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精神范文

  传统文化的精神篇1

  1.促进企业形成“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激发企业活力。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考虑一切的根本,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早就为人们普遍认同,这是古代“以人为本”的思想萌芽。企业在精神文化建设中,要承扬“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就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氛围。这就要求企业建设要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注重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最终实现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经营企业是“为了人”,为了满足人、满足社会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满足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企业建设“要靠人”,要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工作的积极性。例如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它首先是“以顾客为本”,高品质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在此基础上满足“以员工为本”的需求。“海尔的做法与国际企业的文化管理是一脉相承的,其成功的核心都是由于充分实现了对人的关注,对人的尊重,使管理回归以人为本。”

  2.承扬儒家道德传统,建立企业道德规范。

  中国员工生长在这块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几千年的国土,他们耳濡目染,对儒家文化并不陌生。“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着重强调了修身的奠基作用,表现了先做人再做事的崇尚道德与道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儒家文化中完备的道德传统是每个企业人应该继承发扬的,有助于企业高尚道德规范的形成。例如,唐山市燕南制锹有限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就把“孝悌、仁爱、诚信”传统美德作为了企业的道德规范。员工每天早晨读诵《弟子规》,晚上一起分享,互相交流思想、行动的成长。付长强董事长把“家文化”带入制锹厂,他教育员工从孝道开始。教育男员工在家里要做好儿子、丈夫、父亲的角色,教育女员工在家里要做好女儿、妻子、母亲的角色;教育员工在厂里要做好下属、同事、领导的角色,员工无论在家还是在厂里,都要落实“孝悌”美德。公司对内的“仁爱”表现在对公司员工及家属的关爱,厂子每月集体给员工过生日一次,让员工给父母购物卡表示感恩;每年春节公司领导给员工父母写慰问信,赠送600元慰问基金。公司还把仁爱推广到社会上,积极参加青海玉树的扶贫、资金支持2009年曹妃甸企业文化论坛的召开。公司以“诚信”待客户,紧守质量关,把燕南彩锹远销到海外。

  3.承扬道家“无为而治”的文化传统,形成企业自主化管理机制。

  老子告诉我们,“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无为,则无不治。”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企业领导人,一定不会让自己事无巨细管工作,整日忙的脚不着地。他会向祖先要智慧,让所有员工学习德行经典,并不断反省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这样员工就会自主地管理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负责,对产品负责,进而对企业负责。例如北京汇通汇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就以《弟子规》作为企业文化,收到了无为而治的管理效果。胡小林董事长努力在企业中落实推广《弟子规》。不但他自己本人洗心易行,完全变了一个样,而且带动公司所有员工反省提升自己,真正把《弟子规》落实到生活和工作中。短短几年时间,公司秩序井然,员工对人对客都充满爱心,员工对自己负责杜绝欺诈行为。胡小林董事长专心学习儒释道经典,并在全国讲座多场,受到大众的好评。公司员工董事长在一个样,董事长不在也一个样,企业出现无为而治的安定繁荣状态,形成了自主化管理机制。

  二、我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的有益影响

  思想影响行动,传统文化助力的精神文化必能推动物质文化的进步。企业文化以人为本,传统文化给企业带来高尚的企业道德、价值观念或企业精神,凝聚了人心、激励了干劲、规范了行为。企业精神之花开放的越灿烂,企业这棵大树结出的物质果实才更饱满。优美的环境、干净的厂房、先进的设备、高质的产品、销量和利润的上升及其员工学习、运动等场所的配置,都属于企业物质文化的果实。例如北京汇通汇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在落实传统文化的同时,公司业绩一路上升。公司2006年推动学习《弟子规》,仅4年公司销售业绩就相当于前10年的业绩。保定鑫华新锅炉有限公司员工学习传统文化后素质上升,厂区干净整齐,不用雇佣一个清洁工。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领航人。企业家应该像海尔企业的带头人张瑞敏那样,一方面从《道德经》、《论语》、等经典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一方面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科学管理模式,兼收并蓄并不断创新发展,最后形成企业特色文化,进军世界展现中国企业魅力。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能够带领员工读经修德,助力企业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健康成长!

  传统文化的精神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室内设计;天人合一;融合创新

  Abstract: the indoor design only constant embodies traditional culture spirit can have the lasting vitality. Confucian, Taoist thought and feng shui layout concept, garden culture, and the essenc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ior desig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nd how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spirit in the modern interior design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n full, and find ou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modern design ground, is the focus of this topic.

  Key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Interior design;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Fusion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 TU23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T2012-02(03)9045

  融

  00绪论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带动了室内设计的变革,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使现代设计更加层次化、多元化,科技进步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唤起人们意识的觉醒。因此,人们在追求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也更加关注精神层次的追求。不论是工作,亦或者是生活,我们大多数时间都会在室内空间中进行。因此,室内设计的文化精神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室内空间设计是继建筑设计之外对于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在展示丰富的文化精神的同时展示着人们的美学追求。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外来文化也开始在中国室内设计市

  场中崭露头角,国内许多室内设计作品在盲目的追随新鲜的外来文化的同时,传统意识形态也越来越淡薄,因此在多元化多层次的格局下在现代设计思维中将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成为一个重要的设计课题。

  1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

  室内空间设计是现代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体现文化精神理念,同时能够表现出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现代的设计思维大部分来源于对文化的理解与追求,因此,室内设计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必须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与追求。

  传统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内涵丰富多彩,它是中国人们智慧的结晶,它在囊括了文学、艺术、风俗、伦理、制度等内涵的同时,也以极大的包容力把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特点融合到一起。

  不可否认的是,在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不断的向其提供着新的生命与活力,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之下,中国室内设计不仅在内涵上越来越丰富,也使得风格不断的延续与传承。因此,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运用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一脉相承的情感纽带和不竭的动力源泉。

  2室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国人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发挥和体现,是中国人特有的哲学观和审美观的统一。张岱年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可概括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文化传承,融汇了道家、佛学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如此磅礴的文化底蕴。同时作为与建筑学息息相关的堪舆风水文化与景观园林文化,也影响到了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因为建筑、室内空间、景观园林是一体化的,都是传统文化精神影响下的设计。

  2.1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以孔孟哲学为主的思想主流文化,以仁作为核心的政治伦理精神,仁为善,为道,具有很高的人文主义价值。《系辞》讲“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即为仁者爱人。在仁的教化下,人们接受礼的观念,仁是思想,是儒家伦理精神和世界观人生观的体现,礼是伦理道德,等级尊卑精神。仁是思想,礼是核心,仁礼合一,因此这也是中华民族区别于西方国家文化的根本:重要伦理而淡于宗教。

