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的特点十篇
高校德育的特点篇1
德育教育 个性化特点 教育改革
个性化是现代高校德育工作的一种趋势。对德育个性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它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从人性出发,从人的生存状态出发培养人的德性。任何教育都应该回到这一基础上来,人性本原怎样,就应该怎样设计教育,这是教育改革的永恒基础,也应该成为我国高校德育深化改革的一种必然选择。高校德育个性化就是在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尊重人的本性,满足人的个体需要,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格的完善和全面发展,使外化的教育与内化提高融为一体。
一、德育个性化
1.尊重个体差异,以培养健全人格为德育目标
高校德育在培养大学生共性的同时,要尊重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独立选择,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是德育的根本目的。做好德育工作,要采取辩证的、全面的和发展的观点,既要看到缺点,又要看到优点;既要看到整体,又要看到局部;既要看到现在,又要看到未来。
2.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
高校德育必须以人为中心,尊重大学生的权力,尊重大学生的独立人格,注重教育对象的现实需要。把人的完善和发展作为德育的目标和规范行为的标准,确立大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3.采用民主平等的德育方式
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个性化的高校德育提倡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新型关系。教育者一般采取中性的教育立场,以“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身份面对教育对象,在理解、尊重、引导、感化教育对象中达到德育的目的。
二、特点
高校德育个性化的思想主要来源于人本主义思潮,德育个性化在中国传统中也有其古老的根源。春秋时期,孔子强调因材施教,强调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方法,高校德育个性化,就是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高校德育个性化这个展示人格主体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自觉理念,具有以下丰富的思想文化特点。
1.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人的本性,肯定人的作用与价值。只有立足于以人为本,才能一切从人出发,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充分调动和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实施高校德育个性化的过程中,大学生的需求、属性、心理、情趣、信念、素质、价值等一系列与大学生有关的问题,都应成为教育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关注人的个性、正视人的个性的客观存在,彰显大学生在其自身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和肯定。个性教育切合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它将德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和价值联系起来,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加快角色转换,建立新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知识的时代,知识更新和信息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掌握的信息量也会越来越多。教师已不是知识信息的独享者。教师的角色定位应是导引者和领路人。德育的重要职能是育德,是教学生做人。教师要成为学生总体行为的参与人,应在德育实践中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在实施高校德育个性化的过程中,高校德育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和互动的关系,要将传统的居高临下、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进行转化。平等关系为双向互动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人格尊严上是平等的,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教学相长、共同提高。这为德育营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以提高大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使他们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校德育教师和大学生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强调高校德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应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德育教师必须把学生视为能动的教育主体,将教育的重心放在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上,不断为学生自我教育提供机会,大学生既是受尊重的主体,也是受教育的客体。高校德育教师必须尊重大学生,引导他们懂得对自我做出正确的评价,围绕着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道德教育。
3.强化德育的“人情味”
“‘人情味’是基于个体自然本性而表现出来的社会性气质,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人作为情感丰富的感性群体,相互的交往会表现出丰富的人情味。
人情味,源自人性之中最温情的一面,是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一种给人以爱与关怀的奇妙感觉,是一种由内而外感染他人的个性魅力,是一股可以温暖人心的精神。高校德育个性化应该重视人文关怀,体现“人情味”,德育工作必须根植于现实生活和学生个体。德育个性化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将“人情味”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在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中,才真正蕴藏宝贵的教育时机,才能真正挖掘学生道德人格发生变化的宝贵时机。高校德育教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对待大学生,在思想、学习和工作上有针对性地关心大学生,与大学生形成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三、结语
高校德育的个性化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高校德育的个性化所体现的“人情味”,对学生不是放纵,更不是包揽。强化高校德育的人情味也不是贬低德育的价值,狭隘的人情会导致大学生的自立能力、承受挫折能力下降。适宜的人文关怀,会更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人情所彰显的是德育的更高境界。因此,高校德育必须从尊重大学生、关心大学生出发,理解大学生的需要和本能、欲望和冲动的合理性,构筑与大学生之间的情感桥梁,展示出德育的真实魅力,让高校德育人情味所产生的力量转化为大学生内心的自觉性和驱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姚萍.德育工作应提倡科学化与人性化的融合[J].青海师专学报,2003,(4).
高校德育的特点篇2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德育模式 构建
一、尊重地方高校特色
要构建地方高校德育模式,首先必须尊重地方高校特色,针对地方高校学生的特点,为地方培养尽可能多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
1、转变德育观念
在心理学上,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模糊的阶段,一些学生进入地方高校后,认为自己是地方高校的学生,或者因为没有考上重点大学,常常会产生失落感、挫折感,对德育工作有抵触情绪。因而特别需要他人的人格尊重、关心和激励,这就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改变传统德育强制灌输的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德育工作者无论在德育内容的构建还是在德育方法的运用上,都应该考虑高校学生本身已有的认知结构特点、思维方式特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兼顾社会文化的需要,来设计相应的道德教育课程,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接受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生活中,德育工作者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来感化他们,使他们对社会要学会奉献,对家庭要学会孝敬,使德育内化为他们自身的道德素质,能够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更新德育手段
首先,地方高校应针对不同的年级和专业将整个德育目标细分为具体的分目标,并对地方高校学生的品德结构进行分析,制定科学的德育评价手段,建立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分项设计坡度和层次,重点考核学生在思想意识、道德情操、政治表现、创新精神、学习态度、遵守纪律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其次,地方高校应通过问卷法、调查法、谈话法等,结合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方法、师生互评与自我测评的方式,找到合适的评价方法,充分发挥评价手段的德育功能。
3、丰富德育活动
传统德育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作为地方高校我们应该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使学生参与其中,并对他们有所感悟,从而得到强化,真正成为德育主体,教师也可以针对更高的德育目标提出下次的德育活动,进而形成一个系列活动,比如带学生去拜访敬老院、利用假期服务农村、关心自闭症儿童等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这样不仅加强了地方高校对德育的重视,而且这些社会实践的教育环节,还能使学生在参与中自觉形成良好的品德。
4、优化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有形的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环境、人文景观、建筑风格等。良好的校园环境是读书的好地方,而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人文景观则能够使置身于其中的莘莘学子感受到一种净化、一种庄严、一种自我超越,还可以给人带来创作灵感。这种文化环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存在的价值和心灵成长的愉悦,从而形成自身特殊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的个性特征,促进其成才。校训、校风、学风等是一种无形的校园文化,同时也是一种精神力量,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对他们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例如:厦门大学校训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清华大学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这些校训用简练的语言折射出一所大学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和价值,使得学子们耳濡目染,获益匪浅。
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新理念
党的十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地方高校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
地方高校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将来更多会服务于地方,面向于基层,如果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不高,品德不好,即使他们拥有再好的技能,也难以对社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甚至会危害社会,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对他们德育进行培养。
三、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主要目标
