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现代教务管理系统

  一、课程介绍(100-150字)

  (一)中文简介:

  本课程从“伦理学的学科定位”开始,包括广义与狭义的伦理学、伦理研究的不同视角、社会伦理学的学科性质与功能等,然后相继讨论伦理语言的特点、伦理判断的类型和意义、社会伦理思考的方法论程序和规则、社会规范原理的性质及其起源过程、社会世界的伦理选择及道德冲突、当代社会的公共伦理等,此外还将专门分析科学智慧与伦理智慧、道德与知识情感意志、伦理思考与人文社会研究的关联等问题。

  (二)英文简介

  This course will begin with the discussion of “the disciplinary location of Ethics” and deal with issues related to the broad and narrow Ethics,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ethic studies, disciplinary nature and function of Social Ethics, etc. Follows with the discussion of characteristics of ethic language, types and meanings of ethic judgment, procedures and rules of social ethic reasoning, the nature and originating of social regulation principles, ethic selections and moral conflicts in the social world, public ethics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etc. In addition, this course will also cover topics such as scientific wisdom and ethic wisdom, the difference and connection between morals and knowledge, emotion and will,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istic-social studies and ethic considerations.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伦理学是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离开了这块基石,人文社会研究也就成了无根的精神流浪。《社会伦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伦理学基本知识,为思考人文及社会问题提供某种必要的伦理价值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领会社会伦理学作为一门实践科学和作为一门基础理论科学的双重学科性质及其特点,了解社会生活中伦理判断与事实判断、伦理智慧与科学智慧、道德与知识-情感-意志的差异及其关联,熟悉社会伦理思考的基本方法论程序及相关限制条件,学会在思考人文现象社会问题时合理地追问并探求各种经验或理论知识背后的伦理依凭和价值底蕴,从社会伦理学思想资源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以增强学术理解及实践研究能力。

  (二)可测量结果

  1)了解社会伦理学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代表性学者及其原著,课前布置指定阅读书目及重点阅读章节,课间对阅读情况进行随机抽查。

  2)了解社会伦理学中不同时期、不同学派思想家所提出的的一些重要概念或命题,课间以提问方式进行检查。

  3)通过课程知识学习,能从社会伦理学视角熟练阐述一些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以课堂讨论、期末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检查。

  三、课程要求

  (一)授课方式与要求

  授课方式:A.教师课堂讲授(按课程基本内容讲授,突出社会伦理学的概念体系、学理基础以及近现代社会伦理思考重点);B.学生课外阅读(课前布置原著书目及主要阅读章节,学生结合授课进程自主安排阅读);C.课间提问与讨论(教师课间提问、学生按思考题准备并课堂讨论、教师点评等);D.期末课程论文(思考题范围学生自主选题,4-5千字数)。  

  课程要求:通过本课程的课堂讲授、指定原著阅读以及课堂讨论等,使学生熟悉社会伦理学中各种重要的基本概念、命题或理论见解,了解不同时代或不同学派社会伦理思想之间的联系、差异以及学术思想继承或创新关系,初步学会从社会伦理学思想资源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以增强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说明:本课程既重视原著阅读,又强调现实问题理解,因此,除以课间提问检查原著阅读情况、以课堂讨论检查现实问题理解情况外,期末课程论文也将这两方面兼顾考量。

  (二)考试评分与建议

      本课程不以试卷方式考试,课程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50%,包括到课情况、课间问题回答、课堂讨论发言等;期末成绩占50%,学生需按开学初布置思考题,在期末考试周结束前,提交约4-5千字数课程论文1篇。

  四、教学安排

  第一次:课程导论:何谓“伦理学”(2学时)

  主要内容:

  课前说明:1)本课程教学目的和重点,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的具体安排,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比例及评分依据;2)指定原著书目及主要阅读章节,课堂讨论思考题。

  何谓伦理学:1)“伦理”的语源及其涵义,伦理现象(客观性、对象性存在),伦理观念或知识(意识、认知或理解),伦理学(论证性思考、逻辑性建构,系统化体系化);2)伦理学的“反思性”、“实践性”特质,三种“认知旨趣”与“知识类型”;3)广义伦理学与狭义伦理学;广义伦理学的思想传统(古代希腊、休谟、康德、密尔等),作为分支学科的狭义伦理学。

  第二次:何谓“社会伦理学”(2学时)

  主要内容:

  1)伦理学史上虽无“个体伦理”与“社会伦理”之明确界分,并一直重视社会伦理如古代城邦伦理、近代共同体伦理等,但传统伦理思考主要还是侧重于个体性的主体,例如快乐论、幸福论,“手段与目的”、“内在与外在”、“自律与他律”,以及“目的论与义务论”、“动机论与结果论”等,其概念分析框架或理论,明显偏重于个体主体视角。2)“社会伦理学”的说法出现于当代,其意图是强调并突出“社会伦理”与“个人伦理”的区分,这种区分并不严格,但却非常有意义,体现了对伦理学思考重点的重新设定。3)个人与社会、个体与结构的关系问题;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问题:传统社会是“人的依赖关系”,是等级制宗法制层序结构,实际上既没有真正的“社会”也没有真正的“公共生活”;现代社会是平等结构,“社会”由独立平等自由的个体构成(无论自觉还是自发),个体伦理当然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社会伦理,即用以均衡个体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各种社会制度安排或设置本身的正当性合法性问题。

  第三次:道德的功能和作用(2学时)

  主要内容:

  道德与科学:自然科学主要是处理人与外部自然客体的关系,帮助人类合乎自然规律地影响和控制外部自然过程。人文社会科学就其作为事实科学而言,也主要是处理人与外部社会客体的关系,帮助人类合乎社会规律地影响和控制外部社会过程。道德主要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作为共同体行为规范的基本功能,一是增强个体交往行动的确定性或可预期性,二是在均衡个体利益同时维护和实现共同体利益或目标。

  道德与宗教:道德主要依靠共同体内部经验的、习惯的、传统的或文化的力量;宗教主要借助共同体外部超经验的、超自然和社会现实的神秘力量;两者也有相类似的地方,都具有行为规范的性质,都有自律和他律的双重特征,最后都扎根于人类内在的信仰、信念世界,所谓道德价值世界的分歧或冲突,又被理解为无法依靠理性化解的“诸神之争”。

  道德与法律:道德与法律都是共同体内部的行为规范。道德早于法律,道德规范伴随着共同体而出现,是通过人际互动过程中的不断相互适应和习惯化自发地形成的,而法律则是人为地有意识地形成或制订的;道德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人类生活所有领域,而法律则只是涉及人类生活的部分领域,主要是外在的有形的领域,往往不适用于无形的精神世界(例如“思想犯罪”)。道德一般是弹性的弱规范,而法律则是刚性的强规范,“国法”不用说,“家法”也已经不是单纯的道德规范;道德虽然有他律性,譬如社会或舆论的谴责等,但在纯粹道德的层面,主要还是依靠行为主体的自律及其醒悟,而法律则主要依靠他律,即相应的外部惩罚机制,法律一般都配置有相应的强力机构。传统社会是“礼俗社会”,现代社会是“法理社会”,但道德伦理习俗与法律的关系,并非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社会有法律,现代社会有道德伦理习俗,只是传统社会侧重于人伦或伦理关系,现代社会侧重于法律制度设置。为什么侧重于法律设置?因为传统社会基本上是“熟人社会”,有着相应的文化认同或共同的道德伦理习俗和规范,而现代社会基本上是“陌生人社会”,缺乏相应的文化认同或共同的道德伦理习俗和规范,因而不可能是依靠道德伦理习俗和规范来治理的“道德社会”,必须依靠统一制订的要求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法律法规。但法律的作用范围有限,法律之外需要道德,其适用范围要比法律宽泛得多。另外,法律的调节范围是确定的,道德的调节范围是不确定的,法律的权威比较容易被人们认可,而道德的权威往往不受重视,标准不明确,制裁范围不明确,普遍存在“机会主义”。

  第四次:“规范理论”与“元理论”(2学时)

  主要内容:

  以往各种道德理论可以相应划归为两大类。“规范理论”:A作出道德判断或道德评价,即回答什么是善的以及什么按其本身来说是善的;B给出道德判断或道德评价的根据和标准,即为道德判断或道德评价提供必要的规范论证;“元理论”:A确定道德概念或道德语词意味着什么,例如分析“正当的”、“善”或“善的”等道德语词的涵义和用法,进而阐明包含这类语词的道德判断的一般性质和意义等问题,B考察道德判断或道德评价能否得到证明和辨护,即探讨道德判断或道德评价的根据和标准是否具有合理的基础。规范理论旨在告诉人们什么是善的(或恶的),为什么说某行为或某物是善的(或恶的)的,它作出道德判断(或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根据(或标准),而元理论则试图弄清楚,当人们说某行为或某物是善的(或恶的)时,──例如说“X是善的”时,这个道德陈述的意思是什么,其合理性和有效性,能否象事实陈述一样在认识论上合乎逻辑地科学论证。通过考察道德概念(语词)以及道德陈述(判断或命题)的性质及意义等,来论述道德陈述的合理性及其证明问题,是元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和基本的方法论特征。

