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片大全第四卷(1953-1959)

  《香港影片大全》第四卷记载了1953至59年香港出产和首映的影片的简要资料。由于篇幅所限,本卷比前三卷所记载的资料精简了。

  这个时期香港一共出产了1,694部电影(平均年产量242部),粤语片占1,055部(平均年产量150部),国语片占402部(平均年产量57部),厦语片占187部(平均年产量26部),潮语片占14部(平均年产量2部),纪录片35部(平均年产量5部),另有一部英语片。这个时期港产片的产量,虽然不是香港电影史上产量最高的年代(产量最高的是六十年代,这个时期只占第二位),然而它却是香港电影史上最繁荣的年代。它的繁荣,表现在类别上和题材上百花齐放,佳作如林。

  这个时期有两部港产片被收入法国出版的《世界电影辞典》中,它们是国语片《水火之间》(1955)和《阿Q正传》(1958),同时入选的港产片还有1952年的《一板之隔》(见卷三,546页)。被台湾名影评人黄仁和杜云之选为中国一百部名片之一的港产片,有国语片《碧血黄花》(1954)、《半下流社会》(1957)、《长巷》(1956)、《情场如战场》(1957)和《江山美人》(1959)等。港产国语片在"亚洲电影节"中,获最佳影片奖的有第五届的《四千金》(1957),第六届的《江山美人》(1959)和第七届的《后门》(1960)。同时期出产的粤语片《春》(1953),和国语片《一板之隔》(1952)、《绝代佳人》(1953)和《一年之计》(1955)等,同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1949至55年优秀影片荣誉奖。

  这个时期出品的粤语片经典作和杰作,有中联电影企业有限公司的创业作《家》(1953,改编自巴金名作)、《危楼春晓》(1953,写实片,它的主题"团结互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成为港产片"寓教育于娱乐"的典范)、《家家户户》(1954)、《父母心》(1955,伦理片的经典作)和粤剧戏曲片的经典作《帝女花》(1959)、《紫钗记》(1959)等;改编自电台天空小说的《慈母泪》(1953)、《萧月白正传》(1955)等;为筹款赈灾而拍的"义拍片"《后窗》(1955)、《豪门夜宴》(1959,喜剧片);武侠片《射鵰英雄传》(1958,第一部改编自金庸武侠小说的影片);奇情片《胭脂虎》(1955,四大粤语片公司之一的光艺制片公司的创业作)等,都是港产粤语片的杰作,还有创世界最长寿电影纪录的"黄飞鸿系列"电影(这个时期共出产了62部,光是1956年就出产了25部)。

  这个时期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联的"中联精神"──它不计较个人名利,群策群力,专门摄制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并重、寓教育于娱乐、开创电影新潮流的影片。它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继承和发扬。

  这个时期出品的国语片杰作,除了上面提过的,还有伦理写实片《中秋月》(1953,凤凰影业公司创业作);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出品的伦理歌舞片《曼波女郎》(1957)、《龙翔凤舞》(1959);邵氏公司出品的《金瓶梅》(1955,第一部作世界性发行的港产片);有杰出的喜剧片《儿女经》(1953)、《情窦初开》(1958)等,也有掀起国语歌唱片热潮的《桃花江》(1956,新华影业公司出品),以及林黛首次获得"亚洲影后"荣誉的《金莲花》(1957),亦有尤敏第一次得到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荣衔的《玉女私情》(1959)等等。

  这个时期香港出产了第一部立体电影《玉女情仇》(1953,本片较同月上映的立体电影《淘金记》早开拍),第一部阔银幕电影《新玉堂春》(1954),第一部潮语片《王金龙》(1955),第一部英语片《太平山下》(1956),以及第一部彩色木偶电影《芙蓉仙子》(1957)。

  港产厦语片的产量在五十年代末,与国语片不遑多让,成为香港主要片种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港产厦语片十分卖座,因而导致台湾人开始拍"台语片"(台语和厦语同是闽语系),不久台语片在台湾逐渐取代了港产厦语片的市场。

  港产潮语片由1959年开始兴盛,踏入六十年代发展很快,在泰国最受欢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是它的主要市场。

  这个时期港产纪录片一共出产了35部,当中值得一提的是港产唯一一部立体纪录片《舞龙大会》(1953)和记录广东地方戏曲为主的《月是故乡明》(1958)。

  《香港影片大全》第四卷的原始资料,是我从于香港、澳门、广州、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地出版的多份五十年代报章(例如香港的《华侨日报》,新加坡的《星洲日报》,和香港出版的多种电影刊物(例如《南国电影》、《中联画报》等),以及数以百计这个时期的港产片拷贝、录影带、影片特刊、戏桥等搜集得来的。上述资料再经我和我的助手周荔娆小姐、盛安琪小姐、李俊慧小姐整理和校对,然后交给本馆的编辑部进行撰写、翻译、编辑等工作。

  由于我所接触的海外报章(如《星洲日报》、《星暹日报》等)并不齐全,它们是港产厦语片、潮语片、没有在香港上映的国语片的资料的主要来源,因此上列的资料也就不齐全,希望今后有机会能把它们搜集齐全。

  余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