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散文诗十篇

  父亲的散文诗篇1

  一九八四年庄稼还没收割完

  儿子躺在我怀里睡得那么甜

  今晚的露天电影没时间去看

  妻子提醒我修修缝纫机的踏板

  明天我要去邻居家再借点钱

  孩子哭了一整天啊闹着要吃饼干

  蓝色的涤卡上衣痛往心里钻

  蹲在池塘边上狠狠给了自己两拳

  这是我父亲

  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青春留下

  留下来的散文诗

  多年以后我看着泪流不止

  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个影子

  一九九四年

  庄稼早已收割完

  我的老母亲去年离开了人间

  儿子穿着白衬衫跑进了校园

  可他最近有些心事瘦了一大圈

  想一想未来

  我老成了一堆旧纸钱

  那时的儿子已是真正的男子汉

  有个可爱的姑娘和他成了家

  但愿他们不要活的如此艰难

  这是我父亲

  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生命留下

  留下来的散文诗

  多年以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

  可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个影子

  这是我父亲

  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生命留下

  留下来的散文诗

  多年以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

  可我的父亲在风中像一张旧报纸

  这是那一辈人留下的足迹

  几场风雨后就要抹去了痕迹

  这片土地曾让我泪流不止

  父亲的散文诗篇2

  父亲,树林和鸟

  牛汉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旁走过。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

  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闻到一声鸟叫。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

  “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味的草木气,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鸟也有气味?”

  “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黎明时,所有的鸟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气,每一个张开的喙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鸟要准备唱歌了。”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向天空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赏析】

  牛汉是我国著名的作家,以诗歌而闻名。牛汉的散文较多地继承了“五四”以来散文的优良传统——平和恬淡,娓娓道来,颇具情趣和意味。他善于选择生活中的那些容易表现的事物,用直接、平白的语言进行描述,将生活的原貌、人的天性与心灵瞬间的轨迹展现出来。

  这篇散文选自牛汉的散文集《童年牧歌》。在岁月的磨砺中,在写作实践中,牛汉深深地感悟到,“童年和童真是生命天然的素质,它具有萌发生机的天性,永不衰老,堪称是人类大诗的境界”。在这部散文集中,为了追寻“童年和童真”中蕴含的“大诗的境界”,作者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将童年生活中那些有趣、有味的人和事点染成篇,深情地唱出了一曲曲“童年的牧歌”。

  父亲的散文诗篇3

  阅读彦林同志的散文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不仅为他独特的发现、细致的描写所折服,还为他包含深情、富有深度的议论所感动。我一直认为,彦林同志是一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诗人作家,他的写作具有文本意义,正如石英先生所说“在当前庞大的散文产出中看到不少的类型化、‘公众模式化’作品比比皆是的势头下,我又实在不能不对有特色、风格显明的可贵表现表示由衷的赞叹。而彦林同志的这些以写乡情生活为主的散文作品是当前应当受到欢呼的突出典型之一。”我始终认为散文界对彦林同志的研究重视不够,这也许与他低调的为人为文风格有关。

  彦林同志的散文,以八百里沂蒙为背景,展示了沂蒙山的沧桑、博大、深沉、厚重。他笔下汩汩流出的是山村、小河、老树、乡路、炊烟、庄稼,同时用厚重的笔墨深沉描述了父老乡亲们的勤劳、朴实、善良、憨厚、坚韧,故乡情如山泉喷涌而出,对亲人的爱跃然纸上。彦林同志笔下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景一情,对于我是那样熟悉,他的那个小山村仿佛就是我的那个小山村,他的父老乡亲仿佛就是我的父老乡亲,其实,如群星一样散落在沂蒙山深处的每个村庄都是相似的,他们血脉相连,就像一根长藤上结出的同一墩地瓜。

  沂蒙山是彦林同志灵魂的家园,是他精神的根,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他的绝大多数诗文都是从这片土地上生发出来的。故乡是什么?是我们生命的根!小到一草木、一捧土、一片叶、一块石头、一粒虫鸣、一声犬吠……都令作者低吟长叹、魂牵梦绕。无论岁月怎样流转,她永远是作者精神的王国,故乡的太阳永远照耀在他的头顶,温暖着他生命历程;故乡的明月永远滋润着他的诗心,让他不断收获着饱满诚实的美文。

  彦林同志的散文,没有长篇的议论和喋喋不休的说教,更少见动辙上万字的鸿篇巨制,大都精练、隽永,但让人爱不适手,读起来绵远悠长,如饮一壶老酒,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值得关注。

