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好看的法国电影(1-30)

  1.虎口脱险La grande vadrouille(1966) 个人评分: ★★★★★

  此片算得上某一类喜剧的范本了,曾雄踞法国票房首位数十年,可见大家对它的喜爱,所以喜欢喜剧的人绝对不能错过。无论是情节设计还是人物塑造都十分经典,各种桥段对白更是广为流传,每个都能恰到好处地戳到笑点,比如著名的“鸳鸯茶(tea for two)”段子。法国头号喜剧大师Louis de Funès的代表作,片中捧哏的Bourvil跟他也是绝配,两位都是喜感的大狮子座,妹子也很漂亮,那双笑意盈盈的蓝眼睛相信每一位看过的人都会印象深刻。

  2.沉静如海 Le silence de la mer(2004) 个人评分: ★★★★★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战争时期的爱情多是杯具。这部电影说它是战争主题也好,爱情主题也好,无论哪个我都觉得表现得很精彩。牺牲个人成全国仇家恨的必然选择,情绪全程酝酿到最后克制巧妙的释放,对一个水瓶座导演来说简直是轻车熟路,我总觉得喜欢看《情书》这类的人应该也会喜欢这一部。德军军官说“我非常尊重那些热爱自己祖国的人”,虽然二战时法国跪得太快常为人所诟病,但要承认当年“抵抗运动”也是搞得风生水起的,如何看待战争及其参与者,我觉得这部电影讲得很客观了。

  3.放牛班的春天 Les choristes(2004) 个人评分: ★★★★★

  早些年看这部电影时印象最深的是它的音乐,相当惊艳,那时对影片表达的主题感受倒是很一般,甚至会觉得有些理想化。年岁渐长,如今再回头重看,不禁感慨万千,影片里有句台词深得我心:“体育和音乐是促进国家团结的要素”,一个人成长中或成年后的很多问题都根源于童年情感模式的缺陷,而运动和艺术恰恰是疗愈这些伤痛的最佳方法,艺术之于教育的重要,这部电影把这个道理讲得很好了。

  4.父亲的荣耀 La Gloire de Mon Père(1990) 个人评分: ★★★★★

  这是根据法国作家Marcel Pagnol的自传体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它还有个下部叫《母亲的城堡》,两部一定要连起来看才能更充分地体味到片中蕴含的情感,推荐先看父亲篇。电影拍得像散文,但细节都很耐人寻味,细腻淋漓地表现了一个孩子对童年时光和父母手足的眷恋。虽然有大段旁白,但是台词都写得隽永精美,反倒成了某种享受,印象里旁白搭配得有意外之妙的只有《大明宫词》了,所以字幕一定要仔细挑选。

  5.母亲的城堡 Le chateau de ma mère(1990) 个人评分: ★★★★★

  与明快的父亲篇相比,母亲篇的快乐静悄悄地蕴藏在日常细节里,温情绵长。如果不先看父亲篇,母亲篇的前半段甚至会觉得相当平淡。与中二少女的偶遇,心惊胆战又满怀期待的周例旅途,都是最后那些悲伤的铺垫。结尾的台词是点睛之笔:“人的一生,大概就是如此吧。仅有的那点欢乐匆匆逝去,取而代之的是无法忘怀的悲伤。这些事情,还是不要让孩子们知道比较好”(Telle est la vie des hommes. Quelques joies, très vite effacées par d'inoubliables chagrins. Il n'est pas nécessaire de le dire aux enfants.)。

  6.恋恋山城 Jean de Florette(1986) 个人评分: ★★★★★

  可看性非常强的电影,只是这个片名翻得有些莫名,原名Jean de Florette就是片中男主角的名字。也是根据小说改编,和《父亲的荣耀》、《母亲的城堡》同一个作者,所以片中南法的那些风物调性与那两部也是十分相似,情感表达也同样细腻又饱满。它也有个下篇叫《甘泉玛侬》,两部要连起来才好,上部全篇在讲男主角坚持自己的理想与天斗与人斗投资失败的过程。两部看完个人觉得不仅细节满分,叙事也是满分,是十分优秀的剧情片了。

