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神话故事都是真实的事情演变过来,开个脑洞,其故事原型会是什么?

  比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神农尝百草,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等等等等,大胆开脑洞

  嫦娥奔月。

  我觉得,奔应该是私奔的意思。

  神农尝百草。

  我觉得,可能是一群人为了部落以身试药的故事。

  夸父追日。

  没有太阳,没有火,黑暗和恐惧让人们幻想如果太阳能一直不落下就好了。

  于是有人去追逐太阳,最后力竭而死。

  女娲补天。

  天灾人祸,部落首领娲祭祀上天,为表诚意寻找漂亮有颜色的石头在放果子的容器上画画使之更美观。

  多余的石头被用来画下这件大事。

  女娲补天这个,很可能是很多陨石下落,因为大气摩擦的很光滑,并且很多是铁陨石,看上去和地表的石头不一样,原始人看到这些,不能理解为什么有漂亮的石头会从天上掉下来,就会相想出天可能是用石头垒起来的,而原始部落里,装饰和打理事物的都是女性,就自然而然把这个“用漂亮的石头修补天”的事件和女性神明联系到一起。

  夸父追日,很可能就是真的某个人或者一部分人不知道太阳落山去哪里了,又觉得白天温暖,安全,所以想知道怎么能一直处于白天,就按着太阳的方向追赶太阳,后来累死了,被别人记录下来而已。

  神农尝百草很可能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某个部落或者很多部落的草药医生都做过的事情。就是尝草药而已。只不过很多人把这些医生的事迹都写到一个人身上了。

  后羿射日,很可能有某个种类的鸟类,太阳充足的时候会出来,这些鸟可能会反光性很强的羽毛,因为只有阳光充足,特别炎热的时候才出来,被很多原始人误以为是这些鸟带来了炎热,就像山海经里描写的“见xx必洪水”“见xx必瘟疫”,是原始人经常犯的那关联性当作因果性的错误。现在也有些人经常犯这种错误,和原始人一个水平。

  而某个人决定把这些鸟都是射杀,被别人记录下来,就以为就在射日。

  嫦娥奔月,最大的可能就是月亮上的阴影被某个十分缺乏女性的人误认为是女性的影子,然后就想,月亮上一定很孤独,为什么一个女性要自己跑去那里呆着呢?一定是逃避什么,加上前边故事里射鸟的人可能也没有妻子,别人问他,他可能随便搪塞了一句,“上天了”什么的,然后就有人把这些信息都联系到了一起,编了一个大故事。

  精卫填海很可能只是某种鸟类有利用投掷一些东西来吸引鱼类捕捉的习惯,被人们看到了,不知道这个鸟在做什么,就觉得这个鸟想把海填满,为什么呢,肯定和海有仇,然后就根据这个编纂了一堆故事。

  这叫神话写实主义,因为史前神话的真实场景我们不可能知道,即便是考古学家也只能还原部分有考古发现的神话场景。目前从考古的角度来看,只能确认到夏代,也就是良渚文化遗址。那么,神话研究要想突破考古发现的局限,就得从民间传说、古歌、史诗、史料记载中去寻找新线索,然后加以重塑场景。

  从汉族史诗《黑暗传》中,我们挖掘出了盘古之前的线索——“混沌十六路”“江沽”。从湖北随州民间传说中,我们挖掘出了“雾神江沽”“盘古杀雾神”。从其它跟广泛的民间传说中,还有“张古置天、盘古置地”“姜古”。这些线索,你不去研究,是很难找到的,本人为了写一部中国的史前神话写实主义小说《神斧》,研究了十年之久。关于江沽和盘古的故事,大家可以去网上搜一下 作者李少峻的《神斧》。 那么,既然说到“盘古”,肯定会有人要问,在这部小说里,盘古是怎么出现的?盘古是怎么开辟天地的?盘古开天斧是怎么来的?天地混沌是什么样子?在写小说《神斧》之前,为了最合理的诠释盘古开天斧是怎么来的?以及天地混沌是什么样子?等等问题,本人专门研究了大量的神话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并写了《史前密码》十篇。

  用了十年的时间,研究、学习、探索中国的史前史和先秦史,到现在我也只是弄懂了点“皮毛”,这才真正地感悟到什么叫“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八个字。在中国的古籍记载中,有关史前史的记载非常少,考古学上的依据也少之甚少,大部分都是以民间口传、民族史诗、神话传说的形式才得以保存下来。所以,今天我们要想了解中国的史前史的原貌,就不能仅仅依赖考古学上的证据,而是要综合有关史前时期的地理、天文学考古以及民间传说和神化传说,甚至还要结合人类语言学、心理学等等综合因素来分析、研究、揣摩史前人类那段真实的场景。

  本文不是学术报告,所以不会罗列太多的学术依据来论证。只想以一种闲聊的心态,根据当前最新的史前史和先秦史研究成果,结合笔者十年来的一点学习和探索体会,就中国史前社会的真实场景,以文史杂谈的形式作一点粗略的描述、推测和剖析。为了深入地破解有关中国的史前史传说之“内核”与“胎记”,书中将提出许多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思路,其中诸多问题在官方和民间学术界还尚存争议、未有定论。所以,在中国上万年的史前史“密码”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密码”等待着大家去“破解”。故此,本文对中国史前史,本着尊重史实、提出设想、勾勒轮廓、共同探讨的目的,在此“斗胆”试破一二。本文如有“推测和解析”不道之处,敬请读者多多见量并提出宝贵的意见。

  有关本文史前史方面的学术理论依据,请读者参阅《山海经》、《路史》、《古三坟》、《逸周书》、《三五历记》、《帝王世纪》、《盘古王表》等等古籍记载。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线索,就是各少数民族的创世史诗和口传古歌,其内容里隐藏着许多古籍史料里所没有记载过的古人对史前印象的朦胧记忆。笔者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一、“混沌时期”的真相

  首先要提一下的是,什么叫“天地玄黄”。

  《易·坤》曰:“天玄地黄。”《小尔雅》中曰:“玄,黑也。” 《说文》中曰:“黑而有亦色者为玄。”

  很显然“天玄地黄”或“天地玄黄”,这两句话的直接意思就因该是:天的颜色是黑的,地的颜色是黄的。有学者认为这两句话能作为经典流传几千年,其中必有深层的含义。然而,笔者认为,这两句话只是远古人类对史前“混沌”记忆最直接最简单的描述。即使有什么含义,也是后人在前人流传下来的“记忆”上添枝加叶的结果。

  自从“语言”的产生,人类就已经具备了,对大自然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记忆”,以口传的形式传诵下去的能力,然后有了“文字”再将这种“记忆”记录了下来。

  远古人类的思维虽然已经达到很聪明的地步,但与现代人相比还是比较朴实直接的,也就是说还不至于聪明到有什么深刻含义的地步。所以说,“天地玄黄”这句话也只能是古人对史前“混沌”状态的记忆最直接的描述。

  说到“混沌”,我们立刻就会联想到白茫茫的大雾,空气中充满了水气,四周模糊一片,抬头不见天,低头不见地,近不见物,远不见山。难道这就是古人说的“混沌”状态时期?

  彝族史诗《查姆》中记载:远古的时候,天地连成一片,上面没有天,下面没有地,分不出黑夜,分不出白天。只有云露一团,只有雾露滚滚翻。哈尼族史诗《天地人的传说》中记载:远古时代,世间只有一片茫茫大雾,……。类似的说法在中国各民族创世史诗中均有出现。

  我们不禁要问:远古的时候到底有没有所谓的混沌时期呢?如果说没有那回事,这只是古人吃饱了撑的慌,编造出来的。那么为什么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对于远古天地开辟以前的情景有如此相似的描述呢?

  要知道,远古人类是不会有现代人那样“幽闲自在”的生活条件的,他们不但要整日地为填饱肚子而四处搜寻食物,还要时刻准备着抵御野兽和敌对族群的袭击,哪有这个心思和闲工夫去编造美妙动听的故事,来“忽悠”你们这些几千年以后的人啊。

  其实,远古时期的人类只有当他们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为了让本族里的后人牢牢记住所发生过的“重大事件”,才会以口传方式把“重大事件”流传下来。由于远古人类知识的贫乏,他们对所见到的大自然里发生的事件往往会“神魔化”并加以崇拜。在流传的过程中,人们有意无意地又会添枝加叶,使故事变的更加容易记忆,甚至是以唱歌的形式,最终把“重大事件”流传了下来就成了我们现在所听到的史诗和神化传说。所以,无论是历史史诗还是神化传说,古代人类是不可能凭空想象出来的,一般都会蕴藏着他们所见到的“真实事件”的痕迹,“混沌”现象也是如此。

  大约在公元前7万年前地球上发生了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全球性冰河期,气候最冷,海洋水位比现在下降了100多米,北半球冰川南端延伸到中国大陆的太行山尾、秦岭一带。然后,在公元前17000年前, 达到了顶峰,地球上处在最后一次冰河时期的最寒冷的时期,想必那时比现在的西伯里亚甚至北极还要寒冷的多。到了公元前13000年,数百万平方英里的冰原却开始迅速消退;到了公元前800O年,冰河时期才真正结束。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胡崇峻先生从神农架深山里搜集整理出来的长篇汉族史诗《黑暗传》里是怎样描述“混沌”时期的:

  “一声闪电沙泥动,霹雳交加雷轰轰,……黑暗出世有混沌,混沌之后黑暗明,……一日来把砂石吞,一口喷出满天星。此龙追赶忙飞腾,五色祥云来包住,结成一团出混沌。砂石包龙龙追石,砂石把龙包中心。日月星斗包在内,将来万物从此生。砂石飞出天河外,日后此龙化昆仑。万物包在山中心,砂石日后多变化。哪位歌师讲得真?油波滇汜消沸化,口张吐水放金霞,……” (摘自胡崇峻搜集整理的汉族史诗《黑暗传》)

  通过这段描述最能让你联想到的是什么呢?雷电交加、地动山摇、火星四贱、烟雾缭绕,砂石飞舞。其实,这就是远古人类对地震与火山喷发的记忆描述,虽然有些夸张和神魔化,但透过这些外衣我们仍然能从这段古人的记忆描述中看到“真实事件”的痕迹:

  “一声闪电沙泥动,霹雳交加雷轰轰,”——这里描述的是大地在震动,以及火山即将喷发前的现象。

  “黑暗出世有混沌,混沌之后黑暗明,”——这里描述的是火山已经喷发后,先有混暗一片的漫长时期,然后进入混沌朦胧时期,再后来黑暗一片才渐渐的明亮了起来,但还是见不到天日,估计比现今的阴天还暗一些,并伴有浓烈的烟雾。

