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德有品行重要意义

  道德讲堂的意义

  道德讲堂的意义:

  道德力量是国家安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有些贫乏,诚信缺失、信仰缺乏、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建设“道德讲堂”就是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搭建思想道德建设新平台,把勇于创新、奋发向上、诚信友爱的优秀品格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道德讲堂”的主要内容

  社会公德建设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以“礼仪”为核心。

  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以“诚信”为核心。

  家庭美德建设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孩子、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以“和睦”为核心。

  个人品德建设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以“友善”为核心。

  学校道德讲堂:主要对象是在校学生。以倡导“三心教育”(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奉献社会、提升自己”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

  教育,吸引和拉动学校、家庭、社会成员共同参与道德建设,努力达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的目标。

  我校道德讲堂的形式:

  1、“我听”:听取先进事迹宣讲;(聘请选拔优秀教师、优秀学生、专家、优秀家长为大家做讲座)

  2、“我看”:观看短片(观看感动中国十大道德模范的事迹等)、情景

  剧表演(今年五月份我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就是以校园道德故事为主题的道德故事汇演)

  3、“我讲”:通过国旗下演讲、红领巾广播站、班队会,同学讲道德

  小故事,发生在身边的道德事迹。

  4、“我议”:每个同学都是道德讲堂的主人,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和对

  自己听到的故事讨论现象,评议行为;

  5、“我选”:由同学们自己申报、说说自己的道德事迹、根据每个孩

  子的道德表现评选道德小模范,树立先进人物,六一进行表彰。

  6、“我行”:引导大家向身边的道德模范学习,在认识、接受先进人

  物的优秀品质后,群起效仿,转化行为。

  道德经讲义!!!!

  第一课;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道的变化无穷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两句就把道讲活了,道大无

  边无际,浩瀚无比。道,可以叫道,一旦发生了变化就可以不叫道了。名,可名,

  可以叫道这个名,一旦发生了变化就可不叫这个名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六十三课《混成》)我不知道

  它的名字,我把它的名字叫做道。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大又可以叫逝,也可

  以说是很远,从无穷远又返回原地。这就说明了,道不但大而且作旋转运动,并

  不断变化,名字也不断改变,既可以叫这个名,又可以叫那个名,实际就是没有

  名,所以无名就是道,道也叫无名。

  二、无名与有名的关系

  【无名,天地之始】:无名的道产生了天、地。在一个恒星系的范围里,它

  的空间就叫天,在这空间里产生若干个行星,地球就是其中之一,这就是无名的

  道(宇宙)产生出来的天和地。

  【有名,万物之母】: 有了固定名称的天和地之后,再产生万物。【天下万

  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六十四课《反者》)天下万事万物都产生于有形,

  即产生出来就有一定的形状、大小、重量,这种有形的东西,都是由无形的道产

  生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六十二课《生一》)万物都是由

  阴阳互相结合而定型,气冲阴阳、冷热胀缩变活泼,伸缩自然成动作,动作协调

  生命活。

  三、修道修德无欲好结果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

  身不殆】。(第六十八课《有始》)天下有个开始(道),这个开始就是天下之

  母。既然有了母亲(道),就可以知道它的儿子(万物)。既然知道了儿子是谁,

  再返回去守住母亲(修道修德),终生不停。人为万物之灵,他就作为万物(修

  道修德)的代表。

  【常无欲,以观其妙】:修道修德要无私无欲,才能守静,这样方能观察道

  的奥妙。【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牖以见天道】。(第十一课《天道》)不出门

  就可以知道天下的事情,不需要通过窗户就可看见大道。

  【常有欲,以观其徼】:修道有私心、欲望,便不能守静,要么什么也看不

  到,即使观察到的也是有限的。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此两者同是为了修道修德,一个没有私心欲望,

  一个有私心欲望,其结果各不相同。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欲和无欲的两者都在叫玄,但玄的

  内容大不相同,有欲的在表面玄、门外玄;无欲的在道里玄、门内玄。玄是一种

  前进的形式,成为螺旋式的上升;各种行业,即七十二行,行行都有门。这个门,

  就是进入大道之门。所以,玄!玄!玄!就能玄入道门。奥妙之门多得很,只要

  苦炼就能进。

  第二课 闻 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

  不足以为道。有建言者: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堆。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广德若不足,建德若欲,质真若储。大方若足,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却无名。夫唯道者,善始且善成。

  一、人对道的态度

  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士听了讲道,没有话说,勤勤恳恳地去修炼。

  2、【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士听了讲道,时信时不信,兴趣来了,就拿

  本《道德经》读读或背背。如果牌友来了,三缺一,正等你去打牌;舞伴来了,

  赶快去跳舞,就把《道德经》忘到九霄云外了。

  3、【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下士听了讲道,人不能自私

  自利,要助人为乐,舍己救人。他就哈哈大笑,这算什么道哇,老一套,如果不

  笑,那就不是道了。

  二、建言者的反映

  有建言者:有爱谈别人的人,即背后议论别人的人。

  1、对修道者的反映:【明道若昧】:明白道的人,他能预计事物的发展,

  别人就说他是疯子、愚昧;【进道若退】:修道修德长进了的人,处事为人要忍

  让,不与人争斗,别人说他没有用,不去争先反而退步了;【夷道若堆】:刚开

  始修道修德的人,前面的困难重重,路障成堆。

  2、对刚开始修道者的反映:【上德若谷】:德高望重的人要熟背《道德经》,

  别人说他变成了书呆子,掉进了深谷;【大白若辱】:清清白白的人,别人还要

  骂他、侮辱他;【广德若不足】:德越广博的人,越虚心处下,别人说他越感到

  不足;【建德若欲】:建成的德,人家主动做好事,扶老携幼,助人为乐,别人

  说他是私欲,表现自己,捞取政治资本。【质真若储】:只有货真价实的德,才

  能长期坚持修下去,否则,别人一说东道西,就认为:好心不得好报,算了,不

  干了。

  三、道的四大表现

  1、【大方若足】:人分圣人、贤人、善人、好人、坏人、恶人六种,任何人

  都可以求道,只要你求,道就有助于你,所以,道是最大方的,只要你按《道德

  经》去做,就能满足你的心愿。

  2、【大器晚成】:大器必须精雕细刻才能完成,凡是要做成一件大的事业,

  必须经过长期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3、【大音希声】:最大的声音是不常听见的,超新星爆炸,声音可大呦,还

  有比这更大的声音,如果你听见了,你也不存在了。

  4、【大象无形】:最大的形象往往是看不见的,宇宙就是道,它有多大、形

  象怎样,你看见了吗?没有,所以大象是无形的。【道却无名】:道确实找不到

  合适名称的。

  四、对修道者的希望

  【夫唯道者,善始且善成】:对修道的人,要做到善始善终。

  第三课 善 人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一、道与人、物的关系

  【道者,万物之奥】:道是万事万物中最奥妙的。因为万物都是道产生的,

  各物种不管它有多么美妙,追溯其本源,归根结底还是道,道既能产生这么美妙

  的东西,那么道就是最奥妙的了。

  【善人之宝】:善人的无价之宝。【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第七十六课

  《大怨》)天道是不认一家亲的,因为一家人中有善人,也有恶人,我们只能对

  善人亲,不能对恶人亲,虽是一家人也不能助纣为虐,同时一家人中善人、好人

  太少,所以应该以天下善人为亲。善人的本性是符合道性的,所以道就帮助善人,

  为善人的无价之宝。

  【不善人之所保】:不善之人求之,方可得到一定的保护。不善之人就是坏

  人和恶人,他们坑害的人不少,坏事做得太多,偶然良心发现,愿做一点好事,

  求道保护,这时道将给以一定的保护。

  二、人的言、行的表现

  【美言可以市】:美言可暂时得到别人的信任,人的本性就喜欢听好听的话,

  别人说真话,一针见血刺到痛处,反而不高兴,恨别人,所以,骗子的美言就有

  了市场,他就可以骗人了。

  【尊行可以加人】:尊贵的行为可以作人的榜样。做善人,对人和蔼可亲,乐

  于帮助别人,多做善事,有利的事让别人,不争不斗。人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作为学习的榜样。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对待不善之人,坏人和恶人,有何理由要抛弃他

