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理论、生产与伦理体系研究

  第一部分 理论体系框架研究

  一、产生原由

  黄河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游连续50多年伏秋大汛岁岁安澜,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近年也暴露出了一系列严重问题:

  1、主槽严重萎缩,二级悬河加剧

  主槽淤积萎缩是黄河防汛当前面临最大挑战之一。目前,黄河下游高村以上主槽已较1985年前平均缩窄50%左右、断面面积减少50%左右,主槽淤高了1.06~1.87米、平均淤高1.73米。2001年汛前,下游平滩流量已经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5000~8000立方米每秒下降到1800~3000立方米每秒。主槽是下游河道泄洪排沙的主要通道,其排洪能力一般可占全断面的70~90%,因此,主槽的严重萎缩,致使河道水沙输送能力下降,“二级悬河”形势加剧,横河、斜河及洪水漫滩几率增加,影响两岸和滩区人们安居。

  黄河宁蒙河段也出现了主槽萎缩问题。天然条件下,宁蒙河段基本冲淤平衡,但现在已经转为淤积,而且淤积泥沙的50%以上都集中在主槽;20世纪90年代以前,巴彦高勒和三湖河口断面的平滩流量在3000~5000立方米每秒之间变化,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平滩流量持续减少,至2004年只有1000立方米每秒左右,成为该河段堤防决口的重要因素。

  2、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河道断流频繁

  黄河流域水资源先天匮乏,其多年平均河川天然径流量(1956~2000年系列)为535亿立方米。20多年来,由于水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进入黄河中下游的水量越来越少,到达河口地区的年径流量只有其前期的1/3。其中,1997~2003年,黄河天然径流量虽只有358亿立方米,而人类消耗黄河河川径流量却一直维持在每年280亿立方米左右,河川径流利用程度高达78%。水资源过度开发的结果使断流危机加剧。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黄河下游断流是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紧张的直接表现。从1972年至1999年的28年中,有22年下游出现断流。进入20世纪90年代,几乎年年断流,且断流历时增加、河段延长。1997年情况最为严重,距入海口最近的利津水文站全年断流达226天,断流河段上延至河南开封附近。断流不仅造成局部地区生活、生产供水困难,而且使河流水循环受损、主槽淤积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1999年实施全河水量统一调度后,虽消除了断流现象,但利津断面非汛期流量曾连续4年徘徊在30~60立方米每秒之间。维持这样的流量虽然直观上未断流,但并不能满足河流的塑槽、输沙、生态和自净等功能的需求,实际上处于功能性断流状态。

  3、多数河段水质恶化

  近20年来,黄河各主要水文断面实测径流量均大幅度减少,其中花园口断面减少了50%以上;与此同时,入黄废污水量却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22亿吨增加到本世纪初的42亿吨。地表径流减少与入黄废污水量增加的叠加结果使黄河水体质量急剧恶化。20世纪80年代后期,黄河干流评价河段中Ⅳ类及其以上污染程度的河长占评价河长的21.6%,而2004年,全年Ⅳ类及其以上污染程度的河长已占72.3%,枯水期水质更差,尤其是Ⅴ类以上污染河长的比例一直呈逐年上升势头;最近几年,黄河石嘴山河段、包头河段、潼关河段和花园口河段的水质几乎常年处于Ⅴ类或劣Ⅴ类状态,有些河段水功能完全丧失。水污染加剧一方面使本已十分紧缺的黄河水资源利用价值严重下降,不仅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同时也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4、河流生态系统退化

