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学校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语文试题河北高三模拟预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礼仪起源于原始先民的祭神敬鬼活动,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演变为社会的行为规范。周公“制礼作乐”,对“礼”做出了创造性发展。由于礼仪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代表着国家的整体利益,在塑造完美人格、协调社会矛盾、安定社会秩序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中国的礼仪不同于西方的礼仪。在西方人眼里,礼仪通常是依据民族或地域差异来区别的风俗,而中国的礼仪是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礼。在中国人眼里,礼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一种精神,是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准则。

  如今,面对公民社会的兴起,我们必须考虑重建现代礼仪,这种重建不是食古不化地套用,也不是食洋不化地照抄。我们要研究传统礼仪和外国合乎国情的礼仪如何创造性转化,还要细致地把握这些礼仪如何与民俗融合,不仅如此,许多具有普遍性的礼仪恰恰可能从民俗中再生才最具生命力。

  那些具体的规范并不是现代礼仪的目的所在,最核心的在于礼仪背后所表达的精神元素,现代礼仪应该包含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应该涵泳正义、自由、平等、民主、博爱、勇敢、谦逊、理性、稳重、慷慨、真情、和平、非暴力……礼应当是一切美德的承载者、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接榫者。

  (摘编自《论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

  材料二:

  中国是拥有悠久礼乐文明的礼仪大国,有着丰富的礼仪文化资源,同时重视礼制建设与礼俗教化。《周易·系辞》“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敬天礼地、体现族群伦理与政教伦理等包蕴礼义核心的礼仪文化。《荀子·礼论》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强调礼仪文化依循三大伦理原则,即与天地协调的自然伦理、以祖先纪念情感为中心的家庭伦理、推崇君师为政教的政治伦理,这三者是“礼”的核心内涵,是传统礼仪文化的根本性质所在。

  当代社会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现代社会,新的社会生活自然需要相应的礼仪,传统礼仪遵循的三大伦理原则在当代社会必然发生根本的性质变化,即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而不是对天地神灵的被动膜拜;更强调家庭社会和谐的社会伦理,而不是上下尊卑的严格等级区分;更强调社会主义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伦理,而不是居高临下的“牧民”统治。以新的伦理原则处理人与自然、家庭、社会等的关系,既保留中华民族礼仪文化底色,又体现了礼仪文化融入当代社会的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当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传统社会是礼治社会,传统礼仪以什么形式与当代社会对接,转化创新,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也是值得思考的。

  以人情社交礼俗为例,乡土社会的生存方式与社会结构决定了乡民之间形成特定的自我组织、自我服务、守望相助的互惠关系。这种关系在宋人的《蓝田乡约》中有精准表述,所谓“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情礼俗传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乡村治理方式的变化趋向淡化,但红白喜事中的人情互惠传统在城乡特别是广大乡村仍然普遍存在,许多华人华侨对故乡的情感性投资与工业商贸项目引入也促进了沿海地方经济的发展。这种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民俗传统在民间社会传承延续,民间自我组织与自我服务仍然是乡村社会治理的有效方式之一,当然也不可避免出现一些互相攀比或因人情干预社会公正的弊端,所以,我们要重视以人情社交礼俗传统为基础,融合现代公益慈善与志愿服务精神,增进家庭、村落、社区的亲密关系,特别是让远离故乡的新城市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礼仪传统的现代转化,如传统节日的社区成员聚会、邻里间相互关爱等,在城市住宅区重新获得家园感。

  在国家重大政治生活领域与重大节庆场合,传承与弘扬传统礼仪文化,还可以有效地展示社会政治伦理,汇聚民心,树立国家文明形象。《荀子·礼论》云,“礼,以顺人心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国家公共生活中礼仪礼典建设,任职宣誓仪式,元旦新年、春节新年的致辞庆贺仪礼,先烈纪念日的礼敬仪式,清明祭扫英烈活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部分医护工作者与感染者失去宝贵生命,国家在清明节举行了隆重的哀悼仪式。这一顺人心合人情的仪式的举行,不仅为凝聚全国力量共同抗击疫情提供了重要精神与情感助力,而且提升了我国的国家文明形象。“礼序乾坤,乐和天地。”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都是盛大庄严的,充分体现了仪式感、参与感。由此可见,礼仪文化对于构建现代国家文明具有重大价值与特别意义。

  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的礼仪国度,丰厚的礼仪文化理论积累与历代传承的礼仪实践,构成了礼仪之邦的文化表征,通过融合与转化,礼仪也构成了今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们面临着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优秀的礼仪文化具有夯实中国文明与温润中国文化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文化基础。

  (摘编自萧放《传统礼仪文化与当代中国礼仪实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人眼里,礼是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但具体的规范并不是现代礼仪的目的,现代礼仪是要传承精神和文明。B.《周易》中“以化成天下”的“人文”与今天所说的“人文”含义不同,它是以礼义为核心的体现族群与政教等伦理的礼仪文化。C.在以人民为主体的现代社会,礼仪文化的根本性质已从传统的自然、家庭、政治伦理转变为新的生态、社会和政治伦理。D.礼仪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文化是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文化基础,能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谈及传统礼仪向现当代礼仪的转化,但转化的方法和原则却完全不同,我们应辩证学习,兼容并蓄。B.因为我们中国拥有悠久的礼乐文明,有着丰富的礼仪文化资源,所以相比西方国家更重视礼制建设与礼俗教化。C.我们国家2020年清明节举行的新冠肺炎疫情哀悼仪式与《荀子·礼论》中“礼,以顺人心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D.城市化改变了我国乡土社会的生存方式与社会结构,这也决定了乡民之间守望相助的互惠关系必将变淡甚至消失。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逐年上升,传承重阳敬老礼仪,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线上线下表达对老年人的敬重与关怀。B.村落社区建立红白理事会,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治理原则下,减少烦琐与铺陈的传统仪式,凸显了现代文明礼仪。C.诞生礼包含诞生、三朝、满月、百日、周岁五种主要礼仪,人们通过宴请形式祝贺新生命的诞生与护佑新生命的健康。D.成年礼仪式,空间需要营造神圣与庄严的氛围感,可选择在地方公共文化场所举行,如孔庙、古迹遗产地、祭坛等。4.材料二运用大量引言和事例作为论据,请从读者阅读效果的角度赏析其作用。5.有同学说,“当今世界,国际交往日益密切,我们应学习国际礼仪,与世界接轨,不应该学习中国礼仪”。你如何对其劝说?请结合材料说出劝说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