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背后的故事(唐)
初唐四杰 陈子昂盛唐李白(贺知章提携李白)诗圣杜甫(李林甫) 诗佛王维 (张九龄提携孟浩然和王维,识安禄山反心)带刀诗人高适七绝圣手王昌龄(枉死于地方官)戏精诗人岑参半小时漫画唐诗 1 https://m.douban.com/book/review/10383497/中唐韩愈提携孟郊 元稹白居易 诗鬼李贺 刘禹锡柳宗元(古文运动)晚唐李商隐杜牧 温庭筠半小时漫画唐诗2 https://m.zhangyue.com/chapter/11917881
王勃: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从军行》卢照邻: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长安古意》骆宾王: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张若虚: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春江花月夜》
诗歌改革:陈子昂: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吴中四子: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包融岭南第一人:张九龄·官至宰相边塞诗: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李颀: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高适: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燕歌行》·边塞诗第一·最高任四川节度使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水田园:孟浩然: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断句》王维(诗佛):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
浪漫主义:李白(狂):→志向: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奋其智能,愿为辅弼。→山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仕途: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现实主义:杜甫(情):→一生四个阶段①年少壮游; ---《望岳》②十年长安困守; ---《兵车行》③陷贼及为官; ---《春望》《三吏三别》④西南漂泊。 ---《客至》《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中晚唐由盛转衰背景:寿短皇帝+内斗权臣+割据藩镇+嚣张宦官事件:永贞革新+武元衡遇刺案+牛李党争孟郊(苦吟):郊寒岛瘦,《登科后》《游子吟》韩愈(儒):文起八代之衰(提倡古文运动),而道济天下之溺(捍卫儒家正统地位);忠犯人主之怒(反对奉迎佛骨),而勇夺三军之帅(说服叛军归降)。→《马说》《师说》《五箴》李贺(诗鬼):《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元稹(悼亡诗):《离思》《遣悲怀三首》白居易(新乐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长恨歌》《观刈麦》《卖炭翁》《琵琶行》《钱塘湖春行》《问刘十九》刘禹锡:《浪淘沙》《陋室铭》柳宗元:《江雪》杜牧(咏史):《清明》《阿房宫赋》《江南春》《张好好诗》《赤壁》《泊秦淮》《过华清宫》李商隐:《无题》《锦瑟》《贾生》《蝉》《乐游原》《夜雨寄北》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被誉为"初唐四杰"。被赞为诗圣的杜甫,也由衷尊敬他们,说"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之二》)《讨武氏檄》,几乎具备了骈文所应该具有的一切因素——公正的对仗;铿锵的平仄;华丽的词藻;频繁的用典,文中,使用了各种典故不下几十个。最重要的,是此文犀利无比,气势如虹,充分运用了骈文适合论说的长处。文中的一些佳句,如"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等,更是为后人所传诵。骆宾王,约627-684之后,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一带)人。7岁即能诗,遂有神童之称。唐高宗显庆年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后历仕于朝中及四川。高宗永隆二年(681)夏,贬临海丞,由此被为"骆临海"。光宅元年(684)九月,为徐敬业起草《讨武氏檄》。《新唐书》和《旧唐书》,均载有骆宾王事迹。清代陈熙晋有《骆临海集笺注》,为收集骆宾王作品及评注最全的著作。其中,收其各体诗作数十首、赋3篇、文30余篇。《渡汉江》,这是初唐诗人宋之问的代表作,一首二十字的小诗,通过对人们正常心情的反用,写出了返乡游子的矛盾心态。在初唐诗人的诗中,可以说是无出其右。就是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也不是对手,可见当时宋之问的影响巨大。宋之问也因之位列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等仙宗十友之中。此时的宋之问是不可以回家的,回家就是叛逆之罪,躲还没来得及,怎么敢问呢?如果问了,那不是自我暴露吗,不是找死吗?何况,以他当时的名声,问家乡人,恐怕会被砖头砸死,就是口水,也能把他淹死。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宋之问的文才确实很高,但是人品不行,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才无德。他出名的时候,正是武则天当政之时,为武则天效力并不可耻,当时,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也在为武后效力,宋之问也一样,这倒是很正常的。他和同时期的很多文人,都写了很多歌功颂德的诗,这也没有什么,武后确实也是值得歌颂的。宋之问为了讨好武后,真正的竭尽全力,不断地写诗呈送。宋之问有个外甥叫刘希夷,文才十分出众。他写了一首《代悲白头翁》,这首诗在唐代也是排的上的一流好诗。这首诗里,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句,宋之问特别喜欢,就让外甥让给他。刘希夷不肯,结果被他用布袋装上土给压死了。此事若是真的,那宋之问也就无耻到了极点。不过,即使是这件事不是真的,宋之问也够无耻的了。他为了高官厚禄,不择手段巴结武后的面首张易之张易男。到什么程度呢,端着尿壶让张氏兄弟方便,这就已经失去了文人的骨气了。武后晚年,张氏兄弟弄权,宋之问助纣为虐,帮着做了不少坏事。后来,宰相张柬之与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反动政变,武后退位,张氏兄弟被诛杀,中宗上位,宋之问、杜审言等人都被贬,宋之问被贬到了岭南。唐宋的时候,岭南是罪臣流放的地方。所以,宋之问这首诗里说“岭外音书断”,就是这么回事。宋之问受不了,就偷偷回家了。而罪臣不经批准回家,在唐朝是重罪。在这种情况下,宋之问能不害怕吗?还敢向别人询问吗?偷偷回家倒也不要紧,并不影响一个人的清誉。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宋之问就太卑鄙无耻了。他回到家乡后,原来同在朝廷为官的王同皎、张伸之好心收留了他,并没有告发他,而是好吃好住款待他。原来这个时候,宰相张柬之被罢免了,武三思大权在握,为非作歹,所以王同皎、张伸之正在密谋诛杀武三思朋党。张伸之等人,应该是想把宋之问来进来作为同盟的,结果,宋之问明面上答应,暗地里写了一封告密信,偷偷派人送给了武三思。可怜王同皎、张伸之好心却招来灭门之灾,两家人悉数被杀。而宋之问用这两家人的性命,换来了再一次崛起,得到了武三思的重用。来到朝廷后,宋之问见安乐公主权倾朝野,于是就依附安乐公主,此举却得罪了太平公主。后来太平公主诛杀安乐公主得势,宋之问再次被贬。及至唐玄宗即位,老账新账一起算,宋之问老账旧账都不光彩,依附张氏兄弟,依附武三思,都是重罪,于是被玄宗皇帝赐死,走完了他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一生。(历唐高宗李治,武周,唐玄宗李隆基)https://m.toutiao.com/is/JxkyNxX/在大唐武周王朝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女皇武则天病重。这时候,历史的舞台交给了宰相张柬之。张柬之早先是狄仁杰推荐给武则天的,一方面,张柬之确实是个治国安邦的人才;另一方面,狄仁杰深知张柬之一心向着李家,迟早会有行动,恢复唐王朝的天下。因此,作为大唐的忠臣,又作为武则天一手提拔的重臣,狄仁杰可谓无愧于心了。张柬之趁着武则天卧病的时机,联合一班文武大臣,率军占领神都紫微城,他们以“张易之和张昌宗密谋造反”的理由诛杀此二人,同时包围武则天的寝宫,严词逼迫武则天退位。政治斗争都伴随着血腥的杀戮,此时的武则天手里没有底牌,无法继续抗争,她被迫下诏,让太子李显监国,这也就意味着,她默认了政变的结果,接受了自己退位的事实。第二天,太子李显在通天宫正式即位,是为唐中宗。史称“神龙政变”。唐中宗李显其实是“二进宫”。早在弘道元年(公元683年)的时候他就曾经登基,但是属于傀儡,由于他性格软弱,做事没有主见,一切都是他的母亲武则天说了算,武则天甚至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不多久,李显就被武则天废掉,改称“庐陵王”,他甚至被逐出京城。