  20多年来,黄河水量减少和其它因素的共同作用,严重影响了鸟类赖以生存维持的河口湿地生境:据遥感资料分析,1984年河口淡水湿地面积约为31800公顷,其中芦苇等典型淡水湿地面积15800公顷;而2000年,河口淡水湿地面积约为14900公顷,其中芦苇等典型淡水湿地面积4800公顷,生物多样性也遭到破坏。湿地植被的生态生理功能也在萎缩,如保护区北部缺水地区芦苇的生物量水平减少了30~42%,水生鸟类的栖息环境受到严重损害。另外,由于入海水量的大幅度减少、水质恶化和过度捕捞等因素,近海生态系统也遭受到严重破坏,如近海渔业生产力下降了95%以上,对虾已经形不成资源,某些淡水或半咸水等经济鱼种有消失迹象。

  以上种种现象表明,黄河的主要矛盾已经由历史上的洪灾和旱灾为主,转变为现在的洪水威胁、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和生态退化等四大矛盾并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黄河流域及其相关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黄河向何处去”已成为近年来人们广泛关注的沉重课题。

  黄河的健康状况严重影响到依赖她繁衍生息的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流域及相关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国家21世纪中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在国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治河理念,并将其作为黄河治理的最高奋斗目标,目的在于统筹考虑人类和黄河的需求,调整人类对黄河的行为方式,逐步恢复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本流域及相关地区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大、更可持续的支持,实现人类与黄河的和谐相处。水利部提出把维持河流健康生命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并要求流域机构担负起河流健康代言人的重任;要建立衡量河流健康的指标体系,确定不同阶段的修复目标;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全面推进“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理念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理解河流健康?如何理解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衡量黄河是否健康的指示因子及其量化标准是什么?这是能否正确推进治河实践的基础或前提。

  为解决这个问题,黄委自2004年6月启动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理论体系”的研究。针对黄河健康科学内涵、黄河健康标志、黄河健康指示性指标及实现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途径等开展研究,为全面推进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理念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二、研发过程

  该项研究自2004年6月启动后,国科局即组织了黄科院、、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水文局、黄河设计公司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开始进行有关科研项目的研究。同时,组织科研人员编写项目任务书申报黄委会、水利部、国家等有关部门进行立项、成立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理论体系框架编写组,并多次举行专家咨询、研讨会,不断对成果进行改进、提高。项目完成的主要过程如下:

  2004年6月:项目启动。

  2004年8月:相关研究课题研究内容确定,研究大纲、技术路线。

  2004年11月:邀请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郑州大学及黄委会的专家召开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研讨会,对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理论体系框架的编写结构、排洪、输沙、生态环境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2004年12月:对各单位相关课题研究内容的总结,研讨;完成有关专题任务书的编写,并报送黄委规计局。

  2005年2月:成立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理论体系编写组;并完成了河流生命本质、黄河健康的科学内涵等方面的论证。初步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理论体系框架》结构。

  2005年5月:完成了水利部现代创新项目“黄河健康生命指标体系”项目论证,任务书编写,并报送水利部。

  2006年6月:提出了黄河健康标志,反映黄河健康标志的指标,实现黄河健康的途径,初步形成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理论体系框架》初稿。并邀请黄委会专家,举行了专家咨询会。

  2006年7月:根据专家意见,并进行深入研究,对《框架》反复进行修改,最终径多次易稿形成了《框架》的汇报稿,并向主任办公会汇报。 同时,根据科技部、水利部的要求,完成了“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维持黄河健康生命重大科技问题”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并报送水利部。

  2006年8月:根据主任办公会意见,又经项目人员反复研究,最终完成该项成果。

  三、成果主要创新点

  本项目针对黄河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主槽严重萎缩、悬河和二级悬河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生态系统退化等,分析了黄河目前的健康状况及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理念提出的背景;根据河流的基本水文循环特征,阐述了河流生命本质,结合国际河流健康概念的提出及实践,论述了河流健康的科学内涵;本着社会可接受、经济可发展和环境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从黄河自身的生存要求、黄河应具备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等方面,剖析了黄河健康的科学内涵,并提出了现阶段黄河健康的标志;根据黄河干支流水流演进规律、黄河泥沙输移及河床演变规律特别是洪水、径流的塑槽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结合黄河不同水功能区的水质标准、黄河生态系统特点及人类用水预测等,提出了9个黄河健康指标如低限流量、平滩流量、湿地面积等;论证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所需要的径流条件、洪水条件及泥沙控制条件,进而提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基本途径,包括外流域引水、节水、严格入黄排污等增水途径,减少入黄泥沙、合理调控黄河洪水泥沙过程、推进水沙一体化管理等。本项成果在概念、研究方法及技术理论等方面均有所创新。

