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寻访 | 朱海峰——在VUCA时代“以万变应万变”
院友介绍
●朱海峰,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1级本科生,曾就读于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系,在校期间成为中共党员,曾担任政治系班长、校学生会文化部部长、曲艺协会主席等,先后被评为“校级优秀团员”、“校级优秀学生”、“校级 优秀毕业生”等。
●本科毕业后在一家国际B2B电商公司(环球市场 Global Market)工作,先后担任南京、扬州、南通等城市负责人,业绩先后获得江苏第一、全国第一,荣获全国最佳营销顾问奖、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工作5年后到南京大学商学院就读工商管理硕士(MBA),先后担任南大第14届MBA联合会副主席,第13-14届MBA校友理事会理事长。在南大MBA新年演讲大赛中获得冠军,作为南京大学“智慧队”成员参加2011第七届全国企业案例大赛获得华东第二名,后来又作为领队参加全国总决赛获得优胜奖。在校期间获得校级优秀奖学金,被评为“商学院优秀MBA”、“优秀研究生标兵”,被中国MBA发展论坛委员会评为“2012中国MBA年度新秀”。
●MBA毕业后和几位南大EMBA、MBA校友合伙创业,从事实业投资和服务,涉及团餐、光伏、工程、咨询等领域,服务了洋河、金鹰、西门子、富士通、AO史密斯、苏美达、艾默生、霍尼韦尔等数十家知名企业。
●2014年联合南京大学、长江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众多EMBA、MBA校友共同发起成立 江苏EMBA-MBA俱乐部,担任秘书长,促进了江苏EMBA、MBA校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2016年担任国际卓越运营协会联席秘书长,融合德国、日本、美国等先进制造技术和理念,提升中国制造的运营能力,助力长三角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交流与合作。
采访精选
01 求学
Q:您当初选择南大进行深造的原因是什么呢?
当年互联网还很有限,作为一名高三毕业生,我对高校信息了解很少,选择南大有2个原因,一是当年南大因为SCI论文等原因,大部分指标排名都是全国第3,仅次于清华北大,而我是江苏人,家人希望我留在江苏发展;二是被一张北大楼的雪景图吸引和震撼了,产生了向往之情。
Q:请问您第一次来到南大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南大百年的历史建筑,如北大楼、大礼堂、教学楼、大草坪等,给我一种厚重的感觉;南大的校园也很大,有游泳池、多个食堂、体育场、图书馆,到处都充满了新奇。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政治系还有一个专门的“新疆同学班”,校园里美女、帅哥很多,但是没有看到想象中的那么多的留学生。
Q:“道器相济,兼有天下”是政府管理学院的院训,请问学长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我当年上学的时候,当时政治系还没有升级为政府管理学院。对于政府管理学院的院训“道器相济,兼有天下”,我冒昧揣度应该源于两部分:
“道器相济”源于《周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兼有天下”源于《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院训这两部分出自儒家经典,可见学院立意之高远,用心之良苦。儒家鼓励躬身入局,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道器相济”是一个哲学范畴,有点类似于柏拉图《理想国》的“哲学王”的概念,如果转述为更通俗的说法,我认为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求知、得道本来就很难,所以才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说法,大学期间,我们学生以“求知,得道”为主;但是,相对于“知”,“行”更难,因为“知易行难”或者说“知难,行更难”。我们既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更要“齐家治国平天下”。用今天大家比较喜欢的说法叫“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而能做到“道器相济”的人很少,王阳明、曾国藩算是代表人物。
“兼有天下”我认为包含着两方面含义:前半句隐含了“独善其身”,大到国家社会、小到我们的家庭、自己个人,都期望我们“闻达于诸侯”从而“达则兼济天下”,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大部分都会成为普通人,所以我们的底限是“独善其身”,如果每个人能够做好自己,管好自己的小家,不给国家、社会带来负担甚至灾难,也是挺好的;同时,我们可以志存高远,希望将来有一天可以“达则兼济天下”,甚至像张载说的那样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院训把 “兼济天下”改为了“兼有天下”,一字之差,我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的包容和体量。“有”更多指“有这份心”,而“济”是一个动词,是一个事实。只要我们“心怀天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即可,不要太勉强自己,毕竟“闻达于诸侯”者、有能力“兼济天下”的人只是少数。
我个人的事业其实比较普通,目前只能说勉强把自己的小家顾好;在业余时间我还是喜欢做点社会工作,比如在江苏EMBA-MBA俱乐部、国际卓越运营协会为校友工作、为长三角的制造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算是在践行“兼有天下”了吧。如果将来有机会可以为政府管理学院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作为校友,也是我的荣幸。
Q:请问在求学过程中,有哪一门课程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为什么?
