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教育主题征文
读书教育主题征文(通用28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有过写征文的经历,对征文都不陌生吧,通过征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要怎么写好征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书教育主题征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我们应该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们的祖国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大批的英雄豪杰,他们为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而和敌人做殊死的斗争,因为他们,我们的祖国才得以富强。
王二小是一个抗日战争的小英雄。王二小用生命告诉我们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是一名儿童团员。他的家乡是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所以经常受到鬼子的“扫荡”。王二小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有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恰好看见王二小在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模作样很听话地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在这个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敌人。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啊!
王二小只是一个小小的儿童团员,可他却为了保卫八路军,不惜一切生命代价,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多么强烈的爱国精神呀。再回头看看身边的同学吧。每周一是升国旗的日子,可是有些同学却忘戴红领巾,面对那一面用多少人鲜血换来的五星红旗时,还懒懒散散,弓着腰,半搭着眼皮,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有些甚至还嬉皮笑脸。升国旗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面对着国旗,我们应该要
以满怀激动的心情去瞻仰那令人尊敬的国旗。还有一些人,老是说中国这儿不好,那儿不好,现在,我请你们冷静地想一下,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老一辈革命家打了一辈子仗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祖国成立66周年,在这短短的66周年中,我们中国从从前的贫穷落后,到今天的幸福生活,多少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代价!我们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报效祖国。
古语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而我却要说:“国家兴旺,我有责任。”因此,我们要时常对自己说:“我是中国人,我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这些小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我是个新乐清人。5岁时,我就跟爸爸妈妈来到了乐清,所以说乐清啊,也是我的美好家园。是啊,谁不夸自己的家乡好呢?就是在京都当大官的乐清人章纶,也常常会夸自己的家乡雁荡山。有一回国宴刚结束,喝了酒的章纶乘着几分酒兴,就眉飞色舞地吟诵开了:
“我的祖根,雁荡出名,
奇峰插云,醉仙迷神,梵鼓禅语,五里路亭。
茶水清清,款待远宾,细瓷茶碗,玉洁冰晶。
京都的官儿们一听,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知道这个章纶呀,又在夸自己的家乡雁荡山了。听多了,他们早就听懂章纶的这几句家乡方言了。这,这,这雁荡山到底是怎样一座仙山呢?
有一天,正好有个京官去巡视浙江,来到了雁荡山。他呀,去了章纶的故居仙溪,还翻山越岭走过显胜门,跨过仙桥坐过仙亭攀过灵岩钻过仙姑洞,品过夫妻峰婆婆峰犀牛峰看过大龙湫小龙湫……这下呀,他感觉自己像是来到了仙境。呀,这章纶说得没错,雁山境地,村前村后,岭头山脚,五里一路廊,茶水一缸缸!那茶水,咂咂嘴(动作),真好喝啊!可是,却有一点让这个京官感到很奇怪,这一路上怎么就没有见到章纶所说的那一只只细瓷白茶碗呢。只是,看到了许多竹舀子。口渴了,大家都是用这竹舀子来舀水喝的。难道这竹舀子就是章纶所说的那个细瓷茶碗吗?哦!原来那个章纶竟然口出狂言,拿竹舀子来戏弄我们文武百官?于是,他就悄悄拿了一只竹舀子,准备回到京城羞辱一下章纶。
那京官回去后,就把偷来的竹舀子藏在袖兜里,去拜见章纶:“章大人,你的家乡雁荡山,我去过了!真是一座仙山哪!那五里路亭,茶水清清,只是,只是这细瓷茶碗……”他把手伸进了袖兜,想把那个竹舀子拿出来。
可章纶呀,早已看明白啦,他打断了这京官的话:“别提了,我家乡父老刚刚捎书信来了,说路廊里的细瓷茶碗,都被外乡的过路客人给偷光了!重新买来的,也被偷了!唉!没办法只好用竹舀子去代替了!谁知道连竹舀子这东西,还有人偷!我们京城下去的大官,也没好到哪儿去,竟然也会偷竹舀子!我的父老乡亲呀,叫我要多留点神,抓住了偷竹舀子的京官,一定要奏明圣上,让皇上狠狠地处罚!”
说到这儿,章纶故意拍了拍那京官的肩膀,哈哈大笑:“年兄啊,我跟您开玩笑的,请别介意!请别介意呀!”这时,那京官不知道如何是好,吱吱唔唔地说:“我,我没什么……我家里……有点事,告辞告辞……”,他知道自己嘴笨,赶紧找个借口溜回家,从袖兜里掏出竹舀子,投入火灶呼呼烧了。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小女孩,我看的书有很多,比如《红领巾》、《爱的教育》和《365夜故事》等。其中,我最喜欢看《爱的教育》这本书。好了,读者们,咱们一起去看看这本书吧!
作者写了同学之间互相碰撞、小主人安利柯、爸爸写给儿子的信、妈妈写给儿子的信等很多篇感人的故事。其中,最能给我们讲道理的是爸爸对儿子说的话,爸爸说:“你应该主动去向他道歉,而不应该对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最感人的是一个刚几岁的小哨兵,小哨兵为了保护国家而死去。
一篇篇感人文章映在我们心裡,是《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了很多道理,还能教育孩子从小就要以身作则。
最后,我希望家长能给孩子买这本书。
《爱的教育》这本书,每个人看过都会感动不已,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的作者名叫德.亚米契斯,是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这篇小说通过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四年级学生安利柯这一学期的生活和成长历程。记得我上叁年级的时候,有篇课文叫《争吵》就是从这裡选来的。
《爱的教育》里有篇让我感到非常惊讶。题目叫“意外事件”。讲述的是:一位一年级的学生突然挣脱了母亲的手,冲向马路,一不小心摔倒在马路上,正巧一辆车急速驶来,洛佩谛冲了上去,把小孩推到一边,他却被车轧伤了。看到这, 我非常佩服洛佩谛,他这种捨己救人的精神,是我们要学习的。
只要我们心中有爱,世界就会更加美好!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感受很多。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名叫“安利柯”的男孩儿在他的学海生涯中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下面是我对安利柯小学生涯中老师、同学的感受。
首先是三年级的老师非常和蔼可亲,对所有同学一视同仁,没有偏心的现象发生,更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位老师眼里,他和学生们不再是那些普普通通的师生关系了,他已经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亲生骨肉来对待。这些就是我佩服这位老师的最关键的理由。
说完了老师,接下来就说说那些可爱的学生。首先要说的是作为年级长的代洛西,要知道不是任何人随随便便都能当得了级长的,一要学习好,二要人品好,这样才能当长久的级长,他的学习也是班里出类拔萃的,每次可都是拿第一名的呢!接着是见义勇为的洛佩谛,虽然他只有二年级,但是他为了拯救他人的性命,自己却落下了终身的残疾,在这里,我只想对洛佩谛说六个字:“洛佩谛,了不起!”接下来是卡隆,他对人和蔼不狂暴,不高傲,自己的品格非常高尚,他那伟岸的身影给大家带来了安全感;最后是泼来可西,虽说他的脸长得极象病人,但是他的心灵应该是无比坚强的。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要充满爱地对待亲人和自己,以及所有人;我要把书中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和事例运用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争取在家里做得更好,在学业上做得更强;我特别要学习初中时的安利柯对知识的喜爱之情,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最后连历史、地理老师不知道的东西,安利柯都知道了,他对历史、地理两门课可谓是到了精通的地步。但是考完试后他就累得病倒了,这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爱,是开启心灵的金钥匙;爱,是一本教育我终生的书!看了这本风行全世界的书,那如春风般的故事,我的心被震撼了,仿拂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礼。