皇位传给了李显的同胞弟弟李旦(唐睿宗,李隆基的父亲),李旦还算是个识时务的人,做了没几天皇帝,就主动上书请辞,表示自己没这个能力当皇帝,随后他就“名正言顺”地被废黜。就这样,武则天从皇太后,逐渐成为掌管天下的女皇帝。神龙政变之后,李显重掌大权,他就格外器重立下大功的弟弟李旦,任命李旦为宰相,加封他为安国相王,还打算把他立为皇太弟。李显二进宫以后,并没有很多长进,依旧懦弱无能,仁慈过了头。他一方面过分倚重自己的老婆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一方面大力排斥和驱逐助他上位的张柬之等忠心大臣。韦皇后是个天生的野心家,她不满足于仅仅执掌后宫,而是渴望成为武则天那样的女皇,君临天下。她将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中,设计驱逐了一帮老臣,又害死当朝太子李重俊。到景龙四年(公元710年),韦皇后狠下心来,将李显毒死,立唐中宗的幼子李重茂为帝,改年号为“唐隆”,这完全是武则天故事的翻版。李旦是小皇帝李重茂的叔叔,位高权重,又当过皇帝,在朝廷里有大批死忠。这样,他自然就成了韦后权力道路上的拦路石。韦后当然会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所以磨刀霍霍,计划将李旦的人马一网打尽。李隆基联合他的姑姑太平公主,瞒着父亲李旦,私自结交禁军将领,密谋政变。他们率军发动突然袭击,韦氏、武氏的羽翼瞬间都被剪除。紧接着,不可一世的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都被擒杀。李隆基还下令全城捉拿韦氏一党,个头高于马鞭的男性一律处死,不留后患。史称“唐隆政变”。在李隆基诛杀韦后的过程中,他曾经联合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太平公主跟韦后半斤八两,风格相似,都是利欲熏心之辈,她仗着自己诛杀韦氏、拥立睿宗有大功,所以行事高调,谁都部放在眼里。她觉得太子李隆基太过聪明能干,怕是会成为一代明君,对自己的权力极为不利,就想着心思着把李隆基拉下马,换个老实人上位,以后便于掌控。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之间的斗争进入白热化。太平公主甚至明目张胆找到宰相宋璟,提出更换太子,却被宋璟严词拒绝。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唐睿宗颁下诏书,命令太子李隆基监国,作为名义上的执政者。景云三年(公元712年),他正式传位给李隆基,改年号为“先天”,当然,朝廷重要官员的任免权,军国大事的决策权还紧握在手里。李隆基当的还是挂名皇帝,尽管他手里有钱有兵。李隆基登基以后,权力的天平逐渐向他倾斜。太平公主内心愈加恐慌,决定立即行动。太平公主的阴谋,再次被李隆基提前捕获。他召集心腹谋臣,决定先发制人,向姑姑发难。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又一场流血的政变发生了。李隆基雷厉风行,将太平公主的党羽一网打尽。太平公主只身逃入佛寺,派人请太上皇李旦出面,向李隆基求情免死,她表示自己以后不再过问政事,只想安度晚年,但是被李隆基严词拒绝。最后太平公主被赐死于家中。史称“先天政变”。李隆基正式掌握皇权,他把年号改为开元,彰显自己开拓纪元,中兴大唐的决心。在随后的数年里,他重用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贤明的宰相,拨乱反正,励精图治,恢复国家的发展,将大唐王朝带到了历史的巅峰,是为“开元盛世”。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王朝到了盛世,就开始走下坡路。唐玄宗老了,变得昏聩,只贪图享乐,与杨贵妃长相厮守。先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然后是特赦安禄山、放虎归山,接着是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位,再是杨国忠祸国殃民、哥舒翰恸哭出关······纵然有长生殿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也终究归于“此恨绵绵无绝期”。《新唐书》:女子之祸于人者甚矣!自高祖至于中宗,数十年间,再罹女祸,唐祚既绝而复续,中宗不免其身,韦氏遂以灭族。玄宗亲平其乱,可以鉴矣,而又败以女子。(历中宗李显睿宗李旦,武周,中宗睿宗)王维二十一岁就中了进士,似乎生命此后就是飞黄腾达,没有想到后面还有什么在等着他——其实我们所有人都不知道什么在等着我们。等着王维的是安史之乱——不仅是他,还有很多人。大家仓皇逃奔,王维很悲惨,没有逃出去,被安禄山捉住了,并被迫出任伪职。这样的命运对他的生命产生了极大影响。后来,安禄山失败了,曾经跟随他或者说屈服于他的人开始受到惩罚,王维被抓进了监狱。他有一个弟弟叫王缙,曾经帮助唐肃宗继位,就以官位来保哥哥的性命,王维才有了一条活路。少年:放歌纵酒挥洒青春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少年行(其一)》今天的教育不敢劝少年多喝酒,但为什么唐诗里会歌颂“豪饮”?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游牧民族的血气在唐代文化中发生了极大的作用。这首《少年行》没有碰到任何与世俗有关的东西,就是讲青春在一刹那间的发亮,一刹那间的光彩。每一次读都会勾起我们自己生命当中曾经有过的一刹那的快乐、狂喜。青年:意气风发纵情燃烧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观猎》唐代非常尚武,打猎对他们来说是比武训练,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个王维。写的王维如此年轻,意气风发,对生命有很大的征服欲,是一个对生命怀抱着巨大热情的王维。但他的热情像一块烧红的铁,忽然被放到水里去,一激之后,完全冷掉了。中年:自开自落与世无争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王维经历了大繁华之后,忽然很希望自己是一朵开在山中的花,没有人来看,自开自落。这是生命的本质现象。我们能不能找回自己为自己“发红萼”的时刻?在孤独的山中,没有任何人来,是不是可以茂盛地开了又落,落了又开?在这里,儒家思想被老庄或佛教所代替,讲的是绝对的个人生命的完成,这个生命不是为了别人而存在,非常单纯。“芙蓉花”是他自己,“红萼”是他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一个单纯的独立的个体,在那里又开又落。诗人如果不安静到某个程度,写不出这种句子。王维所在的辋川本是一片荒原,少有人居住,他是从自然的角度去看自然,而不是从人的角度看自然。“无人”是王维诗一个重要的主题,特别是在他的晚年。王维的这种状态对后代影响很大,比如苏东坡。虽然一直受到政治上的打击,可是苏东坡知道不能因此影响自己,起起落落,就当花开花落一样,没什么不得了。老年:与所有的绝望和解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通过《终南别业》,我们可以看到年轻时代对生命怀抱着巨大的浪漫与热情,不断在这个热情当中燃烧自己的王维,忽然转向了。王维中年以后喜欢修道——这个道可以是老庄,也可以是佛教——居住在终南山边,不再过问政事。高兴的时候就一个人在山里面走一走,体会到的美好也只有自己知道。宋朝画家李唐有张小册页就叫《坐石看云图》,王维的诗句成为宋朝以后画家用得最多的题目,提醒人们去观察自然,从自然中领悟自己的生命状态。《坐石看云图》局部 宋.李唐【读懂“诗佛”王维的坎坷一生,全部在这15首古诗里面】https://m.toutiao.com/is/J9Rv6eV/唐肃宗至德初年,被迫成为太上皇的玄宗李隆基早已没有了开元天子的巍巍圣颜,而那位“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杨玉环也在不久前香消玉殒于马嵬坡。真正沦为孤家寡人的李隆基带着残兵败将仓皇逃入蜀地,惊魂笃定之后,他想起了已经辞世15年的张九龄。满目是山河破碎,到处是生灵涂炭。悲从中来的李隆基遥空为张九龄的魂灵献上了迟来的挽联:蜀道铃声,此际念公真晚矣;曲江风度,他年卜相孰如之?英明一世的唐玄宗选择拒绝了张九龄的提醒,选择将原本已成阶下死囚的安禄山放归山林。也正是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从唐玄宗决定无罪释放安禄山的那一刻起,历史无常的命轮已悄然转动,盛唐的丧钟正式敲响了。