  “一日来把砂石吞,一口喷出满天星。”——这里描述的是火山正在喷发的情景,从火山口喷出大量的砂石和火焰,喷溅出漫天的火星。

  “此龙追赶忙飞腾,五色祥云来包住,结成一团出混沌。”——这里古人可能把火山烟描述成龙,远古时期的人类对神奇的现象总是恐惧中夹杂着崇拜,而且常将巨大的会动的比作“龙”。然后就是火山烟的千变万化,包裹着“龙”在空中渐渐散开,形成浑浊昏暗的混沌朦胧状态。

  《黑暗传》中的这些描述可不是魔幻小说中的虚构描写,也不是古人用来说教的寓言故事,而是古人一代传一代以口传的形式传唱下来的史诗。《黑暗传》中关于“盘古开天”以后的内容,在众多文献中均可见到类似的叙述。但在《黑暗传》中“盘古开天”以前有关“天地混沌”的这段描述,在国内的历史文献中却很少见到有相同或相似的记载。故此,这段描述显的格外珍贵,它很可能是那些居住在相对封闭的大山里的人们一代代靠传唱的形式保留下来的“口头历史记载”。

  我们再来看一段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中的描述:“……天地的一代,混沌演变水;天地的二代,地上雾蒙蒙;天地的三代,水色变金黄;天地的四代,四面有星光;天地的五代,星星发出声;天地的六代,发声后平静;天地的七代,平静后又变;天地的八代,变化来势猛;天地的九代,下界遭毁灭;天地的十代,万物毁灭尽。……”,而《勒俄》一词的直接含义正是“历史真相”的意思。现在我们来解析一下这段“史诗”中所隐含的历史真相:

  首先,“天地的一代,……天地的二代,……”等等因该是指不同的时间段。

  “混沌演变水”是在暗示或者说是古人的语言描述能力比较简单直接所致,其真实的意思用我们现代人的话来说因该是指“水”的起源是“混沌(时期)”变过来的。

  “地上雾蒙蒙”这一句描述的就比较直截了当了。

  “水色变金黄”是指地震或火山爆发前的水文前兆。

  “四面有星光”因该指已经可以看到从火山口喷的火星四溅了,当然,这只是刚开始。如果说这句是指天上的是星星发出的星光的话,那么,当你再读下一句的时候,可能就会把它当作童话故事来读而不是创世史诗了。

  “星星发出声”指从火山口喷出的火星在空中发出“劈啪”的爆裂声。

  “发声后平静”在几次小规模的喷发之后的短暂的平静。

  “平静后又变”在短暂“平静”的之后,大地发出“隆隆”的轰鸣,预示着一场更大的火山爆发即将发生。

  “变化来势猛”在人们为火山恢复了暂时的平静而感到庆幸的时候,霎那间,一场巨大的喷发终于发生了。大量的岩浆和火山灰从火山口喷出,抛洒在空中,瞬间覆盖了大片森林。

  “下界遭毁灭”当然这里的“下界”并不是指“地狱”和“阴间”,因该是指山下古人居住的区域。一场巨大的火山喷发连一座城市都能被掩埋,何况几个小小的原始部落呢,一定是被彻底毁灭了。

  “万物毁灭尽”这里是指古人所见到的这种“毁灭”的力量,包括森林树木、野生动物、乃至土地、河流等等一切的一切全完了。

  以上这几句史诗片段因该是古人对原始火山群大喷发记忆印象的生动而细腻的描绘。

  而在另一篇彝族史诗《天地论》里有“远古的时候,天象始分明。在天地之间,雾罩茫茫深。”、“它是一道门,乃是雾罩成。”等等。在此篇史诗中“雾罩”一词反复出现了二十二次,而“雾”字反复出现了五十四次。这又说明了什么?同样说明了古人对火山群大喷发后长年“雾罩茫茫”的“混沌”状态的记忆。

  无独有偶,在《战国楚帛书甲篇》开头描写太初混沌状态时有“晦水”二字。而《尔雅·释天》曰:“雾,谓之晦。”故此,“晦水”既就是指雾水。

  通过以上对“混沌”状态的解析,我们已经可以初步地了解到真实的混沌时期因该是什么样子的了,现在让我们再重新理一下头绪:

  大约在公元前40000年至13000年前,地球上正处在最后一次冰河时期的最寒冷的时期,陆地上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冰天雪地。在中国,冰川覆盖了大半个中国,冰原从北极一直延伸到我国的.太行山尾、秦岭一带。海平面比今天低大约100多米,使得朝鲜海峡、对马海峡干枯,黄海、东海地区成了大平原。

  这个时期也正是火山频繁喷发的时期,大片的火山群喷发出浓烈的烟雾遮住了太阳光的照射。随着水蒸气断断续续从地面喷出,夹杂着火山灰的烟柱直冲云霄,高达三千多米,其中还会带出大量的硫磺等物质。巨大的浓烟遮天蔽日,久久地漂浮在云层中,使方圆几千里的上空都被烟雾笼罩着。有些地方烟雾可以浓烈到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可想而知,在这种火山频发的时期,天空始终是阴沉的,空气中自然是充满了雾气,看不见天空,也看不见日月,到处都是雾气蒙蒙的,这是个漫长的昏暗而且极度寒冷的时期,这种景象深深地刻在了远古人类的记忆中,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混沌时期”的真实景象。

  二、“混沌”这两个音的产生

  “混沌”一词在古籍里有多种写法,如:混沌、浑沦、昆仑、混沦、浑沦、浑敦、困敦……等等。

  而其含义也有许多种,归纳起来最具代表性的共有四种:

  一,天地未开时期的叫法。

  二,远古氏族的族名。

  三,古人用以顶礼膜拜的“圣山”。

  四,对神兽、凶兽的称呼。

  先来看第一种,天地未开时期的叫法。也就是我们上面已经介绍过的“混沌时期”。

  所谓的“混沌时期”是古人对火山群喷发造成的不见天日、雾气蒙蒙景象的一种深刻的记忆。那么,我们要问,当时的人类是不是都处于这种“混沌”影响下呢?当然不是,一定有一部分古人是居住在受火山影响以外地区的,只能说当时陆地上受火山喷发影响的范围比较广,古人对此印象特别的深刻。

  现在让我们来试想一下当时的情景:大家知道,远古人类的语言是不会太发达的,他们只会用一个或两个音符来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有一天,一支居住在受火山影响以外地区的氏族部落,为了寻找猎物或水源,不得不闯入“混沌”影响下的雾气蒙蒙的“黑森林”。他们发现在这片“黑森林”里也居住着一群奇怪的部落人,他们个个都是灰头土脸、邋里邋遢(当然,是火山灰造成的)。这时,为了与这群邋遢人有所区别,这群外来人会怎么称呼他们呢?每天听到从周围山上传下来地动山摇的“轰”和“咚”的声音,再看看这片雾蒙蒙的“黑森林”,看看这群黝黑的邋遢人,不由自主地就发出了“轰咚”、“崆洞”、“困顿”、“浑敦”、“混沌”诸如此类的两个再简单不过的音符来称呼他们。刚开始两个族群都彼此警惕,但并没有敌对,时间一长也就和平相处了。邋遢人也渐渐习惯了这群外来部落的人们对自己的称呼“困顿”、“浑敦”、“混沌”。就在这个“能用来交流的语言”还未出现的时期,由自然界发出的“轰咚”声组成的谐音称呼“困顿”或“浑敦”、“混沌”就产生了。从此,一个古老的氏族名“混沌”诞生了。他们也开始称自己为“困顿”、“浑敦”、“混沌”,同时对本族群的首领也是称“混沌”,就连对这个时期的印象也称为“混沌”。所以说把“混沌”记忆流传下来的正是这个“混沌氏族”。

  现在我们再来看第二种,远古氏族的族名“混沌”。

  远古时期真的有“混沌氏族”吗?回答是肯定的,这已经是学术界的定论了,不必置疑。

  《路史》云:“天地之初,有浑敦氏者出为之治。”就是说:当天地刚刚形成之时,就有一个叫“混沌氏”的人出来管理人们的生活秩序。让我们剥掉一层神化的外衣再来看看。首先,天地刚刚形成因该是指正处在“混沌时期”,人们初次见到天和日的时候,也就是“混沌初开”的时候,天空中密云渐渐散开了,人们终于看到了阳光的时候。在这个时期,有一个叫“混沌氏”的人出头来管理人们的生活。其实,这个“混沌氏”在远古时期既是指一个人,也是指一个氏族,或者说是“混沌氏”部落里的一为首领。

  《路史》又云:“‘浑沌氏是为浑敦’,后有浑氏、沌氏、屯氏。”就是说:“浑沌氏”其实就是浑敦,以后又有浑氏、沌氏、屯氏等叫法。

  《风俗通》云:“浑屯氏,太昊良佐也。’一作混屯。”就是说:“浑屯氏”曾经是太昊的得力助手和辅臣。这里说的太昊是指伏羲,而伏羲时期已经是“混沌初开”以后又过了几千的事了。那么为什么混沌会与伏羲有关系呢?其实,“混沌氏族”一直在延续着,而太昊伏羲的得力助手“浑屯氏”正是“混沌氏族”的后裔。

  《黑暗传》中关于“混沌氏族”的记载就更有意思了。“油波滇汜消沸化,口张吐水放金霞(火山喷发出的火光),当时有个幽泉祖,幽泉生浦湜,浦湜就是混沌父,幽泉就是混沌母,母子成婚配,生出一元物,包罗万象在里头,好象鸡蛋未孵出。当时黑暗生黑蛋,黑蛋生出众神祖。五条黑龙往外钻(火山爆发污染了五条水源),九大名山包在内,包罗万象天地产。混沌出世劈两半,众位老祖才出生,混沌里面生黑水,放出黑水放光明。汗青又出世,幽泉变滇汝,混沌从此十六路。一路生幽泉,幽泉生浦湜,浦湜生滇汝。二路生江泡,三路生玄真,四路生泥沽,五路生汗水,六路生提沸,七路生雍泉,八路生泗流,九路生红雨,十路生清气,十一生菩提,十二生重汗,十三生里五,十四生丘里,十五生洞六,十六生江沽(女,又名“江姑”),江沽出世才造水土。”这里提到的“混沌十六路”因该是指“混沌族”后代的十六个分支。由于这段关于“混沌氏族”的记载在其它史籍和传说里尚未见到有相关类似的部分,故此显得非常珍贵,但其真实性也有待考证。