这是一本以日记形式撰写的小说,书里的每一个故事虽然比较短小,但是每一个个小故事都讲述着那父母与孩子间美好的爱、那老师与学生的情感、那朋友之间的纯真友谊……这一切的一切永远都离不开一个字——爱。
其中有一篇《小抄写员》的故事尤为让我印象深刻,《小抄写员》讲述了一个贫穷的家庭,孩子又多,父亲白天工作,晚上还要抄文件。小叙利奥眼看着爸爸早生白发,就想帮爸爸抄写文件,多赚点钱。可又因为爸爸不同意,所以他只好每天半夜起来偷偷的帮爸爸抄。就这样,家里的情况改善了许多,而小叙利奥却因为长时间缺乏睡眠而导致上课无法认真听讲,回家也无精打采的。爸爸看了,非常生气,还屡屡责骂他。小叙利奥虽然很委屈,但还是帮爸爸把工作做下去。直到有一天,爸爸发现了这个秘密,才知道自己错怪儿子了,愧疚万分。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十分感动,感动于小叙利奥的坚强。他虽然出身贫苦,但他不但努力学习,而且还默默为家庭分忧,即使是受到了责骂也默默地忍着,这是怎样的一种坚强!他也曾想过停止抄写,他深知这样的下去绝对不行。可是一到十二点,就有一种力量促使着他去做。不做,就像偷拿了家里几块钱似的。这股力量是什么?是一种责任感。
这一篇篇虽然语句普通,但是内涵深刻的故事,是让我从心底说出的赞叹,赞叹故事中人与人之间那美好的“爱”,赞叹作者能写出一本这样棒的一本的书,真是让我刻骨铭心。
今年寒假,我阅读了一本名著——《爱的教育》这本书中的每个人,每件事都给予了主人公许多教育,也让读者在安利柯的日常生活中和一个个故事里受益匪浅。
这本书是一个四年级学生安利柯一学年的日记。这一年里安利柯学会了不少,许多人在生活中无意而又刻意的教会了他许多——安利柯所会的东西基本都是老师一点一滴教会的,代洛西让作者知道要好好学习。斯泰蒂告诉了他用功的重要性。还有卡隆,告诉了他真情是什么。勃莱克斯与克莱蒂都给安利柯做了榜样让他知道即使再困难,也要保守勇气,在辛劳中不失真和善。
“纸上得来终觉浅,从他人的经验中学来的要深刻一些,但最深刻的还是从自己的经验中学到的东西。”这是舅舅对安利柯说的话。是啊,那些用自己头脑思考,用自己的努力获得经验的才能获得知识,达到成败,而那些虚妄从书里或别人那里或“抄袭”一些本不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而不靠自己去发现,了解,到头来什么也不知道。
《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安利柯的日常生活中学会了很多,父亲,母亲的书信让我学会了,从容,冷静,宽容。从小伙伴卡隆身上我学会了乐于助人,热情,而在一个个故事又让我懂得每一个人都应有知错就改勇气,爱国的精神。我们要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从中受益。
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记载了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篇小说是主旨,就在最平时的字里行间,融入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这里有让安利柯深以为傲的好友卡隆的侠义之举,有品学兼优的班长代洛西的助人为乐;也有华梯尼的虚荣狭谨琵斯的傲慢无礼;还有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不息的克洛西……完全在用受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爱无处不在,老师之爱,同学之爱,父母之爱,老师的爱关心我们,给我们很多知识,关心我们的成长……同学的爱帮助我们,帮助掉课或有困难的同学……父母的爱是天下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爱和母爱。
爱还有许多,我想;我们在拥有爱的同时,也要会创造爱,让需要爱的人得到爱,让整个世界充满爱!
《爱的教育》是一本写爱的白皮书,他以日记的口吻写下了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整个年级的生活面貌,裡面插着安利柯爸爸的有着教育意义小信笺,还有班主任布置的每月故事……
这本书的作者是艾.亚米契斯,他耗费了十年完成,语言平实朴素,让读者知道外国小朋友是怎样度过学习生活,让我们结实了与自己同龄的小朋友:品学兼优的德罗西;助人为乐的卡罗纳;快乐的安东尼奥;善良的波列科西;残疾但是勤奋的科罗西;诚实的小商人卡罗菲;可爱的沃提尼;懂事的柯莱蒂……他们之间充满着最最质朴的爱意。
读完了这本书,我知道了沉迷于网络和行为像“小大人”一样的小朋友们失去了他们本有的天真无邪和坦率纯真。
承担教育责任的学校任重而道远,可校园似乎也不再那么纯凈。但是我们坚信,黑暗的背后有光明,绝望的背后有希望,坚信总有支撑这个世界运转的东西,比如爱……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正文:《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读完了《爱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爱的教育是什么?我在书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我的体会:
一、以教育为主题的美丽、可爱又动人的故事,应该很多,发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是基层的教育工作人员,所接触到、感受到的故事应该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沒有把他记录下来而已,如果有机会加以整理,如同本书一样,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书。
二、我们不要过分执着一个观念、一种行为模式、一种习惯,而要常求突破,要从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体思考来解決问題,心得体会《《爱的教育》读书心得》。我们应该养成反省思考的习惯,对任何事都要下功夫,才不至于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过的书颇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来;写过的报告、资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开研读,事实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个中滋味又当从何说起?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只顾往前冲,忽略了反省与自觉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四、时代的产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读书人很会读书,很多学生光会读书,不会读人;只会做事、不会做人,个人过度重视IQ,忽视EQ;;是学术界的巨人,却是生活中的侏儒;可以和电脑、机器、实验室对话,却无法与人沟通。 《爱的教育》读后感 桂林凯风小学 陈燕萍 假期当中参加了象山区教育系统管理干部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有幸聆听了本市著名企业家付婵娟女士给我们上的一堂生动的管理课。
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的一位同仁向她提问到:“在你对员工的管理当中除了有完善的制度以外,还有什么?”付婵娟女士当即在黑板上书写了一个称不上美观,但是却极有分量的一个字——“爱”。 凑巧,假期闲暇时间也读了一本书名为——《爱的教育》。《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部著作。这部书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
一捧起《光辉的历程》这本书,我就会津津有味地读起来,65周年,弹指一挥间,伟大的祖国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祖国取得的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成就,我心中的自豪便会油然而生。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新的征程开始了!从告别“洋火”到工农业生产齐头并进;从小岗村的联产承包到“春天的故事”;从“两弹元勋”到“杂交水稻之父”;从“奥运火炬传递”到“神奇的天路”……我被一个又一个故事感动着,我的眼前象放电影一样浮现出一个个英雄人物,邓稼先、袁隆平、黄继光、何翠青最让我佩服的是被喻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邓稼先。他是我们安徽人,26岁的他在美国留学,就以出色的表现被人称为“娃娃博士”。美国人为了留住他,给他提供了优厚的工作和科研条件,但是他心中时刻想着的是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毅然回到了百废待兴的祖国。为了科研,他埋头于茫茫戈壁滩上,与飞沙走石相伴,其中的艰难常人难以理解,这种爱国热情怎能用语言来描述呢?想想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怎能不好好学习呢?