  们呢?我们只能帮助他改恶从善。

  三、**厚禄,名利地位都是暂时的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故在立天子,

  即皇帝登基、封王、封相的大典上,虽有赠玉玺,挂帅印的生杀大权,献驷马千

  乘、万乘贵重之礼,即有**厚禄,还不如坐着修道,清静无为好。

  四、修道的好处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古人之所以重视这个道的理由何在呢?

  【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虽不能说有求必应,但总会有些收获,虽然

  每次收获不大,但长此以往,按《道德经》要求苦修,大道可成矣!有罪过的人

  求之,有可能避免一些邪恶,改邪归正。

  【故为天下贵】:所以才为天下人所珍贵。

  第四课 建 德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何以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

  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

  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一、德厚牢不可破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修的德很厚了,遇到任何大风大浪都不会动

  摇。例如,会搞建筑的人,其建筑不容易损坏;善于抱持的人,抱住就不易逃脱。

  二、祖宗有德祭不停

  【何以子孙以祭祀不辍】:为什么子孙会祭祀不停呢?我们的祖先,有很多

  人道德水平很高,无私无畏地作出了许多丰功伟绩,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所以子孙就祭祀不停。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一人修道修德,要长期坚持下去,不但对道有深

  刻理解,有极大的恒心,他的德必须是真实可靠的。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一家人修道修德,要做好事大家一起干,所以积

  德很多,他们的德一家人用有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一乡人修道修德,大家都不勾心斗角,互相帮助,

  人与人的关系很好,他们的德就能长久。

  【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一国人修道修德,这个国家上上下下的关系都很

  好,天地相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生活富裕。这个国家的德就很丰富。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天下之人都来修道修德,人与人不互相争斗,

  和睦相处,安定祥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真是人间天堂,德就将普照天下。

  三、修与不修比,方知修的奥妙

  【故以身观身】:故人与人比,修的人,助人为乐,身心美;不修的人,自私

  自利,心衰竭。

  【以家观家】:家与家比,修的家,和睦相处,德有余;不修的家,家庭纷争,

  闹不停。

  【以乡观乡】:乡与乡比,修的乡,团结友爱,德乃长;不修的乡,四分五裂,

  各干各得。

  【以国观国】:国与国比,修的国,国富民强,德丰厚;不修的国,战争不断,

  民遭殃。

  【以天下观天下】:以天下比天下,天下的人修,人间天堂,德普照;天下的

  人不修,天下第一,自封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我之所以知道天下会是这个样子。

  【以此】:就是用这种比较的方法。在比较中求发展,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

  跳,天上地下自分晓,比出人间天堂,修德个个踊跃。

  第五课 乐 道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言,淡乎其

  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一、如果你掌握了大象(道)

  【执大象,天下往】:如果你无私无欲地修道修德,得道了。天下人民就

  会归顺于你,向你学习。

  【往而不害,安平泰】:人来了,没有什么害处,大家都会热情地招待来客,

  他们都能平安地生活。

  【乐与饵,过客止】:有好听的音乐、好吃的食品招待客人,使过路的人,

  看到这样殷勤好客都不想离开了。

  【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道的很多内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

  道用语言讲出来,却是淡而无味。

  二、得道就可视、听、用

  【视之不足见】:想看它是看不见的,不修的人就是这样,修得好的人,就能

  观察道的奥妙。

  【听之不足闻】:想听听,也听不着,不修的人什么都听不到,修得好的人,

  能听到美妙的音乐。

  【用之不可既】:在用它时,是用不尽的,道生万物,万物都靠道滋养,生、

  老、病、死都是消耗道的能量。

  第六课 劝 道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一、国家爱好和平,人民拥护

  【小国寡民】:国家小,百姓不多。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都是小国,所以,

  人民也不多。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纵然有各种兵器,十八般武器样样俱全,即麻雀

  虽小,五脏俱全,但刀枪入库,并不经常使用它,国家不打仗,爱好和平。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这样即使百姓受重刑而死,也不愿离去。因为国家

  爱好和平,人民犯了罪,情愿死在这个国家,也不愿逃离。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湖泊,有船舶,车马,但没有人去乘坐逃跑。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虽然有军队,也不陈兵布阵,准备打仗,军队也

  无用武之地。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一片和平景象,使人民好像又回到过去结绳记事,

  无争斗的时期一样。那时人群在一起,为了抵抗自然灾害,与野兽争生存。所以

  人与人之间,不互相争斗,和睦相处。

  二、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裕

  【甘其食,美其服】:人民有好的吃,并不是过结绳记事时期,那种茹毛饮

  血的生活;也不是去穿兽皮、披树叶,而是自己想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可以,有

  美丽的衣服穿。

  【安其居,乐其俗】:人民有安逸的居室,住得宽敞明亮。人民有满意的职

  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即工作也很满意。

  三、邻国和平共处,不争斗、打仗

  【邻国相望】:邻国经常相互看望,人民互相往来探亲访友,不受任何约束,

  自由来往。

  【鸡犬之声相闻】:邻国之间的鸡犬之声也能相互听见,这表明国界也是一

  片宁静。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人民始终和睦相处,不相往来争斗,不打仗。 第七课 悟 道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

  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

  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

  民自朴。

  一、取天下的要诀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以正直不阿的态度治理国家,治

  国要大公无私,清正廉洁,任人唯贤,勤俭治国;如果遇到外敌侵入的时候,用

  奇袭的方式出兵,即出奇兵制胜;不太看重,若无其事地就可取得天下,不要整

  天去想夺取天下,否则,就会导致扩军备战,跟邻国争地盘、打仗。要把自己的

  国家治理好,人民生活富裕了,国富民强时,别人自然会来归顺于你。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我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就是用这样的方法,

  看待这些事的。

  二、事物的两面性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天下贵人多嫉妒别人,饱暖思淫欲,贵人们吃

  饱喝足了,看到别人比他好,自己就千方百计地要超过他;但广大人民又很贫困,

  吃不饱穿不暖,整天为生活忙碌奔波,很少时间去嫉妒别人。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民手里武器越多,国家越混乱。大家都有武器,

  谁遇到不满之事,可以随意杀人,把国家搞得乱七八糟。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人民的技巧越多,高、精、尖技术越好,想象不

  到的东西,奇异的物品就会不断地制造出来。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制定的法令越多,盗贼也越多,你制定的政策再

  好,盗贼也会想出对付的方法。

  三、这就是治国之道。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故圣人说得好:我不做勉强才能做到的事,