  乡情浓郁、感情真挚是彦林同志作品的第一个显著特点。莫泊桑说,爱自己的父母像人活着一样自然。彦林同志的文章中,充满了对父母、对父老乡亲的深情厚爱,爱得深沉而刻骨铭心,处处体现着对父母养育和教诲的感恩。通过《回家吃顿娘做的饭》《凝望娘满头的白发》《煤油灯》《回家过年》《布鞋》等文章,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母亲:她朴实、勤劳、娴慧、善良,心怀大爱。这就是彦林同志的母亲,她是沂蒙山千千万万个母亲的缩影。文章许多描写母亲的细节,比如煤油灯下母亲的身影、送儿远行母亲脸上的泪痕、做衣做鞋的母亲手指上的血滴等,都深深感染着我们。尤其读到“在家的日子,娘总会把积攒了一年的好东西纷纷拿出来,变着花样做给我们吃,顿顿都是七个碟子八个碗,像招待远方尊贵的客人。吃饱了,娘还逼着多吃几口,恨不得把好吃的东西全都塞进我们肚子里。”(《回家吃顿娘做的饭》)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的眼湿润了,也对季羡林先生说过的一段话有了更深的理解,“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天天吃‘红的’(注,指高粱饼子)。”所以,彦林同志才发出这样幸福的感叹:“回家吃顿娘做的饭,是一次幸福而快乐的旅行,是对逝去岁月的追溯和留恋,源自对父母的牵挂和对浓浓亲情的期盼。”(《回家吃顿娘做的饭》)写到这里,我向天下的游子们呼吁,请您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回家吃顿娘做的饭吧!

  彦林同志在《父爱》中写道:“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包括平民百姓,歌颂母亲的多,歌颂父亲的少……这不知是观念问题,还是缘于父亲情感厚重、不善言表?”读过许多写父爱的文章,但像彦林同志这样尖锐提出这个问题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不觉心里一震。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对子女的爱不会像母爱一样细腻缠绵如水,但藏在威严深处、不善言表的那份爱,一点也不逊于母爱。不信,请读读《家训》《祖孙四代求学梦》《父爱》等文章,无论是父亲坐12马力拖拉机冒严寒去城里给儿子送煎饼、鸡蛋、散发体温的五十元钱,还是悄悄为帮儿子割麦子,哪一个情节不打动儿女的心弦?当年,我在《山东文学》上读到《家训》这篇文章时,心潮起伏,彦林同志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为此,我还写了一点感想寄给了《山东文学》。今天再读这篇文章,倍感亲切。彦林同志的父亲是位老实巴交、憨厚地道的农民,他说出的话不是大道理但又句句是大道理,“人活一辈子不容易,但无论如何要活得正,站得直,人活就是一口气。”这样的话语土坷垃一样土,掉到地上却砸个坑,大实话就是大真理,这不仅是对子女教诲,更是对他们的期盼和深沉的爱。正如彦林同志感悟到的:“真正理解父爱的深沉凝重,需要岁月的凝聚,需要细心的品味和琢磨。”(《父爱》)

  观察细腻,语言具有诗意之美,是彦林同志作品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章不讲究语言的锤练,就显得粗糙而失去感染力。彦林同志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他的散文中处处散发诗意之美。读他的文章,像畅游在野花盛开的山野,常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奇,无法不被他富有感染力、精彩而富有内涵的句子所感染。他写春雨后的山野,“细腻柔婉的春雨过后,几朵白云点缀在蔚蓝的天空,密密匝匝的花草探出尖尖的脑袋,青春的希望陡然钻破残雪覆盖的土层。”(《聆听春天的脚步》)鲜活、生动、形象。写春雨,“雨滴的声音,若禅音悠长,涤尽风尘,溅起清香。”好一个溅起尘香!春雨是什么味道,也许只有诗人知道。“看雨,会萌生一种冲动;听雨,能回味一种浪漫;品雨,会是一种人生解脱。”作者的灵魂与春雨发生共鸣,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写故乡的小河,“清澈的小河像一面波光粼粼的镜子,又宛若华丽的绿绸缎,月亮在河水中荡漾,在波浪上跳动。”(《故乡那弯弯的小河》)动静结合,美丽如画。再看他的《春天住在我的村庄》,简直就是诗,整篇文章由春景、春雨、春晚等几幅画组成,既写了春天景物的变化,又写了春雨的朦胧,春晚的幽静,读这样的句子“等圆月从山嘴上升起,把银色的月光洒满山乡的角角落落,村庄已枕着夜色和湿润的雾气,沉浸到恬静、安静的梦乡里去了。”这样的山村夜景多么令人向往。当下一些散文,不注意谋篇布局,不注意提炼构思,想到哪里写到哪里,陈谷子烂芝麻,是素材的无序堆积,读起来索然无味;也有的有筋无血肉,硬梆梆的硌牙。语言的功夫很大程度上代表一个作家的造诣和层次。彦林同志的语言,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三十年不懈锤炼的结果。

