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正腔媛”面对面

  5月22日,杭州市卫健委提出健康码“一码知健”的思路,通过集成个人病例、体检、生活方式管理的相关数据,对健康进行打分,不同的分数健康码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并且建立起个人健康指数排行榜,这一消息引发广泛热议。“健康码”究竟改变了什么,又将何处何从?

      用科技伦理校准航向

  袁媛

  

  健康码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人们深刻体会到科技进步造福人类。然而,基于生活习惯为用户量化打分的“新健康码”设想,却遭到了强烈的质疑。科技还是那个科技,人们却从支持转为反对,其根本症结指向了科技伦理。

  个人生活属于隐私范畴,对生活打分涉嫌侵犯隐私。使用这样的健康码,有人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有人调侃大数据广告可以更精准地“轰炸”;还有人质疑这会左右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我们不妨从纠偏的角度,假设这个构想中的“新健康码”广泛运用,看看它除了好处之外,可能会对社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开始也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本公司招聘,需应聘者的健康码80分以上;本人征婚,仅限健康码90分以上之人。以前涉及到竞争也会有各种硬性要求,而这些指标往往是定性的,更看重综合条件。但当要求量化为数字指标,则必然会让一些人连展示自己的机会都没有。长此以往,社会就会产生“唯分数论”的倾向,人们在得分之路上逐渐习惯于整齐划一的人生,社会的多样性开始萎缩。

  进一步发展下去,对分数的追求会更极端。一些人够不上高分层级,很难摆脱生存现状。对低分者的歧视开始客观存在,分数犹如鸿沟加剧着阶层固化。而打分体系也是由人制定,可能不够客观或公正,使得社会更容易受到少数人意志的影响。

  最让人担心的,则是人生数字化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科技进步到一定阶段,一切生物特征都可以数字化模拟,健康有码,相貌有码,品德有码,性格有码,基因有码,人不再是具体的、鲜活的、有温度的生命体,而是一串准确的、冰冷的数字。罗斯金认为“再美的雕像也不如鲜活的姑娘”,这反映着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而当人生被数字完全定义之后,社会伦理也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能否放弃肉体活在电脑里?AI也是数字,它有没有人权?能否根据数字特征决定人最适合的职业?人是否生而不平等?……这也许进入了科幻的范畴,但它对科技发展之路的启示意义,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要数码生活,不要数码人生。数字科技深刻地影响了今天的社会面貌,带来了许多生活上的便利。但把人生数字化,至少对今天的人类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这启示我们,数码科技在具体应用中,一定要更加注重社会效应和潜在的影响,将其保持在社会共识允许的轨道之内,在创造价值和弥合矛盾之间找到平衡。也许,当《流浪地球》《三体》那样的终末场景到来之际,人类必须要有所取舍,通过人的数字化来提升人类整体的生存几率。但至少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请允许人们拥有“不那么健康生活” 的权利,保留一份自在生活的纯真。

  迎接“强信息人”时代

  颜云霞

  

  在健康码未出现之前,我们早已迈入“扫码时代”:骑共享单车上班,扫码开锁;路边小摊购买早餐,扫码支付;联系客户,扫码加微信;在手机里读到喜欢的文章,扫码加关注;打车回家,扫码付车费;看网络直播,扫码登陆……在健康码出现之后,一切又有了新的改变——黑白方寸的二维码有了颜色,亮码知健康,绿码“行”,黄码“等”,红码“停”,个人信息成为码上数据,人本身成为被扫码的对象。

  对健康码引起的变化,钛媒体的联合创始人刘湘明认为,这顺应了一个发展趋势,那就是“人和信息不再是原来分离的状态,正在融为一体”。他说,人类自身一下可以自己生成、携带、共享相当于过去无数倍的海量信息,正在成为网络里面一个愈发强力的节点,完全可以把现在的自己称为“强信息人”。这是一个十分新锐的概念,但内核并不新鲜,讲的仍然是“人的数字化”。万物皆数,人也不再例外。透过网络,我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也随时随地创造信息,留下一串串信息脚印。基于这些脚印,我们被观测、被量化、被评判,健康码不过是这一原理的生动演绎和广泛运用。

  人是社交活动的基本单元,“强信息人”的出现也必然变革人的社交活动、社会的组织架构。以健康码为代表的技术,深度推进人的数字化,既带来了快速通行、高效办理的便利,也做到了精准画像、智能追踪的精细,同时还为政府跨地区治理、基层流动数据管理开启探路模式。无论是考虑健康码的实际功效,还是避免资源的无谓浪费,健康码的升级都在所难免。从杭州健康码实现与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的打通使用,到广州基于微信小程序“穗康码”,将其作为实名电子身份证明,一次生成长期有效,再到上海将“随申码”定位为给市民(企业)工作、生活、经营提供数据服务的随身服务码,健康码不再“码”健康,正在成为多地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大抓手。

  成为“强信息人”,我们难说主动,不想被技术裹挟、被动而行,就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其中最核心的议题在于,如何处理好高效与利益的平衡。健康码本是抗疫时期的特殊产物,基于公共防疫需求,人们让渡了部分个人权利,自主申报个人各维度信息,实现了个人物理特征的数字化。一旦维护公共利益的道德压力不再,健康码想要升级为全能码,就必然面临一系列质疑。比如,我的信息采集合理吗?它安全吗?它正在被谁使用?又如何使用?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强信息人”所面临的只会是无数的推销电话、无数的垃圾短信,还有各式各样的电信诈骗。谨慎采集信息、合规使用信息、有力保障信息,“强信息人”的码上生活才能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