  多做些样板摆在那里,让大家看,这样人民自然会感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爱好清静,人民也守静,不你争我夺,勾心斗角,

  则人民自然会走上正道。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不去做勉强才能做到的事,不强迫大家今天做这,

  明天做那,则人民自然会富足。

  【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没有欲望,大家都没有欲望,不奢侈浪费,则人民自

  然很纯朴。

  第八课 上 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

  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

  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

  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一、有德、无德一看就明白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并不说自己德高,不到处吹

  嘘 ,所以他就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没有多少德的人,怕说自己没有德,如果谁说

  他缺德,他就要与谁拼命,骂别人,甚至于打别人,所以这种人实际上是没有德。

  二、德的好坏,行为是准则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什么也不要做,最后什么也做

  得到。为什么呢?因为德高望重的人,经常帮助别人,为别人做好事,当他要去

  做的那件好事,别人向他学习早就给他做了,所以勿须自己动手,什么事都能做

  得到。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少德的人,遇事争着去做,想出风头,表现自己,

  真的动手去做时,遇到困难就束手无策,无法克服,结果什么也做不好。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最讲仁爱的人要做一件事,没有做不到的。也就是

  说,你做事我放心。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最讲义气的人要做的事,那是很有限的,超过了哥

  们义气的范围,损害到个人利益的时候,他就不干了。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光讲表面礼节的人去做一件事,总

  是做不好,遇到困难就撒手不干了,批评他的时候,只好举起手臂大嚷大叫,强

  调客观原因,推卸责任。

  【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礼节都不讲的人,即是坏人和恶人,对

  忠诚信义都看得很淡薄,他是制造混乱的祸首,搞得越乱越好,趁混水好摸鱼。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先知先觉的人,即预言家,他得到的是大

  道之精华,他的预言,在当时别人说他愚昧、神经病、疯子,只有在后世证明了,

  后人才封他为预言家。

  三、修德不进则退

  【故失道而后德】:故失去了道的人,然后再去求德。修道要大公无私,舍

  己救人,要求太高,做不到,修修德算了吧。

  【失德而后仁】:失掉了德的人,然后才去讲仁爱。修德要我为人人,不要

  人人为我,只要求我帮助别人,绝不能图回报,全都报怨以德,难做,讲讲仁爱

  行了。

  【失仁而后义】:失去了仁爱,然后才去讲义气。大家都平等、自由、博爱,

  我爱人人,别人有困难我都主动帮助。但我有困难时,却没有人来同情、帮助我,

  还不如讲讲哥们义气。

  【失义而后礼】:失掉了义气的人,最后只好讲讲礼节。讲哥们义气,老大

  总是争强好胜,有利的事都是他们占便宜,自己老是吃亏,划不来。讲讲表面礼

  节好,这样只需点头哈腰,不蚀本。

  总之,要提高道德水平,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绝不能放松,一放松就会不断

  下滑,以至不可收拾,最后招致彻底失败。

  四、修德的态度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所以修道修德的人,总是把道德摆在重

  要位置上,并不轻视它。把它放在什么位置合适呢?我们工作的人,必须工作第

  一,学生必须学习第一,在完成工作、学习任务之后,才能考虑它。

  【处其实,不居其华】:把它放在实实在在的地位上,在熟背《道德经》之后,

  凡符合《道德经》的事就做,不符合《道德经》的事坚决不做,并不在于说些好

  听的话。

  【故去彼取此】:故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不符合《道德经》的,不讲礼

  的东西去掉,采纳《道德经》的精华。

  第九课 绝 学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

  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

  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

  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泽兮其若海,废兮若无止。众

  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欲异于人,而贵食母。

  一、绝学与不绝学、善与恶的差别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不学习害人知识,不去害人,所以就没

  有忧愁。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里,在你争我夺、弱肉强食的社会中,你必须去

  学习那些害人知识,偷偷摸摸,杀人放火,打架斗殴的本领,否则,就无法生存

  下去。如果你不想害人,不学习害人的知识,又要生存下去,唯一的是与道相伴,

  必须修道修德才能做得到,道要求无私、无欲、不争不斗、为人处下、生活俭朴,

  凭自身能力维持生活,知足常乐。这两者相差几多呢?

  【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不学习害人知识,不去害人的是善人;学习害人

  知识,专去害人的是恶人。结果是善人与恶人,这两者差别又如何呢?

  二、天灾人祸难躲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人人都畏惧的事,那是什么呢?天灾:洪灾,狂

  风大作,暴雨不停,***一片,淹死万物;旱灾,晴空万里,烈日当空,赤地千

  里,万物枯死;地灾,山崩地裂,地震、地陷。人祸,人与人争斗的最高形式,

  就是打仗,你杀我,我杀你,血流成河,这些一定要避免其发生,一旦发生了呢?

  【荒兮其未央哉】:灾区万物都要遭到破坏,一片荒凉的景象,没有殃及的

  人很少!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幸存下来的人,虽然人们来来往往,

  为生存忙碌奔波,但他们心里,如坐大牢一样地痛苦,有的搞得家破人亡,妻离

  子散,心情如春天登上高台那样孤独。

  三、老子救灾无归属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独有我好像坐在船上而未受其害,因

  为老子道大,这点灾害对他没有任何影响,如婴儿还未出世一样的安全。

  【乘乘兮若无所归】:乘坐的船飘飘摇摇无所归宿。人民遭了灾,老子乘船

  到各处去救灾,这里救了,又跑到那里救灾,飘飘摇摇何处是归宿呢?没有归宿。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被救了的人怎样呢?吃的住的穿的用的,人

  人都有剩余。唯独我还感到不够,唯独老子救人还感到救得不够,还有很多人等

  着他去救。

  【我愚人之心也哉】:用我的愚昧去满足人民的心愿。老子不顾自身的死活,

  不停地舍己救人,从人道的角度来看,这是最愚蠢的,但老子情愿用自己的愚昧

  去满足人们的心愿,不断地去救人。

  四、宇宙之灾,救不停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在这混沌的宇宙里,在各银河系,各恒星

  系和星球体里,一般人都明明白白,唯独我累得昏昏沉沉,因为整个宇宙的灾害,

  都得靠老子去救济。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仔细地观察人们,大家心情都很舒畅、快乐。闷闷

  不乐的只有我一人,因为要改天换地,颠倒乾坤,只有老子办得到,所以他整天

  闷闷不乐地考虑、操办。

  【泽兮其若海,废兮若无止】:海风吹在海面上,实际是没有休止的浪费。

  把这些浪费了的自然能量,用来救助灾民。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众人都有归宿,被救的人,衣食住行都解

  决了。独有我没有归宿,还有很多灾区等老子去救。

  【我独欲异于人,而贵食母】:唯独我与别人的欲望不一样,别人只要解决

  了衣食住行,就可以生存了。老子却要经常调整宇宙,星系中的各种问题,还要

  赈灾救人等,他不食人间烟火,贵就贵在食自然之气,即阴阳五行道气。 第十课 为 道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