地方高校是为地方服务的,其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农村、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社会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素质,就显得尤其重要。不仅要培养他们拥有卓越的技术,还要有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热心,要有认真负责工作的态度,使他们更好地为地方的建设添砖加瓦。
四、以服务地方为就业指导的德育主线
地方高校的就业市场具有地域性、基层性、压力大的特点,地方高校对于当地的文化、习俗、教育需求以及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较深的了解,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地域优势,更好地把握地方市场的需求,努力培养出符合地方市场需求的人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是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地方高校大学生在地方更容易找到工作,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地方企业因为地方高校大学生勤奋上进,更愿意与他们合作;大学生在地方更容易实现自我价值。综上所述,地方高校的学生应以服务地方为就业的指导方向。
五、德育应回归生活
德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道德践行的土壤。道德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中才可能被教,真正的道德教育不仅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道德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生活德育模式是在批判传统德育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德育模式,它包括几层含义:第一,生活即德育。生活和德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生活离不开德育,德育存在于生活中,生活德育模式的目标就是不仅使个体成长为一个会生活的人,更要以使其成长为一个具有德性的“大德之人”。第二,生活德育模式的心理学依据是个体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必须以人为本,无论在德育内容还是在德育方法上,都应该考虑高校学生本身已有的认知结构特点、思维方式特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兼顾社会文化的需要,来设计相应的道德教育课程。第三,生活德育模式着重强调生活。生活不仅包括学校生活,还有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我们应该把个体放在日常生活这个大环境中进行,通过建立和提高个人、家庭、社会和学校之间的道德联系,也就是全民参与式的教育,使个体成为一个有德性和健全的人。第四,生活德育模式强调生活。为此需要我们为个体提供一个宽松、民主、开放的德育环境,使他们在多难的道德环境中,能够辨别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出合乎内心和社会的德。
地方特色文化是指在特定地区长期形成的具有历史继承性、地域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的文化。把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德育之中的主要策略如下。
1、利用地方优秀的文化资源,弘扬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
生活德育模式的心理学依据是个体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必须以人为本,无论在德育内容还是在德育方法上,都应该考虑地方高校学生本身已有的认知结构特点、思维方式特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兼顾社会文化的需要,来设计与其相适应的德育课程,使学生在德育中能够发挥其主体性。
把三峡文化与三峡地区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有利于学生产生自觉自愿的认同感,自己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提升他们的主体能力,进而外化为行为。三峡文化在三峡地方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无时不有、无时不在,比如成立于2000年的三峡大学,其校名就取自其所在的地理位置之名,其校训“求索”则出自三峡地区文化名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这样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强调了德育的实践性,使学生在情感上更加地认同与接受。
2、借助地方特色文化的德育载体作用,更新德育路径
三峡地区多样性的文化是地方高校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地方高校更好地借助三峡文化开展大学生的德育,不仅能够以新的角度把德育的实施路径与学生的自我教育路径融合起来,而且对于我们更新德育路径以新的启示。
“德育是一个动态过程,德育路径是联系德育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主客体之间的纽带,正确地选择、规划好德育路径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根本保证”。今天大学生道德教育不再是过去单一的课堂方式、理论内容与现实途径,而是社会与学校、课堂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现实与虚拟等多个生活层面高度社会化、综合化的体系”。因此,德育路径应把多种途径综合起来,经常强化,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运用地方文化资源的生活特征和启示,回归生活
生活即德育,生活和德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生活离不开德育,德育存在于生活中,生活德育模式的目标不仅使个体成长为一个会生活的人,更要使其成长为一个具有德性的“大德之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三峡文化中进行道德教育,使三峡文化成为地方高校学生生活与道德的中介,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而且潜移默化地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地方高校必将在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中焕发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白翠红:高校道德教育的错位及调整[J].思想政治教育,2008(5).
[2] 卞勇:浅析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的动态规划[J].巢湖学院学报,2005(2).
高校德育的特点篇3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
从**年秋季入学开始实施的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方案,不仅涵盖了所有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的德育课程,也包含了五年制高职大部分德育课程,并深刻影响着独立高职高专“05方案”的德育课程。这次职校德育课程改革,将对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应用型人才,造就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新的职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思考与探讨。
一、职校德育课改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职校德育课程由**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课程设置方案”制定,经**年《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出台,再到这次德育课改新方案的实施,反映了职教事业大力发展和职校德育课改不断深化的历程。当前,职校德育课程改革势头如火如茶,但仍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职校德育教学的社会环境有了很大变化
随着我围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在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世界范围内围绕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的竞争凸显,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流日趋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尖锐复杂。各种社会思潮投射到校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任务更加艰巨,使职校德育教学增添了难度。
(二)职校德育教学的对象特征明显
职校近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总体生源是积极向好的。但相当一部分学生文化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行为习惯养成相对缺乏,他们中大部分来自城市中低收人家族和农村家庭。职校生形象思维、直观思维,动作思维较强,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欠缺。部分学生中,存在网络社会那种“精神上无根、学业上无求、生活上无序、交往上无礼、伦理上无情”的问题,甚至少数学生对正面引导、理性教学存有浮躁心理和逆反心理。
(三)职校德育教学观念存在误区
学校师生和家长群体对职校德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学生是中考的失利者,带着无奈的心情选择了职校,对完成学业比较消极,往往是重视专业学习、忽视文化学习、轻视德育学习。一些家长也认为职校就是学点技术,找个职业,对德育学习没有什么期待。有些学校也出现了德育课教学“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往后靠”的现象。
(四)职校德育教学的师资相对薄弱
德育课的师资队伍结构,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当前一些学校德育专职教师不足,兼职教师不少是“半路出家”的,其学术功底、教学经验较欠缺。面对德育新课程,德育课师资的课程开发能力、教学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参与的强有力的组织能力总体上仍显不足。相对于专业教师经常进行部级骨干培训、出国培训等,对德育课改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要求的高层次的培训和学习,仍然力度不够。
总之,如果说普通高校的“两课”改革主要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有效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普通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主要解决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完成教学三维目标,那么,职校德育课改革主要解决的是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的问题。
二、职校德育课程改革新的亮点和特色
**年**月**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标志着第三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方案正式实施。德育课改新方案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对学校德育工作及德育课教学的新要求,贯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精神,反映了十多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改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同时也解决了前一轮课改中过于强调知识体系、不适应变化了的培养模式、教学制度等问题。这次德育课程改革新的亮点和特色有。
(一)反映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增强了时代感
德育课程新方案,是在2001年德育课改后,党的十七大和中央8号文件形成了一系列新理论、新内容、新精神的背景下新修订出台的,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德育课改新方案中得到了全面反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等内容纳入了德育课教学内容。德育课改新方案将“经济政治基础知识”调整为“经济政治与社会”,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也融入到四门必修课之中。德育课改新方案蕴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的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内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现实感,显示出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德育课程,体现了方向性与时代性统一的原则。
(二)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加强了实效性
