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揭晓!从1873种图书中选出的20种获奖图书有何亮点?

  原标题: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揭晓!从1873种图书中选出的20种获奖图书有何亮点?

  4月23日,第十六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在颐和园揭晓。本次共有20种图书获奖,另有49种图书入围推荐书目。本次奖项有效参评图书高达1873种,从中脱颖而出的20种获奖图书有什么特殊之处?且看文艺评论者们的点评。

  当代中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生产方式、居住形态、社会结构、思想观念等都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现代化进程。《史前的现代化》一书立足于考古学研究,深入揭示在距今一万年前后,中国大地上曾经发生过一次类似的重大社会变迁,人类社会从持续了数百万年的狩猎采集转向了农业生产,开启了农业时代,这是另一种“现代化”。

  史前中国是这一进程的引领者与幸运儿。当时的中国同时拥有两个农业起源中心:华北以粟、黍为中心的旱作农业与南方以水稻为中心的水田农业。与此同时,中国的华南还出现了以根茎栽培为主的园圃农业;东北地区走向水生资源利用,发展出复杂的狩猎采集社会;西南地区因为适合狩猎采集,仍然是狩猎采集者的天堂,不同地区存在丰富多样的发展道路。当华北与长江中下游的原始农业发展成熟之后,逐渐为周边地区所接受。北方的旱作农业向北向西传播,南方的稻作农业文化通过陆路传入东南亚,通过海路一直传播到大洋洲的海岛地区。南北方的农业还传入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

  《史前的现代化》综合运用考古学理论与材料研究,以科学严谨的方式进行了论证。研究显示,华北的农业起源于太行山东麓,而非黄土高原之上。除了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作农业也有类似的发展过程,从山麓盆地逐渐走向平原沼泽。农业是文明的经济基础,正是在根源深远的史前农业的基础上,中华文明在距今五千多年前起源,并且绵延不绝。

  《史前的现代化》帮助我们认识到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经济根源,帮助我们理解中国文明何以能够如此。该书让我们认识到在一万年前后中国大地上曾经发生的历史,史前中国引领了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影响广泛而且深远。在当代背景下回顾一万年前后的中国史前史,对我们理解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现代化进程、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普遍存在一种担忧,就是网络导致了阅读的危机。通常的表述是,阅读呈现了碎片化、低质化的特征,甚至不再是真正的阅读。在这种担忧之中,蕴含着两个判断。其一,印刷书籍是承担严肃阅读的合适媒介,而网络不是。其二,文化精英仍会坚持印刷书籍的阅读,而沉湎于网络的大量人群只是消费大众。

  本书作者富里迪通过对阅读以及阅读观点的历史进行梳理,向我们指出:事实上,类似的担忧和争论古已有之,从未平息,只是随着时代场景的变化而变换其形式而已。他的梳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历史视野,引证了不同时代围绕阅读问题的、具有代表性的对立言论,有助于我们思考今天所面临的问题。

  本书的副标题是“从苏格拉底到推特”,暗示了从古希腊到互联网时代,阅读始终是一个引起纷争的问题。从西方历史的角度看,有若干关键的节点。一是古希腊,由于书写材料的珍贵,只有极少数人有机会阅读书面文本,但苏格拉底已经担忧书面文本的间接性会导致误解,主张唯有直接的口头对话才能保证理解的正确。二是15世纪古腾堡把印刷技术引入欧洲之后,书籍的传播使得阅读人口不断增加,围绕阅读利弊的争论也随之增加,但各方都承认阅读会对心智发生重大影响。三是19世纪小说兴起,以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为焦点,虚构作品对人们真实生活的影响引起道德恐慌,而沉湎于小说的阅读大众则遭到道德批判。四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数码技术兴起,网络的利弊成为关注的重点,恪守传统者持批判立场,反传统者则欢呼又一次阅读革命的到来,宣称读者摆脱了书籍的压迫,真正成为了阅读的主人。

  那么,作者的立场是什么?在叙述各种不同乃至相反的观点时,他的态度是审慎的,往往并不明确地表示可否。就我们今天的问题来说,争论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媒介,即网络文本与印刷书籍的关系,他承认阅读文化面临严峻挑战,但原因不在技术领域,抨击网络和讴歌网络都是片面的。二是关于阅读主体,精英阅读与大众阅读的关系,他反对走极端,显然不赞成精英主义。我赞同这两点看法,阅读的利弊不取决于媒介和身份,而是取决于阅读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作者的结论是,阅读是一种拥有其自身价值的文化修养,我们应该复兴这样的精神,这个复兴要从培养娃娃开始。

  百廿年前,风雨如晦,贫弱的中国任人欺凌,“中国该向何处去?”是每一位爱国人士的心头之问,中国的近现代史更是无数仁人志士的“寻路”之旅。《火种》一书使用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讲述了这样的寻路之旅,用大量事实阐明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唯一性和必然性。本书将中国共产党的萌芽和幼年时期这一段历史讲得鲜活生动、精彩恢弘。阅读此书,心中自有千壑起伏,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大众历经风雨苦难、血雨洗礼才最终走上民族自强、中国复兴的伟大道路。