九龄奏曰:"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遂放归籓。 ——《旧唐书·张九龄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写这首《忆昔》的时候,盛唐早已故去,山河破碎的惨烈景象让这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再次想起了还记忆犹新的开元盛世。该是何等的太平盛世,才能让后世无数人想起来,都会瞬间在心底激荡出豪迈之情。大唐因开元盛世而熠熠生辉,而让开元盛世熠熠生辉的人里面,也一定有张九龄的名字。作为开元盛世最后的名相,张九龄拱手离去时,也正是盛唐气象到达最高峰的时候。唐高宗(李治)咸亨四年(673年),张九龄出生于韶州当地的官宦世家,这个绵延了数代的大家族从曾祖父起就活跃于岭南之地。但在门阀士族的流毒还未消除的大唐,出生在岭南这样远离权利核心的荒凉远州,等待张九龄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继续走上父辈的道路。作为儒家思想熏陶出的读书人,屈居江湖做个小吏,终究不是张九龄该走的路。这位九岁就能写文,十三岁就敢上书广州刺史王方庆的少年神童,从开始读书起就在用自己的实力一遍又一遍告诉所有人:只有长安才是他的去处。而当王方庆看完张九龄的文章后,他非但未曾讥讽,反而是被眼前这位少年郎笔下的恣意汪洋所震撼:“是必致远”。七岁能属文,十三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方庆叹曰:“是必致远。”——《新唐书·张九龄传》在唐朝能得到权贵的一句赞誉,就等于基本拿到了混入官场的入场券。年仅十三岁的张九龄在得到王方庆的勉励后更加专心致学,并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进士及第,从此踏入已见盛世端倪的大唐朝局。从远离文化中心的荒州,到一路披荆斩棘考入浸染数百年书生气的长安帝都,张九龄就像是个初出深山的愣头青被长安城的繁华所震撼,但他不知道的是,更多的,是长安城里的人们被他的文章所震撼。若非书香累世的豪门世族教出来的子弟,又怎么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呢?然而,张九龄与世家豪门无关。长安二年(702年),唐代著名大诗人沈佺期正值考功郎任上,向来观文老辣的他只一眼就在茫茫文海中相中了张九龄的试卷,也正是由于沈佺期的赏识,张九龄很快就被授予校书郎职位,由此开启了自己的大唐官场主线任务。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多年以后的诗人李商隐吟出了这首著名的劝勉后进的诗作。在气象波澜壮阔的盛唐期间,纵然是诗坛泰斗,文宗耆老,对于提携后进这件事都孜孜不倦。千里马易得而伯乐难求。文采斐然的李商隐直到暮首晚年才考中进士,读书破万卷的杜甫也在阴差阳错间蹉跎半生,在门阀士族把持官场的大唐,没有贵人在前引路,科举难中;纵然难得中榜,晋升又难如登天。但张九龄不一样,这个从荒凉远州一路考进长安的年轻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有诸多贵人为他背书。在岭南时有广州刺史王方庆,在长安时有考功郎沈佺期……上天给了张九龄惊世的才华还不够,给了一路相伴的贵人犹嫌不足,因为这一切的一切和接下来出现在张九龄生命里的那个贵人相比,都不值一提。长安三年(703年),一位刚从帝都被放逐的谪官途径韶州,在读完张九龄的文章后赞不绝口:“有如轻缣素练,济时适用。”这是一句很高的评价,他点明了张九龄的文章不只是华而不实的诗词歌赋,张九龄的文章尽是经世致用的文法。而也正是这句评价让张九龄从此名动天下,上到身居庙堂的高官,下到乡野阡陌的学子,无一不晓张九龄的名字,这位政坛新星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有人会问:谪官而已,何至于此?因为那人并非是普通的谪官,他叫张说,当时的文宗领袖,后来的士林盟主。生封公孤,死谥文正。这是历朝历代读书人的终极梦想,而在宋仁宗赵祯之前的朝代,“文贞”谥号就是最高的谥号。(宋仁宗之后为了避讳,文贞改为文正)作为有唐以来唯五个获得“文贞”谥号的人,张说的推荐成为张九龄日后青云直上的最大助力。英雄总是心心相惜,与张九龄一见如故的张说,每到一处便盛赞张九龄的才华,乃至于张九龄尚未入京便已经名动京华。唐中宗(李显)神龙三年(707年),偏离正轨的李唐王朝终于随着两年前的“神龙政变”而重新回归正统,武则天退居上阳宫,大龄太子李显成功上位。虽然彼时的朝局仍因为武氏流毒而动荡不息,但远在岭南的张九龄深埋在内心深处,想要齐家治国,一展胸中抱负的意气终究是忍不住了。就是在这一年,张九龄再度赴京参加吏部选才考试,和科举考试相比,才堪经邦科是一场针对优秀人才的高水平遴选考试。果然,不负众望的张九龄又是轻松通过,才堪经邦科登第。九龄以才鉴见推,当时吏部试拔萃选人及应举者,咸令九龄与右拾遗赵冬曦考其等第,前后数四,每称平允。——《旧唐书··张九龄传》从武则天神龙元年起(705年),到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为止,短短7年时间里,云集了天潢贵胄,本该钟鸣鼎食的帝都皇城先后换了4任皇帝,政变和杀戮也从未停止。在此期间一直动荡不安的唐帝国终于随着唐玄宗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诛杀太平公主,彻底执掌四海而暂时结束混乱。作为开创开元盛世的一代雄主,李隆基还是太子时就发现了张九龄,在他亲自主持的道牟伊吕科中,张九龄经世致用的国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盛名之下无虚言,唐玄宗知道张九龄的抱负,张九龄也知道李隆基的雄心,这对让历史铭记的君臣开始了开元盛世的伟大构想。张九龄一直是个纯臣,在他的眼中没有私人情谊,有的只有帝国和苍生。这样聪明的人,如何不知道韬光养晦,但从张九龄踏入玄宗一朝后,背负盛世使命感的他就将自己的胸中文韬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了。在百废待兴的玄宗朝,最需要张九龄这样充满锐意的官吏,但往往这样的官吏也很难在官场站稳脚跟。仅仅是四年以后的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就因为被宰相姚崇参奏“封章直言,不协时宰”,而于当年秋天“拂衣告归”,放弃了他花了14年才位列庙堂的所有尊荣,这一年张九龄44岁。44岁在唐朝已经不算年轻了,这一次辞别长安,回到岭南故里,也许张九龄便再也不可能重回帝都了。带着所有人的不理解,一身孤勇的张九龄收拾好自己单薄的行李,像14年前的长安二年一样,一个人晃晃悠悠地离开了。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作为唐朝诗坛为数不多的士林巨擘,向来以“格调刚健”的诗风著称于世的张九龄,第一次在诗作《西江夜行》中展现了自己不为人知的孤独和柔软。两百多年以后的北宋名臣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样的话似乎是为张九龄量身定做的。你不得不承认的是,有一种人生来就是救济万民的,辞官回乡的张九龄途经大庾岭梅关,眼见百姓深受所累,全然不顾自己已是一介白衣,连上奏疏请求朝廷拨款支持。张九龄就是张九龄,即便是人已不在庙堂,他的影响力也仍然不减。很快,这个被后世称为“古代京广线”的梅岭古道就开始动工,在施工的一年多时间里,张九龄率先垂范,与百姓同吃同睡,在山林陡峭之间劈山开路,隔水架桥,终于将工程圆满结束。皇图霸业转眼成空,帝王将相都是浮云,但张九龄主持的梅岭古道即便是千百年后,也仍然惠及着南北两地的百姓。佛家说的功德无量,大概也就是如此了。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46岁的张九龄奉召回京,此时的朝野上下对于他的才干都已经五体投地,而随着开元九年(721年)张说入相作宰,张九龄也进入升迁的快车道。于张九龄而言,张说是他的恩师和贵人,没有张说,也就没有后来的开元最后名相张九龄。但和先天元年的自己一样,在张九龄的眼中,一个吏治清明、百姓安居的盛唐远比私人情分重要得多。和张九龄不一样的是,张说虽然是盛唐不可多得的相国之才,但他并非纯臣,他仍然是个心有私欲,以自我好恶为选贤任能标准的人。于是在开元十三年(725年),张九龄第一次跟亦师亦友的张说产生了分歧,导火索正是泰山封禅的随行官员名单问题。就像是所有人都梦想出将入相一样,历代君王也有自己的终极梦想,长生遥不可及,泰山封禅成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作为古代帝王礼中的最高等级,泰山封禅只有至圣明君才配有资格享受,唐玄宗之前,也只有秦皇汉武等寥寥4人进行了泰山封禅。而作为开创出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的明主——唐玄宗终于敢问鼎“泰山封禅”这一终极梦想了。泰山封禅高兴的不只是唐玄宗,还有宰相张说。陪同封禅的官员名单刚好是他用来排除异己,培植亲信的好手段。而也许是出身寒微远州,张九龄比任何人都清楚吏治清明的重要性,为此他劝说张说,据理力争:“选贤任能不能任人唯亲。”张九龄的苦口婆心并没有换回张说的迷途知返,随着随行名单的公布,朝野内外哗然,一生高洁的张说也因此留下了至死都没能抹去的政治污点。初,令九龄草诏,九龄言于说曰:"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今登封霈泽,千载一遇。清流高品,不沐殊恩。胥吏末班,先加章绂。但恐制出之后,四方失望。今进草之际,事犹可改,唯令公审筹之,无贻后悔也。"说曰:"事已决矣,悠悠之谈,何足虑也!"竟不从。——《旧唐书·张九龄传》开元十八年(730年),张说病逝,他把张九龄作为最后的礼物,留给了盛唐。那时的张九龄已经54岁了,眼见人事凋零,厌倦政治斗争的他萌生退意,但素有识人之明的唐玄宗几次三番挽留,终于成功给盛唐留下了定海神针。从开元十九年(731年)到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张九龄从中书侍郎做到了知政事,他就像是只默不作声的老牛,用羸弱的身躯拖着大唐这艘巨舰缓缓驶入盛世的最强乐章。从河南屯田,到选贤任能,张九龄用一己之力弹压贪官污吏,打击门阀贵族,修生养息,更力推玄宗将施政策略由“霸道”转“王道”,在他的纵横捭阖之下,盛世大唐终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有人都沉浸在盛唐的凯歌中,只有张九龄还瞪着他那双早已老迈的双眼看向帝国繁华深处的崩坏。唐玄宗觉得自己已经做完了帝王的使命,但张九龄却仍然为帝国的未来殚精竭虑,这对原本亲密无间的君臣终于还是走向了歧途。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杨玉环入宫,本就懈怠政事的唐玄宗从此沉醉温柔乡中,一代明主终究还是做出了“一骑红尘妃子笑”的亡国之举。张九龄还是那个先天元年一心报国的张九龄,唐玄宗却已经不再是那个先天元年励精图治的唐玄宗了。