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资本主义的“祖父”——二宫金次郎重回课本
本站曾经介绍过资本主义之父涩泽荣一“新版1万日元上的涩泽荣一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这次我们再介绍一位比涩泽荣一年代更早的人物,他就是被称作日本资本主义之“祖父”的二宫金次郎。
二宫金次郎少年时代背着柴边走边读书的形象在日本广为人知。但有多少人知道他成年后的伟大成就呢?众多为日本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经济学家都对二宫金次郎非常敬重,国际上对他也有很高的评价,本文为读者介绍一下他作为农业改革家的一生及其主要思想。
二宫尊德(1787-1856,其名字一般读作“SONTOKU”,但正式读法是“TAKANORI”)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期著名的农业行政专家。其乳名“金次郎”在日本广为人知。少年金次郎背着柴禾刻苦读书的铜像或石像,在二次大战前遍布日本小学校园,他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二战后,各个学校用于供奉天皇、皇后照片以及《教育敕语》的“奉安殿”被相继拆毁,金次郎的大部分雕像也随之被撤除。
神奈川县小田原市报德二宫神社内的“少年二宫金次郎像”(图片提供:报德博物馆)
《教育敕语》是日本明治天皇在1890年(明治二十三年)发表的关于日本近代教育基本方针。它提倡孝敬父母等儒家道德观,要求培养学生效忠天皇以及天皇国家的忠诚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GHQ(驻日盟军总司令部)禁止了将教育敕语神圣化以及恭读教育敕语的做法,于是乎,奉安殿瞬时间就消失了踪影。
金次郎像原本和教育敕语原本没有直接联系。但因有各地慈善家捐助,他的雕像常常会建在奉安殿的附近;并且,二战前日本的国定德育课教材《修身》中将金次郎当作克孝和勤勉的典范,金次郎像就是依据当时教科书里的插图塑造的。由此,金次郎被视为与战前道德教育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于是他和他的塑像在一段时间里被人们抛弃。
近年来,金次郎则一洗旧时形象,作为小朋友学习的榜样,正步步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茨城县筑西市等地,还重建了金次郎像,而且从2018年开始,金次郎的身影重又出现在了日本小学的德育教科书上。
金次郎不仅是孩子们的榜样,也是众多实业家的榜样,他的哲学思想、处事方法在二战前后备受追捧。有着“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美誉的涩泽荣一、2024年新版一万日元纸币上的人物)就特别尊敬金次郎。从这个意义上讲,金次郎或许可以被视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祖父”。
二宫金次郎1787年出生于现在的神奈川县小田原市栢山,他家原本是个富裕的农家,但1791年的洪水冲毁了他们的大部分田地。其父花了5年时间才让农田回复原状,但却因此身心俱疲,在1800年金次郎14岁的时候去世了。一家人的生活因此急转直下,在穷困潦倒之中,金次郎的母亲两年后也去世了。
从此,16岁的金次郎寄居在伯父家,白天帮着伯父干农活,晚上不眠不休地刻苦学习。但是,他的伯父认为农民不需要有学问,金次郎彻夜读书是浪费灯油,总是狠狠地训斥他。而他伯父的这种想法,在那个时代是很普遍的。
但金次郎并不放弃,他在荒地上种油菜,收获油菜籽后交给油店换灯油,以此继续挑灯夜读。白天他上山砍柴,背着柴禾也不忘读书。开篇提到的金次郎铜像和石像,就是以这段传说为原型创作的。
电影《二宫金次郎》。安藤海琴饰演背着柴禾读书的少年金次郎(? 电影《二宫金次郎》制作委员会)
