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虚无主义?丧B自救心法
本期要探讨的大问题是:如何克服虚无主义?
什么是虚无主义(Nihilism)?当然,如果从学术方面来讲,虚无主义分为本体论的虚无主义、认识论的虚无主义、生存论的虚无主义、政治上的虚无主义、美学上的虚无主义等等,但是我们今天就在一个最日常的语境中探讨虚无主义的问题:感知不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可以说,虚无主义就是哲学上的抑郁症,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就是感觉生活没有奔头,没什么意思,这世界上也没什么特别值得追求的事情,事情无所谓高下之分,怎么着都行,生活没有目标,人生没有意义……每天上班,下班,吃饭,领工资,花钱,打游戏,刷剧,氪金,买皮肤,买衣服,混吃,躺平,等死……如果问他成天这样活,你享受吗?他也不享受,他也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但他也不知道怎么改变,也不想改变,就是这么赖活着而已。
虚无主义还有还有另外一种日常的症状:喷子型人格。看什么都不顺眼,这不行,那不行,这个没意义,那个没意义,见什么都要无脑喷两句,甚至连自己也喷,你拿他还没办法,他先把自己喷了一通,然后躺在地上喷你,你说拿他能有什么办法。
那如果发现自己陷入了虚无主义,我们该怎么办呢?虚无主义有办法被克服吗?我们能否找寻到人生的意义呢?关于这个大问题,我们将会分享5位哲学家的看法,他们分别是:主张信仰至上的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主张一种意志主义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主张一种超人哲学的德国哲学家尼采,主张一种存在主义的法国哲学家萨特,以及主张一种荒谬主义的法国哲学家加缪。
如果把虚无主义视作一种病症,每一位哲学家视作医生,他们首先会给出他们的诊断,然后再给出他们的药方。
克尔凯郭尔对虚无主义的病因诊断:追求理性主义、客观主义和整体主义的西方形而上学,导致了对真实的个体化的生存的遗忘,从而导致了虚无主义。
克尔凯郭尔是一个丹麦哲学家,他生活在19世纪上半叶,当时主流的哲学是黑格尔的哲学,而黑格尔的哲学就是典型的理性主义、客观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形而上学,甚至可以说黑格尔的哲学就是把西方形而上学发展到了极致。
什么是形而上学(Metaphysics)?当然不是我们在中学课本里学的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思维方式,中学课本里面的解释和哲学圈里的主流解释说的不是一回事,在哲学圈里面,形而上学的意思,简单说就是,把这个世界分为表象和本质,当然本质是高于表象的,表象不是最真实的存在,最真实的存在是本质。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纷繁芜杂的世界都只是表象,而在表象背后,还有一个本质世界,这个本质的世界是统一的、永恒的、纯粹的、美好的,因而也是能给我们的生活赋予意义的。
而且,这种形而上学都会追求一种普遍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理论体系,也就是说,这个背后的本质或者规律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是客观存在的,无论什么稀奇古怪的现象,放到这个形而上学体系里面,都能解释得通。正所谓「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也就是都能够被理性解释得通的。
黑格尔就搞出了这么一理性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大全式的哲学体系,任何现象放进黑格尔的体系里面,都能够用理性的方式解释得通。当然,这么说听起来好像略带贬义,因为这里要介绍的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攻击的靶子就是黑格尔哲学。其实不仅仅是克尔凯郭尔,后面要介绍的哲学家,包括叔本华、尼采,他们都是以黑格尔为靶子而展开自己的哲学思考的,可以说,西方现代哲学发展的一大动力就是:黑黑格尔。
当然,我们本期节目讲的是虚无主义,不可能详细讲黑格尔哲学了,如果我们通过打比方来通俗地来解释黑格尔哲学的话,黑格尔哲学就像你在学校里面认真学习的一本权威教科书,这本权威教科书写得特别科学、特别理性,还写得特别厚,把世界上会遇到的问题都写上了,而且还形成了一套特别圆融的体系。老师还给你划了重点,给不同的题分了等级了,你把这些题都做会了,你就达到本科水平了,你如果还能把这些题做会了,你就能达到硕士水平了,你如果还能把这些题都给做会了,那你就达到博士水平了……你就跟打怪升级似的,一步一步地,从小学升级到博士,把教科书里面的所有知识都学会了,然后在学校里面参加了各种考试,你每次都考得非常优秀,基本上没有你不会做的题了。
黑格尔的理性主义的形而上学,就像这本权威教科书一样,为我们的人生意义提供了整体的解决方案,但是克尔凯郭尔认为,虚无主义的原因就在于,这只是一个假象,这套理性主义的形而上学,面对真实的生活毫无指导作用。
这就相当于熟读这本教科书的你一毕业就傻眼了,你发现这个社会上的事情根本不按套路出牌、根本就不在考试大纲上。比如说,你马上要大学毕业了,你到底是找工作,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你找工作的话,是找国企还是民企,是进互联网行业还是进实体行业?你如果考研的话,是出国读研还是留在国内,是继续读本专业,还是换一个更有前途的专业?你考公务员的话,是报考离家近工资低的,还是报考离家远工资高的?你说,这些抉择你该怎么选,哪本教科书上能把正确选项写给你?
