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问道:文化·文学·艺术阅读札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向度

  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什么。

  张岱年与弟子程宜山共同撰写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彰显了中国文化研究与普及的较高水准。本书共十二章,分别对文化观、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中国文化的争论、中国文化的创造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述。

  本书中,对文化进行了身份定义:“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生活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

  笔者认为,文化精神有其内核和外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充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去除糟粕,另一方面要将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正可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真正做到美美与共。

  守护传统精神,重建文化自信

  《溯源:中国传统文化之旅》作为一本常识之书,为我们总览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也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是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一种独特存在,这种文化根植于中国的地理环境、民族传统、日常生活和价值追求之中。

  我们生活在中国,处于中国文化的包围之中,但是为了生活,为了家庭,每天都要勤奋工作,常常无暇顾及中国传统文化之于个人发展的深刻影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味。

  在书中,为了清晰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常识与谱系,总共分为九个章节,分别从历史、哲学、文学、中医、书法、绘画、音乐、经典文献等方面娓娓道来。本书中之所以从九个方面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原创,对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在当今不仅要继承,还要注重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诸多优秀的思想资源,今天并未过时。

  总体上讲,此书为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一次全景式的“画像”,书中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集中笔墨进行阐述,从而为我们叩开中国传统文化之门提供了“钥匙”。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们一方面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发扬并创新传统文化,做发展传统的现代中国人。

  不容忽视的汉字危机

  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几千年来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绵不息,就归功于汉字。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内核,唯有熟悉汉字的前世今生,才能解开中华文明的密码。

  阅读徐江伟《血色曙光:华夏文明与汉字的起源》不难发现,汉字与汉语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如同一条大河。当前,中国在发展经济硬实力时,也积极对外输出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就是我们方方正正的汉字,对汉字认识的深刻程度,影响着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可程度和自信程度。

  《新论语》的逻辑拷问

  在钱宁看来,《论语》需要系统地分拆和重构,从而展现文本原有的内涵和逻辑。由钱宁重编的《新论语》分为内编和外编两部分,内编收录了所有“子曰”之语,并细化为核心篇、路径篇、实践篇、例证篇和哲思篇。弟子之言和其他辑录被归入外编,外编分为评价篇、记忆篇和阐释篇。

  从《新论语》的新结构中,不难发现孔子对“学习”的态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钱宁花费苦心,重新编排的《新论语》,从字面上看具备了一定的逻辑,主次分明地突出了孔子学术思想。

  钱宁一方面对西方人关于《论语》的轻视态度想予以回应,另一方面也利用西方学术研究的方法,从系统哲学的角度出发,对《论语》进行重新“洗牌”,《新论语》与其说是对《论语》进行颠覆性的编排,倒不如说是在西方学术视野下对《论语》进行的一次逻辑拷问。

  《论语》之外的孔子思想

  林电锋在《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中,凝聚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同时也展示着他本人的思想智慧。本书并不是对孔子言说的简单汇编,而是一次孔子思想的当代诠释。

  对于孔子的学说思想,一方面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另一方面还要与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结合起来。林电锋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人不能把书读死,而是要把书读活。这也是孔子的一贯主张,读与思、学与用结合,堪称完美的人生境界。在《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一书中,林电锋对于孔子思想的原文翻译及其感悟,尤其值得关注。

  林电锋能放开视野,从不同维度探索孔子的学说思想,这本身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家风、家世与家国

  著名学者余世存推出了《家世:百年中国家族兴衰史》,本书记载百年中国家族兴衰,细述名门家事,点评伟人功过,对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精英人物的家国命运进行一次深情回顾。

  在中国加速进入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中,我们要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增加民族的凝聚力。一个人若对自己的家族过往知之甚少,或者一味崇尚西方的文化生活观念,这种人很难有诚挚的家国情怀,而最终成为精神漂泊者。

  从教科书中读懂现代中国

  一百多年来,中小学教科书的变迁,见证了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过渡转型。《文化拯救:近现代名人与教科书》对于我们回望近现代教育史提供了新的认识。本书作者吴小鸥教授执教于宁波大学,在教科书理论研究领域,具有独到的学术见解。

  通读《文化拯救:近现代名人与教科书》就会发现,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很多名人和教科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中不少人参与到教科书的编写队伍中,这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心怀“教育报国”的梦想,体现了应有的文化担当精神。

