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电影史,参考资料整理——非原创
卡尔,德莱叶
瑞典古典电影学派()
维克多,斯约斯克洛姆(1879——1960)
瑞典艺术电影之父
园丁
《塞尔日,维根》《鬼车魅影》
影片大多采取北欧民间故事,带有某种传奇或神秘色彩
在《野草莓》中扮演角色 老教授
莫里茨,斯蒂勒(1883——1928)
《阿尔纳的宝藏》《戈斯塔,柏林的故事》
《古庄园》鼓风机1923
《火红的小花之歌》
古斯塔夫,莫论德
瑞典现代主义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1918——2007)
分别于1960 1960 1972 1982
四次获得奥斯卡
《处女泉》《杯中黑影》《呼喊与细语》《芬妮与亚历山大》《夏夜的微笑》《魔术师》《女人的期待》《第七封印》《犹在镜中》 ? ? ? ? ? ? ? ? ? ? ?《野草莓》1958年在柏林获得最高奖
伯格曼开辟了现代主义哲理电影的先河。他最早运用意识流等复杂的电影语言手段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哲理思考,在这方面比法国“新浪潮”和意大利的费里尼等人还要早几年。他试图把电影从世俗的娱乐形式改造成为高度个人化的艺术形式。
他的影片始终贯穿着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在各种困境中寻求解脱的心路历程的探索,力图开拓一条通向人的内心世界的途径。伯格曼被公认为是现代电影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
40年代拍的影片有:《危机》《开往印度的船》《黑暗中的音乐》《渴》和《监狱》。
50年代拍摄的《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野草莓》、《魔术师》使其跻身于世界著名导演之列。
60年代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在用摄影机窥视人的灵魂,如“沉默三部曲”,《犹在镜中》( 1961)、《冬日之光》(1962)、《沉默》( 1963)等
70年代的作品有:《呼喊与细语》(1972)、《蛇蛋》(1977)《秋天奏鸣曲》(1978)
1981年,伯格曼着手拍摄他白称为“最后一部影片”《芳妮和亚历山大》。
影片特点:人物最多、情节最复杂、规模最大、视野最广阔、拍摄费用最昂贵、放映时间相对较长,达三个多小时。
影片中有六十个有台词的角色,一千二百个群众演员,是一部把喜剧、悲剧、滑稽剧和恐怖片熔于一炉的家庭纪事。
影片重复再现了他过去影片中的主题和人物,一切他所迷恋的事物。他自称这部影片是他“作为导演的一生的总结”,是“一曲热爱生活的轻松的赞美诗”。
1从题材内容看,大部分作品表现家庭内容。这些影片一般不直接反映社会现实、不着力描写外在环境和人物的外在行为,不注重展开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
2从主题上看,其影片涉及的问题几乎都是:上帝是否存在;生的痛苦、死的恐惧;人与人的难以沟通等。
上帝是否存在?人们为什么需要上帝?上帝与人的关系是怎样的?上帝的存在对人类是幸事,还是痛苦的根源?如何才能摆脱上帝的阴影?这些始终是伯格曼关心和探讨的问题。他一方面对宗教深深“迷恋”,另一方面又对宗教持有强烈的反叛心理。
3从人物上看,伯格曼影片中的主人公主要是教授、作家、画家、音乐家、演员等中上)层知识分子。
这些人都是二战后瑞典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们面对世界冷战和核灾难的威胁以及战后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尖锐化的精神危机,深感不安和忧虑,他们看不到出路,看不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伯格曼在电影语言方面的变化分几个阶段。