  现在我们再来看第三种,古人用以顶礼膜拜的“圣山”——昆仑。

  有些学者认为“昆仑”一词当来源自阿尔泰语系,称黑为昆仑。西南少数民族彝族也谓黑曰“昆仑”。注意这里都提到了一个“黑”字,而何新先生认为“昆仑”与“浑沦”、“混沌”音义相同,可能指“云气”,故为“大”或“天”之谓。这些推测都间接地印证了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观点,火山群爆发引起常年的昏天黑地的“混沌”景象。西汉著名的哲学家扬雄在他的《太玄经》里直接把“昆仑”写作“浑沦”。

  然而,“昆仑”一词在古籍记载中多以“昆仑之虚”或“昆仑之丘”出现。而这个“虚”和“丘”在历史记载中却经常出现,如太昊之虚、少昊之虚、夏之虚、陶唐之丘、昆吾之丘……等等,都是与人名或氏族名有联系的,所以昆仑之虚或昆仑之丘中的“昆仑”也必定是人名或氏族名。换句话说,“昆仑”作为山的名称,因该是史前“混沌氏族”(昆仑氏族)的人们长期居住过的地方。

  从古籍《山海经》中反复出现“昆仑”二字可以看出,古人对“昆仑”是十分崇拜的,这种崇拜可能来源于对先辈居住地的记忆和崇敬,就象我们现代人对自己的祖先发源地的崇拜一样。

  第四种,对神和恶兽的称呼。《史记·五帝本纪》作“浑沌”,云:“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古书《神异经》说:浑沌外表像犬,四足无爪,有目而不见,行走不便,有翅膀,欺负善良,喜欢残暴的人所以称是非不分的人为“浑沌”。

  我们可以发现在这里所说的“浑沌”已经不是原始的“混沌”了,而是古人引用“混沌”这一称呼的谐音,对恶人的一种称呼,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混蛋”、“坏蛋”。

  有没有人想过,我们现代人为什么称“坏人”为“坏蛋”。你说这人再坏,又与“蛋”何干?其实,“混蛋”也好,“坏蛋”也罢,皆来源于“混沌”一词。

  《庄子?应帝王》中云:“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在这里“混沌”是作为不开化的代表。这个故事目前在学术界被视为寓言,当然就不能被作为史学研究依据。但是它与以上两种例子有相似处,都是把“混沌”作为贬义词来描述神或兽。

  三、“混沌”是怎样“初开”的

  在漫长的“混沌时期”,人们早已习惯了那种雾气蒙蒙、昏昏暗暗的状态,所以,更本就没有天、地、白天、黑夜、春、夏、秋、冬的概念。终于有一天,漫长而朦胧的“混沌”状态开始发生了改变,空气中的浓雾渐渐消去,人们发现头顶上的云雾裂开了一道云缝,透过裂开的云缝看到了一道明亮的光线照射在大地上,裂缝的外面是一种能让人“心旷神怡”的蓝色。但是,千万别以为史前的人们会为此兴奋的“雀跃欢呼”、“载歌载舞”,相反,他们惊恐万分、不知所措,或伏倒在地或躲进洞穴。因为,这一突然而巨大的变化,对于长期处在“混沌状态”的人类来说,简直犹如一场巨大灾难即将来临的“前兆”。

  渐渐地“天”越开越大,人们透过裂开的云缝第一次看到了大片的蓝天,看到了明亮的太阳,感受到了阳光带来的温暖,大地明亮了起来,空气变的清新起来,各种花草树木也焕发出生机。人们终于感觉到,这一变化并没有威胁到人类,反而给人类带来了更温暖更美好的环境。在史前人类看来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那个明亮的圆盘——“日”的威力。

  到了夜晚,“天”又消失了,一夜过后,“天”又出现了,就这样日出日落、暑往寒来,人们开始注意到,原来“天”是会变换的,一年四季、夏热冬寒、春暖花开、秋凉叶落,这一切都是在有规律的变换。而无论“天”怎么变换,“地”始终还是那片“地”,花草树木高山溪水依然还在原来的地方。这时候,人类开始有了“天”和“地”的概念,懂得了“地” 上的花草树木高山溪水是随着天变的,知道了“天”和“地”是由某种神秘的力量“分开”的。这种大自然的力量,在史前人类看来一定是在人类以外还存在着某种比人类更伟大的力量,那就是“神灵”。当然史前人类还没有“神灵”这一词,这是后人所赋予的名词。“神灵”这一种东西,对于史前人类来说只是一种概念,是一种值得敬畏的神秘力量,“神”就是这种力量的化身。于是他们就认为那个天上的圆盘一定是某个“神灵”的化身——“太阳神”。

  山西省出土的距今2.6万——2.8万年前的兽骨,上面刻有的类似文字的图案符号 “(帝)葊兹天地分判”,正是史前人类对“混沌初开”的原始图案记录,因为那时还没有文字,人们对重大事件只能用骨雕、石刻、岩画的方式来记录。注意,史前人类记录的这些骨雕、石刻、岩画图案,不只是作为事件记录,而是要作为“神灵”的化身加以崇拜的。

  “天”终于“开”了,人们看到了“日”。这时,人们在享受着“日”带来温暖的同时也敬畏“日”的威力,并“朝迎夕送”加以崇拜,这就出现了“太阳崇拜”一族。人们用图案来记录“天”上的“日”,就是画个“大”字代表人形,再在“大”字头上加一横代表“天”,在圆里加一点代表“日”,再后来,人们用“天”上加个“日”的图案来祭拜天上的“太阳神”,这就出现了“昊”这个符号。这种“太阳崇拜”的历史痕迹在许多考古挖掘中均有发现。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众多形态各异的器物中,几乎所有的造型都与太阳崇拜有着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联系。

  那么,究竟是谁把这种“混沌”记忆流传下来的呢?

  有人要说了,“废话!不就是史前人类吗?”其实,这种说法实在太笼统,具体点说因该是:把“混沌”记忆流传下来的正是中国最古老氏族之一的“混沌氏族”。

  其实,“混沌”不仅仅是一个时期的名称,它还是一个中国最古老氏族的族称。

  自从有了简单而原始的“语言”,史前人类对祖先们留下来的“故事”,记忆的就更深刻更牢固了。他们把“故事”以图案符号的形式刻画在兽骨上、石头上、岩壁上,流传给他们的下一辈。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语言”萌生的时期,远古人类的文化娱乐生活还是非常朴素单调的,然而,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并不只是现代人的专利,这是出于人类的天性和本能所致。那么,在这个时期,人们的娱乐除了狩猎之余围着火堆或围着“战利品”跳舞,还有就是利用刚刚“萌生”出来的最最简单的单音节或双音节“语言”进行思想交流,就好象我们现在人那样,“……坐在高高的土堆上面,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只是远古人类的“讲故事”恐怕比较简单,类似于我们现代聋哑人之间的交流,同时还要借助于手势和图画,这也可能就是远古人类为什么会在岩壁上留下他们“作品”的原因。在这种交流过程中,年老的人肯定会向年青的人讲述他们前一辈人的记忆,就这样,在“混沌”这两个字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这两个音却早已出现了,甚至,当时最原始的氏族就已经叫做“混沌”或“浑沦”、“混沦”、“浑敦”、“困敦”了。

  说到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 “混沌”状态是有地域性的,不太可能全球都处在这种严重受火山群爆发影响的状态下,一定还有许多地区并没有受到这种“混沌”的影响。只能说当时受火山群爆发影响的范围非常广,时间也一定很长。直接受到影响的人们对这场漫长的灾难记忆的非常深刻,然后,一辈传一辈。由于族群的迁徙与联姻的原因,最后就连那些并没有经受过“混沌”状态影响的人们也接受到了“混沌”的传说。

  然而,我们还要反过来思考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处在“混沌”状态下的族群不一定都称为“混沌”,由于当时真正的语言还没有完全出现,有的族群还没有族称,还有的族群是以其它特征物或崇拜物(如:图腾)为族称的。这些族群虽然也同样经历了“混沌”状态的影响,但经过几万年后,由于这段时间没有真正的语言更没有文字,人们很难流传这种“混沌”的故事,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族群的人们渐渐地将“混沌”状态的记忆冲淡或彻底的遗忘了。而只有“混沌氏族”的后代,她们是世世代代都不能忘的,因为,她们就叫“混沌” 或“浑沦”、“混沦”、“浑敦”、“困敦”。

  四、“混沌初开”究竟发生在何时?

  以上我们详细地解析了什么是传说中的“混沌”以及“混沌时期”的真实景象。那么,“天地混沌”时期到底发生在历史上的哪一个时间段呢?

  我们知道,无论是神化传说还是民间口头传唱的古歌,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历史记忆得以流传的重要载体,没有“语言”这个载体,任何的历史记忆都是朦胧的虚幻的,就谈不上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更谈不上能流传几千年的神化传说的出现了。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文化应该是“宗教”、“舞蹈”与“绘画”。“宗教”是古人出于对大自然和大自然中所发生的事物的一种崇拜,比如对太阳的崇拜,以及图腾崇拜的出现。“舞蹈”最初是原始的人类在狩猎之后的一种最直接的比较朴实的庆贺方式,之后又演变成祭祀活动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仪式。而“绘画”却是在人类出现“语言”之前对重大狩猎、祭祀活动的一种记忆方式,就象现代考古发现的原始人类留下的洞穴壁画和各种神秘的岩画那样。

  以上这三种原始文化可能在“语言”的出现之前均已产生,并都担负着对历史记忆传承的任务。然而这时的传承只是一种十分朦胧的模糊的记忆,不可能达到对历史记忆长期保存和流传的目的。只有当“语言”的出现以后,哪怕是最最简单的两音节语言“混沌”的出现,从此人们才真正地能将历史记忆象烙上了烙印一样,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脑海里,并得以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

  有了“语言”的出现,大大地激活了人类的思维能力,从而又出现了最原始的“符号文字”,使人类的记忆有了更加稳定牢靠的传播载体。从这一点上看,这三项的时间顺序因该是:“混沌”记忆——语言——符号文字。其间的间隔时间不得而考,估计最起码也要几千年的时间。

  根据考古发现,山西省出土的一只距今2.6万——2.8万年前的兽骨,上面刻有早期人类类似文字的符号,后人解读其意为“(帝)葊兹天地分判”。葊兹即葊兹氏与燧人氏同期,与更早的混沌氏族时期相隔不远。这说明原始的“混沌氏族”时期应该出现在距今2.6万年以前的某个时期。