德育课改新方案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现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把原有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经济政治基础知识”、“哲学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4门必修课调整为“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加重了学生的职业理念,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突出了职教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在教学安排上,把必修课集中在1—4学期,选修课与专业学习、顶岗实习结合进行。这种弹性的课程安排,适合了职教培养模式、教学制度的变化。从德育课内容设置到教学安排加强了德育课的实效性,体现了稳定性与灵活性统一的原则。
(三)强调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加强了针对性
德育课改新方案,体现了“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社会实际、教育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职校学生生活;贴近未成年人:从情感培养、习惯养成做起。然而,德育课改新方案更强调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否则“三贴近”原则会大打折扣。新的教学大纲要求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并通过开展技能竞赛、节庆仪式、文化艺术等活动,把德育课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增强吸引力,加强针对性,体现理论与实际统一的原则。
(四)构建了德育课程体系的框架,增强了科学性
课程设置的科学,主要要准确反映该课程的特有性质和规律。以1993年原国家教委制定颁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课程设置方案”起,中等职业学校有了一套既有别于高等学校,又有别于普通中学的德育课课程体系。通过三轮职校德育课程改革,不再强调学科知识体系,但更符合职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这种不再受制于学科体系的德育课程,紧密联系了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具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因而更具有课程的科学性。德育课改新方案,既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又反映了德育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构建了以职业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基础,以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德育课程体系框架,体现了继承性生与创新性统一的原则。
从今年秋季入学开始,带有鲜明特色的职校德育课程新一轮改革全面进入了实践阶段。这将解决职校德育课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破解长期困扰职校德育课程的难点和焦点问题,突破职校德育课某些时候“学生怕上、教师怕教”的“两怕”的陈旧局面,形成适应职教大力发展的德育课程新体系。
三、职校德育课程实施的策略和建议
实施德育课改新方案,将迎来职校德育课程改革发展的新阶段。职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德育课改的正确方向,对于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体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提出四条推进德育课改方案的策略和建议:
(一)注重转变观念,用好德育课中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实践新视野。从2008年奥运成功举办,到2009年60周年国庆盛典完成;从金融危机世界把眼光投向中国,到美国提出“G2”“G4”概念,“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我们要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学好新理念,积累新素材,探讨新问题,用新的语言,新的方式展现德育课程各门课的教学内容,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职校德育课程改革,既要消除僵化滞后的观念,又要防止急躁偏激的倾向。
(二)注重资源开发,突出德育课的职业教育特色
德育课要取得良好教学实效,就要体现德育课的职业教育特色,就要重视德育课资源开发。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发德育课资源,根据教学目标由“认识、运用”二维目标调整为“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三维目标,进行情感资源开发,态度资源开发和价值观资源开发。围绕职业活动开发德育课资源,针对技能竞赛、实训教学、顶岗实习等发掘德育教学资源。围绕教学过程参与者开发德育课资源,积累优秀毕业生、用人单位、企业家、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及专家学者等教学资源。在建立学校教研室及教师个人德育课资源库的基础上,显现出德育教学职业性及操作性强的特点,并从文本资源、人物资源、活动资源、企业资源、实训资源等多个维度开发,发挥职校德育课教学资源优势。:
(三)注重学生参与,实现德育教学方式的改革
德育课改中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很多维度:有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变化,有采用电脑、投影、录音、录像、影视、图片、网络、多媒体学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形成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组织学生参与德育教学,就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要在教学中点拨知识点,点亮兴奋点,点燃情感点,引导学生课前自主搜集资料,课上自主探究思考,课后自主选择作业等。要以学生为主,参与到德育课专题演讲、艺术表演、市场调查、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参观访问、模拟演练、小组讨论、主题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经常训练写作小报告、小论文、小感受、小体会等,运用德育知识指导自己的行动。要以恰当的思维坡度,引导学生多层次、全员性参与到德育教学活动中来,这将是德育课改成功的关键之招。
高校德育的特点篇4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公民道德教育;必要性;必然性
大学是高层次的教育系统,在公民道德建设环节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而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承载和传递大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介,对生活其中的成员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影响。因此,充分理解认识大学校园文化参与公民道德教育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于公民道德建设和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二者均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校园文化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了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大学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具有自身的特质。这些特质决定了必须对其展开公民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大学生应有的社会作用。大学生的特质之一表现在:其已是法律承认的独立公民。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在适当的年龄有针对性地展开系统公民道德教育,才能保证大学生正确地行使法律赋予的责任,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否则,大学生就有可能因为没有明确的公民道德意识,不能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甚至做出有违公民道德的事情。有研究者对当代大学生个体公民道德素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个体公民道德素质整体不容乐观,虽然公民道德认知水平较好,但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上表现得相对薄弱。”[1]可见,大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教育还任重道远。大学生的特质之二表现在:其是高智商的观念不稳定体。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同龄中佼佼者,在认识世界、分析问题方面具有超群的智商。但是他们思想活跃、喜欢接受新事物、富于批判精神,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成型期,认识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面对社会生活、文化思想的复杂化、多样化,大学生容易受到消极思想的侵蚀,滋生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甚至做出道德失范的事情。大学生的这种矛盾综合体特质决定了必须对其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只有使其树立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是必要的紧迫工作,也有诸多切入的路径,如发挥“两课”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创新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等,而其中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大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决定了不能采用中小学说教、灌输的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隐形感染力量,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文化养成、思想熏陶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力量,发挥校园文化的独特作用。校园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有德育的作用,然而,以往的校园文化并未明确将“公民道德”教育纳入到德育工作的范畴。在当今全社会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应明确、系统地把公民道德教育纳入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2.教育环境的变化决定了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实施公民道德教育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推进,我国高等学校的育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变化,高等学校只有积极探索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才能应对新环境带来的挑战,真正发挥高等学校的育人作用。我国高等教育的巨大变化之一是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曾提出过高等教育“精英—大众—普及”的发展理论。该理论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指出国家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内的高等教育阶段为精英型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型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阶段[2]。教育部于2016年4月7日的首份《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里提到,截至2015年,我国的高校在校生规模将达到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数量达到2852所,位列世界第二;毛入学率达到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此外,报告指出:预计到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以上,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根据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的大量高素质人才,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巨大毛入学率意味着高等教育入口开始放宽。