  作者刘统既是著名的党史、军史专家,又具有中文与历史地理学专业背景,他在本书中把大量的档案资料、回忆性资料及自己在全国各地实地调研的成果一一推敲印证,资料和案例的丰富性让本书充满了学术魅力。同时,对大量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关键时刻的描写又充满了故事性,动人心魄的革命往事描摹得耐人寻味,避免了党史理论过于严肃的面貌,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和易读性。

  与一般党史不同,作者把时间背景前移至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这个时间点,把红色“火种”成功“燎原”的历史背景交代得更为深刻,开阔的写作视野也让“中国共产党不是凭空诞生的”这一结论更加铿锵有力。作者说“历史像一辆火车,途中不断有人上车,有人下车”,寻路的征途上,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一次又一次的斗争都以失败告终,因为所有软弱、涣散的力量无法领导旧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寻找一个主义、一条道路。本书从辛丑年写起,结束于古田会议,正如作者所说,“革命的接力棒传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样一批革命家手中,共产党才走向成熟,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萌芽于山河破碎、救亡图存之际,抱定无产阶级革命信念和理想,历经革命的洗礼成为中国坚强的领导力量,一步步成为满目疮痍的山河大地上可以“燎原”的“火种”,带领中国人民最终走向胜利。

  在越来越全球化的时代里,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终极性哲学问题,人们更多地产生一种反观自身文明起源和历史演变的探索性的兴趣与追问式的思考。这种兴趣与思考不免激发人们重新进入——当然是假想性地进入——历史现场的内在需求和心理冲动。

  于是,考古顺理成章地成为人们步入古代文明现场的优选通道。虽然人们无法亲临考古现场,但是如果能够“虚拟”地跟随考古学者的脚步,亲身经历惊心动魄的考古过程,亲眼见证如获至宝的文物探掘,亲耳聆听匪夷所思的文明奥秘,那该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人生阅历!

  2018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设计了一门精品音频课程——“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两年后又推出同名图书,向大众提供了一种介于流行普及阅读和专业学术阅读之间的中层读物,有效地刷新了读者的知识内容,激发了读者的考古兴趣。

  十位常年负责一线勘探的考古领队,继在线上“现声”之后,又在线下“现身”,以亲历者的身份为大众揭开中国十个重大考古发现的神秘面纱——5000年前的古国良渚,“最早的中国”二里头,商王朝的“故居”殷墟,迷雾般的古蜀故都三星堆,罗布荒原上的小河墓地,奢华而厚重的帝国缩影秦始皇陵,五彩缤纷的汉代列侯墓园海昏侯墓,气势宏伟的古都汉唐长安城,价值连城的沉船南海I号,辉煌璀璨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这些举世瞩目的考古发现,转化成精彩绝伦的文字图片,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爱不释手。

  这些考古发现虽说名扬海内外,但原本离大众还是相当遥远的,似乎与人们忙碌的现实生活也不相干。然而,伴随着动听的线上“现声”和精美的线下“现身”,这些考古发现不仅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谈资,更激发了大众文明寻根的冲动。借助于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人们与考古学者一道走进考古现场,浏览文明古迹的发掘经历,了解考古发现的前沿进展,探知文明背后罕为人知的故事。

  良渚古城中玉琮上的神人面孔,二里头的龙形象,“妇好”墓中的秘密,千年女尸“小河公主”的真实身份,宋朝“来样加工”的国际贸易形式……它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随着考古探掘的发现和考古学者的研究,有的疑问已经迎刃而解,有的却仍旧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我们继续不懈地阅读。阅读文字,阅读文物,阅读图片,阅读考古学者的书写、解答和追问,身临其地,心领神会,心有所恋地徜徉在中国文明的海洋上。

  每一个去医院的患者,坐在医生面前的那一瞬间,心中都有一个期待:在向医生倾诉自己的病痛之后,得到医生的治疗与慰藉。在医生那儿感受医学的温度,这本是一个并不过分的期待,但在今天的某些就诊过程中,却是奢侈的,常常可望不可及。

  打开面前的这本《医学的温度》读下去,好似和医生有了一次期待已久的促膝长谈,涉及的内容是广泛的,且宏观不失细微。那细微之处可能正是你心中久久的关切,而宏观话题所论及的关于医学的那些事,既关乎医学的发展方向、国家的医疗体制改革、医患关系等宏大叙事,也关乎处在生命过程中的你、我、他的病痛与治疗。

  《医学的温度》的作者,有过病痛的经历,读过医学院,当过乡村医生,之后读医学研究生,出国进修,回国做了医学院校的教授、校长。是儿时住院时护士们的呵护,使他初次感到“医学是有温度的”。做乡村医生时,有时早上起床,会看到窗台上手绢里包着的几个鸡蛋或者白面馒头,那是尚且不得温饱的老乡送来的。病人真诚的感谢,让他懂得了病人需要的不仅是医术,还需要安慰和对医生的信任,医生的态度也是可以治病的。20多年的实验室研究,使他对医学的科学属性有了更深的理解,体会到基础医学不同于其他纯科学研究,甚至有异于一般的生命科学研究,它虽然不像临床工作那样面对活生生的人,但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同样是有温度的。之后,他有了在全国人大、政协高层工作的经历,得以在更广阔的背景、更宏观的角度思考医学的本质,对现代医学与中医关系等提出见解。