又或者说,你现在准备谈恋爱结婚,你对两个女孩都有好感,但是,你娶了小芳就必须放弃小媛,你娶了小媛就必须放弃小芳,可是小芳和小媛都很好啊,她们俩之间并没有什么可以用理性说得清楚的高下之分的标准,你必须在小芳和小媛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我全都要」是不可能的,否则就犯重婚罪了。
注意,这倒不是说有一个正确的选项在那里,只不过你获得的信息不够充分,尚且不知道这个正确选项是哪个,而是,你怎么选都对,也怎么选都错。比如你硕士念完了以后面临要不要继续读博深造的问题,并不存在哪种选项是正确的,你选择读博会有读博的活法,你选择进社会工作会有进社会工作的活法,而且,无论你选择哪个选项,都会觉得:哎呀,会不会选另外一个更好呀……纠结就是人生的常态。
克尔凯郭尔认为,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种非此即彼的纠结场景,可以说生活中处处都是电车难题这样的困局,而且还是复杂版本的电车难题,电车难题的思想实验好歹还把无关变量给你清出去了,而生活中的难题简直就是盘根错节,错综复杂,根本没有个头绪。
当然我们刚刚举的例子都是很轻描淡写的,什么小芳和小媛之间的抉择,说得跟段子似的,但是,读者朋友如果是个活人的话,你在你自己的生活中肯定碰到过这种怎么选都对,也怎么选都错的场景,不存在说你学习了数学、物理学、哲学,然后熟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你就能做出正确的抉择的。也不存在你到知乎上发个帖子,问老铁们我该怎么选啊,然后高赞答案就能是正确答案了,不可能的。这种纠结感、无助感、彷徨感、焦虑感,是我们在这里无法用语言说得清楚的,但是读者朋友如果经历过的话,懂的都懂……生活是根本没有标准答案的。
在克尔凯郭尔看来,这是因为根本不存在什么理性主义的、普遍主义的、教科书式的人生意义解决方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与所有其他人都不同的独特的个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人,因此所谓的真理也只有主观真理,因而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该如何生活,不存在一种普遍的、教科书式的标准答案。比如,马云当年成功的那一套,今天拿来给你抄作业,你就能成为亿万富翁了吗?不可能的,因为你和马云的处境是完全不同的。
理性主义、整体主义和普遍主义的形而上学的问题就在于,它企图给你制造一个幻象:你不是特殊的,你不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你是一个平均人,你和所有其他人都一样,因此就好像存在一种适用于所有人都通用的人生意义解决方案——你只要读了这本教科书,或者听了这位大师的课,你就开悟了,你就找寻到了通往正确生活的钥匙了……
但这只是幻象,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整体主义式的人生意义解决方案,它反而导致了你对最真实的个体化的生存的遗忘,导致了你脱离了教科书就不会独立生活了,当你在真实的生活中遭遇到真实的场景时,比如面临到底是考公还是考研,面临娶小芳还是小媛的时候,整体主义的方案只会让你茫然无措。
既然理性主义、整体主义的教科书不顶用了,对于人生中的重大决策,你需要自己做出决断。注意,是决断,决断的意思就是它在理性上是无所谓正确与否的。对于没有标准答案的题,你该怎么解呢?
克尔凯郭尔说,不要忘了,人的生存的根本事实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真理都是主观的,如果外在的、理性的、整体的教科书不顶用了,我们就要回归内心,回归到自己内心一种最本己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非理性的,是用道理说不清楚的最内在、但又最真实的体验。
还是拿小芳和小媛来举例子,究竟在小芳和小媛之间怎么抉择,这是没有道理可言的,完全取决于你非理性的决断。就好比说,你后来娶了其中一个人,比如说娶了小芳,后来有一天,小芳问你:当初为什么选我而没有选小媛?你这时候千万不要给出理性主义的解答,不要跟她讲道理,比如说因为你更漂亮,或者因为你学历更高,你还傻呵呵地拿出了当年的直男小日记本,左面这一页写了娶小芳的好处和弊端,右面这一页写了娶小媛的好处和弊端,然后一加总——娶小芳的净收益大于娶小媛的净收益,所以此题的解就是:娶小芳。你还舔着脸跟你小芳说:嘿,老婆,你看,这道数学题多么理性、多么客观,多么有说服力呀。
你要这么说的话,晚上就要跪一夜电脑主板了。不要跟你的老婆讲道理!这倒不是说你老婆是不讲道理的人,而是,对于人生的重大决策任何道理都是不完备的、有破绽的,就比如说你说当初是因为你老婆更漂亮所以你选了她,那她就会反问:以后碰到一个更漂亮的你会不会就变心了呢?你通过算算术来娶老婆,这不是爱情,这是爱情买卖。
所以,你需要要给出一种决断式的、非理性的、没有道理的回答。比如这样的回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虽然从理性上来讲,你没有小媛漂亮,你的身材也没她好,你的学历也没有她高,道理我都懂,但是我的内心总有一种莫名的、非理性的、抑制不住的冲动,我就是要和你在一起,老婆,我爱你……
你老婆并不是要听你能给出理性的理由,而是要听你的态度。在关乎人生的重大决策方面,一切道理、一切理性都是无力的,甚至都是荒谬的。
对于伴侣的选择只是人生重大选择的其中一例,既然人生意义没有理性的、客观的、普遍的解决方案,在克尔凯郭尔看来,最终你人生意义的附着,需要落到信仰之上。
克尔凯郭尔这里所谓的信仰就是对上帝的信仰,而且,同样地,这种信仰也是非理性的、没有道理的,在克尔凯郭尔看来,信仰是不是真信仰,不在于理性的权衡,而在于一种承诺、一种誓约,在于当你只有自己这么一个孤独无助的自我时,敢不敢把自己这一百来斤完全交出去,面对信仰,纵身一跃。