进入高等学府的不再是精英教育阶段经过“严格筛选”的精英,大学生在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个体品德、行为心理素质等方面呈现良莠不齐的态势。作为道德教育重要阵地的大学,如果不能把数量如此庞大、地位如此重要的大学生培养成道德合格的公民,那么大学生有可能从建设社会的中坚变成社会的不稳定力量。因此,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更应该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当大学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时,高等教育具有边缘性的特点,对社会来说,高等教育更多的体现在观念上的需要。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凝聚大学精神的社会精英,从思想观念上引领社会发展。而在当今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功能也要相应地发生一定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中国正悄然进入人民社会,人民社会的良好运行,要求其主体———公民具有相应地素质,而其中公民道德素质是重要的方面,所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的形成需要学校的参与。高等学校作为教育系统的最高层级,在培养公民道德素质方面更是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走向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应该从以精神来引导社会发展的精英时代的发展观念中走出来,把培育公民道德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如果说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大环境的话,那么高等教育的内部育人方式应是小环境。育人小环境的变化要求在实施公民道德教育时重视校园文化的作用。在学年制条件下,班级不仅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机单元,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实行学分制后,班级的实质性作用减弱,以班级为单位的教育活动减少,这势必会减弱集体主义的观念。再有,传统的大学德育方式单一,缺乏实效。在大学生道德认知方面,只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理论说教,导致学生道德认知贫乏,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面对大学道德教育的现状,现阶段,在大学里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必须积极寻找新的载体,以保证大学育人功能的实现。校园文化是弥散在校园中一种有形和无形的文化环境,与课堂教学相比,在道德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隐性影响作用。因此,在实施公民道德教育中,要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
二、大学校园文化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必然性
1.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大学校园文化参与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可见,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道德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公民道德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诚然,培养具有一定道德素质的公民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然而,如果以社会发展为根本旨归,把人的道德素质的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工具和手段的话,最终将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从而影响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新时期《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以“公民”为主体,道德是人用以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手段。美国著名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WilliamK.Frankena)曾指出:“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并且不要忘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3]可见,道德不是外部对人的规约,而是人获得自我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成为完善自我的一部分。因此,人要获得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和发展一定的道德。人的道德不是天生,而是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教育和道德实践逐步积累完成的。人的道德的生成与道德行为的维持,一方面依靠制度规范的约束,更重要的是要形成道德的自律,即把道德作为内在生命的需要,把德行作为自动的行为方式。当今,各种道德失范的行为表明,外在制度化的道德规约未能帮助人们建立有道德的生活。只有将道德内化为个体的品质,才能真正完善人的综合素质,促进的人的全面发展。所谓道德内化就是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人品德,使个体不仅从内心真正地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而且自愿将社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转化为自己价值准则的过程。人生来并不具备知识和道德,它们是在外部因素的触发下,内化为人的一部分的。也就是说,人的道德形成要依靠一定的外部环境[4]。在人的道德形成的外部环境中,学校是一个有基础性作用的场域。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而在学校的整个德育系统中,校园文化相比课堂教育具有更大的“渗透”作用,它是没有灌输和说教的无形教育,对学生的道德内化具有先天的优势。因此,在我国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背景下,在高校道德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最终导向的同样是人的全面发展。
2.校园文化的功能和特点决定了其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有效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由自身要素构成的微观文化系统,除了具备文化天然的教育功能外,还具有特殊的育人优势。在校园文化的诸多教育功能中,德育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利用校园文化的特质,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对于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促进全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德育是校园文化众多功能中的重要方面。德育,又称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外在社会的要求,结合受教育者自身的特点,展开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活动的总称[5]。校园文化作为有形和无形的学校资产,既为全体学校成员所创造,同时反过来又塑造了这个群体。校园文化自身及其建设过程都蕴涵了极强的德育功能。学校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一般采取课堂教育和非课堂教育的方式进行,前者主要通过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以及相关的人文教育课堂来实现,后者主要通过第二课堂、学生社团、道德实践等活动来推行。两者都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利用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展开公民道德教育,一方面有益于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宽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径。校园文化自身的特点可以保证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校园文化的文化性特点决定了其能够在德育上做到潜在性和深刻性。校园文化虽然可通过校园环境、教学、科研、活动等有形载体得以体现,但最终它体现的是一种无形的文化,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人文性和审美性。校园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群体思维定式和氛围存在于校园之中,对生活于校园之中的受教育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在感染与熏陶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校园文化的德育方式是一种隐性教育,即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为受教育者营造相应地文化氛围,引导其感受和体味,促进道德素质的内化。只有将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才能算得上道德教育的成功。校园文化渗透式的德育方式,尊重人的主体性,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在道德教育的内化上具有其他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校园文化的辐射性特点决定了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示范作用。校园文化的辐射性特点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在大的社会范围内,作为社会亚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的校园文化对社会主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作用;二是在小的校园范围内,学校中的先进典型、优秀事迹对其他成员的影响。本文主要在前一种含义的基础上讨论校园文化的辐射性特点对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高等学校作为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校园文化既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同时也有力地影响着社会文化和其他社会亚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最直接的辐射作用体现在为社会提供一定素质的人才。大学校园文化首先作用于培养的人身上,通过大学的教育和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培养大学人才多方面的素质,然后再由融合了校园文化的人去影响社会和其他人。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更大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因此,要利用大学校园文化的优势,加强对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发挥其对社会辐射和示范作用,进而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
综上所述,公民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作为实施主体的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实施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优势、各有侧重。大学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自带道德教育的基因,在公民道德建设的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要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公民道德建设的历史使命,促进民族素质的提高。
作者:郭金创 单位:山东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宗泉.当前大学生个体公民道德素质调查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6):218.
[2]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17.
[3]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黄伟合,包连宗,马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7.