  第五次:课堂讨论(2学时)

  主要内容:

  由学生结合授课进度情况,自主选择事先布置的某个思考题或某部原著阅读书目,发表自己的思考或阅读理解,限时6-8分钟,其他学生跟进发言,相互交流、补充和讨论,然后由教师根据发言交流及讨论情况,做相应的分析和点评。

  第六次:道德语词与道德判断(2学时)

  主要内容:

  1)道德语词与多元谓词问题:道德语词--主语含道德语词--谓语含道德语词--道德判断;一元谓词与多元谓词;多元中不含主体与多元中含主体;道德关系-评价或判断主体。2)道德判断主体与道德判断情境:何人做出道德判断,何种范围或情境的道德判断,主体情感的多元性多样性,道德判断的多元性多样性,道德(道德关系、道德判断)的标准问题。3)道德之“善”与道德之“应该”:伦理学历来被看作是主要研究“应如何”问题的规范性科学,而把“道德陈述”等同于“规范性陈述”,意味着取消人类道德活动的非规范性领域。4)个体私人生活与社会公共生活:个体行为及其道德取向的社会制约性问题,S-密尔《论自由》第五章关于“两条格言”的论述。

  第七次:道德思考与道德推理(2学时)

  主要内容:

  1)道德思考的典范:苏格拉底关于面对死亡是否出逃的论述;2)日常道德思考与哲学道德思考: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判断以及道德思考推理与哲学层次的道德判断以及道德思考推理,康德的阐述及其启发;3)道德推理的两条限制性规则;4)关于事实判断能否导出道德判断的问题。5)道德领域的认识论推理与实践推理。

  第八次:道德原理的性质问题(2学时)

  主要内容:

  1)道德原理与事实原理(科学原理)的若干比较:起源程序上的差别,确立条件或普遍化程序的差别,道德原理在逻辑上往往不具有“可证伪性”;2)道德原理作为社会规范原理的基本特性:道德标准的公开性、明确性与模糊性,不同道德原理之间的整合性,道德领域社会制裁的他律性。在道德生活的领域中,个体行为并不是完全自律的,所谓道德“自律”或所谓“意志自律”,本质上上只是一种被道德主体所内化了的“他律”;3)道德原理以及道德标准的冲突,道德领域的“终极原理”问题,道德选择与信仰世界。

  第九次:道德原理的可普遍化问题(2学时)

  主要内容:

  1)从康德的“普遍必然有效”,到黑尔的“可普遍化”,近现代思想家对道德原理可普遍化问题的不同解决和论证思路;2)“可普遍化”的形式条件与“应普遍化”的现实要求:

  事实原理的普遍性根源于一种“实有”或“实然”的普遍性,而道德原理的普遍性则根源于一种“应有”或“应然”的普遍性,即“应普遍化”的现实要求。3)道德原理的论证:经验论证(自然的/心理的论证方式),非经验论证(超验的/先验的/直觉的论证方式),此岸世界的论证(自生自发的形成机制/自觉意识的形成机制等),彼岸世界的论证(宗教的神意或权威/思辨的神意或权威如绝对命令等),逻辑论证:本然-应然(“本然”暗含预设的道德正当性,本然-实然-应然),历史论证:必然-应然(“必然”暗含预设的道德正当性,实然-必然-应然)。

  第十次:课堂讨论(2学时)

  主要内容:

  由学生结合授课进度情况,自主选择事先布置的某个思考题或某部原著阅读书目,发表自己的思考或阅读理解,限时6-8分钟,其他学生跟进发言,相互交流、补充和讨论,然后由教师根据发言交流及讨论情况,做相应的分析和点评。

  第十一次:“权利论”与“效用论”(2学时)

  主要内容:

      伦理学两大代表性理论框架:“效用论”以效用→道德→权利为主轴, 把个人效用提升总合为“社会效用”,即个人效用最大化导致社会效用最大化,是其必要的逻辑设定;把社会效用最大化作为终极原理或第一原理,作为道德判断的最后标准,并根据道德上的合理性即效用最大化原则,来判定社会权利的正当性(淡化了自然权利的概念)。在效用论体系中,“资源”概念并不重要,只是产生或带来“效用”的东西,“资源”分配只是一个运用道德原理和法权关系的具体过程,换句话说,“资源”的分配方式及其合理性,是由效用最大化这一“道德”原则,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权利”关系所指定的。“权利论”以权利→资源→道德/效用为主轴,“权利”以“资源”分配为中介,决定“道德”进而并同时决定“效用”。把“自然权利”变换为对资源的权利或“对资源的请求权”,是其前提性环节;“权利”概念固然是逻辑起点,但“权利”并非纯粹抽象的或悬空,而是在资源分配中实现的,资源分配同时也就是现实权利的分配,这种分配的合理性构成道德原理,同时也形成相应的社会效用(需要的满足);“效用”只是结果,“资源”概念显得特别重要,资源分配本身就是各种社会制度安排,正是这些关于资源分配的制度安排,决定着人们的道德原理和效用目标。 

  第十二次:效用论的不同变形及其困境(2学时)

  主要内容:

  1)所谓“道德原理之树”,结果主义-效用主义-功利原理、帕累托原理、最大最小值原理;2)边沁及密尔为代表“功利原理”;3)效用理论或功利原理的困境;4)“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与“社会福利函数”;5)效率原则或标准的缺陷:例如“帕累托效率原则”,就其本身而言,并未提供一种涉及社会公平问题的正义标准,即无法依据效率原则来讨论、支持或论证正义问题。

  第十三次:权利论的逻辑及其兴起(2学时)

  主要内容:

  1)普遍化社会合作相伴随的两大基本问题和目标:如何生产增加财富与如何分配财富,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即提高生产效率与增进社会公平,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2)效率对权利的侵犯,以及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侵犯; 3)“基于权利的制度”,即制度本身不能违背人类基本自然权利,例如生命或生存的权权、劳动或自我实现的权利、自由或自主的权利、平等或平等对待的权利等等;4)“基于制度的权利”,即由制度把上述权利具体化特定化为现实权利,并借助制度来实现和保障这些权利;5)“社会”的成长与权利问题的凸现,传统的“地域社会”或“共同体”并非近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只有当人类个体获得独立性成为“个人”时,人们之间的结合或合作才真正构成近现代意义上的“社会”(society一词源出拉丁文“伙伴”), “公民社会”、“市民社会”、“民间社会”等,作为观察分析“社会”的一些特定视角,哪怕将它们叠合在一起,也不足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但这些不同视角都体现了社会成员的权利诉求。

  第十四次:罗尔斯的《正义论》(2学时)

  主要内容:

  1)《正义论》的篇章结构,对传统正义观特别是功利主义正义观的分析批评,围绕“作为公平的正义”问题建构一种新的正义理论;2)新社会契约论方法,“原初状态”的概念以及“正义的环境”、“正当观念的形式限制”、“无知之幕”、“推理的合理性”,正义观的一般表述与正义二原则;3)正义原则的现实运用与“四阶段顺序”,“分配正义的背景制度”;4)关于正义二原则的前后表述及其比较;5)“词典方序列”与优先规则;6)《正义论》在社会伦理思考中的地位。

  第十五次:课堂讨论(2学时)

  主要内容:

  由学生结合授课进度情况,自主选择事先布置的某个思考题或某部原著阅读书目,发表自己的思考或阅读理解,限时6-8分钟,其他学生跟进发言,相互交流、补充和讨论,然后由教师根据发言交流及讨论情况,做相应的分析和点评。

  第十六次:《正义论》之后--诺齐克、麦金太尔、哈贝马斯(2学时)

  主要内容:

  1)诺齐克属激进自由主义,赞同自由及其优先性,批评罗尔斯带平等主义色彩的“分配正义”,“最小限度国家”或“最弱意义国家”理论,基于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资格(权利)”或“应得权益”理论,正当持有或持有的正义:“获得的正义”、“转让的正义”、“矫正的正义”;2)麦金太尔属社群主义或共同体主义,对罗尔斯、诺齐克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社会观”的批评,“后个体主义”观念与个人基于共同体的“成员身份”,亚里士多德传统的“应得”概念与德性或社会正义的共同体基础;3)哈贝马斯对自由主义、社群主义的批评,“交往理论”与“商谈伦理学”:立足于人类交往行动的社会实践基础,建构起一种能够用“理想语言”进行“对话”、“交谈”的“理想的言谈境况”或“伦理情景”,通过平行主体间的公平“交谈”,克服语言、语境或文化等方面的障碍,达到相互性的对话、理解和认同,最终形成一种具有可普遍化特征的伦理规范系统。