  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一、为学者

  【为学者日益】: 做学问的人,科学知识应日益增长,学得越多越好,多多

  益善,因为人道知识有共性,它是通过大脑思维来产生,所以你想的办法越多,

  解决的问题也越多,对社会贡献就越大。

  二、为道者

  【为道者日损】:修道修德的人,一是修身,身体是靠大脑指挥,所以修身是靠大脑思维的方法。二是修心,修心的关键是靠信息,所以修炼的知识越少越好。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修心时,大脑思维的修炼知识,只少了不行,还要少,少到什么程度呢?以至于没有最好。修心时,开始什么都不会,因为大脑不思维了嘛!慢慢习惯于信息指挥,修到后来什么都会。

  三、以无事取天下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要想取得天下,不要经常想到打仗,经常想打仗,必须搞扩军备战,就不会治理国家。一是不能得天下,打仗,战败了就会失天下;二是战胜了,可暂时得到天下,不去治理也会很快失去的。

  第十一课 天 道

  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牖以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一、修天道,知天下

  【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牖以见天道】:不出门就可以知道天下的事情,如我们现在发射的空间站,它是越过大气层,脱离了地球,在恒星(太阳)系的天空里,绕地球旋转,那么地球上发生的事情它都知道。在空间站,还可以看到太阳系以外的恒星系,那就是太空即银河系的情况。修到天道,就可以知道天下的事情,不需要通过窗户就可看见大道。

  二、人道见多识广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为了实现见多识广,只好云游天下,这样就看得多,生活知识广。但对道德来讲,它是修出来的,不是靠走出来的,所以走是走不出来道德的,当你越走越远的时候,对道德的知识,知道得越来越少。

  三、道德修好了的人,圣人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道德修得好的人就叫圣人,所以圣人不需要走出去就可知道一切,勿须看到那个物体就叫得出它的名字来,勿须动手去干那件事就会获得成功。

  第十二课 治 国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其式,常知其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一、古时善治国者

  【古之善,为道者】:古时候善于治国者,都是修道修德的人。黄巢时期,人在树上巢居,后来下地,钻山洞穴居,这都是毒蛇猛兽出没的地方,如果你没有能力就无法生存。

  【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治国并不看人民智慧的多少,不能说人民知识水平高,这个国家就治得好。例如,有些国家,人民的知识水平很高,但国家问题多得很,也没有治好。治国的关键,是将人民的愚昧解开。有的人认为:没有知识的人才愚昧,有知识的人就不愚昧。非也,有知识的和无知识的人中,都有愚

  昧的,如书呆子,除了死读书之外,什么都不会了。如果使所有愚昧的人都不愚昧了,这个国家就好治了。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人民之所以难于治理,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多。人人都想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别人,都要别人听自己的话,却不愿听别人的话,所以就难于治理。

  二、治国之道

  1、【故以知治国,国之贼】:故以自己的知识治理国家,即以个人说了算,过去的皇帝说话就是圣旨,不管正确或错误,都必须执行,否则,就诛九族。个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治得国家盗贼四起,这就说明了,按个人意志是治不好国家的。

  2、【不以知治国,国之福】:不以自己的知识而是按人民的意志治国,这样上下一条心,就没有办不到事,也没有不可治理的事,则国家必然幸福昌盛。

  三、正反模式不忘

  【知此两者,亦其式,常知其式,是谓玄德】:懂得这两种治国之道,心里就有了个好的和坏的模式,经常用好的这个模式治理国家,这就叫做玄德。

  四、玄德之君,国乃大顺

  【玄德深矣远矣】:玄德就是对人民情感深,对国家前途看得远!如果你对人民没有感情,人民的意见就听不进,必然走以知治国这条路;你对人民有感情,就能采纳人民的意见,按人民的意志治国,必然走不以知治国这条路。

  【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看到了与万物对应的另一面!对万事万物不但要看到它的正面,还必须看到它的反面,这样看问题就全面了,处事能力就强了,那么治理国家就极其顺利。 第十三课 可 得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悦,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青,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一、道德不是吹出来的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有知识的人并不夸耀,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并不吹嘘自己的道德水平高,这才是德高望重的人;爱夸耀的人,实际没有多少知识,经常吹嘘自己道德水平高的人,这实际上是没有多少德的人。

  二、修玄同之法

  【塞其悦,闭其门,挫其锐】:把各关窍塞住,关闭进出气门,即塞住四万八千个关窍,关闭八十一个气门,为什么呢?因为炼精化气,把精化成了真气,就容易外泄,关闭了不让精气神外放。

  【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把分散的光集中起来,开始是分散的亮点,然后把各亮点慢慢地集中,就形成了强大的光柱,在光柱里,好象有灰尘混在一起,这就叫做玄同。

  三、修道必修德

  【故不可得而青,不可得而疏】:固然青色的光是不容易得到的,稀疏的光得之也不容易,凡物都有光,各物的光色不一样,人体七色光谱照身上。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得到了也不要太高兴,太高兴就产生骄傲情绪,一骄傲就会得而复失。没有得到也不要害怕,虚心按《道德经》要求做,自然能迎头赶上。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得到了要珍惜它,得之不易,不能随便浪费。没有得到的人也不要轻视他,应该耐心地帮助他不断地提高,所以才为天下人所珍贵。

  第十四课 尚 贤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物,使民少为盗。不见可如,使民心不散。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可欲,使夫知者勿为也。无不为,则无不治。

  一、人道三不

  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专门注重贤德的人,人民就不会你争我夺。如果大家都去注重贤德的人,也注重访贤、装贤、造贤、假冒贤德的人,大家就会争斗不休。

  2、【不贵难得之物,使民少为盗】:不看重难于得到的物品,则民间盗贼就会减少。如铁器时代,铁是很难得的稀有贵重之物,大家都想得到它,看重它,如果得不到就去抢、去偷。如今铁生产多了,大家都不看重它,满地皆是,谁还去偷呢?要求你去拣废钢铁,别人还得拿钱请你,你还不愿意。

  3、【不见可如,使民心不散】:不看见心里所想又得不到的东西,人们的思想就不会分散。有的人电影看多了,高消费、高享受自己条件又不够,但总想去试试,怎么办呢?所以整天都在想方设法,去借钱,借不到就偷,偷不到就抢,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圣人之治

  【是以圣人之治】:所以圣人治理的方法是:

  【虚其心,实其腹】:心要虚静,即心要守静,不要时东时西,到处乱窜;腹要充实,即丹田气要足,有的说我经常都想到气沉丹田,这是不对的,要自然地丹田气足,该足则足,不应超出,不要有为地去足,如皮球过饱和气足,只有爆破才满足。

  【弱其志,强其骨】:追求要很少,大脑不要胡思乱想,专门想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就增加了负担,不追求负担就没有,坚强其筋骨,这样身体自然就坚强有力。

  三、没有做不到的事

  【常使民无知可欲,使夫知者勿为也】:常使人们去掉那些达不到的欲望,即得不到的东西,不要去想它,想而无用,反有害。使无知的人,也不要去做。

  【无不为,则无不治】:只要按上面这些要求做到了,最后没有做不到的事,也没有不可治理的事。

  第十五课 五 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物,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一、五行、五位伴五色

  1、【五色,令人目盲】:五色祥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除青、橙难得外,五色可得。五色是伴随着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及东、南、西、北、中五位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西方庚辛金。金属五行,西属五位,产生的紫光属五色,红、绿、黄、蓝、紫,五色光看来使人眼花缭乱。

  2、【五音,令人耳聋】:各种音响,震耳欲聋。这里的五音是不是讲的宫、商、角、徵、羽五音呢?不是,而是讲的声、光、调、音、神五音,综合五音信息自分明。东方甲乙木,木属五行,东属五位,植物一片绿,产生的绿光。