  那么有人要问,史前远古人类有那么聪明吗?他们的智商到底达到了哪个程度?关于这个问题,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考古学成果,粗略地判断出当时人类的智慧程度。

  2003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长江三峡奉节县云雾乡兴隆洞的考察和试掘中,发现了距今14万年前的具有明显人工制作痕迹的石哨、石鸮、剑齿象牙刻,这些14万年前中国古人类制作的乐器、石刻和牙雕,成为人类最早的艺术制作。

  在中国,旧石器时代的刻画艺术还有山西峙峪(2.8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山顶洞(1.8万年前)以及河北兴隆县(1.2万年前)等几个地点,其刻画材料包括骨管、骨片和鹿角等。

  美国人类学家埃里克·特林考斯认为,发掘于距离中国周口店遗址区西南6公里处的田园洞、距今4.2万年的人类趾骨表明,那时候的人已经开始穿鞋。因此,这条源于中国的考古发现也被冠以“最早的鞋”而排在“2008年十大考古发现”第七位。

  1933年,在北京市西南周口店的龙骨山上,发现了距今大约3万年前的“山顶洞人”遗迹。在山顶洞人居住的洞穴中发现了一枚骨针。这根骨针长82毫米,针体光滑,是非常适用的缝纫工具。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他们死后还要埋葬。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还发现了一些有孔的兽牙,海钳壳和磨光的石珠,大概是他们佩戴的装饰品。

  2007年12月17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许昌灵井考古队发现了国内首次发现的距今1.5万年前先人们制作服装用的牙制纽扣、针和染色用的赭石(颜料)等服饰文物。这些发现证明1.5万年前许昌地区的 先人们已穿上了精美的“皮衣”。

  这些都说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大约5万——1.5万年前的远古人类已经很聪明了,他们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还处于似人似猿智力低下的“猿人”阶段。他们已经能制作一些比较精巧的穿孔骨器、牙器,在石壁和骨器上刻画一些他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符号。

  就这样,他们就已经能够将他们那个时期的记忆传给他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直到“语言”的出现。况且,人类语言的产生可能要比我们想象的要早的多的多。

  据2009年12月12日美国连线杂志网站报道,法国雷恩大学科学家阿尔班·勒马森的研究团队对一种生长在非洲热带雨林里的猴子观察研究发现,它们似乎掌握了初级的语言,能够按照语法规则将声音转化成语言。这种猴子能够将相同的叫声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表达不同的意思。它们见到“鹰”是一种叫法,见到“豹”又是一种叫法。有时雄猴还会用另一种叫法来召唤其它猴子来自己身边,甚至再加上前一个音来表达一组语句,就如:“过来,过来,豹、豹。”勒马森说:“这是首次在动物间的沟通中发现它们能够按照语义学的方法组合不同的叫声,表达新信息。我不清楚这是否同人类组合语言的方式相类似。但是它们能够把有意义的单元按照特定的方式组合成有意义的序列。”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我们人类的老祖先可能早在50万年前会直立行走的“北京人”时期就应该已经出现语言的“雏形”了。但要达到能进行思想交流的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程度,可能还要经过几十万年。要不然勒马森研究的那群猴子,恐怕早就成“精”了。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粗略地推断出,所谓的“混沌时期”因该就在公元前5万——2.5万年间,冰河时期的中后期,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五、关于“混沌十六路”的猜测

  “混沌十六路”的提法,首见于汉族创世史诗《黑暗传》,就目前来讲,其它任何古籍文献记载中均尚未发现有类似的提法。由于缺乏史料和考古学上的证据来证明“混沌十六路”的可信性,故此,我们在这里也只能作一点粗略的猜测和揣摩。

  汉族史诗《黑暗传》是胡崇峻先生1982年在神农架的深山老林中,走访了近两百名民间歌师和当地老人后搜集整理出来的。据有的老歌师说《黑暗传》在明代有木刻本,可惜现已失传,还有的老歌师说《黑暗传》远在唐代就开始流传,至于《黑暗传》究竟始于何时,现已无从考证。

  我国著名神话研究专家袁珂先生指出:“《黑暗传》极为珍贵,贵在数百年前就有人将神话传说和历史联为一片,作了初步的熔铸和整理。”对于《黑暗传》袁珂先生还有这样的评价:“总观汇编《黑暗传》八种残缺资料的大貌,我以为形成这部民间史诗的主要来源,还是从古代一脉相传下来的属于巴楚地区原始文化中的中原神话。”

  《黑暗传》里说:“当时有幽泉祖,幽泉生浦湜,浦湜就是混沌父,幽泉就是混沌母,母子成婚配,生出一元物,包罗万象在里头,好象鸡蛋未孵出。当时黑暗生黑蛋,黑蛋生出众神祖。五条黑龙往外钻,九大名山包在内,包罗万象天地产。混沌出世劈两半,众位老祖才出生,混沌里面生黑水,放出黑水放光明。汗青又出世,幽泉变滇汝,混沌从此十六路。一路生幽泉,幽泉生浦湜,浦湜生滇汝。二路生江泡,三路生玄真,四路生泥沽,五路生汗水,六路生提沸,七路生雍泉,八路生泗流,九路生红雨,十路生清气,十一生菩提,十二生重汗,十三生里五,十四生丘里,十五生洞六,十六生江沽,江沽出世才造水土。”

  前文说过,《黑暗传》中关于“盘古开天”以后的内容,大都在现有的历史文献中可见到类似的叙述,但在《黑暗传》中“盘古开天”以前有关“天地混沌”的这段描述,在国内的历史文献中却很少见到有相同或相似的记载,尤其是关于“混沌十六路”和“江沽找水”的传说,在目前的其它史料记载中绝无仅有。故此,史诗对“盘古开天”以前的描述显的格外珍贵。

  有学者认为,《黑暗传》中很多部分都包含着道教与佛教的创世思想,是把散落在各种古籍和传说中的有关内容综合创作为系统的故事,又融合了佛道两教的思想。同时又认为《黑暗传》源于古籍传说,又丰富于古籍传说,是对古籍与传说中神话故事的丰富和扩充。神农架的自然环境的相对封闭性,才得以使《黑暗传》躲避“战乱”和“动乱”,以保持其独特的古朴性。还认为这些创世神话经一代代师承口传,由巫师到歌手,虽内容可能有异,但其“内核”不变。在内容上也还会带有原始文化的“胎记”,譬如母子婚配、兄妹婚配等等。因此,可以认为《黑暗传》的流传源头来自原始祭祀。

  笔者也非常赞同此种观点,然而,我们在这里要重点讨论的正是《黑暗传》中有关“混沌十六路”传说的“内核”与“胎记”,或者说是在剥离了依附在此传说上的“道教”、“佛教”、“神化”思想的“外衣”以后的原始核心主体,既传说的本来面目。

  我们说,在整部史诗《黑暗传》中,最难得的部分就是在“盘古开天”以前的部分,而这其中最原始、最古朴、最珍贵的部分却是由“母子婚配”所引发的“混沌十六路”和“江沽寻水”的传说。由于,这两段传说中描述的都是发生在大洪水以前的事情,实在太古老,缺乏其它史料的记载来佐证,在流传的过程中又被后人大量地添加了道教、佛教、神化的思想,故此,我们今天要想从中挖掘出传说的本来面目,就不能一字一句地去诠释这段原文,而只能在句中的关键词里去筛选、探究这段传说的内核,并由此推断出其本来可能的原貌。

  现在,让我们将“混沌十六路”这段传说进行分段剖析:

  第一段:“当时有幽泉祖,幽泉生浦湜,浦湜就是混沌父,幽泉就是混沌母,母子成婚配,生出一元物,包罗万象在里头,好象鸡蛋未孵出。”

  在这一段里的关键词共有四个,即“幽泉、浦湜、母子成婚、混沌”。在这四个关键词里,最贴近历史史实的应该是后两个,即“母子成婚”和“混沌”。

  因为,“母子成婚配”显示的正是史前社会早期人类群居时代杂交婚姻的真实景象。在那远古的早期人类群居时代,这种“母子成婚配”并不违反“伦理”,用现在的话讲是:“合法的”。

  而且,这一句“母子成婚配”反而映衬出“混沌十六路”传说的原始性、可能性。试想,中国古代自春秋以来,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崇尚“伦理”,又会有哪一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刻意地把自己的祖先描述成不讲“伦理”的“母子成婚配”呢?因此,关于“母子成婚配”的说法一定还有其更早期的传说甚至是记载,只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大都失传,只保留下来了一点点只言片语的原始“胎记”。

  在这段描述中,说“混沌”是“幽泉与浦湜母子成婚配”而生。对于“幽泉”与“浦湜”这两个名字,我们无从考起,暂且不论,但对于这句话的“内核”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两种情况:

  一是,“混沌”确实是由“母子成婚配”而生。这完全符合早期人类群居时代的杂交婚姻真实现象;

  二是,“混沌”是由母族与子族联姻而生。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在远古时期,一个古老的氏族分裂成一个母族和几个子族,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有限的区域内,时间长了,势必会出现母族与子族联姻的现象。

  第二段:“当时黑暗生黑蛋,黑蛋生出众神祖。五条黑龙往外钻,九大名山包在内,包罗万象天地产。”

  在这一段里的关键词有“黑暗、黑蛋、众神祖、五条黑龙、九大名山”。

  “黑暗、黑蛋”应该都是指那昏暗的区分不出天地的“混沌”时期的景象。

  “黑蛋生出众神祖”是指,在天地混沌时,生活在“混沌”状态下的人类祖先。

  古代人们往往会将自己的祖先比做“神”或“神祖”。有关的事例,在古籍中数不胜数,如在著名的“奇书”《山海经》中,你恐怕能找出一百例来。

  而在《黑暗传》里还有两句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大浪淘去多少神,多少神仙成泥沙。”这两句不正是说:在后来的“大洪水”后,这些“黑蛋”生出的“众神祖”们,有多少被“大浪淘去”,又有多少“成泥沙”吗。

  “五条黑龙往外钻”这里的“五条黑龙”应该是指五条大河。我们前面讲过,在“天地混沌”时期,由于受火山群爆发产生的火山灰影响,在“混沌”范围内或者说在火山群爆发所影响到的范围内的河流,均受到了火山灰的污染,水色发暗黑,所以,古人将其比作“黑龙”。

