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电影能看一辈子?

  类似问题:哪些书能看一辈子?

  李安 《色,戒》

  很多电影都称得上优秀甚至伟大,可看到这个问题,什么电影能看一辈子?《色,戒》大概是最好的答案。

  可能很多人一提到《色,戒》,首先想到的是香艳的情欲场面,或是梁朝伟与汤唯床戏的孰假孰真。

  三场紧锣密鼓的床戏,将《色,戒》这个精心装点一个多小时的庞然大物轰然推动,观者却如盲人摸象,心下悸动,不明就里。

  可以说,没有这三段床戏,就没有了《色,戒》,但其早已超越了交媾本事。床笫之外,是扭曲的孽缘,是悲怆的命运,是崩坏的时代,是交织的人性。

  回到问题本事,为什么这部影片能看一辈子?

  其一,是其多样性。

  在有的人眼里这是一个爱国谍战三级片,有的人眼里是情爱文艺伦理片,有的是历史政治寓言片,还有的是灰色隐秘悬疑片。

  不夸张的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部《色,戒》,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纪看它,也大概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年少热血时看是缠绵的肉体,褪去青涩时看是苦涩的爱情,成熟稳重时看是飘摇的家国、破碎的命运……

  一个好的作品,其中的人物一定是去脸谱化的,是活生生的人,《色,戒》做到了,而它本身也因此显得血淋淋的真实。也正是因为真实,因为立体,才会有诸多的理解、诸多的感受,而不是如一张张干瘪瘪的幻灯片讲着干巴巴的故事。

  其二,是其代入感。

  正如前面所讲,影片里的人物丰满、立体、去脸谱化,因而真实,因而会有代入感。这里的爱国学生不是单纯的满腔热血,而是会胆怯、会犹疑、会冲动、会妒忌的真实的人。

  一帮话剧社的学生会因为一腔爱国热血,就去企图策划谋杀汪伪政府的高官易先生,是为幼稚;一众人自以为精心策划伪装上层社会人士,靠着自己拙劣的演技以接近易先生,是为天真;赖秀金因为妒忌王佳芝和邝裕民朦胧的爱情,怂恿众人逼王破处子之身,借口为将来色诱易先生,是为无耻;邝裕民明知王倾慕自己,自己也确有爱意,却眼睁睁看着她丢失贞洁不发一语,是为懦弱。

  早已洞穿一切的易先生陪着无知无畏的学生演了一个假期的戏,就飘然离去到上海汪伪政府赴任,丢下了莫名破身的王佳芝与空忙一场的学生。

  这和印象里的爱国青年太不一样了:自命不凡,自以为是,实际上不英勇,不智慧,不坚毅,除了高喊的主义、沸腾的热血,似乎不再剩下什么了。这里的革命志士不是单纯的英勇献身。

  数年后话剧社的学生加入了重庆方面的情报机构,又找到了身在上海的王佳芝,没有安慰,没有歉意,而是想让她重新回到易的身边,继续未竟的计划。

  情报站的长官老吴没有问候、没有警告,而直接将王的自我牺牲、身赴敌营当作理所应当,他关心的也只是不要暴露了计划、不要出卖了同志。这里的汉奸国贼也不是单纯的十恶不赦。

  身为汪伪政权特工部长的易先生,一早就发现了这帮大学生撇脚的阴谋,碍于身在香港且其是学生而未有所行动。

  回到上海时隔多年,那个演技低劣、青春懵懂的女学生故技重施,易先生便想对她—像对曾经两个色诱他的女特务一样—先玩弄后拘捕。然而他心软了,他看到王佳芝这个天真得可爱、单纯得愚蠢的女学生、假扮的富家太太后,心软了。

  可他一想到重庆方面对他穷追猛打、誓要将自己置入死地,其势力如此持久、如此轻易的进入了他的府邸,就不寒而栗。他粗暴的蹂躏、虐待着王佳芝,这暴虐的行为背后,有愤怒、有不安、有恐惧,有身为汉奸的羞愧与挣扎。

  就在这年,中途岛和瓜岛失利后,日本战争形势急转直下,王佳芝这个单纯的姑娘和她的这次贸然的行动促使易先生决定弃暗投明。这些日子,他私下里通过旧交接触了重庆方面。正好部里又发生了重庆情报站被破获和易先生的同学落网的案件,行动中重庆的一批美国先进军火被易先生瞒报私藏下来,以用这个筹码来向重庆政府示好,立功赎罪。