  3、【五味,令人口爽】:各种味道,吃起来很爽口。这里讲的不是酸、甜、苦、麻、辣五味,而是凡物皆有味,各种味道皆有异。北方壬癸水,水属五行,北属五位,水养万物长,产生的蓝光。

  4、【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在野外奔驰狩猎,活蹦乱跳的动物,当场毙命,心里有点疯狂之感。南方丙丁火,驰骋火旺,火属五行,南属五位,红光红似火,产生的红光。

  5、【难得之物,令人行妨】:贵重的东西,人人都想得到,得不到就偷、就抢,使人防不胜防。中央戊己土,难得土长,土属五行,中属五位,杏黄旗中央,产生的黄光。

  二、圣人实腹空目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所以圣贤之人,首先是充实自己的腹,即丹田气要足,而不是为了想看见什么,故去掉后者,采用前者。 第十六课 无 为

  道常无为,而无以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勿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如以静,天下将自定。

  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常无为,而无以为】:道平时是不干预任何事情的,天、地、阴、阳各界,各管各的,互不干扰,否则就会搞乱。如果需要道来干预的事,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二、侯王守静,物自化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勿作】:侯王如果能保持守静,即修道修德,不去破坏自然环境,万物就将自然进化,自然进化,而无任何外界干预,那么万物就将自然繁殖生长,欣欣向荣。

  三、老子命名:无名之朴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我将给万物自然生长繁荣的景象,命名为:无名之朴。无名就是道,也就是道之自然。无名之朴这名称的意思是什么呢?

  【夫亦将无欲,不如以静,天下将自定】:要达到道之自然,还是要去掉私心和欲望,不勾心斗角,修道修德才能守静。侯王带领老百姓都来守静,这样天下将自然稳定。

  第十七课 不 肖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谓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乎。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一、道大了好不好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天下的人都说我道大了不好,为什么?你那大的道为何不给些我呢!不满足我的要求呢!所以不好嘛。如果要救命时,你的道越大越好。

  【夫唯大,故谓不肖】:我就是大了一点嘛!所以大家都说我不好,道德是靠自己苦修出来的,不是别人给的。

  【若肖,久矣其细也乎】:若大家都说好,惟一的办法,是陪大家一起玩,一齐打牌、钓鱼、跳舞,不修道修德了,久而久之也变得和大家一样了,没有道了。

  二、修道修德的三宝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我有三件宝贝,经常保存着,这是修道修德的人必须具备的,时时刻刻都不能忘记。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一是叫慈,二是叫俭,三是叫不敢与天下的人争先。

  三、按三宝做,受益匪浅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慈善就能勇于挑重担,有的人不愿干重活、脏活,你对人慈善,就敢于去承担这些重活、脏活、累活。俭朴就能集思广益,工作、生活俭朴的人,才看得见别人的长处,就能吸收别人的优点,把它集中起来,推广出去,大家受益。不与天下的人争先,故能当首长,有利的事情都让给别人,人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遇到推荐领导时,大家都说你品德高尚,所以你就能当上长官了。

  四、不按三宝做,大祸就临头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如果没有慈就只有勇敢,遇到坏事你也勇敢地去做,结果害人更多。没有俭就只能广种薄收,你广做好事,遇到恶人你也帮助他,结果害的人更多,助纣为虐。不愿居其后就只好抢先,大家都争先,最后只好争得头破血流,结果是自取灭亡。

  五、为人慈善,天救之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如果为人慈善,在战场上必定打胜仗,你对士兵慈善,打起仗来,士兵就为你出力、卖命,打胜仗。守城时则很稳固,你对市民慈善,军民一条心,守城稳固又放心。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遇到厄难时,上天将救助于你,以慈爱之心保护你。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但你为人慈善,按三宝的要求来做,是祸也躲得过。

  第十八课 畏 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诛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双手矣。

  一、畏不畏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人民挨饥受饿,到了临死关头,对死都不怕了,为什么要用死去恐吓呢!那是吓不倒的。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诛之,孰敢】:如果你使人民经常处于怕死的状态中,如殷纣王朝时期,纣王施***,人民处于怕死的状态中,那纣王就是一个奇怪之物。象这样的奇怪之物,我将把他捉来杀了,敢不敢呢?为民除害,好得很!

  二、司不司杀

  【常有司杀者,杀】:常有叫别人去杀人的人,本来他想要杀某某人,但自己不愿动手去杀,找杀手去杀,他躲在幕后指挥,这样的人应该杀掉。

  【夫代司杀者,杀】:叫你杀人,你就去杀人的人,自己不加思索,这人该不该杀,你就去杀了,这样的人也应该杀掉。

  【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双手矣】:代司杀者就叫做代大工匠斫树。代替大工匠斫树的人,很少有不伤其手的。所以你代替别人去杀人,哪有不该杀的呢! 第十九课 畏 威

  民不畏威乎?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压其所生。夫唯何不压,是以不压。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一、畏不畏威

  【民不畏威乎,则大威至】:人民不怕威胁时,你说抢粮食,抓住要坐牢、杀头。老百姓饿死,不如饱死,大家不怕死了,那么大祸即将临头。过去修道修德到一定程度,就要进山修炼,在深山老林就会被毒蛇猛兽吃掉,这种威胁你怕不怕呢?有功能就不怕。

  二、压不压

  【无狎其所居,无压其所生】:老子在民间生活了一百二十年后,乘牛西出嘉谷关,进入深山老林修炼,渺无人烟,所以居处无人打搅,来去自由,日常生活又不受任何约束。

  【夫唯何不压,是以不压】:我为何没有受到压迫呢?是因为没有人来欺侮我。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所以圣人明白这个进山的道理而口里不说,虽然也爱惜自己的生命,不被毒蛇猛兽所袭击,食野果、吸自然之气,但并不把自己看得很重。故舍其后用其前。如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看重了反而不好。

  第二十课 善 者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信德。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神,百姓皆注其手足,圣人皆孩之。

  一、圣人为人民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没有固定的想法,没有私心、欲望,所以没有为自己的任何打算,以满足老百姓的想法作为自己的心愿,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二、修善德之法

  【善者,吾善之】:善良的人,他对任何人都很好,所以我和气地待他,一般的人都做得到。

  【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不善良的人,即对坏人和恶人,我也和气地待他,这就很难了。首先他对你态度就很凶,甚至于害你,这时你必须忍得住,忍的程度,就是你修德的程度,表现出对他的态度,是和气地待他,还是针锋相对,面善心恨,就看出你善德如何了。

  三、修信德之法

  【信者,吾信之】:讲信用的人,就是言而有信,说得到就做得到的人,我信任他,这是一般的人都做得到的。

  【不信者,吾亦信之。信德】:不讲信用的人,我也信任他,这就很难了。明明知道这个人不讲信用,我可以帮助他改正错误,所以我信任他;另一方面是我要用他,但又不信任他,怎么办呢?一是我看着他做事,二是找个人盯梢,其结果很坏。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点都做不到,还谈得上修信德吗?