  生动准确的语言,靠凭空的想像是写不出来了,而是源于作者深厚的生活根基和非凡的观察能力。看看彦林同志写炊烟颜色和形态的变化,“如果炊烟的颜色是清淡的白色,那说明灶里的柴是干燥易燃的。假若是浓浓的黑色,那或者是绿草太多了,或者是柴草太潮湿;如果股股浓浓的又黑又白的烟涌出,那肯定是刚起灶,母亲刚把柴火点着;如果烟口出现的是连续不断且透明的烟,肯定是锅里的饭菜正在闷炖的时候;如果炊烟只剩下那么一小丝轻薄的样子,那肯定是饭菜已出锅了。”我看到这段文字后,会心一笑,如果没有在农村长期生活过,不会写出这种变化;即使生活在农村,不注意细微观察,也写不出。善于捕捉生活细节部分,是一个作家深厚功力的体现。

  融情于文、融理于文,散发人性之美,是彦林同志作品的第三个显著特点。好的作品是作者对生活、人生、社会的发现、感悟、思考,具有促人思索、教人向善之功效。彦林同志的散文不是板着面空干巴巴说理,而是融情于文、融理于文,把叙事、描写、抒情、感悟有机结合起来,顺畅自然地把“我”摆进文章中,打上“我”的烙印,而别人不可重复,作品就有了特色和独立性,这不是一般的功夫,是高手才能达到的境界。“我仿佛也成了一株荷,在大自然里重塑自己……”(《风雨荷塘》)人与荷交融了一起,我是荷,荷是我。“只有品味世态炎凉,体验人间风雨雪霜,人生才会趋于完美,也着上成熟的颜色。”(《青石小巷》)这是彦林同志对人生的感悟,也是对世人的劝戒。“我一直在想像,天烛峰的迎客松是如何历经风雪,扎根发芽,坚守着,抗争着,开拓着自己的家园,一天天、一步步长大。”(《我盼拥有一捧土》)这是对顽强生命的敬畏和礼赞,教育人们怎样面对逆境、困难和挫折,所以“经历逆境和挫折,有时会让你拥有意想不到的美丽和独特的姿势”(《我盼拥有一捧土》)。“那些不起眼的穷乡僻壤,绿荫丛中的乡村小菜园,那里有人们塑造的‘人间天堂’。城市与乡村正各行其道,各显其长,为拓展出不同的思想领地和生存空间。”“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值得我们尊敬和留恋。”(《乡下老家的菜园子》)我非常赞同彦林同志的这种包容思想,不像有些文章,要么把乡村说得一钱不值,要么把城市说得一无是处,读了总让人觉得造作,不舒服。彦林同志深怀悲悯和大爱之心。在《“沂蒙特产”》这篇文章中,彦林同志在与一位失学女孩的对话中,了解了小姑娘家庭的不幸,也了解了她的坚强和对上学的渴望,让他心情非常沉重,小女孩透着蒙山骨气、沂水灵气的大眼睛令他难忘,她的微笑与眼泪令他难忘,由此彦林同志想到了沂蒙山“和她一样遭遇的所有孩子。”

  彦林同志还写了《沂蒙山小调》《走近孟良崮》《沂蒙红嫂》等一系列文章,来歌颂英雄的沂蒙山,歌颂英雄的沂蒙人民。作为沂蒙之子,彦林同志写这些文章时,心怀敬意,包含深情,文章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沂蒙红嫂,沂蒙母亲,吮吸过您的乳汁、穿过您做的布鞋、吃过您碾的小米、受过您掩护的将士惦念您、崇拜您,享受着和平和幸福生活的每一位中国人佩服您、怀念您,那页艰难而又辉煌的历史将永远铭记着您!”(《沂蒙红嫂》)没有千百万个“红嫂”,就不会有革命的胜利,何谈今天的幸福生活?这类文章现在却很少看到了,这是很不正常的,忘记历史是可怕的。