克尔凯郭尔当然反对那种基于理性权衡的信仰,这些都是假信仰。西方哲学史上有很多企图通过理性来证明上帝存在、证明信仰的合理性的努力,克尔凯郭尔统统看不上。比如17世纪的法国科学家布莱兹·帕斯卡用理性的方式证明了对上帝信仰的合理性,搞出了个所谓的「帕斯卡的赌注」:要选择是否信仰上帝,我们就需要权衡权衡,帕斯卡列了一个矩阵:
要么上帝存在,要么上帝不存在,另一个维度是,要么我们信上帝,要么我们不信上帝,各种排列组合,得出的结就是:我们应当选择信仰上帝,因为如果上帝真的存在,那我们就赚大了,那如果上帝不存在,我们也没什么损失。那么面对这一盘博弈,你不必是一个赌场上的老手,只要你是一个聪明人,你就应该选择信仰上帝。
在克尔凯郭尔看来,这简直就是胡扯,这相当于是计算信仰上帝的性价比,这样的信仰也太廉价了,这就像你老婆问你当初为什么选了她,你掏出了你的直男小本本跟他算算术一样,对上帝的信仰如果是算性价比算出来的,这不是信仰,这只是做买卖。在这个意义上,克尔凯郭尔和希腊化时期的神学家德尔图良想到一块去了,德尔图良有一句名言叫做:「因其荒谬,所以信仰」。这意思就是,正是因为它是不讲道理的,所以对它的信仰才是真信仰,讲得通道理的信仰只是算计而已。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人,因而没有什么理性的、普遍的、教科书式的人生意义解决方案,要克服虚无主义,在于你敢不敢义无反顾地把自己交出去,找到自己愿意奋不顾身的信仰。
当然,虽然克尔凯郭尔讲的信仰是对上帝的信仰,但放在我们这儿的语境中,也不是说要我们一定要去信个什么教,而是说,你能不能找到那个让自己奋不顾身的那个使命、那个愿意做出承诺和誓约的事情。其实也就是汪峰老师说的「你有什么梦想?」梦想是出于热爱,梦想是非理性的,因为理性的教科书不能指导你的人生。
叔本华对虚无主义的病因诊断:人们总是在欲望的驱使下不停地追求新的满足。
为什么满足自己的欲望就造成虚无主义了呢?这就要从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说起了,而如果要说起叔本华的哲学,我们又不得不从康德的哲学说起,因为叔本华的哲学就是继承自康德的。
在康德的世界观里,世界分为表象世界和本质世界,之前提到,形而上学会把世界分为表象世界和本质世界,但是康德这里的二分不是形而上学的,而是一种认识论的,也就是说,人只能认识表象世界,但对于事物的本质,人的认识是无法涉足的。用康德哲学的话来说,我们只能认识现象界的事情,也就是我们的认知范畴能够投射其中的现象界。
就好比说,这有一个苹果,我能通过我的视觉感受到它是红色的,我能通过我的触觉感受到它丝滑的手感和它的重量,我能通过我的嗅觉感受到它的清香的气息,我能通过我的味觉感受到它酸酸甜甜的味道……但是,撇除这些现象,你如果再问我:这个苹果本身是什么?这我们就没法认知了。
本质并不在时空之中,时空本身就是我们认知的形式,对于本质世界,我们是不可知的,康德把这个本质世界里的东西叫做「物自体」(things-in-themselves),德语原文叫做Ding an sich。
物自体就相当于我们对表象能够产生认识的「第一推动力」,因为表象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它必须要有这个「第一推动力」来刺激我们的认知形式才行。但是,对于这个「第一推动力」本身,我们无法对其做出任何描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康德是一个不可知论者。
说完康德哲学,我们回到叔本华的哲学,叔本华一方面继承了康德的这个二分世界观,把世界分为表象与本质,但另一方面,叔本华也对康德的哲学进行了改造。叔本华认为,康德哲学还不够彻底,康德的物自体并不是不可描述之物,在叔本华看来,这个物自体、这个使得表象得以产生的「第一推动力」就是意志。意志就是这个世界的本质,我们在经验世界中看到的各种现象的生灭运动,其背后都是由意志推动的。
什么是叔本华所说的意志?这个意志不单单指我要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的这种特定的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意志,它不是谁的意志,而就是一种无意识的存在。意志是一种底层的、盲目的、不可抑制的冲动,它没有任何原因和根据,它就是一种纯粹的倾向,这种纯粹的倾向就是:求生存、求存在,所以叔本华所谓的意志也叫求生意志,Wille zum Leben,英文是will to live,是一种求生存的意志。这种求生意志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它驱动着宇宙万物的生灭运动,我们套用现代科学的话说,就好比说万物都有一种抵抗熵增的意志(总体而言是加剧熵增的意志),动植物不停地繁衍后代,细胞不断复制自身,病毒不停地变异,都是在求生意志的驱动下的产物,甚至包括无生命物也是在求生意志的驱动下运动的,比如水往低处流,石头往下落,这也是在抵抗熵增,石头往下落就是引力的作用,有引力的话才能聚集成星球。
你要是觉得叔本华的这个所谓的求生意志有点玄乎不好理解的话,你就把它理解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虽然不是很准确,但有点近似。自然选择好像一个无形之手一样让生命不断进化,生命不断地觅食和繁衍,不断地求生存,不断地传播自己的基因,如果一件事情对传播基因有利,那么自然选择就会驱使生命去执行它。而且,这个自然选择是无目的的,达尔文学说的一个革命性的体现就在于他推翻了古代的目的论世界观,而叔本华所谓的求生意志也是无目的的,它并不是要往哪个方向去求生存,它既不向善也不向恶,求生意志就是一种盲目的冲动,一种不可名状的,推动这个世界运行的原始本能。
我们知道了这个世界是由求生意志驱动的,那么,这一套本体论在伦理上导致了什么后果呢,叔本华认为,这个驱动万物的求生意志就是所有人生苦难的根源。
首先,既然这个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你这个人作为一个表象,你的所有行动其实都是求生意志在驱动着你去做的,它的表现就是你身上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你的各种行动看似是出于自己的理性规划和自由意志,其实就是求生意志通过欲望来诱使你去实现它自身的工具而已。你是不自由的,你只是求生意志的奴隶。