1、早期影片基本上采取了戏剧结构,情节曲折、故事动人、戏剧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
伯格曼把这一时期的影片称作“银幕戏剧”。2、从《野草薄》开始,伯格曼的电影创作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精神活动的表现,从而采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法。
3、60年代,伯格曼的作品由外在转向内在,由意识转向无意识或下意识、由理性转向无
理性世界,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的心理结构上,使影片成为“室内心理剧”
4、70年代中期以后,伯格曼重新回到“银幕戏剧”上来。《芳妮和亚历山大》的描写对像不再是孤独的个人和封闭的环境影片通
过传统情节剧模式来表现传统的善与恶斗争=的主题,被认为是恢复传统戏剧结构的集中
表现
伯格曼电影的特点:
1、其影片几乎都包含有隐喻和象征。《第七封印》本身就是一个隐喻,片名取自圣经故事:天主的羔羊(即耶稣)把第七封印拆开,作为世界末日和最后审判来临的信
号。伯格曼历来很少解释r已的彩.,L大于《第七封印》,他却明确指出这是一个隐
喻。
2其影片几乎都包含着对某个哲理或人生哲学问题的探讨,在他的影片中,哲学内容不是强加于作品的,也不是存在于作品的形象结构之外,而是从影片情境中产生出来的,而隐喻和象征则往往是他用来表达哲理意念的手段。
3、伯格曼在摄影构图、色彩影调、环境渲染、剪辑技巧和指导演员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
过传统情节剧模式来表现传统的善与恶斗争=的主题,被认为是恢复传统戏剧结构的集中
表现
瑞典电影始于一个小镇——克里斯蒂安斯塔德 后来形成svenska bio公司
1910年 ?因为经济倒退,瑞典人大量移民美国,所以拍摄了希望阻止移民的影片,因为资金有限最远只能到达英国,在英国拍摄移民上当受骗,酗酒流落街头的影片
1912年一个小型的电影公司搬到了斯德哥尔德组织了制片厂开办了电影实验室,开始又组织地生产影片
莫里茨,斯蒂勒 是个戏剧导演
维克多,斯约斯克洛姆 ?加入svenska bio前是戏剧演员经理人
查理·迈格努森是制片厂老板
摄影师朱里斯,杨森 ?多重曝光想当先进
第一个学生兄弟 亨利克《横渡激流》利用自然元素强化剧情
古纳,菲舍尔
开创具有瑞典传统的拍摄手法
维克多,斯约斯克洛姆剧情片《塞尔日,维根》
莫里茨,斯蒂勒喜剧
拉洛洛夫
1918年几家小工作室组合成了斯堪蒂亚电影公司
《穿靴子的猫》
约翰,布尼斯改编
1918年——《生死恋》
斯约斯克洛姆扮演逃犯 伯格,埃文德
1919
斯堪蒂亚电影公司和svenska bio合并
svenska filmindustri(sf)
卡尔,德莱叶
《圣女贞德》
的sf第一部电影 ?牧师的遗孀
本杰明,克里斯滕森
1922 ?爱时坩埚
1924年 ?瑞典默片 ?莫里茨,斯蒂勒《戈斯达传》 ?去好莱坞
1928年回
瑞典古典电影学派(1913—1929)
维克多,斯约斯克洛姆
主要风格:
1.影片大多取材于北欧的民间故事,善于在这些有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中渗透入“劝人为善”的
道德伦理和赞扬“博爱”的基督教精神;
2.摄影手法独特,巧妙运用“闪回镜头”,并将自然风景(如海洋、礁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
一种戏剧元素,在表现人物情感时起到巨大的烘托作用;
3.在影片中大量运用了二次曝光、三次曝光和叠印等摄影技巧,
力,对丰富的电影语言和电影表现手段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4.1957年,在英格玛·伯格曼的《野草莓》中扮演了男主角,他教科书式的表演对影片的成功
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莫里兹·斯蒂勒
