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角色的解构与重构 ——从女性主

         女性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五四时,传到中国。女性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所追求的其实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男女平等。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处在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如政治、工作、教育等,而即使是在家庭中,女性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女性通常作为一种居家的角色出现在家庭中,掌管家庭内部的琐碎杂物,而男性作为在外闯荡,养家糊口的角色。可以说,女性的天空只有家庭,而男性的天空覆盖整个社会。

         从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美国影坛掀起一股女性主义电影风,形成这一股风潮的原因主要是70年代开始盛行于美国的女性主义思潮以及女性解放运动。许多优秀的女演员也在这一段时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女性自身也受到女性主义的影响,她们不愿意再以充当银幕花瓶为满足,愿意向复杂而有深度的女性角色挑战。

  因为女性电影还在发展阶段,所以想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比较困难,现在普遍认同的女性主义电影的定义是:探讨女性活动、女性题材的电影。在一些女性电影当中,导演擅长刻画女性情欲,这会让有些观众将其误解为为男性服务的情色电影,其实这跟男性所表达情欲是有差别的,女性主义电影探讨的是心灵,关于情欲的描述不是摄影机对女性身体的描绘而是女性对自身身份上的寻找、认同。女性主义电影通常是以女性为其主角,描写这一些女性在父权以及时代的倾轧下奋力求取生存尊严的故事。

  关于女性主义的电影有很多,如《陌路狂花》《永不妥协》等,这些电影中的女主角都是以比较激进的方式最后获得了社会对自己的尊重以及灵魂的自由,虽然这些都是典型的女性主义电影,但是我更想分析的是另外一部电影《克莱默夫妇》,虽然在电影分析上,电影《克莱默夫妇》更注重的是家庭伦理以及家庭成员关系,而且整部电影之中只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涉及女主角看,影片没有具体反映女主角离家前的婚姻生活,也没有正面关注她离家后自我挣扎、重获自信的艰辛过程,虽然并不是一部侧重反映自我实现、独立意识觉醒的女性主义影片,但我认为这部影片是可以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的,因为当今女性主义最基本的体现就应该在家庭关系之中,在家庭关系中与男性权利的对比下,女性主义才显得有意义。

        《克莱默夫妇》是1979年拍摄的美国的经典家庭伦理片,而当时美国的离婚率越来越高,《克莱默夫妇》的出现,是对美国当时家庭关系的一种反思。该影片的英文片名直译为中文是《克莱默对抗克莱默》,这个片名直接反应了问题的矛盾点,即男女主角在婚姻家庭中的抗衡。影片中的乔安娜是一位独立意识较强的女性,婚后她听从丈夫的意见放弃了自己的职业来照顾家庭和孩子,但她逐渐感到迷茫,却无法与丈夫沟通。8年的婚姻之后,她决定走出家庭,找寻自己的价值,最终找到了工作,也重新找到了自信和自尊。

         乔安娜是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的代表,她的出走也代表了这类女性对传统家庭角色的反抗和不满,她拒绝继续做一个贤妻良母式的传统女性,同时坚持认为作为女性同样拥有追求自我价值和个人发展空间的权利。影片开始,乔安娜满脸忧郁,灯光阴沉昏暗,此时的乔安娜正深陷在追求自我价值与母亲角色的两难之中,但最终她选择了追寻自我价值。乔安娜离家之后,她的丈夫泰德愤恨地质问“离开一个7岁的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勇气”,此时很多观众也会产生同样责问,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而抛家弃子,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其实这也是女性的现实困境,“为了孩子,回归家庭”,可能会是大多数女性在自身与家庭徘徊犹豫后的最终选择,也是男权社会对“理想女性”的期许。而观众之所以会有这种责问,是因为观众在内心深处已经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女性就应该是在家照顾家庭孩子的角色,不应该为了自己的价值就抛家弃子。但其实没有任何一则法律或道德规定,照顾家庭的就不该是丈夫。所以影片中乔安娜坚决地走了,采取了主动的方式来争取完整自我的实现。当乔安娜重新回来,并非只是为了得到儿子的抚养权,而更多的是象征她的自身价值已经得到了实现,她现在是一个独立的女人而非靠丈夫养家的家庭主妇。

         因为影片当中涉及女主角的篇幅很少,女性的缺失使得观众很容易误解,认为这部影片在更大程度上是同情男主角的遭遇,批评女主角的出走。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女主角的缺失是创作者在其中独到的安排,因为女性的缺失,观众们,尤其是男性观众得以认识到曾经他们认为在家养尊处优的妻子的责任并不比在外闯荡的男性的责任小。电影同名小说的创作者艾弗里?科尔曼在谈到其创作想法时谈到:当时女性主义运动正值高峰,对男性的看法有些过激,其写作的目的是矫正这些过激错误,创造一个理想父亲的形象。创作者的主要意图并非宣扬男权主义,而是在女权与男权激烈对抗的时期,期望人们能够走出两性的对抗而非一味赞成某种观念。

         电影三分之二的镜头集中在泰德这一男性人物身上,传播了男性回归家庭、分担家庭责任的理念。妻子离家前,泰德是一个典型的“称职的”家庭供养者,自信于自己的家庭角色,也自信的认为妻子可以在“贤妻良母”的角色中获得满足和幸福。妻子的离开使泰德不得不开始担当起照顾孩子的责任:忙乱地准备早餐,送孩子上学却不知孩子在几年级等细节反映出泰德以前在家庭生活中的职责缺失。泰德把自己的家庭责任仅仅定义在工作领域,这和现实中很多家庭的男性成员是一样的,只是单纯将自己定位在物质位置,而忽略了情感。在全面担当起父亲职责的过程中,泰德其实也逐渐反思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反思了自己以前丈夫职责的不完整。他意识到是由于自己没有顾及到妻子的感受、没有尊重妻子的选择和个性才导致了彼此的隔阂和家庭的解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的缺失迫使男性改变了以前单一的家庭角色,获得感情和信赖,也完成了男性父亲形象的重建。

         影片中法官最后将孩子判给了母亲,很多人将其理解为女性主义的胜利,而我认为最后乔安娜的选择才体现了女性主义的胜利,她的最后的选择其实体现的是女性与男性的平等,因为影片最后乔安娜所做的选择已经完全出于她自己的内心而非听从任何人的劝告。影片结尾似乎告诉我们:两性的对抗无益于家庭问题的解决,对抗中也没有真正的胜利者。北京大学法学院马忆南教授在谈到克莱默夫妇的问题时说:“社会中存在的对父亲、对母亲的刻板印象使得丈夫只能在外拼命挣钱养家,而妻子则成为家庭主妇、做家务、照顾孩子和丈夫。被局限于狭小的家庭之中,失去自我。这其实是对男女两性的共同伤害,也是各种家庭问题、社会问题的根源。”两性从对抗走向和谐的根本是二者平等关系的真正建立,家庭问题的解决需要男女双方相互理解、相互满足彼此独立个性的需求,共同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男女平等的实现需要女性自身的独立意识,也需要男性主流社会自由平等思想的建立和同步发展。保持家庭和事业的平衡不是女性单方面的责任,而是婚姻中男女的共同职责,我想《克莱默夫妇》正是从这个层面去体现了女性主义,当两性能够互相尊重对方的选择,共同承担责任,女性主义所追求的男女平等才能得以完整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美]弗里丹.女性的奥秘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5

  [2]马忆南教授解读《克莱默夫妇》:家庭生活应避免刻板角色

  [3]百度百科 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电影

  [4]为女权主义正名-李银河新浪博客