高校德育的特点篇5
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针,以落实第三次全教会、国务院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组织实施《哈尔滨教育发展工程》为主要内容,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树立新世纪哈尔滨人形象工程”教育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深化落实,在扎扎实实抓好德育常规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构筑我区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1、树立2~3所小学德育工作特色试点学校,推动全区小学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2、文明校达标率100%,文明班达标率95%,文明生达标率95%以上。三年内全区学生整体文明素质在此基础上稳步提高。
3、控辍率不能突破目标,辍学率城市小学在1%以下,农村小学在2%以下。
4、违法犯罪率为零。
5、保持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创新及特色工作
1、不拘一格育人才,创建德育特色校。
面向未来,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迫使德育工作者要努力探索
新时代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寻找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各学校一定要针
对学校校情,结合学生实情,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不拘一格育人才,创建德育特色学校将是我区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方向。全面开展“以个性育人、抓小事育人、分层次育人、按阶段育人、重素质育人、明方向育人”的 不拘一格的育人途径,培养教育学生具备“六会”和“七种能力”(“六会”: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求知、学会健身、学会创新、学会生存。“七种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发明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演讲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社交和社会活动能力)。各学校要以创新的思想思考本校德育工作,创出特色,抓出实效。本年度德育办以此为重点,树立2~3所德育工作有特色的先进试点学校,从而带动我区德育工作校校有特色,形成全区德育工作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新格局,使我区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2、网络管理促提高,资源共享,互学共进。
全球化、网络化、多极化的新时代,促使德育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要标准高,上档次。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形成我区德育工作网络化管理的新格局。各校创建的德育工作网页要充分展现本校德育工作的全貌,从而使全区德育工作资源共享,达到彼此互学共进的良好态势。
3、要进一步做好我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工作,在此之上,不断创新完善。
(二)重点工作
1、围绕“我做合格小公民,您做文明好市民,小手拉大手,为形象工程添光彩”为主题,深化 哈尔滨人形象建设工程。
首先,要提高认识,抓好落实。“树立新世纪哈尔滨人形象建设工程”,是我市目前德育工作的重点,各校领导要加强认识,抓好落实,要把此项活动与其它教育活动紧密结合,抓出实效。
其次,要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各校要把“形象工程”建设与“小公民”即(五小)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开展有本校教育主题、有特色的系列教育活动(各校要制定活动方案), 力求实效,不走过场,使此项教育活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本年度区德育办要以此为主题召开现场会。
第三,结合“形象工程”建设,深入有效开展“三文明”达标活动。
以“小手拉大手、共建美好家园”和“我做合格小公民,您做文明好市民,小手来大手,为形象工程添光彩”等活动为载体,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告别一切不文明行为。各校要加强“三文明”达标工作的力度,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增强“三文明”达标工作的实效性。
2、以德育为灵魂,以“形象建设”工程活动为契机,建设高素质德育队伍。
高素质德育队伍是实现高效的德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是我区德育工作永远不变的工作重点。
第一,要不断加强学习,端正教育思想。要将师德建设工作与“形象建设”工程有机结合,进一步树立“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形象。
第二,要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在继续开展“正师风、铸师魂、正行风、树形象”、“三心、两爱”等师德教育活动基础上,通过倡议“五不准”,各校要广泛开展以学生、家长、教师、领导不记名方式对教师进行师德评议,评议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从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为形象工程添光彩。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各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做为学校德育科研课题,加强研究探讨,寻找有效的教育途径,从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上半年我们将在1—2所学校进行试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下半年逐步推开。
四、常规工作
在突出特色,狠抓重点,努力创新的德育工作基础上,继续扎扎实实抓好德育常规工作。
1、继续开展以“激励永远”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影片观映、国防知识教育、“五导”活动及“长大的我把爱心回报社会”等教育活动。
2、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注重加强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功能。
3、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不断加大后进生转化工作力度。
4、以“两法”为教育重点,开展好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活动,有效控制学生违法犯罪。
5、组织开展好关于《走向世界的中国》读书系列教育活动,要求各学校学生读书参与率达100%,各校结合读书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6、加大学校控辍工作力度,严把控辍率,决不突破目标。
7、重视并加大学校环境育人的工作力度。
高校德育的特点篇6
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针,以落实第三次全教会、国务院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组织实施《哈尔滨教育发展工程》为主要内容,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树立新世纪哈尔滨人形象工程”教育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深化落实,在扎扎实实抓好德育常规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构筑我区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1、树立2~3所小学德育工作特色试点学校,推动全区小学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2、文明校达标率100%,文明班达标率95%,文明生达标率95%以上。三年内全区学生整体文明素质在此基础上稳步提高。
3、控辍率不能突破目标,辍学率城市小学在1%以下,农村小学在2%以下。
4、违法犯罪率为零。
5、保持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创新及特色工作
1、不拘一格育人才,创建德育特色校。
面向未来,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迫使德育工作者要努力探索新时代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寻找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各学校一定要针对学校校情,结合学生实情,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不拘一格育人才,创建德育特色学校将是我区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方向。全面开展“以个性育人、抓小事育人、分层次育人、按阶段育人、重素质育人、明方向育人” 的 不拘一格的育人途径,培养教育学生具备“六会”和“七种能力”(“六会”: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求知、学会健身、学会创新、学会生存。“七种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发明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演讲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社交和社会活动能力)。各学校要以创新的思想思考本校德育工作,创出特色,抓出实效。本年度德育办以此为重点,树立2~3所德育工作有特色的先进试点学校,从而带动我区德育工作校校有特色,形成全区德育工作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新格局,使我区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2、网络管理促提高,资源共享,互学共进。
全球化、网络化、多极化的新时代,促使德育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要标准高,上档次。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形成我区德育工作网络化管理的新格局。各校创建的德育工作网页要充分展现本校德育工作的全貌,从而使全区德育工作资源共享,达到彼此互学共进的良好态势。
3、要进一步做好我区小学德育基础训练工作,在此之上,不断创新完善。
(二)重点工作
1、围绕“我做合格小公民,您做文明好市民,小手拉大手,为形象工程添光彩”为主题,深化 哈尔滨人形象建设工程。
首先,要提高认识,抓好落实。“树立新世纪哈尔滨人形象建设工程”,是我市目前德育工作的重点,各校领导要加强认识,抓好落实,要把此项活动与其它教育活动紧密结合,抓出实效。
其次,要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各校要把“形象工程”建设与“小公民”即(五小)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开展有本校教育主题、有特色的系列教育活动(各校要制定活动方案), 力求实效,不走过场,使此项教育活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本年度区德育办要以此为主题召开现场会。
第三,结合“形象工程”建设,深入有效开展“三文明”达标活动。
以“小手拉大手、共建美好家园”和“我做合格小公民,您做文明好市民,小手来大手,为形象工程添光彩”等活动为载体,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告别一切不文明行为。各校要加强“三文明”达标工作的力度,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增强“三文明”达标工作的实效性。
2、以德育为灵魂,以“形象建设”工程活动为契机,建设高素质德育队伍。
高素质德育队伍是实现高效的德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是我区德育工作永远不变的工作重点。
第一,要不断加强学习,端正教育思想。要将师德建设工作与“形象建设”工程有机结合,进一步树立“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形象。
第二,要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在继续开展“正师风、铸师魂、正行风、树形象”、“三心、两爱”等师德教育活动基础上,通过倡议“五不准”,各校要广泛开展以学生、家长、教师、领导不记名方式对教师进行师德评议,评议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从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为形象工程添光彩。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各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做为学校德育科研课题,加强研究探讨,寻找有效的教育途径,从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上半年我们将在1—2所学校进行试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下半年逐步推开。