在邓稼先爷爷的带领下,他和同事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两年零八个月后又成功制造出了氢弹,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前苏联用4年,而中国无疑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而且是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研究成功的,真是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邓爷爷,我真为您自豪!
65年,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岁月,是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我想,6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因为有了像邓稼先爷爷这样不畏艰难和甘于奉献的一个个英雄,我们才过上了幸福的日子。现在我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将来,我也要像邓稼先爷爷一样为国争光,做一个了不起的人,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好的书籍能丰富人的知识,能陶冶人的情操,能改变人的思想。它让我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它引导我们走向知识的殿堂;它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风向标,同时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垫脚石。
书籍能丰富人的知识。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同一位高尚的人说话。”书是是一位饱读经书的书生,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更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好帮手。遇到学习中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字词句段篇章》《怎样学好小学语文》等语文老师,请教《尖子生题库》等数学老师,让她们解开我们不懂的问题,给我们查漏补缺;遇到生活中不懂的科学问题,可以请教《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全书》等科学老师,揭开层层谜团,探索生活中的真理……
书籍能陶冶人的情操。不知在何时,我从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脾气暴躁的侠客的家人求助于一个书生。他们求书生想法子把侠客的脾气变好。于是书生对侠客说:“我们打一个赌。我把你关在一个没锁的屋子里,你不许离开这个屋子,我每天早、中、晚给你送饭。三年之后,如果你的脾气变好了,我就把我所有的家当给你。”侠客十分乐意做这个实验。侠客的家人吃惊地问:“这样岂不是会把你的家当给赔出去?”书生笑笑,没有回答。第一年,侠客耐不住寂寞,不停地砸屋里的东西,但为了钱,又忍忍留下了。第二年,侠客开始随便翻翻屋里的书,逐渐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第三年,侠客的脾气完全变好了。在期限的最后一天晚上,侠客留下一张纸条后离开了。纸条上写着:谢谢你的这次实验。我不但把脾气变好了,而且得到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因此你的家当我一分也不要了。由此可见,书对于一个人来说多么重要。它那深远的影响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乃至人的一辈子。
“知识就如同人的血液那样宝贵。”是啊,书籍能对症下药治愚蠢之症,宝贵的知识是用钱买不来的。你要是真想得到无穷无尽的知识,那么请走进书房里去,读书吧!!
伟大的俄国科学家巴浦洛夫,在谈到什么是教育时,讲述过这样一个东方寓言:有位巴格达商人深夜在空旷无人的山路行走。忽然一个神秘的声音对他说:“请弯下腰来,捡起路边的几颗小石子放在衣袋里,明天早上你将因此获得欢乐和忧愁。商人照此做了,捡起几颗小石子又继续赶路。
第二天早晨,他掏出一颗颗石子一看,石子竟然成了一颗颗耀眼的大钻石。商人顿时高兴万分,庆幸自己捡到了无价之宝,但又有些后悔当时捡的太少。
教育也是如此,知识就如路边那些石子,平时如不留心一点点积累,长大后在用到那些知识时,就会就会后悔当初获取的知识太少了。在接受教育期间,我们应认真读书,珍惜仅有的一次读书机会,多捡些钻石,不要等到了以后再后悔。
就我而言,手里每每拿到一本好书,就迫不及待的翻开,先“鲸吞“几小时,在复”牛食“,细细品味。品着品着,不知不觉就卷入书中的故事里,被文章里的欢乐气氛感染,独自笑起来,有时看到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时便会泪眼汪汪……
教育和读书是相辅相成的,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必须读书,以提高人的人文素质。书是知识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书是指路灯,永不熄灭,读书能陶冶人的心灵,升华人的精神思想。
记得以前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一篇有关漂流书的文章:图书漂流活动源于上世纪60年代欧洲,活动是指书友将自己不再阅读的书贴上特定的标签放在公园的长凳上、地铁或公共汽车上等公共场所,无偿地提供给后来的人阅读。拾取书的人阅读之后,再以相同的方式将这本书放在其他公共场所,供给更多的人阅读,以充分发挥书籍的价值。久而久之,这项活动就逐渐流行开来并扩展到全球许许多多的国家和城市。
“书籍是人生的向导,是智慧的钥匙,是时代的生命”确实如此,如果没有书籍,就不会有人类的文明,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书籍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精神的食粮。
重庆是直辖市,但人均读书量远远不及其它城市,相差甚远。接受教育的百分比也不高,因此整个人均素质也很低。一次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公交公司为了市民雨天乘车方便,在30余辆公交车上,每辆车上配备了7把雨伞。下雨天倘若市民没带雨伞,就可以用车上的伞,待到下次做公交车时,便自动归还。可一个星期都不到的时间,所有雨伞就没了踪影,从这里就看出重庆市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在大街小巷随处都可以听到吵骂声,看到遍地的垃圾,这些现象都给我们重庆市抹黑,只会让人叹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坚持不懈的读书,接受良好的教育。一步步向科学,人生的顶峰迈去。快行动起来吧,一起投入到书的海洋里。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进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因为接受教育,人生才更完美。
我看过《乌龟可以闻到小孩的味道》一书。该书是杨红樱的作品,文中是一只小猫以第一人称“我”的形式写成的日记,我很喜欢这本书,它不仅是童话,而且是一部能够理解儿童心灵的作品。本书分为18篇日记,其中两个主要人物是:大乌龟和笑猫。
这本日记主要是写大乌龟,它的背用处很大:笑猫和它的几个朋友经常在上面吃饭,睡觉,躲避…大龟对人很和善,从不发脾气,对需要帮助的人和动物,他总是竭尽全力,竭尽全力,竭尽全力地去帮助别人,他有一种特别的作用——能闻到孩子的味道,只要有快乐的孩子,就有他的影子。
老乌龟在这本书里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笑猫问:“世界上的孩子都有小孩子的味道吗?”老龟叹道:“现在的孩子都没有童心,这是因为他们的快乐太少,自由太少,作业太多,无法外出游玩,也变得不幽默,没有小孩子的味道。”
是的,仔细想一想,现在的孩子因为天天读书,天天补习,早已丧失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动物相处的机会自然就少了,父母都说养家禽会传染疾病,既麻烦又会耽误学习!如今很多家长只允许自己的孩子和成绩好的同学一起玩,孩子偶尔也会做些创造性的活动,在大人的眼里似乎就是瞎胡闹、不称职等等。
深深的感觉,我们现在的孩子,正是缺乏这种童趣,有点像鲁迅《少年闰土》里的“我”,不是吗?每天头上都是巴掌大的天空,住在四面都是高墙的院子里,在父母的呵护下,从不善于发现新事物,从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和井底之蛙有什么不同?
