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克隆猴可以,为什么克隆人不行

  

  

  早在2005年,联合国就通过宣言明确:克隆人的做法违反人类尊严和保护人的生命原则,克隆人是不人道的,也不符合伦理。

  

  《西游记》里的神话正在成为现实。克隆猴“中中”和她的妹妹“华华”在中国诞生近两个月!北京时间1月25日,它们的故事登上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封面,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中中”和“华华”是体细胞克隆,既然可以克隆猴子,克隆人的技术大概也八九不离十,所以克隆人也离我们不远了!

  不过,联合国早就说了,克隆动物虽然勉勉强强还可以,但克隆人绝对行不通!

  2005年,联合国大会投票表决通过《联合国关于人类克隆宣言》,呼吁成员国禁止一切形式的人类克隆,包括为研究胚胎干细胞而进行的治疗性克隆。尽管这只是一份宣言,不是全面禁止人类克隆的国际公约,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宣言传达的信息是明确的:克隆人的做法违反人类尊严和保护人的生命原则,克隆人是不人道的,也不符合伦理。

  当然,国际社会反对克隆人还有生命科学和人类演化上的重要理由。

  克隆是用生物(动物和植物)细胞来复制繁衍后代,也即一种无性繁殖方式。然而,大多数生物在今天形成了由两性的性细胞(精子和卵子)互相交换DNA来繁衍后代,自然生育形成的这种繁衍方式最重要的理由是,交换基因会将两性的优秀基因相加或相乘,使后代更为健康和强大。因此,克隆在今天并非主流繁衍生命的方式。

  自然让人类选择有性繁殖的方式,就意味着它有极大的优点,至少是胜过无性繁殖。两性结合的最大优点是,有助于实现基因多样性,从而保证更高的物种有存活的优势。

  有性繁殖的这些特点使人类适应环境和更好生存的理由也体现在多方面。有性繁殖都有两份染色体,一般都会在子代让更有利于健康的显性基因的特性显现,因此可以通过两性交换基因而让后代一代胜过一代。而且,有性繁殖可以暂时保存不利基因,维持基因的多样性。这样,在显性基因不再适应环境时,与之等位的隐性基因可以迅速上位和取代。

  

  此外,每一个子代的基因来自两个亲代的重新组合,在增加基因库的丰富程度的同时,也增加了个体差异。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福的本源,其后面的原因是,多样化的基因能产生应对各种自然和社会变化的生理能力,个体的存活率比无性繁殖的后代更高。

  也早就有生物学家提出,基因多样性的后代可以增加其同时拥有的生态位数量,即基因相同的个体(如克隆人)往往对食物、居所等有相同的需求,而基因多样化的个体则有不同的生存需求,因而有更广阔的生存环境。

  当然,也许细菌等低等生物显示了克隆的优势,因为它们在环境中相当庞大,而且繁殖力极强。但是,人是多细胞生命,更是最高等的生命,没有谁会认同人可以像细菌那样以克隆的方式繁衍以占据地球一隅,而将人类主宰世界的地位拱手相让。同时,当演化已经形成人类的有性繁殖方式之后,人们还会因人工生殖技术的帮助,倒退回无性繁殖的时代去吗?除非有黑洞让人类回归到几十亿年前的生物无性繁殖时代。

  然而,对于《联合国关于人类克隆宣言》,中国投了反对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支持克隆人,而是反对禁止为研究胚胎干细胞而进行的治疗性克隆,而且,即便允许进行治疗性克隆,在中国也有很多法律规定,不得违背。也就是说,克隆人有多种层次和方式,一是研究性克隆,如克隆胚胎供研究,但胚胎发育不得超过14周;二是治疗性克隆,即克隆人的胚胎干细胞,用来治疗疾病;三是生殖性克隆,即公众俗称的克隆一个一模一样的人,就像多利羊与其提供的体细胞母羊一模一样。中国只是反对生殖性克隆,

  在任何情况、任何场合、任何条件下,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生殖性克隆人的试验,但允许治疗性克隆。2003年12月,中国发布《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明确规定,禁止生殖性克隆人研究,允许开展胚胎干细胞和治疗性克隆研究,但要遵循规范。

  此外,克隆技术的首要原则是有利于个人和人类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克隆技术行为应与生命伦理学的四个基本原则一致等。

  即便是克隆动物,一些国家也是比较谨慎的。而且,已经有大量研究表明,克隆动物对于动物自身并不安全。由于克隆动物违背了高级哺乳动物有性生殖的繁衍模式,因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多利就是一个范本,有多种疾病,并因早衰而被处以安乐死。后来法国、日本、中国的克隆牛、羊,同样因为基因缺陷,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等遗传缺陷而出生不久就早夭。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创造出克隆羊多利后,欧美国家的动物克隆一直处于沉寂状态。

  中国与欧美国家的政策不同,既允许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克隆人胚胎的研究和进行疾病治疗的研究,也对动物克隆持一定的开放态度,如此才有了今天的“中中”和“华华”的诞生,而且实现了弯道超车,并成为这一领域的领跑者。

  不过,对于为何要进行克隆研究,一般而言有几大理由。一是动物克隆可以培育优良畜种和生产实验动物;二是动物克隆可以生产转基因动物;三是动物克隆可以生产更多的动物产品供人类消费;四是生产人胚胎干细胞用于细胞和组织替代疗法;五是研究生命现象和本质;六是复制濒危的动物物种,保存和传播动物物种资源等。

  “中中”和“华华”的作用既包含于这些领域,也可能有新突破。动物和人类的生理、生化和代谢途径既有相似,也有不同。灵长类动物与人有更相似的基因组,有更类似的生理、生化和代谢途径及机理,因此是人类探索自身、研究生命现象和本质、研发药物和治疗疾病最好的动物模式。

  因此,尽管克隆研究有争议,也有伦理限制,但是需要结合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科技政策来对待,同时让研究和应用这一尖端技术更有利于人类。

  张田勘

  科学史学者

  已出版《疫病简史》《生命存在的理由》等专著16部

  大量文章发表于国内外媒体

  ※

  《科学大观园》2018年3月上(总第542期)

  专栏

  

  投稿可发至编辑部

  邮箱

  dgy_science@163.com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