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做专题06 | 新传人,你还相信新闻专业主义吗?
动手给大家整理这个专题的时候,我们重温了很多篇关于新闻专业主义与新闻客观性的经典论文,迈克尔·舒德森的《新闻专业主义的伟大重塑: 从客观性1.0到客观性2.0》、潘忠党老师的《成名的想像》《走向公共:新闻专业主义再出发》等等。
不得不说,论文还是经典的看起来带劲,为了重塑新闻真实,琦琦子想起来初次看到舒德森的《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一书时,被书中大胆的观点给吓到:为什么批评人士认为新闻业就理所当然应该客观呢?商业性机构的第一要务就是生存,要求它们客观真是奇怪。这里,第一反应想到的典型代表就是四大美分报之一纽约论坛报的创立者——霍勒斯·格里利,他从未掩盖自己的政党属性,他认为新闻应该做政党政治的“快乐中间派”,但他同样认为报纸可以在某些社会问题上声明自己支持的政党。
今天这个专题,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讨论,除了要追本溯源抛出新闻专业主义被西方所塑造的话语形态之外,还应该探究的是在长期新闻实践中所形成的那套新闻职业操守和理念在新媒体时代是否仍然适用,它遭受了怎样的挑战与冲击,又将能够如何与马新观结合,为未来的新闻传媒行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这也是院校老师们出题的重中之重,考察的方向主要分为几类:1、最简单的就是直接考一个名词解释,所以需要认认真真准备一个,不是从机构抄,而是糅合了专题之后,凝结自己语言的;2、升级版考察,从新闻客观性、新闻真实性以及新闻专业主义的转变、是否依然有效等视角展开考察,出论述题,一般都会给到时代大背景,答题的时候遵循概念解析-原因现状分析-措施的逻辑。亮点视角可以从历史的脉络、中西方新闻专业发展的不同历程等角度入手。
扯到这里,让我们开始今天的专题正文:
1、新闻专业主义相关的基础知识
名词解释:
新闻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
是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者所追求的一种职业理想和操作理念,是新闻工作的职业精神、职业原则和专业要求的总和其核心是客观性和独立性。1911年威廉博士《记者守则》的问世,标志着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基本框架形成。(定义+核心+形成)
具体而言,新闻专业主义可以理解为一种有关新闻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种用以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同时,我们还要意识到新闻专业主义又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与市场导向的媒体及新闻和作为宣传工具的媒体相区别的、以公众服务和公众利益为基石的意识形态。(内涵和理解)
强调客观中立的新闻专业主义在后真相时代下遭遇了困境,新媒体消解并冲击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使得新闻专业主义出现危机。尽管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业的产物,但其所强调的职业理念依然具有普适性,尤其是在当下的舆论环境中,新闻专业主义不能仅局限于一种行业性的专业精神,而是所有参与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个体普遍需要遵守的交往信条和基本精神。新闻专业主义远不会消失,只不过“新闻专业主义2.0”时代,新闻专业主义将会内化成个体交往的基本规则,每一个个体都是这一规则的立法参与者,也同时是阐释者和监督者。(未来发展)
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专业理念的区别:
新闻工作是门职业(occupation),其内容就是新闻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和扩散。说它是专业(profession)是指从事新闻工作必需的专业技能、行为规范和评判标准,而这些又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而获取,并为新闻从业者所共享。新闻专业理念强调的就是新闻从业者在新闻操作中要秉持客观中立等、如实报道等操作。 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在于强调媒介是社会公器,操作技能和标准、对高质量新闻的追求只是专业主义对新闻生产实践的规训之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新闻业的灵魂—则是伦理规范的阐述和应用。