代表作品:《阿尔纳的宝藏》(1919)、《戈斯塔·柏林的故事》(1924)主要风格:
1.善于利用外景和自然景观,使完美的视觉造型成为叙事的积极因素,营造浓厚的诗意;
2.灵活巧妙的使用移动摄影手法,将摄影棚的美丽布景和自然景观和谐地结合起来,具有壮丽的
美感效果;如《阿尔纳的宝藏》送葬场面;
3.善于处理室内戏剧,围绕几个富于激情的人物来结构情节
对美国导演恩斯特·刘别谦的精致喜
剧电影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4.造就了一代明星葛丽泰·嘉宝,使其成为20—40年代米高梅影片公司的当红花旦。
(在百度百科上是1907年)1909年 ? 斯温司卡公司在斯德哥尔摩成立
查尔斯,麦格努森为了实施一种影片的配音方法而成立起来的
在拍摄小型歌剧《瓦姆兰人》
第一部成功的作品是缪克,林登、伊凡海德奎斯特主演的无声片《移民女》
1912年《幸福的套鞋》
查尔斯,麦格努森请 约史特洛姆和斯蒂勒 担任导演
开始效仿丹麦情节戏
莫里兹·斯蒂勒的《黑色的面具》(1912)、《吸血鬼》(1912)、《当爱情死去的时候》(1912)、《红塔》(1914)、《翅膀》(1916);斯约史特洛姆的《血的声音》(1913)和《爱比恨有力量》(1914)等。到1917年,斯约史特洛姆已拍摄32部故事片。他探索电影的表现手段,力求揭示社会问题。1913年,他停止模仿丹麦电影,拍摄了一部重要作品《英格保·贺姆》,1915年,他又拍摄了影片《罢工》。莫里兹·斯蒂勒为瑞典喜剧样式影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拍摄了喜剧片《现代女权运动者》(1913)、《爱情和新闻事业》(1916)、《汤姆斯·格拉尔最好的影片》(1917)等。
斯蒂勒第一部侦探片《黑色面具》
瑞典电影的创造性在1914年以前在 ? 斯蒂勒《边界争执》和约史特洛姆《英格保,贺姆》
社会问题:约史特洛姆《罢工》
1916年《工程师勒贝尔的奇遇》 ?约史特洛姆饰演双重角色
1917年《塞尔日,维根》在这部影片里,确定了后来被称之为“瑞典古典学派”的一些美学原则。
斯蒂勒是一个感情丰富、修养很高、同时又易受别人影响、几乎带有女性那样温柔的人。但他常以完美的造型方法,使他的作品带上一种高度浓厚的诗意。
这个学派的影片对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做了富有诗意的描绘,常常采用实景拍摄,力求表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同时也展示了人们与邪恶的斗争。
斯约史特洛姆对瑞典电影的题材进行了改革,他使农民、渔夫、城市贫民第一次登上银幕。
1920年,瑞典电影如此兴盛,以致吸引了丹麦两位优秀的导演本杰明·克利斯登森和卡尔·德莱叶来到斯德哥尔摩工作。关于后一导演在4个国家所摄制的作品,我们留待以后再予叙述。
斯约史特洛姆根据冰岛作家J.西古永松的剧本改编的《生死恋》(1917)、根据瑞典女作家S.O.L.拉格洛夫的长篇小说改编的《煤矿女》(1917)、《英格玛尔的儿子们》(1918)、《卡琳?英格玛尔的女儿》(1920)和鬼车魅影(1920)。
克利斯登森《历代的巫术》《神秘的无名氏》《复仇之夜》
斯蒂勒的影片有根据芬兰作家J.林南科斯基的作品改编的《火红的小花之歌》(1918)及根据拉格洛夫的作品改编的《阿尔纳的宝藏》(1919)、《古庄园》(1923)、《古斯泰·贝林的故事》(1924)。
斯蒂勒《走向幸福》国际性影片
1930低潮复兴
30年代有声电影在其他国家的出现使瑞典电影在国际市场上丧失了竞争能力。
瑞典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斯约史特洛姆从美国回瑞典后拍摄的影片《瓦德雪平的马库雷尔一家》(1930,根据瑞典作家H.F.E.贝里曼的长篇小说改编)它具有音画结合的特点
1931年,导演莫兰德尔与导演Y.赫尔斯特廖姆联合拍摄了叙述芬兰革命事件的影片《某一夜晚》。
1936年,莫兰德尔拍摄了他的成名之作《午夜琴声》(I.褒曼主演)。