  7.甘泉玛侬 Manon des sources(1986) 个人评分: ★★★★★

  法国人似乎特别爱讲丑八怪爱上美女的故事,饰演女主角的Emmanuelle Béart本人也的确是法国女神级的影星。上部讲父亲,下部讲女儿,几代人的恩怨情仇都在下部浮出水面,有评价说这是典型的希腊式悲剧。无论如何,这两部电影在我看来叙事优秀,情节紧凑,不愧是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玛侬的扮演者Emmanuelle在片中艳光四射,饰演反派的Daniel Auteuil演技也可以封神了。

  8.巴黎淘气帮 Le petit Nicolas(2009) 个人评分: ★★★★★

  根据法国著名漫画《小淘气尼克拉》改编,充满童真的一部电影,精彩展现了孩子们眼里的世界,有些段子很搞笑,那个著名的我爸爸捡苹果致富的段子就出自这里。小伙伴们的群像各有特点,有很多笑点,是那种带点法国人的小毒舌,于细节处见幽默的喜剧。片头的剪纸动画更是不折不扣的艺术品,主题也很有意义——长大以后要做什么无法预知,重要的是当下的快乐。

  9.玫瑰人生La M?me(2007) 个人评分:★★★★☆

  法国女歌手Edith Piaf的传记片,她的名曲《La vie en rose》至今广为人传唱,饰演她的Marion Cotillard演技十分惊艳,电影中的音乐更是出彩,歌声蓬勃丰沛,让人印象深刻,听完秒懂为什么她会是法国国宝级的歌手,就像片中那位优雅的夫人所说:“我已经很久没去过巴黎了,但今晚,当您唱歌时,我仿佛身临其境,在那些大街小巷里,在那片天空下……您的歌声像是巴黎的灵魂,让我故地重游,潸然泪下,我从心底感谢您”。唯一的缺点可能是剪辑有点乱,倒叙插叙各种混在一起,会让人对时间线有点懵,这也是个人减一星的原因,喜欢的话可以先看看Edith的生平概略再去看电影。

  10. 巴黎,我爱你 Paris, je t'aime(2006) 个人评分:★★★★☆

  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是把数十个导演对“城市巴黎”这个元素不同的诠释集合在一起,口味层次丰富,中国风也是其中不可错过的一味。十几个小故事有的很喜欢,有的很一般,这也是我减一星的原因。诗人历来不吝对名城巴黎的赞美,有海明威的“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也有Jacques Prévert的“巴黎是地上一座城,地球是天上一颗星”,但片中14区的那位美国女游客最后坐在公园里的独白却最能打动一颗曾经漂泊的心:“坐在那里,孤零零的在一个陌生的国度,远离我的工作和我认识的所有人,有种感觉油然而生,就像记起了我以前从没意识到的,或许也是一直在期待的,但不知道是什么,也许是我已忘却的东西,也或许是我生活中一直缺少的东西。我只能告诉你们我同时感觉到了喜悦和悲伤,但没有太多悲伤,因为我感觉到我还活着,对,充满活力。就在那一刻我爱上了巴黎,那一刻巴黎也是爱我的。”

  11. 隐藏的恋情 Un amour à taire(2005) 个人评分:★★★★☆

  这是一部讲同性恋的电影,更是讲战争的电影。它讲述了在时代的狂风巨浪下,个体命运的身不由己,尤其是同性恋这样的弱势群体。故事以小见大,讲得很自然,既不过分煽情也不过分冰冷,有评论说,作为一部同性恋题材的法国片,居然没有裸体也没有床戏,即使是这样的纯情戏也有着不少打动人心的地方。战争的残酷,自由的可贵,今天的我们看过之后也许会更想要珍惜当下的和平。

