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公主十篇

  野蛮公主篇1

  在美国音乐剧的黄金年代,《吻我,凯特》是百老汇舞台上演出场次最多的音乐剧之一。 1948 年12 月30 日首演于百老汇新世纪剧院。 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获得了刚成立不久的“1949 年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奖和最佳服装设计奖”。

  该剧蓝本出自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喜剧的《驯悍记》。该剧探索了两性关系以及爱情和金钱的价值等主题,热闹的故事情节背后带有浓厚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关怀。《驯悍记》采用了戏中戏的结构,令人眼花缭乱的歌舞片段与戏剧情节结合得天衣无缝:已离婚的夫妻档演员,台上合作默契,台下吵闹不休的一出闹剧。男主角是百老汇的制片人兼演员,因为要排演音乐剧《驯悍记》,请了已成为电影明星的前妻出演女主角,而演出日期刚好是两人离婚一周年之际。这下正合适,两人台下大吵大闹,台上借着剧情之便更是大打出手。男主角和女配角谈恋爱,女配角又和男配角台上台下搞暖昧。女主角马上要再婚,却又对男主角余情未了。嗜赌的男配角演出前欠下赌债,却假冒男主角打下欠条,两个讨债人又在演出前出现。男主角送花给女配角,结果送花人误送到女主角手中,女主角被感动了要回心转意,结果在演出中途发现真相,因此拒绝演出下半场,为了不让女主角离开演出,男主角把讨债人也设计上台去演戏以看住女主角……大小的误会矛盾一大串,笑料不断,如此一来,片中的所有人物在戏里戏外拉拉扯扯、混战一团,乱得一蹋糊涂。

  编导很巧妙地把整部的《驯悍记》搬进了音乐剧,观众即欣赏了莎翁的《驯悍记》,又观看了一出爱情闹剧, 一举两得。由于故事发生的地点就是剧场和舞台,而角色身份就是演员,因此给歌曲安排和舞蹈编排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该剧的歌舞片段设计非常巧妙,男主角女主角以演唱为主,男配角女配角则主攻跳舞,剧情与歌舞衔接巧妙,不会让人感到突兀。

  野蛮公主篇2

  >> “野蛮人”施瓦辛格 野蛮人 奇袭“野蛮人” “野蛮人”来了 “野蛮人”并不野蛮 PE野蛮人自白 野蛮人再度来袭 《门口的野蛮人》 “野蛮人”也是“情人” 门口的野蛮人 高贵的野蛮人 解读《等待野蛮人》 资本的“野蛮人” “野蛮人”的进化 野蛮人的“野蛮成长” 不能“野蛮”解决“野蛮人” “新野蛮人”等7则 IPO门口的“野蛮人” PE:门口的野蛮人 如何面对“门口的野蛮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野蛮人”姚振华 “野蛮人”姚振华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陆玲 杨秀红")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宝能系控制人姚振华。

  万科作为国内地产龙头、A股市值超过2900亿元的巨无霸,谁敢动它的奶酪?

  在2015年收尾的这场股权争夺中,一直神秘低调的潮汕籍隐形富豪姚振华控制的宝能系进入视野。原来这也是一个无比庞大复杂的商业帝国。

  早在2010年,姚振华也曾与王石等人一道,成为《特区拓荒牛卅载竞风流》上榜人物之一,被称为“隐形的地产大鳄”。

  做蔬菜生意起家的姚振华,为何能拿下巨无霸万科的股权头牌,成为王石口中“强行入室的野蛮人”? 姚式兄弟

  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宝能系的核心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3亿元,姚振华是其唯一的股东。

  作为宝能系的掌门人,姚振华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低调和神秘。

  公开信息显示,姚振华出生于1970年,现年45岁,祖籍广东潮汕。1988年至1992年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工业管理工程和食品工程双专业。该校官网文章显示,20世纪90年代初,刚毕业的姚振华受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只身奔赴深圳创业,从民生产业起步,主导深圳“菜篮子工程”。

  按照《上海证券报》的报道,另一种说法是,姚氏兄弟曾在国企深业集团工作过,之后才出来创业。

  公开资料显示,宝能集团前身为深圳市新保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新保康”),新保康的前身则是设立于1997年的深圳市新保康蔬菜实业有限公司。

  姚振华有一个胞弟姚建辉,1971年出生,两人被外界并称为姚氏兄弟。

  在很多人眼中,潮汕人胆大、敢冒险,行事作风凶悍。上世纪80年代,深圳房企开始全面扩张的黄金年代,富有生意头脑的潮汕人开始蜂拥进入地产行业。

  至今,在深圳的地产界,要买房子几乎绕不开潮汕人:黄茂如的茂业集团,黄楚龙的星河地产,林少斌的招商地产,黄少钦的东方置业,张仲骏的新亚洲,周文焕的东方玫瑰,林乐文的金泓等等。

  对于外界对“野蛮人”与“凶悍”的评价,近日宝能一位中层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是根本不了解宝能,不了解姚振华。在他看来,姚振华低调、务实、擅把握机遇。

  2014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中,姚振华以45.3亿元的身家位列第359位。福布斯中文网对姚振华的简介显示,早年靠卖蔬菜起家的宝能集团掌门人姚振华,现在构筑了一个多产业的庞大帝国。

  目前,姚振华担任着宝能集团董事长、前海人寿董事长、广东潮联会名誉会长等职务。曾为广东省政协常委,并与王石一起成为《特区拓荒牛卅载竞风流》上榜人物。作为深圳商界各有侧重的人物,王石12月17日在内部讲话中谈及几个月前在冯仑办公室和姚振华首次碰面的印象,“他还是挺健谈,有点收不住嘴。主要谈了他的发家史,也谈了对王石的一份欣赏。”

  姚建辉最早出现在2000年宝能集团的注册信息中,其时任法人代表、董事长、总经理,2010年起,姚建辉曾任宝能集团的法人代表、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此后,姚振华与姚建辉不断对换董事长、总经理等职位。

  宝能帝国

  姚振华是如何构建属于他的商业帝国的?

  据宝能集团资料显示,宝能集团创始于1992年,总部位于深圳特区。

  王石在12月17日的内部谈话中,将宝能系的发家史总结为“一进、一拆、一分”:宝能2003年入股深业物流,一直控股到40%多,2006年进行分拆,分拆的结果是拿到深业物流品牌的使用权。这是宝能资本积累最重要的一步。2000年,宝能公司深圳总部成立。

  2005年,深圳宝能太古城的成功,让宝能系掌舵人姚振华看到了城市综合物业开发的商业契机。

  在宝能控股制定的2015年-2019年的五年发展规划中,其对自身的愿景定位是房地产行业综合物业开发和运营的领跑者。经营目标是维持每年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这与万科总裁郁亮12月18日在成都介绍万科30多年来的表现颇为一致。

  2009年起,宝能发力全国业务,综合物业开发进驻全国七大区域。截至目前,宝能已进驻华南、华北、东北、西北等30多个重点城市。其土地储备也十分可观。2012年的一份资料显示,宝能在全国范围内直接、间接的土地储备已超过2000万平方米。

  2012年,宝能集团联合发起成立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金融被纳入版图。至此,宝能系已构筑了一个集地产、金融、物流、医疗、农业等众多产业的庞大商业帝国。

  宝能集团官网资料显示,集团旗下包括综合物业开发、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民生产业等五大板块,下辖宝能地产、前海人寿、钜盛华、深圳建业、深圳宝时惠电子商务、深圳民鲜农产品多家子公司。

  根据12月15日钜盛华披露的补充公告,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通过宝能集团及宝能控股(中国)有限公司控制的下属核心企业多达49家。其中,宝能集团旗下有18家,宝能控股旗下有31家。

  《财经》查阅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姚振华掌控的公司数量不止于此。其中,仅宝能集团直接控股公司就多达18家,其旗下注册资金最多的即为钜盛华,钜盛华参控股的企业多达15家,前海人寿是其中之一。综合可见,宝能集团旗下参控股公司就有40多家,加上宝能控股旗下的31家核心企业,宝能系家谱中至少有70多家公司。

  其中,前海人寿与钜盛华,是宝能系进行资本运作的核心。

  工商资料显示,作为宝能系的金融平台,前海人寿51%股权由钜盛华持有,而钜盛华则有67.4%的股权被宝能集团所持。而前海人寿的其他股东,包括深圳市深粤控股有限公司、深圳粤商物流有限公司等绝大部分皆为宝能系成员。

  根据财务报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钜盛华总资产为523.56亿元,净资产216亿元,账面货币资金22.3亿元,前10月净利润为11.1亿元。2014年账面货币资金仅有3.23亿元,年度净利润则更是只有2.62亿元。为了提升资金筹集能力,今年8月至11月,钜盛华先后五次增加注册资本,最终达163亿元。

  钜盛华持股5%以上的金融机构包括新疆前海联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粤商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前海人寿、前海世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前海保险公估有限公司,其中以前海人寿注册资本最多,为45亿元。其余4家公司注册资本为0.5亿到2亿元不等。

  整个宝能系股权关系错综复杂。在万科争夺战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安邦保险,与宝能系有微妙的股权关系。资料显示,钜盛华的四大股东之一宝能创赢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持有钜盛华1.92%股份,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宝能创赢投资99.9%的股本,民生加银的控股股东是民生银行,而安邦保险又持有民生银行12.11%股份,是民生银行第二大股东。

  在庞大的“宝能系”中,姚建辉主要负责宝能系旗下物业投资项目。深业物流、创邦集团、丰泰格瑞、兆都投资等等,而姚振华专心负责宝能集团。

  作为保险界的一匹黑马,前海人寿是宝能系大量投资的主要筹码。

  资料显示,前海人寿2011年9月获准筹备。

  2012年2月获得保监会批准成立,2013年度规模保费就突破百亿元,达143.1亿元,在全国人身险公司中排名第13位。2014年达到348亿元。2015年前十个月,前海人寿保费规模已达618亿元。前海人寿2014年公开宣称的目标是,当年(规模)保费达500亿元左右,2015年目标1000亿元。

  “前海人寿的高速成长必然带来保费的增长,保费的增长必然带来投资的压力,把这些钱投向哪里?”姚振华在2014年3月的一个公开论坛上如此发问。

  按照宝能集团副总裁吴永刚2013年的规划,将在五年里投资1200亿元于地产业,2015年宝能集团的开发体量总计将达到3500万平方米。

  此后,宝能系的地产投资开始越发生猛。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宝能已进入深圳、北京、上海、乌鲁木齐、桂林等30个城市,旗下已有15个购物中心在建,其中还包括一些超高层写字楼物业,总开工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500亿元。