  四、圣人助人有精神

  【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神】:天下的圣人,用呼吸之气来为天下人振作精神,圣人呼吸之气就是阴阳、五行道气,谁吸了它,精力就非常充沛。

  【百姓皆注其手足,圣人皆孩之】:精气贯注到每个人的手足,人的手足是四梢,精气都贯注到手指尖、脚指尖了,那不是全身都贯满了吗!所以老百姓精神充沛,做事力足。看到人民有劲,圣人高兴,也像小孩一样开心。

  第二十一课 善 行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则不可开。善结无绳约,则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出。是谓其明。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智。不贵其事,不爱其智,虽知大迷。是谓要妙。

  一、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

  【善行无辙迹】:善于骑车的人,过后没有车辙的痕迹。正如会走路的人,在白纸上走过,没有脚印的痕迹一样。

  【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于说话的人,没有废话,真传一张纸,真理只有那么一点,假传万卷书,假话、废话,写万卷书还说不清楚。善于数数的人,不需要算盘,就能一口清。

  【善闭无关楗,则不可开】:善于关门的人,勿需复杂的门栓,勿需现在的三保险、四保险,你就没有办法开。

  【善结无绳约,则不可解】:善于打结的人,不受绳子的制约,不管绳子的长短,打成的结,别人就无法解脱。

  总之,上面所说的都是常见的,平淡的事情,只要你认真地去做,就可做出惊天动地的成绩来,各有各的专长。

  二、圣贤之人,善救人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所以圣贤之人,他们的专长是什么呢?经常善于救助别人,所以他不会抛弃别人。要善于救人就要认清救的是善人、好人、坏人、恶人,根据不同情况,给与救助,不管什么人,都不能抛弃他们。

  【常善救物,故无弃出。是谓其明】:经常善于修缮的人,可以修旧利废,工作、生活用品坏了,可以修好再用,所以他没有废弃之物。这就是圣人的明智所在。

  三、善不善之迷

  【故善人,不善人之师】:故善良的人,说话谦虚谨慎,工作认真负责,生活俭朴,自然是不善良人的老师。

  【不善人,善人之智】:不善良的人,即坏人、恶人,他们是如何做坏事、坑害别人的,是怎么变坏的,找到病根,帮助时便于对症下药,使善良人增长智慧。

  【不贵其事,不爱其智,虽知大迷。是谓要妙】:若不重视这些事情,即好人的表率作用,坏人增长智慧的作用,如果不爱惜这些知识,虽然表面上看你知道得多,实际是极大的迷惑。我们一定要爱惜得到的智慧,这是极其重要的妙着。

  第二十二课 宠 辱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一、什么叫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受宠或受辱都会感到惊慌,所谓受宠若惊,受到宠爱很高兴,睡觉就睡不着;没有受到宠爱,甚至于受到侮辱的人,心里非常紧张,惊慌失措。

  【何谓宠辱若惊】:什么叫宠辱若惊呢?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对下面的人宠爱,即上级对下级,首长对部下,家长对子女的宠爱。受到宠爱的人则很惊奇,这下我的前途光明了,将来提拔、升官、加工资都有希望了,心里美滋滋的,晚上觉也睡不着。没有受到宠爱的人就很惊慌,领导不信任我了,将来提拔、评职称都没有我的份了,算了吧,三十六计走为上,就要求调动工作,一走了事。

  【是谓宠辱若惊】:这就叫宠辱若惊。

  二、什么叫贵大患若身

  【贵大患若身】:太高贵了必然有大的忧患降临。你穿得好,身上带的金银财宝又多,别人就要想办法偷,偷不到就抢,你只有千方百计地防,整天担惊受怕,终无宁日。

  【何谓贵大患若身】:什么叫贵大患若身呢?

  【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我之所以有大的祸患,是因为我有了身躯,有了这一百多斤肉体,麻烦事就多了,饿了要吃,冷了要穿,为了生存要做事、要走路,要躲避日晒雨淋,要房屋居住。等到我没有了身躯,也就是人死了之后,不食人间烟火了,那时我还有什么忧患呢!

  【故贵以身为天下】:人之所以高贵是由于有身躯存在,这个身躯,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出门有汽车、飞机坐,它就高贵;另一个身躯,没有吃、没有穿,没有住、出门靠走路,它就贱。

  三、以爱心托天下

  【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如果谁可以寄托天下的话,也就是说谁来当国王,治理天下,他就要以爱护自己身躯那样去爱天下人,以一片慈爱之心去爱护天下的老百姓,这样的人就可将天下托付给他。

  第二十三课 治 人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复。早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一、治人先治心

  【治人事天,莫若啬】:治理人事在于天下人之心,老百姓心里最珍惜的东西,就是他们的劳动果实,如农民最珍惜的是粮食,工人最珍惜的是机器。你爱护他们的劳动果实,最好是吝啬一些,不随便浪费、破坏,这就治到人民的心坎上了。

  【夫唯啬,是谓早复】:吝啬的最好办法,是每天从早晨开始。每天你一起床就要节约,绝不能铺张浪费。

  【早复,谓之重积德】:从早到晚,不只是早上才节约,从早上一直到晚上都要节约。总之,人从出生之后,一直到死,即终生都必须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这就叫做重视积累功德。

  二、积德之厚,可治国

  【重积德,则无不克】:如果重视积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怕,千方百计地迎难而上,战胜困难。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那么你积的德就越来越多,你就不知道功德的终极。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不知道功德的终极,积的德已无法统计了,不计其数,就可以统治一个国家。

  三、国家有王,可长久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国家有了国王,就不会无政府主义,谁说了都算,谁说了都不算。国家有了统一的指挥,就可长治久安。

  【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这就叫根也深蒂也固,这个根扎在人民的心坎里,上下一条心,大家创造出来的成果,就会长期延续下去。如唐朝时期统治几百年不衰败,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长生久世之道。

  第二十四课 有 道

  天下有道,却走马已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吝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一、有道万物将自化

  【天下有道,却走马已粪】:天下的人都来修道修德,马走后粪成堆。大家都来修道处于自然状态,不去破坏自然环境,万事万物也自然生长发展,而无任何外界干预。马对人最重要,耕地用马,拉车、驮物用马,走路骑马,打仗用马,马就作为万事万物的代表,大家守静,马也舒服了,自由自在,边走、边吃、边拉,所以马走后粪成堆。

  二、无道争不歇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天下人都不修道修德,郊外都是战马。大家都按人道办,你争我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战争不停,马也不舒服了,装备起来,准备打仗。

  【祸莫大于不知足,吝莫大于欲得】:祸害都是由于不知足产生的,人心不足,旧的欲望满足了,更高的新的欲望又产生了,没有满足的时候。吝啬主要是想自己获得,如过去的资本家不让工人吃饱,节省下来的粮食,自己就可多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有自知之明的人,经常处于满足的状态中,不管是在顺境或逆境中,都能做到知足常乐。 第二十五课 孰 亲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矣。

  一、人对待名利、地位的态度

  【名与身孰亲】:名誉与身体哪个最亲呢?有的人要名不要命,过去立贞节牌坊的人,就是这样;有的人要命不要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名又值几何?有的人想两者兼得。

  【身与货孰多】:身体与货物哪个重要呢?货物拿钱就可以买得到,也就是说钱与命的关系,有的人要钱不要命,你抢他的钱,他就跟你拼命;有的人要命不要钱,你抢他的钱,都拿去好了,只要不杀他就行了;有的人不但要命,也要钱。

  【得与亡孰病】:获得与失去哪一种最坏?一般认为获得最好,但不义之财,得到了并不好;一般认为失去了最坏,当别人有困难,你帮助别人,失去了并不是坏事,助人为乐,好得很!