  中国大儒的文化情怀

  《我们如何拯救过去:梁漱溟谈中国文化》,集中反映了梁漱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和主张。

  本书中的所有文章,都是梁漱溟先生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所撰写。他认为:中国的贫穷落后,不能归咎于文化的落后。中国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几千年来血脉都没有断流过。中国文化,不仅对东方文明的影响深远,还对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贡献,欧洲文艺复兴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梁漱溟之所以高度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贡献,就是希望中国人在自己的本土文化中找到自信的力量。

  梁漱溟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着深情厚爱,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一味地赞美和歌颂。在西方现代文化涌入中国之时,他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总是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思想的闪光点。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同时代的知识分子总是保持一种距离,他的文化见解,本身就成为中国文化史中的风景。

  乱世才子眼中的礼乐文化

  《中国的礼乐风景》是胡兰成一生中重要的学术思想性著作。虽然是学术思想性作品,却诗意盎然、文采飞扬。在笨书中,他的个人情感已经隐藏在理性之后,对中西文化与美学思想进行梳理。他将居庙堂之高的思想与智慧写得生动活泼,若无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对中西文化的透彻掌握,自然是无力写出那种不可言说的妙义的。

  礼乐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制度,与宗教无关。本书中就礼乐对中国人的生活影响作了深入分析。胡兰成在书中指出: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即将消亡之时,都是“礼尚存而乐已亡,新朝将起,都是礼未修乐已先兴”。

  中国礼乐文化当中也有糟粕,这也是事实,但不能就此将延续千年的礼乐文化迅速砸毁,这无异于切断了中国古代思想之源。

  一代学人的沧桑记忆

  在中国现当代史上,涌现出无数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他们的人生命运各不相同,但是都对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抱以敬意。其中著名的政治学家、历史学家萧公权就是其中一位。

  在《问学谏往录》中,萧公权详细记述了曲折坎坷求学、从教和治学经历与往事。他从一个知识分子的角度,真实地展现了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学界风云和时代变迁。

  萧公权毕生以中西方政治思想、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广泛涉及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关系、现代化问题、中西文化论争等。他的学术思想博厚精深,行文细密笃实,对史料的钩沉及其鞭辟入里的分析,在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上是罕见的。他为我们缔造了一个非常规范而又冷静的学术格局,开启了中西政治学研究的新模式,为中国政治学研究提供了借鉴。

  萧公权不仅是学者,还是文字功底深厚的散文家。萧公权作为海外的华人知识分子,对中华传统文化充满眷恋,他的学术基因里,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液。

  逝者如水,思想有光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传》这本书,以九个章节的篇幅,用全景式的叙述方式,客观地梳理了周有光先生在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不同人生阶段的故事。书中没有对周有光英雄史诗般的塑造,而是尊重史料,还原了一个本真、平凡的学者形象。

  《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一书,主要是周有光的“口述历史”。

  周有光口述往事时,不仅善于描述当时现场、事件、人物的命运,还与中国之外的世界形成相互比较和参照。由于是口述,书中文字的语言风格随意、自然、活泼,充满智慧、乐观、幽默的基调。

  在周有光人生晚年之时,他将研究学问的目光投向了历史与文化学领域。《常识》这本书,主要从他的有关文化类著作中,精选出10万余字汇编成册。此书作为读书界知名的“大家小书”系列中的一册,用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方式,将周有光的文化见解进行不同维度的表达。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本,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精神财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一文中,对于什么是民族文化,他提出了见解:每一个民族都有长期积累起来的传统文化。不同的文化混合成一种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经常现象。传统文化不可能一成不变。一个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传统文化。

  周有光的先生的离世,对于中国知识界而言,无疑是一种损失和遗憾。认识其人、阅读其文,学习周有光的人生传记、聆听他的口述历史与系列谈话,琢磨他的文章及文化思想,给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人无论在任何时期,都不要停止对知识、对文化的渴求和探索。唯有如此,人类的思想之光、精神之光,才能光耀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

  哲学家写给时代的励志书

  读著名哲学家彭富春的传记《漫游者说:一个哲学家的心路历程》,给人满满的精神正能量,任何一个有梦想、拼搏过的人,读此书都会产生思想上的共振。

  本书的字里行间,并未大规模地引经据典,也没有长篇累牍地讲做人做事的大道理,而是实实在在地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些故事。通读此书,不难看出,人的成功之路,也是一条艰辛之旅。我每次阅读之后,灵魂都会阵阵颤抖,获得一股砥砺前行的力量。