  “九大名山包在内”这里是说“混沌”时期,有九座大山被“混沌”这个“黑蛋”包裹着,在史诗《黑暗传》里还能分别找出这九座名山的名字,而且,大部分都是有史可考的。

  “包罗万象天地产”这是指,“混沌”包罗着天地万物,蕴涵着天地间的一切,而一但“混沌初开”,天地万物将从此产生。

  第三段:“混沌出世劈两半,众位老祖才出生,混沌里面生黑水,放出黑水放光明。”

  在这一段里的关键词是“混沌、众老祖、黑水、光明”。

  “混沌出世劈两半,众位老祖才出生”这两句是暗指:“混沌初开”后,混沌氏族的分裂,造就出“众位老祖”的出现。“出生”应该是指“出世”,而“众位老祖”应该是指分裂后的子氏族首领。

  “混沌里面生黑水,放出黑水放光明”这两句是指:随着“混沌初开”,“混沌”状态下被污染了的“黑水”河流渐渐地“放出”,同时,天地也“放出”了“光明”,人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第四段:“汗青又出世,幽泉变滇汝,混沌从此十六路。”

  在这一段里的关键词是“幽泉、滇汝、混沌十六路”。

  “汗青”一般通指“史册”,在这里又指“谱牒”即“家谱”。在《黑暗传》里有这么一段:“青华山下有水池,幽泉池中有家谱。”就是指“幽泉变滇汝,混沌从此十六路。”的家谱,但目前还没有任何史料能够证明其真实性。

  第五段:“一路生幽泉,幽泉生浦湜,浦湜生滇汝。二路生江泡,三路生玄真,四路生泥沽,五路生汗水,六路生提沸,七路生雍泉,八路生泗流,九路生红雨,十路生清气,十一生菩提,十二生重汗,十三生里五,十四生丘里,十五生洞六,十六生江沽,……”

  在这一段里的关键词是“混沌十六路”的各路人物名称。

  由刘大业先生挖掘整理出来的《涢山祭祀歌》,是流传于距离神农架不远的湖北随州市曾都南部大洪山一带的打鼓祭祀歌。歌中提到的关于“天地混沌”时期的氏族人物,有许多与《黑暗传》中的非常相似,甚至相同。

  《黑暗传》讲述的是“幽泉变滇汝,混沌从此十六路。”的人物:

  幽泉+浦湜——滇汝——江泡——玄真——泥沽——汗水——提沸——雍泉——泗流——红雨——清气——菩提——重汗——里五——丘里——洞六——江沽

  《溳山祭祀歌》所讲的是“西祖二十四代”人物:

  幽泉——浦湜 ——罗泡——汗清——滇汝——江泡——玄承——利负——干癸——醍醐————泗油——溶婧——(水十公)(水十川)——农汝——清烟——清——洚沸——童犴——夜游——黑五——丘沉?洞沦——混沌?七巧

  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黑暗传》中的“混沌十六路”人物,在《涢山祭祀歌》中几乎都能找到,而且排序也基本一致,只是《涢山祭祀歌》里多出了几位人物。

  由于神农架和大洪山两地的口音不同,故此在流传过程中传播记录者对人物名称的读音和写法也不完全相同。

  如:“幽泉、浦湜、滇汝、江泡”这四个名称是一致的,而“玄真”变成了“玄承”,“泥沽” 变成了“利负”,“汗水”变成了“干癸”,“提沸”变成了“醍醐”,“雍泉”变成了“溶婧”,“泗流”变成了“泗油”,“清气”变成了“清烟”,“重汗”变成了“童犴”,“里五”变成了“黑五”,“丘里”变成了“丘沉”,“洞六”变成了“洞沦”。

  这些人物在其它史籍中均不见记载,却广泛流传于在古代非常封闭的荆楚地区。这说明关于“混沌十六路”的传说是比较原始性的,可能并不是后人“胡编乱造”出来的,而是有其一定的来源。同时也证明了前文说过的:一定还有其更早期的传说甚至是记载,只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大都失传,只保留下来了一点点只言片语的原始“胎记”。

  而所谓的“混沌从此十六路”,很可能就是“混沌初开”时期从母族分裂出来的十六路子族。在这十六路子族里,“功劳”或“势力”最大的就数“江沽”这一子族了。

  第六段:“江沽出世才造水土。”

  这最后一句的关键词是“江沽、造水”。其实,通览《黑暗传》的第一章节“天地玄黄”,其中有一句“江沽找水四方寻”,因此,将“江沽造水”改为“江沽找水”或“江沽寻水”才更符合可能存在的史实原貌。

  六、“江沽找水”的传说

  首先,我们来看《涢山祭祀歌》里有关“江沽”和“水”的传说:

  混沌从西天领回用以“养育天地”的甘露泉水和一朵莲花种在池溏中间。只因江沽到荷塘里玩,不小心将荷叶中的“天和地”全弄掉进水里,混沌气极了,就将江沽贬成了小爬虫。

  在这段传说里,显然已融入了大量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暂且不论。我们只想探究在这段传说里有可能隐含的“内核”和“胎记”。其实很有可能江沽的确犯了某种与水有关的错误,而受到了惩罚,被贬成某种“小爬虫”。在远古时代的原始部落里;或者说,早在《路史》中所说的:“天地之初,有浑敦氏者出为之治。” 的时期;再通俗点说就是自从有了原始部落的首领出现,原始社会就同时出现了原始的“等级制度”。而并不象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的,非要等到有了私有制的出现才有等级制度。如有不信者,今天我们只要去观察一下人类的近亲——猴子和大猩猩即可得出结论。.因而,前文所说的这种“小爬虫”可能就是指原始部落里以某种动物来划分的原始等级制度。

  再来看看《黑暗传》里有关“江沽”和“水”的传说:“说江沽,有根古。江沽出世水干枯,尸骨化水成泥土。……江沽出世一鱼形,广吸元气长成精。渐渐长大无比伦,一口喝干天池水,天干地枯无水分。江沽找水四方寻,千里万里多艰辛。……北溟来相问,哪里来的大鱼精?江沽答曰:出身中土地,幽泉是母亲,只因喝干天池水,天干地也枯,天干水也枯,难以活性命,才到此处游。天地干枯难保生,特请溟祖赐玄冰,玄冰化水救生灵。唯有玄冰是真净水,才是万物救生根。北溟一听开言道,玄冰原是水之精。玄冰非是容易化,需得玄光一宝珍。北溟之北有一神,名叫玄光坐昆仑。玄光口中含玄珠,玄珠才能化玄冰。”

  在这里有关“江沽”和“水”的传说情节上发生了变化,但其本身所包含的“内核”和“胎记”没变。现在让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黑暗传》里的这段传说:

  “江沽出世水干枯,尸骨化水成泥土。”

  是说江沽时期大地严重干旱,许多因干旱而死亡的人化成了泥水。

  “江沽出世一鱼形,广吸元气长成精。”

  在这里指出了江沽在部落里本来的地位等级——鱼精。后来因犯了错,被贬为底等级的“小爬虫”,而究竟是什么“小爬虫”呢?后文我们会提到一些可能的线索。

  “渐渐长大无比伦,一口喝干天池水,天干地枯无水分。”

  由于在漫长的“混沌”时期,大地上的河流受到了火山灰的污染,再加上冰河时期还没结束,海平面下降了一百多米,大地干旱缺水。人们本来是依靠“天池”里的水生活,现在就连“天池”里也“无水”可“分”了。这正是因为被江沽这个“大鱼精”一口喝干的,也正是江沽所犯下的错误。

  “江沽找水四方寻,千里万里多艰辛。”

  这里是说江沽由于犯了与“水”有关的错误,而受的处罚,由原来“鱼精”的部落等级贬为“小爬虫”。为了弥补过错,江沽还得负责替“混沌”部落去寻找新的“净水”水源。

  估计不会只是派江沽一个人去找,应该是由江沽带着几个族人一同去寻找。试想,在远古的冰河时期晚期,天寒地冻,又常有野兽出没,一个人是无法生存的,必须借助群体的力量。但为什么这里只提到江沽,而不提其他人呢?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在远古时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名字的。只能是一部分有特别地位的“领导干部”或是“退休领导干部”才会有名字,如:巫师、首领、首领家族成员、被赶下台的首领及其家族成员。二是因为江沽虽然因犯错而受到了惩罚,被贬为“小爬虫”,但他毕竟是有等级的“混沌十六路”家族里的成员,所以,即使他被贬为了“小爬虫”还是比其他族人高一层,还是具有一部分领导权的。

  “北溟来相问,哪里来的大鱼精?江沽答曰:出身中土地,幽泉是母亲,只因喝干天池水,天干地也枯,天干水也枯,难以活性命,才到此处游。……”

  “北溟”在这里是人名,是指“北溟老祖”。但是,既然是“北溟老祖”,则一定是居住在“北溟”或管理“北溟”的。是人名也好,是地名也罢,无论怎么说,在《黑暗传》里,“江沽找水”的这段传说中就说到江沽到达“北溟”。“闻听北溟是大海,一日千里往前行。北漠万里冰雪海,有一尊祖号北溟。北溟海中有黑谷,黑谷之中有洞府。洞中住的北溟祖。要见北溟取玄冰,要取玄冰做水母。”

  关于“北溟”作为地名,目前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这就是庄子著名的“北溟有鱼”说,而庄子的这一寓言传说,后又经多人注释,这其中“曲解”与“夸大”是在所难免。以致于到后来,“北溟”就为了被公认的指“北极”、“北海”,而且这种观念的影响也非常之大之久之广。

  另一种说法,“北溟是传说中世界的最北端,那里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里的海永远湛蓝,阳光永远也照射不上那里的地平线。也就是说,世界最北边的一片无光之海。”显然,这是指地球的北极。但很难想象,在冰河时代末期,远古“混沌”时期的一小群人,为了寻找“净水”,会不远万万里徒步走到北极。要知道,在冰河时代末期的“混沌”时期,地球上正处在最后一次冰河时代最寒冷的时期,陆地上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冰天雪地。冰原从北极一直延伸到中国内地的中原地区。“混沌”时期的一小群远古人是绝不可能到达北极的。

  看来以上两种说法,均不符合“江沽找水”传说的历史史实最小可能性。

  其实,在古文中“北溟”就是“北冥”。而“溟”字并不是指“海”。《說文》中曰: “溟,小雨溟溟也。”既指“细细的小雨”。流沙河在《庄子现代版》中解释道:“遥远北方,不见太阳,天黑水暗,叫作北冥。” 看来,这种解释还是比较符合历史史实的。

  综上所述,“江沽找水”中所说的“北溟”虽然是指“北溟老祖”,但江沽必定是到了“北溟”之地才能见到“北溟老祖”。而“北溟老祖”指的就是当时“北溟”地区某一部落的首领。那么,“北溟”之地到底是指哪里呢?或者大概是指哪个方位呢?

