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与南通和南通大学的情缘

  植根于这片丰厚的沃土,学校走出了梅自强、保铮、姚穆、段树民、陈义汉、樊嘉等一批院士级人才。2015年,顾晓松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南通本土培养的第一个院士,在组织工程化神经研究领域走在了国际前沿;周建忠成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用有情怀,更有温度的方式教书育人;杨宇民成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

  “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教育理念已成为深埋在所有通大人血脉中的精神图腾。现今,南通大学校门厚壁上镌刻的“祈通中西、力求精进”八字校训成为推动学校事业不断发展的恒久动力。

  前些天,南通大学与通州区政府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为地方提供决策咨询、科技创新、人才交流培养等服务,积极推进通州区域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这是张謇“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办学思想的生动体现。

  早在创校之初,张謇就非常重视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作为办学出发点。1913年,原南通私立纺织专门学校开始兴建纺与织的实习工场,学生每学期需“修学旅行”一次,所需旅费,学校补贴20%,让学生早早参与地方建设。

  在完成这些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张謇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粗略统计近千万元,当时的物价是100公斤大米仅售1元。除去教育支出,张謇还投入巨大资金进行城市建设,将南通带进了全球视野中。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院士说:“张謇先生经营的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

  跨越一个世纪,南通大学不断加深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力度,通大效应在一次次交流与融合中彰显。学校紧贴南通“产业、城市、交通”三大转型,地方“3+3+N”产业新体系和中央创新区建设,携手港闸区及相关单位共建通科微电子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近年来,学校新增校企联盟、产学研基地等373个。

  从南通大学的土壤中孕育出的全国精神文明典型“莫文隋”、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张联”志愿者群体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成为塑造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核。

  在新时期,南通大学的专家和教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站在了更高的舞台上发声,进一步丰富着张謇教育思想的内涵。

  引领发展,南通大学已成为行业和地方发展不折不扣的创新“引擎”。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浦玉忠说:“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元素和人才集聚地,理应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作为提升人才、学科、研究创新能力的推动力,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张謇的这句话,是他一生的写照,也是南通大学永恒的精神财富。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28日 08版)

  作者:2018年11月28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