  12. 欢迎来北方 Bienvenue chez les Ch'tis (2008) 个人评分:★★★★☆

  这是部刷新了《虎口脱险》票房纪录的喜剧片,其中不少笑点要懂一些法语才能领会,这也许正是豆瓣评分才8.1的原因,所以字幕翻译得好不好很重要,但完全不懂法语的人也能get到其中大部分笑点,对法国南北地域文化和居民性格的差异也能有所了解。片中有名句:“一个外地人来北方会哭两次,一次来时,一次走时”,对全世界的观众来说,看完之后应该都能心领神会。

  13. 芳芳 Fanfan(1993) 个人评分:★★★★☆

  这部电影见仁见智,不少人不大待见这个渣男渣女的故事,但其实作为一部爱情片,它探讨的主题“爱情如何保鲜”还是挺有意思的,最大的看点是苏菲玛索,个人觉得此片是她的颜值巅峰了。

  14. 岳父岳母真难当 Qu'est-ce qu'on a fait au Bon Dieu?(2014) 个人评分:★★★★☆

  有人觉得这一部生拉硬凑既肤浅也不好笑,但喜剧题材能拍出深度的其实也不多见,就我个人来看,片里绝大部分笑点都不尬,对大欧洲移民潮背景下法国人生活中宗教、政治、种族等各方面的碰撞与融合也能有一个了解,尤其是对中国人的看法,基于以上种种,此片值得一看。

  15. 洞 Le trou(1960) 个人评分:★★★★☆

  六十年代的越狱片,早于《肖申克的救赎》和《越狱》,但无论剧情还是细节都毫不逊色于二者,情节铺开简洁凝练,细节部分经得起推敲,全程鲜有背景音乐,对原声的运用却处处牵动人心,看完之后更明白什么叫“他人即是地狱”。扣一星是因为片子有点老了,黑白片,如果有今天的技术,会更完美了吧。

  16. 四百击 Les quatre cents coups(1959) 个人评分:★★★★☆

  特吕弗是法国电影史上绕不过去的人物,《四百击》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新浪潮电影的开山之作。新浪潮电影强调用个性化的方式表现生活状态或心理过程,对一般人来说可看性大多不强,这也是我扣一星的原因。《四百击》描述了一个叛逆期孩子的成长和内心,风向星座的导演镜头大多冷静克制,如双子的是枝裕和,水瓶的岩井俊二,与火向星座磅礴的激情和明艳的色彩完全相反,如白羊的黑泽明,狮子的卡梅隆。

  17. 迁徙的鸟 Le peuple migrateur(2001) 个人评分:★★★★☆

  这是一部无声的纪录片,几乎没有情节和讲解,全程都是各种鸟儿的飞翔,栖息,再起飞……对有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沉闷枯燥,所以我扣了一星,豆瓣给出9.1分在我看来有点高估了,但的确影片的每个镜头都美得无可挑剔,音乐也配得很好,如果短一点,也许可看性更强。

  18. 约翰之子 Le fils de Jean(2016) 个人评分:★★★★☆

  意料之外的降生,前三十年素未谋面,这样的孩子是否也会在父亲的内心有一席之地?同样是讲父子之情,不少人把此片拿来和《海边的曼彻斯特》相比,我认为还不够格,最后三分之一是狗尾续貂的败笔,沦为烂俗的温情鸡汤,这也是我扣一星的原因,但影片前三分之二的剧情设计得十分巧妙,感情不动声色地层层推进,谜底意外巧妙地揭开,大约还是值得一看。

  19. 再见,孩子们 Au revoir les enfants(1987) 个人评分:★★★★☆

  又是战争题材,战争背景下的爱情、友谊、亲情大多成为毕生难以愈合的伤口,前半段越是细致温情地描述友情的点滴,最后教室里的回头一望背负着越是沉重的负罪,这部电影是根据导演“童年时期最痛苦的回忆而写成的”,祈愿世界永无战争。导演Louis Malle也是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个人感觉在表现少年间的友谊上笔墨过多,导致前半部有些拖沓,最后的转折又篇幅过短,所以扣去一星。

