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是从心理开始改变,还是从生理开始?异性恋是心理接受,还是生理本能?

  本着科研和好奇的态度,希望被邀请到的不要有任何想法。相关问题:性取向是先天形成还是后天影响的?还有再改变的可能吗?

  我觉得这个问题就好像“爱情是心理活动还是生理本能”一样,属于让人不知道怎么回答的问题……

  这种问题的特点是,提问之前已经做出了某种预设:

  1,你预设了同性恋一定是从XX“开始改变”,换句话说,你假定同性恋一定是“变”成的;

  2,你预设了心理和生理是“either or”的关系,换句话说,你假定这两者是互斥的。

  抱歉,这两个预设……都是不成立的,至少在我的知识范畴中是不成立的;

  所以……虽然我拥有一些关于这个领域的资讯,但我实在没法将它们和你的问题结合起来。

  也许你可以更直接地问出你“好奇”,并且想“科研”(这个词……)的方面,比如:

  同性恋是先天决定的,还是会受到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

  性取向是否可以改变?如果可以改变,主要是通过生理手段还是心理手段?

  如果提出这种问题,我想,获得你需要的信息的可能性会提高很多。

  其实我一直觉得同性恋是这样形成的。

  人在出生的那一瞬间本来是无所谓同性恋异性恋的,但是自然(社会,造物者,etc.)设立很多个引导机制来将人类导入到异性恋这个轨道里头,比如基因,父亲,母亲,社会伦理,好奇心,等等,来保证人类正常繁衍。

  但每一个导入机制的成功率并不是百分百,而是都有一个百分比,譬如基因占70%,父母的影响占80%,社会伦理占40%等等。。。

  这样一个个导入机制的成功率相乘之后,A*B*C*D*E……最后等于97%左右。。。

  而同性恋就是因为这一个个百分比几率没有拦截住,最后成为了“非异性恋”而已。

  谢邀。

  手头正好有《我既我脑》这本书。其中有一章是专门讲性取向问题的。对于作者这种极端唯物主义者来说,你是同性恋、异性恋还是双性恋,是你在子宫中的发育过程决定的,当然是天生的。他提出的论据包括:

  (1)母亲子宫中暴露于过高睾酮水平的女孩,出现同性恋或双性恋倾向的概率更大。

  (2)由于母亲对所怀男性胎儿分泌的雄性激素产生了免疫反应,男孩出现同性恋倾向的概率会随他哥哥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3)大脑,尤其是下丘脑的发育对人们的性取向有重要影响。同性恋男性的下丘脑的“生物钟”大小是异性恋男性的两倍。而男性同性恋小丘脑前部的一个区域和异性恋相比范围减小,呈女性化形状。

  (4)男性信息素(大概就是男人味)对异性恋女性和同性恋男性下丘脑活动的刺激相同,但对异性恋男性没什么作用。

  (5)无论是企鹅、海鸥、果蝇、绵羊还是猩猩,动物中也有同性恋,所以同性恋并不特殊。

  (6)人类历史上最疯狂的行为:激素治疗、阉割、电休克、甚至诱发癫痫疗法,都被证明只能影响性欲却不能影响性取向。

  所以作者的结论是,人们的性取向早在母亲子宫内发育阶段就已经形成了,而且在未来也不会改变。

  当然我还看过一篇文章,该文说我们的性取向分布在以同性恋和异性恋为端点的线段的某个点上,并没有绝对的分界。比如某人,总体来说是偏向异性恋。但如果遇到的女性都是“如花”般的丑女,而男性都是《王的男人》中那样的花样美男,也难保不被诱发出同性恋倾向。所以我们这么坚定自己的性取向,也许只是因为那个能掰弯(或者扳直)我们的人还没出现。谁知道呢。

  最后,目前主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界已经不再把改变同性恋倾向当作“心理治疗”的一部分了。同性恋不是病,不需要治疗。无论同性还是异性,真挚的感情都一样。只是同性恋面临更多的社会压力,更需要关爱。

  如花和王的男人,你选哪个?