  “战线拉得长,手段剽悍,也颇受业界质疑。”一位地产业人士指出。 围猎史

  万科并非是宝能系的第一个猎物。此前,宝能系已经在资本市场上“捕猎”多家上市公司,大多手法凶猛,一掷千金。

  根据12月15日钜盛华披露的补充公告,目前宝能系持股5%以上的A股上市公司有8家,其中5家A股公司的股份均为其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包括、韶能股份、中炬高新、明星电力、合肥百货以及南宁百货。

  前海人寿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的方式连续三次举牌韶能股份,共买入1.62亿股,前后耗资约达14亿元。此外,从今年4月到9月底,前海人寿累计买入中炬高新1.6亿股,持股比例20.11%,动用资金达到23亿元左右。

  2010年-2011年,姚式兄弟利用其控制的“宝能系”大举吃进深振业A。舆论称之为“A股步入全流通时代以来表现最为激烈的一次举牌”。

  彼时,宝能系通过钜盛华和银通投资大量入手深振业A的股份,并于2010年7月16日持有深振业A总股本的5%,达到举牌线。此后,持股在20%以上的深振业A大股东深圳国资局立即斥巨资反击。四个交易日内火速砸出约2.9亿资金,增持占总股本比例4.99%的深振业A股票。

  此后,又经过几个回合。最终,姚振华败退,宝能系在深振业A获得3个董事会席位。当前,宝能系已经清空了深振业股票。

  去年二季度,姚振华通过旗下公司持有深圳国资委控股的天健集团4.82%的股权,但最终退出。

  今年3月,姚振华再次携资本加入深圳另一家旗帜性地产企业华侨城中,拟参与华侨城的定向增发。

  根据今年10月华侨城的定增预案,公司拟非公开发行8.5亿股,募集资金58亿元。其中向华侨城集团发行1.47亿股,向前海人寿发行5.87亿股,向钜盛华发行1.17亿股。据此测算,定向增发完成后,前海人寿和钜盛华将分别持有华侨城7.23%和1.45%的股份。目前,华侨城的定增预案已获得证监会核准。

  野蛮公主篇3

  一、小说《等待野蛮人》中“梦境”的内涵和演变

  “我”在布满兵营的广场上走过的时候,有很多的孩子们在那里用雪搭建城堡,其中一个少女的身影引出了“我”梦境的开始,到“我”挖井时在一个坟墓中看到了一个鹦鹉的尸体时结束。《等待野蛮人》作品中一共有12处梦境,其中和那个少女有关的梦境占据了大部分。这些梦境都独立于故事的主干,在梦境当中揭示了“我”看到的那些“野蛮人”被杀戮以及遭受酷刑的过程,并且“我”也看到了在这些所谓的帝国主义“文明人”虚伪面纱之下的残暴。

  小说在梦境当中主要是围绕着蛮夷少女的形象开始延伸,在第一章中,“我”还没有真正见到那“现实”生活中的女主角,只是在梦境中见到过且一直辨识不清的少女的形象。在第二章中,蛮夷少女真的出现了,但是在“我”的梦境中又出现了那种不能相见的隔阂,并且这种隔阂在之后的生活当中会经常出现。在小说的第四章当中,为了能够把蛮夷少女送回家乡,“我”受到了非常残忍的折磨,并且在经历了这些折磨与虐待后,在“我”的内心当中实现了自我救赎。在文章当中出现的第八个梦境当中,“我”看到了这个蛮夷少女身着深蓝色的长袍并且向“我”微笑着。

  在这些梦境之后,在“我”梦境当中所出现的那个蛮夷少女的形象从最为开始的模糊逐步变得清纯可人。小说当中的“我”经历了很多的虐待并且最终实现了灵魂自赎。从《等待野蛮人》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实际上少女形象的转变是对小说当中“我”良心发现的一种奖赏,所以在这件事上,虽然“我”遭受到了惨痛的折磨,但是在“我”的心目当中,少女的美丽的形象却变得越来越清晰。这篇小说的线索不仅代表了作者对于善念的坚持和人性的固守,而且也为《等待野蛮人》这部作品增添了希望的光彩。

  《等待野蛮人》中最匠心独到的是梦境的结尾和故事本身的结尾重合在了一起。在第一章中,“我”走过广场时看到了那片雪地,孩子们在那里堆着雪人,但是蛮夷少女却不存在。此刻,梦境的次线索和故事本身的主要线索二者完美重合。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小说《等待野蛮人》中的结尾部分并不是特别的明确,这就跟我们所共同经历过的梦境一般,没有真正的开始,就更不用期盼那所谓的结束了。

  这篇文章的结尾有一定的暧昧,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作者对自己祖国的那种希望渺茫的态度,但是依靠着那种人性的力量,最后还是很好地坚持了下来。“我”不会像别的军官那样,在文章结局的时候,“我”平心静气地等待着“野蛮人”的到来,以求得到内心的救赎。“我”似乎并不在意“野蛮人”将会如何对待“我”,因为自己已经实现了灵魂的救赎,并且肉体也经受过了所谓那些“文明人”的践踏、蹂躏,“我”已经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依恋了,可以勇敢地和那些垂死的帝国要塞同归于尽了。

  二、对《等待野蛮人》中“梦境”隐喻的解读

  在小说《等待野蛮人》当中,有很多地方都存在着隐喻,整部小说所设置的线索和场景仿佛就是一个漫长的梦境一般,这种属于典型的“寓言式”的写作手法。小说中的“野蛮人”大概就是指那些居住在南非的土著黑人,然而“我”看见的那些遭受酷刑的妇女、老人和小孩,他们被无情地吊打和鞭笞,更可怜的还有那些战俘,他们就像鱼一样被用线穿过了他们的腮帮。这些土著黑人所遭受的痛苦对所谓的“文明”帝国是一种极大的讽刺。小说从题目当中就体现了作者的心理状态,首先作者的身份是一名白人作家,在他的内心当中存在着良心发现时的一种耻辱感。他认为白人殖民地将无法阻止非洲黑色的复兴和崛起,作者内心具有对“野蛮人”卷土重来的期盼和历史进步的承认;另一方面是对那些经受过铁蹄践踏的“野蛮人”的命运的预测,吉凶未卜。题目当中的“等待”一词也能体现出作者内心的期盼与忐忑、向往和恐惧,这正是作者对处于非洲的白种人内心活动的一种暗示。

  在小说《等待野蛮人》当中,通过对一连串梦境的描写,其中梦境当中的一些意象如少女、城堡,他们随着故事的继续而不断发生着演化。这些梦境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然而,作者运用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对于南非的历史、阶级以及文化的理解。小说当中用城堡来隐喻殖民者在殖民地的强权和武力,从第一个梦境开始,到最后的“现实”结束,城堡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象经常出现。在《等待野蛮人》中,对城堡只是一些简单的描写,这就更加说明城堡的意义远高于那些营造的气氛和搭建的场景。城堡一般是“文明人”建造的堡垒,是进攻“野蛮人”的据点,象征着强权和武力。在小说当中所描写出的那些城堡的形象基本都是具有压迫性的,使人们难以摆脱。小说当中用城堡来隐喻欧洲在非洲建立的殖民帝国,而通过描写蛮夷少女的悲惨经历来体现出帝国主义在殖民地的残酷与冷漠,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帝国主义的本质,作者那种救赎情结和负罪感在城堡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晰。

  在小说的开端,“我”的梦境之中所出现的那个蛮夷少女也在搭建着城堡,但是她与“我”之间并不是那种敌对性的关系,好像蛮夷少女和“我”在命运当中就是对立方。在小说的第四章当中,因为把蛮夷少女送回了家乡而导致“我”被囚禁了起来,在经历了那种折磨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是“我”看错了,那个看起来像是城堡的东西只不过是一个灶头。和城堡象征的强权和武力相比,灶头的象征意义则是安宁、和平和温馨,这种温馨促使蛮夷少女和“我”之间的隔阂慢慢地演变为和和谐,并且“我”和蛮夷少女的关系已经不是仇敌了,而是那种温情的伴侣,这完全是作者想在这个蛮夷少女的身上寻找出那种对于人性的渴望。

  不同文化以及不同民族之间都存在着隔阂,而文章当中的空白就象征了这种隔阂。这种主题从小了说是人与人在社会中的隔阂,从大了说是种族、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分歧。“空白”表现“我”绞尽脑汁之后还是不能回忆起当初见过她的那一幕,虽然“我”们之间存在肌肤相亲,但是仍谈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那些在沟通当中所存在的空白。在整部小说当中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空白。这些空白不仅仅在野蛮人与文明人之间存在,而且也存在于代表强权的迈德尔警官和乔尔上校与代表人道良知的“我”之间,存在于蛮夷少女和“我”之间。这些隔阂从文章的开头部分就已经出现在“我”的心头之上,并且逐渐与“我”的梦境相结合,变成了可感知的和有形的负担,并且到最后也无法摆脱这种阴影。

  小说当中把被帝国主义剥削和压迫的非洲隐喻成为蛮夷少女,蛮夷少女的面容一开始是模糊的,随着故事的行进才开始慢慢地清晰起来,她的眼睛上有着被殴打的痕迹,双脚也已经是伤痕累累了,但是她那青春的美丽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遮住的。美丽而又无辜的少女在受到侮辱时没有仇恨,受到虐待时没有求饶,并且对亲人以及故乡有着极大的眷恋,在这中间,“文明帝国”的城堡与蛮夷少女的青春活力和生命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野蛮人”也有自己的文明,但是这种文明却不能得到“帝国”的认可,反而遭受了无情的压迫。

  虽然遭受了无情的压迫,不能被那些浅薄的“文明人”所熟知,但是“野蛮人”的文明一直是那么的绚丽多彩,就像那些“我”收集过的图片一样,我在为“野蛮人”辩护的过程中慢慢体现出了一种生机与活力,我们能够感受到“野蛮人”独特的文化以及美丽。“我”通过灵魂的指引,将蛮夷少女安全地送回她的族中,然而“我”却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蛮夷少女的这种形象为故事增添了很多光彩,蛮夷少女回归故乡也是小说当中最为感人的一幕,这也使“我”的灵魂得到救赎。

  三、结 语

  综上所述,作者用人性寓言的手法讲述了“梦境”的开始和结束,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个青春而美丽的蛮夷少女,其代表了殖民者对非洲的无情压迫,非洲人民通过努力来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等待野蛮人》并没有设想一个明确的结局,但是蛮夷少女安全回到自己的族落,是所有民族和种族所希望的结果,也许这种结果才是作者真正想要“等待”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王珍.文明与野蛮的颠覆――解读《等待野蛮人》[J].时代文学,2011(23).