这是新闻界内生的要求,包括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和公众问责性。 总之,新闻专业主义是一套规范性理论,表述的是一种价值追求;它的功能不是描述和解释新闻活动,而是激发、引导并评判构成现实的新闻实践。它是一种理论的理想型。 但是除了专门知识、技能、操作过程和评判标准外,新闻专业主义“还包括一套定义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以及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 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模式,即以职业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模式;它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即不同于政治权力和自由市场的一套理念和信念。它还是一套话语,阐述的是媒体的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的角色及专业操守。它在西方的产生有着特定的语境,其中包括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独立、自主的传媒,自由民主的政治体制和服务行业的专业化。它是商业媒体赢利和服务公众利益这两个动因之间的矛盾和张力的产物。
(琦琦子胡言乱语解读:很多人都会把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新闻专业主义就是在强调新闻从业者要坚持新闻专业理念,二者在某个角度上有意义的重叠,但并不一样。新闻专业理念其实就是新闻从业者在实践过程中所要遵守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客观中立全面公正。这套理念是随着新闻生产实践而产生的。而新闻专业主义则不一样,西方新闻发展的产物,是在原有自由主义行不通的视角下,新闻业内为重塑行业公信力而提出的一套准则和意识形态,它就不止强调新闻专业理念还有其他因素在里面。)
新闻专业主义的当下背景:
1)地位下降:
报业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出现“断崖式滑坡”;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新闻正快速失去受众和追寻受众眼球的广告商;各种自媒体和社交媒体正以非中心、即时更新、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生成各种“我群”的新闻性信息,不仅稀释甚至取代专业新闻从业者生产的新闻,而且削弱新闻机构搜集和发布事实性信息的“文化权威”,颠覆所谓传统的“新闻范式”。
2)新闻公信力的消解:
新闻业凝聚力不再:资深新闻工作者纷纷离职转行,或者自行创业,新闻业不再对青年学子具有感召和吸引力。宏观的环境似乎正愈加严峻:国家权力不仅规制内容生产,而且操盘市场;资本运作和增值的逻辑近乎成为媒介发展、新闻创新的唯一逻辑,“吸引眼球”“商业模式”“价值创新”等近乎成为“媒介融合”和“新闻创新”的基本考量。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专业主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也可以说是新闻生产的变化)
在传统媒体逐渐衰落的情况下 ,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迭代对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的话语资源提出了挑战。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联动支持下,传统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渠道不断更新并拓宽,普通个体的话语权逐渐被公众能动性地充分利用。在新闻内容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中,社会大众表现也越来越积极。
1)新闻生产主体边界模糊
“万众皆媒”的新媒体语境下,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传播者和受众的边界线日益模糊,在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中,生产和传播新闻是由专业的新闻工作者进行,他们对信息进行搜集、编辑、排版并发布。而如今,大部分人都能凭借电脑、手机上的各种社交平台发布信息,受众同时兼具生产者的角色,具有双向性。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高科技产物如机器人就能完成上述的所有内容。民众也能够成为提供事件不断发酵变化的最新动态这一过程中的参与者,重要的新闻生产主体,在技术的支持之下 ,几乎每个个体只要能够在互联网的环境中,就能拥有话语权,人人都能 成为新闻发布者,普通大众与社会的每个角落似乎没有隐私可言,自媒体的膨胀,凸显民间舆情场上庞大的力量。同时,新闻生产主体的边界趋于模糊。