四、常规工作
在突出特色,狠抓重点,努力创新的德育工作基础上,继续扎扎实实抓好德育常规工作。
1、继续开展以“激励永远”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影片观映、国防知识教育、“五导”活动及“长大的我把爱心回报社会”等教育活动。
2、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注重加强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功能。
3、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不断加大后进生转化工作力度。
4、以“两法”为教育重点,开展好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活动,有效控制学生违法犯罪。
5、组织开展好关于《走向世界的中国》读书系列教育活动,要求各学校学生读书参与率达100%,各校结合读书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6、加大学校控辍工作力度,严把控辍率,决不突破目标。
7、重视并加大学校环境育人的工作力度。
高校德育的特点篇7
[关键词]高校德育 维度整合模式 生态链
[作者简介]沈革武(1973- ),男,湖北孝感人,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微博研究与舆情分析。(湖北 武汉 43007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045-03
高等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与时俱进,整合创新”应是21世纪我国德育模式发展的战略思想。德育模式创新要与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相整合,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相整合,与经济全球化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相整合。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高校现代德育体系和机制,构建高校现代德育“生态链”,对德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和德育范式的转换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整合高校德育资源,构建立体式、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体系,要创设整体育人环境,形成德育“生态链”。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首先是德育目标、内容的和谐统一,从价值、内容、实践等层面上进行整体建构,营造以人为本、共同参与的德育环境,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格局。要构建齐抓共管的德育网络,增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德育观,这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密切相连。德育工作还要不断创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完善高校德育新体制及运行新机制,从而使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等落到实处,富有成效。
一、维度整合模式研究与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的有效整合
在德育范畴内,维度整合模式是一种德育资源整合的实施体系或操作样式,包含原则要求、策略方法和途径渠道等内容。如目标主义模式指施教者把人类积淀下来的道德品格整合提炼成德育目标并传给下一代,具有目的性、长期性、系统性等优势,以日本等国为代表;全面主义模式以实用主义为指导、主观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注重整合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与德育内容的社会适应性,西欧国家多采用此模式;混合模式注重德育基本目标与内容的整合, 结合学生的多样化特点, 将德育寓于日常教育之中,具有统一性和综合性等特征,以美国为代表。美国高校德育特别注重对学生成长的全面指导,并建立了完备的指导组织机构,配备有专职教师。国内的德育模式注重马列思想指导,强调社会、家庭、学校合力育人,通过教育管理手段达成德育目标。基于新时期大学生的新特点和新情况,高校德育模式尚待优化,尤其要从不同德育维度着手对德育成果进行鉴别性继承, 适时整合模式,并结合时代要求与学生特性来创新德育体系和运行机制。
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的有效整合,是一种以心育德、以德育心、优化性格、适应社会、长远发展、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整合的德育“生态链”是对传统德育模式的重大突破,注重对德育生态环境的再塑造,遵循德育规律,以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它所产生的合力必将促进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发展,实现德育工作的新突破。
二、从德育的多维度探讨高校德育、心理教育、职业教育的整合
整合创新是现代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教育都以学生成才为目标,其内容、目标、形式和内化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所以在实施中考虑整合是必要的,当然这种整合是适当的、合理的融合和互动。
1.站在多维度的视域看待德育整合研究。整合是按照一定目的,对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规划、组织和调整,以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化活动。对德育维度的整合,就是对德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统一的规划、组织和调整,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比较稳定的体系,以提高德育实效性。
2.根据德育外延与内涵的不同界定,这三者之间既交叉又融合,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德育内涵的夯实需要拓展德育外延作为支持和保障。新形势下,要在正视德育特殊使命、科学把握德育特点的基础上,重构德育外延,发挥德育过程的开放性和可控性,以充分拓展与提升德育的功能领域。从德育外延上讲,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有益补充。德育的作用在于培养人才,好的人才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在维护心理健康的同时,也有培育良好品德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辅相成,渐趋完善。在尝试德育与心理教育的相互融合中,德育将会发挥心理咨询功能。依托心理教育开展德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增强德育实效性。结合德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解决学生因德育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从思想上解决一些因德育失误造成的心理偏差,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从德育内涵上讲,职业教育是高校德育的继续延伸。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而普通高校的职业教育主要指大学生就业前后的教育工作,内容涉及职业素养、生涯规划、良好行为规范、团队协作精神等。从对象上说,职业教育属于高校德育的范畴,但从作用和阶段上讲主要是“后高校德育”,是步入社会后的德育延伸。
系统性是德育的重要特征,高校教育和德育过程都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要充分认识和考虑各个部分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德育整合是对德育资源进行系统搭配,从而保障德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德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实践活动。解决德育资源与德育效益的矛盾,关键在于资源各要素的合理搭配。
三、从高校德育、心理教育与职业教育合力育人研究入手,尝试构建高校德育“生态链”
1.从价值意义上看三者育人的研究。德育的整体优化性体现了德育整合的实效价值,德育持续发展过程中德育系统的内在要素及其运行机制与外部相互作用,使系统趋于优化。树立系统功能观,要充分考虑德育整合的连续性。在塑造完整人格体系时,要注重品德养成。在实际生活中,要结合大学生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寓于价值取向和引导,让学生心理趋于良性发展。
2.从过程与功能看三者育人的发展。从德育过程上讲,教育者根据一定需要,通过调节社会影响和组织有效的德育活动,让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发展适应社会要求,提升受教育者的品德和综合素质,这是一个系统运行过程。德育过程的起点不是唯一的,必须利用不同的途径促进德育范畴向综合动态性发展,使多种品德心理特征、职业公德意识、德育构成因素在德育过程中相互作用。从德育功能上讲,德育是品德目标培养,心理教育是品德个性优化,职业教育是品德发展规划。德育离不开感情基础,师生在德育工作中总是伴随着认识、态度、情绪、言行等相互体验而形成吸引或排斥的心理状态。师生心理相容,能保证双方在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中进行教与学。德育离不开职业教育,它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体现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3.从三者合力育人研究来尝试构建高校德育“生态链”。现代德育的本质是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德育主体共同建构、共同发展的认识和实践辩证统一的过程,并且这种建构和发展只有在主体间以及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才得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和高校德育在原则、内容和方法上有相通之处,三者的“整合”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为职业教育的实施优化了内在心理生态,还与高校德育交互融合,提升德育效果。这种整合不是一方对另一方单向施以影响,也不是用某一方的方法去解决其他二者的问题,更不是用其中一方的功用去替代另外两项的价值,关键在于三者的有机结合,交互影响、交互作用、取长补短,发挥协同功效,实现人才培养价值的最大化。按照生态框架布局,通过进一步诠释高校德育、心理教育、职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探索构建新型德育生态环境,整合三者的功能,达到合力育人的效果,这既符合时代要求,也对德育机制的创新探索具有较强的借鉴指导作用。德育范畴内的生态概念是指将高校德育工作置于高校内外部环境的联系中,这个环境不仅是文化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也是自然的。因此,应从高校德育、心理教育和职业教育维度整合的视域出发,以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根本,创建适合大学生成长的德育体制,利用以人为本、性格优化、和谐氛围、公平基础、同伴关怀(集体协作、团队荣誉)、社会责任(适应社会)、通识教育等途径构建现代德育“生态链”。
4.德育生态环境与德育“生态链”。新形势下德育环境更趋复杂,道德评判标准也更趋多元,德育范畴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各种社会思潮交叉挤压,德育生态和空间呈现立体化、多维化格局。社会发展带动德育不断创新,必须保证和促进新时期德育走向综合化,应对复杂环境,解决复杂问题。德育环境恶劣会导致德育危机,德育的实效必须有良好的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发挥德育实效就必须创新手段、净化环境,形成优良的德育生态互动“场”,发挥德育整体运动优化率,使效率最大化。“要改变过去那种灌输式的传统德育方式,就是要努力创造一个德育活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施教者和受教者在双向互动中有一个理想的生态‘场’。”德育生态环境指以德育为中心而展开的,因思想品德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的转化而产生的,具有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及其内部各因子的有序组合。在德育生态环境中,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教育不可或缺。平衡、和谐、融洽是高校德育“生态链”的主要特征,它充分考虑了大学生学习生活全面发展的需要、环境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大学生在德育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状态,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德育新型模式。