  儒家思想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中和。中,为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哲学智慧的结晶;和,为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宇宙万物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中庸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大道也”,是人、自然以及社会的相处中要折中调和,以和为贵,至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生焉也就是达到中和的精神境界,也就达到了儒家思想的至高境界即内圣而外王、参天地而赞化育的哲学文化价值理念。在审美观中中和之美,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仁善相融都是古代艺术文化的不断追求。

  2.2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主要是以道法自然,即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另外讲求无为而治,守中致和等哲学理念。以道为核心,囊括了它的整个宇宙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认识论、辩证法等思想,对现代哲学思想及审美理念具有重要的影响。

  道家思想把一切归于道,何谓道?老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在《道德经》中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运行的法则,是万物变化的规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和谐统一才是万物之道。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法则,是规律;法,是气,是纽带;自然,是天地万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道法自然,天人和谐才是发展的根本。

  图1

  总之,相对儒家、道家思想,佛学思想讲求的是一种禅意,一种意境,因果报应,等哲学思想成为其人生观价值观的法则。佛学思想极大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在传统文化精神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相同之处特点最突出的便是天人合一的关系,如在图1中十字交叉线的位置就是人,生于天地之间,为中和之道,中和近乎仁,也就表达了“内圣而外王”的哲学思维。一竖表示天与地,也就是天地之和,人居中间,达到天人合一,也就是“参天地而赞化育”的境界。一横则是表达时间上的流逝和血脉的相承,同时也表达出人居于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应该寻求文化与设计的契合点,才能不断的继承创新我们的民族文化与设计。

  2.3堪舆风水学思想

  风水学,又称堪舆,是古人建筑选址、房屋布局的法则,经过数千年衍变,形成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主体的一种建筑选址、布局、营造、规划的方法,是一种地理选择与布局的艺术。传统堪舆风水学是人们对于地理自然的认知,是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体现,它是寻求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法则,风水学讲求“气”的存在,风是气的根源,是送气之本。空间中要有气的运行,才能藏风纳气,万物才能和谐运行发展。

  《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生万物的过程就是气运作的过程,记录了气态有孕育到发展、完善、终结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了阴阳的变化,五行的变化以及天人合一思想的变化。在建筑选址过程中寻求气的运行变化,“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风水学中认为背山面水,阴阳交汇之地为最佳场所,这样才能阴阳协调,藏风纳气,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传统意义上讲背山面水,阴阳交汇之处就是最佳的场所。如图2所示即为传统意义上讲的风水极佳之所。

  图2

  此外阴阳五行学说、先天(后天)八卦也是重要的风水学理论观念,五行相生相克,相互影响,在建筑及室内空间布局时,根据方位的生克变化来选择建筑布局,来追求最佳的生存环境。在古代建筑布局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的运用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在紫禁城建筑布局中就是充分运用了风水学中诸多理论方面的知识进行选址营建的。如图3所示,五行与五色同时与八卦、方位、四神兽等等都是紧密相连的。

  图3

  2.4园林文化

  园林文化对现代建筑及室内设计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园林文化不仅是天人合一思想最好的体现,也是道法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体现。造园文化追求的是一种文化意境,是传统文化哲学精神与审美追求的集结,既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形成一种“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艺术境界。

  园林文化已经逐渐走出来传统的造园方式的束缚,不仅追求其园林空间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同时也开始出现在室内空间之中,借助于传统的借景、框景、漏窗、亭台楼榭等等造园文化为现代设计提供设计思路。

  3传统文化精神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3.1室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室内设计的文化精神营造并不仅仅局限于在室内空间中运用传统纹样,挂些中国字画或者是使用明清家具等,而是整体空间的文化精神塑造。并且将传统文化中儒道家的中和思想以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学审美思想得到充分的运用到设计中。

  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样室内设计亦是如此,在室内空间设计中体现室内空间与室外环境的和谐关系,并且将自然环境引入到室内空间之中,构建出一幅“忘其美之所在,复又与美同在”的文化意境。在空间设计整体布局上要体现统一和谐的关系,空间陈设布局以及隔断等都需要与主题相融合。

  室内设计中要考虑到阴与阳,虚与实,曲与直等变化,设计中考虑到藏风纳气的需要,曲则有情的设计思维,充分的运用传统风水学的选址与布局原则,选择并设计最佳的室内空间环境。

  3.2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空间中应用可分为直接应用和间接引用,当室内空间确定了文化主题之后就可以根据文化意境进行直接引用和间接创新引用。一些传统的室内构件(如门、窗、隔扇、罩等)和家具以及装饰(如字画、工艺品、纹样等)可以直接应用在室内空间之中,起到隔断、装饰、连通、引导等效果,同时这些元素也可以通过创意设计的方式进行去繁就简、元素重构、提取重组等方案,从而进行间接引用。但是在引用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我们不可忽略整体空间文化精神的主题,也不要过度的引用各种元素及装饰符号。设计与运用要与主题相辅相成,不要打破原有的文化意境。

  3.3室内设计中传统园林文化的借鉴与融合

  传统园林文化思想具有很高的文化意境,无论是“虽由人作宛如天开”,还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亦或是“天人合一,融于自然却高于自然”的思想。园林文化所展示的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同时它的文化意境也与现代生态化设计,绿色设计理念相融合。在室内空间中与建筑装饰以及陈设布局相互环绕映衬,巧于因借。室内空间布局与室外环境想融为一体,体现出人工美与自然美,设计与文化的有机和谐,形成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总之,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室内设计中取之不尽的设计源泉,例如贝聿铭先后设计的两所建筑及室内设计: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一个是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设计(包括西方设计)共同结合的产物,它走的是一条民族化设计之路,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另一个是手笔之作,继承发展了香山饭店的设计思路,将传统元素进行演变并结合地域特征,既彰显出时代的文化特征又展示出独特的文化魅力,表1是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在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应用分析。

  表1设计中传统文化精神的应用分析

  香山饭店 苏州博物馆

  文化思维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儒家思想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地域特点

  建筑特征 黑白灰水墨意境,诗情画意,建筑空间园林化,色彩统一静态美,四合院建筑特点, 黑白灰水墨意境,几何造型,打破大屋顶结构,色彩统一动态美,徽派马头墙,苏州建筑地域特点

  园林文化 融情于景,曲径通幽,步移景异,四季厅设计,月亮门 园林式景观,以墙为纸,以石入画,八角凉亭,创意山水

  几何造型 天圆地方,黑白灰搭配,漏窗取景 天圆地方,黑白灰搭配,不规则形体

  。

  4结语

  根深才能叶茂,现代室内设计只有不断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精神,在设计与文化之间寻找契合点,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的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当中,这样才能形成具有民族性的现代设计作品,才能不断的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在现代化的今天传统文化要不断的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结合不断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是文化更加长远的发展,才能设计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1982,(01)

