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版科学怪人:他编辑了婴儿的基因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新闻:
南方科技大学原副教授贺建奎近期已刑满释放。4月7日,健康时报接通了贺建奎的电话,对方确认为本人接听,但表示不方便通话。
图源:新浪财经
贺建奎这个名字大家可能觉得很陌生,如果说到“基因编辑婴儿”案呢?
贺建奎正是这个当时轰动一时的案件被告人。
◤No.1
“基因编辑狂人”
▌▌▌▌▌▌
时间倒回到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诞生。
消息一出,引发舆论轩然大波。不仅是国内,国际学术界也广泛关注,可以说是一场巨震。
BBC连发2条表示忧虑
BBC:中国基因编辑引发质疑
图源:BBC
基因编辑:科学家走得太远了吗?
图源:BBC
《卫报》:科学家称,世界上第一批在中国创造的基因编辑婴儿。未经证实的科学突破引发道德和道德问题
图源:卫报
◤No.2
“基因编辑人类”,是什么?
▌▌▌▌▌▌
据人民网报道:
“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2018年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
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根据美联社消息,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来编辑基因,即管理身体的DNA链。
这种名为CRISPR-cas9的工具可以修改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的基因,并对DNA进行操作,以提供所需的基因或禁用有问题的基因。
图源:ZeClinics
贺建奎就是用这种工具进行的基因编辑。据他接受采访时表示:曾在实验室里练习编辑老鼠,猴子和人类胚胎已有好几年了,并申请了专利。
他选择禁用一种名为CCR5的基因。CCR5的基因编码生成的蛋白质会允许HIV(导致艾滋病的病毒)进入细胞。
贺建奎将CCR5的基因通过编辑,改为CCR5Δ32(Δ,δ,念Delta),准确地说是替换了原基因的32个碱基对。
听到这里会不会觉得好像是一件好事?请看下去:
一、基因编辑婴儿的必要性不存在
这对婴儿的父亲是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母亲为HIV病毒阴性,即母亲未感染艾滋病病毒,在精子清洗技术和试管婴儿存在的背景下,这一对婴儿完全有可能在不感染艾滋病的情况下出生,贺建奎基因编辑的行为本质上并不是必须的。
二、CCR5基因不可敲除
多项研究证实,CCR5基因本身对于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发育都有作用,一旦被敲除,可能影响人体的诸多功能,带来更多风险。
除此之外,作为人体的正常基因,CCR5编码的细胞膜CCR5蛋白只是HIV-I的受体之一,即便敲除这个基因,还有受体CXCR4,即使两个受体均缺失,这意味着即使经基因编辑,两名婴儿依然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三、无证行医为牟利,有违伦理
贺建奎在得知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可获得商业利益后,与广东省某医疗机构张仁礼、深圳市某医疗机构覃金洲共谋,在明知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和医学伦理的情况下,仍以通过编辑人类胚胎CCR5基因可以生育免疫艾滋病的婴儿为名,将安全性、有效性未经严格验证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用于辅助生殖医疗。
更重要的是,以上3人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事后调查甚至证实,贺建奎最初是做物理芯片研究的,进行基因编辑工作完全是半路出家。
不是其他科学家无法做这项工作,而是在法律和伦理没有完善的情况下,科学家不能贸然去做。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道德底线,缺乏对生命,伦理和法律的敬畏之心,造成的危害是呈指数增长的。
四、双胞胎婴儿存在编辑脱靶等问题
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并不成熟,依然存在脱靶等相关问题,把一项不成熟的技术应用到现实中,而且是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报道中,这对双胞胎婴儿露露和娜娜最后携带的CCR5并非原设想的可抗艾滋病毒的变体CCR5,而是拥有完全不同新基因的版本。娜娜意外地在一个CCR5基因组多了一个碱基对,另一组却被删除了四个碱基对。与此同时,露露继承自父母的一组CCR5基因组意外删除了15个碱基对,另一组则没有改变。
在未来,贺建奎造出的基因婴儿露露和娜娜会有什么样的命运,以及对后代产生的影响,都值得人们持续地关注和思考。
◤No.3
科学与道德的边界
▌▌▌▌▌▌
随着CRISPR/Cas9技术的发展,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应运而生,近几年无论是科学实验室,还是生物科技公司都积极的投入到CRISPR技术的研究应用中,使得医学领域及人类疾病的治疗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然而,对于此项技术可否应用于人类胚胎基因编辑仍存在很大争议。
关于制造CRISPR宝宝的问题,CRISPR的发现者Jennifer在《基因编辑大革命》一书中提到,一位名为Christina的企业家邀请他们加入她新创立的公司,这项事业与CRISPR有关,她希望为某些幸运的夫妇,提供健康的“CRISPR 宝宝”,他们计划利用CRISPR来引入特定的DNA突变,消除罹患任何遗传病的可能性,她说话时眼睛里透漏出普罗米修斯式的光芒,让人怀疑她除了基于善意而修改基因的那套表面说词之后,还有更加可怕的,大胆的想法,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来强化某些特征。
早在第一届人类基因编辑峰会上,美国埃默里大学的保罗·沃尔普就指出 :必须在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方面纠正认识误区。当前对基因编辑用途的主要考虑是,修正致病突变与预防出生缺陷,而不是“定制婴儿”。
这就是为什么贺建奎团队的研究逾越了基因编辑的 “底线”,这种类型的研究可能将现存人类的基因组,连同所有未来世代的基因组集合起来,变成可不断刮除再重写的羊皮书卷,任凭我们这一代人一时兴起的编辑,就能删除和重写当中的任何遗传密码。然而经CRISPR修改基因的动物种类名单不断增长,从之前的线虫到山羊,以及现在的灵长类动物,就这种发展趋势来看,人类加入这种不断增长的基因组改造动物名单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假设我们最终无法避免在人类基因库中留下人为错误。这种人为错误要持续下去到多久?今天产生的基因突变是否在一万年后仍然存在,那时红色超巨星心宿二按其发展历程将爆炸成为一颗超新星,在空中看到明亮如满月的星宿二的未来人类是否仍会带有这种突变基因?
电影《无姓之人》
就像《未来简史》中提出的三个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上升为神,人类真的具有改写遗传密码的资格吗?
当父母和医生的治疗选择发生冲突时,伦理如何发挥作用?在法律、伦理、现实之间,“安乐死”是否将是个永远的“禁区”?基因编辑婴儿实验存在哪些违反生命伦理的问题?警察如何利用 DNA 寻找到金州杀人案真凶?是否每个人的 DNA 都需要记录到国家的基因库中?把人类的心脏移植到动物身上是否符合道德伦理?
如果对这些议题感兴趣,推荐你学习由塔夫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院终身教授教授Prof. S.K.带来的《生物医学中的道德伦理及典型案例分析》,让教授带领你探知相关伦理准则以解决道德困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