本书主要反映出如今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们越来越缺乏童趣,每天都被父母逼着学习,去补习班补习,孩子们的头脑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烦躁及!父母是以爱的名义让孩子去上补习班的,但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切只是过早地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俗话说:“不能读死书,死读书。”难道父母不只是让孩子这么做吗?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一边玩一边也可以学习知识啊!书本知识不如自然知识好!
此书给我很大的启发,我真诚地推荐给大家阅读。现在我已不拥有孩子味了,但是我将努力帮助我们班的孩子们找回自己失去的孩子味!
我的一个朋友去了束河,飞去来兮,只带了一本书。她说,她要去那里好好读读书。
她走后我想了很久。
我想象不出来那个叫束河的地方在什么地方,不知道那里是穷山僻壤,还是世外桃源。她走前打电话预定了客栈,还约了一个远在天涯的旅人同去,她们在那里汇合,在那里读书、写文章。
我为她的创举暗自叹服。你想啊,那么远的地方,来回乘飞机,预定食宿,不知提前做了多少准备,然后在那里呆上一周,每天在那个浪漫的小屋——我估计是小木屋,或者是吊脚楼?按照我的幻想,假如我要和自己心爱的人去,一定住小木屋——听风数雨、披星戴月,看看屋后山花、门前垂柳,这是人生多么惬意的事啊。但她不是,她是去读书,她也不是带着自己的恋人,而是约女伴同行——两个美女在山间悠悠地走,走累了席地而坐,捧一本书读来,想想都傻眼。
所以我叹服读书竟然如此奢侈。
什么书不能在家读,非要选一个人烟稀少、安静孤寂的地方去?想了想,一定不是《三国演义》之类的书,三国里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的场景一定不能够使她心静,反倒会让她看透人生不想回家;也不会是《青木瓜之恋》这样弥漫着淡淡清香的爱情的书,这类书你不论在什么地方看,随时都可以进入状态,车水马龙的街市,喧嚣闹腾的车站,都无所谓,都会让你忘记身处何地。那么究竟是什么书让一个人蠢蠢欲动并不惜代价呢?我很是好奇了一阵子。
好奇不只因为书本身,还觉得,让一个人坐了飞机去读,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远离闹市,选一处幽静之地,需要这么宠着、爱着、疼惜着的书,里面是一个哲人的金玉良言呢,还是……?
我的另一个朋友很喜欢《希尼诗文集》,到处都买不到,从我这借去复印,他因为工作忙,需要跑市场,还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所以一天到晚奔波在路上。他读书的时间几乎就是这么挤出来的,要么在休息的间隙,要么在公交车上,回到家里已经是人困马乏,哪里还有心读书。这样的读书想必是和生活并行着的。
看到华商报上一个读者拍的照片。一个女孩子在马路上飞快地蹬着单车,一手扶把,一手打开一本书看,好几次差点和迎面驰来的汽车相撞,行人惊呼:“姑娘,不能这么看书!”可是她还是看,不管不顾,旁若无人。她的读书,是在和时间赛跑吗?
我读书庞杂,还不整齐,家里到处堆满了书,沙发扶手上是书,床头上是书,电脑旁也是书,随手拿起来看一眼,有兴趣的往下走,没兴趣的那么一撂。经常是边看电视边翻书,一心二用,有时不知电视里在演什么,有时不知书翻到了第几页。倘若是一本必须要安静下来读的书,我便关掉电视,心无旁鸷地钻进去。
古人读书常常是青灯冷屋,闭门不出,摇头晃脑,歌而吟之。当然富家子弟或显贵们的公子小姐,还有书房和后花园。穷人家的孩子读不起书,读得起的也在柴米油盐之外。那么书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让天下人这么苦心而为,无非是士而优则仕。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把读书摆到人生头等大事上去,你不尊儒家,自然是没出息。现在好了,读书可以不官不仕,仕农工商的行当里,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而做得风生水起的'也不少。不读书行吗?行,但缺少意趣。没有了趣味,这人还活个什么劲儿呢?
于是,为了活得有趣味,这书还得去读。我忽然明白了我的朋友这飞去来兮的读书,是充满了无穷的乐趣的。好了,只要是为着乐趣,管他什么书,象征性地夹一本书走就是了,反正是读书,读也是书,不读也是书,好比是为一个自己爱着的人赴黄泉,情色可杀人,但为爱而死却是崇高的。
可惜,从来没有遇到什么书,能让我赴汤蹈火,像鸟一样飞来飞去地读,当真是好生无趣啊。
深秋的早晨带着些许凉意,阳光穿过薄薄的一层雾环绕在树梢上,还是站在那个角落里倔强的抬着头,那片天空总是那般宽广寂寥,很多很多日子了。两年内记不清有多少个日夜就那么蜷缩在那个“黑暗”的角落里,迷茫的望着外面的广阔的世界,不知道未来是什么,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放弃了自己的初衷,放弃了自己的喜爱的文字,任由岁月的轨迹从手指尖穿过,像流水般哗哗啦啦的穿过,没有留下任何甜蜜的回忆,连忧伤也带着一成不变的空白。
成为准大三学生后的我,开始面对着形形色色的问题,面对着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种种,我再一次陷入深深的迷茫中不可自拔。我找到了一处避风港(图书馆)来冷藏自己悲观,真的失却了面对生活的心,我的心装满了失望与阴暗,连一处光亮的地方也没有,连一点点再去面对未来的勇气也没有。
重拾曾经不离手的书本,本就带着一份逃避的感情色彩在里面,以为我可以把自己封闭在自己铸造的世界里暂时不用去想专业不用去想就业不用去想未来,却殊不知在这一个月的书海里,我渐渐找回了我的活泼我的希望我的勇气,好像我所有的畏惧和疑问都解决了,我的天空出现了两年来久违的阳光。
曾经一度以天生的记忆力不好来给自己施加压力,现在我懂得了记忆的规律,掌握了记忆力的法则。记忆力不是天生的,而是人通过努力所获得一种能力,这便是人们常说的“记忆术”。文德森在表演记忆方面的魔术所体现出来的超强记忆力,他也只是解释因为记忆方法好所以记忆好,并不是天生一副好脑袋瓜。我也曾试着用新学的东西去替代自己原来的记忆方法,效果很好,现在我深刻的知道自己的心理认定给自己带来的误区,因为我相信了:记忆力没有天才与天生之说。
铭记在心的一句话是“抢打出头鸟”,看惯了这个社会的世态炎凉,听惯了人们的流言蜚语,我已经习惯了安静,不争不抢不去做第一个人,尽管内心很压抑也就这样数着日子过来了,我害怕舆论害怕嫉妒害怕因为优秀而被隔离害怕去表现却失败了,不是没有听过“要想别人尊重你就得自己变得很强大”“只有自己变得强大了这个社会才有公平可言”,我一直觉得这些话很偏激,可如今我找到另一句能赢得我心的话,“当你比别人强一点时别人会嫉妒你,当你比别人强一截时别人会羡慕你。”我要做的就是达到那个适中的水平,不至于放弃自己也不至于觉得接受不了。