比如说,求生意志的一种最直接、最坚决的表现就是生殖意志(will to reproduce),因为求生意志要求生存,那就要抵制死亡,抵制死亡的方式就是繁殖后代。人的两性关系、爱情、婚姻,无非就是生殖意志实现自身的工具。你以为你在你的朋友圈里面给你的男神、女神点赞、投币、一键三连是出于你对他发的这条朋友圈的在理智上的认同吗?不是的,你就是一个工具人,是生殖意志主宰着你去给你的男神女神点赞投币加一键三连的。
此外,你以为追求到自己的男神或者女神以后,生活就圆满了吗?就像小时候看的童话故事一样,王子和公主幸福地在一起了,然后画面渐白,故事结束。
然而,真实的生活不是这种剧情,在求生意志的驱动下,人就有无穷的欲望要去满足,并不会有圆满的一天,你会在欲望的苦海里无尽地煎熬。要么,就是欲求不满,你很焦虑、很痛苦,要么,就是欲望满足了,你觉得「就这?」,然后陷入一种空虚感之中。
这就好比说,你提前两年准备考研,你每天起早贪黑,用功复习,满心期待能够考研成功,为此你很焦虑,你害怕失败,结果你还真没考上。你想要得到的东西没得到,你很痛苦,你很悲伤,你满地打滚。然后你第二年又参加考研了,这一次你吸取了第一年失败的经验教训,你第二年考上了,你满心欢喜,梦想终于实现。但是,你以为考研成功以后就完全上岸了吗?你这种开心的感觉没过三天就趋于平淡,你发现你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进入一个纯白色的至善状态,生活一如往常,你开始觉得无聊,开始念想其他东西,你想我要是谈个恋爱就好了,然后你去追求异性,又来了一轮和考研过程类似的经历。你就从一个欲望的漩涡跳向了另一个欲望的漩涡,永无止境。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上岸,苦海无边,根本没有岸,有的只是在没满足这个欲求之前的那个短暂的错觉,一旦踏上了这个岸边,这个岸就后移了,你永远也不会真正地上岸。
在这里,叔本华说出了他的那句名言金句:人生就是在欲望不满的痛苦和欲望满足后的厌倦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
所以,在叔本华看来,虚无主义的病因就是你屈从于求生意志,在欲望的苦海里不停地煎熬着。
叔本华开出的药方,一言以蔽之,就是否定求生意志,不要在虚幻的欲念中寻找人生的意义,你对欲念的执着只会造成你的痛苦和厌倦。
也许有人听了,会认为叔本华在鼓励自杀,因为自杀就算是否定了求生意志。
叔本华是明确反对自杀的,因为自杀并没有否定求生意志,反而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成全了求生意志对你的宰制。你之所以想要自杀,恰恰是因为你太爱你的欲望了,你承受不了你的欲壑难填。因此,自杀你就输了,这不是对虚无主义的克服,你这是对虚无主义的屈服。
自杀是无法否定求生意志的,那究竟怎么否定求生意志,叔本华开出了两味药:一味是审美,一味是禁欲。
①审美
为什么审美能帮助人否定求生意志呢?试想,平时你看待身边的事情,哪怕是看待网络上的事情,你都充满了各种欲念,要么就是感叹YYDS,要么就是感叹NMSL,现在的弹幕的戾气都很重,这就是受到求生意志的宰制的表现,因为你总是带着自身的利害关系去评判这些事情,所以你就看不开。
因此我们需要去欣赏艺术作品,因为审美是无利害的这里。这里说的审美不是刷短视频,而是去欣赏像诗歌,音乐,画作,戏剧这样的艺术作品。当你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的时候,你会暂时忘记自我,忘记自身的欲望,对艺术的审美会悬置掉你自身的欲念和利害关系,你不会急着去发弹幕评判,而是去共情。
比如,当你看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时候,如果你真正带着共情看进去了,你不会傻兮兮地发个弹幕问这里面谁是坏人?然后跟人在弹幕里撕起来,而是设身处地地与剧中的俄狄浦斯深度共情,感受到命运的无常。
欣赏画作、欣赏音乐也是同样的道理,艺术作品能有一种间离的效果,让你暂时摆脱掉欲念的宰制,能够直达所谓的理念世界,从而让你达到一种超然的状态,达到内心的平和。
但是,毕竟,艺术审美也只是暂时能让你获得内心的平和,等你走出剧院,走出展览馆,过不了多久,你还是会被世俗的纷纷扰扰所牵绊,你还是会回到痛苦和厌倦的钟摆之中。所以,想要克服虚无主义,审美这味药至多算是个药引子,正药还得是下一味药,那就是禁欲。
②禁欲
叔本华的哲学深受印度教和佛教的影响,所以他的哲学看起来非常佛系,叔本华说的在痛苦和厌倦之间的钟摆,从一个欲望的漩涡跳向另一个欲望的漩涡,这也就是佛学里面讲的「苦」。那么怎么样脱离苦海、离苦得乐呢,和佛学一样,叔本华的哲学也是讲求禁欲的,因为如果我们认清了世界的本质是意志,认清了我们痛苦的来源就是个体的意志,那么我们与求生意志进行抗争的终结解决方案就是彻底放弃抗争。
想要摆脱求生意志对人的煎熬,我们必须清除自己的各种欲念,这样的话求生意志就拿你没办法了,用中国话说就是无欲则刚。
叔本华认为,首先,你要克服性欲,之前也提到,求生意志最坚决的表现就是生殖意志,性欲就相当于把你身上的求生意志延续到了你死亡之后,让你的后代继续遭受求生意志的煎熬。于是呢,你的人生呢,就像是被上了发条,总是到处去求偶,叔本华的告诫是,不要期盼从什么爱情故事里面获得人生的意义,这些都是虚幻的。
当你戒除掉种种欲念以后,你的内心会有一种释然,当其他人遭遇到欲念的煎熬而满地打滚,浑身抽搐的时候,你面对这些欲念,比如女神对你示好了,你也只是微微一笑,绝对不抽。
做到禁欲的你,也就彻底地放弃了个体的意志,只有当你放弃了个体的意志,你才能和那个推动世界运行的意志合而为一。而这个时候,你就达到了一种「无」的境界,无欲,无我,充盈你的内心的是无比的喜悦,但同时你的内心又像平静的水面一样,没有一丝涟漪。自此,你就摆脱了痛苦和厌倦之间的钟摆,达到了佛家所说的涅槃的境界。
尼采对虚无主义的病因诊断:上帝死了。