求学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课程和老师很多,包括张凤阳、闾小波、王强、魏姝、李永刚、笪素林、朱伟等老师及他们的课程。在此我仅列举其中一门,就是闾小波老师的《中国政治制度史》,20年了,我仍然清晰的记得闾老师上第一课开篇问我们“历史是什么”,他引用胡适的话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当时似懂非懂;他还让大一的我们研读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写读书笔记,对于没有历史功底的我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但是这些都引发了我研读历史的兴趣。
步入中年,事务繁忙,但是最大的兴趣爱好,除了听音乐,就是研读历史,后来读了很多版本的中国历史、全球通史,乃至于看电影电视、上网,随时随地都会关联搜索相关的历史背景。很多人说“读史可以鉴古今”,而我说,读史令人愉悦。如果今天我再回答闾小波老师当年的问题——“历史是什么?”,我的答案是:历史就是一个“罗生门”,各方都从自己有利的方向叙述整件事或者证明和编织谎言,而且各有各的理,所以也逐渐演化成后人真相难辨。
Q:请问在南大求学的时光里,您有哪些难忘的人与事呢?
大学4年,应该是人生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阶段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从浦口校区到鼓楼校区,有太多的回忆。入学已经20年了,但是很多人与事还是历历在目,篇幅有限只能简单列举几件了。
(一)2001年9月,当我从苏北小城市拿着录取通知书,第一次来到南大浦口校区大平台报道的时候,当时感觉就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当见到我大一的辅导员朱伟老师的时候,就像在大观园里见到了林黛玉——高冷的女神,哈哈。
报道后,一位热心的师兄刘超就帮我们拎着东西,带我来到宿舍,并且主动告诉我各种应知应会的信息:食堂、超市、开水房在哪里,还需要买什么物品等。后来我在学校租了个单间复习考研的时候,我们曾“秉烛夜谈”,他对中华几千年兴衰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至今我还记得他的“道统论”,听说他现在某高校任教。
在入学第一年,比我们大一届也就是00级的师兄师姐经常和我们联谊,也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他们班班长毛维准。一个有点腼腆的山东帅哥,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缝了,说话带着“莫言”式的山东高密的口音,非常可爱。后来得知,他也回到院里任教了
(二)2002年,恰逢南大百年校庆,这是作为南大学生的幸运。当时学校举办了各种大型活动,邀请了政界、学界、文化界名人,我也有幸近距离见到了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台湾诗人 余光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等,感受到了名人的风采和魅力。每当“大哉一诚天下动”的校歌响起来,总是把回忆拉回到2002年百年校庆。
(三)同样还是2002年,发生了非典。今年的新冠疫情,相信会成为大部分人终身的记忆。非典期间,我们都在校园里被“关禁闭”,不允许出去,当年同学们笑称“不是在禁闭中死亡就是在禁闭中变态”。而我那时候正好是政治系的班长,我们班的辅导员是张海波老师,我每天都要了解同学们的动向、健康情况等向张老师汇报,当时我有点嫌麻烦,说能否改为“被动汇报”,有问题再汇报,没有汇报就意味着没事;而张老师非常严格,对大家认真负责,要求不管有没有事情,每天必须主动汇报。今年疫情期间,我经常回想起这件事情,也算是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之一了。
(四)2004年,我当时准备考北大政府管理学院研究生,在鼓楼校区的单身教师公寓租了一个单间,其实就是“筒子楼”(厕所是公共的,烧饭也在楼梯间),我的斜对门搬来一对青年教师夫妻。当时并不认识,只是偶尔打个招呼,有时候看到他太太在烧饭,油烟和香味混杂着弥漫在整个楼道。后来偶然间聊天得知他是来政治系任教的,才开始关注起来,有时候也向他请教些问题。他们的门经常是开着的,经常看到他在认真的研读学术著作,很多还是英文的,有时候很晚还挑灯夜读,当时也是“不明觉厉”,暗暗佩服,心想这位新来的讲师还是蛮厉害的,这也激励着我一个人坚持把考研之路走下来,默默地伴随了我1年时光。多年过去,估计他已经不记得我了。后来,在2015年毕业10周年返校的时候在政府管理学院看到他的照片,我才重新想起来他的名字:李里峰。也许当年在筒子楼里,他是在“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吧。
(五)还有,当时政治系比我大2届的师姐朱晓雪。当时因为共同参加文艺演出而相识。她为人和善,热心助人,也曾经因为学弟+老乡的缘故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她毕业后留校在团委工作,前几年也曾因为支持大学生创业请我去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建议。
