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要受多大的罪,看看这片就知道了

  医院的妇产科,大概是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的第一站。

  在这里,每天都有震撼人心的事情发生。人间百态,离合悲喜,都浓缩到了这个小小的地方。

  2016年,有一部叫做《生门》的电影曾经引起过广泛的关注。

  导演陈为军花了700多天,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妇产科跟拍了80多个产妇的生产故事,又从中精选出了4个家庭,剪辑出了这部105分钟的纪录片。

  于是我们看到了——交不起5万元导致3条人命命悬一线的贫困家庭,优生检查小孩有发育迟缓之嫌无法决定是否引产的夫妻,为了生男孩经历6次怀孕2次剖腹产最后不得不摘除子宫的孕妇。

  每一个故事都让人看到,人生在世有多少艰难困苦,而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又是多么不容易。

  豆瓣评分8.6,看过的人都说这大概是中国最好的关于妇产科话题的影片。

  由于前作的成功,陈为军把手上的素材重新编辑,加入回访,又选取了其他家庭的经历,推出了13集剧集纪录片《生门》。

  这次他要展现给我们的,是更多的真实故事——

  《生门》

  

  地点依然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李家福医生和他的团队,我们在电影版当中已经相当熟悉了。

  这是武汉最好的妇产科之一,所以每天承接的产妇数量巨大,随时人满为患。

  来这个医院的产妇,都有点特殊情况,对医生全方位的能力都是挑战。

  第一集,就来了一个自称叫刘丽的产妇。

  她全身上下只有两千块钱就来了医院。没有身份证,没有亲人陪同,拒绝提供亲戚朋友的任何信息,也不肯联系孩子的父亲。

  偏偏她的情况又是非常危急的。已经胎死腹中,持续出血长达三天,必须尽快取出孩子,手术同时伴随着大出血和摘除子宫的危险。

  虽然最后,刘丽顺利进行了手术,但是其间产妇,医生,连带观众所经受的煎熬实在三言两语难以说清。

  刘丽这种虽然难处理,最后在医生的努力下,也算有了个好结果。也有一些情况,医生完全束手无策。

  比如胡敏,一个怀孕33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她怀的还是双胞胎,一个已经胎死腹中,另一个暂时存活。

  但是无论医生怎么温柔耐心地安抚她,努力和她沟通,她都完全不肯配合医生的检查。

  她的丈夫精神上也有些问题,亲生父母则早已不管她,陪伴她的是她的婆婆和小姑。

  长期的煎熬让她们也急躁不已,希望医生尽快解决问题。

  医生能怎么办?医生也很绝望啊。

  最后胡敏转去了另一个有精神科的医院,也许那里的妇产科医生能够在精神科的医生帮助下使用一些药物,让检查能够顺利进行。

  剧集版《生门》这一次放了不少篇幅在妇产科的医护人员身上。观众也得以了解这些白衣天使在光荣的职业背后面对的种种困境。

  忙,累,这些都不说了。

  有一天只能睡一个小时的,也有一整夜没合眼的。

  过新年别人全家团聚的时刻,他们在值班,在接生,在救人。

  床位永远不够,家属永远觉得自家的情况最紧急,心急之下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跟医生护士杠上。

  他们都是普通人,当然是有过非常心灰意冷,想要不干这行了的时候,但每次看着新生儿出生时家人的喜悦,她们也总会说服自己。

  在中国,生儿育女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可是这其中涉及到的问题太多了,医患关系,婚姻关系,医疗保障,人情伦理,种种矛盾都会在这个时期集中凸显出来,让生育在中国成为一个敏感又隐私的话题。

  《生门》并没有回避这些。在13剧集版中呈现出来的,大概是对当代中国人生育现状的一个最真实的记录。

  这其中,叹息有之,愤怒有之,欣喜有之,无奈有之。

  影版当中陈小凤的故事出现在剧版的第二集。比起105分钟里四分之一的有限篇幅,剧版因为时间更充裕,讲述的细节也更多。

  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本身就有糖尿病,怀的是双胞胎,偏偏又遇到了中央型前置胎盘。

  李家福说她在医院的每一天对医生来说是一个定时炸弹,因为她随时可能会突发大出血。

  她只能尽快接受手术。手术费再加上两个早产儿去儿科观察治疗的费用,怎么也得五万块钱。

  陈小凤还没来得及上医保,所有的花费只能自己负担。而这笔钱,对于她贫困到了极点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农村信用合作社贷不到款,她丈夫的哥哥只好回老家去借钱。邻里乡亲们的经济状况看上去也并不比他们好多少,即使村民们把自己孩子要办婚礼的钱也借出来,离五万也还差得远。

  男人低三下四地一家一家登门,表情局促又愁苦。他既担心筹不到钱,又怕别人借出来的钱太多,以后不知道怎么还。

  最终,陈小凤生了两个女儿,医生恭喜孩子的父亲得到了两朵金花,他却说:“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两个体弱的早产女婴对这个家庭来说是一个负担,他们商议着要把孩子送人。

  从头到尾,鬼门关上走了一圈的当事人的陈小凤都没有说什么话,她似乎只是表情木然地躺在那里,静静地等待命运降临。

  看她的表情,让人觉得生活已经耗尽了她所有的力气。

  陈小凤的家庭极度贫困,但还是想尽力保住孩子,并因为这一次生产背负了难以偿还的债务。

  李双双的家庭经济条件明显好了许多,然而因为孩子有可能发育迟缓,她的丈夫和公婆都想要直接引产,放弃这一胎。

  医生反复说孩子已经28周,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建议剖腹产出来再观察救治。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讲,先尽到最大努力,以后想起来才不会后悔。

  但是她的夫家还是犹豫不决,不想要这个孩子,不想尽力去救治。

  他们把孩子比作种子,说他们就是想选最好的种子去培育。

  花巨大代价去保住可能有缺陷的孩子,如果保不住,人财两失。保住了,结果长到十几岁发现还是有问题,对孩子自己和家庭来说都是巨大的负担。

  他们的想法当然可以理解,对于他们自己来说,这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可是理智上再清楚怎么做才最好,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很难忘记病床上的李双双眼中的泪光。

  关于生小孩的问题,现在的人们仿佛分裂成了两群。老年人不断在催生二胎,年轻人在互道不婚不育保平安。

  无论你对此怎么看,对于已经选择了要生育的人来说,他们的心愿终究非常简单:生下孩子,健康平安。

  人生已经这么苦,作为大人也许没有办法保证孩子一生平安喜乐,至少希望每一个降临人世的新生儿在生命伊始,都能得到最用心的呵护。

  这也许能避免很多家庭的悲剧。

  影版《生门》关注早产儿,希望推动中国的“早产儿救助计划”,但是上映之后票房没有达到预期,并不成功。

  现在剧集版《生门》推出,影Sir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部纪录片,关注生育这件事。

  也许看过之后,你会对家庭,对社会,尤其是对生命,有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