自己一直是个感性的人,也是个温和的不会去惹怒众人的人,我一直觉得我这样不得罪人的性格应该会拉拢很多人,实际上在旁人眼里我也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缘,可是我心里很知道事实并不是如此,很多时候我就孤单的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这是困扰我很久的问题更让害怕再去结交更多的人,因为害怕接受那种从熟悉到陌生的那种落差,所以干脆一直是陌生人吧。然而这一个月的学习,我大概知道自己的病因在哪里了,书中说,“不会树敌的人也不会拥有朋友”。仔细想想,全然如此。著名的“慕尼黑阴谋”就是因为英法的不敢得罪希特勒,一再忍让终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落得个玩火自焚的可耻下场。抱着所谓人人皆足为友的亲善主义,往往会因为其无原则性而遭受别人的厌弃,无须刻意去树敌,但当面对某些无法妥协的人也不要畏惧制造敌人。人要择良友以处之。
失去什么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失去你自己。很明显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就这样“循规蹈矩”的把自己丢失了,来来往往于教室,食堂,寝室之间,按时上课,按时吃饭,按时睡觉,然后就几乎没有其他了。记得高中的我是多么的上进,抱着“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想法一路横冲直撞,也曾在学校留下一些名气。而现如今我好像习惯了这样迷茫着的安定没有起伏的日子,是被人影响了还是被自己给封锁了,是被自卑控制了还是被懒惰蒙蔽了,我也不得而知。亦或许是看不到太多的竞争,亦或许是觉得强者太多自己太渺小。而今天在那些书中小小的人儿里我看到了“如果你没有去试过那么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强大。”
从《倍速记忆法》至《人气》到《身边的心理学》又《朱元璋》再《美国总统演说》然后《青春文学》最后到《简爱》,我任意挑选我所中意的部分细细品味,无论领域,无论时代,无论地域,无论性质,我发现我已经爱上那些文字,爱上了那些平淡叙述背后埋藏着的深处的东西。在这书海中我找回了自己记忆里的不足,找回了面对人群的勇气,去除了自己内心的黑暗,弥补了自己心灵的缺陷,懂得了就算普通也不要平庸,更深刻了解到青春要张扬,要勇敢地积极地去面对所有的难题。
此刻的自己听着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心里停留的是进入大学后从未有过的晴天。“读书之乐,得于目而富于心,愈久愈深。”我开始懂得这份意蕴了。一年的时间不算太短还可以干很多事情,我相信在书中我会找到我所有要的东西,我会带着找回的自己重整风帆扬帆起航去找寻我遗失的美好。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记得每天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坐在妈妈的腿上听妈妈讲《婴儿画报》、《婴儿世界》。
再大一些的时候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幼儿画报》。上学以后,每年的新学期一开学或者放寒暑假时,爸爸、妈妈总是会带我去新华书店买来我爱读的书,让我一次读个够。在假期我会读至少二本以上的长篇小说。我爱看意大利作家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我还爱看得是英国作家笛福的《鲁宾孙漂流记》、我最爱看的是法国作家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比如《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中国作家中我爱看杨红樱阿姨写的《淘气包马小跳》,最近我又读了金波爷爷的《乌丢丢的奇遇》和曹文轩叔叔的《草房子》。开学以后学习之余,我会看《七彩语文》、《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里的小文章,我很喜欢体育运动,所以有时我会看扬子晚报、金陵晚报的体育专刊。学习累的时候我看韩国作家写的科学探险漫画丛书,非常有意思,我经常看着看着自己就笑起来了。从《木偶奇遇记》中我认识到做一个好孩子的不容易;从《鲁宾孙漂流记》和《海底两万里》中我学到了机智、勇敢乐观的生活态度;从《再见了,可鲁》中我懂得了单纯、信任爱与关怀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从《会飞的教室》中主人公戴马亭的身上我认识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家庭的贫穷阻挡不了他对知识的渴望……
一次次的读书活动,对我的成长帮助很大,通过读书,我仿佛在和一位智者对话,它教我做人的道理,鼓励我自强不息,让我感受生活的美,学会孝敬父母,热爱祖国。我感谢它,我想起了高尔基的一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年少的时光,沿着生命的纹路钝去。墨香绻缱成璎珞,在书页翻过的罅隙间,散发出琉璃般的光。——题记
古诗·韵味
指尖,轻轻翻过诗词,台灯下昏暗的光线,一字一句氤氲着无尽的韵味。
王维闲适地行走于山关水色中,拂起了层层绿波。古树郁郁葱葱,月光静谧地泼洒了一地,清泉流淌,匍匐在醇厚的土地上,聆听莺的歌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唇齿轻轻一动,略显浮躁不安的心跳在字与字的摩擦间平息,空灵的文字逐渐抚平了我的脉搏,在我生命的图腾间镌刻了平静和沉思的脉络。
陶渊明栖居于苍老的南山下,一杯淡酒入口,面对相看不厌的山、清雅不倒的菊。撤下一抹夕阳,糅杂绚烂星光。采撷萧瑟中绽放的金色的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轻轻吟诵,我便也携着他的手,徜徉在山水之间,朝看曦日,夜观群星,在漫山金色的菊花中,灵魂相容,久久,久久……
泰戈尔,恣肆地挥洒着星光,手执炽热的彩笔,在夜空之中,缔造着一片希望,一片璀璨的星空“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细细品味,青春的心灵在文字的渲染下略显瑰丽,发出了我也要拼搏的誓言。
诗词像一朵红莲,在黑夜的心里舒展花瓣,散发她无尽的墨香,赐予我生命的丰富。
故事·神秘
翻阅古今中外色彩斑斓的故事,与书共舞间,神秘成了背景音乐。
从格林到安徒生,从《一千零一夜》到《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石头会说话,鱼儿能报答,主人公一会儿会变一会儿能飞。我总是期盼夜晚的到来,虽然很害怕黑,但为了听妈妈讲这些绚丽的故事,我企盼黑夜早一点来临。我偶尔也会傻傻地幻想,如果我是那个公主,那个王子会是什么样子呢?如果我是那个主人公,在当时的情景下我会怎么做呢?幻想的精灵悄悄地带给我无穷的快乐。
从金庸到梁羽生,从《射雕英雄传》到《冰川天女传》,枯井里总有武林秘籍,乞丐中潜伏着神秘高人。英雄笑傲江湖,行侠仗义,多少浪漫,多少畅意。
故事翻飞,神秘的故事散发墨香书写传奇,带给我遐想的快乐。
名著·大气
迈进青春的门槛,名著以她囊括酸甜苦辣的大气,魅惑了我。
考试、竞赛常常也讪笑着问候我,偶尔无处可逃我青春的悲伤。感觉厚实的名著沉淀了生活,一定能带给我安慰。于是,雨果、夏洛蒂、列夫·托尔斯泰成了我促膝长谈的朋友,《红与黑》、《白痴》、《安娜·卡列尼娜》绽放成瑰丽的午夜玫瑰,摇曳于窗前。
书间的字忽地鲜活起来,跃入眼帘,凝成了主人公坚强的侧脸。销烟迷漫的战场上,保尔静默地伫立于风中,眼神凄然,却透着坚忍的泪光。失聪的黑暗世界,没有让贝多芬失去方向,叩开命运大门的瞬间,我明白——身体可以打垮,精神永远不败!