  五、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

  参考教材:

  宋希仁主编:《社会伦理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该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研究成果,其内容与结构类似教材可作参考】

  指定阅读原著:

  1.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主要参考:

  该书第三卷第八章“论善与美”、第九章“论美德与丑恶”,第112-119页;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主要参考:

  该书第一卷“善”第1-8节,第3-24页

  该书第五卷“公正”第1-8节,第126-154页

  3.休谟:《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主要参考:

  该书第三卷“道德学”第一章“善与恶总论”第一、二节,第495-516页

    【“论知性”、“论情感”之后,该卷相当于“论道德”】

  4.亚当-斯密:《道德情感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主要参考:

  该书第一卷之第一篇“论合宜感”第1-4章,第5-23页

  【该卷蒋自强译“论行为的合宜性”、顾寿观译“论行为之正当”、另有译“论行为的适当性”等,原文“Propriety”兼有“合适、适宜、适当、正当”等意思】

  5.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主要参考:

  该书前言,第35-41页

  该书第一章“从普通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道德理性知识”,第42-55页

  6.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主要参考:

  该书第一章“功利原理”,第57-63页

  7.约翰-密尔(1806-1873):《功利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主要参考:

  该书第五章“论功利与正义的联系”,第42-65页

  8.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主要参考:

  该书“导论-伦理学的性质与职能”,第7-30页

  9.摩尔:《伦理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主要参考:

  该书序言、第一章“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第1-38页

  10.罗斯:《正当与善》,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主要参考:

  该书第一章“正当的含义”,第53-69页

  11.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主要参考:

  该书第六章“伦理学和神学批判”(前半章),第116-129页

  12.罗素:《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主要参考:

  该书“附录:伦理学基础”,第235-278页

  13.黑尔:《道德语言》,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主要参考:

  该书第一章第一节“规定语言”,第5-19页

  14.弗兰克纳:《伦理学》,三联书店1987年版,主要参考:

  该书第一章“道德与道德哲学”,第1-23页

     该书第六章“意义与证明(前半章)”,第196-223页

  15.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6.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7.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18.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9.哈贝马斯:《包容他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0.富勒:《法律的道德性》,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该书近半篇幅为第一章“两种道德”第二章“道德使法律成为可能”】

  21.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2.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

     【该书章目:1.“信任的概念”;2.“低信任度社会与家庭价值的悖论”;3.“高信任度社会与持久自发社交性的挑战”;4.“美国社会与信任危机”;5.“充实信任感”】

  23.鲍曼:《后现代伦理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该书章目:“导言:现代与后现代透视下的道德”;一“道德责任与伦理规则”;二“难以捉摸的普遍性”;三“难以捕捉的根基”;四“两类道德团体”;五“道德团体之外”;六“社会空间:认知的美学的和道德的”;七“私人道德、公共风险”;八“结语:终点也是起点”】

  24.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主要参考:

  该书第四篇之“社会”、该书末“补充论文”之“伦理学片断”

  25.尼采:《善恶的彼岸》,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主要参考:

  该书第九章“什么是贵族(高贵)” 

  25.尼采:《道德的谱系》,三联书店1992年版,主要参考:

  该书第一章“善与恶、好与坏” 

  26.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主要参考:

     该书之同名论文(另一篇为萨特访谈录)

  部分思考题(布置时或有调整):

  1.为什么说伦理学是一门反思性、实践性科学?

  2.道德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比较分析)

  3.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比较分析)

  4.关于从事实命题能否导出道德命题的问题

  5.“善意的谎言”的道德正当性问题

  6.“兵不厌诈” 为什么在道德上受到推崇?

  7.“人工流产”的道德正当性问题

  8.关于死刑存废之辩的伦理学思考

  9.道德领域有没有“普世价值”?

  10.人类世界为什么有道德冲突?

  11.“权利”与“正当”:权利概念的道德正当性问题

  12.道德主体的自由与责任问题

  13.伦理学中的动机论与结果论

  14.伦理学中的义务论与目的论

  15.“功利主义”的不同历史形态

  16.如何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7.罗尔斯契约论与传统契约论的区别问题

  18.哈贝马斯“商谈伦理学”的基本特点

  六、课程教学网站:

  本课程无需专门建立教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