  父亲的散文诗篇4

  那是我心灵的远山与近水,在出生的啼哭里,让我以眼泪的方式读写。

  这里有我朴素的乡情与热烈的爱情,行走的孤独里,让我以文字和歌声动情倾诉。

  阳光之下,城市以南,朴素的思想,辽远而宽广。

  行走,为一个亲情和爱情的约定,我心怀激励。

  山寨,我诗歌里经典题记,喀斯特的脸和胸脯,黑色的土地,葱郁的绿林与花草,太阳下流动的河,都以宁静的姿态为我塑起或坐或站的方式。

  我从这里起步,幸福的脚步,一路放歌。

  我可爱的山寨,就是歌曲的全部内容。普普通通的词汇,粗犷的豪情,全都以喀斯特的神奇,静卧于绿林深处;还有那古老的牛耕人种,动感的鸡鸣犬吠,都是我无声怀念的主题。

  山寨,大自然最朴素的线条,那些如水的安静,从城市的繁华中脱颖而出,犹如一头内向的牛耕耘或者行走都非常矜持和稳重。

  这就是我的山寨,单纯的思想独具阳光的性格,涂抹在粗布上的语言,色彩光洁,字字句句都盛满泥土最初的颜色。

  绿油油的山寨,轻盈盈的山寨,淳朴朴的山寨,永驻于我心的家园童话般的甜怡。让安静的禽和庄稼、唱歌的父母及兄弟,都在南方的山梁上,用一把锃亮的锄头,把一个农民幸福的色彩,在十八弯的山路上,找到临水而居的方向。

  父亲的春联

  满头白发的父亲,从立冬开始,就在他简陋的案头上铺开了大红纸,认真地用楷书写着春联。

  春联,是父亲一辈子的爱好,是父亲盼望春天的另一种方式。

  那枝陪伴了父亲几十年的毛笔,在父亲温暖的手中舞蹈,白色的笔毛,柔中带刚,翰墨飘香中灵性的汉字在红色彩纸上吐露点点春意。

  村庄的冬天静默萧条。

  父亲摊开红纸,把阳光和土地写在红纸上;把辛劳与希望写在红纸上;把收获和欢欣写在红纸上;把丰饶的四季写在红纸上……于是村庄的雪地盛开了红梅;枯柳迸出了新芽;阳光穿透了所有的木格子窗户。

  冬天的乡亲心里逼得慌啊!父亲把红红的春联送到每家每户,把吉祥与平安送到每家,把幸福与健康送到每家,把喜庆和财源送到每家……于是村庄的门窗都红了,乡亲们的心亮堂了,一个接一个的好年头来了。

  父亲写春联时,我总在旁边为他磨墨。

  父亲微笑着。他知道,我就是他的春天,是他一辈子那幅写得最美的春联。

  山茶花开的时候

  整个秋天,我都在这丛绿得很深的山茶林中守候,弯弯山路犹如我浅浅的呓语蜿蜒进你轻掩的篱笆竹门。知道你会来,我把目光投给山那边的河。帆影依稀,山那边河上撑船的渔夫呵?请你用你的渔歌为我唱一首鸳鸯的情话。

  注定今生要走这条山路,所以,我选择这个时候。山茶花已经开满山野,洁白的瓣,润红的蕊,那灿烂的怒放啊!多像你一展皓齿就能映红天空的微笑。

  轻启你的竹门吧!古朴山寨的纤纤秀女,用你水汪汪的眼睛告诉我?远方有你五彩的太阳梦。

  秋色已尽,寒冬来临,我将远离这个山寨乘船过河,去春的那一边读海。

  山茶花,谁将用拂尘的手抚摸你曾受伤的嫩叶;山寨少女,谁将用一生的时间翻开你尘封的心事……

  踏花渐去,情愫依然,花开花谢,春去秋来,山寨里的茶花女啊?请用你呓梦为我唱首祝歌或投我一束希望的目光。每个山茶花开的时节,让我沿着你足音铺成的石径而来,为你献上我们美丽的梦……

  城市以南

  马车甩着铜铃走过,声音单调,扬鞭的车夫,吆喝着岁月。

  走出城市最后一粒尘,没有斑马线的乡村公路,阳光一样柔软。

  我坐在父亲的马车上回家。

  蜻蜓落在手心,喜鹊在树杈上编织吉祥。

  奶奶?我看见了金银花开在你的耳畔,多么熟悉的召唤,烙在黄昏。我就在你的南边,在诗歌中阅读透明的阳光和清澈的绿色,还有胸膛的山,都在把一生的期望生机蓬勃。

  妈妈,我看见谷草朴素的舞蹈,凝塑成村庄单纯的形象。你的山歌穿过城市的广告板,在液晶显示屏上无限多彩。我还听到泥土里虫子的呼吸,在穿越梦想的激越中翻滚,种子发芽了声音多么清盈灵动,在你深黑的节气间颤动,生命掘动的声音,在你的甜汗里流淌。

  啊,老爸,你的吆喝多么粗犷,你的长红鞭甩响天空,马蹄声里,山道弯如你的黑额,土地红如你的胸膛,我再一次看见夕阳下绿色的村庄,跟以前一样,结满揪人泪下的眺望。

  城市以南,我就是那用衣袖擦鼻涕拿竹笛赶牛的男娃,含指的唿哨,吹散林间雾霭,然后把梦种植在芦花的旁边。

  城市以南,我就是那个被母亲巴掌打红屁股逃学的男娃,在木楼教室画天安门写春天赞美诗唱祖国是花园,把丰富朴素的童年粘贴在作文本上而走进抛物线、ABC、分子原子、力的运动的年龄。