午夜的风,彻骨冰凉,名著散发她的翰墨书香,给我灵魂的洗礼,华丽而忧伤。
年少的时光,沿着生命的纹路钝去。墨香绻缱成璎珞,在书页翻过的罅隙间,散发出琉璃般的光——古诗的韵味、故事的神秘、名著的大气散发一路墨香,伴我成长……
最近偶然对鲁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概是上个星期五,我正在找书,无意间发现沉睡在角落里的一本《新读写》,那是本纪念鲁迅专辑,从拿到它到现在,我竟翻都未翻过,而细细品尝,竟发现别有一番情趣。(开首通过叙述性的笔调确立了文章的写作内容,暗合了“读书”的要求,但未点出“青春”)
不晓得为什么,(“不晓得”是口头语,应改为“不知”。)就是不喜欢鲁迅,总觉得他的文章都很深奥,难以理解,大多都是反映生活、批判人民的,乏味极了。本刊封面上陈鸣树的一句话引起我的深思:阅读鲁迅,是一种幸福;无视鲁迅,是一种不幸。(上下句之间缺乏必要的过渡,应在句首加上“然而”一词,以示转折。)难道我的无视鲁迅真是一种遗憾?如果真是,那么得让我知道为什么不幸。
翻开孤独已久的书刊,几个大字刻在我心底——“鲁迅:不死的民族魂。”这几个大字震撼了我。1936年11月19日是一个令人悲伤又惋惜的日子。就在那天,鲁迅离开了。虽然他死了,但是他的灵魂不会死,他的文章不会死,他的伟大精神不会死,并且会长存,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人们。鲁迅的文章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感情激烈,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坚决的态度,使人们奋起,使社会进步。(可改为“促社会进步”,避免行文的重复。)
也许很多人都认为鲁迅的文章太偏激,好像在骂人,我一开始也这么认为,等我读了温儒敏的“今天,我们怎么关注鲁迅”,(引号应改为书名号。)才慢慢理解,鲁迅的批判骂人是难能可贵的民族自省,我们可以从《阿Q正传》,看那些丑陋的中国人。鲁迅这么说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为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应为有鲁迅而感到自豪。
有人问“鲁迅是谁”,废话,鲁迅就是鲁迅了呗,但仔细想想,我确实不知道鲁迅是谁。从小时侯(改为“时候”)到现在,对于鲁迅只是书本上的印象,在我脑子里,鲁迅只是抽象的概念,没有真实感,(改为“具体的形象”,和上文形成对称。)让我记忆最深的是他那一字胡,活脱脱一个隶书“一”字,他既不上翘也不下拖,笔直的,也正和他人一样,正直朴素。一心为国家为人民,无丝毫私念。
认识鲁迅是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一面》,后来也经常听别人说关于鲁迅的小说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不过因为没兴趣,也没时间,就没有看,后来我订了初中语文新课标必读里面的一本《朝花夕拾》,不过可惜我只读了里面的一篇《阿长与〈山海经〉》,那时我看书大都冲着故事情节的有趣来看,从不思考作者想表达什么在文章中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这里的语言表述不经济、少文采,“后来”、“不过”的重复更加重了这一缺陷。)现在想想,再读一遍,并带着鲁迅是想表达什么的疑惑去读一下。这一次,我读出点味道来了,大概鲁迅是想表达对阿长的善良和热心朴实的赞美,对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的不满吧!
鲁迅很难读熟读透,而我只品味了其中千万分之一,那么一小块就已经有满足感了,鲁迅的文章真的很耐人寻味,真如陈鸣树所说:阅读鲁迅,是一种幸福;无视鲁迅,是一种不幸。让我们乘青春年少开始阅读鲁迅吧!(结尾照应了开头,点出了“青春”和“读书”。)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奶奶的一句话提点了多少人。我也正是受过这句话的影响,所以我对书有种特有的亲切感。虽然小时候并不怎么理解它们的意思,但我知道读书是好的,同时书籍也是神圣的,它不容被亵渎,它也不沾染世俗。它既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老师。你可以用它来打发时间,也可以用它来陶冶性情。想象一下,在某个炎热的下午,当你正感燥热,欲昏昏入睡的时候,拿本散文书,沏杯清茶,顿感精神倍爽,那纸上的文字伴随茶香沁入心脾,就像有千万个小刷子在帮你洗刷那燥热与烦闷一样,心情一下就舒畅许多。我想,这种惬意只能是书籍带来的吧。
图书馆就是书籍的海洋,同时也是知识的海洋。在这里我们可以畅游知识的瀚海,交到许许多多的名家朋友,学到更多的知识,扩展更广阔的视野。大学是我们的一个新的平台,希望之帆在这里升起,我们的梦想在这里插翅。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大学里的时光。
或许我们被一时的自由冲昏了头脑,以为在大学里无拘无束,以为更多的时间是用在上网、睡觉、逛街上的。但这并不是大学自由的真面目。所谓的自由只是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更多的发挥,所以如何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也成了我们的一个自由的选择。如果单纯地把时间花在玩上面,那么大学生活将会很无聊。如何让我的大学生活更充实,过得更有意义呢?图书馆,上图书馆吧!这将是个不错的选择哦,哈!这下我再不用为如何打发那些空闲时间而发愁了,我也不用担心找不到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了,更不用为了我那空洞的文笔而倍感焦虑了。
我想每个爱上文字的孩子都是幸福的。“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高尔基的这段话使我迈开了去图书馆的步子。走在图书馆楼前的台阶上,望着那金光闪闪的“图书馆”三个字,我感觉大学生活充满了乐趣。我可以在这里畅游知识的海洋,提升自我的人文素养。走在明媚的校园大道上,细数着那一点一点从叶缝中漏下的阳光,感觉它也在向我示好微笑,好像在对我说:“知识的海洋任你遨游。”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是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变。图书馆是个丰富多彩的小世界,对于涉世未深的我们来说,我们更需要从图书馆中学习,我们需要丰富我们的视野。不仅仅是文学著作需要阅读,还有很多百科知识我们都要去学习了解。这样我们才能更优秀,我们的前途才能更明亮。同时我们也能在图书馆中找到更多有利于我们的专业学习资料,让我们的专业知识更精湛,专业学习得更深厚。图书馆不仅可以让我们学习得更广,还能让我们学习得更深。所以大学生活中,图书馆是必不可少的。