  [2] 王珍.对《等待野蛮人》中行政治安官与蛮族女孩的爱情的解读[J].时代文学,2011(24).

  [3] 杨柏艳.人性的升华――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等待野蛮人》中主人公的心理历程[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02).

  [4] 孙滢,王莎烈.库切小说《等待野蛮人》的空间解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03).

  野蛮公主篇4

  [关键词] 喜剧爱情电影;中韩;女主人公;比较

  著名女性主义理论家劳拉穆尔维曾经指出:“电影提供若干可能的,其一就是‘观看癖’,在有些情况下,看本身就是的源泉,正如相反的形态,被看也是一种。”[1]电影满足了人们观看的欲望,是一种理想世界的构建和美好愿望的升华。

  以喜剧爱情为主题电影已成为每个国家屡试不爽的票房良药。《黄金大劫案》《真心话大冒险》等都是中国轰动一时的喜剧爱情片。韩国也不甘示弱。据统计,韩国电影在票房过百万的26部电影中,属于喜剧类的就有9部,占爱情片的75%。[2]爱情片不仅在韩国本土取得巨大成功,在海外票房和影评专业人士的口碑上也是成绩斐然。本文将通过对中韩喜剧爱情电影的解读,来探讨其女主人公的区别。

  一、韩国喜剧爱情电影中的女主人公形象

  (一)野蛮、霸道得可爱的新新女性

  一经上映就引起了巨大轰动的《我的野蛮女友》,讲述的是一个刚失去恋人的女子,如何在新男友牵牛的帮助下走出不快,并开始一段新的恋情的故事。它最大的看点就是颠覆了韩国女子的温柔贤淑、婉约娴静的形象,在全智贤美丽而温柔的外表下,藏着一颗野蛮而霸道的心,她对男主角牵牛经常“施以毒手”还不屑一顾,她经常爆出“你死定了”“我要杀了你”的粗话,如同一朵“带刺的野玫瑰”一样,让人既喜欢又害怕。但是,她的野蛮和粗鲁并没有引起观众的反感,在她的恋情中,观众却也看到了她的受伤、她的可爱,也正是在这点尺度上的巧妙把握,使得观众们不仅不讨厌她,反而触发了“女人真的只能温柔贤淑吗?”的爱情思考,更是有人在观影之后发出“野蛮可爱”的感叹。

  随着此片的巨大成功,“野蛮”瞬间成为喜剧电影中女主人公的一种常见形象,《我男朋友的罗曼史》《我的小小新娘》《我的老婆是大佬》系列等都成为当年既叫好又卖座的电影。片中无一例外的是女主角的强势和男性屈从、挨打的地位,比如《我的小小新娘》里讲述的就是男主角金莱元为了重新获得妻子的芳心而展开的一系列追逐活动;《我男朋友的罗曼史》中的贤珠也是个外表美丽性格泼辣的女子,和木讷被动的男主角少薰比起来,贤珠的强势地位一览无遗;《我的老婆是大佬》更是直接将这种男女地位悬殊进行对比,由舒淇扮演的女主角是香港黑社会老大的女儿,并最终成为接班人,而男主角却只是一个有点猥琐、在黑社会毫无地位的、只有两三个跟班的小混混;导演悉心地将这种悬殊感建立起来,颠覆了观众们传统的、现实的“男尊女卑”的观念,为观众呈现了一种独特的爱情体验,再加上不时穿插在其中的搞笑情节,更是让观众们对这种类型的女子爱恨交加。

  (二)现代版“灰姑娘”

  灰姑娘是格林童话中的一个爱情经典,之后便演变为“外貌、身份地位并不出众但是内心善良,并最终获得好归宿的女子”的代名词。她是对人们“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和颠覆,是受众美好愿望的体现:男女二人一见钟情,但来自阶级差异、家族矛盾、父权意志、天灾人祸等外部条件的阻力禁止二人结合,最终二人冲破各种障碍而“结合”——生前结合或通过死亡来获得灵魂上的结合。[3]这种具有戏剧性的话题,本身就是电影制造噱头和艺术的绝好素材。

  《我的野蛮女老师》和《狼的诱惑》是“灰姑娘”题材爱情剧的典型代表。

  前者中的女主人公秀婉是一个不去上家教课就不能维持一家人生活的穷人,而她的家教对象却是开着豪车、住着洋房、整天无所事事不用担心前程的纨绔子弟,和“野蛮”系列女性的野蛮、霸道形象稍有不同的是,虽然片中的女主角秀婉也有动粗,但是是属于“被动”一类,权相宇扮演的男性角色吉鸿对秀婉先是不屑一顾,秀婉在忍无可忍之后才反客为主,事实上秀婉虽然是个“野蛮的老师”,但是绝对不是个野蛮的女人。最终两人在一出“正反合”的喜剧中握手言和并产生了爱情火花,秀婉的性格有其粗鲁的一面,但是其在电影中更多的是表现出了善良、纯真、热心的一面,双方最终摆脱地位的悬殊走在一起。

  后者亦如此,片中的女主角汉景其貌不扬、成绩不好、出生凄苦,却同时获得两大校园打架大王海源、泰成的青睐,从而引发了一场三角追逐恋爱。有人也许会说,这部剧里并没有体现阶级之间的差异,不能算是“灰姑娘”的爱情。其实不然,它是一部校园热血剧,在热血世界里,拳头取代了金钱成为地位的象征,两位打架高手不仅会打架,而且相貌英俊帅气,是校园女生争相追逐的对象。然而面对诸多的相貌更好、成绩更好、地位更高的女生,他们却选择了一个地位较低的女孩,这种独特的爱情追求就成为一个较吸引人的话题。

  此外,还有如《假如太阳从西边升起》等,无论剧情、故事背景怎么改变,这类女主人公都有温柔这个固定的特点。“灰姑娘”是爱情电影中的一个重要模板,影片尤其注重表现女性的主观意识和独立意识。

  二、中国喜剧爱情电影中的女主人公形象

  (一)性格大胆,在爱情面前却又表现羞涩

  喜剧爱情电影特别注重展现女性情绪与性格变化,展现女主人公内心情感历程。《绝世好Bra》《河东狮吼》《最强喜事》《独自等待》等都是最好的例证。

  《绝世好Bra》中由梁咏琪扮演的设计师Lena是一个有自信、有主见的女人,其上司Samantha(刘嘉玲扮演)更是如此。但是当她们分别与古天乐和刘青云饰演的男性角色坠入爱河之后,却表现出了女人的温柔、小鸟依人和羞涩。

  《河东狮吼》当年被誉为“中国的野蛮女友”,张柏芝所饰演的武艺高强、性格泼辣的镖局女子柳月娥和性格懦弱的小男人陈季常就是一种男女地位的反转。柳月娥也和全智贤一样,对男主角打骂相加,甚至不惜殴打男主角的一帮酒肉损友。但是在电影中,我们却也看到柳月娥对陈季常的情意绵绵,柳月娥嗲嗲地喊“老公”,等等。面对陈季常的爱情表白,柳月娥流露出的羞涩和掉下的眼泪,都表现出了这个外表强悍的大女人也有一颗敏感、温柔的心。

  《最强喜事》里由张柏芝扮演的简洁,是一个事业心强、性格开朗的女人,但是面对喜欢的男人却也表现得羞涩、郁郁寡欢。

  内地喜剧电影《独自等待》讲述的是陈文和两个女人之间的故事,陈文喜欢刘荣并大胆展开了追求,而陈文的“好哥们”李静却暗恋着他。这两个女人的性格不同,刘荣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野心,希望能在娱乐圈占得一席之地,但是面对陈文的追求和表白,在和陈文交往的日子里,刘荣并没有野蛮的特性,而是大胆中不乏羞涩、羞涩中又带风情;李静是一个性格颇为男性化的女孩,陈文就曾笑称李静是他的“好哥儿们”,就在这么一个活泼、野性的女子身上,我们也能看到她在陈文与刘荣交往之后的那种隐藏在心底的失落、在对陈文表白之后内心的慌乱和害羞,等等,在中国的爱情喜剧电影里似乎都形成了这么一个共识:即使女方再强势,最终都渴望男人的怀抱和肩膀,都呈现出女性柔情的一面。

  (二)中国的“灰姑娘”

  灰姑娘的故事有很多,其剧情的背景构建无外乎就是悬殊的家庭背景、阶级地位等,这在中国的“灰姑娘”系列电影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电影情节。但是中国的“灰姑娘”电影中,女主人公拥有自己的特点。以《吉星高照》和《新扎师妹》为例。

  前者讲述的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版灰姑娘的故事。周润发饰演的阔少林宝生不甘婚姻受家族摆布而离家出走扮成一位杂工,和女主角阿玉偶遇后坠入爱河,并最终与阿玉排除万难走到一起。片中的阿玉被塑造成一个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女子,是男人心中的“理想情人。”

  后者中的方丽娟是一个成绩很差、家庭背景一般、工作也并无成功之处的警察,和电影中的男主角、黑社会组织接班人——区海文相比,简直是不同世界的人,然而就这么两个人,在命运的安排下机缘巧合最终走在一起,方丽娟是一个性格特点很平庸的人,没有突出的亮点,但是她的善良感动并吸引了祖,并为自己收获了一份珍贵的爱情。

  三、中韩喜剧爱情电影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比较

  从中、韩两国喜剧爱情电影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形象具有一定的不同。韩国的女主人公形象都比较鲜明,都表现出了较强的女性意识和开放思想。

  以《我的野蛮女友》和《河东狮吼》为例,全智贤的野蛮是“蛮不讲理”的,她为了试试河水有多深而把牵牛一脚踹进水里看他半死不活地挣扎,她因为自己的脚疼而逼迫牵牛和他换鞋;柳月娥则不同,柳月娥对丈夫的责骂多是因为丈夫寻花问柳,但是面对陈季常,她其实仍然是温柔的,她为陈季常醒酒、按摩,打理陈季常的起居,她不遵从“三从四德”“出嫁从夫”的那一套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但是她的性格里又有小女人的温柔一面。同韩国“极尽野蛮之能事”不同,中国即使在表现野蛮这一主题上,仍然不忘反映女性的温柔、小鸟依人;和韩国的开放思想相比,中国在喜剧爱情电影上仍然无法走出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灰姑娘的主题上,韩国电影表现了一种爱情的盲目性,女主人公没有出众的外貌,没有能配得上富豪夫人身份的学识和优点,只是够善良、够热心,导演通过这种夸张式的悬殊对比,来加大电影的戏剧性;中国的则不太一样,许多灰姑娘式的电影里,女子不仅善良、热心,还温柔、体贴、智慧与美貌并重,即使是《新扎师妹》里的方丽娟,其成功的卧底经历也不得不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这主要是反映了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思想:虽然我在财富和社会地位上不如你,但是美貌和智慧足以弥足这一缺陷。中韩双方文化、思想观念的不同,造就了两国爱情电影女主人公形象表征的区别。

  四、结 语

  爱情电影,反映了一种清新的思想观念、文化底蕴。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帕索里尼曾说过:“电影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新语言。”[4]法国当代电影理论的奠基人克里斯蒂安·麦茨也说:“并非由于电影是一种语言,它才讲述了如此美妙的故事;而是由于它讲述了如此美妙的故事,它才使自己成为一种语言。”[5]喜剧爱情电影这种语言极具故事美感,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电影观众。中韩许多电影经典都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我们可以看到,其喜剧特性都蕴含着一种古典文化的诗意表达,我们也不难发现,尽管女主人公之间的性格由于两国文化的问题,在命运的抉择之前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同,但是总体而言,她们的性格都有温柔的一面,都是美丽、善良的。

  [参考文献]

  [1] 西梦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201-205.