  我提供一些相反方面的答案,因为尽管有很多从遗传角度研究性向成因的实验。但到现在并没有一个结论性的结果(如果90年代就已经有结论性成果,饶毅也不用再做研究了),在这方面任何一个结论性成果都够得上是诺贝尔奖的候选对象吧?其实对基因成因论最大的疑问是,为何这种基因没有在进化过程中消失。如果是因为多胎生育就会使母体对后生者产生某种激素影响,从而保证早生者的生存竞争优势。那么进化机制保留一种使后生者尽早流产的基因岂不是更好?而且这种推断倾向从政治角度岂不是更加说明同性恋就是一种调节生存竞争的“副产品“?

  下面这个是试图从环境角度证明性向的后天成因的:

  明尼苏达大学,曾经针对对双生子分别收养的情况进行过一次规模比较大的跟踪调查。可以得出显性相关结论,同性恋父母对抚养儿童成年后性向有影响。这种相关性在同卵双生子方面更为明显。

  但这是一个层面,主持该研究和论文作者原来就是Pioneer基金会赞助的几位当年《钟型曲线》一书的干将及其徒子徒孙。所以,黑鬼成绩差主要是先天遗传(他们当初也用被白人富有家庭收养的黑人学习成绩差距来说明这个问题),同性恋主要是后天环境,多完美的逻辑。

  当然有人指责其研究样本容量问题,数据和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等等(不过分开收养的同卵双生子本来就少,被同性恋父母养大的就更少了)。当然有其他研究得出没有相关性的结论,但是,这类研究也面临样本可靠性的指责。

  好像这篇东西 Pioneer基金会自己的页面上有,Wiki有关同性恋的页面上好像也提到该研究,坐等高人给出那篇东西完整出处和分析。

  上面也有人提到了一点:“同卵双胞胎如果生存环境不同,基因的甲基化的差异比生活在一起时大4倍。所以后天环境不仅能改变心理,也可以改变生理。“,似乎也能为Pioneer基金会的研究提供一些可能性上的佐证。

  =========================================================

  另外,我不认为题主的这个问题本身有任何PC上的问题。那些特别急着说一定就是天生的人反倒可能有另一个层面恐同倾向。(我理解学术研究上目前就是没有确定性结论的, 在还没有确定性结论时就在学术问题上凭政治倾向站队蛮可笑的。)。就算有一天确定是后天环境决定的,心理习得的,又怎样?这种生活方式影响谁了?让他们选择他们的生活方式好了,这才是涉及PC的部分。

  先天后天因素都有。

  学术界讨论没有否定任何一边的因素。

  反对“真直掰不弯,能弯的就不是直,是双”观点。

  这根本是为了弥补过于武断的“性取向绝对天生”而强行将不符合自己认定规律的例子套进自己逻辑的兜底条款。

  和“分手的都没真爱过”“喜欢男人的男人肯定是娘炮”“能吃胖的都是基因而非后天问题”等等荒谬逻辑完全一样。

  先预设性取向不可能改变,所以那些改变的例子一定是他们自己后知后觉骗人骗己,一定是他们是双,所以性取向果然不可能改。

  嗯。。。“完美”的逻辑。

  同性恋成因目前还没有定论,我们无法确定一个性取向发生变化的人之前到底有没有潜在倾向。

  (目前成因一般认为有激素基因等先天因素,也有父亲与子女关系疏远,第一次性经历对象等等后天因素。

  哪种因素是决定性的,因每个人生理,环境,经历都不同,所以也是因人而异,没有统一标准和定论的。)

  一些平权者总强调性取向皆天生绝不可能改变,到别处又强调中国历史上同性风气盛行,自相矛盾,只片面宣传对自己有益的“伪科学”。

  成年人的性取向一般是难以改变的,因为上述这些因素基本都无法重演。

  PS.不认可掰弯行为是爱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