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之相遇,从头哭到尾,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爱情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7个故事里,最打动我的就是《相遇》这个故事。《相遇》讲的是,原子弹研究人员悄无声息告别家人,朋友,恋人,隐瞒身份去了遥远的地方从事科研工作。我记得剧中高远冒死跑回去的时候,挽救即将失败的实验成果,不顾生死真的令人感动。当他被辐射后,他急着先汇报工作。那一刻,大量鲜血透过白色口罩流了出来,但遗憾的是负责人还不知道他的真实名字。

  任素汐和张译演绎得实在太好,从刚在车上,任素汐的内心挣扎到底要不要相认(内心有思念,也有对男友的怨念和女性的小傲娇),到回忆两人相处点滴,可以从张译眼神的逐渐温柔转化看到他们曾经的甜蜜。再到最后任素汐用手指指着报纸示意,张译的演绎简直绝了,没有任何多余的话,就只有看似云淡风轻的眼神轻微颌首,一切尽在不言中。

  张译的辐射病极其严重(毕竟是硬刚核反应堆的男人),在影片里似乎提到过他应该是无力回天了,病房窗外有最后一片树叶的特写。当时医生和男主领导的对话里有大概是“我知道你们在保密,但都这种时候了应该叫家人来了”的对话,应该是指时日无多了。张嘉译演的指挥员让张译注意动静,就是希望他不要意志太过消沉,希望他见到爆炸的那一天(转到北京医院的时候,就是1964年10月份了)。

  而原子弹爆炸的那一天,在人潮中,张译最后慢慢倒下了,但那个时候女主已经消失在他的视线里了,因而这个永别,直到十多年后解密才真正传达到。所以名为相遇,其实那日车上一别已是永别。十多年后,已有了新生活的女主在电视里看到男主的科研奉献,终于被报道宣传,听着楼下青年们为国而呐喊的口号,感慨又怀念而欣慰落泪。

  在最后字幕介绍的时候说的是“在最好的年华牺牲自我的无名之辈”,也或许整个氛围的线索带动,张译饰演的高远确实是牺牲了。《相遇》是七个故事里最残酷的,除了身体的奉献,精神情感上的自我隔断,完全奉献给科研工作同样也十分伟大,但是影片这方面写得太隐晦了。任素汐独白的那一段,有小女生的娇嗔埋怨,但更多的是超越儿女私情后对男主的无条件相信和理解坚守,核心就是女性的大格局与爱国之情。他们彼此都是值得托付的人,所以这份离别才会让人格外心痛。

  任素汐演得很好,大气隐忍,不做作不矫情,有那个时代的韵味。任素汐说认定是他了的时候,张译猛地扭头看她,眼里好像闪过震惊,眷恋,无奈,欣慰。那一刻我觉得胸口堵得慌,已许国,再难许卿,真的好羡慕那个年代他们的深情和信仰。我身边两位40后观众在这段都泪目了,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爱情,朴素而真挚,这就是那个时代的青春,无悔奉献无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