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媳妇,不是娶不起,是“买不起”!俄婚恋市场为何如此畸形?

  2022年1月,一则“中国婆婆给俄罗斯媳妇买三金”的新闻占据了中文互联网各大社交媒体的版面。通过视频,人们了解到了一个温馨的“跨国家庭”。

  但同时也有不少人注意到了新娘的“俄罗斯人”身份。

  不少网友纷纷在视频下面留言,称自己也想去俄罗斯找一个姑娘结婚。很显然,由于一些自媒体的宣传,很多人都开始产生了“去俄罗斯找老婆”的想法。

  但俄罗斯的老婆真的好找吗?实际上现实往往比想象要残酷地多!

  

  根据山东临沂大学做出的统计模型显示,近些年以来“跨国婚恋”成为了诈骗犯罪的高发地带。许多人为了娶一个俄罗斯老婆,最终却落得个倾家荡产的结果。

  而且,在俄罗斯国内逐渐出现了一种被称作“跨国婚姻中介”的职业。这些人往往会对旗下的俄罗斯新娘明码标价,许多人看了之后都直呼“买不起”。

  可以说在如今的俄罗斯,“跨国婚姻”已经成为了一种热销的商品。而俄罗斯人婚姻中的商品化元素也变得越来越多,以致于俄国本地男人也很难讨到老婆。

  那么,数以万计的俄罗斯姑娘为何会沦为中介手中的“商品”呢?如今这些俄罗斯女孩的境遇还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在这些怪像的背后有着一条怎样的黑色产业链呢?

  

  一 现代俄罗斯的“道德滑坡”

  自从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社会的“道德滑坡”现象就变得日益严重。在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境内甚至还爆发了罕见的“大饥荒”。

  极度的饥饿与物资的匮乏,使得人们很难维持原有的道德水准。

  在1991年到2001年的十年间,俄罗斯境内的犯罪率呈现“指数级上升”。而俄罗斯女孩也成为了地下人口交易市场上的一种“紧俏商品”。

  

  而且俄罗斯男人大多有酗酒的习惯,在酒后这些俄罗斯酒鬼们便会将自己身上的怒火发泄在妻子的身上。

  这样一来,许多年轻的俄罗斯女性便开始对婚姻感到恐惧。俄罗斯的人口出生率也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其实早在几百年前,恩格斯就曾经说过:“在资产阶级的社会中,婚姻就是合法的性交易。”而这句话放在1991年后的俄罗斯,可谓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社会上,婚姻其实就是一种交易。许多俄罗斯男人并不打算对自己的女朋友负责。所以俄罗斯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单亲妈妈”群体。

  这些单亲妈妈大多生活在不太富裕的街区,也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再组建一个家庭。

  由于贫困的生活环境,他们往往会要求男方有足够的资产。于是,一条关于“跨国婚姻”的黑色产业链便诞生了。

  

  二 “邮寄新娘”的黑幕

  时至今日,许多西方国家已经成立了所谓的跨国婚介机构。这些机构打着婚恋的由头去俄罗斯招募大量的女性。随后,他们便会将这些女性的信息发布在自己开设的网站上供人挑选。

  这些女性平时可能是教师,护士甚至是公务员。可一旦他们被网站上的客户所选中,便立刻成为了待售的商品。

  为了让自己的生意看上去更加正规、合法。一些美国公司还给自己的业务起了一个非常具有迷惑性的名字——“邮寄新娘”。

  

  一些美国中产阶级男性非常乐于参加这样的交易。因为与这些俄罗斯女性约会的价格远远低于他们在美国国内恋爱的成本。

  根据洛杉矶一家“跨国婚介所”的数据显示:如果有客户看中了某位新娘,他只需要乘坐飞机飞往俄罗斯北部城市圣彼得堡与新娘见面。

  而在此之前,男方需要向婚介所支付大约2200美元的定金。

  如果在见面以后,客户对新娘仍然很满意,那么他们便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女方所有的消费全部都由客户来承担。

  虽然这样的事情听上去过于荒谬,可事实上每年都有超过5000名的客户通过所谓的“跨国婚介所”去俄罗斯寻找另一半。

  38岁的杰夫是来自洛杉矶的一名数字工程师。他从朋友那里听说了“邮寄新娘”的业务,便在一些婚恋网站上发出了自己的简历。

  

  很快,一名婚介所的客服人员便主动联系了杰夫。根据杰夫的要求,对方给他发来了一些俄罗斯女性的照片与视频。

  最终,杰夫挑中了一名叫做叶莲娜的俄罗斯女孩,而叶莲娜当年才刚刚满20岁。

  2019年的6月份,杰夫满心欢喜地乘坐航班飞往了圣彼得堡。在见到叶莲娜之后,杰夫便给他送上了一条价值不菲的项链。两人从兴趣爱好聊到未来,对于婚姻和家庭满是憧憬。

  