同样是在这一年,难以忍受张九龄时时规劝的唐玄宗,借故将他贬黜出京,从此彻底淡出大唐的庙堂。这一次别后,他至死也没有再回来过。二十三年,加金紫光禄大夫,累封始兴县伯。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为上所知,心颇忌之。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 ——《旧唐书·张九龄传》张九龄走后,一直被他弹压的李林甫、安禄山等人开始内外勾结,如同谷仓硕鼠般疯狂啃噬着张九龄守护了半生的盛唐。而此时已经被贬到荆州的张九龄又重新回到了孑然一身,虽然已在千里之外,但他的魂灵却始终留在那个曾经清澈如水,如今日渐浑浊的庙堂。望着天上的皎皎明月,张九龄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春,许是感到大限将至,又或者是想念故土,张九龄请旨回乡扫墓祭祖,行至岭南故土之后,已经68岁的张九龄便病转沉珂,药石罔顾,溘然长逝在这片生养之地。(历唐高宗李治 中宗李显睿宗李旦,武周 中宗睿宗,唐玄宗)李白(701-762)和王维(701-760)都是唐代第一流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作品反映了他们各自完整的人生经历,然而,这两位同龄人之间却并无交集,我们从他们的诗歌中无法找到与对方有关的任何一丝痕迹,虽然孟浩然、高适、杜甫这些文人屡屡在他们二人的作品中出现。李白和王维不可能擦肩而过。李白于开元十八年(730)初夏曾到长安拜谒时任宰相张说,并与张说的儿子张相结为好友,王维早就是张说的忘年交和张相的座上宾。同在这一年,李白结识了玉真公主,而王维早在开元九年(721)及第后就成为玉真公主府上的常客。开元二十三年(735)之后,李白时常进京,天宝元年至三年(742-744)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这么多年中李白广交长安名士,终日饮宴并互相以诗唱和,而王维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后绝大部分时间均在长安任监察御史,并且其辋川别墅也是文士聚集之处,长安的许多著名诗人在这些年里既是李白的诗友和酒友,又是王维的诗友和茶友。李白与王维也绝不会是一对情敌。李白和王维虽然都被玉真公主引为知己,但是他们都不可能跟公主有染。玉真公主是唐玄宗同母妹妹,无论是李白还是王维在出身上都够不着。玉真公主比李白、王维年长约十岁,自幼习文,善写诗,二十来岁时就皈依道教,大部分时间都在炼丹和修养身心。这些因素意味着玉真公主跟李白、王维只是艺术知音。此外,“文人相轻”和诗风迥异对于李白和王维来说也是不攻自破的。对于诗艺,李白并不轻视年长于他的贺知章、孟浩然,年龄与他不相上下的王昌龄、高适、崔颢,年龄小于他的杜甫,难道唯独轻视王维吗?同样的,王维既欣赏风格迥异于自己的杜甫的诗、高适的诗,又高度赞扬诗风格跟自己相近因而相互更具竞争关系的孟浩然的诗,唯独轻视风格跟自己迥然不同因而不存在竞争关系的李白的诗吗?影响一个古代文人立身处世的最大因素是政治抱负,其次就是宗教信仰。政治抱负塑造了文人跟外部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宗教信仰则塑造了他跟自身的内心世界打交道的方式。李白和王维未能结交,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两人的政治格局和人生抱负不同;第二,两人的宗教观念和修身手段不同。一、李白和王维的政治格局和人生抱负不同一个标准的古代文人总是奉行“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对于他们来说,如果与其他文人以文结交,建立在“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上的志同道合尤为重要。李白自幼胸怀大志,他所交结的贺知章、高适、杜甫等也都是这样的文人。唐代取士的途径除了科举,就是士子通过朝廷重臣把自己的文章及政治见识直接上达给皇帝。科举入仕相对容易些,但是做官需要从基层做起,这样的人想迅速成为左右国家政治方向的人是很难的。而直接通过皇帝获取官职虽然难度较大,但是只要你的诗赋水平足和政治见解够高,并且有足够强大的荐举力量,一旦获得皇帝青睐,你就可以直接成为朝廷大员,进入权力中枢。孟浩然和高适能够同时成为李白、王维的朋友,关键原因不在政治抱负。孟浩然是李白出蜀之初生活上的关照者,有恩于李白;高适跟李白的艺术追求相似,都有浪漫主义风格。孟浩然是王维艺术上的知音,都善写山水田园诗;高适则是王维官场上的同盟,高适官阶颇高,对王维的仕宦生活有益。李白二十六岁出蜀后,东下或北上游历,增长见识是一方面,他的主要目的还是试图结识州县官员,因为州郡甚至县一级的长官都是朝廷直接任命的,太守、州判官都是可以直接接触皇帝、宰相的,县令也是能够接触朝廷官员的自荐的道路是曲折的,李白先后拜谒安州长史裴某、陈州刺史李邕、宰相张说、卫尉张卿等官员,均无结果。从开元二十三年(735)开始,李白往来于长安和居住地东鲁,广泛求人引荐,其《大猎赋》甚至都呈给唐玄宗了,但还是没有结果。直到他通过名士司马承祯结识了其女弟子玉真公主,并通过玉真公主结识名臣贺知章,然后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共同举荐下,唐玄宗才于天宝元年(742)拜李白为翰林学士。翰林学士作为皇帝近臣和顾问,官阶一般为三品,有“内相”之称,其前途往往是宰相。那么,在李白流连长安求仕的这些年,王维在做什么呢?开元二十三年(735)王维已经官拜右拾遗,次年升任监察御史。到李白任翰林学士时,王维除了临时兼任过凉州河西节度幕府判官之外,一直做监察御史。在盛唐时期,监察御史共设十五人,仅仅是八品官。可见王维通过科举之路是无法像李白那样可以迅速进入朝廷中枢的。王维入仕仅仅是为了入仕,是养家糊口的需要,是职业选择;李白入仕却是为了改革时弊,完善国家治理,是事业选择。在“安史之乱”中对,叛军攻陷长安,大批官员西逃,王维没来得及逃出,被叛军所俘,接受了伪职。幸亏王维的弟弟王缙平叛有功,上书替王维抵罪,不然的话朝廷是要处死王维的。同是在“安史之乱”中,李白加入永王幕府劝永王效法历史上的东晋王室南渡,即占领会籍,割据江南,以后再与诸王逐鹿中原。平叛后,李白以此获罪。二、李白和王维的宗教观念和修身手段不同古代文人习儒,无论他的目的是要如李白那样保国安民,还是要如王维那样安身立命,于儒之外,他们总还会选择一种信仰作为他们在习儒的目的不能达到时的补充。在唐代之前,文人们普遍选择道教作为儒的补充,当他们在仕途上遭遇巨大挫折时,他们就选一山以终老,在山上,他们所做的事基本上有两样:读书和炼丹。东晋时期的葛洪十六岁就已精通《论语》、《诗经》、《易经》等儒家经典,入仕无望后遂学道炼丹,后来短暂入仕,仍不遂意,他便入罗浮山修道至卒。南朝陶弘景早年为官,以儒学修养为诸王侍读,后因感于政治抱负难酬而入茅山修道炼丹,偶为梁武帝解理政之惑,时人谓之“山中宰相”。佛教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成为社会主要宗教之一,汉明帝就是虔诚的佛教徒;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较大发展,后秦高祖、梁武帝分别是大力推动北方和南方佛教发展的帝王,那时候的长安、建康已经是佛教名城。但是历代文人大都接受道教作为儒学的补充,而反对佛教,这可能是道教主张通过炼服丹药改变现实人体,由此与儒学的有为观有点牵连,而佛教只是一味的等待来生,完全不符合儒学的有为观的缘故吧。因此,在儒、道、佛的思想斗争中,儒常常会与道联合起来反对佛。而李白和王维恰恰就是一个信道,一个信佛。李白早在蹉跎安州期间的开元十三年(725)就认识了道教大师司马承祯,不久还追随司马承祯的行踪到天台山去。此后的二十年中,李白交往的群体中多有道士身影,包括“竹溪”诸逸人,也包括玉真公主。天宝三年(745)从长安“赐金放还”回到任城后,李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正式皈依道教。天宝五年(746)之后成为李白又一任妻子且共同生活了十年之久的宗氏也是道教徒。可以说,李白在追求报国之路的青年时期就已经有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道相济思想,在李白的意识中,道教只是随时修身的手段,一旦条件允许,他还是要积极入仕的,他晚年两度入永王幕府就是明证。初唐时期的官方是反佛的。高僧玄奘“非法出境”赴天竺取经,十九年后回到长安,其不屈不挠的取经经历感动了唐太宗。唐太宗希望玄奘还俗入朝做官,并多次逼迫玄奘接受,但是玄奘无心为官,再三要求能到洛州少林寺翻译印度佛经,唐太宗担心佛教的广泛传播会影响积极进取的大唐国家精神,便不允许玄奘去洛阳,而把他安置在长安大慈恩寺译经。唐太宗李世民死后,唐高宗李治非常支持玄奘,他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佛教的宣传,在长安和全国各大城市广建了一批佛寺,为武后、开元时期佛教在中国的普及奠定了基础。然而,即便佛教在开元时期影响很大了,儒家子弟还是大多反对佛教的,特别是佛教中的不拜父母,不拜君王,不为王者所用的与儒学完全对立的不忠不孝的教义为儒家弟子所深恶痛绝。同时,佛寺广占良田,僧侣不仅不劳而获,还时常仗势欺人,也加重了本来就已复杂了的社会矛盾;而佛教教义也不利于帝国繁衍人口,以充实越来越空虚的边疆。武周末、开元初的狄仁杰、张柬之、崔华、敬晖等人不仅是反佛崇道的文人士大夫,还促成唐中宗通过行政手段抑佛,李白反佛崇道,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开元时期道、佛之间矛盾斗争的主流方向。人们称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王维则被人称为“诗佛”。王维赖张九龄提携升为右拾遗、监察御史,张九龄罢相后,三十来岁的王维缺乏仕途上继续晋级的门路,遂携全家皈依佛教,并以摩诘这一带有鲜明佛教色彩的词为自己的字。