齐了徐峥、李诞、马东、黄渤、于和伟。

  有导演,有影帝,还有国内堪称最会制作综艺的人,让人对这个节目十分期待。

  只是如今令人发笑的综艺节目并不少见,所谓的“喜剧综艺”,能够火出圈吗?

  事实上,它的爆红,从来不是偶然。

  有人曾说,笑是生活的解药。

  对普通大众来说,“喜剧”是平淡生活最好的调剂品,而各类喜剧综艺节目也成了最直接的来源。

  中国人大大方方做"喜剧"的时代,大概可以追溯到30年前。

  1991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档名叫《曲苑杂坛》的节目,说学逗唱轮番上演,一时间,观众守在电视前甚至舍不得上厕所。

  1994年,一个叫洛桑的年轻人横空出世,更是让这档节目到达了顶峰。

  他和尹博林搭档的《洛桑学艺》,成了许多人记忆中最初的喜剧体验。

  

  在这个系列节目中,他是一个身怀绝技却憨厚到有些傻的藏族小伙子,而尹博林则是个好为人师、胸无点墨的老师傅。

  师徒的配置,自作聪明和大智若愚的反差,好人有好报、小人被打脸的套路,都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洛桑也成了第一个带着偶像明星色彩的喜剧演员。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醉驾让洛桑一头撞上了大卡车,年轻生命的结束,也隐隐暗示着传统喜剧的衰微。

  曾经人人爱看的《曲苑杂坛》,慢慢成了国外马戏团的专场表演,逐渐淡出了大众视线。

  洛桑之后,有了郭德纲。

  严格来看,郭德纲想要振兴的相声属于曲艺类,这种“站在台前,依靠表演和逗趣段子来引得观众发笑”的表演形式,糅合了多种喜剧元素,也间接使得相声更加大众化。

  20年前,郭德纲想的很简单:“相声就得在剧场里演出。”

  但生存在剧场里的生意始终很惨淡。

  一直到2005年12月5日,《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相声界的草根英雄——郭德纲访谈》,让名不见经传的郭德纲突然来到了台前。

  文章里一句“郭德纲是中国相声界的奇人”,让他引起了无数人的好奇,进而红遍了大江南北。

  郭德纲等到了自己的艳阳天,也把“相声”这门艺术普及给了更多的人,为中国喜剧行业积累了更多的潜在观众。

  在这之后,出身相声、投身影视的贾玲,呈现了喜剧演员的另一种路径。

  她师承冯巩,原本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相声演员,相貌清秀,功底扎实。

  但她的性别似乎注定了发展的坎坷,就连贾玲自己都调侃,有时候在后台换衣服,感觉自己像进错澡堂子似的。

  她努力在节目里扮丑,让自己的体型膨胀到了几乎能忽略性别的地步,才开始引人发笑,被人认可。

  2015年的综艺《欢乐喜剧人》的小品里,她本色出演一个喜剧演员,穿上大红旗袍,头上戴着羽毛头饰,在台上又是生吃辣椒,又是一口气喝啤酒,还表演了一回“三秒啃西瓜”。

  男友的扮演者说:“你是个女孩,你完全可以不用这样。”

  她只回答了一句话:“我是真喜欢。“

  关于喜剧表演,贾玲曾经说过一句大实话:

  喜剧的成败兴衰,恰恰在她的这句大白话里说尽了。

  近几年《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的横空出世,为“喜剧”披上了更加大众化的外衣。

  节目播出期间总是话题不断,往往能够在槽点和笑点中赢得足够的曝光量,脱口秀演员们也开始声名鹊起。

  脱口秀的爆火,为新型的喜剧节目提供了足够的生存土壤。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一期里,有一个博得满堂彩的作品叫《三毛保卫战》。

  此“三毛”非彼“三毛”,三位演员,一起演绎了社畜最后三根头发努力生存的故事。

  一句“脱落,就是头发的宿命”既好笑又辛酸,戳中了多少观众的痛点。

  演员一本正经、甚至眼含热泪地演绎着头发之间的“生离死别”。

  最后,一阵大风让硕果仅存的三根头发没能逃过噩运。

  其中一根“头发”的那句“啊……我好像断了”,让人一时不知道是笑出了眼泪,还是物伤其类地流泪。

  他们越严肃,观众就笑得越开心。

  他们越是当正剧去演,观众就越能从这种巨大的对比中感受到带着讽刺的幽默。

  就像评委徐峥说的:

  如果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那么喜剧更像是把那些悲怆的、伤感的东西悄悄地藏起来,让你在欢笑过后,不经意地感受到一丝落寞,一丝难过。

  对..“超前点播”的讽刺、对现代人因压力过大而“脱发”的心酸、用夸张的语言和表演来表达生活中令人崩溃的“妖魔事件”。

  发笑之余也不免心有戚戚。

  就像你会被周星驰的喜剧电影逗得哈哈大笑,但电影结束之后也无法不去共情那份“小人物式的遗憾和悲伤”。

  因为那一瞬间,他几乎就是荧幕前的你。

  

  被称作“中国小品第一人”的陈佩斯在《圆桌派》里曾经给出了自己关于“喜剧”的定义——技术:

  然而,太过“技术流”的喜剧定义,并不是人人都接受的。

  到底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没人能给出唯一的答案,也少有人愿意去深究这背后的意义。

  因为对于大众来说,喜剧的终极意义,就是给人带来快乐。

  节目总预告片的最后,马东对着镜头总结陈词: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人说,获取快乐太简单了,打开任何一个app,都可能会被搞怪的短视频内容逗乐。

  也有人说,能让人真正记住并回味的快乐,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归根结底,生活不够快乐,我们要给自己找点“乐子”,而喜剧似乎是最简单直接的途径。

  被父母催婚、被年龄焦虑推着走的人,会喜欢《脱口秀大会》上何广智的“单身宣言”,对他的“我是爱情游戏里的NPC”深以为然;

  被工作压垮,深陷压力之中的人,会在看到《三毛保卫战》里因为熬夜做60页ppt而掉了一大把头发的男主角后,痛快地大笑;

  目睹性别不平等的人,会因为杨笠、颜怡颜悦等人的勇敢发声,而感知到力量。

  与此同时,那些被人看不上的、简单堆叠笑料的表演未必真的不好。

  就像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上,节目《三狗直播间》,没有喜剧结构,整个表演几乎全靠演员耍宝逗乐撑起来。

  

  高级吗?并不。

  好笑吗?这个节目的得票数并不低。

  不论是简单的引人发笑,还是深层次地给你的心灵来一次按摩,都是喜剧带来的小确幸。

  节目里,黄渤说的一段话很让人触动:

  “喜剧的内核是拆穿并接纳。相信每个人都有缺陷,但依旧值得被爱,喜剧就是活在当下的我们自己,喜剧理应被认真对待。”

  在李诞马东们的嘴里,喜剧的本质,是思考,是良药,是镜子,是真诚。

  但对普罗大众而言,喜剧的价值就是让人快乐,不用那么多意义也无妨。

  也许,每个人喜欢的“喜剧”并不相同,但快乐与幸福,一定是共同的终点。

  好好享受当下的快乐,就已足够。

  就像《一年一度喜剧大会》的主题曲唱的那样:

  人生已经不像话

  明天烦恼还会来的

  还要被他打败吗?

  消灭烦恼拥抱开心吧!

  作者?|?居潇潇,愿与你一起瞰见广阔世界。本文由十点视频原创首发。主播 | 一凡,电台主持人,声音温度探索者。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图,阅读更多推文▼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点个在看消灭烦恼拥抱开心?↓?↓?↓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