  于是在俄罗斯逗留半个月以后,杰夫与叶莲娜正式确定了夫妻关系。而最后,杰夫也非常痛快地给美国的那家跨国婚介公司支付了20000美元(约130000人民币)的报酬。

  在领完结婚证之后,杰夫还带着自己的新婚妻子前往墨西哥完成了一趟“蜜月旅行”。

  在接受《洛杉矶时报》的采访时,杰夫兴奋地说道:“我认为这次的经历让我非常满意,至少我的妻子让我体会到了家庭的感觉。”

  

  而大约三年后,就有记者发现,杰夫与叶莲娜已经结束了婚姻关系。

  在两人离婚之后,叶莲娜成功获得了美国的“绿卡”,与当地一位更为富有的男性结为了夫妻。而这样的故事在所谓的“邮寄新娘”业务中已经不算新鲜了。

  其实,当“邮寄新娘”业务诞生的那一刻,人们的心中就非常明白:它所代表的绝不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跨国婚姻在一对的利益面前,我只不过是一场“交易”而已。

  所以自从“邮寄新娘”业务诞生以来,就有不少国际社会的正义人士对其进行批评。

  但由于俄罗斯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局势逐渐恶化,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女孩主动加入到了“邮寄新娘”的业务当中。

  而俄罗斯与美国政府似乎也并不打算对这个行业进行管理和约束。

  相反,通过邮寄新娘结为夫妻的两个人还能因为婚姻关系而获得对方国家的“永久居留权”。但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对伦理与道德的发起的“双重挑战”。

  而当“邮寄新娘”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项规模庞大的业务时,所带来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许多男性在迎娶俄罗斯“邮寄新娘”的过程当中,还吃了不少的苦头。

  

  三 俄罗斯“婚恋骗局”

  其实,从所谓的俄罗斯跨国婚姻诞生的那一刻起,这个行业就一直伴随着一些欺骗的因素。无论对于男方还是女方,这样的生意显然都充满了风险。

  2020年,来自英国的弗莱明先生花费56000英镑在社交软件上与一个自称是“跨国婚姻中介”的人手中购买了一个俄罗斯新娘。

  但对方在收到这笔钱后就立马“失联”了。直到这个时候,弗莱明才意识到自己上了当。

  他急急忙忙地报了警,想要挽回自己的损失。但面对这样的局面,英国的警察们也是无能为力的。

  

  警察们告诉弗莱明,像这样的跨国犯罪调查成本很高。所以像这一类的“小案件”通常都只能被搁置。

  而且经过警方的技术分析,人们也发现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实:先前那几张所谓的“俄罗斯女孩的照片”都是被拼接出来的。所以这件事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自从2010年“邮寄新娘”的业务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以后,像弗莱明这样被骗的人不在少数。西方媒体甚至还为此专门发明了一个叫作“浪漫骗局”的词汇来描述这一现象。

  2015年后,一些旅居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华人华侨也在国内开拓了这项业务。他们一再地对人们强调:俄罗斯女孩温柔体贴,而且不需要彩礼,但却对跨国婚姻背后的风险只字不提。

  不过,为了让那些俄罗斯女孩尽早适应中国的生活环境。这些“跨国婚介公司”还会在乌克兰开设专门的“汉语培训班”和“中国文化体验课”。

  

  那些想要嫁到中国来的女孩们需要先向他们缴纳一笔高额的培训费用,才能获得“会员资格”。

  就这样,一批又一批的俄罗斯女孩像是流水线上的商品一样被“生产”出来。尽管她们每个人都会强调“我爱中国”,但这背后的原因却是不言自明的。

  另外,与欧美“邮寄新娘”业务不同的是,这些由华人开设的“跨国婚介所”还会要求男方会员提供自己的财产证明。

  他们表面上强调这是“为了让俄罗斯女孩在婚后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但这不过只是另一种标价的形式而已。

  

  根据一家俄罗斯媒体在2006年做得调查数据显示,比起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俄罗斯女性其实更希望前往经济更发达的欧美国家。