  [2] 赵洁.2004年韩国青春爱情电影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5.

  [3] 王彬.韩国爱情电影之艺术精神[J].世界文化,2006(09).

  [4] 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野蛮公主篇5

  “野蛮收购”争议折射分业监管漏洞

  股市作为融资和资源整合平台,企业间的股权收购、争夺是应有之义,也是经久不衰的市场行为。只要合乎规则,监管层并不会干涉。而对于“野蛮收购”,则需要高度警惕:合规合法的并购重组,将推动社会资源的正确配置;而“野蛮并购”则会破坏生产力。在杠杆并购活动中,并购方要大量使用别人的资金来收购上市公司股权,这种资金应该是长期资金,在享受并购可能带来的高收益的同时,也必须能够承担相应的风险。

  险资购股、举牌的风险明摆着。保险公司筹措的投保资金,权属实质上并不归其所有,需用于赔偿、分红等。一旦股市大幅下挫,险资随时面临爆仓的风险。它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和不良后果,更是难以预料。因此,国外股市虽允许险资介入,但其占险资的比例一般不会超过10%,就是为了回避和分散风险。

  目前真正的问题在于,对于恶意收购,A股市场还缺乏足够的适应性,对于什么是“野蛮收购”,什么是正当收购,政策上也缺乏精准定义。在这种情况下,资金打球就势所难免。对于监管层来说,很难认定险资的频繁出手目的,是要整合市场,还是要榨取上市公司的剩余价值;是要分散资金风险进行价值投资,还是要投机一把挣快钱。因此,必须先对“野蛮收购”给出清楚的定义。

  定义应该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是不是杠杆收购。尽管险资拥有金融牌照,可以开发股票型产品,但是不能加杠杆进行举牌或收购,否则杠杆风险等于转嫁给了买产品的投资者。其二,收购预期结果是改善还是破坏企业正常运行。如果坏公司不会因收购优化战略方向,好公司管理层和员工人心惶惶,那么从维护实体经济角度出发,监管就应当干预。

  遗憾的是,虽然定义好下,但实际操作起来极其困难。比如,证监会通常只能通过证交所对险资举牌行为发函问询,而无权介入险资决策;保监会主席虽然近期也明确表态反对激进的杠杆收购,但无权介入险资在二级市场的行为。证监会刘士余日前之所以对“野蛮收购”进行道德炮轰,其中多少含有无奈之意。

  由此,也暴露出了金融分业监管留下的漏洞。从证监会的角度讲,强调的是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避免再出现“股灾”。从保险业的角度讲,险资参股、控股、杠杆收购并不违规,不有所行动何来创新?显然,不同的管理偏好和目标诉求,有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看得到却管不了。

  阻遏“野蛮收购”须靠制度藩篱

  证券市场的立身和发展之本在于规则,参与各方都须按规则出牌。监管者作为裁判,亮牌标准也是规t,按规则评判是非曲直。在中国资本市场仍有待成熟的当下,证监会应当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针对“举牌”这一投资行为的监督管理办法,比如,对伪举牌行为的合法性进行界定,对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伪举牌而给A股带来不利影响的投资者进行严惩,对利用杠杆资金进行投资的投资行为进行严格监管等。通过制度的完善来规范市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合理地引导机构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

  野蛮公主篇6

  开学了,我进入了五年级。老师分配同桌了,我分到的则是一个相貌堂堂的女孩子 她叫彭心朵。 她成绩很差。经常抄我作业,上课也不听课,时不时还会逃课,我想就是她成绩差的原因吧。她很坚强,也很野蛮,打架虽然很多但从来不哭,是她是一个“女帮”的老大,要给小弟们做榜样呢!

  她很霸道,记得在一次数学考试上,我刚写完试卷,就被他抢走了,我生气地说:“喂,这是在考试哦,不可以抄人家的试卷的!”她才不管我哩,还在继续吵。我见她不应,更生气了:“快点给我啊,我还要检查呢,检查完你在抄也不迟。”她当做了耳边风,仍在努力地抄。我意识到她的野蛮,于是语气轻了点:“你先给我检查,你再抄,这样错的不是少么?”她顿了顿,把试卷还给我了。

  她的野蛮不止这些。假如我的手或者书本等其他物品,她就给立马扔掉;假如我不给她作业抄,她就撕了,便说道:“谁也别要了。”;假如我不小心把她的东西弄坏了,那么有2个选择,1.赔。2.死。

  野蛮公主也有善良的一面。我虽然学习很好,却是个“马大哈”,常常忘记带笔、尺子这些学习用具,这个时候,都是彭心朵借给我的。还有一次,在放学之后,我像平常一样走路回家,走着走着突然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呃,我草,居然忘了背书包回来。”我唉声叹气到。“蔡明峻!”后面有人在叫我,我转过头来一看,居然是她!!!彭心朵向我跑来,手里还领着一个又黑又大的东西,我定睛一看,咦, 这不是我的书包吗?“蔡明峻,你的书包忘记带了。”她气喘吁吁地说道。此时我心里想:这个“老大”还真够义气啊!

  彭心朵是“两面派”,一面是善良,乐于助人的天使,一面则是害人,惹人讨厌的魔鬼,我对这个野蛮公主真是“又爱又恨”啊!

  野蛮公主篇7

  灰姑娘是格林童话中的一个爱情经典,之后便演变为“外貌、身份地位并不出众但是内心善良,并最终获得好归宿的女子”的代名词。她是对人们“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和颠覆,是受众美好愿望的体现:男女二人一见钟情,但来自阶级差异、家族矛盾、父权意志、天灾人祸等外部条件的阻力禁止二人结合,最终二人冲破各种障碍而“结合”———生前结合或通过死亡来获得灵魂上的结合。[3]这种具有戏剧性的话题,本身就是电影制造噱头和艺术的绝好素材。《我的野蛮女老师》和《狼的诱惑》是“灰姑娘”题材爱情剧的典型代表。前者中的女主人公秀婉是一个不去上家教课就不能维持一家人生活的穷人,而她的家教对象却是开着豪车、住着洋房、整天无所事事不用担心前程的纨绔子弟,和“野蛮”系列女性的野蛮、霸道形象稍有不同的是,虽然片中的女主角秀婉也有动粗,但是是属于“被动”一类,权相宇扮演的男性角色吉鸿对秀婉先是不屑一顾,秀婉在忍无可忍之后才反客为主,事实上秀婉虽然是个“野蛮的老师”,但是绝对不是个野蛮的女人。最终两人在一出“正反合”的喜剧中握手言和并产生了爱情火花,秀婉的性格有其粗鲁的一面,但是其在电影中更多的是表现出了善良、纯真、热心的一面,双方最终摆脱地位的悬殊走在一起。后者亦如此,片中的女主角汉景其貌不扬、成绩不好、出生凄苦,却同时获得两大校园打架大王海源、泰成的青睐,从而引发了一场三角追逐恋爱。有人也许会说,这部剧里并没有体现阶级之间的差异,不能算是“灰姑娘”的爱情。其实不然,它是一部校园热血剧,在热血世界里,拳头取代了金钱成为地位的象征,两位打架高手不仅会打架,而且相貌英俊帅气,是校园女生争相追逐的对象。然而面对诸多的相貌更好、成绩更好、地位更高的女生,他们却选择了一个地位较低的女孩,这种独特的爱情追求就成为一个较吸引人的话题。此外,还有如《假如太阳从西边升起》等,无论剧情、故事背景怎么改变,这类女主人公都有温柔这个固定的特点。“灰姑娘”是爱情电影中的一个重要模板,影片尤其注重表现女性的主观意识和独立意识。

  中国喜剧爱情电影中的女主人公形象

  (一)性格大胆,在爱情面前却又表现羞涩

  喜剧爱情电影特别注重展现女性情绪与性格变化,展现女主人公内心情感历程。《绝世好Bra》《河东狮吼》《最强喜事》《独自等待》等都是最好的例证。《绝世好Bra》中由梁咏琪扮演的设计师Lena是一个有自信、有主见的女人,其上司Samantha(刘嘉玲扮演)更是如此。但是当她们分别与古天乐和刘青云饰演的男性角色坠入爱河之后,却表现出了女人的温柔、小鸟依人和羞涩。《河东狮吼》当年被誉为“中国的野蛮女友”,张柏芝所饰演的武艺高强、性格泼辣的镖局女子柳月娥和性格懦弱的小男人陈季常就是一种男女地位的反转。柳月娥也和全智贤一样,对男主角打骂相加,甚至不惜殴打男主角的一帮酒肉损友。但是在电影中,我们却也看到柳月娥对陈季常的情意绵绵,柳月娥嗲嗲地喊“老公”,等等。面对陈季常的爱情表白,柳月娥流露出的羞涩和掉下的眼泪,都表现出了这个外表强悍的大女人也有一颗敏感、温柔的心。《最强喜事》里由张柏芝扮演的简洁,是一个事业心强、性格开朗的女人,但是面对喜欢的男人却也表现得羞涩、郁郁寡欢。内地喜剧电影《独自等待》讲述的是陈文和两个女人之间的故事,陈文喜欢刘荣并大胆展开了追求,而陈文的“好哥们”李静却暗恋着他。这两个女人的性格不同,刘荣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野心,希望能在娱乐圈占得一席之地,但是面对陈文的追求和表白,在和陈文交往的日子里,刘荣并没有野蛮的特性,而是大胆中不乏羞涩、羞涩中又带风情;李静是一个性格颇为男性化的女孩,陈文就曾笑称李静是他的“好哥儿们”,就在这么一个活泼、野性的女子身上,我们也能看到她在陈文与刘荣交往之后的那种隐藏在心底的失落、在对陈文表白之后内心的慌乱和害羞,等等,在中国的爱情喜剧电影里似乎都形成了这么一个共识:即使女方再强势,最终都渴望男人的怀抱和肩膀,都呈现出女性柔情的一面。

