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每个阶段观看这部电影,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时隔多年重看影片《千与千寻》,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对于当时觉得平淡无奇的地方,有了一些认同感,似乎理解了其中更深层的东西,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应该都会有不同的感触。不变的呢,是我一直以来对千寻的羡慕,羡慕她的永远热情,羡慕她可以有人守护。每个阶段观看这部电影,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小时候的单纯不谙世事,如今更懂得把生活中的经历代入电影情节中,大概我们的成长就是,慢慢的一步步从千寻变为千吧,还有,白先生真的太温柔啦,这就是爱情啊。

  每一次看千与千寻,我都可以发现以前没有发现的一些细节,电影开始,音乐响起,鼻子就已开始泛酸了,看到千寻坐上列车的时候,真的想哭了,这一趟旅途谁能陪你坐到最后,谁又会在中途下车,谁又会在终点处等着你,好像每个人都在这个旅程中学着长大,希望终点会是那个你的白龙等着你,他会接你回家,找到自己,别忘了那个最初的自己,永远热爱千与千寻,永远喜欢宫崎骏永远保持内心纯真,希望可以不要长大,相信在另外一个世界,白龙来到了人类世界,和千寻再一次相遇相知相爱,琥珀川。

  这次看的时候,差不多把后情节都给忘了,第一次看的时候就很喜欢无脸男,他刚出现就带有一种孤独的色彩,用尽力气去对他喜欢的人好,这种喜欢可能仅仅只是喜欢。最喜欢的场景是无脸男变回自己后,跟着千寻去找钱婆婆,然后她们一起吃饭,一起给千寻织头绳,那场景,给了无脸男最好的回忆和陪伴。孤独时拼命想要抓住那个带给我们一点温暖的人,但无脸男自己就是个温暖的人啊,无条件陪伴,帮助,真诚,最爱的无脸男有了一个好的结局。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是白龙,爱的力量让两个人都变得伟大坚强勇敢,爱是保护是为双方找回名字,长大一点,更喜欢无脸男,爱是付出,是金子只给你,是寂寞之中因为渴求爱而变得迷茫,但却不悔,现在更喜欢变作胖鼠的宝宝,从被保护在一个狭小的居室,到跟随千寻到达钱婆婆家,从一个长不大的巨婴到喜欢成为独立小老鼠,大概是因为现在的我不再是爱做梦的小女孩,而是一个追逐更独立自我的自我。

  第一次看宫崎骏,应该还是小学,小姨家的一张碟片,播着幽灵公主。第一次看千与千寻,还是初中,在放放电影网下载的,打着中午写作业的幌子,抱着电脑,分两天看完了电影。还记得正好看到河伯泡汤时,我却不得不抓起书包去赶下午的课程。后来,我就颠来复去的看,没有五次,也有六遍了,倒是第一次,拿着千与千寻的电影票。我也不知道它有什么力量,后来,渐渐看完了宫崎骏基本上所有的电影。

  但你若来问我,我还是会兴奋地回答,要一起看千与千寻吗。我不想细细解读我每幅画面都熟悉的电影,它给我的感觉,大概,温暖又坚定吧。它有太多美好的元素和朴素的道理,初心,爱情,欲望,矛盾的自我。它的好,也许,是一种柔软的力量,从心脏开始滋生。有时候,可能需要外界提醒你,嘿,这世界还挺美好的。它就像这个起搏器吧,让你抬眼温柔。糟心的事,就像城市的热浪,到了午夜,不也成了温柔的风吗。我们都是时光的旅人,温柔又坚定,记得别回头,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