2)新闻内容趋向泛娱乐化
新闻内容泛娱乐化也具有双重性质,即在现代产业政策的开放以及市场化经营的逐渐深入下,媒体之间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互相竞争,为了收视率 或其他目的推出一系列娱乐内容,这些娱乐内容本 身是可以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达到生理愉悦的安慰,但是这种内容一旦逐渐过多 ,则会成为摧毁公 众原本理性大脑的“精神鸦片”。
互联网的发展为网络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当前全民化阅读呈现快餐式、碎片式等特性,各式的移动终端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并且延伸了他们的视听触觉,使得当代新闻的价值要素趋向趣味性以及现场真实感,网络文化也逐渐趋向泛娱乐化。
3)交互性成为新着力点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自媒体越来越受普通大众欢迎,也变为个体分享自己亲眼所见或者亲耳所闻事件的交流平台,人人都能发布信息 ,人人都能予以评论,海量的信息、快捷的传播速度以及多样的传播方式产生的交互性超越了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维定势以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紧张与冲突。比如在新浪微博和小红书等时下热 门的社交软件中,用户和用户能够通过软件提供的评论、点赞等功能实现交互性,达到传受双方的信 息沟通,同时也为下一次的交流提供依据。
新闻专业主义遇到的困境\问题\冲击与挑战
答题分析视角一:
1)商业利益诱惑,新闻人才出走
传媒组织的商业化使部分媒体和从业人员在商 业利益的诱惑下抛弃新闻专业主义,而一味的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像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 App 用户一条动态动辄上万浏览量和关注度,互联网商业时代,关注度越高商业价值越高,广告收入仍是媒体盈利的最主要来源,很多平台上都充斥着黄色、暴力、坏事的信息以获得高额收益。
人才是新闻业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新闻人才的出走极大地影响了新闻内容生产的质量,近些年来媒体骨干如戴自更、段功伟等人才的流失也意味着失去部分有影响力的信息渠道,而未接受新闻职业培训的网民随意发布信息,不顾及信息真实和社会后果,将引发社会危机。新闻业人才的流失和非专业人士的兴起,加上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背离了社会公共利益与新闻专业精神。
2)虚假新闻频出,公信力流失
信息革命为公众带来了更为自由的网络交流平台,大众参与创造公共议题和舆论热点聚焦的能力比以往更强,由以往的信息接收者逐渐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新闻生产者,主动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公开的意见表达,成为信息传播的新兴势力。“全民记者”时代,具有平民性和草根性的大众参与到信息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具备专业的媒介素养,他们发布信息往往以个人主观意愿为主,新鲜事随手拍和随手传上网络,在官媒还未发布作出回应时,已有上万条转发和关注,引起广泛讨论。然而“业余记者”们所发布的信息往往是未经鉴别和核实的,甚至可能与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不符,都将给自身和社会造成危害。
社交媒体的信息迅速流动迫使新闻媒体必须紧跟热点,然而新闻机构采访调查、编辑内容、辟谣更正都是一个精心挑选、思考的过程。在时效第一的推动下,部分媒体为了求快,跨越新闻报道的底线,造成新闻报道失范甚至是舆论反转事件,传统内容生产的滞后性和复杂性导致传媒公信力下降,后真相语境下传统媒体的话语权面临重大危机。
3)舆论环境恶化,专业表达式微