他不仅素服长斋,而且潜心钻研佛经,还曾手绘过四十八幅罗汉图,写诗也追求佛理禅机。道教与佛教在盛唐时期的对立,也是李白与王维自然难以走到一起。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李白正在安徽的宣城一带游历,他一听到叛乱的消息,立即赶往宋州的梁园。李白一到家之后,立即携妻子宗夫人南逃,一直逃到江西的庐山隐居下来。宗夫人原以为远离了战火,这一次终于可以守着丈夫李白好好过几天安生日子了。因为他们结婚以后,一直是聚少离多,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李白总是以这样的理由一次又一次离家远行。这不刚刚到庐山没有多久,还没有喘过气来,李白又准备下山了。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后来庙号是唐肃宗,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就在太子即位之后的第三天,唐玄宗接受宰相房琯的建议,下达了诸王分镇的诏令,由太子李亨任天下兵马元帅,其他诸王各自领兵勤王。这一系列的政局的动荡跟早已经是平民百姓的李白夫妻本来是一点影响都没有,一点关系都没有。可是当时在各路王爷当中,真正在外面领兵的只有永王李璘一人,李璘他利用诸王分镇的这个诏令,拥兵自重,他想要割据江东,与唐肃宗公然地抗衡。为了收揽民心,永王李璘想了很多办法,希望招揽天下的名士,而此时他的目光就锁定到了正在庐山隐居的李白身上。永王李璘派他身边的谋士韦子春三上庐山,重金聘用李白下山。宗夫人并不是李白的原配,而是继室。她嫁给李白的时候,李白已经四十多岁了,早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有一部电影还专门为李白和宗夫人的第一次见面安排了一个非常烂漫的情节,这个情节叫做“千金买璧”。大约在公元744年,也就是天宝三载的时候。当时李白正在唐玄宗身边担任翰林待诏,因醉酒(力士脱靴)引起唐玄宗不满,离职。他一路游历到了宋州和汴州一带,并且与两大诗人杜甫,高适相聚,诗酒唱和,度过了一段非常浪漫的生活,而且谱写了一段诗坛的友谊佳话,但是最重要的是李白在这里邂逅了改变他一生的爱人宗夫人。因为这个地方曾经是汉代梁孝王的封地,当年曾聚集了像司马相如这样的一流的文学家,所以这个地方也称为梁园或者是梁苑。可以说是“梁园之恋”开启了李白一生当中真正的爱情生活。有一天,李白,杜甫和高适 又相约聚在一起,那这“诗坛三杰”的聚会少不了有酒来助兴。三个人饮酒作诗,酒喝到兴起的时候,拿起毛笔,饱蘸墨汁,就在一面刷得粉白的墙壁上面笔墨酣畅地写下了一首长诗《梁园吟》,杜甫和高适将这首诗翻来覆去吟诵了很多遍,对它是赞不绝口。三个人一直喝到尽兴而归,到黄昏的时候一位白衣女子带着自己的丫鬟正好经过这里,忽然看到这面粉白的墙壁好像新题了一首诗,墨迹好像还没有干透,那个笔走龙蛇的笔势又深深地吸引了这位女子,她就停下来默默吟诵着这首《梁园吟》,诗里面的那种厚重沧桑的历史感还有那种气势磅礴的豪迈强烈地震撼了这位女子。她心里就情不自禁地在想,琢磨呢,是谁有这样的才华呢?是谁写了这么好的诗篇呢?然后他顺着这首长诗一直看到落款的位置,她惊呆了,这首诗的作者竟然是李太白。正当这位女子被这首诗所震撼的时候,这面墙壁的主人就是一座寺庙的和尚正好出来,看到刚刚粉好的墙壁又被没有素质的游客涂鸦了,就非常地生气,一边唠叨,一边就拿着这个工具准备去把刚刚题写的诗给铲掉,没想到这位白衣女子赶紧制止了他。她说师傅请手下留情,我马上就会派人去家里取千金过来,这面墙壁我买下了。这和尚一听,还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千金买一面墙壁,他没有听错吧。白衣女子这个时候有斩钉截铁地说不能擦,这面墙上的字一个都不能动,我立即派人送来千金,请妥善保管这面墙壁。和尚看看这位白衣女子,又看看这被涂得乱七八糟的墙壁,一副疑惑的表情。白衣女子这个时候说你知道这首《梁园吟》是谁写的吗?和尚摇摇头不知道。这位女子就回答他了,这就是当今大名鼎鼎的李太白的亲笔题诗。“千金买壁”的故事编的虽然有点离奇,但是李白视宗夫人为知音的信息却是非常靠谱的。在和宗夫人成亲之前,李白曾经有过一次婚姻。李白在此前的婚姻当中的表现总结了四点。第一点是日日醉酒。关于李白的好酒,我想不需要我再多解释了。李白曾经写过一首诗《赠内》,其中有两句是这么说的“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既然是《赠内》,那么这首诗就是很可能写给他的第一任夫人许夫人的诗。第二点喜欢穷游。李白自称是“一生好入名山游”,特别特别喜欢旅游,从20多岁的时候从他的故乡四川出来,那个时候的李白应该还是腰缠万贯的一个富豪子弟,因为据说他的父亲李客在四川当地是一个有名的土豪,还是很有钱的。儿子出去追求理想,当然不会亏待他,可是李白这个人是“千家散尽还复来”啊,他是挥金如土的一个人,身上带的钱是只出不进,所以没有多久身上带的钱全部都花光了。一个只会挥金如土却不会赚钱的人,一个成天旅游脚不沾地不落家的人又怎么可能会是一个妻子的指望呢?第三点对子女不太负责任。李白是在湖北的安陆娶他的第一任夫人许夫人的,当时也是上门女婿。他们的婚姻大概持续了有十年左右,许夫人生下了一子一女。许夫人去世之后,因为上门女婿就不方便再继续留在岳父家,所以又只好开启他漫游的漂泊生涯,而他在外面餐风露宿的日子当然不太适合把幼子幼女带在身边,所以他的子女一直是寄养在其他的地方,虽然在旅途当中,李白会经常牵挂他的儿子和女儿,但是他并没有尽到一个父亲养育子女的职责。甚至直到李白死后,他的后代已经下落不明,据说有人曾经找到他的两个孙女,都已经嫁为农妇,应该说是沦落到了社会的最底层。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实在不能够说李白是一个合格的父亲。第四点不太能够体贴妻子的感受。李白是一个个性十分张扬的诗人,个性张扬当然并不是什么特别的缺点,但是在夫妻生活当中如果过分地唯我,过分地自我,可能往往会导致只注重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对方,忽略伴侣的感受。在天宝元年的时候,李白曾经获得唐玄宗的征召,准备进京去见皇帝。这个时候他的原配妻子许夫人应该是已经去世,李白这个时候是跟另外一位女子共同生活在一起。许夫人是出身相门,是相门之后,是贵族,所以家庭还能够有条件来容忍李白一而再再而三的穷游,或者一而再再而三的醉酒。可是此时跟李白共同生活在一起的这位妇女大概不是什么名门闺秀,文献上也没有任何关于她的家世,她的名字的记载,从现有的一些字里行间可以感觉到的是李白对这位女子大概也是不太看得起的,所以他在接到唐玄宗征召的旨意的时候,他写了一首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还嘲笑他的这位妇人是“会稽愚妇轻买臣”,这句诗是引用了汉代一个叫朱买臣的人的典故。朱买臣是一个穷书生,特别喜欢读书,可是一直到四十多岁还没有一点半点的功名,家里穷的是揭不开锅,妻子非常生气,就吵着要跟朱买臣离婚。朱买臣就劝说他的妻子,他说我40多岁了,饱读诗书,过不了几年,一定会大富大贵的,一定会有贵人赏识我的,他说你已经跟我吃了20年的苦了,还在乎再多等几年吗?妻子大吵大闹,等不下去了,非要跟朱买臣离婚。过了几年之后,这个朱买臣还真的获得了汉武帝的赏识,并且又被派会到会稽来担任太守。朱买臣这回是衣锦还乡了,他的前妻甚至还被征来站在迎接太守的队伍当中。看到前夫如此风光,如此大富大贵,他的前妻肠子都悔青了。想来想去,前妻还是跑过去跟朱买臣厚着脸皮说想跟他复婚。朱买臣派人拿了一盆水往门口一泼,对妻子说如果你能够把这盆泼出去的水再回收到盆里,那我就跟你复婚。前妻一听,羞愤交加,跑回去自尽了。从这句诗可看,李白用“会稽愚妇”这个典故来比拟现在跟他共同生活的这位女子,我们可以想象这位女子平时大概也没有少埋怨李白不着家啊, 穷啊,不会挣钱啊, 不会养家等等,其实将心比心如果是站在一个女人的角度,站在一个妻子的角度,一个人她要照顾几个幼小的孩子,而丈夫三天两头出远门,即便偶尔在家也是日日醉酒,这样的丈夫又有哪位女子能够忍受得了呢?估计李白听得不耐烦了,他才会用“会稽愚妇”这个典故嘲笑这位女子是没有见识,看不到丈夫的前途,看不到丈夫潜在的才华。那站在李白这个角度“会稽愚妇”确实是不够宽容,不够包容,可是站在一个女人的角度,谁又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呢?恰恰李白不是,李白是一个伟大的天才诗人,他一个人就可以撑起盛唐诗坛的半边天,可就是撑不起家庭的一个角。然而有一种爱情叫做牺牲,有一种爱情叫做成全,嫁给李白就意味着牺牲,牺牲一个妻子对于家庭的一种享受和奢望,而嫁给李白的同时又意味着一种成全,成全一个天才诗人对于时代,对于历史的伟大的贡献。作为李白的妻子,必须具有这样的牺牲精神,因为她拥有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丈夫,而是一个时代的诗人,她可能必须得像一个母亲和姐姐一样去包容这位诗人的任性和天真,并且放手让他一次又一次地远行,放手让他去闯世界。在李白的前半生他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女人,可是在他年近半百的时候,他终于遇到了能够和他惺惺相惜的宗夫人。有才就是任性,李白酷爱自由,不愿受到任何束缚,他喜欢云游四海,平日里很少又时间照顾家人,这个特点世人皆知,因此对于李白家庭意识的淡薄,宗夫人不可能没有了解。既然如此,宗夫人为什么还要执意嫁给李白?对于李白身上存在的种种缺点与不足,宗夫人能够承受得了吗?宗夫人愿意嫁给李白,并不是盲目地出于女粉丝对于偶像的这样一种崇拜,因为在她认识李白的时候,李白的名气已经非常大,他的经历,他的出身,包括他前一次不成功的婚姻经历等等种种小道消息也伴随着他的诗名一起传遍天下,所以李白作为丈夫所有的那些毛病,宗夫人一定是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宗夫人仍然决定勇敢地承担一切,因为李白这样的天才千百年来只有一个,她不能错过,也不愿意错过。