  作者在回望医学发展的历史时不断地叩问:人类医学发展的根本方向是什么?他认为,医学一直都是回应他人痛苦的努力,它闪烁着人性的光芒。他批评医学中“技术至上”的观念不断蔓延,医学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开始错乱;不赞同医学把重点放在救治生命最后阶段的病人上面,应该为多数人的健康和减少病痛服务。这些睿智的思考闪烁着哲学的光芒,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论及问题时实事求是的态度,他的见解是个性化的,他的话是老百姓听得懂、爱听的实在话。

  你愿意走进一个对医学有深刻体验和感悟的医者的内心世界,去倾听吗?你愿意敞开你的心扉,在彼此的交流中,去寻求如何做一个更好地传递医学温度的医者,如何成为一个理性的求医者的答案吗?如果你愿意,我相信这本书不会让你失望。

  这本书的关键词是“中国绘画”。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堪称我国第一部绘画史,但是作者理解的绘画范围还是受局限的。到了晚清,国人对绘画的各种门类有了较完备的知识,才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写出自己国家的绘画通史。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帕穆克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就呈现了不同绘画风格如何对峙以及壁垒消解的感人过程。书中提到了奥斯曼帝国时期的细密画,细密画的画风接近中国绘画中的工笔画。十六世纪四十年代编纂的《巴赫拉姆?米尔扎画册》是首部具有世界意义的艺术史,其中收录了一些中国绘画。当中有两幅画合称《骏马与中国侍从》,一幅是画的白色骏马,一幅是穿着明朝服装的两位侍从,侍从帽子上方写有波斯语“此乃中国绘画大师的佳作集”。在世界艺术史上,这是第一幅被形容为“中国的”绘画作品。熟悉细密画的读者会发现,这两幅画的风格与细密画实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艺术往往没有地图上的国境线,不同文明之间的密切交往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法国著名文学批评家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是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它将文学研究的关注点由作者转向读者,《谁在看中国画》一书也有此特点。英国艺术史家、牛津大学荣休教授柯律格多年来从物质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艺术,善于关注细节,视野宏阔,成就卓著。在书中以大量古今图片展示从1500年左右至今,“中国绘画”如何被观看者所理解和界定,指出“中国绘画的概念由其观众创造和维系,并在观看的行为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意义”。

  柯律格探讨的是在历史演变的复杂过程中,哪些人构成了中国画的观赏者。他把这些人分成五类的同时,提纲挈领地论述了这些群体(包括国外预订中国绘画的顾客)对中国绘画主题的潜在影响。相配的图片则显示了众多观赏绘画作品的场景(“画中画”)和这些场景中五百多年间社会与文化艺术巨变的痕迹。从明清的文人雅集到二十世纪的群众性运动,都成为柯律格分析的对象。尤其让中国读者眼睛一亮的是民众性绘画和宣传招贴画也出现在书中。

  柯律格并未断言中国绘画究竟具有何种一以贯之的本质,这恰恰是一种历史主义观点的恰当表现。意大利人郎世宁的经历表明,中国的绘画传统是开放包容的。到了二十世纪,一些极具天赋的中国艺术家留学欧美,他们回国后又给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当代中国绘画依然以开放的心态走在创新的大道上。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天仙配》的故事。故事里的董永,行孝遇仙,原本讲的是孝亲,而后转化为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

  在《汉画故事:刻在石头上的记忆》一书中,就收有《董永孝亲》的石画像。该画像刻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左右,是修建在今山东嘉祥县境内的武梁祠石刻之一。看这幅画像,可以得知,第一,在东汉时期,董永的故事就已经十分流行。其二,画像上的董永旁边刻着一行字:“董永,千乘人也”。千乘,是今山东博兴。关于董永,民间传说中,有说他是今湖北孝感人,有说是今江苏东台人,还有说是今河南驻马店人。显然,这些出生地都是后世演绎的结果。确切地说,孝亲的董永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亦即是这个石画像上的董永,这与刘向《孝子图》、干宝《搜神记》的记载亦相吻合。第三,在画像中,董永的右上方,飘来了一个带着翅膀的仙女,很明显这就是他未来的妻子织女。画家将前后的情节画在一起了。《汉画故事:刻在石头上的记忆》一书,不仅展示了这幅画像,而且收集了丰富的相关材料,对画像作了生动有趣的解说。

  本书收集汉画像(主要是画像石与画像砖)及作者的诠释,共211条,按内容分为人物与世俗、神话与传说、祥瑞与游艺。作者对每一幅图的内容、出处、具体形象与情节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诠释,并联系其时代背景与相关事物作了必要的说明。这些画像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对历史研究,对汉代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的认识,也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一般读者而言,要看懂这些画像及其背后的故事,是有一些困难的。作者的诠释文字,正是走近这些画像的津梁。

  钱锺书这个名字,在学术界意味着泰山北斗,在学术圈外则是个神秘人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关钱锺书先生的不少传说在坊间流传,特别是80年代后期电视剧《围城》的播放,更是将这个名字传播到四方,到了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但人们所能看到的,大都是他的头衔,所听到的也是一些轶事与传说。虽然出版界已经出过多种与钱先生有关的传记,但由于他总是沉浸于其学术世界之中而置身世俗社会之外,因此,人们对他的认识与了解,总还是隔着很多层面纱。

  在钱锺书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中华书局出版了《钱锺书的学术人生》一书,由现年87岁高龄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王水照先生所著。王先生从1960年起就在钱先生身边工作,可谓与其朝夕相处,在工作、治学以及生活上有很多接触。从篇幅上看,该书并不厚重,不过20万字,但其内容却是极其厚重的。