  20. 花落花开 Séraphine(2008) 个人评分:★★★★★

  法国女画家Séraphine Louis的传记片,这位自学成才的天才大半辈子作为女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终身未婚,生命终结在疯人院,她用灯油、猪血、花草汁配成颜料,灵感来自于教堂的彩绘玻璃,作品极富个性。不少评论认为她最后变疯的理由很牵强,或者电影表现得不够充分,我个人觉得其实影片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有一类艺术家的天职便是与苦难做斗争,这苦难藉由现实生活投射成内心的困顿,是人性共通的矛盾,他们透过作品有意无意地表现这抗争的力量,越是毫无保留的纯粹,作品越是动人心魄,最终也会被现实摧毁得越彻底,只有极少数经过生活的千锤百炼才能浴火重生,Séraphine便属于前者,她和梵高是一类人。就如她在片中所说“执着于自己的作品,在锅子里也找得到上帝”,能把生命和所有热情虔诚交付给信仰是件多么幸福的事,但又是件多么悲伤的事,对于Séraphine这样不为世事所染,一心一意沉浸于画画的灵魂来说,最后的悲剧是注定的,她的画风奇异却富有生命力,而这股强力也正是她最终被吞噬的原因。如果她从来不曾被伯乐发现,终生平凡,随心所欲地画画,自由自在地听风,那该有多好。

  Séraphine作品 图侵删

  21.第五元素 Le Cinquième élément (1997) 个人评分:★★★★☆

  吕克贝松的电影大多商业化很成功,但每一部仍带着鲜明独特的法式风貌。《第五元素》剧情很一般,这也是我减一星的原因,但音乐、造型、剪辑、动作、画面都精彩得闪闪发光,想象天马行空,即使是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看来都不落伍,Chris Tucker饰演的黑人主播赞到爆,蓝色歌姬的献声更是让人印象深刻。作为吕克贝松的科幻代表作,此片值得一看。

  22.触不可及 Intouchables(2011) 个人评分:★★★★☆

  音乐必须要赞,尤其Nina Simone演绎的《feeling good》最是行云流水。片子初看时很容易将其视为温情友谊的陈词滥调,政治正确得让人发腻,现实生活中两个身份、财富、地位、学识各方面相差悬殊的人维系这样一段友情基本算天方夜谭,但电影妙就妙在恰恰是根据真实改编,片尾两个原型的合影更是打动人心,这让我在观影之后不断思考究竟是什么把两个截然不同的好友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世间不为外物局限之人常有,但真正不受我执偏见束缚的自由灵魂却难得一见,这也许便是这段多年友谊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影片对这一点的表现略显平淡,主观扣掉一星。

  23.你丫闭嘴 Tais-toi!(2003) 个人评分:★★★★☆

  喜剧片容易叫座不叫好,有不少对此片不屑一顾的,但不妨碍它方言版出了一部又一部,甚至可以说没有《你丫闭嘴》在列的法国喜剧电影清单是不完整的。影片延续喜剧一贯的反差二人组模式,类似于《虎口脱险》中的乐队指挥和油漆匠,总的来说还是很搞笑的,如果就是想开开心心看个乐呵,这部不能错过。

  24.登堂入室 Dans la maison(2012) 个人评分:★★★★☆

  结局暗黑,这种深度探讨伦理欲望的题材堪称小清新爱好者之杀器,个人看过之后不想再看第二遍,主观地扣掉一星。但不可否认的是影片讲故事的手法着实精致,虚实交织,层层套嵌,看风景的人殊不知自己也是风景,是叙事学习的好范本。饰演学生的小男生是真的帅,气质演技和整个影片的风格浑然一体,是片中一大看点。