30年代,瑞典电影的产量不多,质量不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中立的瑞典处于隔绝状态,外国影片停止进口,本国的电影生产增加了。1940年开始,瑞典电影复兴起来。
这期间的影片虽然大部分是娱乐片,但是反映尖锐社会问题的现代题材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第56号列车》(1944),莫兰德尔的《诺言》(1943 据K.蒙克的话剧改编)。这些影片的特点是深刻的心理描写,从中可以看到创作者继承了无声电影时期瑞典电影的优良传统。这个年代里也摄制了一些描写被侵占国家的抵抗运动的严肃作品,如《危险的道路》(1942,导演A.汉力克孙)、《第一师团》(1941)和《阁下》(1943)(导演均为 H.艾克曼)、《永恒的火焰》(1943)、《一堵无形的墙》(1944,导演莫兰德尔);特别是导演斯约堡的影片《冒生命的危险》(1940),以创新的电影语言展示了与法西斯斗争主题,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是既富于哲理又富于讽喻的叙事诗式影片《天国之路》(1942)。
四零学派
1944年,导演斯约堡拍摄了被称之为四十年代学派的宣言的作品《折磨》, 编剧为后来成为著名导演的英格玛·伯格曼。四十年代学派是瑞典文艺界青年一代当中文艺创作的一种美学思想流派。它反映了知识分子对战争、战后的欧洲局势和资本主义社会感到失望的情绪。四十年代学派的思想原则在伯格曼早期电影作品中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如他执导的影片《危机》(1945)、《雨中情侣》(1946)、《开往印度的船》(1947)、《黑暗中的音乐》(1948)、《港口城市》(1948)、《监狱》(1949)和《渴》(1949)。与此同时,莫兰德尔根据伯格曼的剧本拍摄的影片《没有脸面的女人》(1947)、《爱娃》(1948)、《离了婚的男人》(1951)表现了资产阶级社会人的内心空虚、思想颓废。导演艾克曼的影片《伴随月亮流浪》(1945)、《姑娘和草籽》(1950),导演L.E.切尔格伦的《当城市睡着的时候》(1950)等也都展示了同样的主题。
40年代里,瑞典电影的喜剧样式也反映了这个学派的创作原则:如由演员N.普布主演的讽刺闹剧分集片演员(1943)《金钱》(1945)、《气球》(1946)、《士兵包姆》(1948)等,影片塑造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被压榨的小人物滑稽可笑的形像。1943年导演E.福斯特曼在影片《海港之夜》里第一次表现了工人阶级的团结精神和阶级斗争问题。其后又拍出《草原开花之时》(1946)、《外国海港》(1948)、《拉尔斯·汉德》(1948)。导演A.麦特森以现实主义手法描述了工人的日常生活,如影片《铺设路轨的人》(1947)。1951年,他拍摄的抒情电影《她只在一个夏天跳过舞》,得到了国际上的好评。其后,1954年他根据冰岛作家H.K.拉克斯奈斯的长篇小说拍摄了影片《沙尔卡?瓦尔卡》,1955年,又根据斯特林堡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了电影《海姆斯岛上的居民》,但后来他却转向拍摄警探──惊险电影(恐怖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导演斯约堡在把瑞典的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创作中,善于深刻的剖析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如根据K.I.洛-约翰松的作品改编的影片《只有一个母亲》(1949),根据斯特林堡的作品改编的《朱丽小姐》(1951)、《卡琳·曼斯多特》(1954)和《父亲》(1969),根据P.拉尔克维斯特的长篇小说改编的《巴拉巴》(1953),根据V.穆贝里的作品改编的法官(1961)。在处理个人与社会这一主题时,斯约堡继续保持早期影片的艺术美学原则:剧情紧张,人物感情充沛,形像鲜明,摄影角度奇特,明暗处理大胆。50~60年代的瑞典,在表演方面有出色成就的演员是A.切林、U.派尔姆、S.耶列尔、M.谢杰林格、E.达尔贝克、A.蓓拉、U.雅各布森等。