  [2]冯天喻,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03

  [2]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3]常大伟.合借透境及其它―小议香山饭店的室内设计.建筑学报,1994,(03)

  [4] 张轶.传统元素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应用[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5]万书元.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漫评.艺苑,2008-9-13

  作者简介:边哲(1972―)女,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系系主任 副教授 现韩国东西大学博士在读。研究方向:空间设计

  传统文化的精神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 形式化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化“守护”与“创新”的平衡

  文化是一条河,由“过去”经“现在”流向“未来”。每一代人都是通过传统文化的浸淫而开始了新的文化创造。所以对于传统文化,每一代人都肩负着两种使命――“守护”与“创新”。文化守护的目的是为了呈现文化的“个性”,我们常说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正是这个道理。而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会保持鲜活的生命力,才会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中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由此看来,人类的文化生活实践需要自觉处理好“守护”与“创新”的关系:没有守护,文化的创新就失去了目的与方向;而没有创新,文化就失去了前进的源头活水。我们需要在文化的“守护”与“创新”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与张力。正如在2014年时所指出的:“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如果抛弃了民族传统,就等于丢掉了根本,就等于割断了民族的精神命脉。

  今天我们弘扬传统文化,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让文化真正走向未来、拥有未来,即文化真正像一条河那样流动起来。既然文化弘扬的着眼点在于“未来”,那么我们就需要围绕民族文化的“未来”发展来布局谋篇,要在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中,始终保持一种对民族文化未来发展的使命感。我们不能仅仅拘泥于文化的一招一式,而更要关注文化发展的宏大叙事,即人文精神的承传。

  中国自改革开放至今,“文化热”一直伴随社会的脉搏跳动。这表明,当一个民族处于社会转型期时,必然会拨动文化的敏感神经。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表达中国价值,展示中国形象,这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所必须要担当的时代责任,更是我们今天弘扬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诉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中国自近代以来逐渐缺失的文化自信正日益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短板”,因而努力谋求“文化中国”的崛起就成了全体国人日趋紧迫的追求。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关于文化自觉的大力倡导,全社会对于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同志曾多次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注意纠正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

  使命感决定着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正是基于对民族文化未来发展的关注,我们今天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必须着眼于现代国民素质的提升,着眼于“文化中国”的建构。的确,通过一定形式作为载体来弘扬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人类现代化的触角在不断侵蚀着传统文化的领地,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文化的内涵要通过特定的文化形式来表达,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常常是相互映衬的,文化的表达形式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洗礼之后慢慢沉淀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就是与其文化背景的不可分割性。文化要为人所用,寄托人文情怀,抒发胸中意气。

  在今天的社会文化实践中,我们更要关注当下的传统文化热是否真正触及了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实质,是否真正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一般而言,文化的形式要自觉为文化的内容服务,如果忽略了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忽略了对贯穿其中的人文精神的追求,就必然会走入歧途,背离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初衷。文化是活的,不能做简单的固化处理,更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对其内涵的承传。鉴于此,我们必须对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有清醒的认识,并自觉予以纠正。

  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在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中有诸多表现。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对于为何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这一问题,依旧缺少价值观层面的自觉,并且常常以某种实用心态去面对传统文化。这样一来,传统文化的有机性就会受到破坏,其所承载的人文内涵也无形中被淡化和消解了。

  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首先表现为过于强调传统文化的符号性。例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出一些最基本的元素符号加以分类,并运用动漫、影视以及网络等现代电子技术手段进行视觉转换和传播,当传统文化的某一要素被夸张放大时,传统文化的系统性、完整性也被肢解了。比如追求传统文化宣传的口号化表达,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则空洞无物,甚至曲解了传统文化。再如一些学校举行的“入学礼”,正衣冠、拜孔子、诵经典、点朱砂等,让学习传统文化沦为了作秀,让接受者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根本不了解这些仪式和形式背后的人文意义。

  其次,刻意凸显传统文化的工具性价值。这往往表现为与文化无涉、充满了虚荣与浮躁的商业行为。一些地方将其所办的针对儿童或企业高管的国学班办成了“敛财班”,明显背离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初衷,更谈不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一些教材中,把文学作品知识化、技术化的倾向也比较明显,诗文的审美意义常常被遮蔽了。

  再次,将弘扬传统文化简单理解为“回到过去”。一些人不顾现时代的文明发展与呼唤,把传统文化神秘化、复古化,甚至变相传播封建迷信。借近年来的传统文化热之机,有的人用种种封建迷信活动来预测一个人、家庭和企业的未来命运,以“信息咨询、社会服务”为幌子,假借科学之名招摇撞骗,败坏了传统文化的名声。

  最后,借弘扬传统文化之名,搞一些形式主义的政绩工程。一些地方官员违背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把“弘扬”变成了“命令”,动辄斥资几亿、几十亿修建奢华的学堂、会馆、传统文化园,看似富丽堂皇,实则华而不实。与之相对,四周的民居建筑简陋杂乱,道路破旧拥堵,与党和国家强调的民生理念背道而驰。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花巨资兴建一座座牌楼、古镇等“仿古”建筑,但有一些都是粗制滥造,与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古建筑相比,难说有任何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更没有承载任何有价值的文化信息。

  文化建设不能止于碎片,我们今天的传统文化教育更不应出现无序而支离破碎的局面。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不能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热闹,而不去触及民众的精神世界。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力量在于人民的“承认”并身体力行,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

  探求人文精神的中国表达

  如何有效克服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使全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步入健康的轨道,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话题。对于此,曾说过:“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主要强调了三点:其一,弘扬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人类的文明之火生生不息,其根本在于创造与创新。文化只有在创造与创新中,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否定和突破,实现文化的转化与发展,萌生出走向未来并拥有未来的力量。传统文化根本在“传”,而“传”的过程亦是对自身文化否定与选择的过程,即扬弃旧的文化元素而壮大新的文化元素。其二,在当代,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在“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全球化背景下展开的,因此需要我们既立足本国又要面向世界。人类自全球化的序幕拉开以来,便进入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状态,不同文化形态之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关起门来独自设计自己的文化图景,而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勇于面对“他者文化”,既要“各美其美”,也要“美人之美”,真正实现文化的互惠共赢。其三,我们要注重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切出发,注重发掘“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如果说“民族性”让文化富有魅力,那么“时代性”则会让文化赢得未来。所以,我们要善于从自身的传统文化中去发掘体现人类文化共性价值的元素,为世界文化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即创造出“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