我们虽然很多人没读过尼采的书,但是肯定都听说过尼采提出的一句著名的口号「上帝死了(God is Dead)」。上帝死了造成了欧洲虚无主义,虚无主义就是上帝死了的直接后果。
道理很简单,因为那时候的人们普遍信仰宗教,而人们的人生意义就是由宗教信仰来赋予的。大家想啊,我们的人生好短暂的,我们都会死,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会灰飞烟灭,nothing lasts forever。
但是,我们却对永恒有一种渴望,我们会觉得人生的意义应当由某种永恒性的东西来赋予,所以我们如果想要给自己的人生找到意义,我们就必须超越这个万物皆流、无物常驻的此岸世界,而锚定到一个超越的、永恒的彼岸世界那里去。
宗教就是一种对彼岸世界的信仰的产物。有了那个彼岸的信仰,我们才会觉得,我们在此岸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我们成天996,上班下班挤地铁,扶老奶奶过马路,这都是有意义的,我们在此岸世界越勤劳越有德行,就越能说明我们是能得到救赎上天堂的。我们在此岸的生活必须要勾连到彼岸的报偿之上,这样我们才会在此岸踏踏实实地生活。
但是,由于启蒙主义和现代科学的发展,突然有一天,我们得知上帝死了,根本没有彼岸,我们只有此岸,不会有救赎的到来,我们活着,然后我们就死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所以,尼采抛出「上帝死了」这句口号,并不是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抛出的,这不是欢呼,而是一种沉痛的宣告:上帝死了,虚无主义的时代来了,我们该何去何从啊?
那么这是不是说,尼采主张要返回到对基督教的信仰之中呢?就像之前克尔凯郭尔给出的方案那样,面对信仰,纵身一跃?当然不是,尼采是一个著名的敌基督者,敌基督就是反对基督教的意思,他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做《敌基督者》。
尼采认为,为什么人们会陷入虚无主义,恰恰就是基督教的彼岸信仰造成的。
这话怎么说?刚刚不是说上帝死了是虚无主义的原因,怎么这里又说信上帝就是虚无主义的原因呢?其实道理也是很简单,在尼采看来,根本没有什么彼岸,没有彼岸就没有彼岸嘛,本来这事儿没审美问题的,结果被一帮彼岸世界的信徒编造出了一个彼岸的谎言出来,搞得大家都信以为真了。但是谎言终究会被戳破,一旦谎言戳破,虚无主义就来了。
这就好比说呢,最后一个月快过年了,本来我打算领了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就开开心心地回家过年了,结果老板跑过来跟我说,不止有工资哦,还会额外发给你5万块钱年终奖。我说还有这好事儿,感谢公司,感谢老板!然后这个月我每天工作的都十分虔诚,都是抱着感恩的心来工作的。结果后来,你告诉我并没有年终奖,这是一个谎言,这把我失落的。本来你不跟我提这事儿我还挺开心的,结果现在我感觉自己跟丢了5万块钱似的,你说我回家以后这年过得能开心的吗?
同样的道理,恰恰是彼岸的谎言造成了虚无主义。
你以为尼采批评的只是基督教吗?当然不是,他批评一切编织彼岸谎言的形而上学。我们之前在介绍克尔凯郭尔的时候已经解释过什么是形而上学了,再解释一遍:形而上学就是把这个世界分为表象和本质,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纷繁芜杂的世界都是表象,在表象的背后,还有一个主宰表象的本质世界,这个本质世界是统一的、永恒的、纯粹的、美好的,因而也是能给我们的生活赋予意义的。
之前提到,黑格尔哲学就是一种形而上学,尼采这里拿出来当靶子的形而上学是柏拉图的哲学,柏拉图哲学也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柏拉图提出过理念论,世间万物并不是自在的,世间万物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分有了理念,桌子有桌子的理念,人有人的理念,善有善的理念。理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是纯粹的、永恒的,是高居于彼岸世界的。拉斐尔的那副画里面,柏拉图一手指天,指的就是那个彼岸世界。
这种柏拉图主义如果只是在哲学家小圈子里面糊弄人就算了,要知道,后来这种柏拉图主义用户下沉了,扩散到了千家万户之中,这就是后来的基督教。在尼采看来,基督教是柏拉图主义的一种变体,因为二者都编织了一套彼岸的谎言,柏拉图哲学也讲灵魂不死,善恶有报,只不过基督教是用户下沉了的柏拉图主义,尼采把它叫做「民众版本的柏拉图主义(Platonism for the Masses)」。
无论是柏拉图主义的形而上学,还是民众版本的柏拉图主义的基督教,都是建立在彼岸谎言的基础上的,这就是造成虚无主义的原因。
为什么对彼岸的信仰会导致虚无主义?这就要说道尼采哲学的一个关键点了,那就是生命力的展现。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说到尼采和叔本华的分歧了。尼采深受叔本华哲学的影响,尼采自己年轻的时候,读到了叔本华的《作为表象和意志的世界》这本书,深受启发,成了叔本华的迷弟,自己还写了一本名为《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一书。也是受到了叔本华的影响,尼采开启了自己的哲学之路,用尼采自己的话说:叔本华是他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教育者」。
但是,尼采后来自己的思想与叔本华分道扬镳,因为尼采认为叔本华的思想太悲观了,最终还导向了佛系的禁欲主义。尼采认同叔本华的地方在于:确实,一切都受到意志的宰制,但是,由这个前提,就必然导向了叔本华给的悲观主义的结论了吗?尼采并不认同这个结论。