我想我对图书馆的向往不仅仅是书籍。我喜欢图书馆那清新的书香,我喜欢图书馆那整洁的环境,可我更喜欢图书馆中那种学习的氛围。安静的图书室内,同学们安静地看着自己的书。这种让人舒适的安静同时又让人感到些许振奋,容不得放松。我喜欢这种安静,我喜欢这种安静的图书馆。
大学,这个我曾经梦想的殿堂,我曾经对大学有过无数的想象,而如今,它已真真切切地在我的面前,而我却更要努力,因为在这里我的梦想又将起航。我将在这里放飞希望,放飞青春。如果学校是船,那么图书馆就是舵,而你自己就是掌舵人。所以好好把握图书馆,做自己命运的掌舵人,为自己的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
最后,我想用一句歌词来表达我此时的心情: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
忙碌了一天,从喧嚣的世界回到安静的住所,我想每个人都会选择不同的放松方式,有人沉醉在美妙的旋律中,有人痴迷于斑斓的色彩中,而我喜欢翻开一本好书,嗅闻书中淡淡的墨香,聆听启人心智的教诲良言,参悟醍醐灌顶的人生哲理,洗涤遮蔽真知的心灵尘垢,书如同氧气般在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今天,坐在书桌前,回想这一路的坎坷和幸福,感谢书带给我的坚强、自信和乐观。
曾几何时,怀揣着儿时的梦想,历经十二载寒窗苦读,我如愿以偿的进入高等学府,学习心仪已久的法律专业。四年时光,稍纵即逝,本以为,梦想近在咫尺,唾手可得。然而,在我踏出校门的那一天,年轻的我清晰的看到了现实与梦想之间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走进社会,很长一段时间,迷失了方向,忘记了梦想,丢掉了豪言壮志,人生就像是没有了舵的船,迷离彷徨、空虚无助,面对纷繁的世界,面对欲望的交织,面对内心的困惑,我无所适从,成为匆匆的行者,生活失去诗意与激情,变得心浮气躁。
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浩瀚的书海,呼吸着淡雅书香,开始享受着这份精美的精神食粮,从此以后,我喜好在夜深人静之时,独坐书桌前,体会于丹《论语心得》,解读孔子的智慧,寻找精神的天平;品味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体会艺术的性情,领悟生活的真谛;读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吸取战胜困难的力量,学会遇事要坚强。读书,让白日里嘈杂的城市生活倏然退去,让烦躁不安的心灵静谧得如一泉清水,渐渐的,我重拾了儿时的梦想,弹指间信手拈来,回首处生命扬帆,坐观潮起潮落,终见得青天明日。就在09年的4月,功夫不负有心人,终让我品尝到了胜利的喜悦,踏入了梦想的工作岗位,欣喜之余,总结过去的日子,发现原来自己已有了很大的改变,安静了许多,沉稳了许多,成熟了许多,追其根源,我明白,是读书,打开了我心灵的枷锁;是读书,拉近了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是读书,让我在经历过风雨、遭受失败的同时继续迎难而上。
记得培根曾说过:“读书可以怡情,读书可以博采,读书可以长才。”读书改变了我们的思想,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赋予了我们的智慧。世界上没有一种事比读书更让人得益。“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乃博览群书之人。东吴吕蒙一介武夫,正是因为听了孙权劝告,发愤读书,成为吴国文武双全的将才。领袖毛主席日里万机,即使是行军作战,却也不忘挤出时间读书学习,从而成就了他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因此,我们要学会读书,因为这将使我们虚怀若谷,博采众长;也将使我们胸怀远大,视野宽广;更将使我们高瞻远瞩,内涵深厚。
如果说人生如画,书就是那多彩的颜色;如果说人生如海,书就是那奔泻的江河;如果说人生如山,书就是那绵延的山峰。在繁忙的时光里,留一隅书香,与友人浅唱轻诵,与先哲沉思启智,与历史前行升华,让你我生命飘逸出馥郁的芳香,闪耀出夺目的光泽,涵养出一个书香中国!
是书,让我慢慢认识了这大千世界,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是书,使我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无数的知识;所以,我爱书,特别是那些能给人启迪的好书。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我逐渐清晰地认识到:每一本出自不同作者的书,都自有它独特的风格,或深沉、或轻快、或悲伤、或欢愉。而我和书之间发生的故事也越来越多。
故事一:上了三年级,我们开始学习写作文了。这时,爸爸妈妈便给我买来了好多作文书。一本本,一篇篇地读下来。我我越发明白写作文不能生搬硬套,对已有的,相关的手头资料也要灵活运用。我的作文越来越棒,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故事二:一个阴天,妈妈出去办事,临出门告诉我,如果下雨记着收外面晾的衣服。我虽然答应着,可手里正拿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我在书里遨游,常常会忘了自己,忘了周围,忘了所有……妈妈回来后,见我仍在读书,便直奔阳台:衣服已经淋得往下滴水了。“儿子,看看这衣服是怎么搞得?”直到这时,我才想起妈妈出门前的嘱咐:“我,我……我忘记了。”见我搔着头皮,有些不好意思。妈妈也哭笑不得:“唉!真不知道说你什么好!”
……
书,让我不论何时都多了一份恬静,一份美好,它是我的最爱。
读书不仅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享受。在美妙的文字世界遨游,获取知识,陶冶情操,领悟大家们的思想,更可以学会做事、做人,着实受益匪浅。
在冰心的《繁星》与《春水》中,我便得到了许多。
我在那诗情画意的语句中沉醉。“窗外的琴弦拨动了,我的心啊!怎只深深的绕在余音里?是无限的树声,是无限的月明。”啊!我迫不及待地抄下它来,细细回味。这样的段落,总能让我神游其中,忘记周遭的繁杂。一个个的方块字,流进我的脑海,化作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那看似美妙,如诗如画的一句句话,也常常蕴藏着深意与哲理,它引发我们思考,洗濯我们的灵魂。如这一节:“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在我阅读之际,它悄悄打开我的心门,融入我的心里,把它的蕴意深深埋在我的心底,时时地告诫我:别做井底之蛙,别做那自满的花!
