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社交称谓语对比

  [摘要]称谓语是人类社会语言文化的一种普遍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因而不同文化由于历史传统、民族心理等差异导致了称谓语的不同。了解英汉称谓语的异同并把它运用于实际的社会交际可帮助我们提高交流的质量,更好地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关键词]称谓语 社交称谓 文化 对比

  人们在交往中总以某种言语形式称呼对方,即称谓语。称谓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亲疏关系的认定,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全部的历史文化,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在语言中必然有所反映,称谓的不同自然也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化间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使得英汉语言在称谓体系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迄今为止,社会语言学学者对称谓语类型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认为称谓语涵盖了亲属和社会两大属类。亲属称谓语的使用范围以家庭为核心,而社交称谓语的适用范围则是整个社会。社交称谓语在称谓语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将比较英汉社交称谓语的异同, 使我们了解英汉传统文化的差异,从而能够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社交称谓是指作为一定的社会群体或一定的社会组织的人在相互交际时按对方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所使用的一切称呼方略和规则。它导源于一个民族的社会组织结构及其人事关系,具有开放性、隐蔽性和相对变更性,选择机制比较灵活。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别人怎样称呼自己十分看重。称呼得当使双方能够心理相容、感情融洽、谈话畅通,称谓语在其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通称

  所谓通称是指对社会上各界人士不分职业和职务,有时甚至不分年龄的一种称呼。每个民族的社交称谓语都源于传统文化。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封建统治者一直推崇儒家尊卑的礼制。“礼”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之一,称谓是“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战国时期的儒家经典《左传》中就有“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的论述。中国传统的“礼”行为法则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强调“长幼有序”“内外有别”。如,先生和同志两个词,源于先秦,直到今天人们还在广泛使用。先生是古人对师长、老人、有德行者的一种敬称,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个通称。解放前该词主要用来称呼有文化、有地位的人,男女不限。改革开放以来,它的使用范围大为扩大,并具有“丈夫”的含义。 “同志”一词春秋时代已经出现。《左传》对“同志”的界定是这样的: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东汉郑玄更明确地说,同志就是朋友。新中国成立后,同志成了通称。它不分职业、职务、年龄和性别,使用非常方便。同志一词的广泛使用,有政治上一致,地位上平等的内涵,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求同思维、强烈的群体意识的充分体现。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目前在中国社会上用的越来越广泛的是“小姐”一词。该称谓语主要用来指未婚的女孩子。由于人们很难断定一个年轻女子的婚姻状况,因此“小姐”很难绝对地说只用来称呼未婚者。但同时要注意,中国人与外国人不同,年龄是称谓语使用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妇女,年龄已经四五十岁,仍然称呼她“小姐”,她会不高兴的,因为她觉得降低了她的身份。

  英语中, 常用“Sir”“Madam”“Mr.”“Mrs.”“Miss.”等称呼陌生人,既尊重又比较文雅,蕴含着平等思想。这些称谓语自从出现以来几乎没有发生变化。Sir和Madam一般不与姓氏连用,它们表达的人际关系不亲密。具体说,Sir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士兵对长官、老百姓对警察、学童对老师、商店店员对男顾客的通用称谓语。Madam是陌生女性的尊称,多见于商店店员对女顾客称呼时使用。 Sir有时可以和姓名或教名连用,但此时已不具有先生的含义,而是表示此人有爵位。Mr.和Mrs.可以和姓氏或姓名连用,但一般不和教名连用。Mr.多用于对无职称者或不了解其职称者的称呼,语气正式,关系不密切。Mrs.主要用于对已婚妇女的称谓,和其丈夫的姓氏连用。Miss是对未婚女子的称谓。 然而在英国,不管女教师是否结婚,都用Miss来称呼,其历史要追溯到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当时只有未婚女子才能做教师。Ms. 是英语中近年来出现的一个女性敬称词,实际上它是Mrs.和Miss合成而来,是妇女争取平等的产物。该词的出现使妇女获得了一个和男士的Mr.一样完全平等的称谓语。她们认为,Mrs.一词有依附丈夫的含义,而且显露婚姻状况。所以当人们使用Ms.这一称谓时,它要和妇女本人的姓名连用,不与婚姻状况相联系。

  二、职务称谓

  职务称谓就是以人们所担任的各种职务相称。职务称谓在平级和下级对上级称呼中用得较多。使用职务称谓时,可以单称职务,如:“处长,您好!”。也可以用“姓+职务”的公式来称呼,如:“赵科长,再见。”在向他人做介绍时,可用“全名+职务”的公式称呼。以职务相称在中国还是比较流行的,因为一方面,它含有明显的敬意;另一方面,许多人也乐意接受它。职务在许多情况下就是官职。这体现了官本位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正如费孝通先生所指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即本质上是一个等级社会。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国文化多年来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孔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自古以来,重官轻商,十年寒窗就为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跻身官场。

  而西方社会却鲜有职务称谓。英语中有限的职务称谓多见于皇室、政府官员、军界、宗教界或法律界人士的称呼,如 Queen Elizabeth, General Patten等。英语中一般用社交称谓通称Sir或Mr.来称呼自己的上司、同事或其他部门的官员, 很少有“姓+职务”的用法。这正是西方社会崇尚个性自由、崇尚平等的心理意识的表现。任何官职都只是一个职业,与社会地位无关。西方文化受基督教的影响,崇尚平等。他们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在英语和汉语中都可以用职业做称谓。汉语文化中,为了表达对对方的尊敬,人们通常用“姓+职业”来称呼对方。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习惯将职业放在姓的前面并且不带任何感彩。但是像waiter, boy, conductor之类的词汇由于本身的卑贱含义是不能与名字一起使用的。

  三、姓名称谓

  姓、名、全名或者昵称都可以在交际中作为称谓语使用。在汉语中,姓名称谓多出现在同辈熟人,或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之间。关系十分密切的也有但称名的情况。但对单名者,即使是亲属,也很少有直呼其名的。

  而在英语中,直呼某人姓氏或姓名的做法很少见。以姓氏相称多发生在主人对奴仆、上司对下属、军官对士兵、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称呼上。一般人们常用首名或教名来称呼人。对公司或单位的上司,除非已经形成了使用首名的习惯,以不称首名为好。对自己的商业客户或委托人除非他们本人要求,也不宜称呼他们的教名。

  博厄斯说过,文化决定语言。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社交称谓方面表现出显著不同。在日常的社会交际活动中,要做到恰当有礼其中大有学问。了解英汉称谓语的异同,对于我们进行对外交流与合作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外文出版社,2004,第53页

  [2]胡文仲:《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第31页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第162页

  [4]弗朗兹?博厄斯刘莎等译:《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华夏出版社,1999,第95页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