伟大时代
英格玛·伯格曼在瑞典电影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在50年代中期便跻身于世界著名导演之行列。他的许多影片接连在各个重要的国际电影节获奖。在拍摄了几部反映社会问题的影片之后,伯格曼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在银幕上阐述哲学,探索人生的意义,表现个人的感受、体验及精神上的疑惑,探讨宗教以至于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上。他的影片几乎每部都包含着隐喻的象征。如抒情味浓厚的《走向快乐》(1950)、《 夏日游戏》(1951)、《和莫尼卡在一起》(1953);以研究妇女的心理为特点的《妇女们的期待》(1952)、《妇女们的梦》(1955)、《生命的门槛》(1958);既有巧妙的幽默又有委婉的讽刺的《恋爱的一课》(1954)、《夏夜的微笑》(1955)、《魔鬼的眼睛》(1960)、《所有这些妇女》(1964);富于哲理和象征的《第七封印》(1957)、《野草莓》(1957)及《处女泉》(1960);描写艺人在资本主义社会境遇的《小丑的夜晚》(1953)和《面孔》(1958);以悲痛绝望心情看待人生的《领圣体者》(1963)、《沉默》(1963)、《人》(1966)、《狼的时刻》(1968)、《耻辱》(1968)、《情欲》(1969)、《牵连》(1971)和《呼喊与细语》(1972)。
伯格曼的影片剖析人的内心世界,它们的主人公总是试图克服个人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为摆脱内心危机而寻找出路,但也总是徒劳的。I.伯格曼培养了一大批现代瑞典电影演员,如G.毕约伦斯特兰德、M.von休道夫、 Y.库列、E.尤谢夫松、女演员B.安德松、H.安德松、I.图林、L.乌尔曼、G.林德布洛姆。与I.伯格曼合作的摄影师是G.费舍尔和S.纽克维斯特。
新的电影
60年代,瑞典电影界出现了一代新人。1963年瑞典政府对电影事业的政策进行了改革,给开始从事创作的新导演创造了一些比较好的条件。这个时期出现了所谓的新瑞典电影学派。这个流派的很多导演本人是作家,他们都是根据自己撰写的电影文学剧本进行拍片的。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是B.魏德堡。新瑞典电影学派的创作特点是真实地描写生活中的冲突,进行社会分析,力求在复杂的相互关系中探究个人和社会的生活。这个学派对电影语言的新的富于表现力的手段进行了探索,为了使作品接近实际生活,在艺术片里也运用了纪录片的手法。以B.魏德堡为首的编导和评论家反对老一辈导演主要是I.伯格曼的创作倾向和美学原则。B.魏德堡指责I.伯格曼的创作“过分脱离实际,说理过多,具有玄妙色彩”,并反对把I.伯格曼当作瑞典电影的代表。
“新瑞典电影”学派的影片题材都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社会生活为内容的。如B.魏德堡的《乌鸦居民区》(1963)描写一个瑞典工人家庭简朴的生活经历;《爱情-65》(1965)和《你好,罗兰德》(1966)接触了战后瑞典的青年问题;《阿达伦-31年》(1969)和《乔?希尔》(1971)反映工人运动,创作的社会倾向性体现得最为明确。这个学派的导演J.特罗厄尔的作品具有史诗般的气魄,如《这就是你的生活》(1966,根据瑞典作家E.O.V.雍松的小说改编)叙述一个年轻人的生活,展示出20世纪初瑞典的时代面貌;根据C.A.V.莫贝里的作品改编的两部影片《侨民》(1971)和《移民》(1973)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灾荒年代瑞典贫苦农民迁徙美国的情景。导演 V.舒曼的影片《情妇》(1962)、《491》(1964)、《服装》(1964)、《你们说谎!》(1969),特别是叙述1909年大罢工的影片《一掬爱情》(1974),都是关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作品,但是他的影片时常由于赤裸裸地描写性变态,妨碍集中揭示社会生活现象,如他的影片《兄妹的床铺-1792》(1966)、《我是个喜好黄色的女人》(1967)、《我是个喜好蓝色的女人》(1968)等。