Q:请问在南大学习的经历对你之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本科刚毕业的时候,借助南大的光环,获得了GE、汇丰银行、强生等众多500强外企的offer,当然最后我还是选择了环球市场——当时还处于上升阶段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去锻炼成长。南京大学在江苏省范围内,还是第一块牌子,对我们就业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本科的知识,在工作中用的不多,大部分已经忘记;但是学到的思考、分析问题的方式,却是有益的,比如应然VS实然;比如大家在讨论什么是公平的时候,往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扯不清,当我把公平细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3个层次来谈的时候,很多人还是“不明觉厉”的,说:“南大出来的就是不一样”。
工作、有家庭之后,事务繁忙,大部分时间只能碎片化地进行微信阅读、看电影,沉下心来完整读一本书的机会不多了。在职研究生MBA则比较侧重实践,很多书还是本科时候读的。本科时候收藏了8箱书,现在书房里显眼位置放的都是本科曾经读过的经典,包括中国哲学、中国历史、全球历史等,反而不是经济管理类经典。
每隔几年,在小长假,我都会重新翻阅这些经典,特别是这次新冠疫情期间,每次收获、感悟都不同。本科期间,我《中国哲学》考了高分,其实只是像小孩背《三字经》,就算是倒背如流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大学时候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以为学会了7、8成了,工作5年后再读,发现其实自己一点都不懂;工作10年后再读,有一部分开始理解了,但是读起来很累,有时候一天只能读2-3页,还是一知半解;工作15年后,“四十不惑”,逐步才建立了自己的理解,才大致明白书里到底在说什么。相信,再过5年、10年,理解也同样会“知天命”、“耳顺”……
杨绛先生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Q:您在学习之余还有什么其他的娱乐活动吗?或者您在校园内有“崇拜”的人吗?
学习之余,主要是听听音乐。当年,我特别喜欢 古典音乐、美声歌剧。成天背着CD机,到宿舍也大声放着(后来才意识到当年是扰民了)。到今天也是,晚上还是经常听各种歌剧咏叹调听到深夜,开车也听。
南大校园里,卧虎藏龙,“崇拜”或者说是“欣赏”的人很多,包括老师,也包括同学。比如张凤阳老师,讲课时候双手抱臂的激扬文字,谈到法国的政治哲学家在咖啡馆里,画面感很强,充满了理想的浪漫气息,俨然睿智的学者风度,他曾经一度激发了我的学术兴趣,也激发了我考研的想法;比如笪素林老师,敢于批评政府大拆大建、国资集团乱投资的问题,很有“指点江山,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魄;再比如,我的辅导员张海波老师,当年只比我大3~4岁,亦师亦友,但是现在已经是知名青年学者、学术带头人、教授博导等;还记得有一次我做兼职,自己请人拍照、印刷某大学的明信片销售,结果被扣了,反映到张老师那里,张老师苦头婆心的告诉我,这件事:“可大可小”,这对我人生有了很大的启示,我后来就一直记得这个词,在中国很多事情“可大可小”。
02事业
Q:请问您在离开校园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呢?对您有怎样的影响呢?
离开校园后我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国际B2B电商公司(环球市场 Global Market)工作,主要是帮助中国的中小制造业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我从一线销售做起,先后担任南京、扬州、南通等城市负责人。这份工作对我的影响有两点:
①刚毕业就和企业的老板接洽,做销售,锻炼了我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一个人,不管在哪个单位、什么岗位,人际交往、沟通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走向管理岗位后,甚至远远大于专业技术能力。
②拜访接触了近千家江苏省的制造工厂,了解了中国制造的优势和短板,所以我之后的事业一直围绕着制造业,为他们服务,解决他们的问题。包括现在在做的国际卓越运营协会也是。
Q:请问您现在从事的工作是什么呢?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领域和选择它的原因吗?
目前主要是做实业的投资和服务,涉及团餐、光伏、工程、咨询等领域,主要客户是世界500强、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等,代表客户包括洋河、西门子、富士通、AO史密斯、苏美达、艾默生、霍尼韦尔、GE、国家电网、小天鹅等。
不过,创业相对于上班,是个艰难、小概率成功的事情。前几年靠运气挣的一点辛苦钱,因为国家经济周期、行业周期以及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这两年又靠实力赔光了。疫情之后,今年是二次创业,又需要重新开始。
中国是个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离“智造”更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中国经济的基础是工业,房地产、金融、贸易等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而我恰好之前15年都是一直和制造业打交道,目前的投资和服务也都是围绕制造业开展的。
Q:您认为怎样的人能够在职场中走得更远呢?