  首先,按流沙河在《庄子现代版》中解释,“北溟”应该是在北方,一个天黑水暗的地方。这就大大地缩小了“江沽找水”中的“北溟”所在地的范围,最起码,没必要非得到“北极”和“北海”去找了。而且,在最后一次冰河时代末期的最寒冷时期,越往北就越寒冷。这时候的人类大部分都生活在冰原的南端相对温暖些的地区。而古代人类又不可能象现代人那样,出发前先吃的饱饱的,干粮带的足足的,身上再穿的暖暖的。在那种极度寒冷的条件下,古人完全是靠徒步前进,最多也就是披着兽皮,还要忍饥挨饿,边走边狩猎,饥一顿饱一顿地向着北方寻去。在这种状况下,“江沽”一行人,就算走上一个月,最多也不会走出三千里路,就会被活活冻死在路上。

  实际上“江沽”徒步所去的“北溟”,应该就在距离“中土地”不远的“北方”。估计近者不超过太行山南端至中条山、秦岭一线;远者不超过太行山北端、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一线。

  现在,我们继续往下看 “北溟来相问,哪里来的大鱼精?江沽答曰:出身中土地,……”

  传说中,当江沽一行人来到北溟,见到了“北溟老祖”后,还没等江沽开口,“北溟老祖”就一眼看出了来者是个“大鱼精”,这又是为什么呢?

  前文已经说过,“大鱼精”和“小爬虫”很可能就是原始氏族部落里的一种等级制度的身份标志。而“大鱼精”正是江沽原来被贬之前的等级身份。那么,“北溟老祖”既然并不认识江沽,怎么就能看出他是“大鱼精”呢?我们说,在史前两个相邻的氏族部落之间,彼此的风俗习惯以及等级标志一定是多少有些了解的。那么,既然“北溟老祖”能一眼认出江沽是“大鱼精”,就说明这个“北溟老祖”对江沽所在的“混沌氏族“是比较了解的。换句话说,“北溟老祖”所在的居住地就应该距离江沽所在的居住地“中土地”不会很遥远。

  “江沽答曰:出身中土地,幽泉是母亲……”

  那么这个“中土地”又是指哪里呢?在古籍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中国”、“中州”、“中土地”、“中原”这些代表某一地区的名词,而“中土地”就是指古代的“中原”。

  一般来讲古代所说的“中原”就是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地区,河南除了被称为中原以外,还曾有中国、中州、中土等称呼。

  我们前文说到,在冰河时代末期的“混沌”时期,冰原从北极一直延伸到我国的太行山尾、秦岭一带。这一线的北方正好又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江沽”徒步所去的“北溟”。而江沽的出身地“中土地”河南洛阳地区,正好处于太行山尾、秦岭这一线偏南不远的地方。也就是说“中土地”离其北面的“北溟”并不很遥远。

  这一切印证了,以太行山南端至中条山、秦岭一线为冰河时代末期的一条冰原分界线,南面大片地区为史前的“中土地”,而从这一线向北至太行山北端、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一线区域,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北溟”地区。

  “天地干枯难保生,特请溟祖赐玄冰,玄冰化水救生灵。唯有玄冰是真净水,才是万物救生根。”

  这里,江沽为了寻“真净水”来到“北溟”,却为什么向“北溟老祖”要的不是“真净水”,而是“玄冰”呢?

  其实,“玄冰”就是指厚冰。西汉将领李陵的《答苏武书》中说:“胡地玄冰,边土惨裂。”这里的“胡地”正是指“中土地”以北的“北溟之北”,即太行山北端、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一线区域。

  “北溟一听开言道,玄冰原是水之精。玄冰非是容易化,需得玄光一宝珍。北溟之北有一神,名叫玄光坐昆仑。玄光口中含玄珠,玄珠才能化玄冰。”

  这里“北溟之北有一神”与“北溟老祖”都是“北溟”地区不同部落的首领,只是“北溟老祖”离“中土地”相对稍近些,而“北溟之北有一神”离“中土地远一些,在“北溟”的最北方。

  江沽从“北溟”得到了“玄冰”,却不知到怎么将其化成水?于是,“北溟老祖”就给江沽指点迷津,告诉他在“北溟之北”有一叫“玄光”的“神人”能将“玄冰”化成水。

  注意这一句“玄光口中含玄珠,玄珠才能化玄冰。”这里的“玄珠”其实并不是指某一实物,而是一种“思想”和“智慧”。只要这位叫“玄光”的“北溟之北有一神”,将口中所含的“智慧”与“思想”说出来,才有办法将“玄冰”化成水。

  那么,“将冰化成水”这么简单的问题,难道古人都不知道?对,答对了。史前“混沌”时期的人类,可能已经会使用“火”烧烤了,但却还不会“人工取火”。对于“冰”和“冰块”,他们可能会象我们现代人吃冰棒一样的吸食,但还不会将其先化成水用来喝。因为,那时就连用来盛装大量的水的陶罐、陶盆等等还没有出现呢,更不用说将大量的冰块加热成水了。至于,“玄光”最终是怎样教给江沽化“玄冰”的智慧的,真实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关于“江沽找水”或“江沽造水”传说的“内核”,我们已基本清楚了。

  最后,让我们回过头再来看看,“江沽找水”传说中的江沽是怎样寻到“净水”,或者说造出“净水”的。

  在冰河时代末期的“混沌”时期,由于天寒地冻,人类大部分都聚集在冰原以南相对温暖并且有山有水的“中土”区域活动。这到不是因为有山有水“风光好”、“风水好”,而是原始人类生活一离不开山里的猎物,二离不开水源,尽管是被火山灰污染过的浑浊河水。当时,大地上严重干旱,海平面降底了一百多米,可想而知,陆地上仅有的几条没有枯竭的浑浊河流,水位一定也极底。在这种情况下,江沽作为“混沌氏族”里一位从“大鱼精”贬成“小爬虫”的带罪之人,带领了一小群族人,从“中土地”出发,徒步一直往北走,去寻找新的“净水”水源。他们披着兽皮,边走边狩猎,饥一顿饱一顿地向着北方寻去,最后终于到达了到了“北溟”,遇到了一个已经居住在这里很久的原始部落,并见到了他们的部落头领“北溟老祖”。而当时的邻近部落间已经存在了原始的往来交流,故此,这个部落的头领可能也曾去过“中土地”,并有过物质上的往来,对江沽的母族,在当时已经算比较显赫的“混沌氏”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一见到江沽身上代表等级制度的特别标记(可能是实物标记,也可能是纹身标记),就知道他是“混沌氏”部落的“大鱼精”。等江沽“吱吱呀呀”比手划脚地说明来意后,“北溟老祖”便领着江沽去找有真正纯净“玄冰”的地方去了。江沽和他带来的几位族人们总算见到了纯净洁白的“玄冰”,高兴之余,不顾寒冷,用石斧砸开几块干净的“冰块”放进嘴里咀嚼起来。嚼完了干冷的冰块,化解了几天来的干渴,但心里却是冰凉凉的,总觉的不舒服。江沽心想,这干冷的“玄冰”虽好,可咀嚼起来冰凉凉、硬邦邦的,要是能化成水,喝起来就方便多了。于是,江沽又向“北溟老祖”请教怎样才能将“玄冰”化成水来喝。估计,当时“北溟老祖”也只会在火堆旁,用小块的“玄冰”化水,由于没有盛水器具,小块的“玄冰”一化开就顺着手指一滴一滴地漏掉了。于是,这位“北溟老祖”同样也是“吱吱呀呀”比手划脚地向江沽推荐,到“北溟之北”去找一位叫“玄光”的部落首领,此“神人”有象征着“聪明智慧”的“玄珠”,一定有将“玄冰”化成水并能盛装起来的办法。就这样,江沽一行人又继续往北走,来到“北溟之北”,既太行山北端、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一线的某个地方。最后,江沽终于在“玄光”那里得到了将“玄冰”化成“真净水”并盛装起来的方法,这颗“玄殊”。至于是什么办法?无从考证,暂不得而知。

  从此,“江沽找水”或着说“江沽寻水”的传说,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开了。

  七、从“江沽皇”到“盘古皇”

  在埋藏于民间的《黑暗传》、《涢山祭祀歌》、《善歌锣鼓》等一系列口传史诗被从荆楚地区挖掘出来之前,袁珂先生曾认为:“盘瓠这两个字音转而为‘盘古’。”那么,我们现在是否可以认为“盘古”这两个字是由“江沽”传承而来,或者说这两个人物是否有着承上启下的氏族关系呢?

  让我们先来设想一下:在“混沌初开”前或后,出现了“混沌十六路”,其中最后一路“江沽”是最晚出世的一个子族首领。他带领着族人找到了“真净水”,功劳极大,被各子族推举为“混沌氏族”首领。又过了不知多少年代,“江沽”老了,或者掌握统治权的“江沽氏”后裔首领没有能力继续领导整个氏族,因此失去了族人们的信任。此时,在“混沌氏族”里又出现了一位新人,他推翻了无能的末代“江沽”,从而带领着族人开创了“开天辟地”的伟绩。他就是“混沌初开”以后,“混沌氏族”里出现的一位新的杰出首领——盘古皇。

  《黑暗传》里说:“……水上之浮为天主,刺凿其额为江沽,三爻五爻为乾象,……”

  “水上之浮为天主”可能是指长期活动在“水”上的“主宰者”。

  “刺凿其额为江沽”是后人为了附会对“江沽犯错”而添加上去的“惩罚”。因为“刺凿其额”是上古“五刑”之中最轻的“墨刑”刑罚。《正义》云:“墨,点凿其额,涅以墨。”。“墨刑”的使用最早可追溯的夏朝,而在“天地混沌”时期恐怕还没有这种刑罚以及施刑工具吧。

  但是,如果不是还有其它已经被遗失了的古史传说和记录为依据,那么,《黑暗传》的传唱者们为什么要在这位受人敬佩的史前“寻水英雄”头上加一个“刺凿其额”的刑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江沽犯了一个错,后人就想到了给他附会一个轻微的刑罚“刺凿其额”,而不是其它的惩罚?