后真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接收标准不再是真实,而更偏好寻求感官的刺激,网络平台上各类信 息的肆虐让人难以甄别,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和信息 偏好 ,新闻价值选择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 时新性向实时性转变接近性向认同性转变趣味性向猎奇性转变显著性向草根性转变重要性向实用性转变
传统新闻价值内涵的转变迎合了受众的口味,但实际情况中却经常与新闻的真实客观相违背,媒体新闻生产和加工难度增大,真假信息掺杂,难以辨别。公众、媒体、政府争夺舆论主导权的过程中,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受到挑战。在社会焦点事件中经常有网民肆意传播吸引眼球的虚假信息 ,煽动公众情绪,实施网络暴力,加深社会矛盾,而坚持客观公正的新闻专业主义价值诉求的主流媒体,在谣言惑众的网络环境中被质疑,甚至反对。当片面虚假的信息构造了人们的社会现实认知,重塑新闻专业主义的重任也迫在眉睫。
答题分析视角二
传播个体 :职业新闻人的身份危机与非职业者的“不专业”
新媒体时代,传者与受众的身份不再界限分明,普通人甚至可以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同时扮演两者的角色。新媒体时代,传者与受众不再分隔明确, 两种身份甚至共存于一体,原本占领优势地位的“主流信息”逐渐被庞大的“业余”信息流淹没,同时也使职业新闻人对自己传统的“把关人”身份产生了前所未见的认同危机。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从个体方面来讲并不仅仅表现在职业新闻人的身份认同危机上,还表现在参与新闻传播链条的非职业新闻人的“不专业”上。大量的非职业新闻人相比于新闻专业主义,更追求实质利益的获取。为了获得更多的流量来换取利益,他们在发布信息时倾向于使用一些容易吸引读者注意但并不符合新 闻专业主义甚至不符合道德的手段,极大地妨碍了新闻专业主义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传媒组织:权力的削弱与分散
我国传统的大众传播机构 ,总体可以为新闻生产的专业性提供保障。而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型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非专业的传媒机构及个 体提供了介入新闻生产与分发流程的机会,专业传媒机构曾经独占的新闻采集、制作与传播的权力首 当其冲。在新媒体平台的支持下,新闻采集与生产的权力不断分散,个体和组织兼顾利益诉求与兴趣诉求,面向“趣缘”受众 ,将原本传统媒体的受众细分为各类“微观”群体,分散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以及新闻生产传播的权力。
传媒环境:新闻理念受到挑战
非专业新闻人和机构涉足新闻传播链条带来挑战不仅仅是对新闻生产范式和惯例的影响,还存在于新闻理念的本身。首先,新闻客观难以保证。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时代 ,职业新闻人通过系统的教育培训,能够尽可能地使其在新闻实践时保持足够的职业精神。但在新媒体环境中 ,越来越多未受过职 业教育的非专业新闻人,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情和兴趣 ,以个人对新闻的理解,全凭个人喜恶进行信息采集、制作和传播新闻信息,必然无法保障新闻 专业主义价值标准。
其次,新闻价值的窄化与新闻边界的泛化。在新媒体时代,大量由非专业新闻人和机构生产的新闻信息,为了吸引受众的目光,逐渐将自己采集、生产新闻的目光聚焦于猎奇、追星等少数几个新闻价值的筛选条件。而受众本身也由于兴趣所致,主要追逐个别几类的新闻消息,在这个注意力有限的时代,受众不仅可以分配自己的注意力间接地影响新闻价值的选择,从而直接影响新闻的生产,将新闻引向一个更加极端化、个人兴趣化的方向。
后真相时代下,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现实意义、作用?
也可以换一种说法,新媒体下为什么还要坚持新闻专业主义?
有人说,新媒体革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命。显然这种说法无从谈起,尽管每一次舆论事件中都存在着情绪的宣泄,后真相的特征尽显其中,但对于优质内容的呼声从未停止。 新闻专业主义可能正受到多种不同力量的冲击,但新闻专业主义所追求的理想乌托邦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至少让我们在纷繁复杂而且往往是以假乱真的信息空间里面保持一点定力。
当年阿道夫·奥克斯(Adolph Ochs)接手《纽约时报》时,就决定要保持高度独立自主,以至高诚信投入新闻工作,并致力于公益事业。他对新闻报道的看法是要公正地报道新闻,毫不畏惧,亦不偏袒,无论涉及任何政党、派别或利益。他认为,要让来自不同角度与层次的各种意见展开充满智慧的讨论。谁能说这样的理想追求就已经过时了?