古今中外,其实对人才的要求大体都是相通的,行业的差别是有限的,简单说就是“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基本就是忠诚可靠、踏实勤奋、不断学习,如果聪明点更好。专业技术(智商)重要,人际沟通能力(情商)更重要,忠诚可靠(德)最重要。
在毕业之初以及前3-5年,南大的牌子、专业背景会给我们职业生涯带来一些帮忙。但是后来的发展,更多是靠行业积累、工作经验,社会关系、情商逆商等
我们的职业选择,要兼顾社会趋势和需求、个人的特质和优势、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定居城市等各种因素,如果能找到交集最好。
Q:您的事业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就,那请问您获得这些成就的秘诀或者动力是什么呢?能否分享一下您的人生信条或者是座右铭呢?
我的事业最多只能说刚刚有一点小小的积累,或者说已经交了很多学费,很诚恳的说,离成就还很远。
对于像我这样没什么背景的普通人来说,就是勤奋和思考。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其实我现在还没什么特别的人生信条,如果非要说一条的话:努力不一定会成功(甚至会失败),但是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
03院校发展
Q:请问您觉得南大从您毕业到现在有哪些变化吗?
从当年我入学的浦口校区,到现在崭新的仙林校区,甚至今年在苏州也建立了新的校区,教学、住宿的面积、环境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Q:你觉得这几十年来(政管的四个专业)有哪些变化呢?
从我2001年入学至今已经20年了,政管有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从01年的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系下面的2个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到现在的政府管理学院下设4个系,学院在全校的地位、师资力量、学生数量都有巨大的变化。从原来的逸夫管理科学楼的一层,到拥有自己独立的一片教学办公大楼,成就斐然。
Q:请问您对南大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期待或者寄语吗?
南大一直秉承“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的校训,有利有弊:利在谦谦君子、低调沉稳;弊在酒香也怕巷子深,导致综合影响力、生源质量、校友影响、产业转化等和其实际实力不相称。
在北大、清华、交大、复旦、浙大、南大、中科大,这北京双雄和华东五校里,南大是唯一一个没有大规模合并过其它院校的学校了,优点是自力更生、独立发展,比较精;缺憾是整体规模、各种排名无法体现其应有地位。
我期待,南大未来,不仅要诚朴,更要雄伟!不仅要低调做人,更要高调做事!不仅要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也要治国平天下!重现南大作为“国立中央大学”的风采!
04建议与期许
Q:您认为现在(政管的四个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您觉得我院的学生需要怎样去学习和培养这些竞争力呢?
我认为现在(政管的四个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3个方面:百年的历史底蕴;强大的师资力量:优秀的生源素质。关于我院学生学习和培养这些竞争力,我的建议是:
①认真上课,多看书。多看包括本专业和其它专业的书(比如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等),要融会贯通,多听各种讲座。南大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有助于让自己成为既专、深,又广、博的专才和通才。
②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社会兼职等。“道器相济”,不能只学知识、纸上谈兵,更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政治与行政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政治、社会、人,不了解现实,不会真正理解所学,类似于闭门造车。
③多关注国际、国内的政治、社会新闻、事件。多听多思考,用所学去理解现实,用现实去反思所学,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Q:请问您对新时代的政管人有什么期待吗?
新的时代,是VUCA时代(VUCA是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的缩写)。我们当年毕业时,优秀人才的优先选择是考托福雅思到欧美留学,然后是进欧美外企、考研,大家对“公务员”这个词还没有太大的概念。后来,体制内、公务员、央企国企等成为热门;再后来,进BAT、华为之类的互联网和IT企业成为很多人才的首选;也有一部分选择“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不少人在体制内工作几年后选择离开、很多 “海龟”成了“海带”,外企的天花板也越来越明显。
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政府在变,原来计划生育,现在鼓励多生;原来的很多事业单位现在在改制,政府部门也在不断的合并重组。曾经的行业巨头,过几年可能濒临破产倒闭,比如诺基亚、人人网;去年还是星星之火,明年可能就成长为行业新星,比如拼多多、抖音。
新的时代,也是多元化的时代。今天,已经没有了铁饭碗,也没有唯一、最好的选择。你可以选择学术之路,成为李里峰、张海波老师这样的青年学者,三十几岁就成为教授、博导等;也可以选择进入政府、国企,逐步走上领导岗位;也可以选择去外企、民企,辛苦但是机会很多;甚至可以尝试创业,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是人生的宝贵经历和财富。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是中华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阶段。在这个VUCA时代,我们无法再“以不变应万变”,唯有不断学习、成长,“以万变应万变”,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学习是终身的,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研究生到终身,大学的学习只是我们终身学习途中的一段旅程;学习的方式和途径又是多样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世事洞明皆学问、三人行必有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