  在我看来,珍贵、真实、权威,乃是这本著作的三大特点。

  所谓珍贵,是指其中披露了一批书信、讲稿,均为首次公开面世。这对钱锺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所谓真实,乃是指作者以亲身经历,以一个个看似小小的学术事件为突破口,但却还原了一个真实可信、可爱可敬的钱先生。比如,他为什么会与青年学子平等论学?为什么要拒绝为自己立传?同时,也让我们“从(他的)闲谈中感受(其)才情横溢、妙语连珠的快意”。作为一部学术传记,里面更多的还是讨论了与钱先生学术人生有关的内容。比如《宋诗选注》占了不小的篇幅,作者既梳理了选注的历史渊源,曾有过的荣辱风波,更多的还是讨论了选本的原则、选本所引发的学术争论等众多相关问题。这对于围绕着选注的各种学术争论,无疑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所谓权威,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因为王先生与钱先生以及杨绛先生之间建立了长期的亦师亦友的学术关系,一直到钱先生去世之前,他们之间一直有频繁的书信往来。这就为其所谈到的有关钱先生的为人、为学提供了最为详实的一手资料。二是杨绛先生的信任,曾多次嘱托王先生撰写有关钱先生的回忆录。能够得到当事人至亲,特别是像杨绛先生这样极为严谨的学者的支持与鼓励,这既是信任,也说明了对其所回忆事实的尊重与认可。

  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人物传记,但它无疑是一部引人入胜,能够带你更接近真正的钱锺书先生的、有趣的学术传记!

  众所周知,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人类生存的空间主要是占地球表面29%的陆地,其余的71%是海洋。实际上,陆地被海洋包围着,人类与海洋息息相关,没有海洋,就没有人类。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未来格外重要,人类必须了解海洋,探究海洋,保护海洋,利用海洋,与海洋共存亡。

  由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院士撰写的《深海浅说》专著,以高深的学识,精准的资料,精彩的图画,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人类认识海洋,研究海洋的历史和现状,从郑和下西洋到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从大洋钻探到深海探测,把3.6亿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682米的海洋,特别是水深2,000米以下的深海世界,描绘得神奇莫测,活灵活现,除了没有人,其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比陆地还神奇和精彩。那里有比珠峰高的山和地球上最深的沟,有长达6万千米的山脉和10万座高1000米的火山,海底有温泉、冷泉,水能流动;即使没有阳光,仍有万物生长,对应陆地阳光生物群和食物链,那里有热液生物群和黑暗食物链;深海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更是丰富多样。整个深海是一个犹如巨大迷宫的神秘世界。

  在描绘深海世界的同时,作者特别突出了各个时期人类在探索海洋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就,不只是发现新大陆,更强调了深海研究与地学、生物学、气候学、灾害学以及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给未来科学发展以深刻的启迪。读这本书令人大开眼界,心旷神怡,不仅长知识,长见识,还能感受到大海的熏陶,练就海一样的宽阔胸怀,洋一样的大气凛然。

  作者汪品先院士,从事海洋研究60余年,主持国际大洋钻探计划首次在中国南海开展工作,并亲自下深海进行观测,为中国的海洋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如今,他已年过八十,仍活跃在科研第一线,并能创作出优秀的科普作品,把自己的渊博知识传递给广大民众,体现了一位杰出科学家的崇高社会责任感。

  基因编辑技术极能带动人们的好奇和关注,因为它几乎影响到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并且发展迅猛。新的基因编辑工具不断从实验室向社会输出,显示出科技越来越强大的基因改造能力。

  然而,人们对基因编辑的反应却指向两极,有人把它当作人类未来的希望大声疾呼,也有人视其为人类灭绝的祸根来抵制。更多的人对基因编辑的了解只是听信片段,似是而非。

  《破天机:基因编辑的惊人力量》的作者珍妮佛·杜德娜是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有如此成就的顶级科学家为什么会拿出有限的精力,合作写这样一本老少咸宜的科普书?书中数次做出了解答:“鉴于基因编辑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力如此巨大,打通学界与公众之间的交流渠道格外重要。……必须打破二者之间的交流壁垒,避免误解与无知的传播。”作者甚至把公众对基因科学的某些误解归咎于科学家的失职,故而身体力行,希望这些信息能通过科学家“更加透明地传播给普罗大众”。

  于是作者以第一人称叙事、聊天的样子,分享和解读基因技术发现、推进背后“惊心动魄的故事”,一一回顾了自己亲历的那些激动人心的研究过程,讲述基因编辑怎样一次次突破极限,迅速拓展到星球上的所有生物体,通过改造遗传密码而产生的惊人力量,从修补基因到培育人体器官,已步步逼近到如何解决下一代更强壮、更聪明以及长生不老的问题。

  读到此,作者内心隐隐的不安也在读者身上渐进渐强,“人类操控生命密码的能力已经非常高超,我们该如何权衡其中的利弊?是否有能力阻止它被滥用?”这是科技对人类的严峻挑战。由此,作者把读者带入到基因技术导致的社会伦理问题、高利害高风险直至威胁到人类存亡的问题思考。