  1.首次系统阐述了河流生命的本质,进而提出的河流健康内涵与国内外其它观点相比具有鲜明特点。

  2.根据河流生命和河流健康的内涵分析,结合黄河实际情况,首次全面论证了黄河健康生命科学内涵和现阶段标志,即连续的河川径流,通畅安全的水沙通道,良好的水质,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和一定的水资源供给能力。

  3.首次提出了有效输沙需水的概念,综合研究了目前黄河下游冲淤平衡的临界流量、含沙量关系,结合黄河下游目标平滩流量,分析、提出在黄河下游需7亿吨泥沙的条件下,以维持主槽不萎缩为前提的黄河下游有效输沙需水量约为140亿立方米。

  4.从黄河下游河道输沙效率、汛期和年径流塑槽作用、河槽对防洪和滩区影响、未来可能洪水及其输沙的条件等方面,论证了现阶段黄河下游目标平滩流量应不低于4000立方米每秒,研究方法系统可靠,系国内首创。

  5.创造性地提出了黄河下游洪水塑槽的动力特征与主槽大小的关系,即主槽平滩流量取决于洪水水量和流量,塑造同样的主槽,洪水流量越大,需要的洪水水量越小。并根究研究的关系,计算了黄河下游塑造4000立方米每秒平滩流量所需的洪水条件。

  6.根据黄河下游实测洪水资料,研究了滩槽冲淤与洪水流量、平滩流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能够产生明显“淤滩刷槽”的临界漫滩洪水量级,可为黄河下游洪水控制提供理论、技术支撑,该项研究在中常洪水控制方面有较大突破。

  7.根据黄河水生态系统食物链结构,提出了鱼类为黄河水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鱽鱼、北方铜鱼、黄河鲤鱼、花斑裸鲤等是黄河流水生态系统中最需要重点保护的鱼类,填补了黄河水生态保护研究方面的空白。

  8. 首次提出黄河健康生命需水量概念,并通过黄河的生态需水、自净需水、输沙需水、塑槽需水、人类用水等功能需水的耦合,提出了黄河健康生命需水量。

  9.从河流生命本质出发,首次以黄河干支流典型断面人类生活需水、最小生态需水、全河水流连续和水系完整为边界条件,充分考虑水流演进中的自然渗透和蒸发因素,和不同河段的径流补给特点,计算了黄河干支流主要水文站的低限径流量。

  10. 系统研究了宁蒙河段洪水、径流与平滩流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未来水沙条将预测,提出了宁蒙河段平滩流量恢复目标应不低于2500立方米每秒,关于宁蒙河段平滩流量的研究,尚属首次。

  11.创造性地提出了维持宁蒙河段目标平滩流量所需洪水条件,即洪峰流量大于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水量应大于25亿立方米。

  12.首次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泥沙控制指标。

  13.提出了黄河湿地保护的新理念,即沿黄湿地保护不仅要考虑其自身的生态价值,更要追求全河生态效益最大化。进而提出河源区及河口区湿地是现阶段黄河湿地保护的重点。

  四、实践应用、产生的效益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理论体系框架》系重大理论研究成果,主要为全面推进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理念,开展各项治黄实践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根据《框架》提出的“十一五”期间黄河治理中拟开展的重大科研、管理前期研究项目,已被黄河流域及西北诸河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项目采用,将作为“十一五”期间黄河治理开发实践的重要依据。《框架》的主要成果在2005年10月论坛期间作为重点介绍,该项研究涉及黄河健康理念、标志、指标及实现途径,对规范人们行为,促进人水和谐,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根据该项研究编制的水利部现代水利科技创新项目“黄河健康指标体系研究”已正式立项并签订了合同。根据该项研究编制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维持黄河健康重大科技问题研究”已获准立项。这两项重大科技项目,将为“十一五”期间黄河科研的主要研究项目。《框架》也是今后较长时期内黄河科研的方向指南。