为什么要将生态思维引入德育和整合模式范畴?在此可以引用生态学的理论。汉斯?萨克塞在《生态哲学》中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关联的学说”。生态学主要是研究关联的学说,其思维向度和价值重心是事物之间的关联,而不是单个事物的绝对价值。它要求观察事物之间的关联,最初起源的方法论基础是一切生命的物体都是某个整体的一部分。生态的基本理性内涵是实体或整体的观点,但生态理念的根本精神是以内在有机关联和生态因子间平等互动为基础的实体取向或整体取向。“生态思维”以生态为取向,而且是以“生态”为核心和品质的广义概念。整体性是高校德育系统的基本特性。德育工作也是一个系统和空间,具备生态的相关要素。研究德育的生态环境是突出了在一定条件下诸多因素之间协调整合关系的动态研究。高校德育系统的各要素优化决定德育系统的功能优化,这些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良性运作的生态链。德育活动的开展及其效果、德育活动产生的各种影响,以及其内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及结构组成了生态环境。德育“生态链”是对德育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多元的生态系统。
四、构建高校德育“生态链”的现实意义与优化思考
创新现代德育的体系和机制,构建高校德育“生态链”,充分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对做好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从主体性原则出发,高校德育“生态链”结合现阶段学生德育工作特点和时代要求,把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注重德育生态环境塑造。现代德育“生态链”注重以大学生的个体道德需求为导向,充分关注大学生的个体道德需求,具有基础性、务实性的特点,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大学生丰富的道德需求、完善学生的成长环境、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有效引导。“生态链”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可持续的成长环境,它注重环境的创设、主客体互动、隐性载体作用的发挥以及德育自组织的建构。它强调主观能动意识,唤醒学生的自觉能力,有效实现其自身价值的一种持续发展过程。第二,从系统性原则出发,德育“生态链”是以促进思想品德社会化并制约和调控其发生、发展的多维度循环系统。它以促进德育生态环境平衡为目的,置其要素于和谐状态之中,通过主客体循环、功能转换、信息交流等过程,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和复合网络。
德育整合模式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环境的输入为德育整合模式注入了活力和生机,同时系统的输入又反作用于环境,使德育整合模式运转更富有生命力。其优化性表现在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子系统之间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保持有机联系,并处于最优状态,达到最佳效果,这也符合“协同导致有序”的管理原则。德育活动组织者在这条“生态链”上占据关键一环,如果运行机制和方法得当,可促成各系统间的良性循环和互动。
高校德育“生态链”这一概念聚焦的是高校德育生活的复杂状态,是指在具体的高校生活中作为复杂系统而存在的德育系统。整合高校德育“生态链”,可以促进德育工作现代化,将德育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德育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转型产生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德育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德育工作,但不断变化的高校德育生态状况往往被忽略,从而使高校德育生态范畴内的高校德育、心理教育、职业教育中的生态因子处于失衡中,进而导致正常循环的“生态链”断裂。同时,德育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弱化了高校德育功能。新形势下,高校德育要担负起育人的使命,就必须树立新的时空观,实现多维度整合,达到价值共识,在形成合力目标下调配“大德育”系统内各要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部分在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为实现大学生的德育目标多维度形成整体效应。
[参考文献]
[1]钭晓东.论德育的外延整合与重构[J].社会科学战线,2004(2).
[2]樊浩.伦理―经济生态:一种道德哲学范式的转换[J].江苏社会科学,2005(4).
[3]邱霁扬,焦翔.整合视野下的现代高校德育问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
[4]邱哲.论德育生态互动场[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7(6).
[5]沈革武,杨爱霞.解读德育生态论的学术迁徙[J].学术界,2008(3).
[6]邢彦明.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场”效力[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4).
[7]叶海芹.论高校德育创新模式的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03(7).
[8]杨实俊.社会转型期“整合”德育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5(4).
高校德育的特点篇8
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必须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实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商品经济观念的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社会和人生,增强学生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辨别能力,大胆清理那些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并严重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陈腐观念。学校德育工作应着眼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拓展丰富德育工作内容,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系统安排,精心组织,确立德育工作所包含的道德品质、政治观点、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基本内容,挖掘德育工作潜在力量,有目的、有计划、有内容、有形式地开展好德育工作。在开展德育活动中一要摆正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做到教书育人并驾齐驱,克服存在的片面注重教学而忽视德育的现象;二要在德育中突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的理解,学好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辟论述。钻研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突出市场经济的主战场,特别要结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育、完善,有针对性地分层次,科学地抓好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爱国主义和“两史一情”教育。当前深入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是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特别是培养教育中学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奋斗的坚实政治基础。三要选准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在开展德育工作中,要切人主题,摸准不同时期学生的思想实际,抓住学生的思想“热点”,培育一代新人应有的道德品质,教育他们公正、诚实、勇敢、文明礼貌、关心集体和热爱劳动的高尚品德,养成勤奋、刻苦、向上的精神,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找准自己的坐标,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
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这一社会背景格局的转换,使得许多传统的理论、观念、价值标准等都受到了挑战。因此,深化学校德育改革,开拓德育工作新局面是我们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须在两个方面突破,第一是要突破过去“管人”、“防范”的管理模式,转轨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各种实际能力。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教育不是万能的,单纯的知识教育替代不了德育。学校德育工作过去由于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存在着包得过多,管得太死,多为指令性运动的活动,这些弊端不利于德育工作括力的发挥,必须加以克服。要敢于破除那些不适应新形势的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建立正确的导向,形成多层次的追求,遵循学生心理、思想发展规律,为德育创造良好的氛围,构建生动活泼、形象有效的德育体系。第二是突破片面的追求升学率的办学模式。当前就学校内部而言,其工作重点主要抓升学率。学生书包沉重,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胳、智、体发展不平衡,严重违背了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并导致学生在校就读重智轻德的现象。为此,加强德育工作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将这项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跨世纪育人工程摆到重要位置,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
我们德育工作者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主导作用,肩负着教育培养青少年成长的重任。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同时要注意克服心理定势,摆脱计划经济下的德育模式,不断研究市场经济及其对青少年全面影响的新情况,因势利导,开创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二、德育工作的新尝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德育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德育工作上做以尝试。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做好德育工作上要坚持一个中心,抓住两个重点,发扬三个特色,形成五种教育合力,最后实现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
(1)要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个中心。德育是首位,经济建设是中心,这两者的关系要摆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的,全党的一切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部要为这个中心服务,这是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根本出发点。只有经济发展了,德育工作才会有自己的位置,而且德育工作只有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中作出实绩,育出“四有”新人,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也才能更有生命力和说服力。在德育工作中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培养学生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观点、道德情操、心理素质、文明行为、人际关系和活动能力等。从纯理论的说教式宣传,转变到围绕经济建设开展思想教育,树立起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
(2)坚持抓好两个教育重点。德育原理告诉我们,德育的基本内容有道德品质、政治观点、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多方面的统一的综合要求。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认识到中学德育工作要着重抓好两个教育重点,即基本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教育的行为规范养成训练。