  面对“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发展态势,科学家要面对什么后果?需要做哪些准备?杜德娜坦言之:对于这些伟大的责任,科学家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只能是一边研究一边思考。当没有人能够清楚地分析出它的未来的时候,科学家需要抱有最大的敬畏之情,对此加以约束。她直呼要尽快开启社会各界参与的有关对话,倡议禁止在人类胚胎中进行基因编辑的问题,不要到木已成舟再无谓叹息。

  科学研究的成果必须造福人类,而不能像以往某些技术的发明那样让它失控。风景独好,但要看清路和远方,这是科学大家通过这部书传达给人们的忠告。

  物理物理,万物之理。

  物理学,是探索未知事物及其成因的学科,它寻求关于世界的基本原理、事实和定量描述。也可以说,物理研究宇宙中一切物质的基本运动形式和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我们的现代文明,几乎没有哪个领域不依赖于物理学。

  虽说物理很重要,可提起物理,似乎无数的公式、各种抽象的概念,常常又让人望而却步。那样“高冷”的物理,似乎难得让学子喜欢;走进公众视野,也殊为不易。

  然而,读过严伯钧的《六极物理》,我们对物理的印象或许会有很大的改观。至少能够明白,物理学之所以深奥,通常都体现在数学计算的复杂上,而物理学中最核心的思想,往往大道至简。

  这本书的创作,就践行了作者的心念:绕开复杂的数学计算,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最核心的物理学思想。所谓“六极”,便是从人类最直接的感知出发,延伸到极快、极大、极重、极小、极热、极冷六个极限状态,将经典的、前沿的物理学精髓尽数展现: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再到量子力学,以及热力学、统计力学,内容涵盖44种理论、541个物理概念、25个经典实验、47条物理原理、73名科学家,堪称一场物理学的盛宴。

  其实,从极端条件切入,关注的是物理学的本质观念,这恰恰也体现了物理学的理想化特征。

  《六极物理》在“极快篇”中,从物体运动速度快到极限的设想出发,探讨狭义相对论;在“极大篇”中,解释超越我们“生活经验”的大尺度物理学知识;在“极重篇”中,从大的时空尺度下,讲解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在“极小篇”中,从原子层次开始,介绍更加微观的世界;在“极热篇”中,解释在极高温度下的物理现象及引申而出的复杂科学;在“极冷篇”中,讨论物质在接近绝对零度时的形态……借由这诸多理想化的极端情形展开思考,进而再推论到更普适的情况,便深化了对种种概念乃至研究方法的理解,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拉近了读者和物理的距离。

  问道探极,细究物理学经典原理、本质规律;运力走笔,妙解事物间隐秘联系、烧脑谜题。

  翻开《六极物理》,科学俨然变得饱含诗意、生动有趣!

  从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万物皆数”,到近代马克思“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能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从中国古代周公问算于商高后的感概“大哉言数”,到现代华罗庚“大哉数学之为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文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个方面,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古今中外的哲人和数学家都推崇数学是科学的基础和工具,也是科学的归纳和总结。

  特别是近代科学革命以来,近现代科学通过观察和实验,同数学的逻辑推理相结合,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运动发展规律用数学公式来表达,形成了科学体系。如牛顿经典力学的加速度定律F=ma、万有引力定律F=g?mM/r2,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能相当关系式E=mc2,都是用数学公式严格而完美地表达了客观事物的铁的规律。

  公式是人类千百年来顶尖智慧的结晶,量子学派历时四年,从上千公式中精选出23个经典公式,用人文解析数学之美,用公式重构思考体系。例如,费马大定理和欧拉恒等式,揭示宇宙背后的数学世界;杨振宁大规范场论以及粒子模型,探索宇宙终极规则;从凯利公式到贝叶斯定理,逐渐预测人性和A.I.行为;蝴蝶效应和三体问题,则告诉我们数学的界限。无论是公式中内含的优美逻辑、严谨推理,还是公式背后存在的伟大历史、顶尖智慧,晦涩难懂的公式,在这里都变得美而有趣!

  1900年,希尔伯特提出了著名的23个数学问题,1-6题是数学基础问题,7-12题是数论问题,13-18题是代数和几何问题,19-23题是分析问题。引导了整个20世纪甚至延续至21世纪数学的发展……从理论到应用,万物皆数,大哉数学之为用,这真是人类尽善尽美的23个公式:求真,向善,尚美——真好!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个宇宙最伟大最神奇的事情,就是人可以仅透过思考,就能理解这个宇宙。但是,对于如宇宙一样的人体,我们自己虽长期居住于此,却知之甚少。读了比尔?布莱森的新著《人体简史》后,这种感受更加突出。

  这本书概括起来是两部分,我们的身体怎么样和为什么?我们司空见惯的内容被作者叙述得栩栩如生,也有很多司空但不见惯的冷知识。比如人类能够创造出文明,只是因为大拇指比猩猩多出了三小块肌肉,也就是人的对象拇指,让人能够抓握和操作工具,如果没有这一点,我们最大的成就不过就是用棍子把蚂蚁从巢穴里赶出来。比如女性手指的触觉敏感性远远高于男性,我们的大脑并不光是告诉你某样东西感觉起来如何,还告诉你它应该是什么感觉。所以,爱人的爱抚感觉很好,但若是陌生人就会毛骨悚然。作者在书中也并不回避生老病死的严肃问题,比如癌症、过度治疗、衰老和死亡。相比过去,人的寿命明显延长,但并不会一直延长。作者认为,最后阶段的临终关怀,要好于无意义地折腾病人。一个数字也许体现了我们在现代医学进步中的无奈:在美国有三成以上的人最后的时光要在ICU(重症监护室)中度过。