  弘扬传统文化必须注重对人文精神的承传。人文精神关涉到文化价值,因此是文化的本质与核心。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人文精神又常常是对于该传统更加凝练的表达。什么是人文精神?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说,人文精神集中表现了对人的尊严以及对人的价值和命运的关切,这是一种为了人、关注人、理解人、把人当成人的思想情怀。倡导人文精神就是要求我们要在目的层面关心人的发展。社会在变,时代在变,但是有恒久价值的人文精神却不会变。今天的中国社会提出要“以人为本”,这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当代人文精神的中国表达。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可以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表达,《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浓缩了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价值诉求,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可以说是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经典表达之一。它要求人们在通晓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前提下,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既要懂得顺应天道,还要懂得承载包容,最终达到顺天应人的人生境界。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认真领悟先人的思想,并进一步从这些优秀的人文传统中生发出与时代相契合的价值关怀。今天,党中央提出要努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时代阐释。文化不是无源之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客观上无疑构成了今天我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现实文化实践中彰显出当代中国文化的特色与魅力。

  另外,弘扬传统文化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在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中,文化往往是变化最为缓慢的部分,因此我们不能急功近利、操之过急,尤其要注意克服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传承我们的“国粹”,既不能板起面孔做“老学究”,也不能“热衷于形式”而昙花一现。开放、学习、包容,这是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发展的应有环境,我们要努力去营造这种环境。在全球化时代,人类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需要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中国应成为新的文化规则与文明形式的创新者。我们要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切不可一味以传统文化的形式盲目“抵制”或“拒绝”外来文化,这往往容易落入文化保守主义的泥沼。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文化创新,一定要平心静气,坚守文化自信。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从世界舞台的边缘重新步入中心,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可以预见,我们不但在经济上能够做到这一点,在文化上同样可以做得更加精彩。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让古老的中华文明重新焕发生机,以崭新的文化姿态走向世界。

  (作者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4年9月24日。

  ②:《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6年5月18日。

  传统文化的精神篇4

  和尚中的和谐精神等四个方面。我们应该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整体精神与生态和谐、自强精神与开拓创新、崇德精神与高尚情操、和谐精神与团结协作,使中国优秀文化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得到不断发展,以适应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257-02

  一、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意旨

  “精神”,在现代汉语中有“宗旨”的意思,文化的基本精神乃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是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观点”。它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如社会器物、制度、行为、观念等而言的。张岱年先生认为,文化的基本精神必须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为大多数人民所接受领会,对于广大人民具有熏陶作用;二是具有激励进步、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是中华民族特定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内在特质的基本风貌。

  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

  1.天人合一的整体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从源头上,就把宇宙看做一个整体,强调自然和社会的统一性。《周易大传》在本体论上主张“太极阴阳论”,认为太极是天地的根源,天地是万物的根源,认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肯定了人类是万物发展的产物,是万物的一部分。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天人合一观认为人和天地组成了一个统一体,他们应该加以协调,而不能互相取代。人的生活必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协调,人的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这种思想体现了深刻的哲学世界观和价值观。

  2.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体运行,永无止境,君子要效法天,也应自强不息,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虽屡屡碰壁,仍“知其不可而为之”。老子说:“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墨子也认为,国家的安危治乱、个人的荣辱富贵,都取决于人们自己的努力。中华民族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历史过程中,从来都没有被艰难险阻所吓倒,反而越是艰险越向前,百折不挠,越挫越勇。正如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所列举的:“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他本人在惨遭宫刑之后,忍辱负重,写成了千古名著《史记》。

  3.人格修养的崇德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言,其次有立功。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一个完美的人应该做到立德、立言、立功,而“德”是居首位的。孔子曾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德的核心问题是“仁”。“仁”是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古代先哲崇尚气节,重视情操,强调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要求。孔子主张“义以为上”,即道德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具有内在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主导。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求“唯义所在”。他们认为精神境界的升华,理想人格的实现,都离不开个体道德修养。人格修养被认为是立身处世,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把修身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各家各派都提出对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如“慎独”、“自省”、“静坐”等等。

  4.贵和尚中的和谐精神。“和”是一个有着丰富而深刻内涵的范畴。中国思想史上对“和”作了界定:“和”是多样性的统一,万事万物都有着内部固有的和谐,整个世界是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和”是事物生成的原因,也是万物兴旺发达、社会吉祥幸福的原因。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礼之运用,贵在能和。“和”与“同”在中国文化中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和”是众多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同”是简单的同一。与“贵和”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是“尚中”。“和”是一种状态、一种理想,而达到“和”的手段和途径则是“持中”。这个“中”,是说凡事都有一个恰当的“度”,即做事应恰如其分,反对“过”与“不及”。孔子主张“执两用中”、“过犹不及”。《尚书》云:“士制百姓于刑之中”,就是说执行刑罚要不偏不倚,合乎标准。孔子也认为作为标准的“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他说:“君子之中庸,君子而时中。”

  三、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目的是要“推陈出新”,是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进行文化创新,赋予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以现代内涵,注人新的时代精神,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这是我们当代人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

  1.整体精神与生态和谐。天人合一整体观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最根本的一条,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天人合一整体观的提出,体现了传统中国人试图辩证地认识人自身与其所在的宇宙自然即主体与客体的整体关系,努力寻求对自我命运的主动掌握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独特而深刻的文化思考与探索。这种整体观与西方的“克服自然”、“战胜自然”有很大区别,已越来越被当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所重视。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整体精神,可以帮助今天的人们牢固树立环保意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活和工作中自觉维护生态平衡,保护野生动植物,从而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保证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自强精神与开拓创新。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开拓前进的精神支柱。千百年来,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已化为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舍生忘死的英雄主义情怀,化为对国家事业的强烈关注,深深地融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中。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全球经济市场的形成,竞争的程度日趋激烈,其中的优胜劣汰不仅属于个体,同时也属于民族和国家。培育人们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培育人们的创造力、实践力是当前我们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通过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宣传,号召人们打破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旧观念,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开拓进取,变革创新,积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只有坚持胜不骄,败不馁的自强不息精神才能创造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的未来,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崇德精神与高尚情操。传统道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突出个人的内在修养,意欲通过个人的内在修养达到道德的完善。这种强烈的道德观念及其理论筑就了中华民族价值意识形态的坚实内核,塑造了无数正直,有气节、刚正不屈的“民族的脊梁”。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发挥传统文化的思维导向作用,批判继承君子人格中合理的东西,强化人们的道德意识,使人们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利益关系上,能够以他人为重,以集体为怀,以国为上。同时,把个人修养与热爱祖国、建设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中国传统道德所推崇的“浩然正气”改造为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心,改造为共产党人所应具备的革命气节和高尚情操,从而实现对传统气节理论的提升和超越。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提倡对于我们克服现代化实施所带来的道德迷惘、精神颓废、文化沉沦等副作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4.和谐精神与团结协作。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和为贵”的思想早已为全民族所普遍认同,一切以大局为重、一切以社会的和谐安宁为重。在现代社会,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政权以后,内政外交方面也非常强调一个“和”字。在处理国家间关系上,周恩来总理曾代表国家提出过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民族政策上,强调民族团结、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在国家的统一问题上,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则更是“和”的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传统和谐精神的继承,使我们能够团结协作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方面,它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国家经济的腾飞;在政治方面,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文化方面,它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也有利于我们合理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以更好地推动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应该指出,历史的实际情况是非常复杂的,许多思想观念的含义也不是单纯的,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是双重的,但这些情况都没有降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价值,它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国家的富强和兴盛,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积极影响是主导方面。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 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 钟明善,朱正威.中国传统文化精义[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传统文化的精神篇5