关键就在于,尼采对叔本华提出的意志Wille,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叔本华的Wille 是一种求生存的Wille ,是Wille zum Leben,英文是will to live,而尼采的Wille是一种不停地要搞事情的Wille,是Wille zur Macht,英文是will to power,中文翻译叫做权力意志,或者强力意志。
英文和中文的翻译都没法翻出Wille zur Macht的意思,我们还是从Wille zur Macht与Wille zum Leben的对比中来理解。叔本华所谓的意志只是一种消极的求生意志,只是为了活着,为了自保,但是尼采认为,生命的首要原则不单单是求生存,而是生命力的释放,是要把自己变得的更强大,更充沛,更丰富,因而总是一种想要创造,要搞事情,想要获得更多力量的意志。简单说,叔本华的求生意志是一种消极的、求自保、求繁衍的意志,而尼采的权力意志是一种积极的、要搞事情、要变得更强大的意志。一个消极,一个积极。
所以呢,正是基于一种消极的求生意志,叔本华最终导向了要彻底否定意志,走向了佛系禁欲主义。尼采并不认同这个结论,用鲁迅先生的话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我们知道,鲁迅先生的思想深受尼采哲学的影响。
不同于叔本华,尼采却认为,生命意志是好东西啊,它是一种想要创造、想要搞事情、倾向于释放生命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蓬勃,更茂盛的权力意志。所以根本而言,怎么定义虚无主义?在尼采看来,虚无主义就是对生命力的否定。一切否定现实的生命价值的,让生命力衰颓的,都是虚无主义。
所以我们说回来,为什么对彼岸的信仰会导致虚无主义?因为对彼岸的信仰,导致了对现实的生命力的压抑。你这一辈子在此岸活着是为了兑现下一辈子在彼岸的幸福生活,这一辈子的此岸生活不是你的终极目的,那你还会好好活好这一辈子吗?
总结一下,在尼采看来,造成虚无主义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彼岸的信仰崩塌了,根本来看,虚无主义的原因就是对彼岸谎言的信仰本身,因为对彼岸的信仰压抑了此岸的生命力。
总体而言,分两步走:一是破,二是立。
破就是打碎一切柏拉图主义及其变体,包括形而上学,包括宗教信仰,甚至包括启蒙主义推崇的科学理性,这些否定生命的彼岸谎言都应当打破。
尼采写过一本书,名字叫做《偶像的黄昏》,副标题是「如何用铁锤从事哲学」,意思就是要用铁锤把那些彼岸谎言这些偶像统统打碎。
那进行完破的这一步,下面就进入到立这一步了,尼采要立什么呢?这就要说到尼采的超人哲学了。
什么是超人(Overman,übermensch)?当然,由于尼采著作的文学性,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但是我们大致可以说,超人是相对于上帝而言的。尼采说,「上帝死了,超人诞生」,超人就是此岸的上帝,当我们打碎彼岸的谎言以后,我们生存的意义无须再到彼岸那里去寻找,我们需要在此岸为自己的生存创造意义。超人不需要彼岸的救赎,超人自己就能救赎自己。
尼采说,「超人就是大地的意义」,超人不需要把人生意义维系在虚无缥缈的彼岸,超人热爱此岸的大地,超人立足于此岸的坚实地面上,就能自行创造价值。超人自己为自己立法,自己告诉自己应当怎么活。
这也要联系到「权力意志」这个概念来说,尼采哲学很多概念都是相通的,权力意志是一种想要创造、想要搞事情、倾向于释放生命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蓬勃,更茂盛的意志。而这种权力意志,在上帝死了之后,在此岸世界里,就更能发挥大用场了。此前都是彼岸的上帝教我们如何生活,我们都是按照彼岸的价值来安度自己,而现在,我们可以在此岸的大地上自行创造价值了,我们的生命意志、权力意志终于可以得到尽情发挥了,这可是应当开香槟的事情。
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会为这事开香槟,据此,尼采区分了两种道德,或者可以理解为两种生活方式,一种叫做奴隶道德(Slave Morality),另一种叫做主人道德(Master Morality)。
奴隶道德就是之前提到的柏拉图主义的信徒,以及基督徒,也包括叔本华这种佛系禁欲主义者,就是不敢自己给自己创造生命意义,他们就不会为上帝死了开香槟,他们总会用虚假的彼岸信仰自我欺骗,压制自己的生命力,把人生希望寄托在虚妄的观念里。
而主人道德则与此相反,就像之前提到的鲁迅先生说的,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主人的道德也就是超人的道德,超人在荒芜的大地上自行创造生命的价值,尽情释放自己的生命力,自己救赎自己。用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的话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
尼采的告诫是,我们应当拥抱主人道德,而要摒弃奴隶道德,奴隶道德是生命的凋敝,主人道德才是释放怒放的生命。
萨特对虚无主义的病因诊断:人的生存本身就是一种虚无。
我们需要从萨特的一句名言金句说起:「存在先于本质」。这句话如何理解?萨特首先区分了两种存在,一种是物的存在,另一种是人的存在。物的存在是本质先于存在的,就比如说一个杯子,这个杯子在被制造出来之前,它的本质就已经先存在了,它的本质就是它是一个杯子,一个盛水的容器,这就是它的本质。而且它是逃脱不了它的本质的,哪怕它被打碎了,它也是一个碎了的杯子。
但是,人有这种固定的本质吗?人没有,人不是一种现成的、确定的存在,人的本质总是有待形成的,人可以是好人,可以是坏人,可以是程序员,也可以是up主。人总是面临可能性的,人总是不断地将自身推向将来的可能性,人不外是自己主观选择成为的那个东西。人永远不会是什么,人永远都在成为什么。
萨特认为人不同于所有其他物的地方在于,人是自由的。注意,萨特这里说人是自由的,并不是像有些其他哲学家那样,说人是具有自由意志的,好像自由只是人的属性之一,萨特说人是自由的,是说人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自由,这是一种绝对的自由,因为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空无、一种虚无。