  敌我关系转换后,易先生对王佳芝的态度迅速转变,两人多次偷情,感情升温,戏假情却真,易先生自此有了牵挂,王佳芝的立场也有了动摇。

  于是易先生通过重庆高层,专门为王佳芝的事情,安排了饭局,和此事的负责人老吴,私下会了面。两人当面协调,对方再次承诺依照重庆的命令不再暗杀他。

  老吴回去后,由于易曾杀害他的亲属,心怀愤恨,并没有向下属说明暗杀取消,只是以查军火的名义暂时拖着,王佳芝和大学生们因不知实情而不解焦急。

  此时意外发生,暗杀组组长邝裕民仍爱着王佳芝,心急如焚,希望她早日逃出魔窟,决定私下动手,他和同样蒙在鼓里的王佳芝策划在珠宝店暗杀掉易先生。而老吴更是乐享其成,欲借刀杀人公报私仇,同时单独对卧底吩咐了暗杀后的逃跑方式,打算事后牺牲掉大学生们。

  不幸发生了,行动之际王佳芝对易先生动了真情,叫易先生快走,易先生飞奔逃逸。特务抓到了全部大学生和王佳芝本人。易先生为了撇清关系和表达忠心,无奈对爱人和其他学生执行了死刑。易先生还是被怀疑,易公馆遭到搜查,暗投重庆的证据暴露。

  王佳芝本来想救易先生,最终反而毁了易先生,丧钟也为他而鸣。

  我相信每个人都能从电影中的这些人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没有绝对的善恶,绝对的对错,有的只是人性中的刚强与软弱,只是时代洪流之下渺小的个体。

  其三,是其宿命感。

  电影中的易先生,王佳芝,邝裕民,大学生,老吴,战争中的芸芸众生,都有着太多的无可奈何,太多的别无选择,让人摆不脱,逃不出。

  易先生抓捕审问自己的同学,可曾几何时,他也是像邝裕民一样忧国忧民、心怀抱负、高喊三民主义的热血青年,可在残酷的现实之下,理想就变得苍白而廉价。如果换作我们是易先生,会更有骨气吗?后来易先生弃暗投明,是形势所迫,还是良心未泯,还是二者兼有?

  王佳芝家境优渥,却母亲早逝,父亲续弦,从小缺爱。因爱慕着邝裕民而加入刺杀计划,不计得失的牺牲自己,可邝的软弱让她心灰意冷,后在与易先生的缠绵中步步沦陷。一边,是让自己爱上却不能爱的男人,一边,是民族大义,是不能背弃的信仰与阵营。悲剧一步步袭来,却无人能够逆转,最后如宿命般降临。

  可悲的是,王佳芝和那些天真的大学生到最后都不知道,做出巨大牺牲,最后不惜出卖自己灵魂选择背叛、牺牲自己和所有同志的年轻生命的暗杀,却原来毫无价值,是一场已经取消,也不应该再发生的暗杀。

  李安说,从邝到吴到易,就是一个男人的一生。

  何尝不是如此?

  从忧国忧民壮志凌云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再到利益至上背弃理想。有多少男人,有多少人就是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跟伟大毫无关系,倒是显得狼狈龌龊,却血淋淋的真实。

  时代的车轮轰轰碾过,现实的枷锁之下,我们踽踽前行。

  ————————————————————————

  参考资料:豆瓣 《张秘书、郭司机、阿妈和书房—开启<色戒>悬疑迷案的钥匙》

  ————————————————————————

  第一次回答评论区争论这么激烈答主的玻璃心都要碎了,说明几点:

  1.任何一部电影放到一生的维度上都会显得单薄,而我也只是提出了一种可能性。此外,一部电影可看一生,在我看来只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可以观看并有所收获、体验各异,而非一生只看这一部电影。若有更优的解答完全可以写一篇文与大家分享,无需非要与答主争个高下。当然本人始终欢迎平和客观的讨论。

  2. 近三个小时的影片却几乎没有无用的台词与镜头,导演有意无意的隐藏了一些信息。就拿易先生在什么时候察觉王的身份来说,漏洞百出的计划,连一个小小的曹副官一开始都起了疑心,何况老辣的易先生。再比如第一场床戏也根本不是什么SM(现在都极少见何况彼时年代,不符合主流社会),那就是缉拿王,不过又心软改了主意。还有很多证据限于篇幅就不赘述了,欢迎私信探讨。

  3.希望大家能分辨解读电影与过度解读的区别。主观臆测、跳跃推理才是后者。与己不同则为异端未免太武断了些。

  4.每个人对这部电影都有自己的看法,也正好印证了文中所提到的多样性。如有与答主意见相左的地方,欢迎留言探讨,不当之处亦望不吝赐教。

  5.本文非分析解读文,如有疑惑请移步上文所提豆瓣的文章或是其他分析影评,此不赘述望谅解。

  ————————————————————————

  答案被举报之后折叠了一天答主快哭死了,我还是个孩子啊,玻璃心好脆的好伐!现在稀碎稀碎了!求求你们了宠宠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