“梁园之恋”李白成了宗府的上门女婿,在这里暂时停下他漫游的心和漫游的脚步,虽然婚后李白并没有完全改变他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这样一种性格,但是跟此前不同的是现在的李白在旅途当中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想念在家等候的宗夫人,想念他的妻子。他在旅途当中写下了很多情意缠绵的寄内诗或者是赠内诗,表达他的那种旅途当中的孤独和相思。这对于生性洒脱不羁的李白来说,在此前是非常非常罕见的。他曾经写过一首诗,寄给宗夫人,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胡燕别主人,双双语前檐三飞四回顾,欲去复相瞻岂不恋华屋,终然谢珠帘我不及此鸟,远行岁已淹寄书道中叹,泪下不能缄在这首诗里,李白是把自己比作是胡燕。到了秋天,胡燕必须要向南飞去了,它能够舍得它的主人吗?它能够不留恋那个华丽温暖的家吗?它当然留恋,当然不舍,可是它仍然不得不要向南飞去。李白和胡燕比起来,可能更加可怜,因为胡燕还能够一年一度地归来,一年一度地跟主人相会,可是李白呢“远行岁已淹”,已经离家一年多了,他还不能返回,他只能把满腔的相思都化作诗篇寄给远方的妻子。在诗歌写完,信即将封口的时候,他孤独的相思的泪水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动湿了信封,导致这个信封都不能够封口。我们看看这样缠绵悱恻的情感对于一向豪迈的李白是不是极为罕见,极为难得的呢?也许游历了大半辈子的李白在年过半百的时候终于感到了疲倦,也感到了家的温暖,开始留恋妻子带给他的一种幸福,我想应该是知音相惜的宗夫人唤醒了李白沉睡半个世纪的爱情,当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在外面漫游的李白匆匆地赶回梁园,并且立刻携带宗夫人南逃,这个举动我觉得已经说明李白不再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而是一个能够承担起家庭责任的合格的丈夫了。然而隐居庐山并不意味着安定的家庭生活从此开始。就在宗夫人庆幸因祸得福的时候,李白骨子里面不安分的因素又开始躁动起来了。永王李璘派人三顾茅庐,再一次点燃了李白的政治热情,他不顾宗夫人的再三劝阻,毅然下山从军成了永王幕府当中的一名幕僚。“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李白的这一次离开,跟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比以往任何的一次都让宗夫人更加地焦虑,更加地担心,更加地恐惧。李白完全不是一个政治家,政治家需要的是理性的判断,冷静地决绝,可是李白满脑子都是浪漫的诗篇,满脑子都是浪漫的理想,而宗夫人反倒是比李白具有更加成熟,更加理性的政治智慧,以前李白的每次出门远游,宗夫人都会给予他最大的宽容和支持,然而这一次她之所以“出门妻子强牵衣”,也就是预料到了永王李璘必败的结局,也预料到了丈夫即将面临的政治灾难。果然不出宗夫人所料,李白还没有来得及从诗意的浪漫当中清醒过来,永王的大军就在朝廷的镇压下兵败如山倒。就在公元757年,作为叛军身边最著名的幕僚李白被捕下狱。我们知道叛乱可是死路一条,这个时候的宗夫人心急如焚,她为了营救丈夫,上下奔走,心力交瘁。关于宗夫人如何去营救李白的细节,史书上没有特别详细的记载,但是李白在狱中的时候自己写过一首诗,诗的前四句是这样写的:闻难知恸哭,行啼入府中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这四句诗李白把他的妻子宗夫人比作是汉代末年的著名才女蔡琰蔡文姬。蔡琰曾经在曹操的安排之下嫁给了董祀,可是没有行到婚后没有多久,董祀犯法当死。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蔡琰是来不及梳妆打扮,蓬乱着头发,赤着脚就冲到曹操的府中请求曹操放她丈夫一条生路,她那种发自内心的悲哀深深地打动了曹操。顺便说一句蔡琰是曹操的恩师蔡邕的女儿,所以曹操对她还是有怜惜之情的,但是曹操就说我倒是愿意去救你的丈夫,可是奈何死刑的文状都已经发出去了,追不回来了。蔡琰此时又扣头泣下,她泣不成声地说,明公马厩里面有快马千匹,您有骑士无数,您为何要吝啬一匹快马去救一条垂死之命呢?蔡琰的那种诚恳那种悲哀打动了在座的所有的人曹操真的派了一匹快马追回了死刑的文状,在千钧一发之际救回了董祀一命。“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可见宗夫人为了救李白一命,也就像蔡琰一样不知道跑了多少路,不知道求了多少人,不知道流了多少泪,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才终于感天动地,在斩刀下救出了丈夫一命。李白出狱之后,朝廷下旨,改判流放夜郎。公元758年, 分别的时候到了,一向洒脱不羁的李白这个时候也忍不住是老泪纵横。此番离别他已经是年近花甲的风烛残年,焉知不是与妻子的生离死别呢?朝廷旨意作为叛军被叛长流夜郎,是万万不能够被赦免的。李白就是怀着这样绝望和痛苦的心情踏上了漫长的旅途,“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他远去的身影再一次把宗夫人远远地抛在了身后,久久地伫立成了一座望夫山。李白和宗夫人的爱情故事讲到这里,我们可能还有一个疑问需要解答,那就是为什么作为一个女子,深闺当中的女子,反而比李白具有更加成熟和敏锐的政治智慧呢?宗夫人成熟冷静的政治意识要归功于她的出身,原来宗夫人并非普通的平民女子。她的祖父宗楚客是武则天的侄子,作为帮助武则天登上帝位的重臣,宗氏一门在武则天朝颇为得意,而宗楚客他本人更是在武则天和唐中宗两朝里面三度拜相,当时可以说是炙手可热。可是宗楚客后来是依附韦后作乱,我们知道韦后和武三思私通,妄图效仿武则天登上帝位。后来唐玄宗李隆基发动了政变,韦氏一门被斩尽杀绝,作为韦后的同党宗楚客兄弟当然是难逃一死。既然宗夫人出身于曾经如此显赫的宰相门第,又在血雨腥风的政治斗争中幸存下来,难怪她要比李白更有政治远见,也更有政治智慧了。公元759年的春天,前往夜郎的船才行进到四川的三峡,李白就接到了朝廷的旨意,原来这一年中原遭遇大旱,为了向上天祈福,朝廷下了大赦的旨意,所有被判死刑的罪犯赦免死罪,流放以下的罪名全部无罪释放。刚刚到达夔州的李白接到这样一个大赦令,他立即调转船头东下,并且引吭高歌,写下了千古名篇《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关山月 开篇4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辽阔边塞图景,来引发离人思妇之情,无疑在境界上广阔而辽远,它所代表的可以是历朝历代的离人思妇之情。而从诗的气势来看,它又雄浑、磅礴,即使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历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同是盛唐诗人,与当过大官的高适、王维不同,李白、杜甫都是只当过小小的芝麻官,加上性格狂放不羁,恃才傲世,都落了一个穷困潦倒的结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们在洛阳初见的时候,正是盛唐的顶峰,天宝三载。李白比杜甫大十一岁,李白43岁,杜甫32岁,二人都正当盛年,才学相当,性格接近。按古人对二人的评价:李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诗类其为人,骏发豪放,华而不实”;杜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说白了二人都是眼高于顶、言过其实的人,作为文学家、诗人都很合适,就是不适合当官搞政治。当时刚刚辞官不做的李白,和科举考试未中的杜甫就对上眼儿了,之后一年多的时间在河南、山东又两次聚会,虽然之后一生中二人再无相逢的机会,但流传下来李杜的千古佳话。【祸都是自找的】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之后又过了十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当时正在江南,听说安禄山叛乱的消息后,安排弟子武谔去山东接自己的子女躲避战乱,自己北上宋城接自己的妻子宗氏,并一起逃到了江南。后来李白听说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取得大胜,以及李隆基到蜀中的消息,就沿江西上,在庐山隐居。就是这段时间,李白被永王李璘征召,成为永王的幕僚数月。而之后永王叛乱兵败被杀,李白作为叛党成员,逃走后被地方官捕获,投入狱中。而曾经李白的好朋友的高适,是围剿永王叛乱的几路统帅之一,高居节度使官位。杜甫的遭遇比李白悲惨得多,一直在关中,安史之乱爆发时是个八品的京兆府兵曹参军。杜甫先是把家小送到了乡下躲避,自己得知唐肃宗继位后就去西北投奔,但中间被叛军抓获,关押在长安。杜甫也算是命大,而且当时名声不显,还是个芝麻官,竟然活下来,并借机逃出了长安。到了西北见到了唐肃宗,杜甫被任命为八品的右拾遗,过了几天安生日子。但杜甫的好友,时任宰相的房琯 带兵打仗战败,杜甫上书为房琯求情,惹怒了唐肃宗,被远远的打发到华州(陕西华县)。【双双沉入谷底】李白在狱中,妻子宗氏奔走相救,幸好他的好朋友时任御史中丞的宋若思,以及曾为宰相但被贬官的崔涣二人搭救,李白得以在宋若思府中为幕僚。《唐才子传》还讲了李白之前曾经搭救过郭子仪,郭子仪请求以自己的官位为李白免罪。不管怎么说,李白的最后判决还是下来了,流放夜郎(贵州)。办好了手续之后,李白告别家人朋友,经乌江、西塞驿(武昌)、岳阳、江陵、三峡、白帝城踏上了夜郎流放之路。杜甫也一直被纠缠在房琯的案子当中,最后的结果也下来了,房琯被贬官,杜甫也被贬为从八品的华州司功参军。这段时间唐王朝平定了永王之乱,收复了两京,重新恢复了对关中地区的统治。杜甫也在各处探亲游离的过程中看到了战乱对国家的破坏,以及百姓的流离失所。