为了方便我们理解萨特哲学,我们不妨这三个概念看做是相通或等价的,那就是「人的存在」,「虚无」,以及「自由」。人是没有固定的本质的,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虚无,因而人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绝对的自由。
人是自由,这听起来好像是对人的一种褒奖,裴多菲有诗为证: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经常被人视为是至高的价值。
但是,萨特说的人的自由,不是说我既可以自由地选择吃炸鸡,又可以自由地选择吃麻辣烫,萨特说的自由是人的一种根本的处境,也就是,你没有固定的本质,你永远是面向可能性而生活,而这种绝对自由的处境,对于很多人而言,又是可怕的,因为这意味着你得不停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积极主动地行动,去创造自己生活的意义,而且任何他人都帮不了你,你只能自己去为自己创造生活的意义。而这,又好累啊,这意味着你永远没有舒适圈,你永远要不停地出圈。哲学家弗洛姆有本书的书名就叫做《逃避自由》,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人惧怕自由,想要逃避自由,于是,他们就陷入一种自我欺骗的状态中。「自我欺骗」也是萨特哲学的一个术语,它的法语是mauvaise foi,翻译成英文是bad faith,直译过来就是「坏的信仰」的意思,其实简单说就是自己给自己贴标签,来自己骗自己——我不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不是一个面向可能性的人,我是有本质的,我是有标签的,他们都说我是一个打工人,啊对对对我就是一个打工人,他们都说我是一个up主,啊对对对我就是一个up主,然后我就躺在自己给自己编织的标签里面感觉很舒服,感觉自己很圆满了。我把自己这一百多斤的身子整个儿交给这些个标签了,我只需要像一个up主那样去活着就行了,我自己就不用做出自由的选择了,我就成了一个物,成了一个本质先于存在的东西。
萨特会说,你这是自己骗自己啊,这些个标签都是他人给你编的,你还真信了?你这一百多斤的身子是交不出去的,因为你无论如何都是自由的,用萨特的话说,「人是被判为自由的」,这是逃无可逃的,因为人的存在本身就是虚无。
其实萨特并不讲求要克服虚无,因为这是人的根本生存处境,他反而认为,人的这么一种虚无的根本处境,并不是一件让人悲观的事情,反而,你去自欺式地逃避自己的虚无的处境,逃避自由,反而是可悲的。
人的绝对自由,对于很多人来说,确实是一种重负,因为自由意味着你要去承担自由选择所带来的责任,但是,人的绝对自由也意味着人的尊严以及人生活的希望。试想,如果人也是一种本质先于存在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一种已经被定型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
大家都看过科幻电影《降临》,这电影里有个设定,就是你获得了一种超能力,能把自己的一生一眼看到头,你能提前知道,自己以后做什么职业,和谁结婚,生几个孩子,甚至都能提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这样一眼看到头的生活,稳当是挺稳当的,但这还有什么活头呢?这不叫生活,这叫出席自己的生活。而真正有意义的生活,就在于它总是面向可能性的生活。
当然,萨特说我们永远是自由的,这倒不是说,你可以活成你想要的任何你想要成为的样子,萨特说的自由是一种意识上的自由,并不是说我想自由地成为亿万富翁我就肯定能成为亿万富翁,而是说,人不存在这样一种状况:活到这个份上,我已经活圆满了,而是,我总是可以有所作为,总是可以make a difference,我总是面向可能性而生活。
人的这种总是面向可能性而生活的境遇,就为我们的积极行动打开了空间,萨特的哲学是一种行动的哲学,它讲求我们要不停地行动,去积极地塑造我们的可能性,这样的生活,才是不油腻的生活。
我们虽然逃无可逃地处在一种虚无的处境中,这种处境,我们不要逃避,我们要认清这种生存处境,剩下的,就是积极地去行动。所以萨特行动哲学给我们的启发简单概括就是:认清形势,干就完了。
加缪对虚无主义的病因诊断:荒谬感。
什么是荒谬(Absurdity)?荒谬是一种感受,是一种荒谬感,就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感觉这一切都很荒谬,很没有意义,我做的这些个事情都很没意义,很荒谬。
这个荒谬感的来源,并不是说世界本身是荒谬的,而是说,世界本身并没有自身的目的和意义,正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世界只是存在在那里,不好不坏,不悲不喜,它本身并不荒谬。而荒谬感真正的来源在于,我们人总是要追问目的和意义的,于是,生存在这个世界中的我们,总是会把自己对于目的和意义的期待投射到这个世界上,但是刚刚我们说了,世界自身是不带目的和意义的。每次我们都想要问世界要意义,但世界却对我们毫无应答,于是,我们就总是会感受到一种我们的生存和世界本身的有一种深深隔离感,而这种隔离感,就是荒谬的来源。
荒谬感就是让我们感觉到,这个世界与我无关。
当这种荒谬感来临的时候,比如,我正玩命996呢,此时正听着领导在会上对我训话,突然一阵荒谬感来临,万物静音,我就看见领导的嘴一张一合不知道在说哪国语言,这时候我不禁自问:我的生活,我手头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吗?我每天一大早起床,挤地铁上班,跟同事勾心斗角,听领导训话,下班挤地铁回家,瘫坐在沙发上,听老婆念叨她今天买的新衣服……周而复始,每天都这样生活,上班,下班,结婚,生子,生一胎,生二胎,生三胎,做房奴,做孩奴,然后老去,放盒子里。现在,我抬眼一看,领导正跟我训话,但这一切又与我何干呢?