  25.刺猬的优雅 Le hérisson(2009) 个人评分:★★★★☆

  这部有点类似《触不可及》,表现手法弱于主题,以至于初看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如果说《触》的手法还算中规中矩,这一部甚至称得上糟糕。生之荒谬借孩子之口体现不是不可以,但直接套用成人的思考和行为表达就略显做作,活出生的意义选用外表平平无奇的门房大妈也很好,但靠和外国富豪谈恋爱来体现便有玛丽苏之嫌,难道大妈只有用爱情才能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吗?片尾用大妈的死来解答小女孩的生死惑思更是有点简单粗暴……以上都是扣一星的原因。但主题上来看影片终究还是自圆其说得有逻辑,毕竟原著作者是哲学教授,存在主义自萨特起始发扬光大,由法国人自己来表现也是根正苗红。“如何定义生命的价值呢?芭洛玛,但愿你的未来与你的期许相当。”“这就是死吗?再也看不到你爱的人,再也看不到爱你的人,如果这就是死的话,那真的跟大家说的一样,是个悲剧。”

  26.暴力街区 Banlieue 13(2004) 个人评分:★★★★☆

  吕克贝松之动作片代表作,剧情一如既往的烂,但动作片就是要看动作嘛,片首的跑酷很帅,动作一气呵成,流畅利落,街头风场景,音乐都搭配得很好,冲着这份量十足的腔调,剧情再烂也不要自行车了,四星好评必须的。如果你喜欢动作片,此片不要错过。

  27.真爱满行囊 Je m’appelle Elisabeth(2006) 个人评分:★★★★☆

  法国片里从来不缺拿孤独做文章的作品,这部全篇看下来我个人没太多感觉,主观地打了三星,但豆瓣有不少觉得好看的点评,对感情更敏感纤细,童年有类似经历的人来说此片会更有共鸣吧,如何解决痛苦也许我们并没有办法,但哪怕只是把痛苦说出来也算是某种治愈了吧。影片细腻地刻画了一个父母家庭不和谐的小女孩孤独寂寞的童年时光,剩下一星推荐给也许会喜欢它的人。

  28.的士速递 Taxi(1998) 个人评分:★★★★☆

  吕克贝松之喜剧代表作,总共出了四部,每部都很搞笑,个人觉得如果可以接受《你丫闭嘴》这个级别的喜剧,就一定不能错过《Taxi》系列。

  29. 碧海蓝天 Le grand bleu(1988) 个人评分:★★★★☆

  作为法国导演中介于本土文艺电影和好莱坞商业电影之间的典型,吕克贝松曾表示这部电影是其导演生涯中最为得意的作品,片尾题辞“献给我的女儿Juliette”,有意思的是片中男主角最后明知女友怀了孕却仍旧决然投向大海,也许这部电影正是身为人父的他未竟的梦,便也从侧面体现了他对小女儿深沉的爱。片名中的“蓝”并不是简单指大海,它所意指的也许正和法国国旗红白蓝中的蓝(自由)一致。“你知道怎么才会遇见美人鱼吗?要游到海底,那里的海更蓝,在那里蓝天变成了回忆,躺在寂静中,你决定留在那里,抱着必死的决心,美人鱼才会出现。她们来问候你,考验你的爱。如果你的爱够真诚,够纯洁,她们就会接受你,然后永远地带你走……”美人鱼何尝不是自由和理想的意指?这样的表态纯粹又坚决,动人至深。只是如果没看懂导演,就会觉得影片过分营造氛围,节奏相当拖沓,从现实来讲最后男主的选择也很渣,从可看性上来看扣一星。

  30. 这个杀手不太冷 Léon(1994) 个人评分:★★★★☆

  豆瓣打分高达9.4,个人感觉有点虚高,立意上并没有多惊艳,又是用爱情来排遣孤独这种用滥的商业片套路,孤独未必一定需要拯救,更未必需要爱情来拯救,多一个人少一个人,孤独总在那里,孤独并没有那么不堪。相较之下,《碧海蓝天》里对孤独的全然接受和决绝反而更真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扣一星。影片之妙在于表现手法的高妙,台词优秀,演员对角色的塑造出色,波特曼小小年纪就能演出这种水平,加里.奥德曼饰演的反派更是影史留名。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雷昂最后和恶警同归于尽的几幕,深得艺术电影之精髓,细节动人之处相当值得反复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