  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艺术,才能更好地在人类文明中以特有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传统文化艺术是民族的脊梁,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富而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的民族,是一个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影响力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世界艺术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尤其是贯穿其中的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在世界文化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极大了丰富了世界文化艺术的内涵,我国古老文明灿烂悠久的文化艺术在世界先进文化艺术氛围的影响下,也将传递民族强烈的道德、情绪感染力及传统文化艺术价值,就此,本文就如何更好的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做一探索。

  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

  文化是艺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它赋予艺术神奇而特殊的魅力,艺术是文化外在的表现形式,它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并将文化的深厚底蕴得以更好地发扬。这种文化与艺术在相互促进和相互交融、升华中不断形成了文化特有的艺术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绝不仅仅是指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拥有的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和作品,而主要是指贯穿于我国文化艺术传统中的那种极富感染力的艺术精神。艺术精神指的是在古代文化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心理模式,它超越于儒、道、释不同文化体系之上,深藏于整个文化传统的深层结构之中,左右了中国古人几千年的精神风貌。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价值传承并发扬光大,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和丰富世界文化艺术做出贡献。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价值

  1.文化中的艺术精神对人们的道德、情感、人格都有积极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中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而传统文化艺术在陶冶人们的性情、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完善人格方面都有积极作用。经过对文化艺术理论的提升和认识的自觉,渗透于社会、人生的各个领域,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更主要地体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判断、个人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思考、对完善人格的追求乃至对为人处世的态度方法的把握与运用等等。

  2.文化中的艺术精神指导着人们的艺术实践活动。艺术精神的养成是离不开艺术实创作和欣赏,但艺术精神高于艺术创作和欣赏,并在发展中不断的指导着艺术实践活动。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反映了人们对人生的理解与追求,是人们内心情感的直接表现。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了人们的艺术修养和高尚的艺术欣赏趣味,文化艺术精神不断提升,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提高了人们的创造灵感、欣赏水平,对人们参与实践活动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三、如何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

  在当代多元文化形式并存的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展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并能够对中国本土文化艺术精神有很好的领会与把握,同时,能够发展出一种较为有效的艺术方式并提炼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最重要的精神,将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传承并发扬,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1.加强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普及。当今世界文化艺术多元化趋势明显,我们唯有高擎中华艺术文化的大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加强文化艺术教育,尤其是加强对各级各类续续的文化艺术教育,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形态之一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并加强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力度,主要是艺术欣赏、艺术审美的教育。

  2.增强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认同是共有的信仰和情感,是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的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对文化的认同包括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道德风俗、生活方式、语言文字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从传统文化艺术中去吸取养料,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内容大量地存在于中国的文化艺术作品中,我们要多欣赏和品位传统文化艺术,在增强文化艺术认同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民俗等多方面资源,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文化艺术精神等,了解并践行中华民族的良好文化艺术形式,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

  传统文化的精神篇6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点;基本精神;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1-0091-06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它历经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深融入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成为影响社会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的强大力量。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冲击。在此形势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基本精神,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斯实民族主义之根柢、源泉也。”[1]中华民族正是有“国民独具之特质”和“独立之精神”的伟大民族。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中唯一一种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既继承了前代宝贵的文化遗产,又吸收了异族文化的优势因子,还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创新,因而其不仅具有了丰富内涵,还保持着显著特点,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灿烂的明珠。从内涵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天人合一的根本指向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指向和基本特色。“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溯源于商代的占卜。《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2]641殷人把神看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万事求卜。西周时期,人们认为天保佑民众,因而把九类大法赐给禹,安排人伦规范。春秋时期的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3]1140-1141这反映出天人遵循同一法则的思想。战国时期的孟子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4] 126他认为人性是天赋的,所以知性便能知天。《周易·文言》提出“与天地合德”的思想:“‘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5] 143该思想强调人类道德要与自然界规律协调发展。汉代的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6]的观点,认为人是天的派生,人事与自然规律相似,故而天人可以相互感应。宋明时期,“天人合一”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文化思潮,几乎为各派思想家所接受。张载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曰:“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7],他明确指出“诚”、“明”境界的获得,来自于天道与人性的统一;他还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8] 62的著名观点,认为人和天协调发展是最高理想。正如佛教所说的“依正不二”,即“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法界同融”。王阳明关于“夫人者,天地之心,本吾一体也者”[9]的泛爱万物思想,既是人性的自然表露,也是人类最高的伦理情感,是人对天地万物的一种责任意识,达到了儒家天人观的最高成就。道家的老子则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0]。庄子主张通过“心斋”、“坐忘”、“静生”、“寡欲”达到“与道共冥”,强调人和自然不相违背。

  (二)伦理道德的主体地位

  崇尚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素以人文为本位,伦理道德受到特别的重视和提倡,形成了特有的崇仁尚义、重义轻利的非实利主义风格,传统文化也被称为“崇德”型文化。长期以来,它被作为调和人际关系的准绳和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文化崇尚的是道德实践,而不是道德理论。正所谓“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一个只会夸夸其谈而没有德行的人是为世人所不齿的。伦理道德在中国的威力之强大、影响之深远,是其他民族所不能及的。如果说长期以来欧洲曾经是神学统治的天下,中国则是伦理道德主宰的世界。[11]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无一不是崇尚道德的。儒家创始人孔子用“仁”和“礼”来阐释伦理道德,提出“仁者爱人”[12] 41,并指出达到“仁”须有“恭、宽、信、敏、惠”等五种品德[12] 53,还提出了“为政以德”[12] 18、“节用而爱人”[12] 17的政治思想,指出“礼”是体现“仁”的社会制度或行为准则。孟子认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4] 78,还用“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4] 88来阐释伦理道德。董仲舒倡导的“三纲”、“五常”,朱熹提出的“格物穷理”,王守仁提倡的“致良知”也都是对伦理道德学说的进一步发展。佛教也强调扬善惩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佛教的道德伦理基石,它要求人们做到“五戒、十善”。道家主张的“无为”、“绝圣”、以“道”为核心的宇宙本原论,墨家提倡的“尚贤”也包含着浓厚的崇德思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2月第29卷第1期张红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当代传承(三)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本位和家国一体制,形成了“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群体本位价值观。儒家以“孝”、“忠”、“节”三个德目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要求人们以家族利益、社会利益等群体利益为重。这种思想推演到人己关系上,就是要求人们做到“自卑而尊人”[13]。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4] 123同时,他还要求人们在处理相互关系时遵循先人后己的原则。孟子进而提出了仁、义、礼、智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还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5]16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共同准则。董仲舒则主张对体现群体利益的道义的追求高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指出如此人生才能获得高度和谐和最终满足。程朱理学把群体本位思想发展到了极端,要求人们限制个人私欲,维护封建宗族和社会利益,以求得社会安定,群体和谐。在程朱看来,达到“仁”的根本途径是去私欲,即去私为公,去利存义。“二程”说:“灭私欲则天理明矣。”[16]朱熹指出:“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17]墨家也讲“爱无差等”的群体意识。墨子要将以“义”为原则的仁爱精神普被天下,最终求得社会和谐。在实践上,墨家主张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即使“赴火蹈刀”,也能“死不旋踵”。道家宣扬的“心斋”、“寡欲”、“静生”,佛教倡导的“慈悲喜舍”、“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也明显地表现出“重群体、倡协同”的思想特点。