  城市以南,我就是那个伏在黄昏里的男孩,把淳朴得一尘不染的爱情,写成青砖绿瓦的诗歌,让背竹篓的妹妹哭红满山杜鹃。

  城市以南,我就是那个被鞭炮和锣鼓送上大巴车的小伙子,揣上乡亲捧给我的泥土,用解放鞋在城市柏油路上寻梦,把泪水写成青春。

  城市以南,生命的起点,是我的爱、我的家,是我一生幸福的疼痛。

  父亲的散文诗篇5

  关键词:《背影》;语言特色;父子

  作者简介:杨建忠,男,从事初中语文教学20多年,有多篇论文获省奖。现为江苏省宝应县天平中学教科室主任。

  《背影》这篇叙事散文写的是1917年冬天,朱自清接到祖母去世的噩耗,与父亲同路奔丧回扬州,办完丧事,父亲为了谋生,匆匆前往南京谋职,作者也要回北大念书,因而与父亲同行去南京,父子二人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事件简单,是平常百姓之家常发生的故事。但寻常之事在朱自清笔下却成为文学经典。

  《背影》脍炙人口,历来是作为名家名篇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之所以如此,除了散文所表现的人伦亲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外,文章的精巧的构思,多样的手法,别样的线索等也是散文流芳的重要原因,尤为突出的是朱先生的语言特色。

  朱自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散文大家。他的早期散文的风格也曾华丽典雅,后期转向了朴素隽永,质朴清新,这是他散文创作成熟的标志,是其艺术个性的体现。《背影》是他后期文风特点的代表作。朱自清在《背影》序里曾说:“我是大时代中一名小卒,是个平凡不过的人。”他在散文里的自塑形象就是其本色的表现。语言的风格也就当然的质朴自然。这种质朴是语言的洗练而不是叫花子般的寒怆,看似信手取来却又恰到好处,是与时代背景和作者心境相通联,与表现日常亲情相一致,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的结合。叶圣陶在评价朱自清先生的用词特色时说:“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德熙也曾这样评价:“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绝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是的,作为诗人的朱自清,《背影》一文的词语没有华丽的词藻,不是精心的雕琢,而是用平白的字,朴素的词,连缀成文,恰能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就像陶渊明的田园诗一般恬淡朴素,却意蕴丰富,达到了语言的最高境界——返璞归真。

  《背影》一文用“祸不单行”、“奔丧回家”、“满院狼藉”、“光景(很是)惨淡”、“老境(如此)颓唐”、“触目伤怀”、“情不(能)自己”等似随手拈来的四字词语为“背影”营造了一个感伤的氛围,使全文流露出淡淡的忧伤。这和作者生活的时代有关,是作者真实心境的反映。用了两个“再三”、两个“踌躇”、三个“嘱”,看似重复,却恰如其分的将父亲的犹豫、不放心、患得患失的心理展露无疑。“聪明过分”、“太聪明”这两个口语化的反语,表现了作者成人后对当时不能理解父爱的深深自责。写父亲的穿戴用了五个“布”,与父亲给“我”做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我的眼泪又来了”前后呼应,纯粹的口语。四处背影与四处流泪,互相照顾,互衬互托出浓浓的父子深情……整篇语言都是“日常口语”,但又不是日常口语,这些“口语”是提炼的群众口头语言的精华,是返璞归真的口语,是意蕴丰富的口语。这些质朴的文字,就是生活的本真,它超越了动人的抒情,饱含丰富的情感,像涓涓细流,静静的滋润你的心田。文章中可圈可点的地方太多太多,下面笔者就“朱红”一词来一个“深度语文”,挖掘一下这个简单词语所饱含的意蕴。

  父亲的散文诗篇6

  今天,我在书上看见了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读后让我掩卷沉思。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朱自清他父亲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些困难,不太顺利,再加上自己亲爱的爷爷也去世了!所以他只有和自己的父亲报着失败的心情离开了这个鱼米之乡的美丽的地方了!

  这又使我对朱自清的文采感到一种感叹!