展江教授认为,客观性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理想和难于实现的神话,但是它的确有助于形成一种健康的新闻伦理和独特的新闻精神。在经历了与1960年代反文化浪潮中鼓吹性新闻学、新新闻主义、敌对新闻学等新闻思潮的对抗之后,客观报道作为优者幸存了下来,并且与在1920年代兴起的解释性报道和发端于20世纪初、中兴于1960年代的调查性报道一起成为当今美国主流新闻报道样式。新闻实践证明“客观报道最能适应多元社会中各种成员的需要和揭示日趋纷纭复杂的世事”。2010年,尼基·亚瑟在《纽约时报》做了5个月的田野调查。他的研究发现,数字化时代新闻具有三大特质:即时性、互动性和参与性,“尽管以客观性理念为核心的新闻专业主义依然在起主导作用,但这些新的特性已开始嵌入新闻生产的常规之中”。
新闻专业主义虽然受到了多方在挑战,但坚守的声音同样不绝于耳。陆晔和潘忠党在他们的文章《重提新闻专业主义》一文中明确指出,在国家权力为市场的操盘手、官僚资本垄断传媒市场的今天,资本运作和增值的逻辑近乎成为媒介发展、新闻创新的唯一逻辑,“吸引眼球”、“商业模式”、“价值创新”等近乎成为“媒介融合”和“新闻创新”的基本考量,继续宣称“专业主义理想和规范”近乎成为冬烘、过时的符号。
在如此四处弥漫的巨大压力下,新闻从业者似乎别无出路,要么逃离(包括去职、创业),要么沉默。但是,我们依然认为,在这种种的“不合时宜”之下,构成新闻专业主义内核的那些信念和原则依然闪耀,激励着新媒体创新的种种实践,蕴含于去职的无奈,影响着创业的价值目标,隐藏在沉默的背后。
2018年初,《纽约时报》新出版人苏兹伯格在给读者的一份信中也这样写道:“时报将继续秉持好奇心、勇气与同情心,去寻找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故事—因为我们相信,改善世界是从理解世界开始的。时报将继续基于多种思想与体验发声,以此抵制两极分化和群体思想—因为我们相信,新闻应该帮助人们独立思考。时报将继续坚持独立、严谨和公平的最高标准—因为我们相信,信任是我们最宝贵的资产。在进行所有这些工作的时候,时报仍将毫不畏惧,亦不偏袒—因为我们相信,无论何处,都应当有人追求真相。”
《新京报》的几位主管强调职业新闻人的身份和角色。前社长戴自更曾说,“我们把新闻专业主义当做办报的标准,为大众说话,为人民服务”。总编辑王跃春认为,“UGC与记者报道新闻、与专业媒体的内容生产,是两回事”;职业新闻人必须“坚守理想和专业”,而不是“跟着互联网人一起唱衰传统媒体”。更进一步的表述涉及如何调节政治权力、商业利益和专业主义三种逻辑相互间的关系。
第一,新闻专业主义与市场和商业逻辑相互成就,但有张力。
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工程师蒋纯所说,新闻专业主义在新媒体时代也是一个商业模式,因为在“低俗劣质新闻漫天飞的时候,一个专业准确的信息就会吸引大家的注意,成为吸引用户的入口,并进一步成为新媒体时代商业模式的基点”。
在有些人的视野中,坚守之道同时包含了对商业主义逻辑侵蚀专业主义新闻实践的高度警惕,如胡舒立就认为,专业主义的新闻媒体需要创新,需要经营,但要发展出维系“媒体正直性的基本原则,比如‘防火墙’原则、利益冲突回避原则等”的商业模式。
第二,新闻专业主义与国家政治权力之间有张力,但并非不可正向勾连。
芮必锋指出,新闻专业主义表达的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媒体及其从业者的“专业权力”,它有助于纠正媒体“过分倚赖于行政权力”而出现的种种弊端。同理,郭镇之指出,“新闻专业主义是理想的目标和实践中的表率,它可以促进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和政府-媒介关系的健康发展”。但这并非是忽略体制对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的结构性制约。
一方面,体制设定了专业主义新闻业可能生长的局促空间,如卢跃刚指出的,新闻媒体有“两面性”:“(1)既是社会公器,又是商业机器;(2)既是利益集团的 监督者,又是独立的利益集团;(3)既被打压,又享有特权。”另一方面,体制又赋予新闻媒体权力的诱惑,引发胡舒立所抨击的“新闻寻租”。她指出“中国的多数媒体有官方背景和政府隐性支持,其实具备‘准公权力’性质,倘缺乏自律与他律,则极易发生在市场与权力之间的‘套利’行为”,因此,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和承诺是中国新闻人的“立身之本”。
“坚守观”的话语激荡着理想主义,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以及它所引发的焦虑。从戴自更到胡舒立,实践者都感叹要做好很“难”。这份坚持“比如精卫填海,比如西西弗斯推石”。但是,所谓理想或规范理念,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人们愿意将之“当成信念”。民主需要信念,公共生活需要信念,新闻专业主义(以及其它很多遵循专业化过程而形成的职业各自的专业主义)同样需 要信念。而所谓信念,就是说它所指向的理念,虽然尚未甚至无法经过充分的经验 证实,但我们信奉它、追求它,以之作为我们内在的激励,因为它与我们对真善美的价值判断相契合,甚至就是这样的价值。
如何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答题视角一