  其实,这个“刺凿其额” 虽然是后人附会江沽所犯的错误而加上去的,但也并不是一点根据也没有的。很有可能是后人因为听到过或看到过记录“江沽”头上有“刺凿”标记的传说,再联想到江沽曾犯下错误,所以给他加上这个“刺凿”标记的解释。然而,江沽虽曾犯过错,但与“刺凿其额”关系并不大。江沽头上的“刺凿其额”很可能是一种代表氏族信仰或代表氏族头领的标记性的史前“刺青”,也就是纹身。这种“刺青”还可能是一种氏族内的“等级制度“的标记,如:大鱼精的象形图案。

  “三爻五爻为乾象”,在“易经”中三爻、五爻均为阳位,三爻代表人,五爻代表天。

  因此,在这里可能暗示和隐喻着“江沽”在“造水”或“寻水”成功后,被众族人视为“神人”并推举为头领,成为“江沽皇”。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传说,此传说是《黑暗传》的发现者胡崇峻先生,于1988年6月采录于神家架林区盘水乡盘水村的一段口述传说。讲述者是一位已年过70的识字老汉,名叫贺久恒 。

  “原来地上只有一座山,被汪洋大海包围着。那山中间有一个大坑,坑里有一个怪物,龙不像龙,龟不像龟,好像一个大癞蛤蟆,口吐雾气。这雾气把整个天地盖严了,天地一片混沌。

  盘古孕育在地中央。原来他很小,只有鸡蛋大。他吸收了金银铜铁锡的元气,又包在黄土中间,就渐渐地长大了。一天,他突然像鸡蛋破壳从地中央钻出来,一声炸雷响起,身子就渐渐往上长。他睁开眼睛一看,四面漆黑,只有他的眼睛放着光亮。他四下摸索,越过了几千几万里路的大海洋,看到一座高山,山里遮着雾子。他往山上爬呀爬,爬上一万八干丈高,到了山顶,见中间一个无底大坑,黑洞洞的直冒寒气,原来里边有个妖怪在喷雾气。 盘古要收拾那个怪物。他发现山上有个东西放着光亮,捡起一看,是块像斧头样的大石块,这石块半边厚半边薄,足有几万斤重。他拿起这块石头,想用它杀死那怪物。

  这时候,怪物出来了,它先吃树上的果子,然后喷雾气。盘古把树子砍了,一棵叫梭罗树,还有一棵是马桑树。两棵树里各钻出一个人来,梭罗树人说:“原来树上有个月亮,是我的女儿,被那妖怪吞吃了。”马桑树人说:“我原来有一个儿子,叫太阳,也被妖怪吞吃了。”盘古要为他们报仇,用石斧砍那怪物,把怪物砍倒在地上。

  盘古用石斧划开怪物的肚子,太阳和月亮都从它肚子里钻了出来,放出金光,腾空起来,天地顿时亮了。 太阳和月亮向盘古道谢。盘古说:“你们就在天上,一个白天照明,一个晚上照明吧!”盘古收拾了那怪物,就把它掀到大坑里去,顿时山崩地裂,那座高山加宽了,把海挤到一边去了,后来成了大地。 那怪物叫雾神,又叫江沽神。”

  在这段传说里,“江沽”成了“雾神”,但还是与“水”有关。

  第一段里说“那山中间有一个大坑,坑里有一个怪物,……口吐雾气。这雾气把整个天地盖严了,天地一片混沌。”这显然是对“火山喷发”前后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和记忆。

  第二段说的是,盘古出世时,大地上还是充满着雾气。于是,盘古来到这座冒着雾气的山上,发现是一个叫“雾神”的妖怪在喷雾作怪,于是,找了块石斧要杀妖怪。

  这里将这位“雾神”江沽说成了“妖怪”,“作者”是为后面要杀江沽做“准备”和造“声势”。

  第三段里又突然冒出来了两个“告状”者,说“雾神”江沽吃了他们的孩子“太阳”和“月亮”。“作者”在这里就开始直截给这个被称为“妖怪”的“雾神”添加罪名了,目的就是要为新出世的“盘古”除掉“雾神”江沽找到合适的理由。

  这里提到的“梭罗树”和“马桑树”都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树。

  第四段里说到“盘古”杀了“雾神”江沽后,并从“妖怪”江沽的肚子里果然找出了“太阳”和“月亮”。为什么“盘古”杀“江沽”要与“太阳”和“月亮”的出世联系起来呢?

  在《黑暗传》里说:“盘古分了天和地,又请日月上天庭”,是说盘古请回“太阳”和“月亮”二神。所以,“作者”在此硬是安排了一个盘古救出“日”和“月”的故事。

  又因为有“江沽出世才造水土”的传说,故此,在这里人们把死后的江沽“变”成了大地。

  可以看出,在这个传说里,除了第一段是对“混沌”时期记忆的真实描述外,其余三段基本上都是后来传说者附会上去的。而此传说最根本的“内核”就是:为人们“开天辟地”、“请回太阳和月亮”的大英雄“盘古”杀了“江沽”。而这个结果正好印证了我们前文的推测。

  在《黑暗传》里反复提到:“混沌之后盘古生”、“混沌之中出盘古”、“混沌转化成盘古”、“混沌传盘古”等等,而“江沽”和“盘古”均属“混沌氏族”,应该是同时代的,只是“江沽”属于“混沌十六路”之一,自然是比盘古长一辈,所以才有“混沌传盘古”之说。

  不仅如此,在许多其它民间传说和古歌中也提到“江沽传盘古”之说,如:流传于神农架松柏镇地区的“江沽养天育地”传说中就直接提到:“江沽转为盘古”。

  “……江沽也叫江姑,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奇漂子,一个叫浪荡子,都生得顽皮,整天在海里游玩。一天,他俩玩到海面上,发现了那个大荷叶,就跳到荷叶上玩,跳得荷叶乱颤,露水珠也跟着跳动滚荡。浪荡子想把露水珠抱住,撵到这边,它滚到那边,撵到那边,它滚到这边。浪荡子火起,一下子扑过去,咬住露水珠,觉得甘甜可口, 他就一气吞在肚子里,肚皮胀得要破,不能动弹了。奇漂子连忙下海去找母亲江沽。江沽说:“那露水珠是准备长天的,不等长成,就被你吞了,这还得了!”一气之下,把浪荡子咬断五节。五节尸体一落海底,化成一座高山,这高山就是昆仑山。昆仑山把江沽、奇漂子都包在中间,元气未散,凝成一个像鸡蛋样的精核。精核就孕育了盘古。一万八千年后,江沽转为盘古,从地心里钻了出来,身子一抖,就有一万八千丈高。他睁开眼睛一看,四面是海洋,黑气沉沉。他在海洋里四处摸索,摸到太荒山上,这太荒山就是昆仑山,……”

  由此可见,无论是“混沌转化成盘古”还是“江沽转化为盘古”,从这些民间传说的内核中可以看出:

  一、“盘古”是“混沌氏族”的后裔;

  二、“盘古”是继“江沽”之后出现的一位“神”,而且,二者有着承上启下的氏族关系。

  三、“盘古”的出现是“江沽”灭亡的结果。

  所以,从“江沽皇”到“盘古皇”的真实情况应该是这样的:“混沌十六路”的十六个子族原来是由“江沽氏”一族掌握大权,到了“末代江沽”时期,出现了一位新“能人”,就是这位新的“能人”联合族人一起,从无能的“末代江沽”手里用原始的“武力”夺取了领导权,带领着一部分的族人离开母族“混沌氏”,去“开天辟地”,成为了一代杰出的史前部落首领,故此,后人称其为“盘古皇”。

  八、被曲解了的“盘古神话”

  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早已是世人皆知了。民间对“盘古”的传说也众说纷纭、各有不同。其主要意思是说: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天地就像一个大鸡蛋,一位叫“盘古”的巨人睡在其中。直到有一天盘古忽然醒来,觉得自己所在的空间是很压抑,于是他用手撑着天,脚踏着地,用自己的身体来支撑着天与地,让自己的身体每天长高一丈,天地也随着他的身体每天增高。这样又过了18000年,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直到天与地相距90000里那么高。

  盘古的传说最早见于三国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其后,《述异记》、《五运历年纪》、《古小说钩沉》、《玄中记》也都有所提及。然而,对于古史的记载,年代越早的相对可信度越高。现在就让我们再来看看最早的《三五历纪》中是怎样记载的: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那么,这个“盘古神话”的传说是真的吗?可能大家都会认为,这个问题有点可笑,甚至有点弱智。谁都知道,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没有人会把它当真。

  其实,错了。“盘古神话”的传说里确实包含和隐藏着许多史前时期的历史真相,是史前人类留下的远古记忆。而三国吴人徐整在写这段记载的时候,由于受到历史的局限性,恐怕也没真正能理解其中所含概的史实真相,而只是把“盘古神话”当做最古老的“天地开辟”传说记载了下来。

  现在,让我们来解析一下“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的本来意思。

  一直以来,有不少学者都认为这句话是代表着古代人类的“宇宙观”。没错,大方向是对的。可具体到细节上又怎么理解“天地浑沌如鸡子”呢?史前的古人又是怎么想到用“天地浑沌如鸡子”来形容“混沌初开”前的天地的呢?于是,后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第一种最通俗最简单的解释是:混沌初开之前,天地就象个鸡蛋,盘古就包裹在里面。

  《路史-前纪一》罗苹注:“昔二气未分,螟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末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

  在这里同样也是把“初开”前的天地形容成了鸡蛋,而且又溶入了道教的成份。

  后有明人周游的《开辟衍绎》又加以发挥,说成:“天地合闭……就象个大西瓜,合得团团圆圆的,包罗万物在内,计一万零八百年,凡一切诸物,皆溶化其中矣。止有金木水火土五者混于其内,硬者如瓜子,软者如瓜瓤,内有青黄赤白黑五色,亦溶化其中。合闭已久,若不得开,却得一个盘古氏,左手执凿,右手执斧,犹如剖瓜相似,辟为两半。”

  显然,人们都只看到了“天地浑沌如鸡子”之表象,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天地浑沌如鸡子”的来由。

  第二种上升到“宇宙观”的解释是:宇宙是由一个叫盘古的创世神创造的,在混沌状况中,如同渐渐长大的胚胎,于是宇宙也渐渐生成了,生成了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山川树木、鸟兽虫鱼等等。

  这种从“宇宙观”角度的解释,是将民间传说与西方创世神话结合的产物,非但没有把“天地浑沌如鸡子”解释清楚,却将“盘古神话”更加“神化”了。

  还有人更上升了一步,居然将中国的天地开辟传说“天地浑沌如鸡子”与“宇宙大爆炸”理论做了个比较,说:古代中国人的这一宇宙生成模式和现代宇宙生成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我们叫“如鸡子”,他们叫“宇宙蛋”;我们叫“浑沌”,他们叫“混乱”;我们叫“天地开辟”,他们叫“星球形成”……。

  这种对比看似很有道理,但对象选错了。“混沌初开”和“天地开辟”指的都是远古人类抬头低头所能看到感受到的,大地与天空之间所发生的变化。而“大爆炸”是关于宇宙生成的理论。难道早在史前时期,人类就已经朦朦胧胧地感悟到宇宙形成的理论了?尽管,早在5万年前的史前人类就已经很聪明了,但也不至于比当代的科学精英还要聪明吧?这恐怕也太悬乎了点?