  五、主要完成单位

  本项研究的主要完成单位:

  国际合作与科技局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水文局 

  黄河设计公司

  六、主要完成人

  刘晓燕  张原锋  黄锦辉  张学成  常晓辉  李  勇  张晓华  王  煜

  蒋晓辉  张建中  李海荣  张曙光  孙扬波  侯素珍  苏运启  申冠卿

  王卫红  耿明全

  委初审专家组初审意见

  本项目从科学层面上比较完整地构筑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理论体系框架,从应用层面上论证了黄河下游、宁蒙河段目标平滩流量指标、塑造平滩流量所需的洪水条件、黄河流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保护鱼类、黄河湿地保护方向等。该成果对治黄技术可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主要创新点为:(1)首次系统阐述了河流生命的本质,论证了河流生命和河流健康内涵,并论证了黄河健康生命现阶段标志。(2)论证了现阶段黄河下游目标平滩流量,并创造性地建立了黄河下游洪水塑槽的动力特征与主槽几何形态的关系。(3)首次论证了黄河水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重点保护的食物链、鱼类。(4)首次建立了黄河健康生命需水量指标体系。(5)首次以黄河干支流典型断面人类生活需水、最小生态需水、全河水流连续和水系完整为边界条件,充分考虑水流演进中的自然渗透和蒸发因素,和不同河段的径流补给特点,计算提出了黄河干支流主要水文站的低限径流量。

  综上所述,初审专家组同意推荐该成果为创新成果一等奖

  第二部分 生产体系框架研究

  一、成果产生背景

  当今世界,由于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巨大影响,几乎所有河流都面临种种生存危机。黄河作为世界著名的万里巨川,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经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取得防洪(防凌)、灌溉、供水、发电等方面巨大成就,有力支持沿黄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同时,由于长期以来黄河本体的生命被忽视,人们对黄河的索取已远远超过了其承载能力,显示出突出的生存危机。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大量生态用水被挤占,下游河床萎缩加剧,洪水威胁严重,水体严重污染,河口生态恶化。面对这些事关黄河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黄河水利委员会作为负责治理和管理黄河的流域机构,经过对国内外大江大河特别是黄河治理开发历程及其突出问题的反思,认真研究思考了黄河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研究了黄河特殊的水沙条件、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黄河的要求,以科学的发展观,从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逐步形成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体系(“1493”的治河体系),即:“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 为体现其终极目标的四个主要标志;该标志应通过九条治理途径得以实现;“三条黄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建设是确保各条治理途径科学有效的基本手段。

  该框架体系在2004年初召开的全河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以来,全河上下深入开展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研究,分别提出了初步研究成果。随着工作和认识上的逐步深入和提高,黄委党组将这一体系划分为理论体系、生产体系、伦理体系等三大研究内容。其中生产体系主要围绕解决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以及河流生态环境脆弱等治黄面临的根本性问题,重点研究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途径和措施、治理方案、客观效果以及“三条黄河”建设、保障措施等有关内容,从战略高度构建比较完善的生产实践体系,以便全面指导新形势下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业务工作。

  为此,我委在2005年全河工作会议上将研究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生产体系框架作为年度主要工作任务之一进行了部署。随后,我办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在研究参阅国务院、水利部等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审查通过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模型黄河”工程规划》、《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规划》等有关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规划,以及近年来黄委党组根据治黄新情况、新问题,在践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黄新理念中的重点工作技术总结和相关重大工程项目、专题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等的基础上,对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生产体系框架的构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论证,并经多次专家、有关单位和部门咨询、评议和征询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于2005年9月完成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生产体系框架研究》成果报告。