1)智能技术把关,强化信息治理
网络空间纷繁杂芜,无论是出于现实情绪宣泄还是理性意见表达,都在潜意识地争夺舆论主导权,此时,应从信源上进行切实有效的网络治理和信息 把关。首先,技术把关既包括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大数据实时监测信息走向和社会效果 ,还包括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在数据库中搜索目标,智能监控所有环节,防止虚假新闻出现,像目前政府建立的融媒体中心即是实施网络监控,网络信息造成的不良。
2)深化伦理建设,加强行业自律
新媒体时代对新闻伦理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业应始终秉持自律意识 ,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抵御商业诱惑的能力,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此外,公众实现自由表达的同时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其一,从观念上来看,传统专业媒体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忠实实践者,在传统媒体企业市场化过程中,一直在努力处理好商业盈利和坚守新闻本质的关系,但应将遵守行规法律和社会责任放在首要地位,坚持新闻的真实客观原则,加深新闻法律法规、行业准则规范和新闻伦理的学习,做好媒体把关人角色。
其二,新闻媒介组织要吸纳新媒体人才,增强网络信息辨识能力,防止谣言散布,引导公众保持理性,引导和排解社会情绪,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塑造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媒体形象。此外,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也是重要一环,平时要做好网络法规纪律宣传,相关部门对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查处 ,在众声喧哗中粉碎谣言和引导舆论,净化网络环境。
3)新闻质量为王,重塑媒体权威
媒体新闻的时效性不及公民新闻 ,但专业新闻解读在深度方面则远胜于其。专业媒体的深度报道能够对围绕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或事件,深入全面了解事件的方方面面,据实进行理性逻辑分析,深刻揭示事件的内在意义和社会影响,运用分析、揭示、评论等手法完整地呈现事实,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并能合理预测事件未来发展和做出理性权威判断。
当前新闻机构除了调查事实的任务,还递延出释义者、引导者、预测者的角色 ,解释性报道在被表面信息覆盖的信息化时代,能够最大限度地增进公众对新闻事实的认知,强化公共服务的解读功能,以深度见长的新闻报道取胜。传统媒体自诞生以来便于政治紧密联系,担当者信息发布者和政府发言人的双重角色,在新闻准确性、新闻来源可靠、新闻生产专业化等方面具有 绝对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尽管受众在初期容易受到 主观感性支配,在网络拟态环境中对现实进行错误的判断,但专业媒体的发声往往更令人信服 ,用客观事实和理性逻辑将情绪化的受众拉回正轨。
因此,渠道优势主流媒体应及时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真实、及时报道,防止新闻反转、虚假新闻扰乱媒介生态,以专业权威抢占舆论高地,运用现代传播规 律创新表达 ,重塑主流媒体权威。
4)优化新闻价值标准 ,提升专业水准
网络后真相的趋势从政治领域蔓延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网红、微博大V、流量明星的公众影响力巨大,他们对社会事件的参与和评论往往引来更高关注,传统媒体日渐式微,然而近年来传统媒体机构和媒体工作所做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
首先,新闻媒体可以凭借专业性和渠道优势,抢占舆论先机,参与并引导社会讨论,与大众一起讨论新闻事实,揭露真相,尊重受众,新闻价值要与正能量的主流价值观相符,较之以往更有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揭示真相,营造一个整体真实的社会认知。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整合新闻和数据新闻等专业性新闻的发展,实 现内容增值需要明确传播目标、传播定位、垂直受众的内容聚合,使整个采编播发全流程更为高效,专业媒体组织一次采集、多元生产、多端传播的方式,实现对新闻的立体化呈现,迅速及时地向受众讲述实施全貌 ,突显专业媒体新闻专业主义的水准。
答题视角二