  第三种上升到“哲学范畴”的解释是:宇宙最初的状态,是一片虚无,当这片虚无被破坏之时,新的事物也随之产生了,而虚无也随之消亡。

  这种从哲学角度的解释才是最接近“盘古神话”真实内涵的,但还是太抽象、太笼统了点。什么是虚无?虚无又是怎么消亡的?恐怕只有哲学家们才能理解。

  一般,人们总是认为古代人类尤其是史前人类缺乏知识、崇尚鬼神,总是把他们不知道、不理解的事物要与“神灵”联系在一起,所以才会把世界的本源笼统地“想象”成看不见摸不着的“天地浑沌如鸡子”,然后创造出一个叫“盘古”的神人来“开辟”。

  其实,现代人把“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这句话想的都太复杂了。史前人类可没想那么多,很多解释都是现代人的“附会”和“曲解”。

  但是,无论三国徐整的这句话,是从更古老的史籍中看来的,还是从民间的传说中采集而来的,这句话本身确实隐含着史前人类对“混沌初开”和“天地开辟”前的古老记忆。

  试想,当一个人从一出身就处在天地朦胧、一片昏暗的状态下,直到老了(可能也就三十来岁),头脑中都根本就没有“天”和“地”的概念,因为,那种“昏暗”给人的感觉就是天地连成一片。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她”会怎样向她的后代来形容或描述那种“混沌”状态呢?

  让我们回到史前那个“混沌”时代,再去试想一下。

  距今4—5万年前,一群远古人围坐在火堆旁,正在吃“烧烤”(早在50万年前,“北京人”就已经会用火“烧烤”了),当然,有的人还是偏爱生吃,我们暂且不论。一位年长的远古母亲(其实,可能也就二十来岁,但已显苍老,可能还是部落首领),正在一边烧烤着猎来的鹿肉,一边给身边的儿女和族人们讲述着过去的事情。她想用“简陋”的语言并借助着手势,向她的“孩儿们”讲述她小的时候所经历的(也许是她的上一辈讲给她听的),天地未开时的“混沌”到底是什么?他们自己又为什么叫“混沌”(也许叫混沦、浑沦、浑敦、困敦。反正就是这两个字的谐音)?

  尽管她用尽了她所能表达的所有语言,并比手划脚地来描绘天地初开前“混沌”时期的情景,可是大家还是没有搞懂。她已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形容“混沌时期”那“暗无天日”一片朦胧的景象了。怎样才能使大家明白“混沌”是什么呢?忽然,她从火堆里抽出一根未烧尽的树枝,指指天,又指指地,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圈。然后,再在圆的中间画了一个人形,并比手划脚地来表示这个圆圈里的人是她的祖先或上一辈,同时嘴里还叫喊着“混沌,混沌”……。

  噢!这下大家明白了。原来,这个圆圆的“蛋”就是天地未开时的“混沌”啊,那里面的人就是我们的祖先喽(当然也叫“混沌”)。

  说到这,有人会说:“错啦,不是说盘古开辟的天地吗?那个‘蛋’里的人应该是盘古才对啊?”

  其实,古人描述的那个“蛋”里的人,就应该是代表着“混沌初开”前,生活在“混沌”状态下的人们——混沌氏。

  理由有三条:

  其一,生活在“混沌”状态以外的人们(前面已经讲过 “混沌”状态是有地域性的,不太可能全球都处在这种严重受火山群爆发影响的状态下。),更本就没有“混沌”这一概念,之后由于部落迁徙或部落联姻才接受了这一传说。

  其二,盘古并没有使“混沌初开”,也没有象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真正的“开天辟地”。世上谁也没那个本事。他最多也就是 “混沌初开”时期的一位史前英雄或首领。所以,后人称其为“盘古王”或“盘古皇”。

  南宋胡宏的《皇王大纪》把盘古称为盘古氏,列为“三皇纪”之首,成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代人王。

  其三,盘古本身就是混沌氏族的后代。

  南宋金履祥编纂的《通鉴前编》之记载:“盘古氏、又曰浑敦氏、盘古犹言盘固,浑敦未昭浙之谓。氏者:指其人而名之也--------胡五峯曰、盘古生于太荒、莫知其始,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为三才首君,于是混茫开矣。”

  《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八十三引《补衍开辟》:“天人诞降大圣。曰浑敦氏,即盘古氏,初天皇氏也。龙首人身,神灵,一日九变,一万八千岁为一甲子,荆湖南以十月十六日为生辰。有初地皇氏,初人皇氏。”

  如果有人还是不确定,那个“天地浑沌如鸡子”里的人就是“混沌氏”的话,那么,最起码古人在史籍记载中用“盘古”这一称呼,使其“生其中”,所要表达和代表的人物,正是史前时期生活在那个“混沌”里的人——混沌氏。

  九、盘古“开天辟地”的真相

  关于“盘古”这个人物可能真的存在过,只不过原本并不一定就叫“盘古”。虽然,“盘古”这个名字出现的较晚,最早见于三国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里,但也不排除早在三国以前就有关于“盘古”的口头传说。而有关“盘古”的形象,早在汉代画像石上就已出现。

  有学者认为,民间传说中的盘古,最早应是神,而不是人。那么,我们要说古代所谓的“神”,大部分都是当时确实存在过的杰出人物或首领。在那崇尚鬼神的时代,英雄人物和杰出的首领往往会被人们尊称为“神”而加以崇拜。

  再退一步说,即使“盘古”这一称呼是后人为了附会“开天辟地”传说而编造出来的,然而在真实的史前史上,“混沌初开”以后,必定也会出现一位象传说中的“盘古”一样的杰出人物或首领,来带领史前的人们去“开天辟地”。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姑且就用“盘古”这一名号,来称呼这样一位史前杰出人物的代表(古人可能尊其为“神”),恐怕也不能算是“不符史实”吧。

  注意,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过去有许多人包括一些学者,认为传说中的“盘瓠”既是指“盘古”。据当前的史前史研究成果来看,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我们说了,无论“盘古”是否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最起码他可以代表“混沌初开”以后带领史前的人们去“开天辟地”的某位杰出人物或首领。而关于这个“狗头皇盘瓠”则是好几千年以后帝喾时代确有其人的真实人物。

  有的传说中说盘古是“先天地而生”的,这可能吗?答案是:完全可能。

  所谓“先天地而生”,一种意思是指在“混沌初开”前就存在。而最符合这一条件的首先就应该是盘古氏的母族——“混沌氏”。当然,在“混沌初开”前就存在的族群不仅仅只有混沌氏族,应该还有许多没有自己的族称或已有族称但还没有“名气”的部落。第二种意思是指在“天地开辟”前就存在。既然是盘古“开天辟地”,从时间顺序上讲,自然是“盘古”生在“天地开辟”之前。

  一直以来,有许多人包括古史的记载者、神话传播者,甚至是一些专家学者,总是把“开天辟地”、“天地开辟”与“天地初开”、“混沌初开”等同起来,认为这几句话的意思相关、相近,甚至相同,结果,误导了中国人几千年。

  那么,“开天辟地”与“混沌初开”是同一个意思吗?答案是:否。

  首先,“天地初开”和“混沌初开”并不是哪个史前巨人的人力所为,而是大自然的造化,纯属一种自然现象,与人力无关。任何人包括传说中的巨人,都没有这个能力使天和地分开,使“混沌初开”,更不用说在那个语言和文字都还没有完全出现的史前时代。

  就象前面说过的那样,“混沌”状态是由史前大范围的火山群爆发引起的漫长的浓烟遮天蔽日、乌云密布、雾气蒙蒙的现象。而火山群爆发期结束后,渐渐地这种“混沌”状态就自然消失了,混沌天地也就初开了。

  而“开天辟地”和“天地开辟”则是人的行为,人力所为,是史前人类开创新世界、开辟新天地的真实写照,是与“混沌初开”或“天地初开”有本质区别的史前记忆。

  那么,史前的历史传说为什么会在流传过程中被一次又一次地曲解了呢?

  这就是一种所谓:“传话接龙效应”。从第一位描述者开始,传给后一位,一传二,二传四,以依此类推,以几何级数传播。在此过程中,“原本”传播的“变形”程度与传播者的综合素质成反比。这种综合素质中包含了很多因素,其中尤其是对历史的理解程度和对历史的探究方法起着决定性作用。

  就拿我们现代人来说,传一个小道消息,从第一个人传起,传到第一百个人的时候,消息的原貌肯定变了形。这其中有遗漏细节,有添枝加叶,还有夸大其辞的。更不用说经历了几千年乃至上万年的史前传说了。

  然而,无论哪种传说,其核心主体一般不会改变,但由于不同人的不同理解,传说中的情节部分往往会被扭曲,致使后人以讹传讹,,把本来就已经被曲解的传说又错误地传下去,结果越传越错。比如,有许多民间的传说是将两个相隔几千年的传说合并到一个人头上的,这种情况不在少数。

  如果有人要问“混沌初开”和“开天辟地”二者究竟谁先谁后?我想,看了以上的的介绍,读者自己也能得出结论。自然是先有“混沌初开”,再有混沌氏的子孙盘古“开天辟地”了,而者的顺序是绝对不可颠倒的。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或者说使“天地开辟”的。

  “开辟”一词目前发现的最早使用是汉代扬雄《剧秦美新》曰:“配五帝,冠三王,开辟以来,未之闻也。”在这里,杨雄所谓的“开辟以来,未之闻也。”应该是指“自古以来,自天地开辟以来,没有听说过。”的意思。而从“天地开辟”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