  二、成果主要创新点

  1、系统地分析提出了构成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生产体系框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九条治理途径”、“三条黄河”科技手段和相关的保障措施体系等。

  (1)为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达到“四个不”的主要标志,需要采取九条关键的治理途径和措施,即:减少和处理黄河泥沙的措施建设;流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管理;实施增加黄河水量的外流域调水;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制定并实施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的治理方略;使下游河道主槽不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塑造;使污染不超标的水资源保护措施;治理黄河河口,以尽量减少其对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黄河河流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等。

  (2)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确保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各种方案决策的科学性,必须树立现代水利理念,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这种有效的手段就是“三条黄河”科技治河体系,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和模型黄河。只有借助“三条黄河”的科技治河手段,才能确保各条治理途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3)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属于跨地区、跨部门的综合性巨系统工程,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为统筹协调有关地区和部门各方面关系,保障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保障措施体系建设,包括流域管理、工程管理、投入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建立以及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等。

  2、充分认识到粗泥沙是水库库区淤积和下游河道形成“地上悬河”的主体,尤其对下游河道及其主槽淤积危害甚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减少和处理黄河泥沙的措施建设必须把粗泥沙治理作为突破口和关键目标,构筑控制粗泥沙的三道防线。

  (1)遵循“先粗后细”原则,在开展黄土高原大范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同时,尽快开展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综合治理,构筑控制黄河粗泥沙的第一道防线。即从长远讲,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坚持不懈地大力开展以淤地坝为主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特别是对黄河下游淤积影响最为严重的7.86万平方千米的多沙粗沙区,要依靠工程手段,大规模修建淤地坝,把泥沙拦在千沟万壑之中。近期应集中资金、先行治理对黄河危害最大的1.88万平方千米的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

  (2)遵循“淤粗排细”原则,积极实施小北干流放淤,构筑控制黄河粗泥沙的第二道防线。即在禹潼河段660平方千米的小北干流滩区,利用弯道水力学、缓流分选泥沙等原理,通过布设必要的引洪放淤工程,依靠水流自然力量,尽量控制泥沙的颗粒级配,达到“淤粗排细”的目的。

  (3)利用黄河上中游干流骨干工程的死库容拦沙,通过实行“拦粗泄细”,减少进入下游冲积性河道的粗泥沙,构筑控制黄河粗泥沙的第三道防线。利用黄河骨干水库拦沙主要是指利用黄河干流河口镇以下的大型水库的死库容拦沙,主要包括碛口水库、古贤水库和小浪底水库,除此之外,利用渭河支流泾河的东庄水库也可拦截部分泾河来沙。

  上述三道防线,承前启后,互为联系,相互作用,构成多举措控制黄河粗泥沙的立体防御系统。通过构建这一系统,使处理黄河泥沙的措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明确提出解决黄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基本途径:首先加强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建立节水型社会;在此基础上,逐步实施跨流域调水,增加黄河水资源量。

  (1)通过采取行政、经济、工程、科技、法律等多种手段,全面构建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的综合保障体系。

  (2)针对黄河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明确提出:节约用水是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节水要以引黄灌区节水改造为重点,积极推广各种节水措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逐步建立基于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的节水型社会。

  (3)为从根本上缓解黄河流域资源性缺水问题,明确提出:要从长计议,积极做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引江济渭入黄、东中线相机向黄河补水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前期工作,通过科学选比,确定调水方案,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争取早日实现向黄河调水。

  4、系统地分析论证了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造成黄河冲积性河道淤积的主要原因,明确提出:解决黄河水沙关系不协调问题,除了增水、减沙措施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建设完善的水沙调控体系,根据不同的洪水来源情况,通过干支流骨干水库对水沙进行的联合调度,实现对黄河洪水的有效管理(控制、利用和塑造)和对黄河径流、泥沙的有效调控,塑造协调的水沙关系,恢复和维持冲积性河道主河槽的排洪输沙功能。