1)政府规范与引导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这种环境中,政府应当担当社会裁判员的角色,对整个网络新闻环境加强监督、规范和引导。政府应该联合各新闻发布平台,严厉打击发布虚假消息的行为,并加强法律方面的宣传,引导新闻从业者在法律和行业自律的基础上进行新闻创作,积极传播对社会有益、为公众服务的新闻,抵制虚假不良信息。
2)传统媒介转型与媒介融合
新媒体环境下,传媒媒体的全面转型,以维持它继续作为一种专业的独立性和合法性。这种转型具体化为四个向度: 一是深度融合。在自媒体时代,专业媒体机构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唯一路径是综合多种媒体的优势力量重建专业水准更强的组织机构,走向深度融合。这种重塑职业权力的“融合”有三层涵义: 一是“内容融合”,即非职业新闻信息的有效内容,整合专业媒体和自媒体的内容优势,打造强势的新闻矩阵。二是“形式融合”,即集合文字、声音、图片、Flash、视频等多媒体传播形式,打破或以文字为主、或以声音为主,或以图像为主的单一式报道模式,制作“全景化新闻”。三是“媒介组织融合”,即建立Andrew Nachison 所谓的各种媒介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
3)提升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
在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实践中,需要新闻从业者自身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应始终尊重人的价值,以人为本,以客观事实为出发点,生产出有价值的新闻。以澎湃、南方周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为代表的新闻APP,通过发布有价值的时政、社会新闻资讯,成为相关方面的“意见领袖”, 引领时政、社会新闻的走向,践行着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深受用户喜爱,吸引了大量粉丝。
4)提高全民的媒介素养
互联网和移动便携终端快速普及后,每一位公民都处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信息流通速度大大加快,信息量也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每一位公民都有可能成为公民记者,从各种媒介中获取信息、发布信息。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必然对每一位公民的媒介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接收信息时,不仅需要有基本的判断信息真伪的能力,而且在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时,能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发布信息时,核实信息源,确认新闻基本要素无误,确保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也不侵犯他人权利,等等。
答题视角三
1)培养新闻专业意见领袖
“万众皆媒”时代的大势所趋,是爆发式增长的信息来源和观点和态度的多元化格局。不被主观意见和情绪所干扰,不将意识凌驾于事实之上,对事实真相予以挖掘生产,是重塑“把关人”的职业 地位的重要原则 ,是媒体从业人员的新闻专业性的体现,是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对我国新闻专业性的更为深层次的要求。在海量信息冗杂的时代,公众对于信息选择没有较为明晰的分辨能力,而如果我们一开始就从源头把控,“营销号”是否 就能逐渐淡化于公众视野之中 ,因此信息的专业化 处理就是需要新闻专业意见领袖进行 ,他们可以利 用自己的知识背景和职业素养来正确引导舆论 ,指 引大众践行新闻专业主义。(比如央视的王冰冰就是在智能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打造意见领袖的典型)
2)构建公共性和专业性职业平台
沃尔特·李普曼曾提出观点 :“媒介向受众提供的是拟态环境,人们接收的信息是间接的、是建 构性现实、是媒介对客观事物的符号化再现。”在 这个以网络为传播主渠道的后真相时代 ,大量的自 媒体人员和“公民记者”都加入到新闻传播的过程 中来 ,有时为了营销的目的散布虚假新闻甚至捏造 虚假事实 ,即使其中有真实事件发生经过 ,但因其 缺乏实践过程以及调查 ,无法真正做到在“三力” 的基础上传播信息。这时 ,既需要政府的有力引导 和媒体的行业自律 ,也需要公众参与其中。
3)营造理性的传播环境
“娱乐是我们所爱的东西,过度的娱乐将会毁掉我们的身体与心灵。电视的娱乐化使赫胥黎的预言正在变为现实。”媒介文化批判理论家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曾这样提到过。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形成等级森严的分割状态正被大众文化打破,新时代中各种不同的文化互融共生,相互交流, 衍生了相对自由的话语空间。尽管如此,我们依旧需要营造相对理性的信息传播的大环境 ,加强新闻行业内的专业性和自律性,抵制新闻破规现象。在 “万众皆媒”时代 ,公众有一个更为便捷的渠道和有效的平台表达民意,但也必须清楚这并不意味着 能够畅所欲言、为所欲为,公众也应提升自我修养和认知能力,为营造一个理性的传播环境提供有力支持。