  二、看淡名利、地位,不追求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所以爱得越深失得越多,谁都对自己的身体很爱惜,但过分了反而长得不好,疾病缠身;你想多储藏些钱,钱多别人越要借、偷、抢,甚至于丧命,结果失去的更多。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矣】:知道满足的人并不是耻辱,做任何事都要适可而止,这样就可长期保持了。

  第二十六课 入 死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一、十分之九入死

  【出生入死】:这是什么地方?是在出生入死的战场上,进去了就有可能死,出来了就能生存下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在战场上,生存下来的有十分之三,阵亡人数有十分之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人从出生之后,去参加***,反对统治者,就有可能被镇压,这就是把自己置于死地,这样的人也有十分之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这是为什么呢?当他出生之后把自己生命看得太重了,他认为天生我一人,必须统治人,实现此人生,激烈争斗战场行,必须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要出人头地做人上人。

  二、十分之一无死地

  【盖闻善摄生者】:经常听见善于养生的人,也就是修身养性的人。

  【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在陆地行走遇不到犀牛和猛虎,也就是说修身的人,周围有较强的磁场能量,犀牛和猛虎感觉到了,就避而远之;进入部队不会被甲兵所伤。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犀牛没有用角的地方,找不到攻击的方向;猛虎没有使用爪牙之处,爪牙不知抓向何处;军队没有使刀弄枪的地方,不知道刀枪砍向何方。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这是什么原因呢?都是由于没有要他去送死的地方,也就是说毒蛇猛兽,豺狼虎豹都不能伤害他,所以没有要他去送死的地方,这样就能延年益寿。

  第二十七课 难 治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一、人民饥饿之源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人民之所以饥饿,是由于长官收各种杂税太多。在旧社会里,苛政猛于虎,如农民辛勤劳动一年,秋收后,给地主交地租和缴纳国税,乡、保、甲长各种杂税,缴完后一无所有,所以只有挨饿。

  二、人民难治之因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人民之所以难于治理,是由于长官强迫他们去做不愿意做的事。如秦始皇强迫人民去修长城,人民不去,就抓、捆、押、压,强迫去修,所以就没有*****。

  三、人民轻死之根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人民之所以不重视死亡,都是长官太重视自己的生存了。如秦始皇想长生不老,派很多人到处去找灵丹妙药,不管人民的死活,所以人民就不重视死亡。

  四、爱护生命之法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只有不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太重要,顺其自然生活,这就是爱护生命的最好办法。 第二十八课 不 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一、天地发泄,万物遭殃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在施加不好影响的时候,因为人们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例如,森林被破坏,土地沙化,气候恶化,灾害不断,所以以万事万物作为发泄的对象,万物都要遭殃。

  二、圣人发泄,百姓遭殃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不施仁道的时候,由于人道搞得太厉害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人都为自身利益去争斗,争得你死我活,乌烟瘴气,所以圣人往往发泄在老百姓身上。

  三、天地人之间的关系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天地之间从直观来看,是一个封闭的物体,中间还有空气,好像风箱一样。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虚静而不屈服,平时天高气爽,风平浪静,没有任何东西能使它屈服,当震动得越快出得越多,好像风箱拉得越快,出的风越大,当狂风大作,如龙卷风、飓风吹时就出得越多。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话说多了道理就少了,真理就是那么一点,说多了都是空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多了惹事生非,还不如保持适中,该说则说,可说可不说则不说。

  第二十九课 信 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一、信、善、知者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可信的话说来是不好听的,说到自己的短处、痛处,听起来很难受,但听进去了,自己受益匪浅;好听的话是不可轻信的,轻信了就容易上当、受骗。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善人处事不多做解释,别人误解了也无关系,心中无冷病,哪怕吃西瓜,没有必要去解释;做错了事只找客观原因的是不善之人,自己做错了不认错,把责任推给别人或客观原因,这种人是不善良的人。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什么都知道的人,天上、地下的事情他都知道,见人就吹的人,他的知识是很少的;经常说自己知道得很少的人,是谦虚谨慎、虚心处下的人,是有真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道德素质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道德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高尚道德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增强综合国力。离不开道德建设;发展市场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离不开道德建设;促进改革发展、为何社会稳定,离不开道德建设。

  应当清醒的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正面临着许多严峻的考验。目前我国思想道德领域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地方放松道德建设,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封建迷信活动‘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欺骗欺诈的现象屡禁不止;一部分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淡薄,有损国格人格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贪污受贿、违法乱纪,严重损害党的形象。这种状况与迅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形势不相适应,与我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解决我国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集,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贯彻路上《纲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作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基本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教师道德责任的承担及其重要意义

  教师道德责任的承担及其重要意义

  教育学是一种责任之学,教育工作本来就与责任密切相关,并要求教师承担相应的专业责任。教师的专业责任是其作为一个专业人员不可或缺的专业道德品质,包括对教育专业的责任以及对学生的责任,对专业的承诺以及义务的履行。选择教师作为终身职业的人们,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承担应有的职责。 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专业工作,“教师”一词从产生之日起就被赋予责任的内涵。教师角色本身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教书育人”,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以及“长善救失”等等,这些必然或应然的要求规范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而教师与学生之间那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更折射出教师对学生应承担的责任,因为“从伦理角度上讲,你若是控制一个人的幸福、利益或者是命运,那么你就对这个人负有一定的义务或者是责任”①。这种责任可用法律来界定,也可以用伦理原则加以规范。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正是通过采取一系列行动以保证学生获得幸福或改变命运,并一以贯之,所以,教师对学生负有着重大的责任。

  教师的责任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社会所赋予的责任。教育之于社会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教师的工作也是意义非凡。教师承担的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职责,这种社会职责由法律所规定、被社会所公认,教师不能玩忽职守或轻易放弃自己的责任。其次,就教师个人而言,从进入教师职业领域开始,教师就能感受到一种生命中应要“承受之重”的意义。教师以个人的方式去理解和实践这份意义,这种个人责任与教师生活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这种个人责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个人道德责任,这种个人道德责任甚至比法律意义上的教师社会责任更为重要。教师的这种个人道德责任在教育活动中通过一种道德责任意识规范教师的行为,因为“道德责任意识是教师自由意志的最高规定。高度的道德责任意识是一切高尚的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教师不仅要对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承担责任,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承担责任,还要对自己职业行为的不成熟性负责任”②。道德责任意识体现着一个教师的职业人格,也同时体现出教师的个人道德素养。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中的“重要他人”,在教育过程中承担着众多的责任。“所谓重要他人,是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③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历程,是受到周围环境和与之交往的人的影响

  过程,教师的特殊身份及其特有的职责使其影响尤为重要。当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呈现出价值多元的特征,教师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中更需要承担引导的作用,教师的道德责任无法推卸。在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不断增多的时代,学生常常会面对更多的可能选择,产生更多的价值困惑。教师除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外,更要引导学生生成许多生活的价值。作为“重要他人”的教师应当承担价值澄清与引导的职责,并将其作为重要的道德责任。

  爱,首先从自己做起,一个不懂善待自己,享受生活快乐的人又怎么懂得珍惜生活、享受生活,又怎能懂得善待别人。我们从事着辛苦、劳心的工作,要不断从事业中寻找新的目标,永远的快乐。拥有一个好的身体,能更好地坚守岗位。不因为身体原因,缺少一节课,少回答学生一个问题,少给学生一点关怀。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是我们教书育人的保障。