  (四)境界提升的人生追求

  所谓人生境界是指人们通过接受道德教育和进行道德修养所达到的道德程度和情操水平,是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追求。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通过修善人格,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12] 17的人生境界,而且特别强调要“治国”,就必须先“修身”。近代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在《论人生中底境界》一书中根据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觉解程度将人生境界划分为四种:“自然境界”是最低层次的精神境界,指人处在蒙昧状态,不知道或者不大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有什么意义;“功利境界”是指人心胸狭隘,做事只知道对自己的功利意义;“道德境界”是指人的行为是为社会利益做事,事事讲道德;“天地境界”是指人心目中有宇宙的整体,为宇宙利益做事,是自觉的天民(圣人),与宇宙同一,是一种最高的境界。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人们通过“慎独”、“自省”、“养心”等方式来加强自我修养,脱离“功利境界”而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孔子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2] 29他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2] 27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崇高的人生境界。通过人们的义利观可以透视其精神境界。因而《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4] 63董仲舒说:“夫仁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18]373张载的“乾称父,坤称母”[8] 320、“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8] 376则进一步阐述了人与宇宙同一的最高人生境界。而道家认为,成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真人”是人生最高境界;佛教认为通过“道”超越“生死轮回”的“涅槃”是人生最高境界,要求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达到“化人间为庄严净土,变地狱为极乐世界”的目的,并提出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口号,表现出了其积极的入世态度和牺牲精神。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铸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价值信仰、精神品质,使它们“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19],激励着整个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很多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基本精神做过精辟概括,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传统,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不同,但强烈的民族独立意识、民族忧患意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都是爱国主义的真实写照,一直激励着无数炎黄子孙。春秋时期的孔子周游列国、著书立说,以求鼓励人们为国家、民族而奋斗。战国时期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救国壮志,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明清之际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 都表达了中华民族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而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孙中山的“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表达了近代仁人志士救民族于危亡的大无畏精神,从而赋予爱国主义以新内涵。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华民族又以大公无私的雷锋精神、铁人精神、航天精神等诠释着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中华民族在不同时期为捍卫祖国的独立和尊严所表现出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使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升华。

  (二)民为邦本的政治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虽是一种具有强烈等级观念的文化,但这丝毫不能掩饰其中浓厚的“民为邦本”思想。早在夏初,人们就已注意到民众是护卫邦国的力量,商周统治者认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20] 242,因而有了“重我民”、“施实德于民”[20]235、“罔不惟民之承保”、“视民利用迁”的为政之道。[20]236孔子的“仁学”也以“爱人”为核心内容,而“大畏民志,此谓知本”[21] 后来被概括成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20] 227的民本思想。孔子还要求统治者实行“庶民”、“富民”、“教民”政策。孟子进一步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 133的理念,明确表达了民众比国家、君主还重要的思想。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22]。韩非子认为“闻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23]15。因此,《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24]这就形象地阐明了民是万世之本,只有行仁政,才能符合天意民心的道理。近代思想家继承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传统,在康有为所描绘的大同世界里,人们仍能看到“民为邦本”思想的光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更是直接继承了孔子的民本思想。而“为人民服务”、“人民民主”、“以人为本”思想则是“民为邦本”思想在现代条件下的体现。

  (三)刚健自强的进取意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语出《周易·乾》,指天体运行是没有终止的,君子也应该效法天,自强不息。这是人们应对困难的基本原则,也是积极人生态度的理论概括。自强不息的精神,强调每个人都要有独立意志,此正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礼记·儒行》亦提倡“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2] 659的不屈精神。孔子为宣传其思想而周游列国,虽屡屡碰壁,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3]15。孟子也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 90进一步明确了“自强不息”精神的评价标准。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说:“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不畏艰险、奋发图强的精神状态。欧阳修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王安石的“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则是对这种艰苦奋斗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而此“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也是古往今来亿万炎黄子孙所追求的人生态度。

  (四)厚德载物的宽厚胸怀

  “厚德载物”语出《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主要指用宽厚的品德包容万物,着重强调具有宽厚而良好品德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在历史上,中国各民族的大融合、佛教文化的传入、儒道佛三教融汇成宋明理学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海纳百川,具有无限融合力的证明。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们厚德载物品格的培养。《论语·学而》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12]17要求年轻人具有仁厚的品德。《大学》也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2] 1当普天下皆有宽厚品德,那么社会便会和谐有序,异族也将熄灭战火,和睦相处。《周易·系辞下》云:“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5]202说明研究事物的规律是为了实用,实际运用是为了道德的提升,道德提升就会对变化有深入的了解,体现“厚德”的重要性。厚德载物的思想与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紧密联系,厚德载物体现的是一种博大胸怀与宽容精神,是在坚持自我主体的前提下,兼容事物的多样性,是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宏大气魄。

  (五)崇德重义的传统情操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浓厚的崇德重义思想。春秋时期的叔孙豹认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3] 1001一个完美的人应该做到立德、立功、立言,而“德”居首位。孔子曾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2] 47“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2] 18他要求人们要崇尚气节,重视情操,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要求。孔子还用“义之与比”,“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4] 39来表达其义利观。孟子则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精神,要求人们“唯义所在”。董仲舒用“夫仁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18]373来概括道德修养原则。司马迁也提出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的名言,此都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贱功利、崇仁义”的思想。它认为精神境界的升华,理想人格的实现,都离不开个体道德修养,而人格修养又被认为是立身处世、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正如《大学》所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把修身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因而各派学者还提出了如“慎独”、“自省”、“养心”、“静生”等修身的理论和方法。