  《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这篇散文短小得只有千余字,为什么会给人留下这么难忘的印象,它的艺术魅力究竟何在?俄国作家高尔基回忆自己在少年时,读完福楼拜的小说《一颗单纯的心》后,曾被这个朴素的故事感动得如痴如醉,《背影》比起福楼拜那篇小说来,篇幅更短小得多,情节也更加简短,却同样也激起了读者的感情。

  《背影》所以能感动读者之处,在于对父亲的这种回忆,最重要的是他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许多读者一样,印象最深的是两个片段:一是胖胖的父亲蹒跚地穿过铁道,跳下去又爬上来,就是为了给儿子买橘子;二是父亲的来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着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写得平静自然,我们吟于心间,会与作者发出一样的感想。我们不能忘记这两个动人的情景,我们不能忘记那父慈子爱的诚挚之情。

  这也使我知道了写作文的方法:写作文不一定要字数多,主要是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想表达什么,畅所欲言,当然要言之有理。

  父亲的散文诗篇7

  《我的第一本书》借助“我”不同寻常的童年经历,再现了20世纪初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当时困苦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书”中蕴含着诗意的父子情。“我”的第一本书,在晾晒小麦的院子里“亮相”,父亲要检查“我”的学习,第一次拿到父亲的面前。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暴晒后散发出甜蜜蜜的味道,这第一本书就出现在这甜蜜的氛围里。

  “我”家有不少的书,那是父亲的,不属于“我”。“我”还不认字的时候,它就给了“我”奇妙的感觉,因为“书”在村里是稀奇东西。“我”的第一本书,是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这本书第一次摆在父亲面前的时候已没有书的样子了,简直是一团纸。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父亲面对那凄惨的课本,愣了半天,但并没有“揍我”,只是翻来覆去地看,愁苦地望着“我”嗦泪水的双眼,问:“那一半呢?”……然后是深深地叹着气,把那两个半本在昏黄的麻油灯下组合成两本……之后,就把“我”带到他的学校读书了。父亲听说“我”考了第二名,抚摩着“我”额上的“马鬃”;看到“我”那不成样子的“书”,粘贴、叹息、装订……这父子情蕴含着浓浓的苦涩。

  “书”中蕴含着诗意的朋友情。

  “我”的第一本书,是一册不寻常的国语读本,它有一段令人回味的曲折经历。因为乔元贞家买不起书,而老师规定每人要有一本,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我们读这些文字时,难免对这“第一本书”产生可怜之情,可怜它的“惨不忍睹”,更可怜这两个读书的孩子。这两半书连接着两个孩子的友情。

  “我”的父亲跟乔元贞他爹乔海从小是好朋友,父亲让“我”从元贞那里把那半本书拿来,晚上,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纸、补写,把两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还用牛皮纸包了皮,写上名字。父亲没揍“我”,而带着“愁苦”的脸,细心地修补两本书。这两本书浸透着父辈深深的情谊。

  “书”中蕴含着诗意的生活情。

  “我”的第一本书,它牵系着一段让人难忘的生活,它让“我”牵挂着那时在一起读书的同学……每天“上书房”,“我”都带上家里的两条狗,“我”早已把狗调教好了,当“我”说大狗叫,大狗就汪汪叫几声,当“我”说小狗叫,小狗也立即叫几声。“弄不成”在教室朗读课文时,“我”就轻轻喊一声“大狗”,它就在窗外叫了起来,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罚“我”立在院当中背书,两只狗就蹲在“我”的身边,陪“我”背书,汪汪地叫着,老师还夸“我”的狗聪明……第一本书的故事印刻在“我”童年的金色记忆里。

  那时与“我”一起读书的同学就两个,一个是比“我”聪明的乔元贞,一个是“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的二黄毛。可抗日战争时,二黄毛打仗不怕死,负了几回伤,他其实并不傻,只是心眼有点死,前几年去世了,他的一生受到乡里几代人的尊敬。而乔元贞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

  父亲的散文诗篇8

  韦启文的散文充溢着情感,充溢着文化的意蕴。在那些散发着浓郁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域色彩的、抒写故乡良才村的散文里,他对故乡、对亲人、对童年的生活是那么眷念,真可谓情深深意切切。以至在数千里之外的湖北水的山里,听到一声狗叫,他就联想起良才村;在万余公里之外的阿尔卑斯山听到清晨的鸟鸣,他又认为是良才村的小鸟在歌唱。显然,良才村不仅是他的故乡,也是他所皈依的精神家园。人人都有故乡,但故乡未必都是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韦启文是幸运的,也是富有的。他对祖父祖母、对父亲母亲的回忆,都是小事,不乏琐碎,但正是这些平凡小事寄寓着一种情感,那是一种人性之美。这种感情是真实的、温暖的,就像刚刚吃了父亲分给的糖果,穿上母亲亲手做的新衣裳,与祖父刚刚上街吃米粉,或正在祖母的襁褓里熟睡……韦启文善于挖掘这种普通的人性美,用并不华丽的文字展示在读者面前。我发现,他特别看重文章的内涵――不论是读他的诗,还是读他的散文,这一点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他曾出席华沙诗歌之秋国际诗歌节,也曾率作家出访西欧。在异国的土地上,他并没有停留在参观和考察,他的思想之笔没有停辍。他那些旅外之作也不仅仅描摹一些异域风光,记述一些新奇见闻,他的这些作品其实都是很好读而且很值得一读的文化散文。用东方人的眼光、用他个人的眼光观察一页页风采奇异的异国文化。以往那些在中国早已令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如肖邦、普希金、高尔基,以及歌德、莫扎特、施特劳斯、托尔斯泰等等,在他的笔下散发出了新的气息、新的光芒,让人读后有新的发现。这是为现代人与这些渐渐远去的大师们建立了一种对话与沟通的平台。无疑,这种努力是十分有意义的。