  与有些生命与健康主题的书相比,这本书的着眼点是呈现出了生命的不可思议。在写到新生命诞生的时候,“新生命开始的瞬间,是不折不扣的奇迹”。在子宫里,胎儿的肺里充满羊水,但就在出生那一刻,肺充气膨胀,血液在小小心脏的输送下,完成在胎儿体内的第一次循环。转眼就从一个寄生体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可以自我维持的实体。作者情不自禁地问道“生命是不是很神奇?”其实理解和认识我们的身体,是珍视我们的身体并保持自身健康的前提。

  对于作者比尔?布莱森,国内的读者并不陌生。他的那本《万物简史》影响很大,几成经典。也许这也是这本书也以“简史”为名的缘由吧,但其实熟悉作者的人还知道,老爷子是一个可以驾驭多种题材的写者,他以亲身经历创作并改编的电影《林中漫步》是一部以旅行为题材的纪实作品,看起来与他的科普创作一点都不沾边。这也许就是他的科普书总是好看和有趣的缘由吧!

  这是一本学理性与趣味性兼具的科普读物。该书全面系统地回溯了进化论的起源、发展,该理论遭受的质疑考验以及正反双方长达几个世纪的激烈争论。作者对论争各方观点加以例证阐说开去,读之晓畅有趣,生动详尽。

  该书视角开阔,运笔纵横捭阖,将进化论从生物学科中拔脱出来,将其扩展至社会学,甚至整个宇宙领域。“社会达尔文主义”主张用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与自然选择的观点解释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之间的关系,认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因此,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弱者只能遭受灭亡的命运。在很多时候,我们把这种“原罪”归咎于赫伯特?斯宾塞。他主张人类社会只有在这种适应与斗争中才能进步,因此,生存竞争构成了社会进化的基本动因。通过对史料的阅读,该书明确指出:达尔文也是社会达尔文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主张把生存竞争与自然选择运用到人类身上。作者还暗示我们,社会达尔文主义本身并不是一种政治倾向,而是一种“科学模型”,它根据“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解释社会现象。

  该书以一曲曲“复调”论战勾联进化论演进风云。纵观本书,提及“论战”之处颇多,这包括进化论与神创论的对决、地质学中的水火之争、居维叶的灾变说与赖尔的渐变之间的争斗、拉马克主义与达尔文主义的角逐、达尔文主义的内讧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引发的争议等等。诸上思想碰撞的每一处都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相关进化论知识于读者而言如甘霖般润物无声。

  该书对进化论各观念的演变与更替的研究严谨细致。毫无疑问,这种科学史的写法明显受到了法国科学史家亚历山大?柯瓦雷的影响。观念论的科学史家认为科学观念的发展是内在的和自主的,科学史是观念内在更替的思想史。纵观本书,作者告诉我们进化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理智事业,是一种具有内在的进步性的事业。很可能由于篇幅的原因,本书也很少谈论社会对进化论的影响。其实无论马克思主义学派、科学社会学学派,还是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都会主张科学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因而科学史既可以,也应该写成科学与其他社会文化因素的互动史。因此,如果本书还需要完善,那么这个维度应该是作者绕不过去的。

  作者以深厚的专业知识,幽默流畅的文笔,为我们带来一桌关于百年进化论的饕餮盛宴,带我们品读进化论的发展和曲折性,不失为一本科普佳作。

  一颗小小的纽扣,居然变成士兵,并且上阵擒得敌方大将,最终成就大功!听起来是不是很像是一个童话?实际上,它出自九儿创作的无字书《纽扣士兵》。

  完全不用文字,只用图画来讲故事,像是用镜头来呈现一系列场景,让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将画面连接成完整的叙事。这首先是讲给儿童的故事,创作者恰当选取了儿童的视角,以孩童的趣味观察那颗纽扣在现实世界流转的轨迹:从大衣上掉到街上、清除垃圾时被落下、小女孩在路边草丛中发现、妈妈嫌脏又随手扔下、小蚂蚁没有搬、小猫咪玩一会儿也放弃……直到下雪天被一个堆雪人的男孩意外发现。

  有趣的故事往往出人意表,比如当读者很自然地想到男孩可能会将纽扣用在雪人身上时,他却兴冲冲地拿着纽扣跑回屋内。但好的故事需要回到情理之中,于是我们看到那颗纽扣洗净后,被写上了红色的“兵”,原来男孩将它变成了象棋里红方的兵。接下来,连续九幅对开页金戈铁马的鏖战,大概是图画书世界中,第一次以想象的战争形式描绘中国象棋中激烈的对战。对阵的双方是男孩与外公,而故事的主角却是纽扣士兵,一开始是最不起眼的边兵,随着战局的变化渐渐成为关键的战士,最终斩将立功。一场大战结束后,红黑双方的兵将又并肩携手而归。原来,这只是一种怡情养性、联络感情的棋戏。