作为舶来品,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语境的挪用,存在着诟病,其核心在于寻找一套超越政治、经济、文化各因素之外的一套行业准则,但是终极目的是为西方意识形态做背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党性原则、政治家办报等党管媒体的理念相冲突。就连迈克尔舒德森也曾说过,新闻专业主义理论并不适用于中国。如果我们回溯中国新闻的发展史,可以看到其从诞生之初就与政治息息相关,
潘忠党把中国新闻从业者在社会转型期对身份的建构和专业理念的阐述称为成名的想像,即成为著名的新闻从业者或者是获取专业或职业的名望,他认为这种名望包含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对新闻从业者的角色的期待以及评判新闻从业者及其成就的标准和价值观念。
中国新闻业发展与美国新闻发展存在本质的不同,美国新闻业肇始于便士报时期出版商的商业创新,是为牟利;而中国新闻报业发展它从诞生初期就承担着中国知识分子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近代新闻业的发展是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随着西方报刊不断传入中国而发展起来的,带有着浓厚的救亡、振兴的色彩。
第一批国人办报的高潮就是以王韬办《循环日报》而掀起的,标志着中国文人投身报界评论时事,梁启超等人更是直接把办报当做政治活动的手段,首开“政治家办报”的传统。中国近现代报业的发展本身带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寄托着国人的爱国情怀与政治观点。
早期的著名报人包括王韬、黄远生、梁启超等多是因变法失败或不事科举而走上了以办报参与社会变革的道路。办报成为知识分子实践传统的“士大 夫”理想的新途径,也是他们获取社会名望的新途。
办报者继承的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议政传统,怀有主持公理、指斥时弊的理想。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人办报的高潮都和思想启蒙与政治变革密切相关,戊戌维新与辛亥革命。因此驰骋报坛的往往是如王韬、梁 启超等报刊评论家,连民国初年以新闻报道著称的最负盛名的新闻写作里手黄远生,其“远生通讯”的巨大魅力“恰恰在于它那强烈的政论色彩。
被后人誉为中国新闻界全才的邵飘萍,更是主张报纸应为改革社会政治之利器“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的民意之前”报纸虽须独立,但不可忽略乃至放弃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追求。他手书的“铁肩辣手”四字至今仍是讨论新闻从业者社会角色的经典表述之一。
进入中国近代史之后,政治家办报、党管媒体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之下的中国新闻传播,逐渐随着改革开放有了新的变化。但是带有浓厚西方色彩和意识形态的新闻专业主义被僵硬地嫁接到中国的新闻发展中来。
尽管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没有借鉴价值,剔除其中意识形态的部分,追求新闻真相、新闻真实等新闻专业理念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尤其在后真相时代下,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应该坚持新闻专业主义。
最后,以舒德森教授的一句话结尾:新闻业并不能保护我们免于这样的疯狂。新闻业是那个又明又亮的东西——“媒体”——的一部分,人们总是认为媒体使人分心、魅力非凡,甚至见多识广。新闻是社会上的一种力量,但是在它的内部,很多声音向不同方向拉扯着我们。通过它的专业形式——“客观性1.0”加“客观性2.0”——它让世界好转了一点点。但是新闻永远不会是全部的问题,也不会是全部的答案。它不会向我们展示前行的路,但是它能帮助我们看清自己身在何处。
参考文献:
1、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挑战、坚守与重构吴飞 唐娟
2、客观性的消亡与数字新闻专业主义想象——以美国大选为个案 常江
3、后真相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困境与思考 蒋蕙竹
4、“万众皆媒”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研究 孙艺
5、新闻专业主义的伟大重塑_从客观性1.0到客观性2.0_迈克尔·舒德森
6、成名的想象: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 潘忠党 陆晔
7、走向公共:新闻专业主义再出发 潘忠党 陆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