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与历史反差太大,雍正最宠爱的人不是甄嬛而是华妃

  《甄嬛传》这部电视剧想必大家一定十分熟悉,一直到《如懿传》都播完了,大家都还在对其念念不忘。在这部剧中我们看到的是,甄嬛是雍正最爱的妃子,即使嬛嬛任性离宫,雍正还是在甘露寺的凌云峰见了她一面后重新宠爱了她。但是在历史上其实雍正最宠爱的不是嬛嬛的历史原型,而是华妃的历史原型。

  在电视剧中华妃是一位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后宫妃子,她的嚣张主要来源于她的哥哥年羹尧的官职、她的丈夫雍正的宠爱还有她自身的性格。在后宫中,华妃除了皇上和太后其他的人都不放在眼里,这也间接的导致了华妃在后宫中树立了非常多的“敌人”。在这些“敌人”中,嬛嬛便是其中一个。

  由于华妃还间接害死了嬛嬛的第一个孩子,导致甄嬛对其更加不满,到了恨入骨髓的地步。除此之外,在电视剧中,华妃一直都生不出孩子,原因是太后和皇帝忌惮年羹尧在朝中的势力,怕他会利用这个孩子谋反,因为年羹尧是武将,手握重要的兵权,如果真的到了逼宫的地步,怕是逃也来不及了。

  所以,在电视剧中,雍正其实是一直在利用华妃的,可能初期对华妃有爱情,但是到了后面这样的爱变成了利用,利用对华妃的宠爱来“讨好”年羹尧、安抚年羹尧,利用对华妃的宠爱来使年氏一族对皇帝掉以轻心,从而可以更好地铲除年氏一族。在权力的斗争中,任何爱情都会变质,从前乖巧可人的人儿,现在看来是阿谀奉承的嘴脸,从前鲜衣怒马的少年郎,现在看来只是对你充满了利用,任何的甜言蜜语,不再是发自肺腑,而是敷衍的“外加辞令”。

  在这当中唯一不变的是华妃对雍正的爱,她的喜怒哀乐一切都与皇帝有关,她可以为了重获雍正的宠爱将自己最亲近的宫女送给皇帝,以前她最厌恶的手段——谄谀献媚,现在也不得不用了。她变了,变得喜欢惩罚宫人,言辞犀利,手段狠辣,但是,她有什么办法呢?她在这后宫中,要与那么多的女人去争夺皇帝的宠爱,皇帝也不能只宠爱她一人,她只能妥协……直到她看清这一切不过是海市蜃楼……我想电视剧中华妃对雍正不变的爱是唯一一点与历史上符合的地方吧。

  在历史上,华妃确实受到了雍正的很多宠爱,但是这种宠爱真的没有利用。华妃在历史上也不是个飞扬跋扈的人,而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子。她不像后宫其他妃子那样对雍正有畏惧之色,对着雍正也经常开怀地笑,所以雍正觉得这个女孩子非常不做作,很真实,和她待在一起的时候也非常的开心,不会感到有压力,能够做回自己。在雍正即位后,华妃也没有恃宠而骄,而是一直保持着她的天真活泼的性格,对雍正一心一意。

  历史上的华妃从不因为她的兄长的功绩而对皇帝索取什么,她得到的一切都是雍正对她真正的爱。在后宫中华妃的地位仅此于乌拉那拉氏皇后,也从未有过对皇后的不敬。最重要的是,历史上的华妃为雍正生了很多的孩子,几乎包揽了雍正在位十一年的所有子嗣,只是后来都不幸去世。可见,雍正从未对华妃有过忌惮之心,也从未利用过华妃,如果有,就不会和她生那么多的孩子了,而是像电视剧里那样让她生不出孩子。

  在电视剧里,华妃是撞墙自尽而死,而且遭到了后宫中众位妃子的“弹劾”与背叛,落得一个“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的下场。在历史上,华妃是生完孩子后,体弱虚弱而死。在华妃死后,雍正整整三天都无法从华妃逝世的消息与现实中走出来。最后,雍正为华妃拟的谥号是敦肃皇贵妃。在古代“敦”这个字是有非常重要的含义的,如果不是雍正爱华妃到骨子里,怎么会给她这么一个重要的字作为谥号。

  虽然《甄嬛传》是一部非常良心的古装电视剧,它的服装和道具是非常符合历史的,但是关于雍正真正爱的妃子,我还是不能认同电视剧。近期热播的《如懿传》也是因为乾隆真正爱的人是富察皇后还是如懿被观众和网友讨论得不可开交。而与之对比的《延禧攻略》就是因为符合历史上乾隆的感情之路,所以被很多观众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