  创作意图相当清晰,借一颗纽扣的命运变迁,小中见大,喻示物尽其用之理,或能引发“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感叹。而作为无字书,画面中隐藏的细节还留待有心读者多方挖掘,在主线叙事之外发现更多有趣的因果关联。比如当男孩将收好的象棋放回书架最高处时,可以看到旁边有慈祥的外婆的照片,还有镜框后的一瓶花。联想到前面几幅男孩与外公相处的画面,读者或许能感受到这个家里浓浓的隔代亲情。

  在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扔掉一颗纽扣容易,重新买一副新象棋也容易,但要保持一份珍惜万物之心实为不易。对孩子们来说,至少需要理解这份美德吧。《纽扣士兵》会带给他们很好的启发。

  《每个人都重要》是一部思想与艺术俱佳,兼具认知性和游戏性的图画书,独特的创意设计、厚重的人文底蕴、丰富的认知元素、开放的阅读空间是作品的突出特点。

  作者叠合“人”的意象和“数”的概念构思全书,通过鲜活生动的场景及图文内容,引导读者观察生活、思考人生,体认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不可分割的交互关系。作品见微知著地向读者阐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观念:地球77亿人的庞大群体,由你、我、他这样的普通人共同构成,每一个人都是独立而独特的存在,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彼此尊重、理解、接受和包容。建立在这一理念上的图画书因此有了人文关怀的高度、哲学思考的深度以及打动人的情感温度。

  对于儿童读者而言,这部作品的阅读特别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阔大的图书开本与发散式结构纳入了超出读者想象的海量信息,而借助数字的串联和文字的讲述,它们又能顺畅地进入一个个情境空间,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与理解力,探索并找出那些作者隐藏其中的人物还有故事。这种“探秘”和“解谜”的阅读方式最能吸引孩子全身心投入,激发并增加他们的阅读趣味。

  画家擅长图画叙事且极具幽默感的创作风格在图画书中有充分的反映和体现,作者创造性地将背景简化为蓝色线条,以色彩斑斓的人点亮一幅幅画面,让读者的目光聚焦于他们——那些貌似平凡实则光彩夺目的“每个人”,很好的呼应并彰显了作品的主题。

  仔细品读这本图画书的读者或会感慨,作品的书名既耐人寻味也名副其实,那里面的每个人都同样的重要,每个人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发现及寻找。

  《小满》是李东华“致成长?焰火”系列之一(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这是一本关于爱与责任、善与温情的少年成长小说。小满,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名字,也是故事的主人公。生活中的她中考超常发挥,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重点高中,而她的好朋友邱冰轮却意外地名落孙山。为了筹集学费,小满在暑假去肯德基打工,遇上了自己的同学,发现好朋友的男友已经弃她而去。自己的家庭也节外生枝,父亲失业,奶奶与妈妈爆发家庭“战争”而回到老家。小满一边心系朋友,为朋友担忧;一边又牵挂奶奶,回到老家照顾奶奶。没有想到,在这里意外遇见了一直心仪邱冰轮的富家子弟汪诗帆。

  围绕坟地的搬迁,揭开了奶奶和汪诗帆身世的谜底,奶奶青春时刻骨铭心的爱和汪诗帆母亲的“寄生”生活,让她见证了社会的世态炎凉,也终于勇敢地走出了内心的惆怅自卑,管住了自己心中的那条“小蛇”,接受了那个虽不完美的、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

  我曾经为东华的《焰火》写过书评,应该说,这本《小满》带给我的感动丝毫不亚于《焰火》,因为它写出了当代少年的挣扎、困惑、蜕变与成长,写出了以小满为代表的少年一代,在“一团乱麻、混沌的生活中对美善、责任与温情的执着守护”。东华在创作手记中写道:每一个孩子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青春期所特有的纯粹、饱满、梦幻般的思绪,总是有着因为智力、家境、外貌等个体间与生俱来的不同,所带来的或明或暗的底色,“由此所产生的诸如自卑、迷惘、傲慢、挫败......成为成长路上必然要淌过的泥泞,这就是女孩小满要面对的现实人生。”我想,这也是所有青少年要面对的人生。

  《太好玩了,京剧!》是张大夏先生撰文并手绘的一套关于京剧的普及版图画书。作者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好友齐如山的得意门生,他是一位京剧的全才,不仅能够唱、能够奏、能够演,对京剧的唱腔、节奏、身段了如指掌,而且精通京剧理论,擅长写京剧剧本。他还有一个绝活,是能够用画笔描绘出各种各样的京剧人物脸谱,角儿的姿态活灵活现。书中260幅精美手绘彩图,全部出自作者笔下。

  这套书没有系统地讲京剧的发展历史、京剧的流派演变,而是用讲故事的方式,为孩子们详细介绍了京剧的重要人物、脸谱、兵器、交通工具等7大方面的内容,把京剧的知识编织在其中。如讲京剧中的交通工具,作者首先告诉小读者,古代的交通工具比现在简单很多,不外车、船、马、轿等,由于舞台的面积很小,演员活动的空间也非常小,无法让真的车、船、马、轿在舞台上行驶奔驰,所以演员只能用非常特别的工具,如一根鞭子表示骑马,一根船桨表示划船等。鞭子、船桨的运用就是京剧道具的魅力所在。再比如关于京剧中的风雷雨雪,作者讲到京剧的服装问题,谈到京剧界有一句话:“冻不死的青衣,热不死的花脸。”这是因为京剧的服装没有季节性,除了极少数的衣服以外,绝大多数都是一层里、一层面的夹衣。因为青衣(扮演女性剧中人的角色名称)要显得身材苗条,穿得越少越好,不管天气有多么寒冷;花脸(扮演武勇、粗莽之男性剧中人的角色名称)需要魁梧、壮实,必须穿很厚很厚的内衣,也不管天气有多么热。作者在讲述这些主题的同时,往往结合京剧故事的情节,如讲人物,从《岳母刺字》开始,带出了岳飞、岳母、杨再兴、秦桧、疯和尚等不同的人物,以及他们的行头扮相。这套书每一本60页左右,文字量不大,半小时就可以读完。每天读一个主题,一个星期就可以初步完成。