  5、根据当前黄河下游河道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对今后可能进入下游的水沙条件预测分析,明确提出新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的治理方略:“稳定主槽、调水调沙,宽河固堤、政策补偿”;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及措施,包括标准化堤防工程建设、河道整治工程建设、加强滩区综合治理和建立滩区政策补偿机制等。

  6、为了尽量减少河口淤积延伸对下游河道的不利反馈影响,明确提出:需要通过科学安排入海流路、进行尾闾河道治理等措施加强河口治理,减缓河口淤积延伸速率。

  7、系统深入地论证并明确提出:黄河水生态系统能否良性发展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需要通过必要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舆论手段和工程等措施,进一步加强黄河水资源保护,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健康。

  8、系统深入地分析论证了构建“三条黄河”的科技治河体系在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并明确提出了“三条黄河”建设的总体目标、基本框架及其内容和近期要实施的重点工作,对“三条黄河”建设的实施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9、研究分析同时指出: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黄终极目标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其实现过程中,必须根据黄河水沙的变化条件,将其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分别达到遏制黄河“病态”发展,恢复河道基本功能,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形态的阶段目标。

  三、应用情况及成果产生的效益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生产体系框架研究》研究成果(包括初步成果)先后被黄委办公室、规划计划局和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采用,并在第二届黄河国际论坛作为大会主体发言材料,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生产体系框架研究》于2005年9月完成。我委经过认真研究,将构建将构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生产体系作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必将对推动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由黄委规划计划局组织的《黄河流域“十一五”规划》等项目的研究论证中,广泛采用了该项目研究成果;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在《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方案的补充论证》、《古贤项目建议书》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一期项目建议书》等的研究论证中,也采用了该项目研究成果。所有这些,对推动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产生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四、主要完成单位

  黄委会总工办、规计局、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黄河水科院、防办、水调局、黄委会水文局、水政局、水保局、建管局、上中游局等。

  五、主要完成人

  李景宗  李国英  薛松贵  李文家  杨希刚  杨含侠  张锁成  刘  斌  

  刘立斌  侯起秀  冯久成  丁大发  张厚军  杨立彬  曲少军  王  锴 

  裴  勇  贾泽祥  张发中  兰  威  王  敏  胡跃斌  王祥辉  王国栋  

  王瑞玲  王新功  汪习军  张  丽

  委初审专家组初审意见(生产体系初审意见)

  主要创新点为:(1)首次系统构筑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生产体系框架。(2)围绕1493理论体系,提出了实现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措施,论证了各项措施的作用,并科学安排了各项措施实施计划,分析了各项措施的预斯期效果。(3)提出了各项方略的科学内涵,论证近期实施意见。(4)系统论证了黄河水生态系统对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作用,并提出了治理途径和措施。

  综上所述,初审专家组同意推荐该成果为创新成果二等奖。

  第三部分 伦理体系研究

  一、成果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根据委党组关于开展“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研究的总体部署,自2003年9月以来,办公室即着手组织力量对河流伦理学这一全新的边缘学科进行研究与探索。经广泛调研、查阅资料、深入思考,组织编写了《河流伦理学研究初步框架》。

  为了引起社会有关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参与此项研究,2004年9月24日至26日,黄委组织召开了河流伦理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校从事人文及社会科学研究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专家们对《河流伦理学研究初步框架》进行了认真解读分析,从理念与观点、立论与结构等方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在此基础上,办公室对《框架》进行了修改完善,经报委领导同意,以黄办〔2004〕34号文正式印发全河,以指导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委党组对此高度重视,李国英主任批示:“河流伦理研究要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理论体系、生产实践体系研究一同进行,统一考虑。”据此,办公室又归组织编写了《河流伦理体系研究项目任务书》,于2004年12月5日正式报黄委。