  这些国家里的男人大多与她们同样属于“白种人”,思想、习惯上的差异也远远小于亚洲国家。所以在结婚的时候,一些俄罗斯女性都只愿意将亚洲国家作为“备选项”。

  不过,在俄罗斯的婚姻逐渐“商品化”后,在受骗的人群里也不是只有男性。许多俄罗斯女孩由于过分执着于“跨国婚恋”,最终陷入了一个难以自拔的漩涡当中。

  2004年,32岁的玛丽娜通过一家跨国婚介公司认识了一位来自西班牙的“男友”。这位男友不仅很体贴玛丽娜,还会时不时地给她送点小礼物。

  但在两人相恋几个月之后,这名“西班牙男友”就突然消失了。玛丽娜无奈之下只能找到当年那家“跨国婚恋公司”打听男友的下落。

  这家婚介公司称,他们可以帮玛丽娜找到男朋友。但她必须先为这项服务支付一笔巨额费用。

  焦急的玛丽娜别无选择,她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向对方付钱,可先前的那个男友却依旧没有下落。

  

  一年之后,这家“婚介公司”的创始人在俄罗斯境内被警方抓获。根据他们自己的供述,当年玛丽娜认识的那名“西班牙男友”,其实是由公司内部人员假扮的。

  从2003年开始,这家公司就将目光瞄准了那些想要靠着“跨国婚姻”改变命运的俄罗斯女性,从她们的身上狠狠地敲诈一大笔钱就是最终目的。

  等到这些俄罗斯女性发现自己被骗,准备报警的时候,对方早就已经逃之夭夭了。由于这起案件的性质太过恶劣,所以新闻被爆出来之后,立马点燃了人们心中的怒火。

  

  在绝大多数的俄罗斯人看来,靠着婚姻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绝对算不上一件羞耻的事情。

  而这些冒充“跨国婚介公司”的家伙,使得苏联解体后人与人之间脆弱的“信任感”变得更加糟糕。

  除了被骗得人财两空之外,许多俄罗斯女性还因为所谓的“跨国婚姻”上了人贩子的当。随后,她们便被转卖到比利时、荷兰等地,被迫成为“性工作者”。

  不过抛开这些残酷滴现实不谈。俄罗斯的婚恋面能够变成今天这么畸形的状态,背后一定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么到底是什么促成了今天俄罗斯婚姻市场的“乱象”呢?

  

  四 俄罗斯“婚姻乱象” 谁之过

  根据俄罗斯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5年以来,俄罗斯全国的离婚率每年都在以高于百分之4的速度上涨。到了2014年前后,离婚率的增长速度甚至达到了百分之5.2。

  在西方对俄罗斯施加制裁的背景之下,俄罗斯的民生状况日益凋敝。俄罗斯的男人们大多连自己的生活都顾不过来,更没有心情物管婚姻和未来了。

  所以,“跨国婚姻”在当代的俄罗斯社会几乎成为了女性集体逃离本国的共同选择。只不过,当她们开始尝试跨国婚姻的时候,她们根本不知道未来等待着自己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

  

  曾经有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的议员向政府提议:通过立法的方式来限制俄罗斯女性的“跨国婚姻”。

  但彼时的“跨国婚恋”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那些代表资本家利益的议员们根本不会拿自己开刀。

  时至今日,“俄罗斯新娘”依旧是国外许多社交网站上的热门话题。人们不断地讨论她们的价格、相貌甚至是家庭背景。

  但已经没有人会意识到,她们这些人其实都来自于一个已经“消失”的国家。

  

  在苏联时期,女性不仅可以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她们也能像男性一样参加社会生产活动.

  在婚姻方面,由于“经济较为独立”,她们也完全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但随着克林姆林宫上空的红旗飘落,这一切都被按下了休止键。

  当红色的光芒退去之后,妇女们重新成为了社会最底层的群体。不少人为了生活不得不沦为有钱人或是外国人的玩物。

  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下,一个人想要正常结婚、正常生活是非常困难的。而这一切看似空洞、离奇甚至荒诞的事实背后,都是每一个俄罗斯女性生命中难以避免的宿命。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座大厦在轰然倒塌之前一定会向外界发出“预警信号”。

  而当这座大厦真的轰然倒塌的时候,境遇最为悲惨的永远只有那些徘徊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他们似乎得到了短暂的“自由”,但却失去了一切。

  在婚姻当中,我们的生活也许不会一帆风顺。

  但当我们在外拼搏时,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风雨,当我们处于人生低谷时,有一个人能够对我们送出无条件的支持与爱,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而当婚姻中掺入了过多的“商业元素”,当本应建立在感情之上的婚姻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金钱交易”时,将来的生活也一定会落得个一地鸡毛的结局。

  结语

  婚姻制度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被证明是最稳定、最适合社会发展的。但如今向俄罗斯如此畸形的婚恋局面,却已经偏离了它原有的轨迹!

  我们希望婚姻是建立在爱情之上的,但当社会的发展逐渐将金钱作为成功的唯一标志时,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也失去了存在的土壤,但因金钱而结合的伴侣们终究也难以长久。

  至于如何结束此种乱象,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编辑:糖葫芦

  责编:Z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