  他的思想足迹所至,当然还有祖国的名山大川。彩云之南那神秘的香格里拉、西双版纳,还有甘南草原、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以及湖北的山水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不!应该说留下了他的寻觅。他寻觅大自然的奥秘,寻觅大自然与人类共生共荣、相依相傍的和谐之美,寻觅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深深的哲思,寻觅和向往着生机盎然、万紫千红的花的草原。诗人敏感的神经每每让他收获常人难于发现的东西,如《巢居》这样写道:“我们从这些大大小小的卵石上走去走回,同时也有一种苍茫古老的信息传递进了人的脑海。我想,也许每一个或巨大或细小的卵石,都曾经斑驳过一段苍凉的故事。通过这些卵石,我们不仅可以同大自然对话,更可以同远古的时代对话。卵石自然成了对话的坐标。回归大自然,也许正是人类回归自己的一种大逃亡!从这个意义,可以说是胜利大逃亡的。”当一般人着迷似地到处寻找香格里拉,懊丧地唱着“美丽的姑娘是人家的”,他却发现那香格里拉、那美人其实就在人们的身边,他的这一发现不乏警世意味。他的不少文章都是思想的漫游,是心智启启合合的结晶。

  他写几位老作家的文字,字里行间充盈着亲切、崇敬的情感,不仅体现了作为文学界领导者的胸怀,也弥漫着作为诗人的情怀。一些短小的随笔,透出他睿智、灵动、幽默和犀利,也是颇具功力的。

  父亲的散文诗篇9

  《耕耘》一诗就是以劳动为主题的诗歌,让我们去领略诗人诗歌“具有抒情诗般的美和伦理深度,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迹和活生生的往事得以升华”(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词)的风采吧。

  食指与拇指之间静静地

  躺着短粗的钢笔

  像握着一把雅致的枪

  窗外传来一声脆响

  当铲子插入沙土时

  我的老父 在耕耘

  我一路望去

  直落在那家族遗传的臀部 在花坛间浮现

  一会儿蹲下 一会儿站起 恍如二十年前

  在马铃薯地里有节奏地俯下身子

  那是他在耕耘

  粗糙的靴子把铲子踩进土里

  铲子柄贴着膝盖有力地举起

  将泥土深深地翻动 再把表层土深埋

  好将新收的马铃薯播种

  它们握在手中清凉坚硬的感觉真好

  感谢上帝 老家伙还能使一把铲子

  如同他的老父

  我爷爷一天里掀起的草皮

  可是陶拉湿地里无人能比

  曾经我捎给他一瓶奶

  插了个纸做的瓶塞 他直起身子

  喝完奶 立刻弯下腰

  继续仔细地挖掘 掀起草皮

  往身后一扔 再深深地挖下去

  为了翻出片好地 耕耘

  闻着地里散发出的阵阵清香

  听着噼噼啪啪拍打黏土 磕碰出的脆响

  唤醒了深埋于心底的血脉

  只是我没有握把铲子紧跟他们的脚步

  在我的食指与拇指之间

  静静地躺着短粗的钢笔

  我用它来耕耘

  (祝茵 译)

  《耕耘》是一幅描绘劳动的版画,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美丽和崇高的颂歌。

  诗人巧妙地通过对一家祖孙三代耕耘环境、耕耘方式、耕耘意义的描绘,歌颂了劳动的美好,深刻地揭示了劳动推动人类进步和文明的深刻哲理。诗人刻意地描绘了“我”家祖孙三代辛勤耕耘的情景。即便三代人耕耘的环境、耕耘的方式有着天壤之别,可是,三代人始终都没有脱离耕耘,都始终沉醉于耕耘,始终耕耘得那样勤奋。那么认真。