  (六)贵公贱私的牺牲精神

  孔子的“仁爱”之说,孟子的大丈夫精神,范仲淹的忧乐观和文天祥的生死观等,都蕴涵着贵公贱私的牺牲精神。古往今来,仁人志士都以此牺牲精神来处理群己关系和人己关系。儒家伦理思想要求人们做到“自卑而尊人”[18]373,具体表现在“仁爱”、“推己至人”的思想中。孔子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25]。为了实行仁德,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决不苟且偷生。在人际交往中,他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4] 65的礼让原则。孟子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5]16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董仲舒则提出“以仁安人,以义正我”[26]的思想。虽然“贵公贱私”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个人利益,但正是在此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才培育出了一代代为了民族和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乃至舍生取义的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从先秦到明清,从君王到平民,在中华文明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闪耀着他们为国捐躯的身影。这也正是“贵公贱私”精神的意义之所在。

  (七)尚中贵和的思维模式

  “尚中贵和”是中华文化的传统思维模式。“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中国古代最高的价值。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12] 18他认为礼之运用,贵在和谐。而“和”与“同”是两个概念。故“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2] 44。《国语·郑语》载:“天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认为“和”是不同事物组合在一起达到的最佳状态,它有利于孕育出新事物。而“同”是相同事物的叠加。正所谓“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 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3]1126因而古人欣赏阴阳调和之美,喜好“和五音得美乐,和六律得美音”之佳境。所以,《老子·四十二章》中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与“贵和”联系在一起的是“尚中”。“和”是一种理想状态,而达到“和”的手段和途径则是“持中”。“持中”是说凡事都有一个恰当的“度”,处理事情要合乎这个“度”,反对“过”与“不及”。孔子主张“执两用中”、“中立不依”。《尚书·吕刑》云:“士制百姓于刑之中”、“惟良折狱,罔非在中”、“明启刑书,胥相占,咸庶中正”[20]277-278,即执行刑罚要不偏不倚,合乎标准。作为标准的“中”也是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2]630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以道制欲的自律精神、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经世致用的责任意识等,在此不再详述。它们不仅对中国历史前进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也为中国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我们应抓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予以继承和弘扬。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当代传承

  当前,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们面临着诸多危机和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对解决这些危机和问题具有重要启示。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一)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然而,工业化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产品和舒适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世界性问题,如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能源危机严重,核威胁不断升级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上述危机愈加明显,严重破坏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在此情况下,各国学者纷纷探求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等思想为人们解决上述问题,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同时,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日趋频繁,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走出国门,频繁地穿梭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俨然成了“世界公民”,住进了同一个“地球村”。另外,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为了在和谐的氛围中通力合作,完成既定任务,不得不淡化自己原有的文化信条、国家意识和民族感情,融合不同文化形态。而西方发达国家抓住全球化机遇,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和腐朽生活方式,企图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腐蚀中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在此情况下,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重新唤起广大国民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感情,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刚健自强”、“贵公贱私”、“以道制欲”精神抵制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是成功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

  (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许多方面还很落后。在此情况下,要想在21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中华民族必须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扬“不畏艰险,奋发图强”的优良作风,同心协力,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具体说,一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应继承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的民本主义思想、“贵功贱私”的奉献精神和“经世致用”的责任意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真正担当起领导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历史重任。二是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平稳定的环境,因而应继承传统文化中 “尚中贵和”、“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精神和思想,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客观要求。三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实现科学发展。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因而应继承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民为邦本”等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不断推进“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三)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西方不良思想的影响,出现了价值观功利化、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现象。而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诸多优秀精神,对加强国民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崇德重义”、“以道制欲”和“贵公贱私”的精神,不断加强对中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政治品格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第二,继承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和“不畏艰险,奋发图强”的奋斗精神,以新时代的雷锋精神、铁人精神、航天精神号召广大人民群众从国情出发,立足实际,不断提高人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能力。第三,继承中华文化中重视道德修养的优良传统,借鉴“慎独”、“自省”、“养心”等修身的理论和方法,引导人们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不断提升精神境界。第四,吸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思想,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学习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点和长处,在多元文化态势中谋求中华民族的发展。

  总之,在21世纪的今天,应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从容应对全球化带来的诸多挑战,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9:6.

  [2] 四书五经·礼记[M].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1.

  [3] 四书五经·左传[M].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1.

  [4] 四书五经·孟子 [M].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1.

  [5] 四书五经·周易 [M].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1.

  [6] 钟肇.春秋繁露校释·卷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651.

  [7] 张载.正蒙·乾称[M].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65.

  [8] 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9] 王阳明.阳明传习录: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78.

  [10] 老子·二十五章[M].陈鼓应,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52.

  [11] 王锦贵.试论中国传统文化若干特点(上)[J].阴山学刊,2002,15(3):43-44.

  [12] 四书五经·论语[M]. 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1.

  [13] 杨天宇.礼记译注·曲礼上第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4.

  [14] 杨伯峻.论语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5] 杨伯峻.孟子译注·梁惠王章句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6] 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二十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69.

  [17] 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6:225.

  [18] 王遽常.中国历代思想家传记汇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19] 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江泽民. 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1.

  [20] 四书五经·尚书[M].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1.

  [21] 四书五经·大学 [M].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1:2.

  [22] 孙享林.李聃道德经更正[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0.

  [23] 国故整理组.诸子集成: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4.

  [24] 王先谦.荀子集解·王制[M].北京:中华书局,1998:152-153.

  [25] 论语·卫灵公·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508.

  传统文化的精神篇7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基本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它是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或者说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观念或文化传统,它必须具有两个不可或缺的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感染熏陶了大多数人民,为他们所认同所接受,成为他们的基本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二是具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必须具有这两方面的特点,才可以称为文化的基本精神。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作如下归纳:

  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做出明确表述的是《易经》。《易传》对此作了经典性表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生之谓易”、“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顺乎人”,这里的意思是说,人格气质与生命精神应当效法健动有力、运行不止的天体,人必须发挥自我能动性,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孔子是极力提倡有为并身体力行的思想家。他一生奔波,幻想以周礼匡扶乱世,“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结果是“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对“饱食终曰,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投以极度的蔑视。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认为无论在乱世还是在太平盛世,都需要自强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它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几千年来这种精神已经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国人的血液中,深深地影响着、激励着古往今来的中华儿女不断地奋发图强。近代以来,多少志士仁人为了抵御外辱、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出坚强不息、奋发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也还是这种精神,鼓舞着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是我们在新时代条件下更加需要发扬的精神。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体现,那就是积极否定、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礼记?大学》中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也肯定“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中国历史上每当“积弊日久”时总会有或改革、或革命的运动,为清除积弊而变规变法。北宋时的王安石变法,清末的康梁维新,都是这种革新精神的体现。