导演J.陶纳尔拍摄了描写资产阶级婚姻崩溃的影片《九月的星期天》(1963)、《一次恋爱》(1964)、《奇遇从这开始》(1965)、《酒后头痛》(1973)。导演J.哈尔多夫集中表现青年生活问题,描写青年的孤僻性格和同周围生活的冲突以及这种情况导致犯罪或产生心理上的混乱等等,他的影片有《神话》(1966)、《放荡生活》(1967)、《乌拉和尤里亚》(1967)、《幻想自由》(1969)、《公司职员们的娱乐晚会》(1972)、莫留下我自己(1980)。属于“新瑞典电影”学派的导演还有M.塞特林、I.加姆林、L.约林格、J.考尔内、S.贝约克曼和K.格雷德。
7080年代
7080年代编辑 播报
在当代瑞典影坛上,老一辈的电影工作者一直没有停止拍片,如伯格曼又拍摄了《面对面》(1976)、《秋天奏鸣曲》(1978)、《芳妮和亚历山大》(1982)等,并逐渐恢复了传统叙事结构。这期间,一些人又对改编古典文学名著发生兴趣,如I.斯库格斯贝格的《我幻想的城市》(1977)、A.布莱英的《严肃的游戏》(1977)、J.肖德尔曼的《夏洛塔·廖文绍尔德》(1979)、B.魏德堡的《维多利亚》(1979)等。70年代以来,瑞典影坛上又出现了一批新的演员,如I.埃克曼、T.赫尔贝格、I.斯坦格尔茨、L.纽曼、L.尼尔歇姆、M.塞尔茨、A.艾克曼涅尔、M.安德尔松、A.高德尔乌斯等。
瑞典的女导演所占比例比一般国家都要多,如塞特林在60年代导演了影片《两个相爱的人》和《姑娘们》,以独特的妇女感情叙述了西方国家的妇女地位问题。70年代末,又涌现出一批女导演。她们之中较重要的有M.阿尔涅,导演了《在法尔乔宾戈的五天》(1975)、《遥远和近前》(1976)、《自由墙》(1979);G.林德布洛姆,导演了《天堂一角》(1976)、《萨里和自由》(1981);I.黑尔涅,导演了《狡猾的窃贼》(1979);B.斯文松,导演了《玛坎》(1977)、《英贝尔·列勒》(1981);I.图林导演了《打碎了的天空》(1982);S.奥斯丁导演了《妈妈》(1982)。
活跃在70~80年代的许多青年导演,有一部分是瑞典电影学会培养出来的。
80年代,瑞典每年摄制故事片15~20部。最大的电影公司是斯温司卡影片企业公司、欧罗巴电影公司和桑德列夫电影公司。瑞典电影学会从1966年起也摄制影片,该学会是电影情报和科研单位,有自己的电影俱乐部学会所属斯德哥尔摩电影资料馆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资料馆之一电影学会从1965年附设电影学校,培养电影导演、摄影师和录音人员。电影演员由斯德哥尔摩剧院附设的学校培养。斯德哥尔摩大学设有电影艺术系。从1979年起每年在哥德堡举行国际电影节。出版的主要电影刊物有《卓别林》、 《电影鲁坦》、《电影与电视》。
现代主义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
背景:1925—1940年代的瑞典电影市场狭窄,影片产量下降,质量平庸。二战后,瑞典电影出现了“40年代学派”的创作运动,反映了知识分子对战争、战后欧洲局势和资本主义社会感到失望的情绪。电影节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阿尔夫·斯约堡和英格玛·伯格曼。
二、创作特色(可用于概述、名词解释)
1.开辟了现代主义哲理电影的先河,他最早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意识流等复杂
的电影语言手段去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哲理思考;