  我们如何过上良好生活

  《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一书中,陈嘉映围绕“我究竟该怎样生活”这个核心命题,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针对现实中的各种现象展开探讨。

  本书中他以闲散的聊天口吻、雅致的随笔文风、依循历史与生活的脉络,带领我们穿越思想的丛林,领悟伦理学之于人生的要义。全书共分为八章,主要从伦理、伦理学、价值、实践、知行关系、道德等问题作为切入点,阐释他对伦理学与生活的理解。

  书中讲到的各种伦理道德缺位现象之所以存在,除了历史、传统和社会因素之外,还和个人的学养有着紧密联系。陈嘉映并非要为人们该如何更好地生活开出“药方”,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和人生际遇不尽相同。总体上来讲,若要过上有尊严的良好生活,提升知识修养是前提,对人生和社会要有通透的理解。更为关键的,是在社会实践中善于运用知识,时常反思言行,追随天性的步伐,努力做到“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用一场年夜盛宴作别记忆中的年

  《舌尖上的新年》一书,围绕春节期间的美食,展开全景式的生动叙述。新年与美食,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象征符号。

  这本书由知名美食家、作家和文化工作者,围绕各地春节美食的话题,从各个角度,深情讲述美食背后的动人故事。

  在生活选择多样化的时代,也许在不同人的心中,春节美食都不相同。春节美食的每一种不同味道里,分明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博物馆:历史、现实与远方的交汇

  《博物馆12讲》,对古今中外博物馆进行立体式的“画像”,同时对于当前如何开展博物馆建设提出了建议。本书中,既有对博物馆源流与历史的全面梳理,也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可引领我们走进博物馆欣赏知识之美,体会博物馆动人心弦的魅力之所在,探知博物馆背后的理念,享受“发现”的愉悦。

  阅读本书,至少带来三个方面的启示:首先是公众要善于利用身边的博物馆资源,加强历史文化知识的熏陶;其次是博物馆作为文教机构,要加强自身馆藏的建设,利用节假日开展各种让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博普及活动,充分调动公众对于博物馆的关注;最后是博物馆的建设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融入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发挥“互联网+”的力量,吸引更多年轻群体。

  自行车见证城市变迁

  著名画家于大武先生的绘本书《一辆自行车》,以生动的图画和温馨的文字,还原了童年记忆中的“人间烟火”。

  对于发展壮大的城市来讲,给自行车留出更多的空间,考验着城市建设的良心。也只有如此,以人为本的建设发展理念才能充分得到彰显。

  终是书香最诱人

  无数事实都表明:一个不崇尚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全民阅读状况堪忧的国家,难以称得上是文化强国。聂震宁在《舍不得读完的书》中,对于阅读之于国家、民族、个人的意义,进行了深度的梳理与思考。

  在我看来,舍不得读完的书,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是急用现学、立竿见影、一考定终生的书,也不会是发财致富的秘笈,更不会是所谓的成功励志读本。如果我们的阅读少一些实用功利,多一份怡然自得,长此以往便会“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香直抵灵魂和远方

  读书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就如同吃饭、睡觉和呼吸那么重要。去年,在商务印书馆的鼓励与支持下,我将众多文章汇编而成《最是书香》。

  本书中,我试图将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融为一体,编制成一幅微缩版的“文化文学地图”。

  我始终以为,即便是一本公认的好书,如果不合自己的阅读口味,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从这个角度看,不同的人与不同的书,都是一种缘分。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提升一个人的修养。

  挚爱广袤的大地

  《大地文心》一书中,我针对环境保护的成功典型,进行文学化的表达。无论是从科学或者人文的角度,我不敢言对伟大的地球有何等深入的认知,然而对大地的热爱,已经渗透到血液里。

  阅读的力量、品味与方向

  阅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整个国家和全民族的事情。身边很多人懂得阅读的妙处,可惜常常以课业紧张、工作繁忙将其省略。一个人长年累月地阅读,必然知识丰富、思想深刻、胸怀开阔,其气质乃至容貌都会发生变化。注意观察身边那些坚持阅读的人,他们其实是在积蓄能量,只要时机成熟,最后必然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有人讲过,读怎样的书,就会成为怎样的人,对此笔者深信不疑。这正如全民阅读推广人朱永新教授说的那句话: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