  (二)中国的“灰姑娘”

  灰姑娘的故事有很多,其剧情的背景构建无外乎就是悬殊的家庭背景、阶级地位等,这在中国的“灰姑娘”系列电影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电影情节。但是中国的“灰姑娘”电影中,女主人公拥有自己的特点。以《吉星高照》和《新扎师妹》为例。前者讲述的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版灰姑娘的故事。周润发饰演的阔少林宝生不甘婚姻受家族摆布而离家出走扮成一位杂工,和女主角阿玉偶遇后坠入爱河,并最终与阿玉排除万难走到一起。片中的阿玉被塑造成一个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女子,是男人心中的“理想情人。”后者中的方丽娟是一个成绩很差、家庭背景一般、工作也并无成功之处的警察,和电影中的男主角、黑社会组织接班人———区海文相比,简直是不同世界的人,然而就这么两个人,在命运的安排下机缘巧合最终走在一起,方丽娟是一个性格特点很平庸的人,没有突出的亮点,但是她的善良感动并吸引了祖,并为自己收获了一份珍贵的爱情。

  中韩喜剧爱情电影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比较

  从中、韩两国喜剧爱情电影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形象具有一定的不同。韩国的女主人公形象都比较鲜明,都表现出了较强的女性意识和开放思想。以《我的野蛮女友》和《河东狮吼》为例,全智贤的野蛮是“蛮不讲理”的,她为了试试河水有多深而把牵牛一脚踹进水里看他半死不活地挣扎,她因为自己的脚疼而逼迫牵牛和他换鞋;柳月娥则不同,柳月娥对丈夫的责骂多是因为丈夫寻花问柳,但是面对陈季常,她其实仍然是温柔的,她为陈季常醒酒、按摩,打理陈季常的起居,她不遵从“三从四德”“出嫁从夫”的那一套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但是她的性格里又有小女人的温柔一面。同韩国“极尽野蛮之能事”不同,中国即使在表现野蛮这一主题上,仍然不忘反映女性的温柔、小鸟依人;和韩国的开放思想相比,中国在喜剧爱情电影上仍然无法走出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灰姑娘的主题上,韩国电影表现了一种爱情的盲目性,女主人公没有出众的外貌,没有能配得上富豪夫人身份的学识和优点,只是够善良、够热心,导演通过这种夸张式的悬殊对比,来加大电影的戏剧性;中国的则不太一样,许多灰姑娘式的电影里,女子不仅善良、热心,还温柔、体贴、智慧与美貌并重,即使是《新扎师妹》里的方丽娟,其成功的卧底经历也不得不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这主要是反映了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思想:虽然我在财富和社会地位上不如你,但是美貌和智慧足以弥足这一缺陷。中韩双方文化、思想观念的不同,造就了两国爱情电影女主人公形象表征的区别。

  野蛮公主篇8

  关键词:戴克里先;君士坦丁大帝;查士丁尼;军事变革

  公元3世纪的危机开启了罗马帝国的大变革时代。这一时期,帝国停止了对外扩张,承受着汹涌不断的蛮族入侵压力。最终西罗马帝国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灭亡,而东罗马帝国则实施了一系列摆脱困境的变革,实现了从古典帝国向中古帝国的蜕变。3世纪罗马帝国的危机涉及多个方面。主要从军事角度来看,军队叛乱构成帝国内部最大的威胁。地方的军政合权制度导致地方政府权力过大,经常叛乱并威胁中央统治。与此种背景相关,中央近卫军就成了左右帝国政局的最重要势力。同时,由于军队的蛮族化,蛮族雇佣军也构成了对于帝国的威胁。在西罗马帝国被这些日益严重的问题击垮的时候,东罗马帝国经过戴克里先(Diocletian,284—305年在位)、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324—337年在位)和查士丁尼(Justinian the Great,527—565年在位)运作的军事变革,不仅逐步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且实现了帝国军队从以重装步兵为核心的罗马军团体制向以骑兵为核心的军队体制的转变。这种特色鲜明的军事制度,使拜占庭帝国长期保持了军事强国的地位。

  学界有关3至6世纪罗马—拜占庭帝国变革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领域。1国外研究罗马—拜占庭军事问题的成果很多,但主要侧重于对罗马帝国军事制度的探讨,2以及对拜占庭帝国军事制度的研究,3较少探讨3至6世纪罗马—拜占庭军事变革的问题。国内研究罗马—拜占庭军事问题的成果,仅限于考察罗马帝国早期和中期的军事问题,4以及拜占庭中后期的军区制问题,1专门研究3至6世纪罗马—拜占庭帝国军事问题的专著尚未问世。本文借鉴国外军事史家、战略学家的研究成果,对这一时期的军事变革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拜占庭帝国军事体制与战略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一、地方军政分权改革消除了军队叛乱的基础

  罗马帝国依靠军事征服不断扩大,但是军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马略(Marius)军事改革的一个重要后果是职业军队的出现,而职业军队更容易成为将领私人的部队。驻扎在边远行省的军队容易形成对自己将领的忠诚,而忽视对国家的忠诚。2军队与将领构成利益共同体,军团士兵支持自己的指挥官争夺帝位,以此来获得高额回报。马略军事改革留下了将领叛乱的隐忧,而帝国军政合权制度也为地方军队的叛乱提供了聚合财力的条件。军队将领利用手中掌握的军事、经济和政治资源,经常发动叛乱。从奥古斯都(Augustus,前31—公元14年在位)到君士坦丁短短364年帝国历史上,先后有59人通过各种手段、方式获得了皇帝的称号,平均每6年多一点儿发生一次帝位更替。3帝位的更替脱离了国家的控制,受制于军队的选择。尤其是3世纪危机期间,军队干预帝位嬗递更加肆无忌惮。兵变频繁的3世纪中后期被称为“军营皇帝时代”。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戴克里先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致力于消除军队的威胁。他把军事指挥权与行政管理权分开,使军队失去地方行政机构的支持,从而依赖于中央。戴克里先规定,行省总督由文官担任,军事指挥官(Dux)统帅几个行省的军队。这种军政分离的过程到君士坦丁大帝时期得以完成。君士坦丁一方面将戴克里先时代的12个大区和100多个行省组合成4个大辖区,以便于中央加强对地方事务的控制,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行了军政分离政策。首先是完成大辖区层面的军政分权改革。原来的近卫军长官(Praefectus Praetorio)此时变为只是东方、伊利里亚、意大利和高卢4大辖区的最高行政长官。而每个大辖区都有两名主将来分享最高统帅权,分别是骑兵长官(Magister Equitum)和步兵长官(Magister Peditum)。这两位将领的职责不是按照地域而是按照骑兵和步兵划分。后来,君士坦丁又在莱茵河、上多瑙河、下多瑙河和幼发拉底河4个边区各设置一名骑兵长官和步兵长官。这样,帝国的军队就由8位步兵长官和8位骑兵长官来统领。在他们下面又设立35位军事指挥官。4其次,君士坦丁把军政分权改革推行到行省层面。以前的行省长官代执政官(Proconsul)、代大法官(Propraetor)、指挥官(Rector)等在其统治区域内握有军事指挥权,常常成为动乱的主体。这项措施的实施使行省长官不再掌握军事权,军事指挥官指挥几个行省的军队。这种军政分权改革使军队难以利用地方政治、经济基础发动叛乱,地方军队对中央的威胁大大减少。5公元4世纪,东罗马帝国的军队不再是威胁皇权的主角,这与西罗马帝国形成了鲜明对比。6

  二、军事战略、战术的变革

  晚期罗马帝国面临的军事威胁除了来自内部的军事叛乱外,还来自边疆危机的加剧,要化解这种危机,必须变革已经不适应局势变化的军事战略战略。此前,东罗马帝国以阻绝性防御战略作为边疆防务的基本战略。在这种战略指导下,帝国军队分散布置在边境沿线,防御依赖险要的地理条件和人为的边境防御设施,内地缺乏足够的机动部队策应。7起初,戴克里先致力于强化这种战略。他在东方从埃及到波斯的边界将固定的营地成一线配置,每个营地有适当数量的驻防部队,派出军官负责指挥,供应所需的各种武器和给养,并且在安条克、埃米萨和大马士革设置新的军械库。从莱茵河口一直到多瑙河口的古老营地、城镇和碉堡,全部重新加以整修。边疆的守备部队严密地加强警戒。1但是边疆危机的加剧使得戴克里先的努力归于失败。汹涌澎湃的大迁徙民族组成侵略联盟,把罗马军事的特点与游牧民族军事的优势结合起来,在帝国的北部边疆打破了罗马帝国军队的优势。在东方,新崛起的萨珊波斯帝国的力量超越了先前的帕提亚帝国,对罗马帝国领土的侵略力度随之增强。与此同时,罗马帝国边境的军团士兵,经常被争夺帝位的将领用来进行内战。在这种此消彼长的变化中,罗马帝国的阻绝性防御战略失效了,外部敌人突破了边境防线。戴克里先尝试用四位皇帝各自负责一段边境的办法来维持阻绝性防御战略的继续实行,直到君士坦丁上台。君士坦丁强化君主专制,不再为了维持阻绝性防御战略而分割皇权。他改用纵深防御战略代替阻绝性防御战略。

  纵深防御战略在戴克里先时期就已经露出端倪,但到君士坦丁大帝统治时期才正式成为罗马帝国的基本战略。2纵深防御战略要求主力野战军和边防军之间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也要求边疆地区有广大的纵深地段能够用来削弱敌军的锐气,用土地换时间,使野战军得以集中,为野战军围歼来犯之敌提供条件。3与阻绝性防御战略相比,纵深防御战略的缺点是通过暂时牺牲部分国内安全换取君主专制的强化。这受到普罗柯比的批评。4