2.试图把电影从世俗的娱乐形式改造为高度个人化的艺术形式,为自身创作,从政治
介入到“唯我论”;
3.始终贯穿着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在各种困境中寻求解脱的心路历程的探
索,力图开拓一条通向人的内心的新路,被公认为是现代电影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
三、影片特色
1.主题内容∶探讨人的生存处境——人性善恶、生死关系;人生哲思——生的痛苦,死的恐惧,
上帝是否存在。
(⑴)影片题材不直接反映现实、不着力描写外在环境和人物外在行为,不注重展开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故事常常在一个家庭中展开,通过细腻的人物心理活动表现家庭成员的关系,探索人生的奥秘与哲理,并通过人的内心世界折射或暗示西方社会的某些侧面问题。——题材内容
(2)高度个人化和主观化,几乎所有作品都是自己编剧和执导的;影片具有亘古不变的美学原则独特主题及叙事风格,追求一种心理与现实之中潜在而又紧密的联系;影片中的人物往往夹在内在情感世界和充满威胁的外在社会冲突中,经常被描绘成一种暴力动乱的状态。——题材内容(3)主题带有一种“形而上”的哲学意义︰如上帝是否存在(《处女泉》《犹在镜中》)、生的痛苦与死的恐惧(《呼喊与细语》)、人与人的难以沟通(《假面》)、对家庭的关注(《野草莓》《沉迷》)。——主题表现
(4)以电影的形式去思考和探索同人有关的各种问题,包括生存与死亡、善良与罪恶等,带有十分明显的“主观电影”“内省电影”色彩,致力于探索“灵魂的电影”,用“意识银幕化”的方式体现自己的哲学思想与宗教观念。——主题表现
2.叙事风格︰淡化戏剧性、打破线性叙事、作者电影、意识流、梦境、追求内心真实、象征符号
(1)四五十年代拍摄的一些电影基本上采取了戏剧结构,如《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处女泉》它们都有曲折的情节、动人的故事、尖锐的戏剧冲突和性格化的人物,伯格曼把这一时期的影片称作“银幕戏剧”;
(2)从《野草莓》开始,伯格曼的电影美学观念开始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中隐秘而又复杂的精神活动的表现,把电影艺术的表现题材引入了个人的主观领域,使电影成为一种表现人类精神状态的艺术。将意识流的表现技巧引入电影,自如的把人的冥想、梦幻与现实置于同一个时空环境中,使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合一。他在影片中经常采用“隐喻”、“象征”手法,因此他的作品时常脱离具体环境而转入寓言化,鼓励观众去思考、识别和解析符号。
(3)六十年代以后,伯格曼的作品由外在完全转向内在、由意识转向无意识和下意识、由理性转向无理性世界,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的心理结构上,使影片成为“室内心理剧”。只有少量的人物,封闭的环境,展示人的复杂而剧烈的内心冲突或下意识活动,伯格曼把这些影片的结构称为“音乐结构”。
·不再是戏剧式的线性结构,而是多声部、多层次的复调结构,构成了表层结构(外部动作)与深层结构(意识、下意识及潜意识活动〉的相互交错、相互冲突。突破了传统的戏剧结构和事件的自然进程,扩大了电影表现的领域和可能性,丰富了影片的容量与层次,使影片具有一种“复调”意义。
(4)善于运用生动的电影形象来表现抽象的哲学概念,用丰富的隐喻和象征来表达他的哲理意念,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如《第七封印》虽然以中世纪为背景,但却表现出伯格曼本人对于威胁人类命运的核战争的极度不安与人类前途的悲观绝望,受到存在主义的深刻影响;如《野草莓》中没有指针的中标象征着时间的停滞和生命的死亡,眼镜店招牌上糜烂的眼睛象征着人生的盲目,野草莓则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