于是决定辞官不做,一家人在成州同谷县(甘肃陇南市)寓居。【李白遇赦,杜甫继续下沉】李白到了白帝城,接到被赦的诏书,大喜过望,数首当时的诗作喜悦之情毫不掩饰。于是,经南平(重庆)、江夏、洞庭湖、零陵,又返江夏,再登庐山,最后沿长江顺流东下去了金陵。这段时间的李白,入仕之心又起,多次求人引荐,但始终没有结果。这又是两年过去了,已经到了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李白时年61岁,在那一年的春天到了金陵。这两年杜甫的日子过的非常不好,关中一带刚刚经过战乱,粮食价格极高。杜甫自己亲自砍柴,采摘芋头、橡栗充饥,子女被饿死数人。这种日子过了很久,才被任命为京兆府功曹,但杜甫没有应诏赴任,而是去蜀中投奔了高适和严武等朋友。这时杜甫刚好50岁。【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李白还是在不断地旅行,靠朋友接济为生,一年之间游览了历阳、宣城、南陵。第二年的春天,李白在当涂(安徽马鞍山)病倒了,但仍然继续旅行,病情日渐严重,而李白投靠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也即将退休。李白整理了平生著作,托付给李阳冰,在当年冬天去世于当涂。也有说李白是饮酒过度醉死的,更有说李白是酒后欲捉水中月沉江而死,还是最后一种死法更符合李白谪仙的身份。李白去世在旅行的路上,但杜甫的人生苦旅尚未结束。杜甫在蜀中过了近五年的安生日子,靠严武等人接济,不但在浣花溪畔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盖了草堂,还种植了很多种树木。有官位但不去上任,平时饮酒、吟诗,史书上对这段时间的杜甫描述就是不着调三个字。生活安逸了,杜甫年轻时的狂态就重新显露。后来严武暴病去世,杜甫去投奔高适,而高适被调回长安不久也去世了。失去了资助的杜甫生活重新陷入困境,加上蜀中又有兵变,杜甫就举家沿江东下,一路上遇到有接济的就生活一段时间,没有接济就继续走。这种日子也过了五年,走到耒阳,杜甫遇到洪水,“旬日不得食”。耒阳县令听说后,自己撑着小船来接,杜甫“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生活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当年杜甫年轻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晚年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也是李杜二人生活、精神的写照。不过同是盛唐诗人,王昌龄枉死在地方官手中,与之相比李白、杜甫二人还算是幸运的。杜甫的《贫交行》,全诗如下: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杜甫写这首诗时,正是他落魄长安时期,他是要立志走科举道路的,无奈遇到了李林甫当政,747年那一届科考虽然如期举行了,可是考试完毕之后,李林甫给皇帝上表说,这次一个也没有录取,您太圣明了,圣明到民间已经没有遗落的贤良,所有有才能的人士已经全部为国所用了。唐玄宗终日在深宫里纵情声色,对于外边的情况一天比一天模糊,渐渐地,他从一个精明有为的帝王变成了一个糊涂天子,他竟然全部听从,不再过问。杜甫科举未中,完全没有生活门路,只好去做别人的门客,说白了就是给别人捧场,顺带混口饭吃,杜甫当时的情况如他自己的诗中所写:“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明代张骏杜甫诗《贫交行》书法与杜甫像)大概751年正月,唐玄宗举行盛典,祭祀轩辕皇帝、太庙和天地。无路可走的杜甫趁机写成三篇《大礼赋》投入感恩匦。没想到,这三篇大赋唐玄宗读后十分喜欢,于是让杜甫待制集贤院,让宰相考试他的文章,杜甫在一天之内声名大噪,考试的时候集贤院的学士们围绕着观看他,但这不过是短暂的光耀罢了,考试之后,他等候分发,可是,李林甫再一次阻断了他的进身之路,考试是考了,只是再无下文,于是杜甫只能继续如往日一样混日子,蹭饭吃。要知道,这个时候,杜甫已经四十岁了,不但穷,身体也渐渐衰弱,当年的秋天,长安连绵下了一段时间秋雨,到处墙倒屋塌,杜甫则在旅舍里整整病了一秋,门外积水中生了小鱼,床前的地上也长遍了青苔。他的肺本来就不健全,这次又染上了疟疾,他给友人王倚写的诗里说:“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病后过王倚饮赠歌》)足见杜甫在这段时间,过的是真正贫病交加的生活。就在这们的情况之下,杜甫写了《贫交行》,显然,这时的杜甫,饱谙人情冷暖,深昧世态炎凉,受尽了人情反复的滋味之余,愤而写下了这首诗,至于具体是哪件事刺激了杜甫,已不可考。总之,这是杜甫对友谊深度思考的结论,是对人心不古的沉重叹息。诗的首句,出了一个成语,就是“翻云覆雨”,“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也许杜甫所遭遇的冷眼绝不是一个人的冷眼,他是名门之后,而名门落魄所感受到的冷眼更加让人内心寒冷,得意时人们如云集合,失意时人们如雨纷散,这本是人间常态,翻手覆手之间,见到的其实是贫贱之交的友谊常态,人世间多的是势力在眼的平常人。浦起龙《读杜心解》里称这一句“只起一语,尽知古世态”是准确的。世风日下如此,但是人们却仍然纷纷在嘴上大谈友谊,谈交情,更让人可恨,而这可恨之人是“纷纷”的一大群人,人,不到落魄是看不到真正的人心的。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记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杜甫是从世代的名门坠入到贫困的典型,他可能交往了许多的故旧,来往了许多世交,但所收获的不过是冷眼与嘲讽,于是,他愤怒的写了这首诗,过去你们口上大谈的交情,不过是轻薄的口头语罢了。你们这些人,是提都不值一提,是“何须数”的,这是轻蔑到了极点,愤慨到了极点,憎恶到了极点。第三句引用了“管鲍之交”的典故:管仲和鲍叔牙是同乡,管仲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有贤才,管仲家境贫困,常常在共事时占鲍叔牙的便宜,甚至欺负鲍叔牙,鲍叔牙却一直待管仲很好,毫无怨言。后来鲍叔牙服侍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侍公子纠。最终公子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牙就向桓公保荐管仲,宁肯自己的官职居于管仲之下。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成“春秋五霸”之一。管仲在知道自己是鲍叔牙举荐的自己之后,深深感喟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鲍叔牙又称鲍叔)也”。鲍叔牙待管仲的这种贫富不移的交道,得到杜甫的大力张扬:“君不见管鲍贫时交”,这是这种灰谙格调诗里的明亮点,也正因为这一点,杜甫的这首诗的境界要远高于开头提到的张谓的那首诗,这首抨击人情黑暗的诗篇里有了“管鲍之交”这样的理想光辉,而不是完全的给友谊全盘定性。古人的美妙德行还是值得提倡的,杜甫没有一直灰暗到底。他对人世还有关照,他有向往,对于友谊,他向往如“管鲍之交”一样的贫贱之交。可是“此道今人弃如土”。可惜啊,现在的人对于“管鲍之交”那样的交友之道早已不再看重,甚至是“弃如土”了,这当然是杜甫的愤然之语,他把所有的今人都放到了船上,并且的竿子都打下了水,因为当世之下,杜甫还是有朋友的,比如当时的王倚、高适、岑参、郑虔,还有后来的严武,如果不是这些人,杜甫早病饿而死了,也就没有了后来的诗圣了。不得志的人容易叹息世风日下,“诗圣”也是凡人,他也有在困苦贫病相交之时发牢骚的权利,只是他发的牢骚水平高,甚至最后被后人用作成语罢了。其实,如是不是穷困,如果不是疾病让杜甫面对一无所有的人生困境,如果不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交逼,杜甫或许无法真正静下心来思考,当然也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了,越是贫穷到一无所有,越容易静下心来做成大事业,因为除了拼命努力,没有别的机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成功多半是逼出来的。“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杜甫《前出塞·其六》唐玄宗在位的天宝(742—756)年间,长安(今陕西西安)的繁荣可以说是达到极点。唐代著名诗人很少有没到过长安的,他们都爱用自己的诗句写出长安地势的雄浑、街市的繁荣以及日日夜夜在那里演出的兴衰隆替的活剧。杜甫也不例外。746年,35岁的杜甫来到了长安,并在这座帝都居住了十年之久。可是他在这里过得很不如意。非但在仕途上没有什么收获,生活上也越来越贫困。天宝十载(751)的冬天,杜甫已经处在饥寒交迫之中。他在寄给朋友的《投简成华两县诸子》中写下了这样苍凉的诗句:“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裘何啻联百结。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杜陵野老”就是杜甫的自称。这些诗句真实地记载了杜甫当时生活的困顿。但在这个时候,杜甫对社会的观察却越来越细致,思考越来越深刻。渭水上的咸阳桥连接着通往长安城外的通衢大道。有一次,杜甫路过这里的时候,看见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佩上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准备向着前线开拔。征夫的亲人们在纷乱的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哭边走边叮咛。