  从总体上看,拜占庭建国前期在战略上完全采取守势。到了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致力于振作帝国的雄风。在贝利萨留(Belisarius)5和纳尔西斯(Narses)6等名将率领之下,拜占庭军队收复北非、意大利和西班牙东南部。取得这些胜利并非由于拜占庭军队占有数量优势,而在于其武器、战术和指挥都具有优越性。7其中最突出的,是合理战略的运用。贝利萨留在拜占庭军队西征时期,使用了防御进攻性战略。8当时贝利萨留只能运用少量的军队去完成征服地中海的巨大任务,因而采取了以守势引诱敌人发动进攻的战略。9这种战略在查士丁尼时代获得了成功。

  军事战略的变化带来了战术上的变革。纵深防御战略要求野战军具有极强的机动性,才能在外敌入侵时迅速集结,进而围歼敌人。因此军队的机动性就成为了纵深防御战略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而这种机动性只能依靠建立以骑兵为主体的军队才能实现。骑兵成为罗马—拜占庭军队的主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晚期罗马帝国的军队中,步兵是主力兵种,骑兵只是辅助兵种。虽然随着与外部蛮族军队的交战,罗马帝国军队学会了许多骑兵知识,也因为运用有限军队防卫漫长边防线之需要而增加了骑兵的比重,但是受罗马帝国统治区域农业社会传统等因素的制约,增加速度缓慢。公元378年,罗马军团在亚德里亚堡惨败于骑兵为主的哥特军队。东方战线上萨珊波斯帝国的骑兵优势也使罗马帝国军队遭受多次挫败。最终,罗马—拜占庭军队中骑兵比重实现了大幅度的增加,其间的主要促动因素包括:首先,罗马人主观上不再认为重装步兵军团战无不胜,接受了骑兵时代来临的现实。其次,冶铁技术的提高和铁器供应量的增加为骑兵武器装备的多样化提供了基础。10再次,以赢取战争而不是毁灭敌人为目的的战争观促使拜占庭军队放弃以往常用的密集阵形消耗战,极力避免军队伤亡,从而更倾向于使用机动灵活的骑兵。11在这种转变中,一些有远见的皇帝和将领的个人努力加速了骑兵成为军队主体的进程。狄奥多西大帝(Theodosius The Great,346—395年在位)通过大量征召蛮族人补充军队而加速了骑兵部队的扩充。1到公元527年,拜占庭军队确立了骑兵的主导地位。2公元6世纪,拜占庭骑兵部队分为重装骑兵和轻装骑兵,与之配合的还有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这种轻重装结合、步骑兵协调一致的军队配置,体现了拜占庭军事制度的不断完善。

  三、军队体制与构成的重组

  在戴克里先之前,罗马军队分为近卫军和地方军团两个部分。近卫军的主要任务是卫戍京师,另外作为皇帝直接掌握的精锐之师,在帝国需要时抵抗外敌入侵和镇压国内叛乱。而军团一直是罗马军队的主要战斗力量,被部署在边境进行防御。罗马军队的成员主要是罗马人,蛮族雇佣军只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到了帝国晚期,由于近卫军经常叛乱、蛮族比例的增加和军团力量的衰落,军队的战斗力和忠诚度下降。更重要的是,公元3世纪大危机时期入侵蛮族利用骑兵优势对罗马边境进行的强有力冲击表明,传统的以重装步兵为主体的军团已经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因此对军队进行重组,建立新式军队就成了迫切的问题。

  奥古斯都创建近卫军对君主制的建立起了积极的作用。皇帝通过近卫军的存在实现对全国的掌控。但是随着其力量的膨胀,近卫军开始反过来影响帝位的更替。3世纪危机期间皇帝的废立,多由近卫军的叛乱所决定。3近卫军通过参与帝位更替而成为一支左右帝国政局的政治力量。突出的表现就是近卫军长官地位的提高。到罗马帝国晚期,近卫军长官成为了行使帝国军政大权的首臣,掌握了保卫皇宫和首都安全的权力,以及主导行政事务和统领全国军队的权力。这种情况下,皇权的大小取决于皇帝的个人能力以及皇帝与近卫军长官之间的博弈。

  戴克里先了解近卫军的危害,但是由于此时近卫军力量过大,他只能削弱而不能取缔近卫军。他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皇帝削减近卫军人数,并很少幸临近卫军驻扎的罗马城,使近卫军失去了保卫皇帝安全的职责。另一方面,皇帝通过削弱近卫军的同盟势力来打击近卫军。由于近卫军的士兵长期来自于意大利本土并且驻扎在罗马城,因此近卫军成了维持共和传统的元老院的支持者,与罗马城的社会各阶级形成了利益联盟。针对这种情况,戴克里先采取双管齐下的措施。一是把意大利降为行省,取消它的特权,把罗马城交给一名市政长官领导,独立于近卫军长官之外。二是架空元老院,使其变成一个有名无实的空谈机构。君士坦丁大帝在此基础上解散了近卫军。此时近卫军长官不再对皇帝的人身安全负责,失去了对宫廷各个部门的管辖权,被剥夺了统领军队的指挥权,最后变成4大辖区的行政长官。4

  近卫军保卫皇帝安全的职责被宫廷卫队代替,而京师及其周围的安全则由野战军(Comitatensis)负责。野战军代替近卫军成为帝国的精锐之师,发挥抵御外敌入侵和镇压国内叛乱的功能。近卫军威胁的解除为皇位的有序继承提供了可能。从戴克里先开始,帝国一直在寻求建立一种继承规范,到君士坦丁大帝时正式建立了皇帝血亲世袭继承制度,5帝位更替逐渐摆脱了军队的控制。这种制度安排维系了王朝内部的延续,增强了拜占庭帝国的凝聚力,成为帝国政治稳定的基石。

  军事战略的变化要求对军事体制实行相应的调整。在戴克里先之前,帝国军队除了近卫军外都以军团的形式驻扎在边境,因此军队中没有野战军与边防军的区分。到戴克里先时代,由于阻绝性边疆防御战略的失效,帝国不得不对军队的组成进行变革。戴克里先把军队分为边防军和野战军。6其中边防军固定驻扎在边境要塞,用来抵抗低烈度的入侵,或者削弱敌人大部队的进攻锐气,为野战部队的围歼争取时间。而野战军是帝国的机动部队,包括同盟者轻骑兵,并配有重装骑兵,驻扎在有军事交通线与边境相连的城镇。其作用一方面是支持边防军,快速地对侵入本国境内的敌人形成包围的态势,歼灭敌人或者迫使敌人撤退,另一方面是镇压国内的动乱。

  由于纵深防御战略成为了此后拜占庭帝国基本的军事战略,所以与其相适应的野战军与边防军的军队构成也就长期存在。野战军和边防军的合理配置是纵深防御战略能够运行的关键因素。野战军成为中央控制的军队主力,而作为地方卫戍部队的边防军则日渐衰弱。这种设置体现了二者在战略上有轻重之分,导致了边防军和野战军待遇的天壤之别。372年的一项法律规定,野战部队对新募兵身体的强壮情况和身高都有要求,达不到标准的人不能进入野战部队,而应当编入边防部队。1由于缺乏足够的军饷,查士丁尼统治时期边防军的经济情况进一步恶化。2这种内重外轻局面的形成有利于皇帝控制全国的军队,迅速地镇压地方叛乱。但是这种军队组成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受到拜占庭历史学家左西莫斯尖锐的批评。他批评驻扎在大城市的野战军,理由是被削弱的边境防卫向蛮族打开门户,而驻扎在城市的野战军耽于享乐,侵扰他人。3

  蛮族大迁徙不仅成为帝国3世纪危机的诱因,而且导致帝国军队中罗马人与蛮族人比例的改变。二者之间的比例很久以来都在朝着有利于蛮族的情况发展。早期的罗马军队由公民兵构成,由于马略军事改革允许任何公民作为志愿兵加入军队,职业兵逐渐成为罗马军队的主体。而越来越多的罗马公民厌恶服兵役,招募蛮族人参军就成为了一种必要的补充。3世纪以前,蛮族在军队中的比重虽然逐渐增加,但是仍旧处于一种可控的程度。后来,民族大迁徙的浪潮使得蛮族大量地进入帝国内部。由于亚德里亚堡战役使罗马帝国失去了仅存的具有尚武精神的精锐军队,帝国军队不得不依靠蛮族人来注入尚武的新鲜血液。4戴克里先因此放弃了武力征服蛮族的政策,转向接纳蛮族,越来越多的蛮族人加入到帝国军队中。到狄奥多西大帝时,蛮族逐渐成为了帝国军队的主力。由于蛮族人具有擅长骑射和忠诚于首领的特点,他们多数在野战军中充当骑兵,也是私兵的重要组成部分。蛮族构成一定比例的罗马帝国军队,同时具有蛮族战斗的特点和军团的特点,也突出了将才的作用。这是罗马帝国军团向拜占庭特点的军队逐渐转变的内容之一。5帝国在利用蛮族守卫边疆的同时,也承受着蛮族雇佣军带来的灾难。蛮族将领逐渐控制了帝国的军事和政治,在地方上经常掀起叛乱。西罗马帝国的军队彻底蛮族化之后,皇帝也成了蛮族将领手中的傀儡,西罗马帝国最终灭亡于蛮族之手。在东罗马帝国,蛮族干政也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因此如何使用蛮族雇佣军,就成为关系帝国生死存亡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罗马帝国的军事行动中,经常雇佣同盟者(Federati)6参加。这是指帝国通过条约方式雇佣蛮族人参加罗马的军事行动。但是先前的同盟军规模不大。同盟者是作为个体被帝国雇佣的,其军官由罗马人担任,是罗马军队的组成部分。但是从戴克里先时代开始,蛮族雇佣军改由他们本民族的首领指挥,7效忠于他们的首领。这种军队并不是罗马正规军的组成部分,不遵守它的纪律。这些蛮族军队过去经常是从帝国外部招募,但是由于蛮族定居的进程,同盟军队越来越多地从帝国内部招募。帝国军队实际上变成了一支雇佣军为主体的军队。8