  整首诗歌,作者以白描为主。饱含深情地、多角度、多侧面地描绘了祖孙三代辛勤耕耘的情状,使诗歌形象丰满,意境丰厚。你看:爷爷的耕耘在远离城市的陶拉湿地,父亲的耕耘在“我”居室的窗外,而“我”的耕耘呢,则是端坐在桌前;爷爷的耕耘是深深“挖掘,掀起草皮”,父亲的耕耘是将“铲子插入沙土”,身体“在花坛间浮现”,而“我”的耕耘呢,则是用“食指与拇指”紧紧的握着“短粗的钢笔”;爷爷的耕耘是“陶拉湿地里无人能比”的,父亲的耕耘是“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愉快而惬意,而“我”的耕耘呢,却是“静静地”;爷爷的耕耘是为了生计,“为了翻出片好地”,获得好的收成,父亲的耕耘则是在衣食无忧之后的一种休闲,一种颐养,而“我”的耕耘呢,却是一种精神的劳作,像握着“一把雅致的枪”,充满了神圣。

  但是,无论是爷爷、父亲,还是“我”,我们的耕耘,都是崇高而又愉快的劳动。爷爷在耕耘中“闻着地里散发出的阵阵清香,听着噼噼啪啪/拍打黏土,磕碰出的脆响”,“唤醒了深埋于心底的血脉”:父亲在耕耘中全神贯注,任“家族遗传的臀部,在花坛间浮现,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还是那么的钟情,“恍比如二十年前/在马铃薯地里有节奏地俯下身子……粗糙的靴子把铲子踩进土里,铲子柄/贴着膝盖有力地举起。/将泥土深深地翻动,再把表层土深埋,好将新收的马铃薯播种”,那种将马铃薯种子“握在手中清凉坚硬的感觉真好”的感受还依然如新;而“我”在耕耘中,充满骄傲,充满自豪,同爷爷和父亲相比,“我”庆幸自己“没有握把铲子紧跟他们的脚步”,“我”已经改变了爷爷和父亲的耕耘工具和耕耘方式,“在我的食指与拇指之间,静静地躺着短粗的钢笔。/我用它来耕耘。”要知道,这就是进步,这就是升华,是劳动方式的进步,是劳动精神的升华。这就是人类赖以摆脱低下,摆脱简单,摆脱粗俗,步入高雅,步入文明的一种大进步、大升华!

  父亲的散文诗篇10

  我

  每当一本好书飞上案头,我的心是微笑着的。我知道每一本书都有着引人入胜之处。心静的时候,读书往往是最为心动的时刻。那些从心底流淌的文字,总是如花绽放着优雅与美丽。有人说:看书是最宁静的事。可在我看来,那宁静的外表下其实有着丰富与鲜活的感触。品散文,恍觉自己进入一个如诗如画的花园,那些古意葱茏的文字带领我尽情体悟着那隐藏在平淡中的绚丽灵魂;赏小说,似乎在一次次穿越时空中,体验各时代、各身份的人物的繁华与落寞,抑或各路英雄豪杰为国家、为人民,或是为了心中那股子豪气而坚守至底的勇气……这一切都如一张张电影胶片般刻在我大脑中,那些让人心灵为之震撼的情感的旋律,润物无声般地渗透到我的心底。

  我们

  我们――我们一家人,都爱读书,哪怕是学识丰富的母亲,即使是工作辛劳的父亲。

  时空交替,记忆之河绵延。永远都记得,在那些我尚年幼的日子里,每每散学,母亲用自行车载着我穿行于交错纵横的大路小路上,这时,母亲便会跟我讲丑小鸭的可怜、阿拉丁神灯的魔法、白雪公主的善良……抑或是一首首诗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梧桐树下,护城河边,这些场景,如同特写镜头永远存在于我心底的某个角落。而那一个个故事、一首首诗句深深牵动着我,以至于当我得到第一本课外书时便如饥似渴,迷恋着书中的世界。

  母亲极爱读书,书城里,书摊旁,只要是喜欢上的,看到推荐的、经典的,母亲总会毫不犹豫买下来。一本《淘气包马小跳》,母亲也会在打开扉页的一瞬间入迷,看到精彩处,嘴角总是月牙般的上扬,不时还传来会心的一笑。看到她那脸上又多了一丝红晕,满脸扬着欢快,恍惚间,我好像看到一位闭月深闺,又或是一位稚童,净是单纯的欢喜。而母亲,在我看来,就是一本活书……

  繁重的工作总是让父亲疲劳万分,好不容易将那些身上的担子一一卸下,便找一席“雅座”,品一杯香茗,翻一本《读者》,父亲说,只要沉浸其中,所有疲劳便会灰飞烟灭。父亲喜欢从书中寻得那些有意义的文章,摘抄下来或用剪刀贴在醒目的地方,让我和他一起阅读、交流。每每俩人的看法一致时,父亲便会欣喜起来,激动起来……

  我爱读书,我们都爱读书。读书是我们一家人共同的享受,相信一本本好书一直陪伴着我们,陪伴着我们到天荒地老……

  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