一时之间,人马杂沓、尘土飞扬遮天蔽日,以至咸阳桥也看不见了。杜甫询问一个兵士到哪里去,那兵士说,他15岁时就到过北方防守黄河要塞,好容易盼着回来了,如今满头白发,又要开往边疆营田,准备和吐蕃作战,抛下家里的田地反倒没人耕种,可是县官又来催租,真不知租税从哪里凑得起来。送别的人在哭,“行人”也在哭,撕心裂肺的哭声在空中久久回荡……这凄惨的景象,这悲凉的哭喊,再也遏制不住杜甫心头的痛苦了,于是,他写出了名烁古今的名篇——《兵车行》。寄左省杜拾遗唐代 岑参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题目中的杜拾遗就是杜甫,杜甫于唐肃宗至德二载至乾元元年(757-758)担任左拾遗,此时岑参的官职是右补阙。左拾遗隶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右补阙隶属中书省,居右署。而拾遗和补阙都属于对皇帝查漏补缺的谏官。职能的类似,也就代表着境遇的类似,再加上此前岑参便与杜甫相识,又是诗友,又志趣相投,于是也便有了这首岑参写给杜甫的类似于吐露肺腑的诗篇。当时的朝廷局势是,唐朝官军已经收复长安,玄宗已经彻底成为了太上皇,肃宗也已掌握全国军政大权,朝廷的平叛形势在郭子仪、李光弼的带领下正逐渐占据主动,安庆绪(安禄山之子,此时安禄山已被安庆绪所杀)率领残部退守邺城(今河南北部接近河北一带),安史之乱已经看到了平息的曙光;而唐肃宗却并没有在这样的形势下显现出中兴之主的气象,他任用宦官李辅国、鱼朝恩,宠幸后宫张皇后。九大节度使围攻邺城却以大败告终,河洛一带重新被叛军血洗,郭子仪很快便被鱼朝恩所谤,副元帅李光弼也被宦官处处掣肘,平叛的形势在大好局面下急转直下。这样的国势按理说正是有志之士发挥作用的时候,而身位谏官的岑参与杜甫,也正是发挥自己职能,替国家分忧解难,为皇帝查漏补缺、建言献策的时候,而事实情况又是如何,我们来看看岑参这首诗中是如何描绘的。“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题目中是寄杜拾遗的,那这两句我们便能想到,这是在描绘他们作为朝官上朝时的样子。丹陛,就是皇宫里面皇帝办公、上朝时所在的那座宫殿的台阶。曹,即官署。紫薇,即宫禁,有时也指中书省等朝廷机构。读了这两句你便能想到当时大唐王朝的官员们上朝时的情况,他们列队整齐,由宫殿之下紧张有序的登阶而上,显现出一派威严庄重的样子,进入朝堂,官员们分列两班,等待皇帝陛下上朝议事。这两句中词语用的都很华丽,使人能感受到大唐王朝的繁荣强盛、也能感受到朝廷内部的秩序和荣耀。不过我们再往下读,看看这些词语句子到底是反写呢,还是由衷的赞叹呢?“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天仗,天子的仪仗。御香,宫廷内部的气息。这两句继续一派威严而盛壮、雍容而有气度的样子。清晨,诗人和杜甫等朝官,跟随着天子的仪仗步入皇宫;傍晚,官员们结束朝会各归其位。这两句看似写的平平,好像诗人并没有在表达什么具体的内容,并且使人产生一种国家太平,朝政有序,官员显耀的感觉,就好像官员们去上个朝,什么也没干,一天的朝政就结束了。但我们再读一下第三联就能明白诗人到底是怎么想的。“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两句突然生出悲意,使人不知所措,以为作者是舒服日子过久了在无病呻吟,但细细琢磨,再想想当时的时代背景,便收到一种醍醐灌顶的效果,也便会回过头去再读一读前两联。这时候才明白,哦,原来诗人想要表达的并不是国家太平、朝政无事的意思,而是一种极其深刻的、身位朝官而完全不能有所作为的空虚、无力,失望、悲愤的心理。国家的实际情况是内忧外患交织,身位谏官的诗人,则需要提出各种有效的意见来规劝帝王,而朝廷的实际情况却是日复一日的无事可议、无策可定,可防可控。君臣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并没有什么安邦定国的大计制定出来,更没有在平叛安史之乱中取得什么轰轰烈烈的巨大胜利,反而在决胜的关键时刻一败涂地。而诗人们,身列朝班,每日所作的不过是跟着天子仪仗看似华贵地进入皇宫,到了傍晚退朝时只是身上沾染了一些皇宫里面御香的气息而已,一种无力感,一种想要有所作为却不得不无所作为的境况,或许诗人也为自己的处境感到恶心,感到悲愤。这也就不难明白诗人为何看到落花而悲,看到飞鸟而羡了。“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最后两句,终于实实在在读出了一种无力感。诗句表面的意思是,这是一个圣明的时代,君主贤明,国家太平,自己身位右补阙,而国家朝政、君主得失也并没有多少漏洞可以弥补。而实际情况却是,国势每况愈下,君主昏庸,任用宵小,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却并不能得到信任,自己身位谏官却不能发挥应有的职能来对皇帝加以规劝,只能是每日空虚的像个木桩似的上朝退朝。人呐,也只有在悲愤至极的情况下,才会无力地说出反话吧,他是想告诉后人,君主和朝廷,是贤明而有效的吗?如果不是,那这种反语似的讽刺,就太可笑了,也太无力了。“自觉”两个字用得好,既可以理解为自然而然、慢慢的,也可以理解为官员们很自觉的不惹事儿,皇帝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大家都很自觉。既然是寄赠诗,那肯定也有回赠诗,杜甫的回赠诗《奉答岑参补阙见赠》窈窕清禁闼,罢朝归不同。君随丞相后,我往日华东。冉冉柳枝碧,娟娟花蕊红。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历唐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在潮州,人们提起韩愈,往往不直呼其名,而尊其为韩文公。哪怕是乡村里的布衣,都知道韩文公是何其人也——准确来说是何其神也。
潮州市湘桥区磷溪镇下辖的美堤村、仙美村等八个村庄,在每年农历九月九日轮流祭拜韩愈潮汕人大体上都神化自然、天象,神化祖先、先贤、民族英雄、帝王和忠臣,并把他们当成神来顶礼膜拜……但在多神的信仰体系中,韩愈的地位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城乡间许多地方可见韩文公祠。而对韩愈最隆重的纪念则是,当地人直接把当地最重要的江河和山改为“韩江”和“韩山”,潮州人称之为“江山改姓”韩文公祠。
北宋神宗和南宋宁宗先后追封韩愈为“昌黎伯”“昌黎公”,配享孔庙,等级大大提升。潮州当地的官宦乡绅也建立祠庙颂扬和祭祀韩愈,就这样,韩愈在潮州有了从人到神的转化。苏东坡曾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写到,“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清朝乾隆年间,学者檀萃在《楚庭稗珠录》一书中记载了潮州女人簇拥到韩文公庙祭拜以祈求生子育后的情形。“潮妇求子必于文公庙,庙祀处处有之,有求无不应者……直视公为多子母矣!”在当时,韩愈竟然还具备了送子观音的功能。公元819年,韩愈已经51岁,因为劝谏皇帝唐宪宗李纯不要过度礼佛,遭到宪宗的不满,于是从刑部侍郎贬黜为潮州刺史。对于远在长安的皇帝来说,对于韩愈的贬黜有无数种,但他选择了一个极为偏远的地方。可见李纯对韩愈有多不满,也可见韩愈有多失意。但对潮州这个地方而言,这却是大幸。尽管韩愈在潮州时间很短,只有7个多月,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却能给潮州带来长久的影响,这实在令人感叹。一般说来,被贬谪的官员如同罪人,不会积极参政,韩愈却不然,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刀阔斧连续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和好事。韩愈在潮州的7个多月内,他主要做四件事:一是杀鳄鱼;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的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
祭鳄台。史料记载,韩愈刚到潮州就听百姓反映江中的鳄鱼之祸,便决心除掉鳄鱼,还写了一篇《祭鳄鱼文》。然后,挑选人使用毒矢射杀鳄鱼。至今,韩江中游沿江乡村仍然传承着糊制纸鳄作为香船驱鳄戮鳄的习俗。韩愈在潮州建立了一批学堂,大兴文化教育。资料介绍,韩愈找来了潮州有名的秀才和他一起办学,并将自己在潮州的所有俸禄几乎全部投入办学。
在潮州牌坊街可以鲜明的感受到当时的文风之盛。
韩愈以一个人之力,不惜触犯皇帝直言进谏,深处贬黜逆境却没有低靡消沉,而能继续果敢刚毅,勇于任事。宋代大儒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韩愈岂不就是这一儒家士大夫精神的典范。韩愈在百越蛮荒之地栽下重教育、重读书的种子,使得潮州的好学崇文之风尚开始形成,并且延绵千年至今。因此也有“韩愈被贬,潮州受益”的说法。潮州当地著名文史专家曾楚楠认为,韩愈带给后代潮州人最大的影响是振兴了潮州的教育。“潮州人为什么崇拜韩文公,从他来了,振兴当地教育,文化素质相对大大的提高。”韩愈一生致力于“儒学复古运动”,决心重新振兴儒家精神和经典伦理道德,挽救当时的社会危机。
韩愈开启的好学之风,在宋代开始显示出了效果。潮州元代《三阳志》记载,潮州在南宋时曾有两座书院,这在当时非常罕见,所谓“潮二书院,他郡所无,文风之盛,亦所不及也。”“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也成了潮州人的格言,古代潮州文风之盛令人惊叹。曾楚楠从史志中发现,在南宋末年潮州人参加科举的考生超过万人。而当时潮州人大概7万户。“以一户5口人计,整个潮州40万人。半边天没有资格参加科举,去掉一半,剩20万人。上岁数的老人、小孩去掉,青壮年才剩多少。这种文化氛围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