金次郎20岁时回到老家谋求东山再起,希望买回原有的土地。为了赚钱,他给别人家当佣工,买回田地后,又将地里收获的大米、蔬菜卖掉攒来更多的钱。24岁时他就拥有了1.4公顷的农田,成功地复兴了家业。金次郎将现金收入看得和农耕同等重要,这是他能迅速重建家业的重要原因。
25岁时,金次郎成为小田原藩家臣长服部家的佣工。他的任务是帮服部家的三个公子学习,陪他们一起去小田原藩的儒学先生家求学。他跟在公子们身边听课,自己也增长了不少学问。
在服部家帮工时,金次郎创建了以儒教五常为信条的雇工资金互助会 “五常讲”。大家一起拿出钱来借给需要用钱的人,并从中获取利息。参加互助会的人必须遵守儒教道德,借钱者需要如数尽快偿还。因为没有呆账,又能获得相应的利息,因此大家都乐于提供资金。
1820年,金次郎的“五常讲”互助会发展成为由小田原藩出资,成为面向藩内全体武士的一项制度。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合作社与资金互助社。后来,明治时期推出的《产业组合法》,据说就参考了金次郎的“五常讲”和德国的“救济资金贷款合作社”的做法。
此后,金次郎受命重建服部家的财政,实施了严格的紧缩政策。期间,他受到小田原藩藩主大久保忠真的赏识,1821年被派到藩主的分家——宇津氏的领地,也就是现在的枥木县樱町,负责那里的重建。一介农民能被破格提拔、委以重任去重建藩主的领地,这在那个身份等级制度森严的时代实属罕见。
1823年,金次郎携妻子奈美、长子弥太郎一起迁往樱町领地,着手重建那里的农村。当时樱町一带土地贫瘠、农作物产量很低。当地人又性情懒散、无心耕作,以至于农田荒芜,领主的年贡收入锐减。
电影《二宫金次郎》中,初到樱町领地赴任的金次郎(合田雅吏饰)准备迎接挑战(? 电影《二宫金次郎》制作委员会)
金次郎到任后,首先对当地情况彻底地做了一番调查,据此设定重建所需的时间和各项目标,然后把这些数据写入契约书,与小田原藩和宇津家互换合同——重建工作就是在这种十分现代的管理方式中开始的。其后的种种具体做法,金次郎也运用了很多现代企业家才有的理念和方式。
复兴工作开始后,金次郎果断拒绝了藩主无偿提供的资金。此前樱町就接受过藩主下发的补助金,但在金次郎看来,正是这些补贴削弱了农民的劳动意愿,妨碍了樱町的振兴。
但重建毕竟是要花钱的。于是金次郎用自己的财产和从藩主那里拿到的重建承包费,创建了低息融资制度。领地农民可以借钱购买农机具,待出售农作物获利后再归还借款。金次郎希望以此调动农民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他还很重视农民互助协作的“打芋头”活动。所谓“打芋头”,原本是指将芋头装进桶里,用棍子来搅拌去皮,这时用来代指农民们通过推心置腹反复商议,最终达成一致。农村的振兴不仅需要每个农民辛勤劳作,协同合作也比不可缺。比如维修水渠、管理村民的公共用地“入会地”等,都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打芋头”就是强化村民团结合作的一种手段。
电影《二宫金次郎》中,原本对农耕不太上心的樱町农民,在金次郎的带领下渐渐地团结了起来(? 电影《二宫金次郎》制作委员会)
金次郎还起用有才能的年轻人预估大米的产量,然后进行买卖交易,低价买进高价卖出。随后在1836年的“天保大饥荒”中,樱町因为事先购买了足够的大米,从而将受灾程度降到了最低。
奖励“移民”是金次郎采取的另一项改革措施。当时,稻谷生产是农村经济的命脉,而樱町却有很多农民因贫困而背井离乡,到外地谋生,以至于有三分之一的水田都化为了荒地。于是他从多子女的地区接收移民,以此缓解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看上去进行得顺风顺水的樱町复兴,也曾一度遭遇挫折。一些反感金次郎的藩内武士和樱町的反对派联合起来排斥金次郎。特别是藩内派遣的一些官吏,和金次郎之间的对立非常严重。
金次郎因此暂别樱町,闭居在千叶县的成田山新胜寺,进行了长达21天的严酷断食修行。结果他参悟出“一元观”的真理。由此他坚信,所谓善与恶、苦与乐都是相对的,对立一方的内心一定是能够打动的。
电影《二宫金次郎》中的重头戏,金次郎与妨碍重建工作的小田原藩官吏丰田正作(左,成田浬饰)之间的决斗(?电影《二宫金次郎》制作委员会)