(5)70年代中期以后,伯格曼重新回到“银幕戏剧",如《芬妮与亚历山大》的描写对象不再是孤独的个体和封闭的环境,通过传统情节剧的模式来表现善与恶斗争的主题,被认为是恢复传统戏剧结构的集中体现。
3.表现手法∶电影语言创新、蒙太奇与长镜头相结合、剪辑淡入淡出、多闪回跳切、特写表意、环境渲染、音响烘托氛围表现心理、光效表演自然
如《第七封印》以强烈的影调反差、黑白对比形成了超现实的表现主义画面;《呼喊与细语》以红、白、黑三种颜色形成了既冲突又调和的表意性视觉效果,打破了常规的镜头处理,成为人类灵魂的“反射镜”。
四、代表作品
★《第七封印》 (1957)
世界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成熟期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品。讲述了在瘟疫肆虐的欧洲,-一个武士回到雅典,目睹了社会在瘟
疫的摧残下强奸、盗窃等犯罪行为风行的现实现象。武士感到幻灭,与死神下棋,死神告诉武士自己也不知道上帝是否存在。影片在
肃穆的氛围向.上帝和死神发出质问,以表现主义的视觉造型塑造了死神冰冷苍白的形象,展现了瘟疫横行,惨绝人寰的景象。影片
以强烈的影调反差、黑白对比形成了超现实的表现主义画面。
*《野草莓》 (1957)
世界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成熟期一部最 具意识流倾向的代表作品。讲述-位医学教授伊萨克在去医学院领奖途中回忆自己的一生,
在回忆和现实之间审视自己失败的个人生活。揭示了人物内心孤独,人与人之间不可交流,以及隔膜造成精神失落。
:影片打破传统电影叙事时空,利用梦境幻觉大跨度地表现时空交错,时间与空间突破了现实世界的客观限制,成为一个主观化的富
有弹性与张力的世界。
:叙事上采用双套层结构,表面叙事是主人公的经历,潜层叙事表现人物的内在心路历程。这种复调结构突破了传统的戏剧结构和事
件的自然进程,扩大了电影表现的领域和可能性,丰富了影片的容量与层次。
.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主要通过人物的回忆、幻觉和梦境等来实现。
.充满丰富的隐喻与象征,没有指针的中标象征着时间的停滞和生命的死亡,眼镜店招牌上糜烂的眼睛象征着人生的盲目,野草毒则
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
*《处女泉》(1960)
世界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成熟期的代表作品。讲述了中世纪一个关于强暴和复仇的故事,纯洁少女卡琳在去教堂路上被三个牧羊人强暴杀死,三人到卡琳家吃饭并卖血衣外套,知道真相的卡琳父亲杀死牧羊人完成复仇,找到女儿尸体,卡琳头下地上冒出一眼泉水。影片的表达主题与表现手段充满黑暗和暴力,故事批判直指人性深处,认为人性是世界最为黑暗的地方。
产生背景:电视的冲击,美国影片的泛滥,观众的观赏兴趣日益淡漠,电影业难以为继。
一、与伯格曼决裂
1.概述
维德贝格认为伯格曼的影片为“垂直电影”,因为他们缺乏同现实的横向联系,而且影片中的“人”的形象不是被贬低就是被夸大。伯格曼影片中的世界是个人的、内省的、跟外界没有直接联系的。电影语言过于雕琢、抽象和理念化。
他反对伯格曼在影片里总是谈论上帝,却少用别的力量来代替上帝,他认为瑞典电影应当探讨与人有关的迫切问题。
2.“纪实热”为60年代兴起的“瑞典新电影”定下一个基调:
⑴)积极地从社会、政治角度来思考生活素材,主张不要神话、寓言和隐喻;
(2)要求环境、性格的具体性,要求准确清醒的分析和对社会与历史描写的准确性。
二、新瑞典电影的艺术创作1.维德贝格
代表作——《婴儿车》(自然光源、原始摄影的极端写实手法)、《乌鸦居民区》《乔·希尔》⒉.肖曼——禁忌题材影片而著称
代表作《我的姐姐,我的爱》《我好奇》
3.约思·陶纳——擅长创造北欧特有的阴郁情调和绝望的索居气氛代表作:《九月的一个星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