每当遭遇到这种荒谬感,我矗立在原地,突然觉得身边的一切都好荒谬,我深深地感到,这个世界与我无关——我是谁,我在干嘛,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加缪为这种荒谬感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西西弗斯的神话(The Myth of Sisyphus)。西西弗斯是希腊神话里的一个国王,由于得罪了众神,众神就判给了他一个最严重的惩罚,这个最严重的惩罚不是把他给弄死,而是罚他把一个巨石推到山顶。但是,每当西西弗斯费尽力气把巨石推到山顶,巨石便会滚落到山脚下。于是,西西弗斯又要把石头再推回来。周而复始,西西弗斯永远都在做着这样一种重复而没有意义的事情。众神认为,没有哪种惩罚能比这个更狠了。加缪说,我们人的处境就像是西西弗斯一样,每天做着重复而无意义的事情,处在深深的荒谬之中。
面对生存的荒谬,加缪的方案是:面对荒谬,我们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反抗荒谬。
加缪说,一般而言,面对荒谬的生活呢,通常人们会有三种反应,我们来看看其中哪种是真正的反抗荒谬。
第一种反应是自杀。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这本书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如果人生没有意义,那么面对荒谬的人生,我们为什么不去自杀呢?
但是,加缪随即反驳了这种方案,因为自杀并不是对荒谬的反抗,而毋宁说是对荒谬的投降,这是一种懦夫的行为。肉体上的自杀并不是反抗荒谬,而是逃避荒谬。
第二种人们的反应是,投身宗教信仰,我们之前提到的克尔凯郭尔就会赞同这第二种方案。
但是,加缪认为,这第二种方案依然不是对荒谬的反抗,因为在加缪看来,第二种方案是把荒谬神化了,克尔凯郭尔所信奉的「因其荒谬,所以信仰」就是把荒谬神化了,但是,荒谬本身既不是坏的,也不是好的,它只是毫无理由地在那儿而已,如果把荒谬神话,智能说明你心里面还是放不下这种荒谬感,这依然是对荒谬的屈服,不是反抗。
而且这第二种方案比起第一种方案也没好到哪里去,因为第一种中方案是肉体上的自杀,而第二种方案,则是理智上的自杀,这相当于把自己的理智都交出去了。
加缪认为真正的反抗荒谬的方案,是第三种方案,也就是享受当下。
确实,生活很荒谬,但是,你之所以会总是怀揣着这种荒谬感,就是因为,你脑子里面总在想着,我的生活、我做的这个事情,未来能换来什么目的,什么意义呢?问题就在于,你对这些意义、目的的渴求,恰恰导致了你与世界的隔离,导致了荒谬。生活哪有那么多超出生活本身的目的和意义呢?对超出生活本身的目的和意义的不切实际的期许,才是造成荒谬感的根源。
所以,加缪给的药方就是,接受无意义,不要想你的生活有什么目的和意义,生活的意义就在于生活本身,超出生活本身的目的和意义是不存在的,一切都在于生活的过程。
加缪的意思有点像前两年热映的一部电影《心灵奇旅》的意思,电影里的主人公废了半天劲,非得找到那个人生中的大目的、大意义、大真理、大归宿,结果到头来才发现,人生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大目的、大意义、大真理、大归宿,即便是电影中所说的那个火花也不是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就是生活本身,就在于体验生活的每一刻。
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所追求的那些只有在未来才有可能兑现的目的与意义都是虚幻的,我才能将我人生的重心从未来转移到当下,不要问未来它能换来什么意义和目的,我们应当享受每一个当下能够带给我的体验,无论它是痛苦还是欢愉。
之前我们提到的西西弗斯的故事只说了上半段,上半段听起来好像是个悲剧,西西弗斯周而复始地推着巨石,但是,故事的下半段是,西西弗斯自己明白他的重复的劳作是没有意义的,他接受了这种无意义,面对荒谬的生活,他采取了一种藐视的态度,他并不企图从中获取什么意义了,而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享受他推石头的每一刻。
在《西西弗斯的神话》这本书的结尾,加缪这样写到:「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的内心感到充实,可以说,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本次研讨会摘要如下:
克尔凯郭尔:信仰至上
诊断:理性
药方:信仰
叔本华:意志主义
诊断:欲望
药方:禁欲
尼采:超人哲学
诊断:谎言
药方:超人
萨特:存在主义
诊断:虚无
药方:行动
加缪:荒谬主义
诊断:荒谬
药方:当下
对上述言论,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详情的话,可以参考:
◆克尔凯郭尔 著,《最后的、非科学性的附言》,王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叔本华 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尼采 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钱春绮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
◆让-保罗·萨特 著,《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
◆阿尔贝·加缪 著,《西绪福斯神话》,郭宏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
◆唐纳德·A.克罗斯比 著,《荒诞的幽灵》,张红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
欢迎你也同哲学家们一起参与到对这个大问题的讨论之中,他们的看法发表完了,现在,轮到你来发言了,请投出你的一票,并在留言区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