  爱学生,有教无类。要求教师的在教育中,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我们应该充满热情地去帮助他们,从思想上去开导,注意发挥他们的积极因素,表扬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的创造性表现,为学生创设一个愉快和睦的成长氛围。有时教师的一句平常的话语、一个微小的动作都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波动,对师生关系产生影响。我们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失误和不足,投入真情,充分发挥师爱的广博性和持久性,用师爱激励学生。

  爱学生,就必须能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敬学生为前提,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们平日的工作中,你一个亲切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抚摸,或是一句善意的批评,将会深深地留在学生心中,激励着他们不断进步,甚至影响着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教师的人生是默默无闻,但也应有自己的精彩,要不断地自律自强。自律与自强是矛盾的统一体,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做为一名教师,只有自律,才能自强。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时刻想着自己的神圣使命,尤其应注重自律,自强,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任***大的事业都要有坚强的信念,而坚强的信念来自我们的坚强人格,自强将是我们这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伟大职业的

  源动力。通过“自律”我们规范了自我,把对学生的爱与自己的个人目标和价值观联系在一起。通过“自强”我们将坚定自己的信念,扎根于祖国的教育事业,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任凭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风吹雨打。我依然闲庭信步于阳光之下,守着自己的讲台,守着自己的青春梦想,守着自己在从教时的誓言“为人师表”。

  教师就是这样,在平凡中,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用自己并不宽大但却是这世界上最强有的双手,托起一个一个明天的太阳。一根火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可以点燃一堆熊熊的烈火。

  教师之间要相互比师德、比奉献、比教研能力、比成果,学现代教育理论,学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学专业基础知识。通过比、学来给自己加压,给自己“充电”,切实做到“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宗旨。

  新时代的教师,更要自强不息,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勇于创新,自己更要学习不已探索不止。惟自律自强的教师,才有资格和能力去用师爱的雨露滋润每一树可爱的花枝蓓蕾。

  教师作为神圣的职业,开启儿童的心智,放飞少年的希翼,圆青年学海的梦想??教师如同阳光普照每一个花蕾,让他们含苞待放,我们要敢于把自己想象得和太阳一样伟大。当我们信步在大街小巷,学生及家长亲切的问候、关爱的眼神足以让我们深感此生无怨无悔。

  人生是什么,教师的人生是发展和奉献,给了别人光和热,也会温暖了自己,这才是这段人生的意义,这才是生命的真谛。同仁们,教育生涯有长有短,有苦有乐,在这五味的人生经历中,让我们共同进步,相互勉力??

  职业道德规范重要意义

  一、坚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制定实施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

  职业道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道德基础。***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强工商行政管理职业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总局党组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工商文化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重点狠抓全系统职业道德建设,以创新信用监管机制、加强不良文化监管、促进社会守法诚信、弘扬文明和谐风尚为重点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制定实施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对于推动干部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工商文化建设实现新进展,努力开创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制定实施职业道德规范,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各项任务,对于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道德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制定实施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是新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工商系统的具体体现。要充分认识制定和实施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坚定不移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抓手,以此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制定实施职业道德规范,是落实以努力做到“四个统一”为核心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成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

  工商行政管理理论是推动工商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工商部门依法履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经过全系统的共同努力,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以“四个统一”为核心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成果,不仅为推进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加强工商行政管理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依据。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不仅反映社会利益关系和人际关系,影响社会道德水平和社会风气,而且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职业道德建设好不好,代表着一个系统、一个单位、一个干部的职业素质、道德水平、精神状态和文明程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制定实施职业道德规范,对多年来形成的理论成果、实践经验和工作理念进行高度规范和集中概括,形成具有工商特色的职业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工商行政管理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保持勤勉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操守;有利于加强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工作热情;有利于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形成团结、统一、高效、和谐的工作局面。我们要把制定实施职业道德规范作为践行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有效载体,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不断发展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着力打造“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作风上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三)制定实施职业道德规范,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举措。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是我们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当前,工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各级工商机关紧密结合实际,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完善具有工商机关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以反腐倡廉建设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工商干部廉洁从政为目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等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取得了新的成效。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还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一是宗旨意识不强仍然存在,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教育还需要强化;二是违纪违法问题还时有发生,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反腐倡廉制度创新还需要进一步推进,一些领域的制度规章还不健全,一些制度的执行还不够到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不仅需要严格的监督和严厉的惩处,更需要思想教育和制度规范。制定实施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是全国工商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创新的成果,既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理念,也反映了总局党组对全国工商系统反腐倡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通过制定实施职业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升职业技能,遵守职业纪律,发挥其在引导人、约束人、规范人、感召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加强求真务实的作风建设,保持清正廉洁的职业操守,树立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将有力推动工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四)制定实施职业道德规范,是全面推进工商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

  发展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工商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具体体现,是工商行政管理事业传承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近年来,全国工商系统紧紧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坚持以总结传承好、创新发展好、全面展示好、切实运用好工商文化为己任,注重工商文化与工商工作有机结合,广泛总结工商文化建设理论成果,高度提炼工商文化建设精神语言,进一步加深了对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解,弘扬了“国徽头上戴、责任肩上挑”的工商精神,展现了工商干部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进一步把工商文化建设引向深入,努力形成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崇高的理想鼓舞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严格的规范塑造人的良好环境,我们在认真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形成了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是工商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践行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成果的有效载体,体现了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职业价值取向,对于引领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履行工商职能、传承优良传统、创新工商文化,建设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共有的精神家园,开创工商文化建设新局面,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道德教育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道德教育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引言:道德是人长期形成的、靠内心善恶观做标准来约束行为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是个人

  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

  关键词:道德、人生观、意义

  正文:一、道德的意义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构成人们价值观念的对人类具体行为进行是非判定、

  评价的行为规范体系。人生是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是生命的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前

  者在人类文明前进的路上显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人类从野蛮粗暴走向文明,从纯粹发自本

  能的行动变为有社会性意义的行动。 古语有云: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廉洁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

  天下之基。现在社会倡导的是德才兼备,我们才学智慧已具有,道德修养需完备,而幸福是

  人所勾连着的对象或环境,与人的内在尺度相符合的状态与过程,它具有超越性、单元性、

  分维性、差异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等特点。就道德规范与人的幸福一致的具体情况来看,它

  是人幸福的必要条件,是人获得幸福的公共资源。虽然就特殊情况来看,道德规范与人的幸

  福之间存在着不和谐的音符,但总的趋势来看,它与人的幸福是一致的,这种一致与道德规

  范的可普遍化程度正相关。

  所以,道德教育对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人生的意义

  1:1、有助于人们的幸福生活

  从道德修养的产生来看,道德修养是人类幸福的必要条件。道德规范的存在与人

  们的追求幸福的活动有直接关系,可以说道德的存在本身就是以人们在追求幸福的活动过程

  中可能存在的相互冲突为前提,如果人们所追求幸福的活动本身之间不存在任何冲突,彼此

  天然地相安无事,那么,道德的存在就是无意义的。 对于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道德规范在

  很大程度上成了他追求幸福的活动的环境的构成部分。社会成员总是在一定的道德规范等制

  约因素之中从事自己追求幸福的活动,他如果要追求不合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