在基本政治观点教育中,切忌“面广、浮浅、空谈、说教”。在道德品质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我们认识到实现社会经济现代化,首要的是实现人的素质现代化。在德育工作中要重视抓经常、养成、实效,而且要贯穿学期思想教育工作的始终。并采取多项措施,为开展好德育工作创造条件。第一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校内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形成文明、整洁、高雅、健康的校内小气候,让学生从中陶冶美好的心灵和道德情操,使德育工作由“虚变实”;第二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第三根据德育大纲和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不同年级学生品德和行为规范的要求,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品德测评。
(3)坚持发扬三个教育特点。坚持教育对象的层次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途径的实践性,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特色。坚持和发扬这一基本特色的目的在于实现教育的实效性,使得德育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更具有高效率。
高校德育的特点篇9
【关键词】中国 新加坡 高校德育 内容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数超过2700万。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人才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能否将这一庞大的潜在“人才资源”真正转化为现实的人才资源,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局。而在这一转化的过程中,高校德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据2009年6月重庆工商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周顺文副教授自编调查问卷对重庆地区的8所高校的1200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政治和学习能力方面是目前高等学校的主要德育内容,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德育内容是品德、学习能力、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和爱国主义等方面的培养教育,在高等学校德育内容与其对大学生影响程度的关系上,教育越多的内容不一定对大学生的影响越大,两者不一定成正比。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在新形势下未能很好地适应时展的需要,适应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需要。因此,比较研究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高校德育的内容的相异点和共同点(本文以新加坡为例),有利于适应这些需要,揭示高校德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健全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体系。
中国和新加坡的高校德育由于社会发展需求、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在内容选择方面各有侧重,自成特色。
1 中国高校德育内容
我国对高校德育内容一直有着明确的规定。1995年11月23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在颁布试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通知中提出,我国高校德育的内容为以下10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学风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又提出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归纳来讲,我国高校德育内容一直围绕以下几点开展:
1.1 理想信念教育
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是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国内外各种思潮层出不穷,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这是我国高校德育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德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1.2 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三大领域。社会公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最一般的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它是保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所以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高校德育的基础性内容。
家庭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等等。因为学生的道德养成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所以家庭道德教育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方面之一。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大学生成就未来事业的基础,我国高校所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在中专以上各高校中进行。
1.3 主旋律教育
我国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它们同时也是我国思想道德领域的主旋律。
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之一。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中国各级各类高校德育的核心内容,我国高校德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及实践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集体主义是调节三者关系的重要原则。我国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价值观教育,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树立奉献精神,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我国,集体主义教育是贯穿在高校德育其他各方面内容中的带有根本性的教育内容。
1.4 民主法制教育
为达到建成法制国家的目标,我国高校德育坚持不懈地对青少年进行民主法制教育。从1986年开始,全国中学和高校就陆续开设了“法律常识课”和“法律基础课”,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讲授有关法律知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明确民主与专政、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民主与纪律的相互关系,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民主观念、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
2 新加坡高校德育内容
新加坡教育部对高校德育内容没有统一的规定,因而不同高校有不同的德育内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培养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新加坡大学生首要的德育课程就是培养国家意识。在高校德育中,从课程设置,到日常行为教育,都始终贯穿“我是新加坡人”的爱国精神主线,激发大学生树立起国家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引导大学生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奋斗。自1988年开始,新加坡每年都要开展一次“国家意识周”活动,以凝聚国民的国家意识,这些活动常常又是由大学生发动和组织的。在这些活动中,有效地加强了大学生的国家意识。
爱国主义教育是新加坡德育的重要内容。新加坡高校总是采取各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每年8月9日是新加坡的国庆日,在这一天,全国每个家庭都要挂国旗,而大学生就是这个活动的组织者,升国旗的仪式使他们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亦激发出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90年代以后,在新加坡高校中,不论是道德教育课程,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弘扬国家利益为先和培养国家意识始终是新加坡高校道德教育的主旋律。
新加坡的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教育还体现在“共同价值观”的教育上。新加坡在1991年提出了五条“共同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人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共同价值观是在博采新加坡各种族价值观念共同精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既包容了东方文化的传统价值,又确定了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所应具有的基本价值取向。新加坡高校将此作为高校德育内容之一。
2.2 儒家伦理教育
为了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的新加坡公民,新加坡有些高校将儒家伦理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为了适应新加坡社会的现实需要,新加坡高校还对儒家思想中一些“过时”的观念或内容进行了现代化转化和创新,舍弃有些不适合培养现代人的内容,对有些内容加以认真改造。例如,新加坡将“五伦”观念作了修改,把“父子”改为“父母与子女”,把“君臣”改为“国家和人民”,把“兄弟”改为“兄弟姐妹”,并对“五伦”的内容赋予了现代解释,如强调男女平等,强调国家领袖和普通民众都应该对对方尽职尽责等等。在课程设计上,显示出新加坡建设自身文化的一般特点:整个教学结构是以东方价值观念为内容,以西方教育原理和方法为形式,即东方内容和西方形式的有机结合。
2.3 品德教育
近年来,新加坡高校普遍重视学生的品格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爱国、诚实、勇敢、善良等良好品质。比如,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在1997年推行“品德教育”课程,增设了社区服务,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该院院长拉保绍说:“品德教育课程通过个案、讨论和郊游等方式将廉洁、进取、毅力、关怀、合作与尊重别人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这些价值观不但对学生将来有所帮助,在个性发展上也将身受无穷。”
2.4 国民教育
1998年,新加坡总理宣布教育政策的三大措施之一—国民教育,也就是实施国家意识教育计划。前总理吴作栋指出:“国民教育,应该培养出共同的国家意识,使学生了解我们的情感。”在国民教育政策指导下,新加坡的高校德育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将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作为主要渠道,推展国民教育,对学生灌输政府所提供的为国尽忠的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人。
3 中新两国高校德育内容的共性与差异
3.1 中新两国高校德育内容的共性
德育内容的选择是以实现德育目标为依据的,基于中新两国在德育目标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点,我们可以看出,在高校德育内容方面,两国也同样拥有很多共同点,经比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中新两国都是以德育课程为主要渠道,把社会上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并遵循基本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
(2)社会规范的传递。即通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维护社会秩序所必不可少的社会生活原则,能顺利地参加社会的正常生活,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
(3)维护国家利益。虽然中新两国的意识形态不同,政治经济体制也不尽相同,但维护国家利益都是两国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3.2 中新两国高校德育内容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