  克劳维茨(Clausewitz)认为,蛮族雇佣军是所有正规军的必要补充。对于蛮族而言,战争是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9这种观点也适用于罗马—拜占庭帝国雇佣的同盟者军队。罗马—拜占庭帝国雇佣的许多国内外蛮族都是非正规军队,他们面对强敌怯懦,面对弱者凶残。这就导致,一方面蛮族雇佣军组成的一翼常常成为敌人打击的重点,也是阵线最容易被敌人冲垮的地方。1另一方面,将军们利用他们劫掠的天性,让他们在敌方领土内执行破坏的任务。2这在贝利萨留入侵波斯的战争中被充分使用。3然而蛮族雇佣军缺乏纪律和荣誉感,把保持生命作为战争的第一准则。这种行为常常会毁灭一次战役。因此如何驾驭和使用蛮族雇佣军就成为了将军们面临的难题之一。罗马—拜占庭帝国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出了合适的政策,就是把蛮族人群作为自由的武士来对待,征召群体而非个人。这是一种封建、部分外交、部分雇佣的体制。4因为蛮族人追求自由,有自己的战斗理念和生存文化,不能够忍受帝国军队严格的纪律。而作为整体的雇佣军,其参战只是完成契约义务,在内部仍然执行武士社会的战斗要求。5虽然戴克里先通过政策变化引入群体的蛮族雇佣军,但是他设法降低军队中雇佣兵的比重。其措施是提供丰厚的新津贴来吸引大量的自愿兵,增加军队中公民兵的比重。这项措施的成效在后来或多或少地实现了,逐渐削弱了蛮族雇佣军的威胁。经过利奥一世(Leo I,457—474年在位)和芝诺(Zeno,474—491年在位)的努力,拜占庭帝国最终得以把蛮族雇佣军控制在皇帝手中。5世纪的拜占庭军队,虽然雇佣兵的人数仍然很多,但是重要性下降了,再没有新的蛮族将领尝试控制帝国,军队成为了一个更为有效的工具。6查士丁尼时代军队实行募兵制,军队不再是由作为部落群体的蛮族人构成,7蛮族重新以个体身份参军。

  罗马帝国在公元3世纪面临的危机在军事上表现包括3个方面。一是军事权力凌驾于行政权力之上,军队左右了帝国政局;二是罗马帝国的军事体制无法保障帝国的安全;三是民族大迁徙造成大量蛮族进入帝国的军队从而带来军队控制的问题,威胁帝国安全。为了解决帝国面临的军事问题,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在地方上实行军政分权,使民政机构摆脱军事机构的控制并对军事机构产生制约作用。其次,在中央层面,在戴克里先削弱近卫军的基础上,君士坦丁大帝借口罗马城的近卫军支持对手,直接取消了近卫军。再次,从戴克里先时期开始调整军事战略,到君士坦丁大帝时期最终形成了纵深防御战略,并在查士丁尼时展为防御进攻战略。最后,统治者进行了与军事战略变化相适应的军队重组,实现了皇权对军事权力的控制,战斗力强大的野战军直属于中央,造成了以内制外的格局,同时骑兵成为军队的主体。军事变革使拜占庭帝国走出了大危机的阴影,避免了与西罗马帝国一样的命运,奠定了拜占庭帝国政治稳定的军事基础。

  [作者马锋(1980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长春,130024]

  [收稿日期:2012年6月26日]

  1 A. H. M. Jones, The Later Roman Empire 284-602,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6;Edward Gibbon, 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Vol. I, London: Routledge/Thoemmes Press, 1997;M. Grant, The Collapse and Recovery of the Roman Empire, London: Routledge, 1999;Averil Cameron,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in Late Antiquity AD 395-600,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3;徐家玲:《早期拜占庭和查士丁尼时代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2 Graham Webster, The Roman Imperial Army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enturies,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88; G. R. Watson, The Roman Soldier,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Ithaca, 1985.

  3 David Nicolle, Romano-Byzantine Armies 4th-9th Centuries, London: Osprey Publishing Ltd, 1992; Walter Emil Kaegi Jr., Byzantine Military Unrest 471-843, Amsterdam & Las Palmas: Adolf M. Hakkert, 1981; Warren Treadgold, Byzantine and Its Army, 284-108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4 张晓校:《罗马军队与帝位嬗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王建吉:《古罗马共和国军事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前一部著作主要论述帝国时代军队参与帝位的更替,没有涉及军事制度变革问题;后一部著作涉及的是共和时代的军事问题。

  1 陈志强:《拜占廷军区制和农兵》,《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陈志强:《拜占廷军区制的主要历史作用》,《南开学报》,1990年第6期;郭建淮:《略论军区制在拜占廷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第4期。

  2 张晓校:《罗马军队与帝位嬗递》,第17页。

  3 张晓校:《罗马军队与帝位嬗递》,第8页。

  4 Edward Gibbon, 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Vol. I, p. 43.

  5 有关军政分权的论述见徐家玲:《早期拜占庭和查士丁尼时代研究》,第42—43页、第237页。

  6 Walter Emil Kaegi Jr., Byzantine Military Unrest 471-843, p. 16. 7 [美]爱德华·勒特韦克著,时殷弘、惠黎文译:《罗马帝国的大战略》,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64—65页。

  1 Edward Gibbon, 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Vol. I, pp. 435-436.

  2 钮先钟:《西方战略思想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6页。

  3 [美]爱德华·勒特韦克著,时殷弘、惠黎文译:《罗马帝国的大战略》,第136页。

  4 [拜占庭]普洛科皮乌斯著,王以铸、崔妙因译:《普洛科皮乌斯战争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982页。

  5 贝利萨留是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时代的名将。他是伊利里亚北部的日耳曼人,早年是查士丁尼宫廷卫队成员。525年贝利萨留被任命为东部军队统帅,经过达拉斯城战役一战成名,打败波斯人后挥师西征,灭亡北非的汪达尔王国,从东哥特人手中收复意大利中南部。后来贝利萨留由于受到查士丁尼猜疑被解职,559年再次被启用击败入侵的匈人。

  6 纳尔西斯是查士丁尼时代著名的宦官将军。他原是波斯属地亚美尼亚人,后投降拜占庭帝国逐渐成为皇帝的亲信。纳尔西斯因参与平定尼卡暴动有功升为宫廷总管。551年查士丁尼派其接替贝利萨留征服意大利。此后他一直掌管意大利事务。

  7 钮先钟:《西方战略思想史》,第64页。

  8 关于贝利萨留使用的防御进攻性战略(defensive-offensive strategy)见 B. H. Liddeel-Hart, Strategy, London: Fabaer and Faber, 1967, pp. 56-69。转引自钮先钟:《西方战略思想史》,第64页。

  9 [英]李德?哈特著,钮先钟译:《战略论:间接路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6页。

  10 Maurice, Maurice’s Strategikon, trans. by George T. Dennis,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84, p. x.

  11 Edward N. Luttwak, The Grand Strateg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 58.

  1 Edward Gibbon, 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Vol. II, London: Routledge/Thoemmes Press, 1997, pp. 636-637.

  2 Edward N. Luttwak, The Grand Strateg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p. 57.

  3 张晓校:《罗马军队与帝位嬗递》,第6页。

  4 Edward Gibbon, 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Vol. II, p. 31.

  5 陈志强在有关拜占庭帝国帝位继承问题的统计表中,提供了65份样本,其中60份是属于血亲继承。见陈志强:《拜占廷皇帝继承特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6 徐家玲:《早期拜占庭和查士丁尼时代研究》,第37页。

  1 Warren Treadgold, Byzantine and Its Army, 284-1081, p. 11.

  2 Warren Treadgold, Byzantine and Its Army, 284-1081, p. 165.

  3 转引自[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宋立宏、熊莹、卢彦名译,宋立宏审校:《君士坦丁大帝时代》,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第279—280页。

  4 Warren Treadgold, Byzantine and Its Army, 284-1081, p. 11.

  5 David Nicolle, Romano-Byzantine Armies 4th-9th Centuries, p. 3; Maurice, Maurice’s Strategikon, p. xiv.

  6 关于同盟军队在普罗柯比的书中被多次提及,有关这种军队的详细论述见David Nicolle, Romano-Byzantine Armies 4th-9th Centuries, p. 35。

  7 David Nicolle, Romano-Byzantine Armies 4th-9th Centuries, p. 4. 8 Averil Cameron,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in Late Antiquity AD 395-600, p. 50.

  9[英]约翰·基根著,时殷弘译:《战争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7页。

  1 Procopius, History of the wars, Vol. I, trans. by H. B. Dewing, Loeb Classical Libra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 171.

  2 Procopius, History of the wars, Vol. I, pp. 157-159.

  3 Procopius, History of the wars, Vol. I, p. 421.

  4 [英]约翰·基根著,时殷弘译:《战争史》,第8页。

  5 Procopius, History of the wars, Vol. II, trans. by H. B. Dewing, Loeb Classical Libra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 113.

  野蛮公主篇9

  沾沾“野蛮女友们”的光

  不常来中国的车太贤对于采访拍摄需求有求必应,当摄影师希望他摆出夸张的表情时,面对镜头的他还有点小羞涩,但很快就进入状态摆出各种搞怪表情。比起银幕上的形象,现实中的车太贤更精瘦,但和《我的野蛮女友》中男主角牵牛一样的是,花美男、大长腿的标签并不属于他,但带点娃娃气的面相让你觉得他是颇具亲和力的邻家大哥,就像牵牛那样,憨憨的,没脾气。采访时他也不像大牌一样正襟危坐,常常露出顽皮的笑容,提到合作过的全智贤和宋茜时甚至还好奇的反问记者“全智贤在中国很红吗?”“宋茜在中国粉丝多不多?”车太贤直言,希望自己也能沾两位女神的光在中国收获更多的人气。

  比起现在很多活跃在韩国影坛上的演员,车太贤不算年轻。1995年车太贤通过参演电视剧出道,不过直到出演《我的野蛮女友》才知名度大涨。当年《我的野蛮女友》的火爆程度完全不逊于现在宋仲基扮演的“柳大尉”,在全亚洲刮起了一阵“野蛮风”,全智贤扮演的野蛮泼辣的女生颠覆了大众印象中韩国女性温婉贤淑的形象,宣告了一种新的女友模式的诞生,引得很多女孩纷纷效仿。电影不仅让全智贤成了“野蛮”代言人,也让男主角车太贤击败当年的人气男神元彬,获得了韩国电影青龙奖的最佳男新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当时的“大势男”。

  从“小鲜肉”身上吸收能量

  在长腿、帅气、霸道总裁和实力“撩妹”为 标配的韩剧男主角中,车太贤是独树一帜的。

  他“痞”而不坏,带点潘科质,加上自成一派的幽默风格深受观众的喜爱,曾连续十八周占据韩国“最受欢迎男艺人”排行榜冠军,他成功实现了“不靠脸吃饭”。之后,车太贤主要走的都是爱情片和喜剧片的路线,出演的角色也大都是弱弱的、被女生欺负的类型,就连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点“观众都觉得我的每个角色都和牵牛很相似。”车太贤说。