电影《二宫金次郎》。成田山新胜寺的僧侣们目送完成断食修行的金次郎回樱町(?电影《二宫金次郎》制作委员会)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金次郎回到樱町后,当地的复兴也开始得到顺利推进。一方面是因为他不在的时候,当地人深深地感悟到他的伟大之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藩内派遣官吏调动,换了新人。最终,樱町重建大获成功。在金次郎任期的最后一年,也就是1831年,樱町的年贡米产量增长到金次郎到任初期的近两倍。
从此,金次郎声名远扬,不断有人想要委托他去重振当地经济。据说他一生中受命重建之地,从现在的行政划分来看,包含了九个县以及北海道的600个村庄。
除了成功重建日本各地乡村的功绩之外,二宫金次郎独创的“报德思想”也给后世留下了深远影响。它倡导感恩报德,受之于父母、配偶、兄弟、天地自然的恩惠,要以行动来回报。金次郎在日本各地领导的复兴重建就是基于这种报德思想实行的,因此被人们称作“报德法”。
报德思想以“至诚”“勤劳”“分度”“推让”为核心理念。其中“分度”是指量入为出,要根据自己的收入计划支出,这是节俭和储蓄的基础。金次郎还提倡家庭和国家也应该这么做。而“推让”,则是一种利他主义的思想,提倡个人应将量入为出、节省下来的财富,用于帮助他人或贡献于社会。
金次郎的得意门生福住正兄(1824-1892)将报德思想概括为“道德经济一元论”。因为金次郎认为,如果人们都能从克己、节制、利他主义出发来从事经济活动,那国家和社会必将走向安定和繁荣。
马克斯·韦伯(1864-1920)曾说,新教伦理的禁欲主义为近代资本主义的诞生做了充分准备。如此说来,金次郎可谓在思想层面为日本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金次郎的报德思想被众多日本近代著名实业家们所继承。除了涩泽荣一(1840-1931),还包括日本近代银行家安田善次郎(1838-1921)、纤维机械发明家同时也是丰田汽车创始人的丰田佐吉(1867-1930)、松下集团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1894-1989)、京瓷和KDDI的创始人稻盛和夫(1932- )等。
金次郎的思想在国际上同样备受关注。2003年,日中两国研究人员创办了”国际二宫金次郎思想学会”,在中国定期举行研讨会。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金次郎思想所提倡的道德伦理似乎显示出其价值和魅力。(源引自曲阜教育大学网站)
电影《二宫金次郎》中,樱町居民欢迎金次郎从成田山新胜寺断食修行归来(?电影《二宫金次郎》制作委员会)
进入令和时代,故事片《二宫金次郎》(五十岚匠导演)即将在日本上映。此前用功苦读的少年金次郎形象在日本深入人心,而成年后为农村改革做出重大贡献的金次郎形象,则是第一次出现在大银幕上。
电影《二宫金次郎》着重刻画了金次郎在樱町施行的“报德法”。有着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倾向的现代日本人眼中,金次郎的思想和行为大概会显得十分新鲜吧。明治时期赞美金次郎的歌谣《二宫金次郎》伴着片尾字幕响起,并反复着“二宫金次郎是我们的榜样”这句歌词,让年长者无比怀念。二战后一度销声匿迹的二宫金次郎,终于又回来了。
二宫金次郎(尊德)-《尊德坐像》冈本秋晖绘(画像提供:报德博物馆)
【参考文献】
《你需要了解的二宫尊德》松泽成文著(PHP新书)
《二宫金次郎的一生》三户冈道夫著(荣光出版社)
《二宫金次郎是谁》小泽祥司著(西日本出版社)
《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著(大塚久雄译,岩波文库)
图片提供:报德博物馆 https://www.hotoku.or.jp/(神奈川县小田原市)
作者:井上雄介
本文转载自日本网 https://www.nippo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