  2005年全河工作会议之后,为了更好地落实委里关于全力推进“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体系研究的指示,办公室成立了专门班子,并派人分别到中国社科院、清华、北大等科研院校就河流伦理研究的观点与立论、课题设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从而进一步廓清了研究思路和方向,并将原来《项目任务书》提出的9个子课题整合为8个,使之更为系统、更具有针对性。6月16日,黄委以黄规计〔2005〕76号文下达了河流伦理体系研究项目工作经费。

  随后,办公室立即派人前往清华、北大、复旦等科研院校联系、磋商课题研究事宜,由于事先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加之精心的组织,6月底之前,8个子课题中除“河流伦理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这个课题我们自己承担外,其余7个课题全部落实了承担单位并签订了委托协议。9月初,各个子课题按要求提交了初步成果,办公室紧接着组织力量对这些成果进行整合,于9月15日完成了《河流伦理体系研究报告》。

  二、主要创新点和内容

  1、初步创建了河流伦理体系

  以探索解决当代河流的生存危机为出发点,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研究方法,首次提出了建立在河流生命意义上的河流伦理观,以及河流生命的权利、价值、河流伦理原则、河流立法依据、河流伦理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关系等全新的概念,揭示了人与河流和谐相处的历史必然性。河流伦理的构建在河流治理开发与管理体系及伦理学边缘交叉处开辟了全新的领域。

  2、从多维视角论证了“河流是有生命的”

  在综合分析各种学科关于生命的定义基础上,突破传统的生命定义,明确提出了“河流是有生命的”观点,论述了河流生命二元结构的形式,以及河流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为河流本体生命的存在及其内涵提供了理论依据。

  3、扩大了道德共同体,确立了河流新的价值尺度

  把传统伦理学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权利扩大到河流共同体,确认它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要求人们热爱河流、尊重河流。

  在批判仅用经济尺度而不考虑河流内在价值的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河流伦理以尊重河流健康生命为价值尺度,提出应该承认并维护河流永续生存的权利,要求人们必须承担保护河流的责任和义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符合经济、生态、伦理和审美的多价值评价体系。

  4、提出了建立人与河流的新型关系

  通过分析人类与自然界作用与反作用的历史演变规律,通过归纳不同阶段人与河流关系的特点,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人类应从河流的主宰者转变为河流共同体的捍卫者。警示人们在开发利用河流的活动中,只有必须顺应河流自身规律,维护河流健康生命,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从哲学层面提出了河流的基本权利,明确了人类开发利用河流的基本原则

  对河流生命危机进行了哲学反思,剖析了河流危机产生的根源。从认识论和伦理的视角提出了河流的5项基本权利:完整性权利、连续性权利、清洁性权利、用水权利、造物权利。这意味着河流不再仅仅只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而是需要与尊重其它生命一样,给予河流必要的尊重。

  从道德规范的角度,为调整人类开发利用河流的矛盾冲突,维持河流的健康生命提供了基本原则,即尊重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不损害原则、评价性原则、补偿性原则。这是人与河流关系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

  6、论述了河流伦理与河流立法的辩证关系以及河流立法的法理特点

  根据法律发展的历史,阐释了法与伦理的内在联系,即法律维护伦理道德并相机把道德规范提升为法律规范;伦理道德推动立法、守法和执法。“法律仿佛构成社会秩序的骨架,伦理道德则给了它血和肉”,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流立法的法理特点:一是应确定河流及其所有存在物的法律主体地位;二是人与河流之间的法律秩序应充分尊重河流的自身规律;三是河流立法、执法和守法,需要河流伦理道德的普及。