书籍慷慨的将它的一切给了我,如一位尽心的老师,传授我知识;如一位知心的朋友,和我谈心;如一位和蔼的长老,讲述着人生的意义。
我和书故事,从我三岁那年就开始了。上幼儿园时,我已经可以背几十首古诗、讲好多故事了。等上了小学,我对读书的兴趣越来越浓,家里书柜上面的书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阅读欲望了,书店便成了我阅读的常驻地。妈妈每天都送我到书店里看书。
我只要捧着一本书,便会爱不释手地读起来,一看就两三个小时。读书时,我会忘了时间,忘了周围的人,所有的烦恼通通抛在了脑后。
暑假里一天,我正在书店里看一本冒险小说,不知不觉就入了迷,大概看了1个多小时,才发觉自己的腰都酸了。伸了伸腰,正准备继续看时,却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爸爸!“咦?爸爸,您是什么时候来的?我怎么不知道?”我满脸疑问,因为爸爸出差好多天了,我一直很想他。爸爸笑了笑说:“我早就来了!今天回到家,我发现你不在,就猜出你会在这里,本想喊你回家看我给你带的礼物,你看读得那么认真,才没舍得打扰你。”就这样,不管是什么天气,我都会到书店看书,暑假的两个月里,我在书店里呆的时间,每天都超过5个小时。在书的王国里遨游,真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
我爱看书,各类小说、古今诗歌、科普故事、中外童话我都看。现在,我的作文水平也提高不少,真应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呢!我崇拜杨红樱阿姨和冰心奶奶,她们能写出大家喜爱的书。
书,是挚友,也是良师,它会无声地为你传授知识,使你成长。让自己多读书,你也会和我一样——爱上书。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姐姐仍然来图书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最熟悉的陌生人》这本书最吸引我。
我慢慢的蹲在书柜旁,看了许久,但免费看书的时间只有1小时,一个小时的阅读不足以让我吸收里面的内容,心想:可以买回去慢慢看啊,我口袋里有12元,应该可以买,但当看到价钱时,心里头的想法顿时消失了。这本书要18元,而我,只有12元怎么买啊?我只好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垂头丧气地走了。
又一个周末来临了,我这次带足了钱去买那本书。一来到书店,我急切地寻找,可是找了许久也没找到。我开始着急了,心想:应该是被人买去了吧!
我垂头丧气地走回家中,一推门,大吃一惊——《最熟悉的陌生人》放在了饭桌上。我急忙跑过去拿了起来,问妈妈:“妈,这本书谁买的?”妈妈有些神秘地说:“哎呀!谁这么好心,给我儿子送来了生日礼物啊!”我兴奋地跳了起来:“妈妈,我爱你!”
本以为要和我心爱的书籍说再见了,没想到原来妈妈知道我喜欢看这类的书,她就帮我买了这本《最熟悉的陌生人》——真是母子连心。
很小的时候,我只喜欢看动画片。后来,叔叔给我买了本《十万个为什么》,虽说是“十万”个为什么,可是它只有十页,而且,上面有许多卡通图片。
看到了那些卡通图片,我很是高兴,虽然那时我才只认识几个字,可毕竟是我拥有的第一本图书,所以还是试着读了读。不过,我对它并没留下多深的印象。
上三年级以后,我便几乎把零花钱都献给书店了。不过,我的作文水平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每次考试,我的作文要么得满分,要么只减一分,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我开始更多地阅读课外书,可是一直感到可惜的是我的作文字数却很少,如果编着写的话,就写得不好;如果不编的话,字数又不够。我想了一个办法,写作文一定要写真情实感,字数问题可以把各个方面写的更生动一点,这样不就两全其美了。可是我有时也有一些不会写的字,这可怎么办呢?发现了我这一点后,我读书时,遇到不会写的字,就停下来在空中划一划,果然,我这个问题也解决了。真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呀!
现在,我已经读六年级啦,这段时间,我又读了一些书,相信我的作文水平,又会有新的突破,加油!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段。”而书籍,也是我进步的阶梯。我非常喜欢看书,所以只要一有时间,我便会拿出书来看。
记得有一天下午,我回到家后,手里抱着我刚刚买的一整套《西游记》,直奔房间,开始阅读起来。突然间妈妈摔门而入,生气地对我说:“你在搞什么啊,听不到我一直再喊你吃饭吗?”我看了看手上的表,才发现,我已经看了两个多小时了,没办法,只好乖乖出去吃饭了。吃完饭,洗完澡后,我又溜进了房间,继续看起书来。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又进来了,她说:“十一点三十分了,该睡觉了,你明天还要上课呢。”“好好好,我知道了。”妈妈还想再说什么,但这时候爸爸在外面喊妈妈,所以妈妈只好出去了。
妈妈出去后,我心里窃喜:哈哈,老爸这次可帮了我大忙,我又可以继续看书了。又过了一会儿,妈妈又进来了,看见我还没有睡,便有点生气了,说:“怎么没睡,现在马上去睡。”“哦…哦…”。我漫不经心地回答道,可眼睛始终都没有离开过书本。“快点!”妈妈再次喊了起来。我只好把书本合上,爬上床去,其实我正在盘算着一会儿的“计划”呢。妈妈出去后五分钟,我蹑手蹑脚地起来,走到书桌前,悄悄地把台灯打开,坐在桌子上看起了书。正在我看得津津有味时,妈妈突然开门进来,他看
见我有偷偷地看起了书,顿时火冒三丈,我趁她再骂我之前赶紧说:“现在睡,现在马上睡!”我依依不舍的合上书,看来这下只有老老实实地睡了。
这个暑假,我几乎每天都在跟书打交道,妈妈对我的称呼已有原来的“好儿子”变成了“小书虫”。
记得小时候,我还不知道读书是什么意思?看着哥哥手里掌着书津津有味地看着,心里羡慕得不得了。我赶紧让妈妈给我买书。妈妈说:“你还小,看不懂,等长大了再买。”可我依然坚持要买:“为什么哥哥能看,我就不能看?为什么长大了才能看?为什么年龄小就不能看呢?”妈妈拗不过我,只好同意给我买了。
可买了书后,还真看不懂。终于有一天,幼儿园小王老师说:在家看不懂的书,可以拿到幼儿园来问老师。这下我的本书有用了。我一进幼儿园,就拿着书问小王老师,小王老师给我耐心讲解,我终于学会了一个故事《井底之蛙》。从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就常常居全班之冠。我想这应该是爱读书的功劳吧。记得有一次,作文是要写春天的美景。当同学们开始千篇一律的写: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不安分的一念:大家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心去感受春天的美。我是这样写的:冬爷爷送去了大地的严寒,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于是,我的作文得了满分。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了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还要写出真情感。
随着我大量的阅读,我的语文水平越来越高。书,真是我人生不可少的东西啊!
【读书教育主题征文(通用28篇)】相关文章:
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征文(通用19篇)04-19
世界读书日主题征文(通用5篇)04-14
爱国读书教育活动征文(通用6篇)04-19
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征文(精选5篇)04-19
爱国主义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征文(精选28篇)04-24
五一劳动节主题教育征文(通用8篇)04-07
国家安全教育主题征文1000字(通用6篇)04-15
读书教育活动征文(精选14篇)04-19
以爱国主义读书为主题的征文(通用38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