  二、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传统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了一种中正、中和、均衡、和合、协调的特征。但是,和谐不是消灭矛盾差别,而是在承认有矛盾有差别基础上的和谐,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是多样性的统一。中国传统的贵和尚中、和而不同思想,表现在中国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譬如,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社会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等等。当然,这种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毕竟是传统的和谐思想,它产生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里,强调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种和谐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和谐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和”,指不同事物之间的搭配、融合、平衡达到最为圆满程度的一种状态。例如音乐,五音的高低疾缓臻于完美,就称为和;又如饮食,五味的多寡浓淡搭配得宜,也称为和;又如身体,阴阳之气平衡饱满,也称为和;又如德行,处事不刚不柔曰和,为古代五德之一。可见此种和的境界有三个特点:第一,它是一种至善的状态;第二,它是由不同事物之间构成的一种完美的关系;第三,这多种事物在和合的关系中保持着原有的个性,而不必舍弃个性,一刀切成一堆齐刷刷的火柴棍儿。和而不同,“和”异于“同”之处,就在于它保留了其中每一种事物的个别属性。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乃在最能调和,使冲突之各方兼容并包,共存并处,相互调济。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社会秩序的作用,贵在使社会和谐。”大家都认为和谐最好,这在中华文化中处处可见。例如一个家庭要做到“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讲“和气生财”;搞政治要求“政通人和”;做事业要“和衷共济”、“内和外顺”;与人相处要“和以处众”;对外关系要“协和万邦”。总而言之,方方面面都要追求和谐。可见和谐是中国人的普遍要求,极其深入人心。

  程思远把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和谐与统一的特点界定为“中华和合文化”,并认为“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运用和合概念与和合文化研究自然界的生成和人的生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人的身心统一规律和养生之道的文化传统”。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之―和主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整体系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持中贵和思想植根于农业经济,表现出一种“静态”特征:重视自然,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每个人内心的和谐等。它与西方文化中重视分裂对抗形成了鲜明对照。西方文化反映了商业文明,只有唯利是图、竞争、对抗,才能发家致富,才能取得个人生存发展的权利。

  这种主张和谐,持中贵和的思想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自然也是双重的:其积极方面是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但不可否认,这种思想压抑了人们的斗争精神,使人们缺乏西方人那种竞争、进取精神,这对社会发展也带来了不少不利影响。

  三、以义为上、注重伦理的道德主义情怀

  追求义利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基本的价值思想。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早期发展中,就出现了“义利之辨”的讨论。“义”代表了仁义道德,“利”代表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物质利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前者与后者是公利与私利、他利与自利的关系。孔子主张“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要求人们在追逐利益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义”,即自己取利的行为是否是道义的。人们通常认为儒家的义利观,仅仅注重人的精神道德提升而忽视或压制人的物质利益,因此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这是没有了解到儒家的精义,其实儒家思想中并没有否定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还积极提倡对于财富的追求。 它更进一步地提出了解决在现实中义利关系问题相互矛盾的方案。首先,在个人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相互冲突的情况下,要顾全大局。其次,对物质利益的获取要在社会道义和规范的约束下有秩序地进行。最后,要把从社会来的财富,再反馈到社会中去。这些对于今天抵制利己主义思潮,净化社会风气,提升全民道德水平,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客观上刺激了人们的求利欲望,同时“商品拜物教”和“金钱至上”的思想也大量地在人的思想中存在着。“以义为重”的义利观对由利益欲、享受欲急剧造成的道德滑坡、人格丢失等一些丑恶、阴暗、卑鄙的社会现象无疑是一剂良方。如今,在发展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经济现代化建设中,树立见利思义、义利并重的观念,按照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通过公平竞争来从事市场经济活动。正确处理社会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反对一切不顾道义的自私自利行为。以义为重的义利观不仅促进经济行为的扩张,而且也有利于高尚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当然,在义利统一的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正统儒家思想一直占主导地位,所以重义轻利甚至尚义反利的思想也一直是一个传统。这一传统一方面维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延续,缔造了中国人以道德为上,重气节、重人格的民族性格;另一方面,也有压抑人的欲望,扭曲人性的弊端。对于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这一“反利”传统,无疑又是我们今天所应该批判和否定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说法,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叫作“崇德”型文化。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质。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父是家君,君是国父,家国一体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最深层。这种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是形成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倡道德的根本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倡道德的特色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它有利于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和谐,有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另―方面,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原则,又是建立在以家庭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和宗法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结构上的。因此,它特别强调家长的权威,强调子女对父母、妻对于夫,家庭成员对于家长的绝对服从关系。把这种家长制扩大到社会生活中就是君主专制,君主具有绝对权威。因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民主思想的发展。同时由于以家庭和社会为单位,个人的权利容易被忽视,容易压抑个人的自我意识,不利于个人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四、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人本主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个性,也当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在中国文化中有两层指意:一是在人与神的关系上体现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格肯认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轻神重人的根本态度;二是在人民与统治者的关系上“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社会观和朴素民主观。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也就是说,神本主义在中国不占统治地位,而人本主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自古以来就重视以民为本。早在殷商时期,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成为早期民本论的代表。从此以后,重民思想就一直没有中断过。可以说,从先秦一直到汉代的陆贾、贾谊、王符、仲长统,到隋唐的王通、韩愈、柳宗元,到宋元的李觏、张载、范仲淹,到明清之际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都对民本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其中,黄宗羲的民本思想达到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最高峰,它已经超越了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局限,触及到了民主、民治、民主监督等新层面。

  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坚持“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精神观念。《左传?桓公六年》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庄公三十二年》载:“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儒家学说更是集中突现了民为邦本的思想。孔子历来主张重民、富民、教民。孟子则提出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观点,成为历代开明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座右铭。他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乎丘民而为天下”日(《孟子?尽心下》),“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离娄上》)。荀子亦主张民为邦本,他的君舟民水的著名比喻,传之久远,是历代为政者必修的一课,“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荀子?王霸》)。民本思想对制约暴君苛政、改良人民的政治处境毕竟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对中国文化中的民本主义与西方式民主的本质区别也要引起必要的注意,中国的民本思想并无对公民权利的法理内容规定,更没有人民共同管理社会政治的意思,个人只是在宗法专制条件下的“子民”,君主始终是民众的监护和放牧者。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体大思深,其内涵的基本精神,滋养了数千年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塑造了无数伟岸的人格,凝聚了民族人心,巩固了国家统一,维护了社会秩序,敦厚人际关系,书写了泱泱中华“郁郁乎文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