  三、成果应用情况及社会效益

  1、发挥了对“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理论体系的理念支撑作用

  在“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中,理论体系、生产体系都是技术性很强的“硬科学”,需要借助水文、水工、气象等自然科学的手段和研究方法。而河流伦理体系则深受时代精神的影响,它对其它两个体系作出伦理解释和价值判断,其侧重点不在于河流治理的操作层面,而在于提供理念支撑、精神动力和认识依据。“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体系融入了河流伦理,也就能够以完整的“大科学”观念来看待、处理黄河的治理开发,从而为提高全社会对人与河流和谐相处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地按照“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进行治河实践,奠定了人文基础。

  2、发挥了对黄河健康生命的舆论呵护作用

  在2004年9月召开的河流伦理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社科、人文界的30多位专家学者对河流伦理体系的创建给予了高度评价。会后,一些人文和水利学者,纷纷发表倡导河流伦理的言论,谴责损害河流生命的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还积极参与了河流伦理体系课题的具体研究工作。据粗略统计,“首届河流伦理学术研讨会”召开后,互联网上有关河流伦理和河流生命健康的文章迅速超过了15万篇(次)。目前,基于河流伦理理论的舆论导向已经初步确立,并开始为呵护河流生命发挥作用。

  3、提高了全河上下对于河流生命的科学认识水准

  通过河流伦理的构建,启发了各级各部门借助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观点对治河实践进行观察、分析、反思、预测的新视野,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人与河流和谐相处的规律性。同时,河流伦理的研究和构建,促使广大治黄职工重新审视黄河的价值,重新认识自己对河流的义务和责任,重新理解自己的工作所具有的重要社会意义,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促进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新理念在全社会的培育和弘扬

  河流伦理研究,警示人们在开发利用河流的同时,只有承认并维护河流自身生命的价值及其权利,流域经济社会才能持续发展。对普通社会受众而言,从伦理角度发出的警示,比数字和量化指标更有力度,更有利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新理念的培育和弘扬。比如,沿岸农民每到灌溉高峰私引黄河水的问题,尽管这种行为被法律所禁止,但实际监控起来难度很大,“水从门前过,谁引都没错”的传统理念仍对农民这种违法行为的合理性提供支撑。河流伦理的确立,有助于从根本上破除这种“习惯的力量”,形成尊重河流、爱护河流生命的社会风尚和习惯,为黄河的合理利用、严格保护、有效治理赢得更多社会支持。

  5、改善了对黄河的调控管理

  要求流域机构及沿黄各级政府在开发利用河流时要进行自我约束,各种治理行为不但要符合工程设计原理,也要符合河流伦理,不仅要考虑经济社会利益,也要重视河流生态利益。敦促有关决策者在决策与管理中既要遵循经济规律还要遵循河流自身的规律,从而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治河实践中;此外,河流伦理研究的启动,吸引了大量的人文和社会学科专家关注黄河,他们以各种方式参与黄河的流域建设与管理,对流域机构的调控管理行为提供咨询和评估,促进了黄河管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四、主要完成单位:

  黄委办公室

  五、主要完成人:

  侯全亮  李肖强  白  波  娄立军  吴  强  向建新  田依林  易成伟

  陈晓磊  张焯文  原小利  于海泓  杨建顺

  委初审专家组初审意见 

  本项目基于伦理原理,首次较完整地构建了河流伦理体系研究框架体系,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实践提供了伦理理论支撑,并为河流立法包括黄河立法提供了法理基础,因而其对治黄科学进步有着显著的作用,可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该成果的提出促进了河流伦理学讨论,丰富了伦理学的内容,促进了人们对河流伦理理念的建立,较大地推进了科学发展。

  主要创新点为:(1)首次较为系统地构建了河流伦理体系,极大地丰富了河流伦理的研究内容。(2)确立了河流新的价值尺度。(3)首次从道德规范的角度,提出了维持河流的健康生命的基本原则,即尊重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不损害原则、补偿性原则,以及人与河流之间的新型关系。(4)论述了河流伦理与河流立法的辩证亲系以及河流立法的法理特点。

  综上所述,初审专家组同决推荐该成果为创新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