  作者说,他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朋友认识京剧,懂得如何欣赏,从而“滋润心灵,美化人生”,成为一个正正当当的中国人,对社会、对国家有更大更多的贡献。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汉字和博物馆里的文物一样,是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更是无声的讲述者。孟琢的《汉字就是这么来的》,打破了孩子对汉字的隔膜,用系统的体系、思维导图式的串联方式、对文化的探究挖掘,为孩子打开汉字背后的万千世界。

  《汉字就是这么来的》系列共计六册,五册按主题分类讲解具体汉字,而最关键的《走进汉字世界》一册则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获得本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的正是这一册。作者用深入浅出、充满趣味的语言,把汉字跌宕起伏的演变史、古人造字六书、读者如何运用六书知识、拆解字义等知识,向孩子娓娓道来,并为孩子厘清人们的诸多误解,比如甲骨文不全是象形字,形声字声旁的选择也不是只要读音一致那么简单没内涵。有了这一本书,相当于带着孩子搭建起关于汉字的知识体系,避免了学习汉字时只收获零碎知识的弊端。

  汉字的构成是一个系统,字与字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汉字就是这么来的》其余五册,比较好的一点,是把基础部首作为汉字聚合的关键点,搭建起了字群的思维导图。比如“人”一章,有我们比较熟悉的“从”“众”“大”,也有让人意外的“夫”“立”“介”…… “夫”是人行了冠礼,脑袋上戴着冠;“介”是一个士兵穿着盔甲……除了按字形串联,作者在串联时还会考虑到历史文化的脉络。

  除了讲解汉字的造字原理,作者深感字有乾坤,将汉字背后厚重的文化积淀分享给孩子。比如,讲“经”的时候,会告诉孩子,“经”来自织布机上的经线,“经线总是绷紧不动,因此引申出‘恒常不变’的含义。我们常说‘天经地义’,‘经’就是不变的意思。古人将古书中价值永恒、奠定了中华文化底色的书,称作‘经’书。 ”看到这里,我们才第一次明白古人命名颇有深意,所谓“四书五经”“经典”是何意义。

  这些鲜活的案例,让孩子发现,汉字并不仅仅是说话和写作的工具,更有着历史的温度,暗含着古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情怀。古人造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汉字,记录着古人与世界的对话,记录着他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历史文化……书中,虽不能将汉字背后的世界穷尽,但得以让孩子感受到这万千世界的神奇。

  由明朝末年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是中国第一本农业和手工业的百科全书,是17世纪中国生产力水平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华灿烂文化的一颗明珠。原著共18卷,从技术的角度,把农业、手工业18个生产领域中,中国人几千年积累的经验梳理了出来,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科学技术成就。面向孩子,用绘画的方式辅助他们阅读这部经典,不仅可以传播知识,让孩子们知道粮食、盐糖、衣服、刀枪、纸墨、车船是怎么来的,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心中传承文化,让他们了解我们先人的智慧和勤劳。

  很多孩子都会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但是我相信孩子们只是记住了“珍惜粮食”的教诲,而“粒粒”怎么辛苦,很多孩子并不知道。特别是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当下,孩子们更难看到粮食从播种到摆上餐桌过程中人力付出的艰辛。绘画本的《天工开物》可以弥补这一缺憾,成为“粒粒皆辛苦”很好的注解。它用直观的画面语言“翻译”了古人记录的粮食生产流程,当然还有制糖、制盐、榨油等需要通过辛勤劳作才能完成的制作流程,告诉孩子们身边每一件东西的制作都是不容易的,要学会珍惜。同时我想,在另一个层面上也会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印记,那就是“美好生活需要劳动的付出”。

  近几年兴起的传统文化教育在孩子们中间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但教育的内容整体看来重国学礼教,轻科技手工的倾向较为明显。背《三字经》、讲孔子成为课堂上的经典内容,这与我们传统文化中重视修为教化,轻视手工劳作是相对应的。其实,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水平也是相当发达的,很多工艺当时都走在世界前列。这些成果自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智慧的生动体现,让孩子们了解我们老祖宗积累下来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比如读读《天工开物》,也是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有效方式。从这个层面上说,这本绘画本的《天工开物》还是传统文化的生动教材。

  本书的绘画风格符合孩子的阅读习惯,在涉及的18个生产领域中,作品除了按原著的条理讲解了工艺流程外,还用绘画语言介绍了这个领域当今的发展状况,使古老的制作工艺与孩子们熟知的现代科技联动起来,孩子们也就更好理解了。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水平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而当代中国的某些基础科学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发展水平还不高,这是否与我们的观念、文化、教育引导等因素有关呢?期待这些改变从孩子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