  《我的野蛮女友》之后,车太贤享受了短暂的风光,演艺之路却并没有一帆风顺。之后由他主演的电影大多口碑平平也不卖座。韩国地方小,演员却很多,优秀者辈出,竞争很激烈,车太贤一度处在高压状态下,十分低迷。他也曾想过转型,但大众对于他形象的固定认知让他在选择作品的时候非常困难,也很矛盾,除了剧本还没达到他所想,他也担心观众接受不了不幽默、不搞笑的车太贤,害怕大家失望。他一度觉得“满足和维持观众的愿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终,车太贤还是选择坚持自己,不盲目转型,一切都顺其自然,他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丰富,自然会增加演戏的宽幅,他决定“做一件擅长的事而不是完成作业”。所幸他的想法也得到了身边的人尤其是妻子的理解和支持。

  放下心理包袱之后,车太贤开始慢慢迈开了步伐。

  2008年,他主演的《非常主播》票房超过了《我的野蛮女友》和《王的男人》,车太贤凭借自私自利又有点大龄恶童的明星父亲形象成功逆袭。去年大热的韩剧《制作人》中,车太贤又变身为综艺节目《两天一夜》的制作人:有些急躁、爱发牢骚,但是很有责任感,立志要改善节目收视惨淡的现状。虽然常常被其他同行“碾压”,但终于有机会欺负别人了,而被他“欺负”的则是饰演实习生的金秀贤。采访时,我们问起和金秀贤这样的新生代人气男演员合作是否有压力,车太贤依旧憨憨地一笑,大度地表示完全不会,自己也从和他的合作沟通中去汲取他们的新鲜能量。

  “逃”不过的初恋

  其实除了演员,车太贤还兼具歌手、主持人和电台DJ等多重身份,不仅发过音乐专辑,还在KBS电台有自己的人气歌谣节目,参加的综艺节目收视也是势不可挡。巧合的是,荧幕上他是《两天一夜》制作人,现实中他其实也是这个节目固定嘉宾成员,节目的人气甚至超过了韩国王牌综艺《Running man》。天赋加努力,车太贤逐渐在韩国电影界特别是喜剧电影界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而比起他事业上的种种,在韩国演艺圈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车太贤和太太的爱情故事。

  出道多年,车太贤几乎零绯闻,太太崔锡恩是韩国很有名的作词家,也是他的初恋,从相恋到结婚的13年,甚至是在车太贤未成名的艰难时期,崔锡恩都不离不弃,他曾说:“我对崔锡恩很不好意思,让她等了我这么长时间,感谢她给我许多鼓励和忠告甚至批评,没有她的鼓励和支持就没有我今天的演艺事业。”婚后两人恩爱依旧,在录制《两天一夜》时,太太给车太贤准备了齐聚“海陆空”美食的超级豪华爱心餐,甜蜜的“虐狗”举动让一旁的单身汪羡慕不已。而现实中车太贤却并不是一个浪漫的人,两人恋爱时表面上是要从片场飞去见女友,其实是因为惹对方生气了要去“下跪”道歉,完全剧情反转。

  如今已是三个孩子父亲的车太贤坦言自己在家里也是“上班族的状态”。在家里车太贤和妻子有着明确的任务分配,妻子负责做饭做家务,他则当起超级奶爸负责照顾孩子。作为明星爸爸,孩子们难免受到关注,车太贤选择大方的公开儿女的照片,还带他们上综艺节目。他还透露,现在走在街上都会有人拜托合照,但孩子们都不太习惯,不喜欢成为视线的焦点。平日里他也会告诉孩子们:爸爸只是出现在电视里的人,没什么不一样。而对于是否赞成儿女进娱乐圈,车太贤愿意让他们尝试,不过笑一笑后他又说,至少要混得比他好才行。

  由于长了一张天生憨厚的脸,要转变形象、尝试反派对车太贤来说并不容易,但今后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尽量去挑战一些新的东西,尝试拍一拍美国的科幻大片,或者穿上像复仇者联盟那样的衣服,“我也很欢迎杀手那样的角色”他说。再过段时间,说不定我们就能看到“忠犬”男友变身冷酷杀手了呢。

  相信全智贤是好妈妈

  Q:在前一部《我的野蛮女友》这么成功的基础上为什么要接拍这一部?

  A:我觉得前片如果没有那么成功的话也不会诞生续集,其实第二部拖得太久了,前片上映之后那两三年很多人都在谈续集,但是当时不管是我也好,全智贤也好,两人都各自有自己的戏,所以时间隔了这么长。但我觉得两部完全是不一样的内容,这部戏更好的是还讲了婚姻生活,如果时间只隔了很短就拍第二部内容就不会那么新了。

  Q:为了和前一部《我的野蛮女友》不一样你都做了哪些努力?

  A:我特别注意不要让宋茜和全智贤的对比太明显了,希望宋茜能发挥崭新的魅力,多让她表现亮点。跟前片比起来牵牛个人的故事多一些,从某种角度来说这部影片大部分是说牵牛的故事,他代表了现实中男人会面临的比如找工作难的各种问题,还有找到新女友的那种甜蜜,另外还有婚姻生活等等。

  Q:同样是“野蛮女友”,跟全智贤合作和跟宋茜合作有什么不一样?

  A:首先她们是不一样的女人――韩国女人和中国女人(笑)。虽然现在全智贤是大明星了,但当时她还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正处在上升期的演员,当时全智贤比现在的宋茜年龄小一些。总之两位女生都有各自的魅力,所以两位我都喜欢。

  Q:你觉得中国演员和韩国演员在表演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A:虽然宋茜是中国人但她现在在韩国发展,所以区别我倒没太看出来,如果跟完全在中国发展的演员合作可能会感觉到这种差别。

  Q:有没有特别想合作的中国演员?

  A:只要他们愿意的话(笑),我好像还没有资格自己提出来吧。

  Q:戏中宋茜演的是你的初恋,现实中你也是和初恋从相恋到结婚,电影一定程度上是你自己的故事吗?

  A:因为我除了这部片子外也演了很多有关初恋的电影,但是“牵牛”这个角色本身和我非常相似,当年是我第一次演男一号,所以我自己的投入也更多一些。《我的野蛮女友》之后虽然我也演过很多戏,但观众都说各个角色跟牵牛很相似,我觉得这次就不会这样评价了。

  Q:当时《我的野蛮女友》上映后掀起了一股女生解放个性的潮流,你是怎么看的?觉得新的这部会再次带来这样的潮流吗?

  A:如果再释放个性释放野蛮的话是不是会达到犯罪的水平了……我希望通过这部片很多观众会发现宋茜新的魅力,因为现在我不太了解宋茜在中国有多少粉丝喜爱,还是希望她能通过这部电影收获更多的粉丝。

  Q:现实生活中你的妻子是野蛮女友的类型吗?

  A:其实前片也好这次也好,不可能存在像戏里那么野蛮的女生,那么野蛮肯定不行,但是我妻子比她开朗一些吧。

  Q:你在参加节目时说曾经为了见妻子中断拍摄飞去济州岛,你是一个浪漫的人吗?做过哪些浪漫的事?

  A:虽然我看起来是个浪漫主义者,但实际上我是要去给妻子下跪道歉的,并不浪漫。现在不太记得当时犯了什么错反正不是很大的错误,可是妻子提出了分手,所以我是去挽回的。当时不去就好了,哈哈,开玩笑。

  Q:近几年韩国出现了很多人气很高的新生代男演员,去年拍《制作人》你也和 “大势男”金秀贤合作,你是怎么看这些“大势男”的?

  A:我记得当时拍戏的过程都很愉快很好玩,《制作人》这部作品是我一种新的尝试,我觉得很好。金秀贤虽然年纪比我小很多,但是沟通起来还是很顺畅的。看到那些长得又高又帅的大势男我还是非常开心的,和金秀贤合作会让我理解为什么他年纪那么小却那么火的原因。

  Q:之前我们觉得韩国的浪漫爱情片很出名,但最近也出了很多很好的犯罪、政治题材的片子,你觉得在这方面中国电影有什么可以向韩国学习的东西?

  A:其实我也不太清楚中国的观众喜欢哪种类型,周星驰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的片子都是类似恐怖片的那种,我觉得中国目前还是有很多题材上的限制,不太自由。我觉得目前的情况下韩国的喜剧片不一定会很成功,最近比较受欢迎的是制作成本很高的大电影比如科幻片。所以以后是不是要多做一些这方面的电影?

  Q:除了爱情片和喜剧还有没有别的特别想尝试的角色类型,比如杀手?

  A: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想过,但现在还没定下来我什么时候必须要演那种角色,总有一天要演的。如果我拍了恐怖片会不会人人看了都觉得我是罪犯?想到这点我自己也很心跳,总之只要有好剧本、好作品我都愿意演。

  Q:你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全智贤也刚刚当了母亲,有没有互相分享“育儿经”?

  A:她没有问过我,我觉得她自己会做得很好。

  野蛮公主篇10

  关键词:高校竞技体育;暴力性;消解;校园文化建设

  一、人类社会的暴力性质。

  暴力是无所不在的,古典时期的暴力更是以一种原始主义的形态展示了其特有的威力,也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了暴力现象的合理性。人类进入社会,向更加文明方向发展的同时,暴力现象并没有消失。宛如中国赖以自豪的四大文明成果: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同时也还存在着女人的小脚、江湖的厚黑以及阉人的心理②。劳动创造了人,人发展了社会和文明,但马克思也说人类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出现了劳动的异化。可见文明是把双刃剑。人类利用自己优越的大脑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文明和强大的精神文明:四通八达的交通工具使人免于腿脚的劳顿。燃气电气化的设备让人用不着烟熏火燎便可免受饥饿享受美食。电视、电脑、网络信息的现代化可以让人足不出户就能使精神在科技、文学、艺术等世界的任何角落漫游。文明化、自动化为人提供便利、方便了人们的同时也使人拥有了身心分裂、具有了硕大的头颅和纤弱四肢的可能。文明使人和平共处,温文尔雅、但贫穷、丑陋,偷盗、抢劫、杀人越货依然存在,文明使人珍爱生命,知情达意、知书达理,但死刑犯罪刑法刑罚依然存在,人类战争依然存在,并且自杀现象越来越多,心理疾患者越来越多,何以如此,曰:文明病。可见伴随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